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腺苷及其衍生物在眼科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军(综述) 钟一声(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57-860,共4页
腺苷是机体内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其广泛存在于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在生理状态下,细胞内外的腺苷浓度较低,但在应激情况下,如炎症、缺血、缺氧、创伤、疼痛等,机体内腺苷浓度会大幅度上升,广泛参与多种病理变化过程。腺苷... 腺苷是机体内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其广泛存在于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在生理状态下,细胞内外的腺苷浓度较低,但在应激情况下,如炎症、缺血、缺氧、创伤、疼痛等,机体内腺苷浓度会大幅度上升,广泛参与多种病理变化过程。腺苷受体具有A1、A2A、A2B、A34种亚型。腺苷通过其受体调控细胞的各种生理功能。目前研究发现腺苷在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凝血系统等发挥重要作用。近几年来,腺苷在眼部,特别是青光眼、视网膜疾病治疗方面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腺苷在眼部的作用表现为调节眼压、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舒张视网膜血管、调节视网膜神经传导、保护视网膜光感受器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抑制炎症反应等。就腺苷和其受体、生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眼科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受体 生物制剂 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IK手术前后干眼自觉症状和泪膜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廉井财 朱敏琪 +1 位作者 张雷 王康孙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LASIK术后 泪膜稳定性 自觉症状 干眼 手术前后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术后患者 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行玻璃体切割术中两种联合术式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7
3
作者 沈玺 钟一声 +1 位作者 焦秦 谢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56-1058,1061,共4页
目的探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合并白内障行玻璃体手术硅油填充联合超声乳化吸出术或晶状体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和伴有累及后极部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或牵拉... 目的探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合并白内障行玻璃体手术硅油填充联合超声乳化吸出术或晶状体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和伴有累及后极部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或牵拉-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以及术中出现医源性裂孔的PDR患者共76例(86眼),在行玻璃体切除手术中,根据晶状体混浊程度,采用经睫状体平坦部切除晶状体保留前囊膜(2~3级核;46眼)作为玻璃体切除+晶状体切除术组或超声乳化手术摘出晶状体保留后囊膜(3级核以上;40眼)作为玻璃体切除+超声乳化吸出术组,一期不植入人工晶状体;完成玻璃体手术后予硅油填充。术后观察的指标包括:视力、眼压、前囊膜或后囊膜混浊情况、虹膜新生血管、虹膜粘连情况、视网膜复位情况以及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05的为32眼、25眼,分别占69.6%和62.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出现高眼压眼分别为7眼和8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在各级囊膜混浊程度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中虹膜不同程度粘连于囊膜分别为5眼和6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乳化术组中发生虹膜新生血管2眼,在晶状体切除术组中为5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复位情况以及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情况2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手术硅油填充联合超声乳化吸出术或晶状体切除术,术后酌情行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都是处理严重PDR合并白内障眼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白内障 玻璃体手术 晶状体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细辛对兔高眼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视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钟一声 项敏泓 叶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67-1270,共4页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对慢性高眼压兔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及视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0只兔制成慢性高眼压模型后随机分成灯盏细辛治疗组(高眼压加灯盏细辛治疗亚组和正常眼压加灯盏细辛治疗亚组)和未治疗组(单纯高眼压亚组和单纯正...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对慢性高眼压兔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及视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0只兔制成慢性高眼压模型后随机分成灯盏细辛治疗组(高眼压加灯盏细辛治疗亚组和正常眼压加灯盏细辛治疗亚组)和未治疗组(单纯高眼压亚组和单纯正常眼压亚组),治疗组于高眼压持续7 d后行灯盏细辛灌胃。60 d后取眼球和视神经标本做光镜及电镜检查,观察RGCs密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和视神经轴突,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电镜观察RGCs和视神经轴突超微结构改变。