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的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萍 蒋惠如 +11 位作者 叶梦月 王雅玉 陈潇雨 袁安彩 徐文杰 戴慧敏 陈曦 闫小响 涂圣贤 郑元琦 张薇 卜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7-625,共9页
目的·基于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分析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流行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2-8月建立的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17948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基线调查时自我报告的有无肿瘤和/或心血管疾病将其分为4组,即无肿... 目的·基于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分析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流行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2-8月建立的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17948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基线调查时自我报告的有无肿瘤和/或心血管疾病将其分为4组,即无肿瘤无心血管疾病组、心血管疾病单患组、肿瘤单患组和肿瘤心血管疾病共患组。收集并比较4组受试者在人口学特征与生理指标、日常生活习惯(吸烟、饮茶、饮用咖啡、饮用碳酸饮料、饮酒、久坐时长、体力活动水平、睡眠质量)、既往疾病史、心理状况(抑郁、焦虑)、膳食达标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对象中,有60.1%的肿瘤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4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教育水平、退休前职业、腰围、臀围和体质量指数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无肿瘤无心血管疾病组相比,心血管疾病单患组、肿瘤单患组、肿瘤心血管疾病共患组患者在吸烟、高体力活动水平的比例较低(均P<0.05),久坐时长>4 h/d、睡眠质量差的比例较高(均P<0.05);心血管疾病单患组、肿瘤心血管疾病共患组患者合并高脂血症、外周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比例较高(均P<0.05),抑郁、焦虑比例亦较高(均P<0.05)。同时,与无肿瘤无心血管疾病组相比,心血管疾病单患组患者在禽肉类、鱼类、水果和液态奶的达标率较低(均P<0.05)。4组中仅蔬菜摄入量的达标率均超过了50%,禽肉类、鱼类、水果、液态奶、薯类的达标率均低于20%。结论·上海社区老年人群中,超过一半的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以及肿瘤心血管疾病共患的人群普遍存在不健康的日常生活习惯。社区老年人群多种食物的摄入量未达《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流行特征 队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a AV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对心功能影响的真实世界研究
2
作者 邓亚兰 潘文麒 +7 位作者 卫越 包阳扬 谢运 林长坚 张凝 金奇 凌天佑 吴立群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53-658,共6页
目的:分析Micra AV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房室阻滞植入Micra AV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的76例患者,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26例(34.2%)... 目的:分析Micra AV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房室阻滞植入Micra AV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的76例患者,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26例(34.2%),房室阻滞患者50例(65.8%)。术后随访1年,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功能,通过门诊程控系统收集心脏起搏器参数。采用Firth's 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和房室同步率>80%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随访120(87,181)d时,与术前相比,所有患者术后LVEF降低[(66.6±5.6)%vs.(63.8±5.2)%,P<0.001],心输出量增加[(4.3±1.2)L/min vs.(5.3±1.5)L/min,P<0.00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术后各项心功能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相比,房室阻滞患者术后LVEF降低[(67.0±5.1)%vs.(63.4±4.4)%,P<0.001],心输出量增加[(4.2±1.1)L/min vs.(5.2±1.2)L/min,P<0.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49.9±5.4)mm vs.(48.6±5.0)mm,P=0.044]。Firth's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LVEF(每增加1%,OR=1.56,95%CI:1.12~2.17,P=0.001)、每搏输出量(每增加1 ml,OR=1.15,95%CI:1.04~1.28,P=0.001)、体重指数(每增加1 kg/m^(2),OR=1.49,95%CI:1.02~2.17,P=0.020)及高血压(OR=12.71,95%CI:1.11~145.13,P=0.039)是房室阻滞患者术后LVEF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植入Mcira AV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后患者的总体房室同步率为81.2%(68.8%,89.0%),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房室阻滞患者的房室同步率分别为70.6%(59.5%,83.4%)、82.4%(74.2%,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Firth's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OR=0.26,95%CI:0.07~0.89,P=0.029)、术前LVEF(每增加1%,OR=1.18,95%CI:1.03~1.35,P=0.015)为术后房室同步率>80%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Micra AV无导线起搏器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房室阻滞患者LVEF和房室同步率的影响存在差异,术前LVEF、每搏输出量、体重指数增加及高血压对房室阻滞患者患者术后LVEF降低具有独立预测作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术前LVEF增加对术后房室同步率>80%具有独立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导线起搏器 Micra AV 心功能 左心室射血分数 房室同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糖尿病病史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相关性
