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预防急性动脉闭塞术后并发肌病肾病代谢综合征 被引量:5
1
作者 李艳 沈波 张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8-440,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预防急性动脉闭塞术后并发肌病肾病代谢综合征(MNMS)的作用。方法收集24例急性动脉闭塞住院患者,随机分成CRRT组(n=11)和对照组(n=13)。两组患者均行取栓或血管重建术。对照组术后常规抗感染、补充...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预防急性动脉闭塞术后并发肌病肾病代谢综合征(MNMS)的作用。方法收集24例急性动脉闭塞住院患者,随机分成CRRT组(n=11)和对照组(n=13)。两组患者均行取栓或血管重建术。对照组术后常规抗感染、补充血容量、抗凝、纠正酸中毒及水、电解质紊乱;CRRT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术中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模式治疗6 h,术后继续连续性血液净化24 h。结果对照组术后24 h的血钾、血尿素氮、血肌酐、血肌红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CRRT组,血碳酸氢根浓度低于CRRT组(均P<0.05)。CRRT组MNMS发生率、截肢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RRT能有效预防急性动脉闭塞术后MNMS的发生,降低患者的截肢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病肾病代谢综合征 急性动脉闭塞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急性肾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肾小球内皮细胞骨架和单层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应灯 张薇 +2 位作者 徐莉英 庄锋 田淑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63-967,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培养肾小球内皮细胞(GENC)形态、单层通透性、肌动蛋白骨架的影响,探讨AngⅡ对GENC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倒置显微镜观察AngⅡ对体外培养大鼠GENC的形态影响;用二室弥散系统检测AngⅡ对GENC单层通透性的影...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培养肾小球内皮细胞(GENC)形态、单层通透性、肌动蛋白骨架的影响,探讨AngⅡ对GENC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倒置显微镜观察AngⅡ对体外培养大鼠GENC的形态影响;用二室弥散系统检测AngⅡ对GENC单层通透性的影响;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观察AngⅡ对GENCF-肌动蛋白(F-actin)分布的影响。结果AngⅡ浓度大于0.1mg·L-1作用48h内观察到细胞脱落和破裂。10mg·L-1AngⅡ6、12h可使GENC单层通透性增高、F-actin解聚。结论AngⅡ引起GENC脱落和破裂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AngⅡ引起内皮单层通透性的增高的机制可能与F-actin解聚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细胞 单层通透性 F-肌动蛋白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肌病肾病代谢综合征 被引量:1
3
作者 沈波 李艳 张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7期3022-302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动脉闭塞术后并发肌病肾病代谢综合征(myonephropathic-metabolic syndrome,MNMS)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的效果及体会。方法:用百特公司Accura CRRT机,碳酸氢盐置换液,16例M... 目的:探讨急性动脉闭塞术后并发肌病肾病代谢综合征(myonephropathic-metabolic syndrome,MNMS)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的效果及体会。方法:用百特公司Accura CRRT机,碳酸氢盐置换液,16例MNMS患者接受CRRT治疗,置换液3~4L/h,平均治疗时间为98.8h。结果:14例患者存活肾功能恢复正常,死亡1例,1例放弃治疗;CRRT治疗24h后16例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血肌红蛋白明显下降,血碳酸氢根明显升高,和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能有效清除血肌红蛋白恢复肾功能,迅速纠正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有助于改善MNMS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急性肾衰竭 CR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辐射显微CT的肾结石微观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解莹馨 王一惟 +2 位作者 薛艳玲 邓彪 彭冠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538-2541,共4页