结果①高眼压两亚组与正常眼压两亚组比较,RNFL厚度、RGCs密度减小,轴突数量减少(P<0.05);高眼压加灯盏细辛治疗亚组与单纯高眼压亚组比较,RNFL厚度和RGCs密度大,轴突数量多。②高眼压两亚组胞浆内细胞器数量减少,线粒体空泡变性,轴突排列紊乱,髓鞘变性;但高眼压加灯盏细辛治疗亚组仍有散在细胞器,髓鞘相对不规则,轴突内微管和微丝肿胀,但不消失。结论灯盏细辛对高眼压后RGCs和视神经变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 慢性高眼压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视神经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谷氨酸作用的视网膜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姚慧萍 钟一声 +1 位作者 程瑜 刘小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28-1431,共4页
目的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视网膜神经细胞的生存影响。方法原代新生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体外混合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培养细胞Epo和EpoR的表达;经与不同浓度Epo共同培养,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评价Epo对细胞存活的影响。经... 目的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视网膜神经细胞的生存影响。方法原代新生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体外混合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培养细胞Epo和EpoR的表达;经与不同浓度Epo共同培养,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评价Epo对细胞存活的影响。经不同浓度Epo预培养12 h,再用谷氨酸刺激,MTT法检测细胞存活,观察Epo是否能抵抗谷氨酸兴奋毒性。结果培养的神经样细胞表达Epo和EpoR;Epo不影响正常培养神经细胞的存活,但是能提高谷氨酸刺激后的神经细胞存活。结论Epo能部分抵抗谷氨酸对混合培养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兴奋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视网膜神经细胞 细胞培养 谷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膜厚度在角膜塑形镜和周边离焦型镜片框架镜控制近视患者中的差异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颖 刘晓庆 +2 位作者 周瑜峰 程瑜 沈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评价脉络膜厚度(ChT)在角膜塑形镜(Ortho-K)和周边离焦型镜片框架镜(Multi-focus)近视控制上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眼科就诊后选择Ortho-K(Ortho-K组)或Multi-focus(Mu... 目的评价脉络膜厚度(ChT)在角膜塑形镜(Ortho-K)和周边离焦型镜片框架镜(Multi-focus)近视控制上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眼科就诊后选择Ortho-K(Ortho-K组)或Multi-focus(Multi-focus组)控制近视的儿童资料,随访中观察近视进展和ChT变化。按标准ETDRS格将黄斑中心凹(标记为0区)和黄斑旁区的环形区分为内层(1区)和外层(2区),按上方(S)、鼻侧(T)、下方(I)、颞侧(N)四个方位,分别观察各个方位患者的ChT的算术平均值。基线数据和末次随访数据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随访数据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内末次随访数据与基线资料分别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Ortho-K组纳入16例患者,Multi-focus组纳入26例患者,两组均以单眼计入研究,所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均为P>0.05)。两组组内各指标随时间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时间与组别交互后等效球镜度(P=0.003)、平均ChT(P=0.003)、ChT T1(P=0.003)、ChT T2区(P=0.001),ChT S1区(P=0.042)、ChT S2区(P=0.002)及ChT I2区(P=0.008)变化趋势均显著。两组各个方位的ChT在戴镜的3~6个月有上升趋势,其中Ortho-K组波动更大;两组在戴镜后6个月到12个月趋于稳定,而戴镜12个月后又出现下降的趋势。戴镜后15个月,Ortho-K组患者等效球镜度进展了(-0.36±0.23)D,Multi-focus组进展了(-0.84±0.16)D,但两组之间的等效球镜度和眼轴长度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两组间0区、I1区、S2区、N2区、I2区及平均Ch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Multi-focus能够作为不符合Ortho-K适应证的近视儿童的光学替代治疗方法,然而两者在长期的近视控制中可能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厚度 角膜塑形镜 周边离焦型镜片 近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10年随访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廉井财 廖华萍 +2 位作者 周正申 朱彩红 王康孙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73-775,共3页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hakic IOL)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长期预测性和安全性。方法对7例12只超高度近视眼植入phakic IOL,随访10年。比较术前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眼压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结果术前平均屈...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hakic IOL)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长期预测性和安全性。方法对7例12只超高度近视眼植入phakic IOL,随访10年。比较术前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眼压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结果术前平均屈光度(-16.12±3.21)D;平均最佳矫正视力0.68±0.36。