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云在放射诊断质控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姚侃敏 潘自来 +1 位作者 宋琦 陈克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1-405,共5页
探索一种"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全新质控模式,提升上海放射诊断质控的管理效率和整体水平。利用云技术,建立一套全市统一的放射诊断质控云平台,用信息化的手段优化质控工作,实现质控数字化、质控平台化、质控智能化、数据标准... 探索一种"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全新质控模式,提升上海放射诊断质控的管理效率和整体水平。利用云技术,建立一套全市统一的放射诊断质控云平台,用信息化的手段优化质控工作,实现质控数字化、质控平台化、质控智能化、数据标准化。将质控标准电子化、指标化,将传统的手工质控模式转变成平台质控模式,有助于标准的统一、完善,质控体系的完整性,检查结果的公正透明,将督查专家资源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利用质控云平台,完善数据采集方式,构建以数据为基础的质控分析评价体系。并对质控大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反馈,提升日常监管能力,及时采取纠偏措施,有效防范医疗质控安全风险,进而提高全市放射诊断乃至整体医疗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云 人工智能 放射质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检查以及体内植入物的安全性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克敏 潘自来 +2 位作者 姚侃敏 宋琦 杨燕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0-434,共5页
随着磁共振设备和技术的进展,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已较前明显增加,体内植入物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也已相当常见,磁共振检查和体内植入物的安全性已更多地受到了关注。本文就磁共振检查和对比剂使用的安全性及体内植入物,如支架、弹簧圈、滤... 随着磁共振设备和技术的进展,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已较前明显增加,体内植入物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也已相当常见,磁共振检查和体内植入物的安全性已更多地受到了关注。本文就磁共振检查和对比剂使用的安全性及体内植入物,如支架、弹簧圈、滤器、动脉夹、骨科植入物、输液泵、起搏器等的安全性及相关事项进行了介绍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安全性 对比剂 植入物 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蒂扭转的多层螺旋CT诊断 被引量:12
3
作者 饶敏 潘自来 +3 位作者 段娜 刘小琨 徐敬慈 孙芙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卵巢蒂扭转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蒂扭转的临床资料与CT图像。术前均采用多层螺旋CT平扫,部分行多期增强扫描和多平面重建(MPR)后处理图像。结果:26例患者均表现为盆腔囊实性肿块...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卵巢蒂扭转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蒂扭转的临床资料与CT图像。术前均采用多层螺旋CT平扫,部分行多期增强扫描和多平面重建(MPR)后处理图像。结果:26例患者均表现为盆腔囊实性肿块,子宫均向实性肿块侧偏移,23例囊壁局限性增厚,3例囊壁均匀增厚,3例囊内渗血。其中17例患者经过CT增强扫描,12例实性成分无明显强化,5例轻度强化。17例见盆腔少量积液。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结合多期增强扫描和多平面重建图像可以更好地观察卵巢蒂扭转CT表现特征,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蒂扭转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能谱成像在肝细胞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卫侠 林晓珠 +3 位作者 张静 陈克敏 柴维敏 严福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82-887,共6页
目的:分析CT能谱成像相关参数在肝细胞肝癌(HCC)与肝血管瘤(HH)中的差异,探讨CT能谱成像在HCC与HH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1例HCC患者和13例HH患者(17个病灶)均行能谱CT扫描,获得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能谱系列图像。分别测量病灶在动脉... 目的:分析CT能谱成像相关参数在肝细胞肝癌(HCC)与肝血管瘤(HH)中的差异,探讨CT能谱成像在HCC与HH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1例HCC患者和13例HH患者(17个病灶)均行能谱CT扫描,获得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能谱系列图像。分别测量病灶在动脉期和门静脉期从40~140keV每隔10keV的单能量平均CT值、标准差(SD,即病灶的不均质性)、碘浓度(ICpp)及水浓度值(WCap,WCpp),并计算病灶能谱曲线的斜率(Sap,Spp)、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病灶碘摄取比值(IURpp)及碘浓度比(ICR)。结果:动脉期40~140keV能量段、门脉期40~90keV能量段HH组的各单能量平均CT值均显著低于HC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门脉期40~100keV能量段HH与HCC间的SD值差异有统计学差异,且两者间IURap、IURpp、Sap、Spp、NICap、ICap、ICpp及ICR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鉴别HCC与HH的最佳能谱定量参数为动脉期50keV的平均CT值,阈值为106.87HU,ROC曲线下面积为0.898,鉴别诊断两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3%和82.4%;其次为ICR,阈值为0.61,ROC曲线下面积为0.890,鉴别诊断两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1%和82.4%。