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周桥 卢颖 +5 位作者 仲芳 郝旭 李聪 郭山脉 王伟铭 陈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8-164,共7页
目的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Bortezomib)对经阿霉素诱导的大鼠肾脏组织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 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4)和阿霉素肾病组(n=12)。阿霉素肾病组大鼠经阿霉素静脉注射造模后第4周,根据干预方式随机分为模... 目的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Bortezomib)对经阿霉素诱导的大鼠肾脏组织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 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4)和阿霉素肾病组(n=12)。阿霉素肾病组大鼠经阿霉素静脉注射造模后第4周,根据干预方式随机分为模型组、Bortezomib 30μg/kg干预组和Bortezomib 60μg/kg干预组,每组4只。观察各组大鼠血、尿生化指标的变化,包括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白蛋白(Alb)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ACR)等。于建模后第8周心脏采血后处死动物并取肾脏组织,PAS和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和肾小球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脏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Ⅰ)和Ⅲ型胶原(ColⅢ)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Bortezomib干预组大鼠建模后第2周ACR明显升高。建模后第8周,Bortezomib干预组大鼠血清SCr、BUN和ACR均显著低于模型组,Alb明显高于模型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肾小球硬化积分、胶原沉积面积百分比及肾脏组织α-SMA、ColⅠ和ColⅢ表达,模型组和Bortezomib干预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Bortezomib干预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其中Bortezomib 60μg/kg干预组的效果更为明显。结论 Bortezomib能显著改善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脏组织纤维化程度,延缓病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肾病 硼替佐米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Ⅰ型胶原 Ⅲ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信平台教育在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服药依从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卫诺 陈伟红 +4 位作者 张晓娜 莫伊雯 雷慧萍 王洁 曾佩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287-2289,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短信平台教育方式对提高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4月瑞金医院肾脏内科诊断为CKD1~4期且能独立查看手机短信的患者108例,根据电脑随机表随机分为两组(即短信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4例... 目的探讨医院短信平台教育方式对提高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4月瑞金医院肾脏内科诊断为CKD1~4期且能独立查看手机短信的患者108例,根据电脑随机表随机分为两组(即短信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出院后,护士通过医院短信平台向信息干预组患者手机定期发送短信进行干预,干预时间为3个月,干预内容主要为用药指导和服药时间提醒。两组患者均采用改良Morisky依从性量表进行评价。结果通过3个月短信干预,两组动机相关依从率和知识相关依从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短信平台教育,慢性肾脏病患者能有效提高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服药依从性 短信平台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信平台教育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卫诺 陈伟红 +4 位作者 崔岩 印影 陈雁 马爱丽 费红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2期74-76,共3页
目的通过短信平台定期向慢性肾脏病患者发送自我管理及健康教育内容,以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其自我管理能力。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瑞金医院肾脏内科诊断为慢性肾脏病1~4期且能独立查看手机短信的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 目的通过短信平台定期向慢性肾脏病患者发送自我管理及健康教育内容,以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其自我管理能力。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瑞金医院肾脏内科诊断为慢性肾脏病1~4期且能独立查看手机短信的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短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指导;短信干预组患者出院后,护士通过医院短信平台向患者手机定期发送短信,内容主要为自我管理及健康教育内容;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效能。结果出院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效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短信干预组在运动锻炼、饮食控制、认知症状管理、与医生沟通等方面的自我管理得分及症状管理、疾病共性管理等方面的自我效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信平台教育能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其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自我管理 短信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UO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动态进展及α-SMA、TGF-β_1和VDR表达变化 被引量:34
4