术后1年平均裸眼视力0.71±0.25,最佳矫正视力0.83±0.31,残余屈光度(-0.50±-0.43)D;术后10年,平均裸眼视力0.32±0.12,最佳矫正视力0.50±0.24,残余屈光度(-2.50±-0.62)D。术前、术后1年和术后10年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分别为(2988±230)、(2837±225)、(1639±201)个/mm2;术前、术后1年和术后10年眼压分别为(16.87±2.32)、(17.12±2.45)、(18.60±3.24)mmHg。术后10年时瞳孔变形2眼;人工晶状体偏位2眼;继发性青光眼2眼;虹膜根部离断和萎缩2眼;白内障3眼;黄斑变性2眼。结论PhakicIOL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早期预测性好、安全,但手术长期并发症特别是角膜内皮细胞减少、白内障和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需要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状体眼 前房型人工晶状体 超高度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误诊原因分析及治疗效果 被引量:8
8
作者 闫焱 沈玺 +1 位作者 张琼 李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99-110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的误诊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7眼)ARN患者的误诊原因及治疗效果。结果 7例患者中3例误诊为虹膜睫状体炎,2例误诊为全葡萄膜炎,1例误诊为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1例误诊为视网膜出血。确... 目的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的误诊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7眼)ARN患者的误诊原因及治疗效果。结果 7例患者中3例误诊为虹膜睫状体炎,2例误诊为全葡萄膜炎,1例误诊为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1例误诊为视网膜出血。确诊后,7眼中4眼给予抗病毒药物及玻璃体手术治疗,3眼予抗病毒药物及眼底激光治疗。随访3~39个月,6例治疗后视力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从眼前指数至0.6不等。2例玻璃体手术患者取硅油后,均出现低眼压,视力下降。结论 ARN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如误诊会失去最佳治疗机会。早期、足量药物治疗联合眼内激光,必要时行玻璃体手术,可挽救ARN患者的残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视网膜坏死 误诊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塞术后眼压变化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徐建敏 张士胜 +4 位作者 张琼 周颖明 朱彩红 葛健 王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2-644,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塞术后的眼压变化,并探讨其可能原因。方法对45例(45眼)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塞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高眼压标准为术后眼压≥24 mmHg(1 mmHg=0.133 kPa)。结果 22例(48.9%)患者出现高眼压,以术后早期...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塞术后的眼压变化,并探讨其可能原因。方法对45例(45眼)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塞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高眼压标准为术后眼压≥24 mmHg(1 mmHg=0.133 kPa)。结果 22例(48.9%)患者出现高眼压,以术后早期(术后2周内)为多(17/22,77.3%)。所有患者经降眼压药物治疗及调整激素用量或停用激素处理后,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高眼压组与非高眼压组性别、年龄、病程、屈光度及硅油填充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眼压是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眼内组织水肿、葡萄膜炎反应和频繁使用激素类滴眼液等可能是引起高眼压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手术 硅油填塞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眼LASIK手术前后角膜表面超微结构变化和角膜神经染色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廉井财 顾丽琼 +1 位作者 石海云 王康孙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前后角膜上皮超微结构的变化和角膜神经再生情况。方法新西兰白兔48只,分为2组进行实验,每只兔1只眼行常规LASIK,分别在术后即刻、1d、1周,1、3、6个月,每组各取4只角膜,进行透射电镜、扫...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前后角膜上皮超微结构的变化和角膜神经再生情况。方法新西兰白兔48只,分为2组进行实验,每只兔1只眼行常规LASIK,分别在术后即刻、1d、1周,1、3、6个月,每组各取4只角膜,进行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分析和角膜神经染色观察。结果透射电镜观察显示:术后兔眼角膜表面的微绒毛不规则,微绒毛密度明显减少;扫描电镜可见细胞间连接异常,微绒毛有水肿和断裂的迹象。在术后1周左右基本恢复正常。角膜上皮微绒毛数量在术前和术后即刻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d和7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神经染色显示术后1d,神经损伤边界清楚,神经纤维被截断,至术后1个月即可见再生神经长入切断的角膜瓣内;术后6个月,再生神经长入角膜瓣内近中心区。结论LASIK术后早期角膜上皮超微结构的改变,可能是造成术后干眼症的原因之一。LASIK术后被切断的角膜神经修复是从断端逐渐向角膜瓣内长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IK 角膜 干眼 角膜神经纤维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RIA SBK、90、110刀头切削角膜瓣的厚度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廉井财 张士胜 +1 位作者 叶盛 董世奇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58-1161,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MORIA公司SBK、90、110刀头切削角膜瓣的厚度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90例180眼,按术中使用刀头的不同分为SBK、90、110刀头组,每组30例60眼,均先右眼后左眼施行手术... 