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8年) 被引量:168
1
作者 何相宜 施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31-1236,共6页
2014年,我国首次发布了《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有效规范了国内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内科诊疗。时隔4年,国内相关临床资料有了新的积累,因此再次组织多学科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多次共同讨论制订了新版... 2014年,我国首次发布了《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有效规范了国内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内科诊疗。时隔4年,国内相关临床资料有了新的积累,因此再次组织多学科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多次共同讨论制订了新版共识意见。在新版共识意见中,参考了新制订的中国临床指南的评价标准,并注重加入了中国人自己的研究证据,使其能更好地指导中国人群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内科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胆囊结石病 中国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欧洲消化内镜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摘译 被引量:46
2
作者 周春华 周玮 +2 位作者 孟雨亭(译) 邹多武 李兆申(审校)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37-1241,共5页
该指南由欧洲消化内镜学会(ESGE)制订,就如何处理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s, CBDS)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它包括疑似CBDS患者的诊断策略以及不同CBDS的治疗方案。主要推荐要点如下。1CBDS的流行病学、自然病史和处理推荐胆... 该指南由欧洲消化内镜学会(ESGE)制订,就如何处理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s, CBDS)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它包括疑似CBDS患者的诊断策略以及不同CBDS的治疗方案。主要推荐要点如下。1CBDS的流行病学、自然病史和处理推荐胆囊结石在发达国家患病率达10%~15%,累积年发病率为0.60%。在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中CBDS的患病率为8%~18%,但尚无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中CBDS的流行病学数据。ESGE建议:推荐所有CBDS患者,只要能耐受手术治疗,无论有无症状,均取石治疗。(强烈推荐,低质量证据)CBDS的自然病史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 内窥镜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欧洲 诊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专家共识:胰腺癌的筛查》摘译 被引量:2
3
作者 蒋琪 周玮(译) +1 位作者 邹多武 李兆申(审校)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7-49,共3页
胰腺癌是一种罕见的癌症,年龄校正的年发病率为12.9例/10万人年。然而,胰腺癌的预后很差,死亡率为11例/10万人年。尽管其发病率很低,但胰腺癌是美国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常见原因。由于胰腺癌发病率上升,以及其他类型癌症早期筛查和治疗技... 胰腺癌是一种罕见的癌症,年龄校正的年发病率为12.9例/10万人年。然而,胰腺癌的预后很差,死亡率为11例/10万人年。尽管其发病率很低,但胰腺癌是美国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常见原因。由于胰腺癌发病率上升,以及其他类型癌症早期筛查和治疗技术的改进,胰腺癌可能即将成为美国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制订本共识的目的是更新2004年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PSTF)关于胰腺癌的筛查建议。USPSTF回顾了胰腺癌筛查的获益和风险,胰腺癌筛查试验的准确性,筛查检出或对无症状胰腺癌患者治疗的获益和风险等方面的证据。USPSTF认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对胰腺癌筛查或者对筛查检出患者的治疗可以改善疾病相关的发病率、死亡率或全因死亡率。有充足证据表明在无症状成年人中筛查胰腺癌基本没有获益。有充足证据表明胰腺癌筛查和对筛查检出患者进行治疗的风险至少在中度以上。USPSTF重申了先前的结论,在无症状成人中筛查胰腺癌的潜在获益未超过潜在风险。最终,USPSTF建议不对无症状成人进行胰腺癌筛查(D级推荐)(表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多相筛查 美国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内镜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的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鉴别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卓然 张贤达 +17 位作者 曹羽成 张玲 龚婷婷 马烨波 段晓倩 郭康丽 李军 陈媛 张健涛 叶本功 丁进 朱建伟 刘枫 胡端敏 周春华 邹多武 李庆利 陈建刚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8,共8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基于超声内镜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的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的鉴别方法。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435例,采集胃肠道间质瘤(257例)与非胃肠道间质瘤(包括胃平滑肌瘤145例、神经鞘瘤33例)超声内镜图像共3279张,按患者比... 目的建立并验证基于超声内镜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的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的鉴别方法。