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科学研究前沿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吴皓 陶永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0-135,共6页
近年来耳科学研究日新月异:显微成像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耳科研究向更精细结构的进军,突触研究方兴未艾;保证听觉通路完整前提下开展在体听觉研究,听力研究更加系统;单细胞标记和筛选使得内耳研究更加精细和客观,再生研究大有作为;基因编... 近年来耳科学研究日新月异:显微成像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耳科研究向更精细结构的进军,突触研究方兴未艾;保证听觉通路完整前提下开展在体听觉研究,听力研究更加系统;单细胞标记和筛选使得内耳研究更加精细和客观,再生研究大有作为;基因编辑技术和载体研发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基因调控的效率,基因治疗已现曙光。耳科学在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科学 听觉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盐致大鼠耳鸣相关神经通路递质变化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易彬 马青坪 +6 位作者 汪雪玲 刘辉辉 顾佳怡 杜婷婷 王文枭 石润杰 黄治物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2,共7页
目的 初步研究听觉中枢脑区谷氨酸(Glu)及γ-氨基丁酸(GABA)分泌的动态变化,探讨水杨酸钠对听觉通路不同位置的影响。方法 126只SD大鼠,6只作为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余120只根据腹腔注射水杨酸盐的方式,分为急性注射1、2、4、8、24 ... 目的 初步研究听觉中枢脑区谷氨酸(Glu)及γ-氨基丁酸(GABA)分泌的动态变化,探讨水杨酸钠对听觉通路不同位置的影响。方法 126只SD大鼠,6只作为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余120只根据腹腔注射水杨酸盐的方式,分为急性注射1、2、4、8、24 h组(400 mg/kg水杨酸钠注射1次)、慢性注射3、7、14 d组(200 mg/kg水杨酸钠腹腔注射,每天两次,间隔大于8 h)和慢性恢复21、28 d组(每天注射水杨酸模式与慢性注射组相同,14 d注射完毕后停止,继续常规饲养至第21、28 d作为恢复期)共10小组及与其相对应的标准对照组(水杨酸钠替换为生理盐水),每组6只。各组大鼠麻醉后取材,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听觉中枢的听皮层、下丘、耳蜗核、海马的Glu及GABA在不同时间点的动态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急性注射水杨酸盐24 h内,听皮层的Glu含量在1 h到达高峰,海马在注射后第4 h到达高峰,之后缓慢下降。听皮层、下丘、耳蜗核、海马四个脑区的GABA含量在慢性注射期均出现了上升趋势,第7 d到达了顶峰值,在第14 d时出现了下降并趋近于正常,在恢复期则基本回归正常水平。结论 水杨酸盐对听觉中枢有一定的短期兴奋刺激作用,在中枢可塑性的机制作用下,长期注射水杨酸盐后,神经递质释放达成了一个新的兴奋/抑制平衡状态,这个过程是可逆的。Glu和GABA各自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最终可能导致了耳鸣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水杨酸盐 听觉中枢 神经递质 中枢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耳内通风引流阻塞理论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秦茂林 王节 +7 位作者 何景春 刘宇鹏 何白慧 姚远 杨军 张全安 张青 樊孟耘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8-462,共5页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是由致病菌感染引起的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临床特点为反复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少数会引起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中耳内通风引流阻塞理论是基于中...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是由致病菌感染引起的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临床特点为反复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少数会引起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中耳内通风引流阻塞理论是基于中耳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以及颞骨影像学层面上提出了中耳病理生理学概念,在CSOM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将中耳内通风引流阻塞理论在CSOM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情况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中耳 颞骨 内通风 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尼埃病基因研究进展
4
作者 徐铭蔚 王珏 +5 位作者 姚远 吴琼 张勤 杨军 金玉莲 张青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9-484,共6页
