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恶性肿瘤^(18)F-FDG PET/CT检查规范
1
作者 解朋 田蓉 +4 位作者 尹雅芙 孙晓蓉 朱小华 霍力 杨吉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共4页
^(18)F-FDG PET/CT是早期精准诊断儿童恶性肿瘤的理想辅助诊断工具。本指南旨在规范儿童恶性肿瘤^(18)F-FDG PET/CT检查流程,为核医学专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儿童 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131)Ⅰ治疗中多种核素显像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邹仁健 傅宏亮 +2 位作者 吴靖川 李佳宁 王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6-258,共3页
目的探讨提高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复发灶或转移灶检出率的最优化核素显像方法。方法对89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核素显像方法包括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检查结合放射性碘(^(131)I)治疗剂量全身显像、^(99m)Tc-MIBI肿瘤显像... 目的探讨提高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复发灶或转移灶检出率的最优化核素显像方法。方法对89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核素显像方法包括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检查结合放射性碘(^(131)I)治疗剂量全身显像、^(99m)Tc-MIBI肿瘤显像和^(18)F-FDG带符合线路的SPECT/CT全身显像,对三种核素显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1)I治疗剂量全身显像、^(99m)Tc-MIBI肿瘤显像和^(18)F-FDG带符合线路的SPECT/CT全身显像的灵敏度分别为83.05%、79.66%和16.95%。结论^(99m)Tc-MIBI肿瘤显像和^(18)F-FDG带符合线路的SPECT/CT全身显像作为补充检查手段,可弥补血清Tg检查结合^(131)I全身显像的局限性,对DTC患者复发灶或转移灶的检出、疗效评估及进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肿瘤显像 ^99MTC-MIBI ^18F-FDG 放射性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利尿肾动态显像在小儿先天性肾盂积水肾造瘘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叶智轶 李佳宁 +3 位作者 邹仁健 傅宏亮 王辉 吴靖川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71-1073,共3页
目的探讨99mTc-EC利尿肾动态显像(DR)对小儿先天性肾盂积水肾造瘘术后决策第二次手术方式的价值。方法用常规99mTc-EC肾动态显像方法,15min后静脉注射速尿,共检查肾盂积水患儿33例。34只患肾行肾造瘘术,术后随访4~12个月,根据DR检查结... 目的探讨99mTc-EC利尿肾动态显像(DR)对小儿先天性肾盂积水肾造瘘术后决策第二次手术方式的价值。方法用常规99mTc-EC肾动态显像方法,15min后静脉注射速尿,共检查肾盂积水患儿33例。34只患肾行肾造瘘术,术后随访4~12个月,根据DR检查结果,28只患肾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6只行肾切除术。10只患肾在肾盂成形术后5~15个月行DR检查进一步随访。结果定量评估,肾盂成形术组9只单肾盂积水患肾在肾造瘘术前后的分肾血流灌注率(BPR)变化值为好转7只,不变2只。该组BPR值在肾造瘘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切除术组6只患肾的BPR变化值为不变3只,恶化3只。肾造瘘术后肾盂成形术组患侧BPR及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明显高于肾切除术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定性评估,肾盂成形术组28只患肾肾盂积水程度变化值为明显好转3只,好转23只,无改变2只。肾切除术组6只患肾在肾造瘘术前后肾盂积水程度的变化值均为无改变。结论DR对于小儿先天性肾盂积水肾造瘘术后的评估具有独特的价值,有助于判定第二次的手术方式,并可对肾盂成形术后肾功能的恢复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先天性肾盂积水 肾造瘘术 放射性核素显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定位显像探查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叶智轶 马超 王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131I SPECT/CT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转移灶探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于行131I治疗和随访期间发现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或131I SPECT/CT显像阳性的53例DTC患者行手术治疗,切除显像...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131I SPECT/CT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转移灶探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于行131I治疗和随访期间发现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或131I SPECT/CT显像阳性的53例DTC患者行手术治疗,切除显像阳性灶,取得手术病理结果;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HTg)和临床分期的变化。结果 53例患者中,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和131I SPECT/CT显像阳性患者分别为34例和19例,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转移(核素显像真阳性)的患者分别为32例和17例。在49例核素显像真阳性患者中,术前血清HTg阳性38例,阴性11例;术后HTg阳性23例,阴性26例,手术前后HT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真阳性的32患者中,手术后11例患者的临床分期发生改变;在131I SPECT/CT显像真阳性的17例患者中,手术后3例患者的临床分期发生改变。结论核素定位显像是查找DTC转移灶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18-氟代脱氧葡萄糖符合线路 碘放射性核素 SPECT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影像标志物的研究现状
5
作者 曹明明 王辉 尹雅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6-652,共7页