3
作者 杨晨蝶 胡长青 +4 位作者 袁贺 TAY Guan Poh 阿布力克木·阿木提 张瑞岩 王晓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2-300,共9页
目的·探索无糖尿病病史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后左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组自2014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 目的·探索无糖尿病病史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后左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组自2014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因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无糖尿病病史患者,随访6个月。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情况、体格检查(血压、体质量指数等)、生化指标(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心肌肌钙蛋白峰值等)、用药情况等资料。采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作为反映胰岛素抵抗水平的指标。根据随访期间测定的平均HOMA-IR的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低水平组、中低水平组、中高水平组、高水平组。分别于基线和随访结束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胰岛素抵抗水平与STEMI后左室重构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19例患者,平均年龄(62.7±11.9)岁,男性占85.4%(187例)。平均随访时间为(6.4±1.8)个月。随访期间平均测定HOMA-IR(4.32±2.18)次,HOMA-IR中位数为2.41(1.58,3.98),高于正常人群水平。随着HOMA-IR水平的升高,心肌梗死后的左室舒张末内径(P=0.027)及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P=0.013)从整体上呈扩张趋势。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随访期间的平均HOMA-IR水平(log变换后)与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变化值(r=0.20,P=0.003)和左室舒张末内径变化值(r=0.21,P=0.002)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在校正了年龄、性别、传统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史、体质量指数、吸烟史、肾功能、血脂等)、药物治疗情况及基线左室射血分数和心肌肌钙蛋白峰值后,高水平HOMA-IR仍然是STEMI后左室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低水平HOMA-IR组相比,高水平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增加7.727 mL/m2(P<0.001)。结论·无糖尿病病史的STEMI患者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且胰岛素抵抗水平是心肌梗死后左室不良重构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心肌梗死 左室扩张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刘艳 陆林 +3 位作者 吴志俊 陈秋静 沈卫峰 金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2-597,共6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5种单核苷酸多态及其构成单倍型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冠心病(CA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质谱检测方法,对438例CAD患者和330名健康对照者的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的T-1031C、C-863A、C-857T、...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5种单核苷酸多态及其构成单倍型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冠心病(CA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质谱检测方法,对438例CAD患者和330名健康对照者的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的T-1031C、C-863A、C-857T、G-308A和G-238A多态进行基因分型;并检测受试者的血糖和血脂浓度。结果 C-857T多态基因型分布及其等位基因频率在CAD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57C等位基因携带者的CAD发病风险是T携带者的1.45倍(95%CI=1.092~1.927)。CAD患者中,C/C基因型和C/T基因型的血清总胆固醇浓度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明显高于其T/T基因型携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G-308A多态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308A等位基因携带者的CAD风险是非携带者的1.43倍(95%CI=1.055~1.949)。单倍型分析提示,单倍型CCCGA和TCCAG频率在CAD组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其携带者的CAD风险分别是非携带者的2.96和1.67倍(95%CI分别为1.176~7.430和1.166~2.379);而单倍型TCTGG在对照组中明显增加,可降低CAD的发病风险(OR=0.57,95%CI=0.415~0.784,P<0.01)。结论 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多态可能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CAD的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单核苷酸多态 单倍型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7
5