梅尼埃病是一种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特发性内耳疾病。目前对该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一代测序和二代测序两大类。本文总结近年来对梅尼埃病基因研究的文献报道,主要对家族性梅尼埃病中有重复家系验证的候选基因和散... 梅尼埃病是一种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特发性内耳疾病。目前对该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一代测序和二代测序两大类。本文总结近年来对梅尼埃病基因研究的文献报道,主要对家族性梅尼埃病中有重复家系验证的候选基因和散发性梅尼埃病中报道较多的候选基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梅尼埃病 散发性梅尼埃病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吴语)方言区正常青年嗓音障碍指数正常值及性别差异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易彬 Kim HaKyung +5 位作者 高少华 章毓哲 刘晓明 黄治物 石润杰 吴皓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7-490,共4页
目的研究上海(吴语)方言区正常青年男性和女性嗓音障碍指数(dysphonia severity index,DSI)的正常值范围及性别对DSI值的影响。方法受试者为106例上海(吴语)方言区正常青年,男52例,女54例,年龄18~23岁。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最长声时(maximu... 目的研究上海(吴语)方言区正常青年男性和女性嗓音障碍指数(dysphonia severity index,DSI)的正常值范围及性别对DSI值的影响。方法受试者为106例上海(吴语)方言区正常青年,男52例,女54例,年龄18~23岁。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最长声时(maximum phonation time,MPT)、最高基频(highest fundamental frequency,HF0)、最低强度(lowest intensity,LI)和基频微扰(jitter)的测量,计算DSI值。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性别对DSI及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本组青年男性、女性及合计平均DSI正常值分别为5.95±1.47、6.11±1.74、6.03±1.60;正常青年女性的HF0(345.16±48.34 Hz)高于男性(205.56±44.98 Hz)(P<0.01),男性青年的MPT(16.67±6.66 s)大于女性(14.05±5.97 s)(P<0.05);不同性别受试者间LI、jitter和DS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获得本组上海(吴语)方言区正常青年DSI正常参考值,性别对DSI正常值范围无显著影响,不同性别间HF0及MPT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嗓音障碍指数 性别 上海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聋的研究和防治任重道远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军 陈建勇 +2 位作者 侯书乐 陈鹏辉 段茂利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老年性聋又称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age-related hearing loss,ARHL),是因衰老的累积效应引起听觉系统的老化和退变所导致的听力下降。ARHL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一种慢性感觉缺陷,是继心脏病和关节炎之后影响老年人的第三大常见健康问题。... 老年性聋又称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age-related hearing loss,ARHL),是因衰老的累积效应引起听觉系统的老化和退变所导致的听力下降。ARHL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一种慢性感觉缺陷,是继心脏病和关节炎之后影响老年人的第三大常见健康问题。ARHL主要的听力学特征表现为双耳渐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聋 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 听觉系统 老年人群 听力下降 累积效应 关节炎 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嗓音障碍患者的普通话元音空间面积及其合理施测方式和语料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易彬 郎晓 +3 位作者 康晓茜 赵纹笙 高少华 Kim HaKyung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2-325,共4页
目的探究嗓音障碍患者的元音声学特征,以及普通话体系下的元音空间面积(vowel space area,VSA)合理的施测方式和语料。方法招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嗓音障碍患者和正常健康对照组受试者各20例,在不同语料(单个元音/a/、/i/、/u/、/o/、/e... 目的探究嗓音障碍患者的元音声学特征,以及普通话体系下的元音空间面积(vowel space area,VSA)合理的施测方式和语料。方法招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嗓音障碍患者和正常健康对照组受试者各20例,在不同语料(单个元音/a/、/i/、/u/、/o/、/e/和长句)以及不同元音顶点个数(3个、4个、5个)下的VSA进行差异分析。结果嗓音障碍组与正常组之间在单元音和长句语料下VSA都有极显著差异,但两种语料类型间VSA差异不显著,两种语料均可用于VSA的测量。4个元音顶点与3个元音顶点及5个元音顶点下的VSA差异极显著,选择5个元音用于普通话体系下VSA的测量更加合适。结论嗓音障碍患者的元音发音较正常人清晰度下降。在普通话体系下采用5个元音顶点测量VSA相对较精准,更能测得口腔的运动能力。