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宝山地区人群糖尿病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邢惠莉 金杰 +8 位作者 秦利 冯绮文 胡静芳 陈雪茹 陈寒蓓 方文军 董艳 苏青 简蔚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68-1270,共3页
目的调查上海宝山地区4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社区征集2 997例样本,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χ2检验分析糖尿病可能的危险因素在患病组与正常组间的差异;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 目的调查上海宝山地区4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社区征集2 997例样本,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χ2检验分析糖尿病可能的危险因素在患病组与正常组间的差异;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危险因素方程。结果上海宝山地区4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男性为7.3%,女性为6.7%,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5)。高龄、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家族史均被列入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于女性,产巨大胎儿史被列入女性分组中的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本组资料调查提示,糖尿病患病率在中老年人群中较高,且男性高于女性。高龄、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家族史和产巨大胎儿史为糖尿病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患病率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认知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7
2
作者 顾淑燕 王孝勇 +2 位作者 张宁 顾海 王小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32,38,共5页
目的编制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认知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为科学动态测量患者自我管理认知水平提供有效工具。方法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结合专家咨询及预调查形成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认知初始量表,在南京、济南和上海分2批次调查739例患者... 目的编制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认知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为科学动态测量患者自我管理认知水平提供有效工具。方法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结合专家咨询及预调查形成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认知初始量表,在南京、济南和上海分2批次调查739例患者,评价量表的信效度。结果形成的正式量表包括严重性、易感性、反应效能、自我效能和反应代价5个维度共29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0.017%;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χ^(2)/df=2.763,RMSEA=0.070,NFI=0.905,IFI=0.938,TLI=0.930,CFI=0.937;量表AVE=0.557~0.924,Cronbach′sα系数为0.826。结论量表信效度良好,可用于测量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自我管理 认知 保护动机理论 信度 效度 评估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UMO1水平与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张新燕 李涵 +2 位作者 冉慧 苏青 张洪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66-1272,共7页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小泛素样修饰分子1(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1,SUMO1)水平与高甘油三酯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HTG)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在上...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小泛素样修饰分子1(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1,SUMO1)水平与高甘油三酯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HTG)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共239例,其中T2DM合并HTG组患者92例,T2DM不合并HTG组患者147例。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和实验室指标,分析2组患者血清SUMO1水平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HTG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血清SUMO1水平对T2DM合并HTG风险的影响。结果·与T2DM不合并HTG的患者相比,T2DM合并HTG患者的血清SUMO1水平明显升高(1114.99 pg/mL vs 902.43 pg/mL,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清SUMO1水平(OR=1.527,95%CI 1.200~1.943)、糖化血红蛋白(OR=1.202,95%CI 1.038~1.391)、血尿酸(OR=1.006,95%CI 1.003~1.010)是T2DM合并HTG的独立危险因素。将血清SUMO1水平按照四分位分层,校正各种混杂因素后,以Q1层作为对照,Q4层T2DM合并HTG的风险是Q1层的2.707倍(95%CI 1.231~5.95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女性、腰臀比、甘油三酯、血肌酐是血清SUMO1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2DM合并HTG患者血清SUMO1水平显著高于不合并HTG患者,血清SUMO1水平是T2DM合并HTG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泛素样修饰分子1 SUMO化修饰 高甘油三酯血症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对孕期小鼠脂肪组织构成和炎症特征的影响
4
作者 卢星宇 徐一丹 +2 位作者 刘亦沁 张骞仁 董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1-990,共10页