作者 山缨 范维琥 +3 位作者 戚文航 郑青山 何迎春 任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评价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国内多中心、开放、自身对照的丹参多酚酸盐Ⅳ期临床研究中,年龄>75岁的506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5岁组)和≤75岁组1570例。分析丹参多酚酸盐200... 目的评价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国内多中心、开放、自身对照的丹参多酚酸盐Ⅳ期临床研究中,年龄>75岁的506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5岁组)和≤75岁组1570例。分析丹参多酚酸盐200mg/d,静脉滴注10~14d后对减少心绞痛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75岁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由4.00(2.00,7.00)次/周下降至1.00(0.00,2.00)次/周(P<0.05),硝酸甘油用量由2.00(2.82,3.65)片/周下降至1.00(1.33,2.02)片/周(P<0.05),59%患者治疗后加拿大心绞痛分级下降1级以上。治疗期间,发生不良事件25例,其中症状性不良事件7例,实验室检查不良事件1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14d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心绞痛 冠心病 硝酸甘油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临床试验 Ⅳ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及斑块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献玲 彭文辉 +6 位作者 陆林 吴立群 顾刚 王玲洁 闫小响 陈秋静 沈卫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5-439,共5页
目的研究脂联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华东地区汉族人冠心病及其斑块进展的相关性。方法两次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205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斑块无进展组(n=134)和斑块进展组(n=71),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方法检查造影图像... 目的研究脂联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华东地区汉族人冠心病及其斑块进展的相关性。方法两次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205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斑块无进展组(n=134)和斑块进展组(n=71),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方法检查造影图像;另设正常对照组(n=135)。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位点(-11377 C/G、+45 T/G和+276 G/T)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冠心病患者脂联素-11377 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OR=1.49,95%CI=1.05~2.10,P=0.024),斑块进展组高于无进展组(OR=1.63,95%CI=1.07~2.50,P=0.024)。-11377 CG、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在对照组、斑块无进展组、斑块进展组均呈逐步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斑块无进展组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11377 CC、CG、GG基因型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T/G、+276G/T SNP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间分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脂联素基因启动子-11377C/G SNP与中国华东汉族人群冠心病及冠状动脉斑块进展存在相关性,部分可能是通过HDL—C调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冠心病 斑块进展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ST段回落及临床预后的作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沈杰 张瑞岩 +6 位作者 张奇 张建盛 胡健 杨震坤 张宪 郑爱芳 沈卫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6-329,共4页
目的:前瞻性评价心肌梗死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联合应用血小板Ⅱh/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术后ST段回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141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初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替罗非班组(71例)和... 目的:前瞻性评价心肌梗死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联合应用血小板Ⅱh/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术后ST段回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141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初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替罗非班组(71例)和对照组(70例)。比较两组基础临床情况、介入治疗结果、急诊PCI术后1小时ST段抬高总和(∑ST)回落、术后90天左心室射血分数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再梗死、心力衰竭、再次血运重建(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死亡]、胸痛复发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基础临床情况、急诊PCI术前∑ST及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率均无显著性差异。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相比, 2ST回落明显增加[(6.39±3.43)mm比(4.49±2.43)mm,P<0.01],术后90天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死亡、再梗死、心力衰竭、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9.9%比25.7%,P<0.05)和胸痛复发率(7%比20%,P<0.05)均显著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0.59±0.06比0.52±0.06,P<0.01)显著增高。其中替罗非班组心力衰竭发生率(8.50%比22.9%,P<0.05)显著降低,但再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及死亡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ST回落和替罗非班治疗(r=0.361,P< 0.01)及术后90天左心室射血分数(r=0.613,P<0.01)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替罗非班治疗是∑ST回落的唯一独立决定因素(P<0.01)。替罗非班组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急诊直接PCI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并显著加速ST段回落,显著改善术后90天临床预后和左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替罗非班 介入治疗 ST段回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钠肽家族基因与心血管疾病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志俊 金玮 +1 位作者 张凤如 刘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7-133,共7页
