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渊通窍颗粒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陈旎珺 吴继昌 +1 位作者 胡原 柳普照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780-1783,1788,共5页
目的:探究鼻渊通窍颗粒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儿12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1)和... 目的:探究鼻渊通窍颗粒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儿12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鼻渊通窍颗粒。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评分、炎性反应因子水平、鼻黏膜纤毛输送率(MTR)、鼻黏膜纤毛清除率(MCC)和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后,2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内镜黏膜形态评分、鼻窦CT扫描病变评分、IL-2和IL-6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MTR和MCC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渊通窍颗粒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降低炎性反应水平,增强鼻黏膜纤毛功能,能够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鼻渊通窍颗粒 克拉霉素 鼻黏膜纤毛输送率 炎性反应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与初次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安琪 王士礼 蔡昌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1-364,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修正性鼻内镜鼻窦手术(RESS)与初次鼻内镜鼻窦手术(PESS)后的主客观疗效,了解既往鼻窦手术史是否会影响RESS的术后疗效,RESS是否能取得与PESS术同样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条(SNOT-20)... 目的通过比较修正性鼻内镜鼻窦手术(RESS)与初次鼻内镜鼻窦手术(PESS)后的主客观疗效,了解既往鼻窦手术史是否会影响RESS的术后疗效,RESS是否能取得与PESS术同样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条(SNOT-20)、医学结局研究简表36项健康调查(SF-36)、慢性鼻-鼻窦炎(CRS)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昆明)以及Lund and Kennedy内镜评分系统对45例RESS患者和59例初次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进行主客观疗效评价,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SNOT-20评分和SF-36评分术后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手术有效率、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和改善情况以及Lund and Kennedy内镜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确掌握适应证及充分合理的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处理前提下,结合熟练正确的手术操作可消除既往鼻部手术史对RESS疗效的不良影响,RESS能够取得与PESS相似的主客观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鼻窦炎 修正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初次鼻内镜鼻窦手术 生活质量 内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内耳毛细血管超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士礼 陈学明 +2 位作者 毕道周 叶燕芬 何士方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78-279,288,T0001,共4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聋动物内耳毛细血管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实验动物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2月组及糖尿病3月组。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在造模前及成模后2、3月进行ABR测试,应用透射电镜动态观察不同病程糖尿...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聋动物内耳毛细血管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实验动物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2月组及糖尿病3月组。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在造模前及成模后2、3月进行ABR测试,应用透射电镜动态观察不同病程糖尿病性聋动物内耳毛细血管超微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造模前三组动物ABR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动物成模后2月起ABR阈值较对照组提高(P<0.05)。至成模后3月,糖尿病动物ABR阈值明显提高,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动物成模后2月,内耳血管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周细胞核异染色质聚集靠边,内皮细胞线粒体肿胀,但基底膜无明显增厚;成模后3月,上述病变更为明显,基底膜显著增厚。结论糖尿病可导致内耳毛细血管超微结构的变化,包括基底膜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内耳 毛细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状病毒介导内耳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俊 王士礼 +2 位作者 蔡昌枰 李 彪 张一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41-1044,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杆状病毒作为内耳基因治疗载体的可行性及其转染特点。方法应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重组杆状病毒Bac-GFP,建立新生大鼠耳蜗Corti器体外模型,加入携带报告基因的病毒悬液,观察外源基因表达情况,并将其通过圆窗直... 目的探讨重组杆状病毒作为内耳基因治疗载体的可行性及其转染特点。方法应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重组杆状病毒Bac-GFP,建立新生大鼠耳蜗Corti器体外模型,加入携带报告基因的病毒悬液,观察外源基因表达情况,并将其通过圆窗直接显微注射进入豚鼠内耳,观察杆状病毒在体内的转染特点。