作者 谢盛彬 王伟铭 陈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52-757,796,共7页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动态进展,研究该病理过程中肾脏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32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6)和UUO模型组(模型组,n=16)。两组大鼠分别于术后(模型组建模后)第2、5、9...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动态进展,研究该病理过程中肾脏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32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6)和UUO模型组(模型组,n=16)。两组大鼠分别于术后(模型组建模后)第2、5、9、14天分批(n=4)处死,留取手术侧(模型组梗阻侧)肾脏组织。分别采用HE和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评价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损伤程度并检测肾脏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维生素D受体(VDR)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_1)等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肾脏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随着输尿管梗阻时间的延长,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逐步加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建模后各时间点肾间质α-SMA和FN阳性面积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且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至建模后第14天时达到高峰。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模型组大鼠建模后各时间点α-SMA和TGF-β_1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VDR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建模后第2天,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α-SMA相对表达量已显著增加;建模后第14天,模型组α-SMA和TGF-β_1相对表达量分别增高至假手术组的12.7倍和8.8倍,而VDR相对表达量下降至假手术组的3%。结论 UUO模型大鼠建模后第14天可出现显著的肾间质纤维化;建模早期肾间质中α-SMA表达增加提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活化;VDR表达的进行性减少提示其与肾间质纤维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单侧输尿管梗阻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维生素D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家属抑郁状况与患者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马欣慧 谢静远 +2 位作者 黄晓敏 任红 陈楠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了解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家属的郁症状态及其与患者抑郁的相关性,为实施进一步的医疗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和其家属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53例CAPD患者及其家属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状况调查。结果30例(56.6%... 目的了解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家属的郁症状态及其与患者抑郁的相关性,为实施进一步的医疗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和其家属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53例CAPD患者及其家属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状况调查。结果30例(56.6%)患者、13名(24.5%)家属存在抑郁症,家庭收入、患者医疗付费方式、患者有无并存疾病以及透析时间不同其抑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患者家属抑郁评分与患者抑郁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CAPD患者家属抑郁状态与多种因素相关,并与患者的抑郁发生有相关性;应及时提供心理干预,以降低CAPD患者及其家属的抑郁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 患者 家属 抑郁 相关性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AP突变对肾小球足细胞骨架蛋白F-actin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彩霞 潘晓霞 +4 位作者 冯晓蓓 隆琦 王伟铭 王朝晖 陈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47-751,共5页
目的构建突变型CD2相关蛋白(CD2AP)荧光表达载体并转染肾小球足细胞,观察细胞内骨架蛋白F-actin分布的变化。方法定点诱变真核表达质粒pcDNA6-V5-CD2AP致CD2AP第2外显子160G>A杂合突变,测序鉴定。利用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和pEGFP-C1... 目的构建突变型CD2相关蛋白(CD2AP)荧光表达载体并转染肾小球足细胞,观察细胞内骨架蛋白F-actin分布的变化。方法定点诱变真核表达质粒pcDNA6-V5-CD2AP致CD2AP第2外显子160G>A杂合突变,测序鉴定。利用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和pEGFP-C1荧光表达载体,分别构建野生型和突变型重组质粒pEGFP-C1-CD2AP荧光表达载体并转染小鼠肾小球足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处于不同细胞周期的足细胞内F-actin分布情况。结果测序结果显示,pcDNA6-V5-CD2AP真核表达载体CD2AP的2号外显子第160位碱基G诱变为A,而其他碱基未发生改变。在细胞分裂间期,未转染足细胞内F-actin平行排列成纤维束;野生型重组质粒转染足细胞内F-actin在细胞核周围呈点、块状浓聚;而突变型重组质粒转染足细胞内F-actin主要在细胞膜上勾出轮廓。在细胞分裂中期,野生型重组质粒转染足细胞内F-acin纤维丝呈粗纤维状,环细胞浓聚;突变型重组质粒转染足细胞则仅见胞质内F-acin纤维丝增多,部分区域浓聚。结论成功构建野生型和突变型重组CD2AP荧光表达载体。CD2AP基因160G>A杂合突变使肾小球足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中期的F-actin纤维骨架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相关蛋白 F-ACTIN 表达载体 肾小球足细胞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钾失盐性肾小管病患者WNK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翀 秦岭 +7 位作者 邵乐平 王朝晖 王伟铭 任红 张文 严富洪 谢静远 陈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44-1350,共7页
目的通过对低钾失盐性肾小管病(SLTs)家系WNK基因外显子扩增测序,初步探讨SLTs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以经CLCNKB和SLC12A3基因测序不符合典型Bartter综合征或Gitelman综合征基因型的8个SLTs家系为研究对象,抽提患者及患病/非患病亲属... 目的通过对低钾失盐性肾小管病(SLTs)家系WNK基因外显子扩增测序,初步探讨SLTs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以经CLCNKB和SLC12A3基因测序不符合典型Bartter综合征或Gitelman综合征基因型的8个SLTs家系为研究对象,抽提患者及患病/非患病亲属的外周血DNA,设计引物扩增WNK4和WNK1的外显子序列,送测序并进行序列比对。结果对8个SLTs家系的WNK基因扫描发现2个WNK1杂合错义突变,分别为Ile1172→Met(I1172M)和Ser2047→Asn(S2047N),且仅存在于家系患病者中,非患病家族成员及正常对照中均未检出。