利钠肽家族是一组由心肌细胞分泌的激素,主要包括A型、B型和C型利钠肽,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生理学效应,可对心血管系统产生血压调节、抗心肌肥厚、抗心肌纤维化和抗心肌弛缓等保护作用。利钠肽受体A、B和C亦介导多种生理活性,调节心血... 利钠肽家族是一组由心肌细胞分泌的激素,主要包括A型、B型和C型利钠肽,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生理学效应,可对心血管系统产生血压调节、抗心肌肥厚、抗心肌纤维化和抗心肌弛缓等保护作用。利钠肽受体A、B和C亦介导多种生理活性,调节心血管稳态。利钠肽受体A选择性结合A型、B型利钠肽。利钠肽受体B结合C型利钠肽。利钠肽受体C结合各型利钠肽,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化和退化作用清除血液循环中利钠肽。对利钠肽家族及其受体基因单核甘酸多态性及功能研究显示,其与多种心血管疾病(房颤、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的易感性相关。利钠肽家族及其受体基因缺失的转基因小鼠表现为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化,与高血压、心肌病及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相关。各种导致心肌肥厚和缺血性损伤的刺激均参与利钠肽及其受体基因的表达调控。临床将脑钠肽作为左室功能障碍和心力衰竭失代偿的一个预测指标。静脉注射重组脑钠肽已经成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手段。深入了解利钠肽家族基因变异及其信号调控有助于探索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为临床诊疗开辟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钠肽 基因变异 鸟苷酸环化酶 高血压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过程中进口与国产药物支架应用的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张云婷 李娜 +7 位作者 陈洋 李志建 赵明 张浩 丁蕾 陆琳 刘艳 马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64-968,共5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国产与进口药物支架的临床应用效果、安全性和产生费用。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6月,采用病案回顾及电话随访的方法,获取上海市两家医院440例接受国产药物支架(n=318,国产支架组)或进口药... 目的调查和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国产与进口药物支架的临床应用效果、安全性和产生费用。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6月,采用病案回顾及电话随访的方法,获取上海市两家医院440例接受国产药物支架(n=318,国产支架组)或进口药物支架(n=122,进口支架组)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以功效性、安全性和经济学指标作为因变量,以患者其他相关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两组间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及随访1年内病死率、再发心脏病比例、再次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或冠状动脉介入术(PC I)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口支架组人均置入支架总费用和单个支架费用均显著高于国产支架组(P<0.001);有医疗保险患者人均自付支架费用明显低于无医疗保险患者(P<0.05);有或无医疗保险患者的人均自付支架费用,进口支架组均显著高于国产支架组(P<0.05)。结论与进口药物支架比较,国产药物支架具有更高的性价比。相关部门可通过提高进口药物支架的共付率使患者选择更加经济的治疗方案,同时推进国产药物支架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药物支架 费用 医疗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邬美翠 陆林 +4 位作者 吴立群 胡健 沈卫峰 彭文辉 陈秋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96-1197,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特点。方法入选2006年1~12月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621例,其中166例合并2型糖尿病(I组),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455例(Ⅱ组)。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临床和冠脉造影资料。结果与Ⅱ组比...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特点。方法入选2006年1~12月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621例,其中166例合并2型糖尿病(I组),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455例(Ⅱ组)。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临床和冠脉造影资料。结果与Ⅱ组比较,Ⅰ组多支病变和弥漫病变的发生率多于Ⅱ组(P〈0.01)。入选患者中213例呈冠脉弥漫性病变,其中83例合并2型糖尿病(Ⅲ组),余130例为不合并糖尿病(Ⅳ组)。Ⅲ组弥漫性三支病变和全程弥漫性病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Ⅳ组(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时冠脉病变范围更广,程度更严重。因此对糖尿病患者严格积极地控制血糖、干预血压和血脂等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冠脉弥漫复杂病变的发生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生化标志物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沈杰 张奇 +6 位作者 张瑞岩 张建盛 杨震坤 胡健 张宪 郑爱芳 沈卫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前瞻性评价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肌酸激酶混合型同工酶、肌钙蛋白I、酶性心肌梗死面积以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83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 目的:前瞻性评价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肌酸激酶混合型同工酶、肌钙蛋白I、酶性心肌梗死面积以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83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92例)和对照组(91例)。