结果Bac-GFP联合丁酸钠可以高效转染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但并没有改变Corti器的正常结构。体内试验显示杆状病毒可以忠实和长效转染螺旋神经节细胞,而未被补体系统灭活。结论实验证实杆状病毒有希望成为内耳基因治疗的新型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 基因治疗 丁酸钠 螺旋神经节细胞 CORTI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普罗宁对顺铂所致耳毒性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慧茹 陈学明 王士礼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10-312,315,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对顺铂耳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豚鼠随机等分为四组,每组12只:生理盐水对照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2ml/d共7天;硫普罗宁组:腹腔注射硫普罗宁0.3g·kg-1·d-1共7天;顺铂组:腹腔注射顺铂4mg·kg-1·d-1...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对顺铂耳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豚鼠随机等分为四组,每组12只:生理盐水对照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2ml/d共7天;硫普罗宁组:腹腔注射硫普罗宁0.3g·kg-1·d-1共7天;顺铂组:腹腔注射顺铂4mg·kg-1·d-1共4天;顺铂加硫普罗宁组:先腹腔注射硫普罗宁0.3g·kg-1·d-13天,从第4天起先腹腔注射硫普罗宁0.3g·kg-1·d-1,再腹腔注射顺铂4mg·kg-1·d-1共4天。动物用药前后行听性脑干反应检查。每组半数动物做耳蜗基底膜铺片硝酸银染色,在光镜下观察毛细胞形态,半数动物取耳蜗组织匀浆测局部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含量。结果顺铂应用后可使(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反应阈上升,波I潜伏期延长,耳蜗组织匀浆内MDA含量增多,SOD活性下降,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硫普罗宁可改善顺铂的耳毒性,使ABR反应阈下降,波I潜伏期缩短,局部MDA含量减少,SOD活性提高,与顺铂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见应用顺铂后外毛细胞明显损伤,而硫普罗宁可减轻上述损伤。结论硫普罗宁可能通过抗自由基原理来改善顺铂的耳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硫普罗宁 自由基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的耳毒性与自由基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慧茹 陈学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46-248,共3页
关键词 自由基机制 耳毒性 顺铂 神经毒性损伤 软组织肿瘤 临床治疗 头颈部鳞癌 听力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杆状病毒载体介导新生大鼠耳蜗Corti器体外模型基因转染研究
7
作者 王俊 李彪 +5 位作者 蔡昌枰 张一帆 王士礼 胡胜平 田相龙 张敏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83-386,I0002,共5页
目的建立新生大鼠耳蜗Corti器体外培养模型,探讨重组杆状病毒作为内耳基因转染载体的可行性及其转染特点。方法应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重组杆状病毒Bac-GFP,建立新生大鼠耳蜗Corti器体外模型,加入携带报告基因的病毒悬液,... 目的建立新生大鼠耳蜗Corti器体外培养模型,探讨重组杆状病毒作为内耳基因转染载体的可行性及其转染特点。方法应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重组杆状病毒Bac-GFP,建立新生大鼠耳蜗Corti器体外模型,加入携带报告基因的病毒悬液,观察外源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耳蜗Corti器体外培养48小时后,培养组织生长良好。Bac-GFP联合丁酸钠可以高效转染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同时并没有改变Corti器的正常结构。结论新生大鼠离体内耳组织转基因培养法是内耳基因治疗实验研究的一种可行方法。杆状病毒可以在体外高效、安全、快速的转染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有希望成为内耳基因治疗的新型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 基因治疗 丁酸钠 CORTI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计算机流体力学模拟及与鼻声反射和鼻阻力计相关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郭字峰 张宇宁 +4 位作者 刘树红 卢晓峰 朱敏 陈学明 陈广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45-849,共5页
目的建立计算机流体力学(CFD)模型模拟平静呼吸状态下正常鼻腔形态和鼻腔内部流动,与鼻声反射和鼻阻力计测量进行对照分析。方法对志愿者鼻腔行CT扫描,通过Simplant10.0建立完整的鼻气道三维模型,利用Gambit2.3.16网格划分后,用Fluent6.... 目的建立计算机流体力学(CFD)模型模拟平静呼吸状态下正常鼻腔形态和鼻腔内部流动,与鼻声反射和鼻阻力计测量进行对照分析。方法对志愿者鼻腔行CT扫描,通过Simplant10.0建立完整的鼻气道三维模型,利用Gambit2.3.16网格划分后,用Fluent6.3.2模拟不同流量下的鼻腔内部流体力学。将经CFD模型提取和计算的鼻腔冠状位截面积和鼻腔压降数据与鼻声反射和鼻阻力计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FD模型鼻腔冠状位面积与鼻声反射测量数据,在距前鼻孔30mm内两者的拟合度高,在距前鼻孔50mm外则后者大于前者。CFD模型计算各流量下鼻腔压降变化与鼻阻力计测量得到的压力-流量分布曲线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压降值前者小于后者。结论CFD模型能精确反映鼻腔形态,准确计算鼻腔内部的流场数据。与以往测量手段相比较,CFD模型能更加直观且详细地表现鼻腔内部流体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流体力学 三维重建 鼻腔 鼻声反射 鼻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孔德弟 王俊 +2 位作者 向明亮 孙星梅 王士礼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7-493,共7页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腹腔注射能否改善小鼠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炎症状态,为AR 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方法·选取SPF 级BALB/c 小鼠18 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AR 组、治疗组。