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435例,采集胃肠道间质瘤(257例)与非胃肠道间质瘤(包括胃平滑肌瘤145例、神经鞘瘤33例)超声内镜图像共3279张,按患者比7∶3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Pyradiomics软件提取肿瘤影像组学特征,并应用主成分分析(PCA)、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极致梯度提升树(XGBoost)、随机森林、递归式特征消除(RFE)算法设计特征筛选方案,基于所选特征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建立模型。通过ROC曲线评估各模型对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的预测效能。结果由最终筛选得到的超声内镜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模型,基于5种特征筛选方案(PCA、PCA+LASSO、PCA+XGBoost、PCA+随机森林、PCA+RFE)建立的预测模型的AUC分别为0.581、0.870、0.874、0.860、0.661。结论PCA+XGBoost的特征筛选方案效果最佳,基于上述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方法鉴别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的模型可用于患者的术前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超声内镜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主成分分析 极致梯度提升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内镜识别与手术病理的结果 被引量:43
5
作者 吴云林 吴巍 +5 位作者 郭滟 蔚青 江凤翔 胡伟国 燕敏 朱正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2-554,共3页
目的比较并分析胃镜胃黏膜活检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EN)的病灶形态及其与手术病理的关系。方法26730例胃镜检查者中胃黏膜活检示HGIEN者44例,对其行手术治疗,分析内镜直视下病灶的色泽形态、皱襞特征、活检数量、手术大体标本形态及... 目的比较并分析胃镜胃黏膜活检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EN)的病灶形态及其与手术病理的关系。方法26730例胃镜检查者中胃黏膜活检示HGIEN者44例,对其行手术治疗,分析内镜直视下病灶的色泽形态、皱襞特征、活检数量、手术大体标本形态及病理学诊断结果。结果全组患者均成功行手术根治,平均每次内镜检查对病灶行活检4.25次。44例患者中浅表病灶26例,其中仅6例(13.6%)经手术证实维持HGIEN诊断,16例(36.4%)为早期胃癌,4例(9.1%)为早期胃癌样进展期胃癌(5型胃癌);18例形似Borrmann各分型病灶,术后均证实为进展期胃癌。结论认真鉴别活检示HGIEN的病灶性质,提高胃镜活检的深度及准确性,并结合色素内镜及固有荧光诊断技术等方法可提高活组织检查对胃癌的诊断率。胃镜胃黏膜活组织检查为HGIEN的患者中相当一部分已存在浸润性癌生长,应积极手术干预,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内瘤变 高级别 活检 胃镜 手术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壁穿刺逆行胰胆管注射牛黄胆酸钠重症急性胰腺炎造模 被引量:30
6
作者 张明钧 姚玮艳 +2 位作者 乔敏敏 诸琦 袁耀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8-490,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单、病变典型且稳定性好的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方法46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SAP组和对照组,SAP组经肠壁穿刺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黄胆酸钠,对照组同法注射等量0.9%生理盐水。两组大鼠分别于注射后3、6、12 h...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单、病变典型且稳定性好的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方法46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SAP组和对照组,SAP组经肠壁穿刺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黄胆酸钠,对照组同法注射等量0.9%生理盐水。两组大鼠分别于注射后3、6、12 h检测血清淀粉酶水平、胰腺组织的湿/干质量比率及病理组织学评分,观察24 h生存指数。结果SAP组各时间段血清淀粉酶和胰腺病理组织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胰腺组织湿/干质量比率在注射后6、12 h显著高于对照组;其造模后24 h的总死亡率为70%(7/10)。结论经肠壁穿刺逆行胰胆管注射牛黄胆酸钠成功诱发大鼠SAP,其模型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逆行胰胆管注射 经肠壁 牛黄胆酸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甙Rg3在体外对胃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吉 史桂英 +4 位作者 袁耀宗 乔敏敏 章永平 孙颖 胡梅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36-1340,共5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g3在体外对低、中分化胃腺癌细胞株MKN-45和SGC-7901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KN-45和SGC-7901细胞,加入不同终浓度(20、30、40、50μg/mL)的人参皂甙Rg3分别培养24、48h或24、48和72h,以不加药细胞...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g3在体外对低、中分化胃腺癌细胞株MKN-45和SGC-7901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KN-45和SGC-7901细胞,加入不同终浓度(20、30、40、50μg/mL)的人参皂甙Rg3分别培养24、48h或24、48和72h,以不加药细胞作为阴性对照。MTT法检测MKN-45和SGC-7901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SGC-7901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仪分析SGC-7901细胞周期;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50μg/mL人参皂甙Rg3处理组SGC-7901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人参皂甙Rg3各处理组SGC-7901和MKN-45细胞生长抑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人参皂甙Rg3各处理组SGC-7901细胞凋亡率和G0/G1期细胞百分比均明显上升,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50μg/mL人参皂甙Rg3处理组SGC-7901细胞,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结构。