比较两组基础临床情况、介入治疗结果、急诊PCI术前和术后血清肌酸激酶混合型同工酶、肌钙蛋白I、酶性心肌梗死面积、住院期和术后180天左心室射血分数及MACE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相比,基础临床情况、介入治疗结果及术前肌酸激酶混合型同工酶、肌钙蛋白I水平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相比,急诊PCI术后肌酸激酶混合型同工酶峰值(P<0.01)和肌酸激酶混合型同工酶均值(P<0.01)、肌钙蛋白I峰值(P=0.01)和肌钙蛋白I均值(P<0.05)、酶性心肌梗死面积(P<0.05)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期及术后180天左心室射血分数(P<0.05~0.01)明显增加,MACE发生率(P<0.05)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替罗非班治疗是降低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180天MACE发生率的独立决定因素(OR=0.39,P<0.01)。替罗非班组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能显著降低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肌酸激酶混合型同工酶、肌钙蛋白I峰值和均值,明显缩小酶性心肌梗死面积,并显著改善住院期及术后180天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替罗非班 肌酸激酶混合型同工酶 肌钙蛋白I 临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文俐 朱政斌 +3 位作者 杜润 朱劲舟 刘慧竹 张瑞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7-291,共5页
目的采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技术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1年后血管内膜增生及支架小梁覆盖程度,并与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作比较。方法入选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因冠心病接受DES植入术治疗患者39例,其中AMI... 目的采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技术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1年后血管内膜增生及支架小梁覆盖程度,并与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作比较。方法入选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因冠心病接受DES植入术治疗患者39例,其中AMI患者16例,SA患者23例。术后1年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和OCT检查,测定新生内膜厚度、面积、容积、支架小梁覆盖及贴壁比率。结果 OCT测定结果显示,AMI组与SA组相比,平均新生内膜厚度(66.8 mm±20.7 mm对121.6 mm±135.7 mm,P=0.022)、新生内膜容量比率(5.66%±3.18%对11.88%±8.22%,P=0.005)、新生内膜>100μm截面数比率(22.56%±23.99%对40.14%±30.01%,P=0.034)和支架小梁总体覆盖率(93.42%±7.03%对89.27%±6.40%,P=0.007)均明显较低。结论 AMI患者植入DES后内膜修复情况不佳,内膜增生及支架小梁覆盖率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稳定型心绞痛 药物洗脱支架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大动脉僵硬度指标的联合应用对冠心病预测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严子君 张瑞岩 +3 位作者 左君丽 张奇 初少莉 沈卫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多种大动脉僵硬度无创检测指标对冠心病发病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5例具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住院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36例)和对照组(69例)。完成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大小动脉弹性指数、脉搏波分析和颈总... 目的探讨多种大动脉僵硬度无创检测指标对冠心病发病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5例具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住院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36例)和对照组(69例)。完成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大小动脉弹性指数、脉搏波分析和颈总动脉超声4项检测。并采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关系;ROC曲线评估无创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平均年龄、男性比例、糖尿病患者比例、血清肌酐、受试当天左侧肱动脉收缩压和肱动脉脉压均增高(P<0.05),PWV、增强压(AP)、中心动脉脉压(CPP)、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和颈总动脉内径均值明显升高(P<0.05),两组大小动脉弹性指数、反射波增强指数、CPP/外周脉压(PP)均值无显著差异。在校正了年龄、性别、身高和受试时心率后,两组AP、CPP、CPP/PP、C-IMT均值明显增高(P<0.05)。结论多种大动脉僵硬度指标与冠心病发病独立相关。logistic回归模型是较为理想的冠心病筛查工具,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动脉硬化 冠状血管造影术 危险因素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医疗保障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袁素维 李娜 +3 位作者 张云婷 顾倩 刘艳 马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医疗保障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程度,评价上海市医疗保险政策对AMI患者住院费用的控制效果。方法收集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07年1月—2012年8月入院的1 869例AMI患者的住院病历首页信息和医疗... 目的研究不同医疗保障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程度,评价上海市医疗保险政策对AMI患者住院费用的控制效果。方法收集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07年1月—2012年8月入院的1 869例AMI患者的住院病历首页信息和医疗保险费用信息,以住院总费用为因变量、个人实际住院报销比例为自变量、其他相关因素为控制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同时,将样本人群按政策变化时间分为两组,采用等级相关分析评价政策变化前后的费用控制效果。