目的探讨使用MORIA公司SBK、90、110刀头切削角膜瓣的厚度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90例180眼,按术中使用刀头的不同分为SBK、90、110刀头组,每组30例60眼,均先右眼后左眼施行手术。术中测量角膜床厚度,对3组间角膜瓣厚度的差异进行比较,对角膜瓣厚度与年龄、屈光度、角膜厚度、曲率、角膜横径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3组患者和手术眼的基线资料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K刀头组右眼和左眼的角膜瓣厚度分别为(97.50±11.39)μm和(96.73±10.45)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回归分析证实,SBK刀头组角膜瓣厚度与术前角膜厚度呈正相关(r=0.490,P=0.000)、与角膜横径呈负相关(r=-0.520,P=0.001)。在90刀头组中,患者右眼和左眼的角膜瓣厚度分别为(128.03±12.03)μm和(123.40±12.38)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角膜瓣厚度与术前角膜厚度呈正相关(r=0.430,P=0.000),与年龄呈负相关(r=-0.360,P=0.002)。110刀头组患者右眼和左眼的角膜瓣厚度分别为(140.53±15.14)μm和(135.23±18.0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角膜瓣厚度与术前角膜厚度呈正相关(r=0.710,P=0.000)。结论 MORIA角膜刀切削的角膜瓣厚度与术前角膜厚度有关,SBK刀头切削的角膜瓣厚度变异最小而110刀头者最大,LASIK术中用SBK刀头和90刀头能制作超薄或较薄的角膜瓣。术中应测量角膜床厚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术后产生继发性圆锥角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刀 角膜瓣厚度 角膜厚度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泪液中TNF-α、IL-2和NGF的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廉井财 顾丽琼 +1 位作者 石海云 王康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9-671,共3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前后患者泪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变化与术后干眼症发生和角膜感觉神经修复的关系。方法接受LASIK治疗的患者57例(114眼),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 d...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前后患者泪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变化与术后干眼症发生和角膜感觉神经修复的关系。方法接受LASIK治疗的患者57例(114眼),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 d、1周、1月、3月收集患者泪液,并用ELISA法检测泪液中TNF-α、IL-2和NGF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术前至术后3月间,泪液中TNF-α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d、1周、1月泪液中的IL-2表达量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但术后3月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d、1周、1月、3月泪液中的NGF表达量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IL-2和NGF参与了LASIK术后角膜炎性反应和感觉神经修复,而TNF-α则未参与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2 神经生长因子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泪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环境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劼 沈玺 +3 位作者 谢冰 钟一声 陆琼 孙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09-1713,共5页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影响,及其与Caspase-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培养成功的HUVEC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培养48 h,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及PI双荧光)检测细胞存活、凋亡和坏...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影响,及其与Caspase-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培养成功的HUVEC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培养48 h,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及PI双荧光)检测细胞存活、凋亡和坏死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细胞中活性Caspase-3的表达。结果光学显微镜观察高糖组(33 mmol/L)内凋亡细胞明显多于正常糖浓度组(5.5 mmol/L);随机选择3个视野,高糖组TUNEL阳性的细胞数多于正常糖浓度组。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正常糖浓度组细胞凋亡率为(4.10±2.16)%,细胞坏死率为(0.47±0.05)%,存活细胞率为(94.44±2.13)%;高糖组细胞凋亡率为(16.13±1.51)%,细胞坏死率为(1.09±0.27)%,存活细胞率为(81.99±1.13)%,凋亡细胞百分率与正常糖浓度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法显示正常糖浓度组Caspase-3/β-actin为0.062±0.005,高糖组Caspase-3/β-actin为0.12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糖组活性Caspase-3表达量增强。结论高糖环境培养下的HUVEC凋亡增加,可能与活性Caspase-3表达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凋亡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诱导的氧化应激对ARPE-19细胞中泛素化途径的激活 被引量:5
14