肾结石是全球的泌尿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且复发率高居不下。一般认为,尿中结石晶体的盐类呈超饱和状态,以及尿中抑制晶体形成物质不足是肾结石产生的主要因素。肾结石病因较复杂,目前提出了多种有关肾结石病因的学说,主要是从人体种族... 肾结石是全球的泌尿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且复发率高居不下。一般认为,尿中结石晶体的盐类呈超饱和状态,以及尿中抑制晶体形成物质不足是肾结石产生的主要因素。肾结石病因较复杂,目前提出了多种有关肾结石病因的学说,主要是从人体种族遗传、疾病、代谢和饮食习惯等方面研究结石病因,来推测其导致不同的种类的产生,再针对性制定治疗方案,但临床上肾结石内科治疗效果仍欠佳。积极探索肾结石形成和生长机制,无疑能对科学治疗肾结石有积极的意义。直观观察到结石的内部结构,并根据这些结构特征推测出结石的形成和成长轨迹,是研究肾结石形成和生长机制的重要一环。传统的研究手段难以无损获得结石的内部结构,目前未见肾结石微观结构相关报道。高分辨率显微CT特别是同步辐射X射线显微CT的出现,无疑能为这一研究提供先进的检测手段。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作为第三代优质同步辐射光源,具有高光子通量、高准直性、高极化性、高相干性及宽频谱范围等特点,其配合高分辨的X射线探测器可实现精确、灵敏的组织结构信息的快速、无损检测,在保持标本完整性的前提下,清晰再现样品内部的三维显微结构,从而克服了传统的二维切片技术存在破坏组织结构的完整性、无法准确获得组织结构的三维空间信息和基质成份等局限性。利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X射线显微CT技术,对32例肾结石患者的结石微观结构进行了解析。实验结果表明肾结石内部结构差异明显,可归纳为6种类型:Ⅰ两相密实型;Ⅱ结晶型;Ⅲ连续多层沉积型;Ⅳ非连续多层沉积型;Ⅴ镶嵌式多孔型;Ⅵ复合型。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深入揭示肾结石生长机制,也为肾结石更为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微观结构 同步辐射 显微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7在顺铂所致急性肾损伤中的高表达及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培慧 王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2-377,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在顺铂所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中的表达及在AKI中对细胞调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顺铂组,于注射顺铂后24、48、72 h处死小鼠;取血...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在顺铂所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中的表达及在AKI中对细胞调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顺铂组,于注射顺铂后24、48、72 h处死小鼠;取血清样本,检测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脏组织中IL-27亚单位p28和EBI3在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将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分为对照组、IL-27组、顺铂组及顺铂+IL-27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顺铂处理0.5、1、6、12和24 h后IL-27受体GP130和WSX-1在mRNA水平的表达;CCK-8检测细胞活性;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多聚ADP核糖聚合酶剪切体(cleaved 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cleaved PARP)的表达。结果·顺铂组小鼠血尿素氮、血清肌酐的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升高,肾脏组织中p28和Ebi3 mRNA的表达水平增加并在顺铂注射48 h时出现峰值。顺铂处理1h内HK-2细胞GP130和WSX-1的表达增高,处理6、12、24 h后GP130和WSX-1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与顺铂组比较,顺铂+IL-27组细胞活力显著提升,细胞核浓缩、破裂减少,Bcl-2表达增加,Bax及cleaved PARP表达下降。结论·IL-27在顺铂所致AKI中高表达且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顺铂 白细胞介素-27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tE对尿毒症患者血清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应灯 张薇 +1 位作者 郑华 苏慧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03-905,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尿毒症患者血清对培养的正常人淋巴细胞凋亡、Fas分子表达的影响以及VitE的干预作用,探讨淋巴细胞凋亡与尿毒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关系,并寻找防治对策。方法分离健康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一周,分成对照组、... 目的通过观察尿毒症患者血清对培养的正常人淋巴细胞凋亡、Fas分子表达的影响以及VitE的干预作用,探讨淋巴细胞凋亡与尿毒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关系,并寻找防治对策。方法分离健康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一周,分成对照组、尿毒症患者血清组、尿毒症患者血清+VitE组,培养一定时间后,用流式细胞仪测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率和Fas分子表达率。结果加入尿毒症患者血清培养12、24h,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率、Fas表达率分别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且两者呈正相关(rs=0.905,P<0.01);VitE干预后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率、Fas表达率与尿毒症血清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血清可使正常淋巴细胞Fas分子表达增高和细胞早期凋亡率上升,可能是尿毒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感染的原因之一。VitE在一定程度可抑制尿毒症患者血清诱导的淋巴细胞Fas分子表达,减少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血清 淋巴细胞 凋亡 维生素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石酸唑吡坦致精神症状2例 被引量:3
7
作者 章斌 解莹馨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A01期151-152,共2页
例1,女,77岁,因泡沫尿3个月,四肢、颜面部水肿,伴尿量减少2周,于2015年12月1日人院.