结果不同保障水平对住院费用有显著影响,提高报销比例可以降低AMI患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每增加1%,患者住院总费用减少23.80元,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住院总费用减少30.13元。医疗保险政策变化后,AMI患者疾病负担显著下降(P<0.000 1),但总体医疗费用无显著差别(P=0.087 4)。结论患者实际报销比例相对于医疗保险类型是研究疾病住院费用更为精确的指标。政府应适当调整报销比例,引导居民合理消费,同时积极推进支付方式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住院费用 报销比例 医疗保险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预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燕春 殷云杰 +4 位作者 徐亮 赵祥海 杨松 严金川 张瑞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73-1077,共5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PMI)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在宜兴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术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22例,收集患者基线...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PMI)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在宜兴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术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22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及冠状动脉病变分布。根据紫杉醇PCI和外科手术协同研究(SYNTAX)评分评价靶病变严重程度,分为低评分(0~22分)、中评分(23~32分)、高评分(≥33分)。检测术前血脂、肾功能,术前术后肌钙蛋白T(c Tn 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术后Lp-PLA2。结果术后c Tn T正常患者(n=155)、升高患者(n=67),Lp-PLA2值分别为(122.21±43.80)ng/ml、(224.53±65.00)ng/ml(P<0.05)。SYNTAX评分显示222例中低评分120例,中评分78例,高评分24例,Lp-PLA2值分别为(119.51±51.96)ng/ml、(178.67±61.49)ng/ml、(233.16±61.32)ng/m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Lp-PLA2与术后c Tn T值呈正相关(R=0.49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p-PLA2为PCI围手术期c Tn T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OR=7.377,95%CI=3.368~16.156,P<0.05);Lp-PLA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为0.896(95%CI=0.874~0.945,P<0.001),最佳截断点为179 ng/ml,诊断PMI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2%、66.7%。结论 Lp-PLA2与PCI患者术后c Tn T升高相关,术前高水平Lp-PLA2是PCI术PMI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患者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6
16
作者 曹东来 李畅 +2 位作者 王义龙 苏侃 顾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3-247,共5页
目的分析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ICD/CRT-D)植入患者术后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ES)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对89例植入ICD/CRT-D的患者进行规律随访,采集相关数据,分析其室性心动过速ES的发作特点、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ICD/CRT-D)植入患者术后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ES)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对89例植入ICD/CRT-D的患者进行规律随访,采集相关数据,分析其室性心动过速ES的发作特点、相关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治疗结果。结果在随访期内,共有19例(21.3%)患者至少发生1次ES,其中11例患者经历2次以上的ES。14例(73.7%)患者首次ES发生在ICD术后1年内。患者发生ES的心律失常形式主要是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68.4%),大部分患者(68.4%)ES发作没有明确的诱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ICD作为心脏性猝死二级预防是E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4 2)。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植入CRT-D的患者与植入ICD的患者相比较少发生ES(P=0.033)。ES组死亡率未见明显升高。结论在植入ICD的患者中,ES是常见的现象;因心脏性猝死二级预防而植入ICD的患者ES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一级预防的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植入CRT-D的患者较少发生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电风暴 室性心动过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左心室重建术治疗前壁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合并心功能不全一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丁风华 方跃华 +6 位作者 杨文洁 杨震坤 张建盛 张奇 胡健 张瑞岩 沈卫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86-888,共3页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原因主要为发生心肌梗死,20%-50%患者会在随后的数年内发展为心力衰竭。研究表明,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容易发展为心力衰竭。由于前壁梗死面积相对较大、曲面形态和心尖部心肌相对薄弱,因...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原因主要为发生心肌梗死,20%-50%患者会在随后的数年内发展为心力衰竭。研究表明,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容易发展为心力衰竭。由于前壁梗死面积相对较大、曲面形态和心尖部心肌相对薄弱,因此重构发生更加明显,病程进展更快。