单个元音和连续语音两种语料均适用于VSA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嗓音障碍 元音空间面积 普通话 声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蛋白酶与内毛细胞带状突触噪声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蔡瑞捷 刘宏超 +2 位作者 周卫军 刘辉辉 吴皓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8-453,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噪声暴露后基底膜不同区域内毛细胞(IHCs)带状突触损伤差异,探讨带状突触损伤易感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8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噪声暴露组和对照组,每组14只。噪声暴露组小鼠给予强度103 dB SPL、频率2~20 kHz、持续... 目的通过比较噪声暴露后基底膜不同区域内毛细胞(IHCs)带状突触损伤差异,探讨带状突触损伤易感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8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噪声暴露组和对照组,每组14只。噪声暴露组小鼠给予强度103 dB SPL、频率2~20 kHz、持续2 h的宽带噪声暴露,对照组小鼠则饲养于安静环境中。噪声暴露前及噪声暴露后第一天进行ABR测试及毛细胞带状突触免疫荧光染色实验。使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比较不同区域IHCs的钙离子流入。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比较噪声暴露后的耳蜗基底膜顶回、中回、底回IHCs钙蛋白酶(Calpain)表达水平,并用蛋白质印迹实验验证钙蛋白酶对IHCs带状突触蛋白CtBP2的损伤作用。结果噪声暴露后一天,噪声暴露组在11.3、16.0、22.6、32.0 kHz的ABR阈值较对照组显著上升(均为P<0.001),中回、底回IHCs带状突触数量明显减少(P<0.05)。全细胞膜片钳实验结果表明耳蜗基底膜中回IHCs有较多的钙离子通道(P<0.01),但其单通道电流较小(P<0.01),顶回、中回IHCs钙离子通道开放率无显著差异(P>0.05)。噪声暴露后,耳蜗基底膜中回、底回IHCs的Calpain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顶回(P<0.001),蛋白质印迹实验结果表明Calpain以钙离子依赖的方式降解带状突触蛋白CtBP2。结论钙蛋白酶是基底膜高频区内毛细胞带状突触噪声损伤易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性听力损失 带状突触 钙离子 钙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眩晕对认知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接惠群 舒文卓 +9 位作者 高德坤 马孝宝 沈佳丽 张帆 汪玮 王璐 金玉莲 杨军 程岚 陈建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15-1020,共6页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比较眩晕患儿与正常儿童的事件相关电位(ERPs),探索眩晕对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2024年1月至8月于听力障碍及眩晕诊治中心就诊的以头晕、眩晕、平衡不稳为主诉症状的6~17岁患儿作为研究...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比较眩晕患儿与正常儿童的事件相关电位(ERPs),探索眩晕对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2024年1月至8月于听力障碍及眩晕诊治中心就诊的以头晕、眩晕、平衡不稳为主诉症状的6~17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眩晕组),另选取同期年龄相仿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听觉Oddball范式刺激模式下的ERPs进行认知功能评估,ERPs包括P1、N1、P2、N2和P3共5个波形成分,比较两组间各波形成分的潜伏期和振幅差异。结果眩晕组33例患儿,男14例、女19例,平均年龄(10.2±2.7)岁;对照组16名,男12名、女4名,平均年龄(9.8±2.5)岁。眩晕组患儿的N1和N2振幅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余成分的振幅及各波的潜伏期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眩晕组和对照组ERPs各波潜伏期、振幅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儿童眩晕会对患儿的认知功能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早期的感知和认知控制阶段,对高级认知处理的影响不明显;提示眩晕会导致儿童对刺激的感知能力、冲突处理能力和认知控制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认知功能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阈预测模型研究
10
作者 马孝宝 沈佳丽 +6 位作者 汪玮 孙进 王璐 贺宽 杨军 陈向平 陈建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2-566,共5页
目的通过短声听性脑干反应阈(click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c-ABR)及500 Hz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阈(500 Hz-tone burst ABR,tb-500 Hz),预测tb-1000 Hz、tb-2000 Hz及tb-4000 Hz的反应阈,为临床婴幼儿tb-ABR反应阈预估及测试组合... 目的通过短声听性脑干反应阈(click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c-ABR)及500 Hz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阈(500 Hz-tone burst ABR,tb-500 Hz),预测tb-1000 Hz、tb-2000 Hz及tb-4000 Hz的反应阈,为临床婴幼儿tb-ABR反应阈预估及测试组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5例(118耳)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分布在2~36月龄,平均月龄13.9±2.8月。