目的·探究高脂饮食后雌鼠孕前、孕期脂肪组织的改变及其对子代脂肪组织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C57BL/6J雌性小鼠随机接受普通饮食(CON组,n=12)和高脂饮食(HFD组,n=12) 5周;根据是否妊娠再分为普通饮食非妊娠组(CON-UN组)、普... 目的·探究高脂饮食后雌鼠孕前、孕期脂肪组织的改变及其对子代脂肪组织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C57BL/6J雌性小鼠随机接受普通饮食(CON组,n=12)和高脂饮食(HFD组,n=12) 5周;根据是否妊娠再分为普通饮食非妊娠组(CON-UN组)、普通饮食妊娠组(CON-P组)和高脂饮食非妊娠组(HFD-UN组)、高脂饮食妊娠组(HFD-P组)。雌鼠在孕期和哺乳期均维持原有饮食。雌鼠分别于喂饲5周或孕18.5 d取其白色脂肪组织(内脏)和棕色脂肪组织(肩胛)。两组孕鼠的子代断乳后,分别接受普通饮食至第11周,取子代脂肪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脂肪细胞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色脂肪组织中CD4^(+)T细胞、CD8^(+)T细胞、总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及NK细胞的比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白色脂肪组织IL-6和IL-1β mRNA的表达。结果·高脂饮食喂养5周后,HFD组雌鼠体质量高于CON组雌鼠(P<0.05)。高脂饮食后,育龄期雌鼠和妊娠末期雌鼠的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的质量均显著增加(均P<0.05)。HFD-UN组和HFD-P组雌鼠白色脂肪组织中同一视野下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脂肪细胞大小不一,脂滴占比增大,细胞体积显著增大;HFD-UN组和HFD-P组脂滴面积占视野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与CON-UN组和CON-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FD-UN组和HFD-P组棕色脂肪细胞则呈现出相对混乱的排列,脂肪细胞大小不一,但细胞体积无明显改变。HFD-UN组和HFD-P组脂肪组织中CD8^(+)T细胞比例和总T细胞比例升高,炎症因子IL-6、IL-1βmRNA表达水平升高;分别与CON-UN组和CON-P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育龄期雌鼠(HFD-UN组)脂肪组织中NK细胞比例降低,但在妊娠期(HFD-P组) NK细胞比例则明显升高,两者呈现相反趋势。HFD组子代断乳后恢复普通饮食,其体质量、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质量仍显著高于CON组子代(均P<0.05),且白色脂肪细胞体积显著增大。结论·高脂饮食可引起育龄期和妊娠期雌鼠脂肪细胞结构、免疫细胞比例改变及炎症水平升高,并影响子代脂肪组织结构;脂肪组织可能是介导肥胖代际传递的新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脂肪组织 妊娠 母子代际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清肌酐的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与^(99m)Tc-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 被引量:21
5
作者 顾红霞 秦利 +2 位作者 傅宏亮 王辉 苏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76-1379,共4页
目的分析肾小球滤过率(GFR)公式估算值(eGFR)与99锝-二乙烯三胺五醋酸(99mTc-DTPA)法测定值(99mTc-GFR)的相关性,探讨适合中国慢性肾脏病(CKD)住院患者eGFR的估算方法。方法选择1033例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99mTc-DTPA肾动态... 目的分析肾小球滤过率(GFR)公式估算值(eGFR)与99锝-二乙烯三胺五醋酸(99mTc-DTPA)法测定值(99mTc-GFR)的相关性,探讨适合中国慢性肾脏病(CKD)住院患者eGFR的估算方法。方法选择1033例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99mTc-GFR,酶法检测血清肌酐(SCr)水平。采用Cockcroft-Gault公式、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公式、简化MDRD公式、中国MDRD公式、中国简化MDRD公式及CKD-EPI公式计算并用体表面积(BSA)校正后得到eGFR,分别以C-GGFR、7GFR、aGFR、c-7GFR4、c-aGFR4和CKD-EPI-GFR表示。分析99mTc-GFR与eGFR的相关性。结果相关回归分析显示,C-GGFR、7GFR、aGFR、c-7GFR4、c-aGFR4和CKD-EPI-GFR与99mTc-GFR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05、0.797、0.783、0.791、0.777和0.800,与99mTc-GFR偏差值均值分别为-2.46、-14.24、-16.53、-20.92、-22.92和-13.56。患者99mTc-GFR与SCr水平呈近似双曲线的关系。结论在基于SCr的公式估算得到的eGFR中,C-GGFR与99mTc-GFR的相关程度最高。提示当以酶法SCr测定结果作为数据源时,C-G公式较适合中国CKD住院患者eGFR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滤过率 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 血清肌酐 COCKCROFT-GAULT公式 MDRD方程 CKD-EPI方程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高尿酸水平与住院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短期进展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婷婷 李明杰 +3 位作者 林宁 钮忆欣 简蔚霞 苏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54-758,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白蛋白尿短期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10年4月—2015年4月21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T2DM住院患者,其中男性102例,女性108例。分别收集患...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白蛋白尿短期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10年4月—2015年4月21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T2DM住院患者,其中男性102例,女性108例。分别收集患者2次住院(分别作为基线和随访资料)的一般资料、生化检测结果和用药情况。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基线白蛋白尿以及白蛋白尿短期进展的潜在危险因素。结果·基线资料中,大量白蛋白尿组(≥300mg/24h)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无白蛋白尿组(<30mg/24h)(P=0.002)。207例患者(剔除3例数据有缺失的样本)第2次住院时,有51例白蛋白尿有进展(24.6%),156例无进展(75.4%)。白蛋白尿进展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白蛋白尿非进展组(P=0.0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尿酸水平是T2DM患者白蛋白尿短期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49,95%CI1.014~1.793,P=0.040)。结论·T2DM患者中,血清高尿酸水平可能是T2DM患者白蛋白尿短期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高尿酸进行早期干预可能会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血清尿酸 白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口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被引量:10
7