虽然,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和β受体阻断剂均用于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和抑制左室重构,但仍有部分患者最终出现室壁瘤甚至心力衰竭。外科手术是室壁瘤重要的治疗方法,术式包括室壁瘤线性切除修补术和成形术等,但临床效果不尽如人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左心室重建术 室壁瘤 心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晓文 吴春芳 张凤如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89-1290,共2页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0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其中40例为心力衰竭初诊患者,66例为心力衰竭复诊患者,除常规生化、超声心动图检查外,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与30名健康者比较。...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0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其中40例为心力衰竭初诊患者,66例为心力衰竭复诊患者,除常规生化、超声心动图检查外,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与30名健康者比较。结果66例心力衰竭复诊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3.25±5.45)μmol/L,明显高于30名健康者的(7.52±1.73)μmol/L(P<0.01);而40例心力衰竭初诊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4.87±5.22)μmol/L,更高于健康者(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左室舒张、收缩末期内径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提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可能在心力衰竭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充血性心力衰竭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调脂方案对冠心病患者ICAM-1、VCAM-1和MCP-1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梁伟 吴春芳 +3 位作者 杨晖 余强 张大东 陆国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8-2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调脂方案对冠心病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选取冠状动脉狭窄50%~70%的冠心病患者42例,均不植入支架,分为单用他汀组(n=19)和联合治疗组(n=23)... 目的探讨不同调脂方案对冠心病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选取冠状动脉狭窄50%~70%的冠心病患者42例,均不植入支架,分为单用他汀组(n=19)和联合治疗组(n=23)。单用他汀组患者第1~4周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第5~12周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联合治疗组第1~4周服用阿托伐他汀5 mg+依折麦布10 mg,第5~12周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g+依折麦布10 mg。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和12周抽取患者静脉血,测定血脂、肝肾功能、肌酸激酶以及ICAM-1、VCAM-1、MCP-1浓度。结果①单用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第4周TC和LDL-C浓度均明显下降,第12周时分别较治疗前下降37.82%和38.26%,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和磷酸肌酸激酶在治疗后均无明显升高。③单用他汀组在治疗后第12周时ICAM-1、VCAM-1和MCP-1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联合治疗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较大剂量他汀对冠状动脉狭窄50%~70%的冠心病患者的斑块稳定性作用可能优于小剂量他汀和依折麦布的联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依折麦布 降脂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动脉僵硬度对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严子君 张瑞岩 +2 位作者 左君丽 方跃华 许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88-791,共4页
目的探讨多种无创性动脉僵硬度(AS)指标对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危险因素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98例,根据脉搏波中心动脉脉压(CPP)是否持续〉45mm Hg(1mm Hg=0.133kPa),分... 目的探讨多种无创性动脉僵硬度(AS)指标对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危险因素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98例,根据脉搏波中心动脉脉压(CPP)是否持续〉45mm Hg(1mm Hg=0.133kPa),分为AS增高组87例和对照组111例,随访、比较2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Cox回归分析与心血管病不良预后相关的独立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S增高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升高(P〈0.01)。在随访(52±12)个月,发生终点事件42例,其中主要终点20例,次要终点22例。AS增高组主要终点事件和所有终点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8.4%vs 3.6%,33.3%vs 11.7%,P=0.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PP〉45mm Hg(RR=3.86,95%CI:1.89-7.87,P=0.001)、颈总动脉斑块程度(RR=2.17,95%CI:1.38-3.41,P=0.001)、冠状动脉病变程度(RR=1.70,95%CI:1.24-2.34,P=0.001)和脑血管病史(RR=3.26,95%CI:1.41-7.52,P=0.007)是与心血管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结论 CPP〉45mm Hg和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程度均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素。综合应用多种无创性AS指标对评估心血管病预后和指导三级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颈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