分别进行c-ABR、tb-500 Hz、tb-1000 Hz、tb-2000 Hz、tb-4000 Hz反应阈测试。随机选取60耳以tb-500 Hz和c-ABR反应阈建立预测tb-1000 Hz、tb-2000 Hz、tb-4000 Hz反应阈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余58耳使用配对t检验和Bland-Altman法验证方程预测值与实际所测得的tb-1000 Hz、tb-2000 Hz、tb-4000 Hz反应阈的关系。结果tb-1000 Hz、tb-2000 Hz和tb-4000 Hz三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1.698+0.578X_(1)+0.382X_(2),R^(2)=0.924,P<0.001;Y2=1.814+0.230X_(1)+0.722X_(2),R^(2)=0.933,P<0.001;Y4=4.735-0.018X_(1)+0.969X_(2),R^(2)=0.920,P<0.001。配对t检验显示,tb-1000 Hz实测值与方程预测值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271),tb-2000 Hz和tb-4000 Hz实测值与方程预测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6,P=0.008)。Bland-Altman法显示三组实测值与方程预测值差值超出95%一致限(limits of agreement,LoA)的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均<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可预测tb-1000 Hz、tb-2000 Hz、tb-4000 Hz反应阈,快速获得受试儿各频率反应阈,节省测试时间。临床诊断时,可优先组合c-ABR和tb-500 Hz反应阈,若条件允许,可进一步完成tb-1000 Hz、tb-2000 Hz和tb-4000 Hz的反应阈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短纯音 听性脑干反应阈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出神经对听力发育早期耳蜗放大功能影响的研究
11
作者 林国彤 张宇 宋雷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1-816,共6页
目的利用外毛细胞乙酰胆碱受体α9亚基敲除(Knock-out,Chrna9 KO)与功能获得性敲入(Knockin,Chrna9 KI)的点突变小鼠,重点关注Prestin蛋白水平与耳蜗频率编码方面的差异,研究耳蜗传出神经支配对听力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出生后18 d的KO... 目的利用外毛细胞乙酰胆碱受体α9亚基敲除(Knock-out,Chrna9 KO)与功能获得性敲入(Knockin,Chrna9 KI)的点突变小鼠,重点关注Prestin蛋白水平与耳蜗频率编码方面的差异,研究耳蜗传出神经支配对听力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出生后18 d的KO、KI小鼠与其各自对照组,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BR)检测听觉功能;通过耳声发射畸变产物(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群延时实验技术评估基底膜上固定频率的编码位置;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分别观察小鼠的传出神经突触与带状突触;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量非线性膜电容来评估外毛细胞的功能及Prest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4.0~45.0 kHz的9个频率中,KO Homo组ABR阈值与KO WT组比较,KI Homo组ABR阈值与KI WT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6、16.0、8.0 kHz频率的90、85、80 dB SPL处,KI Homo组ABR的Ⅰ波波幅高于KI W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O Homo组各频率、各刺激声的Ⅰ波波幅与KO WT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3 kHz频率上的60 dB SPL,KI Homo组群延时短于KI W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频率上,KO Homo组群延时与KO WT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I Homo组传出神经MOC终末计数顶圈第1、3排外毛细胞多于KI W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底圈外毛细胞与KI W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O Homo组传出神经MOC终末计数顶、中圈第3排外毛细胞数量少于KO WT组,底圈第3排少于KO W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I Homo组、KO Homo组外毛细胞非线性膜电容曲线、Qmax值、Vh值、Clin值、Qsp值与KI WT组、KO W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听觉发育早期,传出神经支配末梢数量的降低不影响正常的听觉功能、内毛细胞带状突触与外毛细胞电能动性。然而,传出神经调控功能的增强,在不干扰毛细胞发育的情况下,可能功能性地改变了耳蜗的行波与基底膜频率编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出神经 外毛细胞 耳蜗放大器 非线性膜电容 PRES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挂式骨导助听器听力干预短期效果的临床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蕴 张宏征 +5 位作者 蔡洁青 黄美萍 杨璐 闫冰岩 宋依航 郗昕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 比较韶音后挂式骨导助听器对不同类型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干预短期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55例听力损失患者(年龄18~82岁;传导性听力损失9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5例,混合性听力损失31例;左右耳0.5、1、2、4 kHz四个频率的... 