关键词 唑吡坦 酒石酸 精神症状 血液灌流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滤出液外泌体miR-200a在不同腹膜转运特性患者中的表达差异及其生物学功能预测 被引量:2
8
作者 佟琰 方均燕 +3 位作者 邓海 宋阿会 李璞 刘英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提取和鉴定腹膜透析滤出液(peritoneal dialysis effluent,PDE)外泌体,比较不同腹膜转运特性患者PDE外泌体miR-200a的表达水平,预测其潜在靶基因及参与的生物学过程。方法·将20例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 目的·提取和鉴定腹膜透析滤出液(peritoneal dialysis effluent,PDE)外泌体,比较不同腹膜转运特性患者PDE外泌体miR-200a的表达水平,预测其潜在靶基因及参与的生物学过程。方法·将20例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按照腹膜平衡实验(peritoneal equilibrium test,PET)值分为H组(高转运/高平均转运)和L组(低转运/低平均转运)。每位患者收集500 mL留腹过夜PDE,浓缩后超速离心,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纳米粒子跟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外泌体。提取外泌体mi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组患者PDE外泌体miR-200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PET值和超滤量的相关性。利用Targetscan、miRmap和miRWalk数据库预测miR-200a的靶基因,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结果·浓缩的PDE超速离心后提取到的外泌体,TEM下呈双层膜包裹的圆形囊泡,NTA显示其直径大多在50~150 nm,表面具有外泌体标志蛋白CD9和CD63。L组中PDE外泌体miR-200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H组,并且与PET值呈负相关(r=-0.871,P=0.000),与4 h超滤量呈正相关(r=0.448,P=0.048),但与24 h超滤量无相关性(r=0.355,P=0.125)。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共有679种基因可由3个数据库共同预测到;GO分析显示这些靶基因不仅参与正向调控间充质细胞增殖,也在金属离子结合方面有一定富集。结论·PDE中存在外泌体,腹膜转运特性较低的患者PDE外泌体miR-200a相对表达量较高,其与PET值呈负相关,与4 h超滤量呈正相关。miR-200a的潜在靶基因众多,可能通过不同生物学过程影响腹膜转运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滤出液 外泌体 miR-200a 腹膜转运特性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SCs移植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CD4^+CD25^+Treg的影响
9
作者 庄峰 刘英莉 +1 位作者 张薇 李宁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39-743,774,共6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梗阻性肾病模型大鼠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以及肾脏组织CD4+CD25+Treg特异性标志物FoxP3表达影响。方法自Wistar大鼠分离BMSCs,经体外传代培养、成脂诱导及鉴定后制...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梗阻性肾病模型大鼠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以及肾脏组织CD4+CD25+Treg特异性标志物FoxP3表达影响。方法自Wistar大鼠分离BMSCs,经体外传代培养、成脂诱导及鉴定后制备细胞悬液。5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BMSCs干预组和生理盐水注射组,每组18只。BMSCs干预组和生理盐水注射组大鼠经UUO建立梗阻性肾病模型,并于造模同时经下腔静脉分别注入BMSCs和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造模后第3、7和14天,采集外周血后分批处死各组大鼠(每组6只),留取肾脏组织标本。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Treg占CD4+Treg的百分比(CD4+CD25+Treg/CD4+Treg);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脏组织CD4+CD25+Treg特异性标志物FoxP3表达。结果 BMSCs干预组和生理盐水注射组大鼠造模后各时点外周血CD4+CD25+Treg/CD4+Treg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BMSCs干预组与生理盐水注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3、7天,生理盐水注射组大鼠肾间质水肿、肾小管扩张进行性加重,肾间质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逐渐加重;相应时点BMSCs干预组大鼠肾脏组织结构较生理盐水注射组明显改善。建模后第3、7天,BMSCs干预组大鼠肾脏组织FoxP3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生理盐水注射组(P<0.05)。结论静脉注入BMSCs对梗阻性肾病模型大鼠肾脏的早期间质纤维化具有改善作用,可能与上调FoxP3在组织局部的表达而诱导CD4+CD25+Treg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调节性T细胞 肾间质纤维化 单侧输尿管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