结论:CT能谱成像多参数分析有助于HCC与HH的鉴别诊断,尤其是动脉期50keV的平均CT值和ICR在两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肝癌 血管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能谱成像 能谱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特征性及罕见CT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静 林晓珠 +5 位作者 潘自来 陈晓炎 李卫侠 汤榕彪 陈克敏 严福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36-1640,共5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的CT表现,提升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5年5月行CT双期增强扫描并经病理证实的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的23例患者资料。结果23例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中,21例增强扫描病灶呈显著... 目的探讨和分析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的CT表现,提升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5年5月行CT双期增强扫描并经病理证实的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的23例患者资料。结果23例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中,21例增强扫描病灶呈显著均匀强化,均分布在大血管旁,且被迂曲粗大血管包绕;1例病灶呈轻度均匀强化,分布在升结肠旁,周围无大血管;另1例骨盆诸骨有成骨性和溶骨性骨质破坏。23例中有4例含钙化灶,其中1例CT表现为中央区星芒状钙化灶,3例边缘分别呈线状、弧线和点状钙化灶。1例病灶位于左颈部,手术切除后1年原手术区复发。结论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肿瘤位于大血管旁并被粗大迂曲血管包绕者呈显著强化,CT动静脉双期呈持续性显著均匀强化,钙化的特征对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成骨性和溶骨性骨质破坏,局限性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手术切除后复发属罕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淋巴结增生 透明血管型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QE评价数字X线探测器的成像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曹厚德 杨燕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1-473,共3页
随着平板型DR成为数字化X线摄影的主流技术以来,量子检测效率(DQE)作为其成像质量的综合表征参数被普遍采用。临床影像专业人员熟悉该参数的技术内涵,有助于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X线摄影 数字化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CT纹理分析对食管鳞癌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7
作者 徐敬慈 潘自来 +3 位作者 王胜裕 王丽娟 孙芙蓉 刘霄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CT图像纹理分析对食管鳞癌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行食管癌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患者的术前增强CT图像,在CT增强图像上选取短径>5mm的食管癌区域淋巴结,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转移性淋巴结(MLN)和非转移性... 目的:探讨增强CT图像纹理分析对食管鳞癌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行食管癌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患者的术前增强CT图像,在CT增强图像上选取短径>5mm的食管癌区域淋巴结,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转移性淋巴结(MLN)和非转移性淋巴结(NLN)组。应用MaZda软件手动选出感兴趣区(ROI),提取的纹理特征根据是否纳入几何参数分为两组,分别通过Fisher系数、分类错误概率联合平均相关系数(POE+ACC)、交互信息(MI)及上述3种方法联合法(FPM)筛选出最具有鉴别MLN及NLN价值的纹理特征,然后分别采用原始数据分析(RDA)、主要成分分析(PCA)、线性分类分析(LDA)和非线性分类分析(NDA)四种特征分类统计方法进行判断,结果以错判率形式表示。结果:纳入几何参数时,最低错判率为7.84%(8/102),出现在特征选择方法采用POE+ACC、MI,特征分类统计方法采用NDA时。不纳入几何参数时,最低错判率为6.86%(7/102),出现在特征选择方法采用FPM,特征分类统计方法采用NDA时,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2,P=0.774)。影像医师的错判率为14.71%(15/102),较采用纹理分析鉴别两种病变的最低错判率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0,P=0.038)。结论:增强CT纹理分析有助于鉴别食管鳞癌MLN与NLN,为鉴别两者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是否纳入几何参数对鉴别的结果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淋巴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纹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在中晚期肺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晓薇 潘自来 吴华伟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3-815,共3页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及早并准确的评估肿瘤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对于影像学来说是个重要的课题。