目的 比较韶音后挂式骨导助听器对不同类型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干预短期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55例听力损失患者(年龄18~82岁;传导性听力损失9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5例,混合性听力损失31例;左右耳0.5、1、2、4 kHz四个频率的骨导纯音听阈均≤60 dB HL)配戴韶音后挂式骨导助听器,分别于配戴助听器前和配戴第14±2 d行声场总体听阈、单音节识别率及安静环境语句识别阈测试,比较配戴助听器前后的结果差异。并于配戴第14±2 d使用IOI-HA问卷对助听器使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配戴后挂式骨导式助听器后声场四个频率平均听阈(39.3±4.9 dB HL)较配戴前(56.5±8.2 dB HL)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助听前单音节识别率(给声强度:患者助听前双音节言语识别阈减5 dB)为29.8%±11.4%,配戴第14±2 d为72.4%±14.4%,配戴后单音节识别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语句识别阈由配戴前的48.6±9.7 dB HL降至34.3±5.6 dB 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配戴14±2 d时IOI-HA问卷评估总分平均值为29.0±3.8分。结论 后挂式骨导助听器可显著提高传导性、0.5~4 kHz骨导纯音听阈不超过60 dB HL的混合性及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及言语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损失 骨导助听器 言语识别率 语句识别阈 IOI-HA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版聆听自我效能感问卷信度和效度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汶伶 朱珺妍 +4 位作者 周嵌 金宇琪 任燕 李海峰 黄治物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目的研译中文版聆听自我效能感问卷(Chinese listening self-efficacy questionnaire,C-LSEQ),并探讨其信度和效度,为听力损失者提供一种简便、可行、有效的评估方法。方法通过直接访谈法,对172例年龄≥60岁的老年性聋患者进行C-LSEQ问... 目的研译中文版聆听自我效能感问卷(Chinese listening self-efficacy questionnaire,C-LSEQ),并探讨其信度和效度,为听力损失者提供一种简便、可行、有效的评估方法。方法通过直接访谈法,对172例年龄≥60岁的老年性聋患者进行C-LSEQ问卷调查,并进行纯音听阈测试、普通话噪声下言语测试和老年听力障碍筛查量表简化版调查。初评两周后,从中随机抽取20例,再次填写C-LSEQ问卷。结果①信度检验:内部一致性检验中3个子维度和总表的Cronbachα系数均大于0.8,3个子维度及总表的重测信度系数均大于0.9(P<0.001)。②效度检验:内容效度上由相关专家共同评议语句的代表性,评价结果较好。聚合效度检验显示2个子维度和总表的组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CR)均>0.7,平均方差萃取(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均>0.5。复杂聆听维度的CR值为0.655,AVE值为0.937。校标效度检验显示,C-LSEQ的总表及三个子维度与平均听阈、噪声下言语识别阈和老年听力障碍筛查量表简化版得分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1)。结论C-LSEQ问卷结构稳定,信度和效度良好,可用于评估听力损失者、尤其是老年性聋患者的聆听自我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聆听自我效能感 问卷调查 老年性聋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迟发性听力损失筛查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吕静荣 黄治物 +8 位作者 马衍 李蕴 梅玲 杨涛 向明亮 柴永川 李晓华 李磊 吴皓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已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且无明显症状的学龄前儿童中,迟发性听力损失的患病情况及相关高危因素。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0年8月,采用儿童听力计对出生时已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的21 427例3~6岁儿童进行听力筛查,筛查未通过者转诊进... 目的探讨已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且无明显症状的学龄前儿童中,迟发性听力损失的患病情况及相关高危因素。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0年8月,采用儿童听力计对出生时已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的21 427例3~6岁儿童进行听力筛查,筛查未通过者转诊进行医学和听力学评估。最终确诊为迟发性听力损失者采用美国婴幼儿听力联合会(JCIH)2007年建议的迟发性听力损失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1 427例儿童中445例(2.08%)听力筛查未能通过并接受转诊,16例儿童(0.75‰)确诊为迟发性听力损失,其中5例(0.23‰)为双侧中度听力损失,7例(0.33‰)为双侧轻度听力损失,3例(0.014‰)为单侧中度听力损失,1例(0.05‰)为单侧轻度听力损失。