帕金森病作为全球第二大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出现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罹患该病的老年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认知功能障碍及帕金森病痴呆的发生是帕金森病病情进展的关键里程碑事件。而影像学检查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重要的筛... 帕金森病作为全球第二大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出现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罹患该病的老年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认知功能障碍及帕金森病痴呆的发生是帕金森病病情进展的关键里程碑事件。而影像学检查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重要的筛查及评估手段,在帕金森病相关研究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不同的影像检查技术在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不仅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其优势,提高识别具有认知功能障碍风险的帕金森病患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还能减少患者的检查频次和受辐射剂量,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依从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该文从结构影像、功能影像和其他影像技术3个方面总结了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的影像学标志物,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相关探讨,旨在为帕金森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更有力的影像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障碍 影像标志物 结构影像 功能影像 多模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利尿肾动态显像在儿童神经源性膀胱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
6
作者 焦先婷 冯方 +1 位作者 王辉 沈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0-713,共4页
目的观察儿童神经源性膀胱(NB)的利尿肾动态显像(DR)特征,评价DR在儿童NB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症状和尿动力学检查确诊为NB的患儿13例,行DR检查共15次,2例为治疗后复查。分析患儿显像结果和临床资料,并对2例随访患儿的前后... 目的观察儿童神经源性膀胱(NB)的利尿肾动态显像(DR)特征,评价DR在儿童NB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症状和尿动力学检查确诊为NB的患儿13例,行DR检查共15次,2例为治疗后复查。分析患儿显像结果和临床资料,并对2例随访患儿的前后2次显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DR显像中,10例(66.7%)膀胱显影差甚至不显影,输尿管可见全程或部分扩张显影。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肾积水,7例(46.7%)显像中可见肾脏形态缩小,肾脏皮质功能受损严重,利尿肾图提示有上尿路机械性梗阻,并可见水平下降。单侧肾脏萎缩患儿萎缩肾的血流灌注比率(BPR)显著低于与对侧肾脏(t=-11.19,P<0.05)。2例复查DR的患儿中,1例上泌尿道功能明显改善,1例无明显变化。结论儿童NB的DR影像显示上尿路各部位具有特征性改变,可以辅助诊断;DR显像可评估肾脏功能损害程度及分肾功能;DR对治疗效果的评价和随访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儿童 放射性核素显像 双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显像对小儿美克尔憩室和小肠重复畸形疾病的诊断 被引量:5
7
作者 黄春福 谢智华 +2 位作者 韩立明 吴靖川 李佳宁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95-695,共1页
Meckel憩室、小肠重复畸形是小儿临床常见的病症,多并发溃疡、出血、肠扭转、肠套迭、肠梗阻等急腹症,患儿常以腹痛、梗血就诊,成功处理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在短时间内要准确定病变性质和部位更具有一定难度。
关键词 小肠重复畸形 放射性核素显像 美克尔憩室 小儿 MECKEL憩室 诊断 疾病 并发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多学科临床讨论 被引量:6
8
作者 钱苏波 沈海波 +5 位作者 叶定伟 叶明 王辉 傅宏亮 蒋马伟 齐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687-690,共4页
目的:探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 CRPC)多学科协作体系(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的诊治流程。方法:分析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例m CRPC患者... 目的:探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 CRPC)多学科协作体系(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的诊治流程。方法:分析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例m CRPC患者的MDT诊疗过程。患者经MDT讨论后采用阿比特龙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辅以左股骨下段转移病灶局部放疗,并密切监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变化及治疗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PSA逐渐下降,4个月后随访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 PSA)已下降至1.29 ng/m L,且无明显相关不良反应。结论:个体化治疗是m CRPC未来的发展趋势,平衡疗效和不良反应是临床医生应重点考虑的问题。采取MDT有利于制定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针对m CRPC患者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让更多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多学科协作体系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神经母细胞瘤的PET/CT多模态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魏欣欣 王朝立 +3 位作者 孙占全 陈素芸 李超 傅宏亮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3-1149,共7页