利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腹腔注射能否改善小鼠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炎症状态,为AR 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方法·选取SPF 级BALB/c 小鼠18 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AR 组、治疗组。利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和氢氧化铝建立AR 小鼠模型(包括AR 组和治疗组,正常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治疗组行利拉鲁肽腹腔注射(另2 组用生理盐水代替)。观察小鼠在利拉鲁肽干预后打喷嚏和挠鼻次数的改变,检测小鼠鼻黏膜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杯状细胞增生情况以及黏膜形态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别检测小鼠血清中OVA-specific IgE(OVA-sIgE)、IL-4 和IL-5 的浓度。结果·对照组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少见,偶见杯状细胞增生;AR 组杯状细胞增生明显,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黏膜增厚。AR 组杯状细胞增生、嗜酸性粒细胞数和黏膜厚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均P<0.05),AR 组小鼠的挠鼻及喷嚏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治疗组小鼠上述症状较AR 组均减轻(均P<0.05)。AR 组小鼠血清中OVA-sIgE、IL-4 和IL-5 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以上指标均低于AR 组(均P<0.05)。结论·利拉鲁肽腹腔注射可以有效改善小鼠AR 的症状和炎症程度,有可能成为治疗AR 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模型 变应性鼻炎 嗜酸性粒细胞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和鼻鼻窦炎与哮喘发病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7
10
作者 上官诚芳 王士礼 蔡昌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91-1195,共5页
变应性鼻炎和鼻鼻窦炎常常与哮喘并发,其间的关系探讨已久。从流行病学角度看,三者存在高患病率的特征,且常常互相伴发并互为危险因素和提示不良预后。解剖生理存在解剖发育上的异同,参与疾病的形成。病理生理角度环境因素等介导"... 变应性鼻炎和鼻鼻窦炎常常与哮喘并发,其间的关系探讨已久。从流行病学角度看,三者存在高患病率的特征,且常常互相伴发并互为危险因素和提示不良预后。解剖生理存在解剖发育上的异同,参与疾病的形成。病理生理角度环境因素等介导"共同气道"的慢性炎症。其间由免疫机制等因素构成上下气道的连续性表现。文章从以上方面对变应性鼻炎、鼻鼻窦炎和哮喘发病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鼻鼻窦炎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颈深部化脓性感染临床诊疗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何士方 王士礼 +2 位作者 蔡昌枰 杨晨 方文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目的 分析严重颈深部化脓性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5年4月间22例严重颈深部化脓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为单侧发病,除表现为典型的感染症状外,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吞咽疼... 目的 分析严重颈深部化脓性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5年4月间22例严重颈深部化脓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为单侧发病,除表现为典型的感染症状外,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吞咽疼痛、张口受限、颈部进行性活动受限等。14例患者行脓液细菌培养,其中6例呈阳性。22例中14例经非手术抗感染治疗痊愈。8例在抗感染治疗同时进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前1例行颈部正侧位摄片,7例行颈部增强CT,均显示脓肿形成;术后除1例因并发脑梗死及多脏器衰竭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颈深部化脓性感染术前诊断和系统性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细菌培养为明确病因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感染 颈深部 糖尿病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杂氮-2’-脱氧胞苷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抑瘤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田相龙 钟捷 +4 位作者 李彪 黄玮 张一帆 王俊 顾燕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3-536,共4页
目的研究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对人正常上皮特异-1基因(NES1)及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作用,探讨其抗肿瘤效应及可能机制,寻求胃癌治疗的新途径。方法建立人胃癌移植瘤裸鼠模型,用5-aza-CdR处理裸鼠,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并用MSP及... 目的研究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对人正常上皮特异-1基因(NES1)及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作用,探讨其抗肿瘤效应及可能机制,寻求胃癌治疗的新途径。方法建立人胃癌移植瘤裸鼠模型,用5-aza-CdR处理裸鼠,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并用MSP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NES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5-aza-CdR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抑瘤率为57.44%,移植瘤体积有显著差异(P<0.01);5-aza-CdR作用后,可使NES1基因exon3去甲基化,且能使NES1蛋白表达增加。结论5-aza-CdR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因为它能使因甲基化而失活的抑癌基因NES1再转录,并诱导该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正常上皮特异-1基因 甲基化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听觉功能检查特征及其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三酰甘油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莉 张浩 单雅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6-570,共5页