10例(62.5%,10/16)不具有JCIH建议的听力高危因素,6例(37.5%,6/16)具有听力高危因素。结论 3~6岁已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学龄前儿童中,存在一定比例无明显症状的迟发性听力损失者;仅针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儿童进行听力随访不足以发现学龄前发生的迟发性听力损失,在学龄前阶段实施听力筛查可以早期发现迟发性听力损失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学龄前 迟发性听力损失 听力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性致聋突变GJB2 p.D179N影响缝隙连接蛋白26寡聚平衡状态
15
作者 骆华鸿 黄国辉 +3 位作者 高云鸽 杨涛 吴皓 张治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9-264,共6页
目的探究缝隙连接蛋白β2(GJB2)基因显性致聋点突变p.D179N对缝隙连接蛋白26(Cx26)寡聚平衡状态的影响。方法通过在HEK293F细胞表达Cx26野生型(Cx26-WT-GFP)及突变体融合蛋白(Cx26-D179N-GFP,Cx26-D179C-GFP);通过荧光尺寸排阻色谱法(fl... 目的探究缝隙连接蛋白β2(GJB2)基因显性致聋点突变p.D179N对缝隙连接蛋白26(Cx26)寡聚平衡状态的影响。方法通过在HEK293F细胞表达Cx26野生型(Cx26-WT-GFP)及突变体融合蛋白(Cx26-D179N-GFP,Cx26-D179C-GFP);通过荧光尺寸排阻色谱法(fluorescence-detection 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y,FSEC)及尺寸排阻色谱法(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y,SEC)分别在溶膜纯化条件下根据分子量分析目的蛋白的寡聚状态;通过冷冻电镜(cryo-electron microscopy,Cryo-EM)单颗粒分析(single particle analysis,SPA)根据目的蛋白颗粒2D分类形态结果来分析目的蛋白的寡聚状态。结果在离体条件下,野生型Cx26蛋白(Cx26-WT)几乎均为十二聚体,Cx26致聋点突变p.D179N蛋白(Cx26-D179N)同时存在十二聚体及六聚体,Cx26人为改造点突变p.D179C蛋白(Cx26-D179C)不存在十二聚体。结论显性致聋突变GJB2 p.D179N可减弱其六聚体蛋白间的对接能力,影响其六聚体、十二聚体之间的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聋突变 缝隙连接蛋白26 蛋白纯化 尺寸排阻色谱法 冷冻电镜单颗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颞骨模型制备方法及其在耳科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19
16
作者 胡澜也 贾欢 杨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0-426,共7页
颞骨是人体最复杂的骨性结构之一,内部重要的神经、血管与位听觉结构关系密切。颞骨相关的耳科及耳神经外科手术要求医生对颞骨解剖有着全面、透彻的认识以避免损伤一些精细、重要结构,如面神经、内耳、颈内动脉和听神经。长久以来,耳... 颞骨是人体最复杂的骨性结构之一,内部重要的神经、血管与位听觉结构关系密切。颞骨相关的耳科及耳神经外科手术要求医生对颞骨解剖有着全面、透彻的认识以避免损伤一些精细、重要结构,如面神经、内耳、颈内动脉和听神经。长久以来,耳外科医生通过反复解剖人体尸头的颞骨来获取和提高相关的手术技能。但人体尸头来源有限,价格日益昂贵,造成尸体颞骨解剖训练越来越困难。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研究者们制造出了可用于耳科教学和手术技能训练的3D打印颞骨模型。本文就3D打印颞骨模型的制备过程、评价方法以及近年来在耳科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 3D打印 模型制备 耳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神经瘤临床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2
17
作者 吴皓 汪照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4-338,共5页
听神经瘤来源于内听道内前庭神经施旺细胞,是内听道、桥小脑角区域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经过多代人的努力,听神经瘤外科经历了由挽救生命到微创个体化治疗的发展。但听力丧失、面瘫等术后并发症仍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由于... 听神经瘤来源于内听道内前庭神经施旺细胞,是内听道、桥小脑角区域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经过多代人的努力,听神经瘤外科经历了由挽救生命到微创个体化治疗的发展。但听力丧失、面瘫等术后并发症仍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由于对听神经瘤诊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听神经瘤的治疗目标正进一步转向神经功能完整保留、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本文将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听神经瘤的主要研究进展,并提出听神经瘤诊治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临床研究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盐对大鼠听觉中枢代谢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易彬 鲍伟奇 +4 位作者 石润杰 左传涛 吴聪 黄治物 吴皓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耳鸣模型大鼠听觉中枢听皮层和下丘的大脑活动功能,探讨中枢可塑性在耳鸣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24只大鼠按照给药方式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14天)、急性注射组(水杨酸钠400mg/kg单次注射)、慢性注射组(水杨酸钠200m... 