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黄活性成分梓醇对转基因CHO细胞M_2受体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金红 孙启祥 +1 位作者 夏宗勤 胡雅儿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62-1466,共5页
目的探讨地黄活性成分梓醇对转染M2受体亚型基因的CHO细胞系(CHOm2细胞)M2受体密度作用。方法采用衰老CHOm2细胞,常规培养后加入不同浓度梓醇及对照生理盐水,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测定M2受体密度,Lowry法测定蛋白含量;同时观察了梓醇与M受... 目的探讨地黄活性成分梓醇对转染M2受体亚型基因的CHO细胞系(CHOm2细胞)M2受体密度作用。方法采用衰老CHOm2细胞,常规培养后加入不同浓度梓醇及对照生理盐水,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测定M2受体密度,Lowry法测定蛋白含量;同时观察了梓醇与M受体结合位点的关系及对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结果梓醇在终浓度10-5、10-4mol.L-1明显升高衰老CHOm2细胞M2受体密度(P<0.01),但不占领M受体结合位点,也不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P>0.05)。结论梓醇能上调衰老CHOm2细胞M2受体密度,可能是地黄治疗AD的主要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醇 CHOm2细胞 M2受体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梓醇对L-谷氨酸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金红 康白 +1 位作者 胡雅儿 夏宗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58-1259,共2页
关键词 梓醇 PC12细胞 L-谷氨酸 M2受体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CREB信号通路在异菝葜皂苷元促进Aβ损伤SH-SY5Y细胞BDNF表达中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瑞 夏志明 +3 位作者 孙小余 李加梅 张永芳 胡雅儿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2-647,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c 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ERK/CREB)信号通路在异菝葜皂苷元(SMI)促进β-淀粉样肽(Aβ)损伤SH-SY5Y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Aβ损伤SH-SY5Y细胞模型,采用RT-PCR法检测BDNF...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c 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ERK/CREB)信号通路在异菝葜皂苷元(SMI)促进β-淀粉样肽(Aβ)损伤SH-SY5Y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Aβ损伤SH-SY5Y细胞模型,采用RT-PCR法检测BDNF m 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p CREB和p ERK的变化,最后通过阻断实验确认ERK/CREB信号通路在SMI促进BDNF m RNA表达中的作用。结果 SMI能促进Aβ损伤SH-SY5Y细胞BDNF m RNA的表达(P=0.000),并能上调信号分子CREB和ERK1/2的磷酸化水平(P=0.001,P=0.000)。用RNA干扰的方法阻断CREB的表达后,SMI促进BDNF m RNA表达的作用完全消失;用U0126阻断ERK1/2磷酸化后,SMI促进p CREB水平升高的作用完全消失。结论 SMI通过ERK/CREB通路促进Aβ损伤SH-SY5Y细胞BDNF m 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菝葜皂苷元 阿尔茨海默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c 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梓醇活性成分对MPP^+诱导的BV2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4
作者 王子玫 许刚 +1 位作者 张永芳 胡雅儿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96-1301,共6页
目的观察大脑多巴胺神经营养因子(CDNF)在梓醇保护多巴胺胶质细胞中的作用。方法①将小鼠小胶质BV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梓醇组、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模型组和MPP+模型+梓醇组,采用RT-PCR技术检测处理0、6、24、48和72 h后BV2细... 目的观察大脑多巴胺神经营养因子(CDNF)在梓醇保护多巴胺胶质细胞中的作用。方法①将小鼠小胶质BV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梓醇组、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模型组和MPP+模型+梓醇组,采用RT-PCR技术检测处理0、6、24、48和72 h后BV2细胞CDNF mRNA表达的变化。②采用终浓度分别为0.1、1和10μmol/L的梓醇处理BV2细胞,24 h后加入MPP+,48 h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CDNF蛋白表达;以正常细胞为对照组,设未加入梓醇预处理的MPP+模型组。③设对照组、MPP+模型组、梓醇组、抗CDNF抗体组和梓醇+抗CDNF抗体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经MPP+处理;采用[3H]-多巴胺放射分析法检测CDNF抗体阻断后梓醇对多巴胺摄取的影响。结果①在MPP+加入后的0~72 h,梓醇组和MPP+模型组的CDNF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变化;与MPP+模型组比较,在MPP+加入后48 h,MPP+模型+梓醇组CDNF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②MPP+加入后48 h,MPP+模型组CDNF蛋白表达量(0.679±0.013)低于对照组(1.009±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10μmol/L梓醇预处理的BV2细胞CDNF蛋白表达量(0.812±0.011)显著高于MPP+模型组(P<0.01);0.1、1μmol/L梓醇预处理的BV2细胞CDNF蛋白表达量与MPP+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变化。