目前关于PET/CT图像分割的方法缺少对图像全局上下文信息提取的考虑并且对提取到的特征信息进行融合的方式有待优化.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并行提取和特征综合网络(Parallel Extraction and Feature Synthesis Network,PFNet).该网络... 目前关于PET/CT图像分割的方法缺少对图像全局上下文信息提取的考虑并且对提取到的特征信息进行融合的方式有待优化.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并行提取和特征综合网络(Parallel Extraction and Feature Synthesis Network,PFNet).该网络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Transformer分别设计了两个支路分别从PET/CT图像中提取局部特征和全局上下文信息.其次,为了融合不同的特征信息,本文设计了一个特征综合模块,将两个分支提取的不同信息送入特征综合模块进行融合.在该模块中,设计了多策略融合单元,与此同时该模块利用通道注意力单元和依赖关系学习单元进一步学习通道特征信息和特征图自身依赖关系,以便进一步进行特征融合.此外本文引入了LogCoshDiceLoss作为损失函数,其利用函数Log-Cosh的平滑性可以提高分割性能.最后,在神经母细胞瘤数据集和HECKTOR 2021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网络相比其它方法具有更好的分割性能,获得了较好的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神经母细胞瘤 多模态图像分割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碘-131治疗抵抗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诗琪 王辉 冯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5-921,共7页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占90%以上。多数DTC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后预后良好,但少数患者肿瘤原发灶或转移灶出现失分化现象,进展为放射性碘难治性DTC(radioiodine-...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占90%以上。多数DTC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后预后良好,但少数患者肿瘤原发灶或转移灶出现失分化现象,进展为放射性碘难治性DTC(radioiodine-refractory DTC,RAIR-DTC),预后明显变差,是甲状腺癌致死的主要原因。钠碘转运体(sodium iodide symporter,NIS)的表达和功能异常,是导致甲状腺癌碘-131治疗抵抗的主要原因,其发生受遗传学改变、表观遗传学改变、肿瘤微环境作用、自噬作用等多因素影响。遗传学改变如BRAF基因的V600E位点突变、RET/PTC基因重排等导致致癌信号通路的激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NIS的表达及其在细胞膜上的正常定位。表观遗传学调控特定基因的表达模式,调节NIS的表达水平,进而影响甲状腺细胞的碘摄取功能。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等成分也可能通过降低NIS的表达水平和/或干扰其在细胞膜上的正常功能导致细胞碘摄取障碍。此外,自噬作为一种细胞内部的代谢调节机制,也可以调节NIS的表达及其在细胞内的分布,从而影响碘的摄取和碘-131治疗的敏感性。通过综述以上因素在甲状腺癌失分化中的作用机制,可以更全面地理解RAIR-DT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助于探寻新的治疗靶点,改善预后,并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失分化 放射性碘 钠碘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尿肾动态显像20分钟残留率对肾盂成形术时机选择的临床预测价值
11
作者 纪学理 苟金玉 +3 位作者 陈素芸 傅宏亮 邹仁健 王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99-906,共8页
目的·探究利尿肾动态显像中20分钟残留率(20-minute residual rate,R_(20))等参数对于先天性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患儿肾盂成形术手术时机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 目的·探究利尿肾动态显像中20分钟残留率(20-minute residual rate,R_(20))等参数对于先天性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患儿肾盂成形术手术时机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到2023年8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核医学科初次就诊的110例先天性单侧UPJO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利尿肾动态显像结果。随访患儿初次行利尿肾动态显像后的影像检查结果和肾积水进展情况。以患儿是否因肾积水进展行肾盂成形术为结局事件,将患儿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比较2组患儿年龄、性别、肾积水侧别,以及基线利尿肾动态显像参数包括肾血流灌注率(blood perfusion rate,BPR)、分肾功能(differential renal function,DRF)、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_(max))、半排时间(time to half,T_(1/2))及R_(20)。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参数对肾积水进展的影响。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利尿肾动态显像参数对患儿是否需要手术干预的预测价值。采用Wilcoxon检验比较行2次利尿肾动态显像患儿的检查参数。结果·在随访过程中有60例患儿因肾积水进展行肾盂成形术,50例患儿肾积水未进展。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患儿基线状态DRF、T_(max)、T_(1/2)和R_(20)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_(20)是肾盂成形术的独立预测因素(OR=4.730,95%CI 1.009~1.178,P=0.030)。R_(20)预测肾盂成形术的灵敏度为88.3%,特异度为56%,ROC曲线下面积为0.758(95%CI 0.667~0.850,P=0.000),临界值为90.08%。38例患儿在随访过程中进行了第二次利尿肾动态显像,DRF较前下降,2次DRF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89,P=0.010),尤其是R_(20)≥90.08%的患儿(Z=-2.166,P=0.030)。非手术组患儿R_(20)较基线明显下降(Z=-2.062,P=0.039),而手术组患者R_(20)较基线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_(20)对于先天性单侧UPJO患儿肾盂成形术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对于R_(20)≥90.08%的患儿,应尽早行肾盂成形术,以防止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尿肾动态显像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先天性肾积水 肾盂成形术 残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免疫微环境及其免疫治疗临床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飞 蔡晓涵 +4 位作者 程睿 季诗雨 苗嘉欣 朱晏 范广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4-821,共8页