结论人参皂甙Rg3在体外对胃癌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呈现一定的时效和量效关系,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RG3 胃癌细胞株 细胞凋亡 细胞生长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CG对低氧诱导下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姚静静 王琪 +3 位作者 齐晓光 蒋荷 林晓琳 王立夫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99-1203,共5页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低氧培养下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进行传代培养,并采用氯化钴(CoCl2)建立低氧模型,实验设空白对照组(常氧组)、低氧对照组及低氧加不同浓度的...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低氧培养下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进行传代培养,并采用氯化钴(CoCl2)建立低氧模型,实验设空白对照组(常氧组)、低氧对照组及低氧加不同浓度的EGCG组。分别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表达。结果低氧条件下,低浓度EGCG短时间内(24 h)对SGC7901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但随着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EGCG可抑制低氧SGC7901细胞的增殖(P<0.01),100μg/mL EGCG作用72 h后,其抑制率可达(76.3±2.9)%。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EGCG在低氧环境下可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地诱导胃癌细胞凋亡(P<0.05或P<0.01)。EGCG可明显抑制低氧诱导的HIF-1α和VEGF-A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并下调VEGF-A mRNA表达(P<0.05或P<0.01),但对HIF-1αmRNA的转录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低氧条件下,EGCG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低氧诱导的HIF-1α和VEGF-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低氧 胃癌细胞 凋亡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气囊内镜检查和小肠CT扫描对早期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正廷 钟捷 +5 位作者 张晨莉 程时丹 唐永华 缪飞 吴云林 江石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21-824,共4页
目的探讨双气囊内镜(DBE)检查和小肠计算机断层摄像(CT)扫描在小肠间质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术后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小肠间质瘤的患者资料,定义肿瘤直径<5cm为早期病变。筛选具有DBE检查或小肠CT扫描完整记录的61例... 目的探讨双气囊内镜(DBE)检查和小肠计算机断层摄像(CT)扫描在小肠间质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术后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小肠间质瘤的患者资料,定义肿瘤直径<5cm为早期病变。筛选具有DBE检查或小肠CT扫描完整记录的61例早期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相关前期检查(包括胃镜、肠镜、腹部B超、血管造影和胶囊内镜等)、DBE检查、小肠CT扫描及DBE与小肠CT联合检查的病变阳性提示获得或病变检出情况,以及随访期间肿瘤复发和患者生存情况。结果在小肠CT扫描和DBE检查前,61例患者接受相关前期检查后44例(72.13%)获得阳性提示。56例患者接受单纯DBE检查,检出病变52例(92.86%);42例患者接受单纯小肠CT扫描,检出病变37例(88.10%);两者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例患者接受DBE与小肠CT扫描联合检查,病变检出率达100%。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中位随访期35个月;无病生存59例(96.7%),带瘤生存2例(均为肿瘤复发病例经口服化疗药物治疗)。结论 DBE检查和小肠CT扫描对早期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较高;两者联合应用有助于肿瘤的及早诊断和及时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气囊内镜 小肠计算机断层摄像扫描 小肠间质瘤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胃癌样5型进展期胃癌的形态及生物学特点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巍 郭滟 +5 位作者 蔚青 吴云林 朱延波 朱正纲 胡伟国 袁耀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9-562,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样5型进展期胃癌(5型胃癌)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方法对手术确诊的398例胃癌中符合5型胃癌的17例患者,分析其内镜与大体标本形态学、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17例5型胃癌占同期胃癌总数的4.3%,占进展期胃癌的5.3%,所有患者...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样5型进展期胃癌(5型胃癌)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方法对手术确诊的398例胃癌中符合5型胃癌的17例患者,分析其内镜与大体标本形态学、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17例5型胃癌占同期胃癌总数的4.3%,占进展期胃癌的5.3%,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手术。