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病理改变可引起内耳和听觉系统的功能障碍,而关于OSAHS合并高脂血症对这一发生过程的影响暂无定论。目的研究中重度OSAHS患者听觉功能检查特征及其与OSAHS、三酰甘油(TG)的相关性,并探究其可... 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病理改变可引起内耳和听觉系统的功能障碍,而关于OSAHS合并高脂血症对这一发生过程的影响暂无定论。目的研究中重度OSAHS患者听觉功能检查特征及其与OSAHS、三酰甘油(TG)的相关性,并探究其可能原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的中重度OSAHS患者50例,根据患者清晨空腹TG水平分为TG升高OSAHS组(25例)、TG正常OSAHS组(25例),同期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纯音听阈测定(PTA)、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查,并记录不同频率的听阈值及信噪比(SNR),分析OSAHS患者听觉功能检查特征,探究TG是否加重听力损伤。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不同频率的听阈值、SNR与OSAHS患者特征的相关性。结果TG正常OSAHS组PTA的2.00、4.00、8.00 kHz的听阈值及平均听阈值高于对照组(P<0.05),DPOAE的4.00 kHz的SNR低于对照组(P<0.05)。TG升高OSAHS组DPOAE的1.00、2.00、8.00 kHz的SNR低于TG正常OSAHS组(P<0.05)。PTA的0.50 kHz(r=0.227)、1.00 kHz(r=0.362)、2.00 kHz(r=0.328)、4.00 kHz(r=0.403)、8.00 kHz(r=0.463)听阈值及平均听阈值(r=0.500)与年龄呈正相关,1.00 kHz(r=0.333)、2.00 kHz(r=0.372)、4.00 kHz(r=0.464)、8.00 kHz(r=0.330)听阈值及平均听阈值(r=0.399)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正相关,2 kHz(r=-0.314)听阈值与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呈负相关,1.00 kHz(r=0.378)、2.00 kHz(r=0.444)听阈值与TG呈正相关;DPOAE的2.00 kHz(r=-0.221)、4.00 kHz(r=-0.432)、8.00 kHz(r=-0.441)的SNR与年龄呈负相关,4.00 kHz(r=-0.545)、8.00 kHz(r=-0.241)的SNR与AHI呈负相关,1.00 kHz(r=-0.507)、2.00 kHz(r=-0.385)的SNR与TG呈负相关(P<0.05)。结论中重度OSAHS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中重度OSAHS伴血脂升高则可加重听力损伤。OSAHS越严重,听力损伤越明显。年龄、AHI、TG水平越高,中重度OSAHS患者的听力损伤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听觉 纯音听阈测定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三酰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极光激酶A活性抑制Hep2细胞的促血管生成作用和迁移、侵袭能力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钰涵 陈雪华 张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81-1185,共5页
目的·探索极光激酶A(aurora kinase A,AURKA)活性对人喉癌Hep2细胞促血管生成作用和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100 nmol/L的VX680下调Hep2细胞中AURKA磷酸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VX680作用于细胞0(空白对照)、24、48 ... 目的·探索极光激酶A(aurora kinase A,AURKA)活性对人喉癌Hep2细胞促血管生成作用和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100 nmol/L的VX680下调Hep2细胞中AURKA磷酸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VX680作用于细胞0(空白对照)、24、48 h时磷酸化AURKA(p-AURKA)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及其受体VEGFR2蛋白表达情况。血管生成试验观察VX680对Hep2细胞促血管生成的影响。通过CCK8细胞增殖试验和Transwell细胞迁移、侵袭试验分别观察Hep2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细胞相比,VX680作用48 h时p-AURKA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00)。下调p-AURKA后,VEGFA、VEGFR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00);同时,血管生成减少,Hep2细胞迁移、侵袭能力降低(均P=0.000)。结论·AURKA调控喉癌Hep2细胞的促血管生成作用及迁移、侵袭能力,以AURKA分子为药物治疗靶点可作为治疗喉癌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鳞状细胞癌 极光激酶A 血管生成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NF和EGFP双基因共表达重组杆状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15
作者 陈艳春 王俊 +4 位作者 王士礼 蔡昌枰 李彪 张一帆 郭睿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21-824,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重组杆状病毒载体。方法将目的基因(EGFP和GDNF)克隆入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Dual中,构建重组质粒pFB-EGFP-GDNF并予酶切鉴定;将pFB-EGFP-GDNF转化到含杆状... 目的构建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重组杆状病毒载体。方法将目的基因(EGFP和GDNF)克隆入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Dual中,构建重组质粒pFB-EGFP-GDNF并予酶切鉴定;将pFB-EGFP-GDNF转化到含杆状病毒穿梭载体Bacmid的DH10Bac感受态菌中,获得重组杆状病毒载体Bacmid-EGFP-GDNF,抽提质粒并行PCR鉴定;脂质体转染法将Bacmid-EGFP-GDNF转染Sf9细胞包装病毒;免疫荧光法检测Sf9细胞EGFP和GDNF蛋白表达。结果目的基因片段正确插入pFastBacDual载体中;重组Bacmid正确;Bacmid-EGFP-GDNF包装转染成功,获得较高病毒滴度;免疫荧光检测表明,Sf9细胞中GDNF和EGFP蛋白共表达。结论成功构建重组杆状病毒Bacmid-EGFP-GDNF,转染Sf9细胞共表达GDNF和EGFP蛋白,为进一步研究GDNF蛋白对内耳的保护作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杆状病毒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