作者 秦利 李晓永 +1 位作者 苏青 刘志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DPN患者64例,采取分层随机、开放、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32例、对照组32例。患者常规给予饮食控制、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将血糖控制在良...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DPN患者64例,采取分层随机、开放、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32例、对照组32例。患者常规给予饮食控制、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将血糖控制在良好范围,维持原降压、调脂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甲钴胺0.5mg、每日3次口服,试验组同时给予α-硫辛酸600mg、每日1次联合甲钴胺0.5mg、每日3次口服,疗程均为12周。分别在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者的总症状评分(TSS)和神经传导速度(NCV),并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SS评分和NCV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T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腓总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口服治疗DPN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而且安全简便,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甲钴胺 口服投药 糖尿病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4
8
作者 姚文 王小玲 +2 位作者 巩树梅 邹敏 张洪燕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22-1329,共8页
目的 :对国内外脑出血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ofScience、theCochraneLibrary、EMBASE、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筛选脑出... 目的 :对国内外脑出血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ofScience、theCochraneLibrary、EMBASE、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筛选脑出血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分析,并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对脑出血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补充分析。结果 :经检索共获得358篇文献,最终纳入10篇文献进入统计分析,涉及19 447例脑出血患者,其中1 104例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Meta分析显示人口学资料中,肥胖[OR=9.45,95%CI(1.81,49.40),P=0.008]、年龄[OR=3.84,95%CI(2.57,5.75),P<0.001]是脑出血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房颤[OR=3.77,95%CI(2.83,5.02),P<0.001]、瘫痪[OR=6.73,95%CI(1.69,26.84),P=0.007]及平均住院日[OR=13.44,95%CI(11.97,14.90),P<0.001]是脑出血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基于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定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在西方国家是风险因素[OR=5.14,95%CI(3.32,6.97),P<0.001],但是在亚洲国家,此量表评定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是风险因素[OR=9.06,95%CI(0.58,142.66),P=0.12];D-二聚体[OR=607.42,95%CI(488.19,726.64),P<0.001]及[OR=8.24,95%CI(6.36,10.67),P<0.001],C反应蛋白(CRP)值[OR=8.43,95%CI(4.85,14.65),P<0.001]是高危因素。结论 :年龄增大、肥胖程度增大、瘫痪、并发房颤、较长住院日、较高D-二聚体及CRP值的脑出血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终末产物对内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葛勤敏 边帆 +1 位作者 许勤 苏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研究糖化终末产物(AGEs)对猪髂动脉内皮细胞(PIEC)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AGEs干预PIEC一定时间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变化。运用活性氧(ROS)捕获剂双氢-乙酰乙酸二氯荧光黄(DCFH-DA)孵育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二... 目的研究糖化终末产物(AGEs)对猪髂动脉内皮细胞(PIEC)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AGEs干预PIEC一定时间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变化。运用活性氧(ROS)捕获剂双氢-乙酰乙酸二氯荧光黄(DCFH-DA)孵育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二氯荧光黄(DCF)的荧光强度而测得细胞内ROS水平。结果随着AGEs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PIEC活力明显下降(P<0.05);细胞活力下降与作用浓度及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927,P<0.01)。经DCFH-DA孵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AGEs处理组细胞内DCF平均荧光强度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AGEs抑制内皮细胞活力,使细胞内ROS生成明显增加,直接诱导内皮细胞的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终末产物 内皮 氧化应激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认识的误区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8
10
作者 马小燕 史蓓洁 +3 位作者 范佳 包幸福 沈杰 朱子军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8期35-37,40,共4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认识的误区,以期为今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干预及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并从护理角度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内分泌科2009年5-9月门诊及住院的糖尿...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认识的误区,以期为今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干预及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并从护理角度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内分泌科2009年5-9月门诊及住院的糖尿病患者300例,以问卷形式调查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结果在胰岛素用药方面存在认识误区,如胰岛素治疗意味病情加重、会导致低血糖或上瘾等;对胰岛素治疗存在顾虑,如对注射的恐惧和担心注射部位感染等。结论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产生的顾虑,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以消除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认识误区,提高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认识误区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版糖尿病足风险筛查及分级工具预测效果检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小玲 姜丽萍 +7 位作者 姚文 李雯 唐雯婷 陈丽 王帆 陈寒蓓 简蔚霞 杨震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3-16,共4页