形态学分类显示本组中Ⅱc型比例最高(8/17,47.0%),其次为Ⅱa+Ⅱc型(7/17,41.2%)及Ⅱc+Ⅲ型(2/17,11.8%),Ⅱa+Ⅱc型在5型进展期胃癌中所占比例较早期胃癌中高(P<0.05)。该组中分化型癌8例,未分化型9例,与同期早期胃癌相比分化程度未见明显差异,女性患者分化程度较男性患者差(P<0.01)。5例患者(29.4%)伴淋巴结及周围脏器转移,转移发生率较同期早期胃癌为高。结论5型胃癌形态学及病理学特征均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进展期癌与早期胃癌,内镜检查中仔细评估病灶蠕动及伸展性、超声内镜、钡餐及螺旋CT检查可能有助于鉴别5型进展期胃癌与早期胃癌,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早期 进展期 BORRMANN分型 形态学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12
11
作者 孙璟 胡家安 +1 位作者 徐志红 江石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00例OSAHA患者,所有患者完成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DQ)调查,根据是否伴有GERD症状将患者分为伴有GERD组和无GER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GERD症状积...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00例OSAHA患者,所有患者完成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DQ)调查,根据是否伴有GERD症状将患者分为伴有GERD组和无GER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GERD症状积分、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及体质量指数(BMI);根据OSAHS的病情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三组患者的GERD症状积分、睡眠分期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情况。结果 OSAHS患者中GERD发生率为58%。伴有GERD患者的GERD症状积分、AHI和BMI均高于无GERD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OSAHS患者中,重度组OSAHS患者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缺氧程度较轻度者重,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三组间的GERD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与GERD密切相关,对伴有病理性GERD的OSAHS患者,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联合抗反流药物治疗可能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胃食管反流病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杂氮-2’-脱氧胞苷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抑瘤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田相龙 钟捷 +4 位作者 李彪 黄玮 张一帆 王俊 顾燕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3-536,共4页
目的研究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对人正常上皮特异-1基因(NES1)及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作用,探讨其抗肿瘤效应及可能机制,寻求胃癌治疗的新途径。方法建立人胃癌移植瘤裸鼠模型,用5-aza-CdR处理裸鼠,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并用MSP及... 目的研究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对人正常上皮特异-1基因(NES1)及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作用,探讨其抗肿瘤效应及可能机制,寻求胃癌治疗的新途径。方法建立人胃癌移植瘤裸鼠模型,用5-aza-CdR处理裸鼠,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并用MSP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NES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5-aza-CdR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抑瘤率为57.44%,移植瘤体积有显著差异(P<0.01);5-aza-CdR作用后,可使NES1基因exon3去甲基化,且能使NES1蛋白表达增加。结论5-aza-CdR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因为它能使因甲基化而失活的抑癌基因NES1再转录,并诱导该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正常上皮特异-1基因 甲基化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胃癌在体固有荧光光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颖 陈丽娜 +5 位作者 俞丽芬 刘晓天 吴巍 马文芳 陆玮 吴云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3-565,共3页
目的在体收集早期胃癌病例的胃黏膜固有荧光光谱,初步探索早期胃癌的固有荧光光谱特征。方法通过胃镜活检孔道在体实时收集12例早期胃癌患者胃部病灶和自身正常黏膜的固有荧光光谱,比较两者在400~700nm波长范围内的固有荧光强度。结果1... 目的在体收集早期胃癌病例的胃黏膜固有荧光光谱,初步探索早期胃癌的固有荧光光谱特征。方法通过胃镜活检孔道在体实时收集12例早期胃癌患者胃部病灶和自身正常黏膜的固有荧光光谱,比较两者在400~700nm波长范围内的固有荧光强度。结果12例早期胃癌患者在400~550nm波长段癌灶固有荧光强度明显低于自身正常黏膜。癌肿浸润至黏膜层病例和浸润至黏膜下层病例的固有荧光强度无显著差异。结论400~550nm波段早期胃癌黏膜固有荧光强度明显低于正常黏膜,可能是早期胃癌的固有荧光光谱特征。该波段特征与早期胃癌浸润深度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荧光 光谱 早期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AF1基因对胰腺癌细胞SW199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佳 姚玮艳 +2 位作者 朱黎明 曹海霞 章永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8-380,384,共4页
