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地区720例特应质儿童食物过敏临床分析 被引量:33
1
作者 杨珍 陈同辛 周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8-461,共4页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特应质儿童中食物过敏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点,以及食物过敏与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国际上经典的食物过敏诊断方法进行研究,对2007年7月-2008年7月因过敏症状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过敏/免疫专科就诊的720例2个月...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特应质儿童中食物过敏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点,以及食物过敏与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国际上经典的食物过敏诊断方法进行研究,对2007年7月-2008年7月因过敏症状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过敏/免疫专科就诊的720例2个月~17岁特应质儿童,进行病史收集、皮肤点刺试验、排除性饮食试验和开放式食物激发试验。结果最后确诊食物过敏59例(发生率8.19%)。初次发生食物过敏的平均年龄为(0.40±0.33)岁。引起过敏的主要食物为鸡蛋(5.83%)、牛奶(2.78%),虾(1.67%)、鱼(1.25%);3岁以下儿童对鸡蛋过敏多见,≥3岁对虾过敏多见(P<0.01);94.92%的儿童对一种或二种食物过敏。食物过敏100%可引起皮肤症状,25%的特应质儿童因食物过敏引起湿疹;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为3.39%;呼吸道症状发生率为1.69%;过敏性休克发生率为1.69%。≥3岁仍食物过敏的儿童吸入性过敏原阳性、患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结膜炎的人数均显著多于3岁以下的食物过敏儿童(P<0.01)。结论上海地区的特应质儿童中,食物过敏的发生率高,发生年龄小。对有皮肤过敏症状的儿童,应首先考虑食物过敏可能。早期诊断并阻断食物过敏,可预防其他严重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特应质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厌食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蒋丽蓉 邓朝晖 +2 位作者 张斌 储波 徐亚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21-924,共4页
目的探讨Ghrelin表达以及不同幽门螺杆菌(H.pylori)毒力基因型在H.pylori感染患儿厌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H.pylori感染患儿60例,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厌食(n=30例)和非厌食(n=30例)组。应用RT-PCR方法检测胃黏膜Ghrelin mRNA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Ghrelin表达以及不同幽门螺杆菌(H.pylori)毒力基因型在H.pylori感染患儿厌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H.pylori感染患儿60例,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厌食(n=30例)和非厌食(n=30例)组。应用RT-PCR方法检测胃黏膜Ghrelin mRNA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患儿以及厌食患儿在H.pylori根治前后的差异。同时采用PCR方法检测所有患儿的H.pylori毒力cagA/vacA基因并分型。结果 H.pylori感染厌食患儿胃黏膜GhrelinmRNA表达低于非厌食患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厌食患儿H.pylori根治后Ghrelin mRNA表达明显升高,与根治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儿食欲改善,体质量增长显著。厌食与非厌食患儿感染的H.pylori均为Ⅰ型毒力株,厌食患儿的cagA m1阳性率高于非厌食患儿,厌食患儿的H.pylori基因型以s1/m1多见。结论 Ghrelin在H.pylori感染厌食患儿中表达降低,而H.pylori根治后表达升高,H.pylori可能通过影响Ghrelin分泌而导致厌食;毒力较强的H.pylori vacA s1/m1基因型感染易导致患儿厌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厌食 毒力基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特异性IgE和IgG检测在儿童特应性皮炎过敏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杨珍 陈同辛 杨静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0-24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特异性IgE和IgG检测在儿童特应性皮炎过敏原诊断中的应用和意义。方法对64例患特应性皮炎的儿童,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清中食物过敏原的特异性IgG,同时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血清中食物过敏原和吸入性过敏原的特异性IgE。... 目的探讨血清特异性IgE和IgG检测在儿童特应性皮炎过敏原诊断中的应用和意义。方法对64例患特应性皮炎的儿童,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清中食物过敏原的特异性IgG,同时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血清中食物过敏原和吸入性过敏原的特异性IgE。结果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和特异性IgE的检测结果不一致(P<0.01),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的总阳性率为93.75%,主要食物过敏原是牛奶和鸡蛋。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的总阳性率为46.88%,主要食物过敏原是鸡蛋和鱼虾蟹。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的总阳性率为34.38%,主要过敏原是尘螨和霉菌。在0~1岁的特应性皮炎患儿中,以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多见;1岁以上的患儿吸入性过敏原特异IgE阳性多见,同时合并呼吸道过敏症状增多(P均<0.05)。结论食物过敏原和吸入性过敏原均是引起儿童特应性皮炎的重要原因。联合测定食物过敏原的特异性IgE和特异性IgG是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儿诊断食物过敏原的有效方法。尽早采取有效的环境控制,对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和预防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发生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儿童 过敏原 特异性IGE 特异性IG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12例临床和实验室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邱文娟 叶军 +5 位作者 韩连书 高晓岚 王瑜 杨培蓉 何振娟 顾学范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83-987,共5页
目的探讨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特点。方法对12例肝内胆汁淤积和黄疸患儿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结合血串联质谱分析、尿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诊断为NICCD。对确诊患儿的临床表现、常规实... 目的探讨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特点。方法对12例肝内胆汁淤积和黄疸患儿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结合血串联质谱分析、尿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诊断为NICCD。对确诊患儿的临床表现、常规实验室检查、血氨基酸谱和酰基肉碱谱、尿有机酸等进行分析。结果NICCD患儿出生体重偏低。实验室改变包括-γ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以及甲胎蛋白升高、高胆红素血症、低蛋白血症、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有明显低血糖6例,有轻度高氨血症3例,有半乳糖血症仅1例。3例肝活检病理提示肝内胆汁淤积和肝细胞脂肪变性。串联质谱分析发现多数患儿有特异性瓜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明显升高,以及游离肉碱、C2、C3和长链酰基肉碱升高。尿气相色谱质谱有机酸分析有尿4-羟基苯乳酸、4-羟基苯丙酮酸和4-羟基苯乙酸升高。结论不明原因黄疸患儿鉴别诊断应考虑到NICCD,早期进行串联质谱分析对明确NICCD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儿科杂志,2007,25(12):983-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RIN 新生儿 肝内胆汁淤积 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邓朝晖 蒋丽蓉 许春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9-361,共3页
随着儿科内镜技术的发展,小儿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开始得到重视,它具有提供详细胰胆管系统的解剖和功能信息优点,是胰胆管疾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而治疗性ERCP如括约肌切开术、取石术、支架植入及鼻胆管引流术也逐渐... 随着儿科内镜技术的发展,小儿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开始得到重视,它具有提供详细胰胆管系统的解剖和功能信息优点,是胰胆管疾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而治疗性ERCP如括约肌切开术、取石术、支架植入及鼻胆管引流术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其并发症少、死亡率低、重复性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