作者 闫焱 雷霞 +1 位作者 王玲 徐国彤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系ARPE-19细胞中泛素及泛素化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建立H2O2诱导ARPE-19细胞模型。不同浓度H2O2作用于ARPE-19细胞后,RT-PCR检测细胞内泛素基因转录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方法... 目的探讨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系ARPE-19细胞中泛素及泛素化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建立H2O2诱导ARPE-19细胞模型。不同浓度H2O2作用于ARPE-19细胞后,RT-PCR检测细胞内泛素基因转录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细胞内泛素化蛋白的表达。用有(或无)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预处理后再用H2O2处理ARPE-19,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泛素化蛋白。结果氧化应激后UBA、UBB的转录水平明显增加(P<0.05),UBC无明显变化。细胞内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0~250000的泛素化蛋白均增加,MG-132预处理后再用H2O2处理,细胞内增加的泛素化蛋白则多集中在相对分子质量75000以上。细胞内泛素化蛋白表达增加,核内增加明显。结论H2O2诱导的ARPE-19氧化应激过程激活细胞内泛素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氧化应激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泛素 H2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娜 廖华萍 +1 位作者 俞方知 王玲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36-438,共3页
目的探讨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特点。方法122例除视盘旁近视弧外无其他眼部异常的近视患者,等效球镜度数-1.50^-15.25D(-6.18±2.61)D,每例随机选取1眼受检。所有受检眼行屈光检查和眼轴长度测定。将黄斑区分为9个区域,测定各... 目的探讨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特点。方法122例除视盘旁近视弧外无其他眼部异常的近视患者,等效球镜度数-1.50^-15.25D(-6.18±2.61)D,每例随机选取1眼受检。所有受检眼行屈光检查和眼轴长度测定。将黄斑区分为9个区域,测定各区域视网膜厚度后,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受检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年龄及眼轴长度均不相关。旁中心各区域视网膜厚度与年龄不相关,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鼻侧内圈除外;随眼轴增长,外圈视网膜厚度较内圈变薄明显。结论随着近视眼眼轴长度增加,除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无变化外,旁中心视网膜厚度呈变薄趋势,且外圈变薄较内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瞳对Lenstar LS900检测儿童眼球生物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琼 张士胜 +1 位作者 吴彦霖 徐建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47-850,共4页
目的评估散瞳对光学生物测量仪Lenstar LS900检测儿童眼球生物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30名儿童(58眼)作为研究对象,年龄5--13岁,中位数9.4岁;男性16名(30眼),女性14名(28眼)。在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前后,采用Lenstar LS900... 目的评估散瞳对光学生物测量仪Lenstar LS900检测儿童眼球生物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30名儿童(58眼)作为研究对象,年龄5--13岁,中位数9.4岁;男性16名(30眼),女性14名(28眼)。在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前后,采用Lenstar LS900分别对30名儿童(58眼)进行眼轴长度(AL)、角膜中央厚度(CCT)、前房深度(ACD)、角膜曲率(K1和K2)、白到白距离(WTW)、瞳孔直径(PD)及晶体厚度(LT)的测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AL、ACD、CCT,散瞳前分别为(23.81±1.23)mm、(3.56±0.21)mm和(539.62±24.88)μm,散瞳后分别为(23.84±1.23)mm、(3.63±0.21)mm和(550.55±24.77)μm。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散瞳后AL、ACD、CCT和PD显著大于散瞳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受检者散瞳前后CCT的变化值分别为(12.63±6.12)μm和(9.11±4.87)μm,男性CCT的变化显著大于女性(t=2.42,P=0.02)。散瞳前后K1、K2、LT及WTW无明显变化。结论 Lenstar LS900可用于儿童眼球生物参数的测量,散瞳对AL、ACD和CCT有一定影响,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NSTAR LS900 散瞳 生物参数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T比较高眼压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静芬 俞方知 周正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09-1512,共4页
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测得正常人、高眼压者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的厚度并进行比较。方法选取门诊就诊的患者和正常志愿者,根据眼压、视野和视乳头形态分为正常组76名(152眼),高眼压组70例(10... 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测得正常人、高眼压者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的厚度并进行比较。方法选取门诊就诊的患者和正常志愿者,根据眼压、视野和视乳头形态分为正常组76名(152眼),高眼压组70例(109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组67例(112眼),采用OCT CIRRUS Zeiss分别测得3组的平均RNFL和4个象限的RNFL。结果正常组平均RNFL为(107.61±8.03)μm,高眼压组平均RNFL为(105.26±9.22)μm,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组平均RFNL为(91.00±10.55)μm。正常人平均、上方和下方RNFL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眼压组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组之间平均RNF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组和高眼压组之间平均RNF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RNFL厚度的分析,为高眼压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高眼压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危险因素和致病菌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孙静芬 周正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80-883,共4页