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高速发展,能谱CT凭借其独有的单能量成像、强化识别、碘浓度测定等优势对肺癌的疗效能够做...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及早并准确的评估肿瘤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对于影像学来说是个重要的课题。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高速发展,能谱CT凭借其独有的单能量成像、强化识别、碘浓度测定等优势对肺癌的疗效能够做出准确的评估。本文简要阐述能谱CT在肺癌疗效评估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肿瘤 治疗结果 识别 方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舌鳞状细胞癌及静脉畸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杨星 诸晋煜 +3 位作者 杨功鑫 戴勇鸣 饶敏 吴颖为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66-1070,共5页
目的:探讨1.5T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对舌鳞状细胞癌及舌静脉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舌部粘膜鳞状细胞癌23例及经临床介入硬化治疗证实的舌静脉畸形13例。所有病例均行1.5TMRI检查,除常规颌面部MRI平扫及增强外,... 目的:探讨1.5T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对舌鳞状细胞癌及舌静脉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舌部粘膜鳞状细胞癌23例及经临床介入硬化治疗证实的舌静脉畸形13例。所有病例均行1.5TMRI检查,除常规颌面部MRI平扫及增强外,所有患者均接受SWI扫描。记录并分析病变在常规MRI序列及SWI序列上的信号特征,并比较两者在病灶内部结构显示的差异。对于病理证实的舌癌患者,依据临床分期分成早期、中晚期组,记录病灶内磁敏感区域(ITSS)的数量并对其按照0~3分进行评分,比较ITSS评分与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SWI可清晰显示舌鳞状细胞癌及静脉畸形,且其对疾病内部静脉结构及血液降解产物等微观结构的检出明显优于常规MRI序列,其中舌静脉畸形的ITSS检出率明显高于舌鳞状细胞癌(P<0.05);在舌癌病理分期方面,早期组舌癌的ITSS检出率为5/12,ITSS评分分别为0分7例、1分4例、2分1例,3分0例;中晚期组中,ITSS检查率为11/11,ITSS评分为0分0例、1分7例、2分3例、3分1例;ITSS评分与舌癌临床分期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I参数ITSS评分有助于病灶的性质判定及舌癌的病理分期评估,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舌鳞状细胞癌 舌静脉畸形 舌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 MR动态增强成像对宫腔良恶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丽娟 潘自来 房炜桓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7-452,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DCE-MRI)对宫腔良恶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32例、宫腔良性占位病变30例行常规MRI和DCE-MRI检查。使用卡方检验比较良恶性病变的形态学特征、TIC曲线差别。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DC...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DCE-MRI)对宫腔良恶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32例、宫腔良性占位病变30例行常规MRI和DCE-MRI检查。使用卡方检验比较良恶性病变的形态学特征、TIC曲线差别。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DCE-MRI半定量参数:包括强化峰值(SImax)、达峰时间(TTP)、最大相对强化度(SIpeak%)及流出分数(washout),对各参数进行ROC曲线分析以寻求最佳参数及最佳诊断阈值。结果:子宫内膜癌与良性病变的形态学特征(结合带除外)没有统计学差异。子宫内膜癌与良性病变的TIC曲线有统计学差异。良性病变多出现I型曲线,子宫内膜癌多出现Ⅲ型曲线。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间各DCE-MRI参数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TP与流出分数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TTP的曲线下面积AUC=0.827,当阈值设为154时,敏感度为81.3%,特异性为76.7%;流出分数的曲线下面积AUC=0.808,当阈值设为0.0853时,敏感度为75.0%,特异性为80.0%。结论:3.0T MR动态增强成像有助于鉴别子宫内膜癌与其他宫腔良性占位病变;在动态增强MR四个参数中TTP和流出分数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良性子宫内膜占位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比增强与对比增强MRA在肾动脉成像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苏文婷 徐敬慈 +4 位作者 饶敏 刘宵 王胜裕 王丽娟 潘自来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比较肾动脉非对比增强流入反转恢复MR血管成像(NC-FIRM-MRA)和增强MR血管成像(CE-MRA)的图像质量,探讨肾动脉NC-FIRM-MR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因病情需要行肾动脉CE-MRA检查的73例患者,同时均行肾动脉NC-FIRM-MRA检查。... 目的:比较肾动脉非对比增强流入反转恢复MR血管成像(NC-FIRM-MRA)和增强MR血管成像(CE-MRA)的图像质量,探讨肾动脉NC-FIRM-MR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因病情需要行肾动脉CE-MRA检查的73例患者,同时均行肾动脉NC-FIRM-MRA检查。