骨肉瘤(osteosarcoma)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因其高复发率和高转移率的特点,在治疗上面临极大的挑战。传统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射治疗(放疗)和化学治疗(化疗),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症状,但如何提高患者的长期... 骨肉瘤(osteosarcoma)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因其高复发率和高转移率的特点,在治疗上面临极大的挑战。传统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射治疗(放疗)和化学治疗(化疗),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症状,但如何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难题。随着免疫治疗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研究以及免疫治疗策略的应用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骨肉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目前,免疫治疗的策略包括肿瘤疫苗、靶向细胞因子、免疫检查点抑制、过继细胞疗法以及联合治疗等。以上策略旨在增强机体免疫反应、克服免疫耐受和防止免疫逃逸,显著提升患者的免疫应答能力。该文系统介绍骨肉瘤的免疫微环境,深入分析免疫微环境的特征,详细阐述免疫治疗在骨肉瘤临床转化研究中的最新进展。深入理解骨肉瘤的免疫特性和相应的治疗方法,有助于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从而提高其生存率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肿瘤免疫微环境 免疫治疗 临床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131)Ⅰ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傅宏亮 杜学亮 +3 位作者 顾振辉 邹仁健 吴真 王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实施放射性碘(^(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清甲)治疗,分析影响清甲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DTC术后接受^(131)I清甲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和x^2检验,分析患者性别和年龄、DT... 目的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实施放射性碘(^(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清甲)治疗,分析影响清甲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DTC术后接受^(131)I清甲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和x^2检验,分析患者性别和年龄、DTC的病理学类型和有无转移、甲状腺残余组织大小、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甲状腺摄碘率和^(131)I治疗剂量对清甲疗效的影响。结果共收集183例患者资料,其中一次清甲完全者109例,占59.56%。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残余甲状腺大小和^(131)I治疗剂量分别是影响清甲效果的主要因素(Wald=8.59,P=0.003;Wald=6.40,P=0.011)。x^2检验结果显示,与血清TSH水平≥30μIU/mL患者比较,血清TSH水平<30μIU/mL患者的清甲效果较差(x^2=7.291,P=0.007);而血清TSH水平<60μIU/mL与≥60μIU/mL患者间清甲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131)I清甲治疗中,残余甲状腺大小和^(131)I治疗剂量是影响清甲效果的主要因素。血清TSH水平≥30μIU/mL者的清甲疗效较好,而过高的血清TSH水平则并不能使清甲效果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放射性碘 清甲治疗 残余灶 治疗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的临床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侯莎莎 王辉 +3 位作者 傅宏亮 吴震宇 杜学亮 蒋宁一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55-1058,共4页
目的综合分析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后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接受131I治疗的164例甲亢患者进行1、3、6、12个月跟踪随访,收集其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和甲状腺功能检查等资料,采用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回... 目的综合分析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后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接受131I治疗的164例甲亢患者进行1、3、6、12个月跟踪随访,收集其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和甲状腺功能检查等资料,采用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因素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有无突眼(F=5.171,P<0.05)、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F=4.714,P<0.05)和24h最高吸131I率(F=4.314,P<0.05)是影响131I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对患者进行Logistic回归判别,治愈率和未愈率的准确率分别为87.8%和45.5%,总准确率为70.7%。结论 131I治疗甲亢的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治疗前主要根据患者有无突眼、FT4水平和24h最高吸131I率适当调整剂量;同时,采用个体化治疗,尽量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可提高甲亢治愈率,降低治疗失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31I治疗 疗效 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清肌酐的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与^(99m)Tc-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 被引量:21