目的通过对重症细菌性角膜炎的流行病学、微生物学、临床表现和进展的研究,找出其危险因素和致病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5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眼科治疗的221例(228眼)重症细菌性角膜炎患者资料,其中大部分... 目的通过对重症细菌性角膜炎的流行病学、微生物学、临床表现和进展的研究,找出其危险因素和致病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5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眼科治疗的221例(228眼)重症细菌性角膜炎患者资料,其中大部分患者经角膜组织和眼表分泌物细菌培养证实为细菌性角膜炎,小部分未培养出细菌,但高度怀疑细菌性,并抗生素治疗有效。患者平均随访期为(8.55±6.92)月。结果微生物学细菌检出率为75.57%,主要致病菌是革兰阳性球菌(42.54%)和革兰阴性杆菌(26.32%)。两类细菌所致的角膜炎预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152)。205眼(89.91%)有明确的全身或眼部的危险因素,9眼(3.94%)有2种或以上危险因素,23眼(10.09%)未找到明显的危险因素。患者佩戴角膜接触镜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占46.92%(107眼,P=0.001)。结论细菌性角膜炎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佩戴角膜接触镜,主要的致病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佩戴角膜接触镜所致的细菌性角膜炎预后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细菌性角膜炎 危险因素 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调控巨噬细胞以促进眼底新生血管形成 被引量:3
19
作者 隋爱玲 苏婷 +2 位作者 高誉硕 朱艳吉 谢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8-287,共10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0(IL-10)对眼底新生血管(NV)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RT-PCR、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检测在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模型及VEGF过表达(rho/VEGF)转基因小鼠模型中IL-10的表达。应用IL-10基因敲除...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0(IL-10)对眼底新生血管(NV)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RT-PCR、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检测在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模型及VEGF过表达(rho/VEGF)转基因小鼠模型中IL-10的表达。应用IL-10基因敲除鼠,研究IL-10对视网膜、视网膜下及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影响。结果·在OIR及rho/VEGF转基因小鼠模型中,IL-10的免疫荧光染色强度增加,IL-10的m RNA表达量也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IL-10基因敲除鼠(IL-10-/-)由OIR诱导的新生血管和激光诱导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均显著减少。并且,在IL-10基因敲除鼠中,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的表达均减少。在IL-10基因敲除的OIR小鼠模型视网膜中,巨噬细胞受调控后数量减少。结论·IL-10通过刺激HIF-1α及VEGF、VEGFR1的表达而促进眼新生血管的形成。IL-10在视网膜缺氧时通过调控巨噬细胞,促进眼新生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巨噬细胞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牛磺酸对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葛健 项行 +3 位作者 徐建敏 周颖明 翟青 王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25-827,共3页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兔眼角膜内皮细胞的毒副作用。方法取家兔6只(共12眼),每只眼制取6片组织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兔角膜内皮细胞,细胞接种于12孔培养板,分别加入2%、4%、6%、8%、10%的牛磺酸液(同一动物的左右眼加同一浓度牛磺酸溶液),...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兔眼角膜内皮细胞的毒副作用。方法取家兔6只(共12眼),每只眼制取6片组织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兔角膜内皮细胞,细胞接种于12孔培养板,分别加入2%、4%、6%、8%、10%的牛磺酸液(同一动物的左右眼加同一浓度牛磺酸溶液),设立空白对照。倒置显微镜观察角膜内皮细胞的生长情况;在培养的第1、2、4、6、8天,将部分培养细胞用Wright染色后观察细胞形态。结果空白对照和加入2%、4%、6%牛磺酸溶液培养的角膜内皮细胞,1周后均形成内皮细胞层,细胞形态呈六角形或类圆形。加入8%牛磺酸液培养的角膜内皮细胞,在第4天时生长不良,细胞胞体小;第8天时培养细胞死亡。加入10%牛磺酸液培养的角膜内皮细胞,在第2天时出现生长不良,细胞胞体小,部分细胞已死亡。同一动物的左右眼角膜内皮细胞生长速度和细胞形态相似。结论2%~6%牛磺酸对兔角膜内皮细胞的生长无不良影响,提示该浓度范围的牛磺酸对角膜内皮细胞无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角膜内皮细胞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