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单侧听力下降的干预对单侧听力下降的婴幼儿的干预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但已有数据表明成人和儿童单侧听力下降患者通过配戴助听器可改善交流情况,因此,建议对此类婴幼儿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尽早进行干预。对于听力损失小于...2.3.5单侧听力下降的干预对单侧听力下降的婴幼儿的干预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但已有数据表明成人和儿童单侧听力下降患者通过配戴助听器可改善交流情况,因此,建议对此类婴幼儿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尽早进行干预。对于听力损失小于80 dB H L的婴幼儿可考虑选择验配助听器,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婴幼儿助听器接受度很低(常常因不愿意佩戴而抓摘助听器),尤其是对助听器验配师和耳模制作技术等要求很高,验配时要慎重,量力而行。对于听力损失大于80 dB H L 者,目前可考虑的方案是选择人工耳蜗植入和BAHA干预方式。展开更多
目的调查老年性聋患者对助听器效果的满意度,探讨影响老年性聋患者助听器验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3例62~89岁老年性聋患者行助听前纯音测听和言语测听,获取平均听阈和最大言语识别率,进行规范化和个性化助听器验配(其中双侧助听35例...目的调查老年性聋患者对助听器效果的满意度,探讨影响老年性聋患者助听器验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3例62~89岁老年性聋患者行助听前纯音测听和言语测听,获取平均听阈和最大言语识别率,进行规范化和个性化助听器验配(其中双侧助听35例,单侧助听18例),助听至少3个月(3~48个月)后使用助听器效果国际性调查问卷(IOI-HA)进行助听效果满意度调查,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主要因素对助听效果的影响。结果53例老年性聋患者助听前言语识别率为84.6%±15.1%,助听前后纯音听阈均值分别为60.8±8.7 dB HL和34.8±5.6 dB HL,IOI-HA量表总评分平均为26.2±3.6分,其中双侧干预组平均26.5±4.0分,单侧干预组平均26.0±3.5分;线性回归分析表明IOI-HA总分与助听后平均听阈呈线性相关(P=0.022),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仅助听前最大言语识别率对总评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裸耳最大言语识别率是影响老年性聋患者助听器验配满意度的主要因子,验配意愿和助听后听力水平对验配效果可能有一定的影响。展开更多
文摘2.3.5单侧听力下降的干预对单侧听力下降的婴幼儿的干预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但已有数据表明成人和儿童单侧听力下降患者通过配戴助听器可改善交流情况,因此,建议对此类婴幼儿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尽早进行干预。对于听力损失小于80 dB H L的婴幼儿可考虑选择验配助听器,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婴幼儿助听器接受度很低(常常因不愿意佩戴而抓摘助听器),尤其是对助听器验配师和耳模制作技术等要求很高,验配时要慎重,量力而行。对于听力损失大于80 dB H L 者,目前可考虑的方案是选择人工耳蜗植入和BAHA干预方式。
文摘目的调查老年性聋患者对助听器效果的满意度,探讨影响老年性聋患者助听器验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3例62~89岁老年性聋患者行助听前纯音测听和言语测听,获取平均听阈和最大言语识别率,进行规范化和个性化助听器验配(其中双侧助听35例,单侧助听18例),助听至少3个月(3~48个月)后使用助听器效果国际性调查问卷(IOI-HA)进行助听效果满意度调查,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主要因素对助听效果的影响。结果53例老年性聋患者助听前言语识别率为84.6%±15.1%,助听前后纯音听阈均值分别为60.8±8.7 dB HL和34.8±5.6 dB HL,IOI-HA量表总评分平均为26.2±3.6分,其中双侧干预组平均26.5±4.0分,单侧干预组平均26.0±3.5分;线性回归分析表明IOI-HA总分与助听后平均听阈呈线性相关(P=0.022),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仅助听前最大言语识别率对总评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裸耳最大言语识别率是影响老年性聋患者助听器验配满意度的主要因子,验配意愿和助听后听力水平对验配效果可能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