15
作者 顾红霞 秦利 +2 位作者 傅宏亮 王辉 苏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76-1379,共4页
目的分析肾小球滤过率(GFR)公式估算值(eGFR)与99锝-二乙烯三胺五醋酸(99mTc-DTPA)法测定值(99mTc-GFR)的相关性,探讨适合中国慢性肾脏病(CKD)住院患者eGFR的估算方法。方法选择1033例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99mTc-DTPA肾动态... 目的分析肾小球滤过率(GFR)公式估算值(eGFR)与99锝-二乙烯三胺五醋酸(99mTc-DTPA)法测定值(99mTc-GFR)的相关性,探讨适合中国慢性肾脏病(CKD)住院患者eGFR的估算方法。方法选择1033例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99mTc-GFR,酶法检测血清肌酐(SCr)水平。采用Cockcroft-Gault公式、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公式、简化MDRD公式、中国MDRD公式、中国简化MDRD公式及CKD-EPI公式计算并用体表面积(BSA)校正后得到eGFR,分别以C-GGFR、7GFR、aGFR、c-7GFR4、c-aGFR4和CKD-EPI-GFR表示。分析99mTc-GFR与eGFR的相关性。结果相关回归分析显示,C-GGFR、7GFR、aGFR、c-7GFR4、c-aGFR4和CKD-EPI-GFR与99mTc-GFR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05、0.797、0.783、0.791、0.777和0.800,与99mTc-GFR偏差值均值分别为-2.46、-14.24、-16.53、-20.92、-22.92和-13.56。患者99mTc-GFR与SCr水平呈近似双曲线的关系。结论在基于SCr的公式估算得到的eGFR中,C-GGFR与99mTc-GFR的相关程度最高。提示当以酶法SCr测定结果作为数据源时,C-G公式较适合中国CKD住院患者eGFR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滤过率 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 血清肌酐 COCKCROFT-GAULT公式 MDRD方程 CKD-EPI方程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CT显像在^(131)I全身显像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16
作者 叶智轶 马超 +1 位作者 傅宏亮 王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对碘-131(^(131)I)全身显像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复发或转移灶探查的价值。方法对178例接受甲状腺切除术及经^(131)I成功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对碘-131(^(131)I)全身显像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复发或转移灶探查的价值。方法对178例接受甲状腺切除术及经^(131)I成功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和/或转移灶的DTC患者(随访期间颈部超声或胸部CT有持续异常发现,但^(131)I全身显像阴性)给予^(18)F-FDG PET/CT检查,对于^(18)F-FDG PET/CT显像阳性的可疑病灶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或手术切除。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下的^(18)F-FDG PET/CT显像探查复发或转移灶的阳性预测值。结果 ^(18)F-FDG PET/CT显像阳性患者共77例,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癌转移65例。12例^(18)F-FDG PET/CT显像呈假阳性,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为炎症细胞浸润。在77例^(18)F-FDG PET/CT显像阳性的患者中,血清Tg阳性患者50例,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癌转移45例,^(18)F-FDG PET/CT显像对于血清Tg阳性患者的阳性预测值为90.00%(45/50);血清Tg阴性患者27例,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癌复发或转移20例,^(18)F-FDG PET/CT显像对于Tg阴性患者的阳性预测值为74.07%(20/27)。结论对于随访期间怀疑存在复发或转移灶,且^(131)I全身显像阴性的DTC患者,^(18)F-FDG PET/CT显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18-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 碘-131全身显像 甲状腺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131)Ⅰ治疗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书其 李瑾 +6 位作者 叶智轶 冯方 吴震宇 李佳宁 傅宏亮 邹仁健 王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研究应用放射性碘(^(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131)I治疗的106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131)I治疗剂量分为低剂量组(≤1.85 GBq,n=19)、中剂量组(2.22 GBq和2.96 GBq,n=50)和高剂量组... 目的研究应用放射性碘(^(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131)I治疗的106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131)I治疗剂量分为低剂量组(≤1.85 GBq,n=19)、中剂量组(2.22 GBq和2.96 GBq,n=50)和高剂量组(≥3.7 GBq,n=37)。对实施^(131)I治疗前后及各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接受^(131)I治疗前后,67例患者肝功能检查结果记录完整(低剂量组18例,中剂量组37例,高剂量组12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总体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升高(P<0.05),但大部分(82.1%)仍在正常范围内。接受^(131)I治疗前后,106例患者均具有完整的肾功能检查结果记录。组内治疗前后患者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1)I治疗DTC对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是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碘 分化型甲状腺癌 肝功能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剂量方案行格雷夫斯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放射性碘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傅宏亮 杜学亮 +8 位作者 李佳宁 马超 吴震宇 吴书其 叶智轶 冯方 陈素芸 王辉 蒋宁一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39-1042,共4页