目的探讨Ad5/F35腺病毒介导的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XAF1)基因对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和包装Ad5/F35-XAF1重组腺病毒并感染胰腺癌细胞SW1990(Ad5/F35-XAF1组),设立对照病毒感染组(Ad5/F35-Null组)... 目的探讨Ad5/F35腺病毒介导的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XAF1)基因对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和包装Ad5/F35-XAF1重组腺病毒并感染胰腺癌细胞SW1990(Ad5/F35-XAF1组),设立对照病毒感染组(Ad5/F35-Null组)和空白组。运用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对感染细胞进行鉴定。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并分析细胞周期,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Ad5/F35-XAF1组SW1990细胞XAF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与空白对照组和Ad5/F35-Null组比较,Ad5/F35-XAF1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增殖活性明显降低,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5F35-XAF1重组腺病毒感染胰腺癌细胞SW1990后,能促进细胞凋亡并抑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 胰腺癌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染色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丽娜 吴云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3-616,共4页
胃镜是诊断胃癌最有效的手段,但大多早期胃癌通过普通内镜易被漏诊、误诊,故如何提高胃癌的早期发现率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自色素内镜得到应用后,内镜染色技术不断发展,色素放大内镜、荧光内镜以及内镜窄带显像术等弥补了普通内镜... 胃镜是诊断胃癌最有效的手段,但大多早期胃癌通过普通内镜易被漏诊、误诊,故如何提高胃癌的早期发现率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自色素内镜得到应用后,内镜染色技术不断发展,色素放大内镜、荧光内镜以及内镜窄带显像术等弥补了普通内镜的不足,早期胃癌的诊断取得了较大进步。该文就内镜染色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色素内镜 荧光内镜 内镜窄带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外周血miR-183水平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颖 马瑾 +3 位作者 胡梅洁 郑雄 李健 顾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mi R-183水平在胃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实时定量PCR(q RT-PCR)法检测76例胃癌患者及同期26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清mi R-183的水平,分析mi R-183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mi R-183水平在胃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实时定量PCR(q RT-PCR)法检测76例胃癌患者及同期26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清mi R-183的水平,分析mi R-183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血清中mi R-18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4.798±0.267 vs 0.904±0.067,P=0.000)。mi R-183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 R-183在预测胃癌发生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78(95%CI为0.955~1.001),敏感度为93.42%,特异度为92.31%;在预测胃癌转移(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时,其AUC值为0.643(95%CI为0.507~0.780),敏感度为67.31%,特异度为58.33%。结论·mi R-183在血清中的水平上调与胃癌发生、发展有关,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上调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mi R-183可能成为胃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miR-183 胃癌 TNM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受体及转运体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静 诸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51-1054,共4页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IBS具有肠道动力异常、肠内分泌紊乱和内脏高敏感等特点。5-羟色胺(5-HT)是肠道重要的神经递质,通过各受体亚型及转运体在IBS发病中介导了不同的生理及病理效应,引起肠道功能异常。近年研...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IBS具有肠道动力异常、肠内分泌紊乱和内脏高敏感等特点。5-羟色胺(5-HT)是肠道重要的神经递质,通过各受体亚型及转运体在IBS发病中介导了不同的生理及病理效应,引起肠道功能异常。近年研究发现5-HT受体及转运体的相关制剂在IBS治疗中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5-羟色胺受体 5-羟色胺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血清sIL-2R水平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梅洁 顾玮 +2 位作者 孙颖 王吉 李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25-1428,共4页