结论在8个SLTs家系患病者中发现2个伴氨基酸改变的WNK1杂合突变(I1172M和S2047N),提示WNK激酶可能是非婴儿期SLTs的第三个致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钾失盐性肾小管病 WNK激酶 突变 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保护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戴芹 刘剑 +2 位作者 郝旭 杜云蕾 王伟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3-577,583,共6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丙戊酸钠(VPA)干预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和阿霉素肾病组(经阴茎静脉注射阿霉素造模,n=14),后者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VPA干预组,每组7只。造模8...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丙戊酸钠(VPA)干预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和阿霉素肾病组(经阴茎静脉注射阿霉素造模,n=14),后者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VPA干预组,每组7只。造模8周后,代谢笼留取尿液,腹主动脉采血后处死动物并取肾脏组织,观察各组大鼠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白蛋白(Alb)和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的变化。天狼星红染色光学显微镜(光镜)下观察大鼠肾小管间质和肾小球胶原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脏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大鼠肾脏组织中Ⅰ型胶原(ColⅠ)、ColⅢ、α-SMA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阿霉素肾病组大鼠SCr、BUN、TG、TC、UACR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Alb明显降低(P<0.01),肾小球及肾间质中胶原和α-SMA表达增多;三组大鼠GOT和GP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VPA干预组SCr、BUN、TC、UACR均显著降低(P<0.05),肾小球及肾间质中胶原和α-SMA表达减少,Col-Ⅰ、Col-Ⅲ和α-SMA mRNA表达下调。结论 VPA能显著改善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功能,减轻肾脏组织纤维化程度,延缓病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肾病 肾脏纤维化 丙戊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丽 章倩莹 +8 位作者 林涛 徐天 黄晓敏 张春燕 徐耀文 吴珮 陈楠 任红 谢静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24-1031,1024,共8页
目的·探讨腹膜炎对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腹透)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入选2003 年1 月-2017 年9 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内科接受PD 治疗的患者614 例。依据接受治疗后是... 目的·探讨腹膜炎对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腹透)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入选2003 年1 月-2017 年9 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内科接受PD 治疗的患者614 例。依据接受治疗后是否发生腹膜炎,将患者分为腹膜炎组和非腹膜炎组。根据首次标准腹膜平衡试验的结果,将患者分为低转运组(L 组)、低平均转运组(LA 组)、高平均转运组(HA 组)及高转运组(H 组)。研究终点定义为患者全因死亡或心血管死亡。比较腹膜炎组、非腹膜炎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基线(开始PD 治疗后1 个月内)临床资料和PD 结局。建立时依比例风险回归模型(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Cox 模型),分析腹膜炎对患者全因死亡或心血管死亡的影响。结果·在腹膜炎组(213 例)中,125 例(58.7%)患者的病原菌培养为阳性;其中,69 例(32.4%)患者为革兰阳性菌,46 例(21.6%)为革兰阴性菌,6 例(2.8%)为真菌。与非腹膜炎组相比,腹膜炎组患者的透析龄较长(P=0.000)、年龄较大(P=0.001)、低文化程度的比例较高(P=0.000)、合并脑血管病及糖尿病患者的比例较高(P=0.004,P=0.036)、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P=0.016)。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糖尿病、血清白蛋白等因素后,腹膜炎是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5,P=0.046)。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与高文化程度患者相比,低文化程度患者发生腹膜炎后的全因死亡风险[HR:1.99 (1.14 ~ 3.46) vs 1.39(0.74 ~ 2.62)]及心血管死亡风险[HR:1.95(0.89 ~ 4.25) vs 1.14(0.50 ~ 2.61)]的增加幅度更大;与H 组+HA 组相比,L 组+LA 组患者发生腹膜炎后的全因死亡风险[HR:2.31(1.30 ~ 4.11) vs 1.22(0.70 ~ 2.12)]及心血管死亡风险[HR:3.24 (1.41 ~ 7.42) vs 0.95(0.45 ~ 2.02)]的增加幅度更大。结论·腹膜炎是PD 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低文化程度或 L 组+LA 组患者较高文化程度或H 组+HA 组患者发生腹膜炎后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幅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炎 腹膜透析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进展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小妹 陈孜瑾 +4 位作者 马晓波 张春丽 钱莹 俞海瑾 陈晓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5-509,共5页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进展情况,分析影响LVH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病情稳定...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进展情况,分析影响LVH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病情稳定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1年;收集入组时和1年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质量。定义1年后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进展超过5%为LVH进展。结果·共71例MHD患者纳入研究,男性44例,中位年龄55.9岁,中位透析龄152.1个月。入组时,22例(30.99%)患者合并LVH。LVH组患者服用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的比例较高,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较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31例患者出现LVH进展,40例患者LVH好转或稳定;LVH进展组患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LVH无进展组显著增加(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LDL-C和总胆固醇是LVH进展的危险因素(OR=2.515,95%CI为1.219~5.910,P=0.013;OR=1.950,95%CI为1.127~3.375,P=0.017)。