目的分析计算剂量方案行格雷夫斯病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甲亢)放射性碘(131I)治疗的效果。方法 299例Graves甲亢患者行131I治疗,根据计算剂量法方案确定131I治疗剂量,分别于131I治疗后3、6个月行甲状腺功能检测以评估疗效,多因素回归分... 目的分析计算剂量方案行格雷夫斯病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甲亢)放射性碘(131I)治疗的效果。方法 299例Graves甲亢患者行131I治疗,根据计算剂量法方案确定131I治疗剂量,分别于131I治疗后3、6个月行甲状腺功能检测以评估疗效,多因素回归分析131I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299例Graves甲亢患者,131I治疗后3个月治疗有效187例(62.5%),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84例(28.1%);131I治疗后6个月治疗有效248例(83.0%),其中甲减107例(35.8%)。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甲状腺质量、甲状腺最高摄碘率和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是Graves甲亢131I治疗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计算剂量方案行Graves甲亢131I治疗,应充分考虑甲状腺质量、最高摄碘率和血清FT3水平对疗效的影响;计算剂量方案131I治疗较适合于抗甲状腺药物疗效差、复发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的Graves甲亢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夫斯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 放射性碘治疗 计算剂量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叶切除不完全分化型甲状腺癌^(131)Ⅰ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傅宏亮 杜学亮 +3 位作者 顾振辉 邹仁健 吴真 王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研究腺叶切除不完全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实施放射性碘(^(131)I)清除甲状腺组织(清甲)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DTC术后接受^(131)I清甲治疗的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甲状腺平面显像结果分为腺叶切除不完全组(n=33)和腺... 目的研究腺叶切除不完全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实施放射性碘(^(131)I)清除甲状腺组织(清甲)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DTC术后接受^(131)I清甲治疗的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甲状腺平面显像结果分为腺叶切除不完全组(n=33)和腺叶切除完全组(n=70)。首次^(131)I清甲剂量为1.11~3.7 GBq(30~100 mCi)。3~6个月后复查并评估清甲效果:若诊断剂量^(131)I全身显像显示颈部无放射性摄取即认为清甲完全;若有放射性摄取,即认为清甲不完全,需再次行^(131)I清甲治疗,定期随访复查清甲效果。结果实施3次清甲治疗的成功率,腺叶切除完全组分别为61.43%、88.89%和100%,腺叶切除不完全组分别为21.21%、46.15%和78.57%。统计学分析表明,腺叶切除完全组的第1、2次清甲疗效与腺叶切除不完全组的第2、3次清甲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腺叶切除不完全的DTC患者,实施^(131)I治疗的一次清甲成功率较低,但经2~3次治疗后同样可达到较高的清甲疗效。尤其适用于再次手术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或拒绝再次手术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状腺腺叶切除 放射性碘 清除甲状腺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和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131)Ⅰ治疗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叶智轶 傅宏亮 +2 位作者 李佳宁 吴靖川 王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放射性碘(^(131)I)治疗儿童和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特点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首次接受^(131)I治疗时年龄≤21岁(5~21岁)DT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20例患者中,乳头状癌18例,滤泡状癌2例;单纯淋巴结转移7... 目的回顾性分析放射性碘(^(131)I)治疗儿童和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特点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首次接受^(131)I治疗时年龄≤21岁(5~21岁)DT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20例患者中,乳头状癌18例,滤泡状癌2例;单纯淋巴结转移7例,肺转移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31)I清除剩余甲状腺治疗;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转移灶位置以及病灶摄取^(131)I的程度等调整转移灶的^(131)I治疗剂量。以^(131)I全身显像、^(18)F-FDG肿瘤显像及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及其抗体水平评价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48.50个月(6~110月),患者生存率为100%。20例患者中,病灶消除13例,好转或稳定5例,无效或进展2例。7例单纯淋巴结转移患者消除4例,8例肺转移患者消除4例。随访期间未发生肺纤维化、继发肿瘤及生长发育异常等不良事件。结论对于儿童和青少年DTC患者(尤其是已发生转移的患者),^(131)I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放射性碘 儿童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