目的通过检测耳鸣模型大鼠听觉中枢听皮层和下丘的大脑活动功能,探讨中枢可塑性在耳鸣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24只大鼠按照给药方式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14天)、急性注射组(水杨酸钠400mg/kg单次注射)、慢性注射组(水杨酸钠200mg/kg连续注射14天,每天2次)和慢性恢复组(水杨酸钠200mg/kg连续注射14天,每天2次,然后恢复14天)四组,每组6只。各组大鼠在相应处理完毕后以听觉惊跳反射前抑制试验(gas-prepulse inhibition of austic startle reflex,GPIAS)检测耳鸣样行为,微型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microPET/CT)检测听皮层和下丘的18F-FDG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SUV),同时以小脑脑区作为对照,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GPIAS显示仅慢性注射组大鼠出现耳鸣样行为,GPIAS值在12和16kHz明显下降;microPET/C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注射组下丘和听皮层的SUV值相对性升高(P<0.01),急性注射组仅听皮层出现相对性升高(P<0.01),小脑脑区均未出现显著的相对性升高(P>0.05),说明慢性注射组下丘和听皮层神经活跃度升高,急性注射组听皮层神经活跃度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注射组全脑区SUV值显著升高(P<0.01),说明其呈现全脑活跃状态,而慢性注射组全脑区SUV值仅轻微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慢性恢复组间各项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注射水杨酸钠所诱导的耳鸣大鼠模型下丘和听皮层脑区活跃度上升,这可能是听觉中枢在中枢可塑性的引导下发生的功能性变化,最终导致持续性耳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水杨酸盐 听觉中枢 微型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中枢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研究进展与临床干预策略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治物 吴皓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82-1187,共6页
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age-related hearing loss,ARHL),又称老年性聋。长期以来,人们对其危害性认识不足,使得该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未受到足够重视。近十年来,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及其相关社会问题的增加,ARHL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特别关注... 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age-related hearing loss,ARHL),又称老年性聋。长期以来,人们对其危害性认识不足,使得该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未受到足够重视。近十年来,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及其相关社会问题的增加,ARHL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特别关注,其病理机制及临床干预的相关研究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但迄今为止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引起的致病机制仍不明确。基于此,该文简要介绍了ARHL的病理基本特征,综述了其遗传和环境因素(主要是噪声暴露)相关致病机制、临床干预效果的相关研究,以及作者所在课题组在该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政府方面制定老年人群听力健康相关干预和医疗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 老年性聋 发病机制 听力干预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正规听力学教育体系发展及对我国听力学教育的启示
20
作者 徐帅 赵鑫宇 +1 位作者 梁冰 黄治物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0-173,共4页
听力学教育是培养听力康复人才最重要的途径,我国听力学教育事业正蓬勃发展,但仍有很多不足,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待加强[1-4]。英国是听力学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家,包含各层次的学历教育及非学历教育,对听力师认证的最... 听力学教育是培养听力康复人才最重要的途径,我国听力学教育事业正蓬勃发展,但仍有很多不足,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待加强[1-4]。英国是听力学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家,包含各层次的学历教育及非学历教育,对听力师认证的最低要求是获得本科学位并通过临床实践考核[5]。本文通过梳理英国正规听力学教育的发展,以期为我国听力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学历教育 本科学位 力学教育 临床实践 听力康复 人才培养 数量和质量 最低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