结论·LVH是MHD患者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之一;LVH患者使用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比例更高;LDL-C和总胆固醇是LVH进展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肥厚 维持性血液透析 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小茜 谢静远 牟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3-338,共6页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rimary glomerulonephritis,PGN)是我国终末期肾病的最主要病因。PGN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IgA肾病、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型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PGN致病机制与肾脏局部免疫复合物沉积、...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rimary glomerulonephritis,PGN)是我国终末期肾病的最主要病因。PGN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IgA肾病、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型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PGN致病机制与肾脏局部免疫复合物沉积、足细胞损伤、感染、补体系统调控异常等相关。目前,PGN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激素、细胞毒药物治疗,降脂,抗凝及抗血小板黏附等;如患者对现有治疗药物不敏感或不耐受其不良反应,则预后较差。利妥昔单克隆抗体(rituximab,RTX)是一种人鼠嵌合抗CD20的单克隆抗体,RTX与B淋巴细胞表面CD20抗原结合后可通过清除循环中B淋巴细胞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RTX最早用于治疗血液系统肿瘤,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RTX亦对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效,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等,因此该药是否可用于治疗PGN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陆续有RTX治疗PGN的临床试验结果发表。该文主要就RTX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型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IgA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 B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后症状群及其前哨症状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仕依 张伟 +4 位作者 陈孜瑾 李伟 杨振华 李林 朱大乔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0-44,共5页
目的探索终末期肾病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后症状群及其前哨症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2所三级甲等医院行PTX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提取内容包括疾病相关资料和透析症... 目的探索终末期肾病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后症状群及其前哨症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2所三级甲等医院行PTX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提取内容包括疾病相关资料和透析症状指数等。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症状群,基于Apriori算法判定前哨症状,采用广义线性模型探索影响因素。结果共提取骨骼肌肉、皮肤和贫血3类症状群,其前哨症状分别是手/脚麻木、皮肤干燥和疲倦无力。患者性别、围术期血钙、术后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增长量与手/脚麻木程度有关;患者年龄、透析龄、是否规律透析、术前血磷和术后PTH增长量与皮肤干燥程度有关;患者年龄、透析龄、是否规律透析、术前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与疲倦无力程度有关(均P<0.05)。结论患者PTX术后中长期存在3类症状群,其前哨症状与多项实验室指标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甲状旁腺切除术 症状群 前哨症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中的组蛋白修饰与靶向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梦迪 张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糖尿病肾病致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管理难度大。因“代谢记忆”的发现,表观遗传学在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中逐渐得到重视。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改变包括足细胞病变、系膜基质变化、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等,其致病机制则涉及氧化应激、糖基化终产... 糖尿病肾病致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管理难度大。因“代谢记忆”的发现,表观遗传学在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中逐渐得到重视。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改变包括足细胞病变、系膜基质变化、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等,其致病机制则涉及氧化应激、糖基化终产物、自噬与凋亡等过程。而作为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组蛋白乙酰化、甲基化、泛素化等修饰广泛参与以上过程。靶向组蛋白修饰的药物在实验条件下已取得较好的效果。该文针对糖尿病肾病发病过程中的组蛋白修饰与靶向干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组蛋白修饰 表观遗传学 代谢记忆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季垠宏 任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93-697,共5页
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作为一种作用于B细胞表位CD20的单抗,自2005年被应用于肾脏领域以来,已成为众多肾小球肾炎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热点。目前对于RTX的研究,除集中在其临床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之外,部分学者仍致力于探讨其对肾脏... 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作为一种作用于B细胞表位CD20的单抗,自2005年被应用于肾脏领域以来,已成为众多肾小球肾炎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热点。目前对于RTX的研究,除集中在其临床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之外,部分学者仍致力于探讨其对肾脏病治疗的作用机制,试图寻找其在肾脏组织中存在的特异性靶点。该文就RTX在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鞘磷脂磷酸二酯酶样3b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