目的通过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检测和分析,评价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免疫功能。方法80例接受标准肿瘤根治术的胃癌患者,分别于入院后第2天(术前)和术后第7天和第21天,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 目的通过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检测和分析,评价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免疫功能。方法80例接受标准肿瘤根治术的胃癌患者,分别于入院后第2天(术前)和术后第7天和第21天,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包括CD3^+、CD4^+细胞数量及CD4^+/CD8^+细胞比值(CD3^+、CD4^+、CD4^+/CD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IL-2R水平,以3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对照组)。分析胃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sIL-2R水平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术前胃癌组外周血CD3^+、CD4^+、CD4^+/CD8^+明显降低(P<0.05),血清sIL-2R水平则显著增高(P<0.05);Ⅲ、Ⅳ期胃癌患者较Ⅰ、Ⅱ期的改变更为显著(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第7天胃癌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sIL-2R水平明显升高(P<0.05),至术后21 d逐步恢复至术前水平,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低下,Ⅲ、Ⅳ期患者尤为明显。外科手术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抑制了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亚群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围手术期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信号通路参与结肠癌细胞中AngⅡ对MMPs表达的诱导 被引量:2
19
作者 俞丽芬 黄玮 +3 位作者 史琲 钟捷 乔敏敏 吴云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7-541,共5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Stat3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结肠癌细胞株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中的作用。方法以AngⅡ受体(AT1R)高表达的人结肠癌细胞Lovo为研究对象,观察经AngⅡ处理不同时间后Stat3、MMP-2和MMP-9mRNA及其编码蛋...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Stat3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结肠癌细胞株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中的作用。方法以AngⅡ受体(AT1R)高表达的人结肠癌细胞Lovo为研究对象,观察经AngⅡ处理不同时间后Stat3、MMP-2和MMP-9mRNA及其编码蛋白、磷酸化Stat3(Phospho-Stat3)蛋白的表达变化;研究AngⅡ受体1(AT1R)拮抗剂和JAK激酶抑制剂AG490对上述蛋白表达的影响;并观察转染Stat3反义寡核苷酸后,Lovo细胞中上述蛋白的表达变化。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Stat3、MMP-2和MMP-9mRNA的表达;Westernblotting法检测Phospho-Stat3、Stat3、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Lovo细胞经10-7mol/LAngⅡ处理后,Stat3和MMP-9mRNA均在刺激后30min达最高峰,MMP-2mRNA在刺激后1h达最高峰;Phospho-Stat3蛋白在刺激后12h表达最强,MMP-2和MMP-9蛋白在刺激后48h表达最强;AT1R拮抗剂和AG490分别能显著抑制上述蛋白的表达上调;转染Stat3反义寡核苷酸后,Phospho-Stat3、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均有明显减少。结论Stat3信号通路参与了AngⅡ对MMP-2和MMP-9表达的诱导,可能在结肠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 血管紧张素Ⅱ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诱导MMP-2和MMP-9在人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玮 俞丽芬 +4 位作者 钟捷 江凤翔 史琲 乔敏敏 吴云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2-545,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结肠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筛选出AT1受体(AT1R)高表达的结肠癌细胞株,采用不同浓度的AngⅡ进行处理,收集不同时点的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和总蛋白。采...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结肠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筛选出AT1受体(AT1R)高表达的结肠癌细胞株,采用不同浓度的AngⅡ进行处理,收集不同时点的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和总蛋白。采用实时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AngⅡ处理前后结肠癌细胞MMP-2、MMP-9 mRNA以及相应编码蛋白的表达变化,研究AngⅡ对MMPs表达的诱导作用。结果AT1R在多数结肠癌细胞株中有表达,以LoVo细胞最为明显。AngⅡ能够刺激LoVo细胞MMP-2、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Lovo细胞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的上调能被AT1R拮抗剂阻断。结论AngⅡ可以通过AT1R诱导人结肠癌细胞MMP-2和MMP-9的表达,在肿瘤的转移机制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血管紧张素Ⅱ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