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独立阅片,采用双盲法分别对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图像行肾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及肾动脉分支显示评分,分别采用配对样本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和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NC-FIRM-MRA和CE-MRA的肾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C-FIRM-MRA和CE-MRA图像的肾动脉分支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C-FIRM-MRA对肾动脉各级分支的显示要优于CE-MRA,而对于肾动脉主干及狭窄的显示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异。NC-FIRM-MRA成像可作为肾动脉狭窄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增强 非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CT诊断在胸腺上皮性肿瘤外科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晓薇 潘自来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利用CT诊断技术对胸腺上皮性肿瘤作出明确临床分期,帮助临床对患者行术前手术评估及为术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经病理证实的31例胸腺上皮肿瘤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对病变的形态、密度、强化方式、周围结构有无侵犯及种植情况进行... 目的:利用CT诊断技术对胸腺上皮性肿瘤作出明确临床分期,帮助临床对患者行术前手术评估及为术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经病理证实的31例胸腺上皮肿瘤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对病变的形态、密度、强化方式、周围结构有无侵犯及种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Masaoka-Koga临床分期评估术中所见与CT分期的一致性。结果:在31例胸腺上皮肿瘤手术病理分期中,Ⅰ期14例,Ⅱ期4例,Ⅲ期4例,Ⅳ期9例,其术前CT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高度一致。其中肿瘤形状、轮廓、大小、肿瘤内部密度、强化方式、钙化、有或没有相邻结构(纵隔胸膜、肺、心包、纵隔血管)的侵犯与Masaoka-Koga分期均相关。结论:利用CT诊断可以对胸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分期作出准确评估,并对临床治疗包括手术方案制订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上皮性肿瘤 外科手术分期 计算机体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其他未特指类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MR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丽娟 潘自来 苏文婷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09-513,共5页
目的:探讨其他未特指类CNS胚胎性肿瘤(原cPNET)的磁共振成像特征,并着重对肿瘤内囊性变加以分析,以加强对其他未特指类CNS胚胎性肿瘤的磁共振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其他未特指类CNS胚胎性肿瘤的磁共振成像特征。结果:MR平扫... 目的:探讨其他未特指类CNS胚胎性肿瘤(原cPNET)的磁共振成像特征,并着重对肿瘤内囊性变加以分析,以加强对其他未特指类CNS胚胎性肿瘤的磁共振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其他未特指类CNS胚胎性肿瘤的磁共振成像特征。结果:MR平扫肿瘤信号不均,T1WI多数呈稍低信号为主,T2WI多数呈高信号为主,T2 FLAIR呈高信号,肿瘤实性部分DWI呈高信号、囊变呈低信号。增强后多数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少数呈轻-中度强化及轻度强化。肿瘤内均出现不同程度囊变坏死,囊性变可分布于肿瘤深部或边缘,增强后囊变坏死区不强化,囊壁可明显强化或无强化。肿瘤内可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流空/供血动脉、瘤周水肿及脑膜强化。结论:其他未特指类CNS胚胎性肿瘤表现呈多样性,分析肿瘤内囊性变特征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生殖细胞和胚胎性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一例
14
作者 赵晓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96-797,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男,72岁。因反复腹泻两年余入院。入院两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每日4~5次,多为进餐后数小时,不成形便,伴有少量鲜血,无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同时出现指甲脱落,手、脚色素沉着,头发眉毛脱落。服用小... 病例资料患者,男,72岁。因反复腹泻两年余入院。入院两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每日4~5次,多为进餐后数小时,不成形便,伴有少量鲜血,无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同时出现指甲脱落,手、脚色素沉着,头发眉毛脱落。服用小剂量强的松后可缓解症状。两年内患者反复出现腹泻,为黄色稀水样便,伴指甲脱落,无粘液脓血便,无发热,于营养补液支持治疗后好转。1月前患者再次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每日4~5次,无明显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内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