③MPP+模型组多巴胺摄取力(63.5±2.5)低于对照组(99.9±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梓醇组多巴胺摄取力(87.2±2.4)显著高于MPP+模型组(P<0.01);梓醇+抗CDNF抗体组多巴胺摄取力(73.6±2.7)显著低于梓醇组(P<0.01),而高于抗CDNF抗体组(P<0.05)。结论梓醇对MPP+诱导的BV2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与上调CDNF基因和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醇 帕金森病 大脑多巴胺神经营养因子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菝葜皂苷元对H_2O_2氧化损伤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江文青 李加梅 +3 位作者 王韫智 张瑞 胡雅儿 张永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1-636,共6页
目的观察异菝葜皂苷元(SMI)对氧化应激损伤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将SH-SY5Y细胞用不同浓度(0.01、0.1、1μmol/L)SMI或等体积DMSO预处理24 h,然后加入600μmol/L过氧化氢(H2O2)处理。显... 目的观察异菝葜皂苷元(SMI)对氧化应激损伤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将SH-SY5Y细胞用不同浓度(0.01、0.1、1μmol/L)SMI或等体积DMSO预处理24 h,然后加入600μmol/L过氧化氢(H2O2)处理。显微镜下观察SH-SY5Y细胞形态学变化,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胞内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p-Akt/Akt和HSP70的表达,并检测PI3K抑制剂LY294002对HSP70表达的影响。结果 SMI预处理浓度依赖地改善H2O2损伤SH-SY5Y细胞的形态,提高损伤细胞存活率,其中0.1、1μmol/L SMI预处理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0.05,P<0.001)。1μmol/L SMI显著抑制H2O2诱导的ROS升高(P<0.05)。H2O2诱导p-Akt/Akt和HSP70表达,但SMI预处理进一步提高p-Akt/Akt和HSP70表达水平(P<0.01,P<0.05),且PI3K抑制剂能阻断HSP70表达的升高(P<0.001)。结论 SMI对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SH-SY5Y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胞内ROS水平及高度激活PI3K/Akt/HSP70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菝葜皂苷元 氧化应激 AKT HSP70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痴呆症药物治疗的一条新途径:知母皂甙元促进脑M受体生成改善记忆功能 被引量:15
6
作者 胡雅儿 王子玫 +3 位作者 张永芳 张瑞 孙启祥 夏宗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2期127-133,共7页
研究从知母中提取的化合物知母皂甙元(ZMS)抗老年痴呆症(AD)的药理学作用。ZMS能显著改善多种动物模型的学习记忆功能,它不抑制胆碱酯酶,不占领M受体的配基结合位点,因此也不是M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ZMS主要是调整脑内M受体的密度和它... 研究从知母中提取的化合物知母皂甙元(ZMS)抗老年痴呆症(AD)的药理学作用。ZMS能显著改善多种动物模型的学习记忆功能,它不抑制胆碱酯酶,不占领M受体的配基结合位点,因此也不是M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ZMS主要是调整脑内M受体的密度和它的M1、M2受体亚型,使之从低于正常调整到接近或达到正常,并且脑M受体的改善同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善呈正相关。因此,ZMS是一种新型的能显著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的药物,它不同于目前已知的胆碱脂酶抑制剂或M受体的激动剂、拮抗剂。其机理研究发现ZMS是通过促进M受体蛋白分子的生成,而使M受体在较高水平上达到新的平衡。这种促进合成是由于ZMS能提高细胞M1和M2受体的mRNA表达和提高mRNA的稳定性,从而促进M受体蛋白的表达。ZMS提高M受体mRNA的稳定性需要细胞合成某种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皂甙元 学习记忆功能 脑M受体 mRNA的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触囊泡再循环与阿尔茨海默病 被引量:1
7
作者 夏志明 胡雅儿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0,共6页
突触丢失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病人的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关,然而突触功能障碍和丢失的分子机制仍然不清楚。突触囊泡再循环是突触传递的重要步骤。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D病人的突触囊泡再循环功能发生障碍,从而... 突触丢失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病人的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关,然而突触功能障碍和丢失的分子机制仍然不清楚。突触囊泡再循环是突触传递的重要步骤。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D病人的突触囊泡再循环功能发生障碍,从而破坏了正常神经环路的完整性。本文简要综述参与突触囊泡再循环的突触蛋白及其在AD中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突触囊泡再循环 突触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