目的翻译并评价中文版糖尿病足风险筛查及分级工具,并验证其信效度及预测效果,为临床快速筛查提供工具。方法根据跨文化研究指南对糖尿病足风险筛查及分级工具进行汉化,并对35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足风险筛查,评定此筛查工具信效度... 目的翻译并评价中文版糖尿病足风险筛查及分级工具,并验证其信效度及预测效果,为临床快速筛查提供工具。方法根据跨文化研究指南对糖尿病足风险筛查及分级工具进行汉化,并对35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足风险筛查,评定此筛查工具信效度。结果中文版糖尿病足风险筛查及分级工具有6个维度14个条目,筛查工具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1,Cronbach′sα系数为0.677。ROC曲线下面积为0.743,灵敏度为62.7%,特异度为79.3%,约登指数为42.0%。结论中文版糖尿病足风险筛查及分级工具总体信效度和预测效果良好,筛查内容涉及糖尿病足风险主要影响因素,可用于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风险筛查,并为分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足 风险筛查 风险等级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对人腹膜间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边帆 葛勤敏 +1 位作者 栗明 苏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85-688,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葡萄糖对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HPMC体外培养并行免疫组化鉴定,取第2代细胞用于实验。将不同浓度葡萄糖干预HPMC一定时间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活性氧捕获剂双氢-乙酰乙酸二氯荧光黄(DCFH-...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葡萄糖对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HPMC体外培养并行免疫组化鉴定,取第2代细胞用于实验。将不同浓度葡萄糖干预HPMC一定时间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活性氧捕获剂双氢-乙酰乙酸二氯荧光黄(DCFH-DA)孵育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的荧光强度而测得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分析不同浓度葡萄糖及不同作用时间对HPMC细胞活力及ROS水平的影响。结果高糖明显抑制HPMC细胞活力(P<0.05),随着葡萄糖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率呈上升趋势。高糖干预HPMC后,细胞内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升高。结论高糖导致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其对细胞的损伤作用可能与氧自由基生成过多及ROS蓄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人腹膜间皮细胞 氧化应激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葡萄糖在内皮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葛勤敏 边帆 苏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高糖对猪髂动脉内皮细胞(PIECs)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高糖干预PIECs一定时间后,应用活性氧(ROS)捕获剂dihydroethidium(DHE)、双氢罗丹明123(DHR123)孵育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DHE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罗... 目的探讨高糖对猪髂动脉内皮细胞(PIECs)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高糖干预PIECs一定时间后,应用活性氧(ROS)捕获剂dihydroethidium(DHE)、双氢罗丹明123(DHR123)孵育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DHE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罗丹明123(rh123)的平均荧光强度(MFI)而测得细胞内ROS水平;以二甲基吖啶硝酸盐为化学发光试剂,通过化学发光仪检测加入NADPH后发光值的变化,以反映高糖对PIECs中NADPH氧化酶(NOX)活性的影响。设立正常组和甘露醇组作为对照。结果随着高浓度葡萄糖作用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荧光显微镜下高糖组细胞内DHE荧光增强;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高糖组细胞内rh123的MFI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化学发光仪检测表明,高糖组细胞NOX活性升高显著。结论高糖导致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其对细胞的损伤作用可能与氧自由基生成过多、ROS蓄积有关,该效应可能由NOX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内皮细胞 氧化应激 活性氧 NADPH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代高脂饮食对F2代大鼠的不良代谢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艳红 叶婷婷 +3 位作者 刘冲霄 方芳 陈源文 董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48-1052,共5页
目的观察母代高脂饮食对F2代大鼠的不良代谢影响。方法 3周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F0-HF组)和对照组(F0-CON组),至11周龄时交配怀孕产仔(F1代),母鼠按原饲养要求喂养至哺乳期结束。F1代大鼠断乳后均予普通饲料喂养至11周龄时... 目的观察母代高脂饮食对F2代大鼠的不良代谢影响。方法 3周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F0-HF组)和对照组(F0-CON组),至11周龄时交配怀孕产仔(F1代),母鼠按原饲养要求喂养至哺乳期结束。F1代大鼠断乳后均予普通饲料喂养至11周龄时再次交配产仔(F2-HCC组和F2-CON组),两组F2代大鼠均普通饲料喂养至3周龄,观察其糖脂代谢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F2-HCC组大鼠出生、1周龄时体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2-HCC组大鼠3周龄时空腹血糖和糖耐量曲线下面积均高于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和肝脏三酰甘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日龄及3周龄时F2-HCC组大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脂肪肝,对照组大鼠肝脏镜下结构均正常。结论母代高脂饮食可引起F2代大鼠体质量增加、肝脏脂肪变性及糖耐量受损,后代发生代谢性疾病的危险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代谢综合征 子代 隔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终末产物刺激胰岛中NADPH氧化酶水平升高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宁 李晓永 +1 位作者 张洪梅 苏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75-878,共4页
目的:研究体外糖化终末产物(AGEs)对大鼠胰岛NADPH氧化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大鼠胰岛,用AGEs刺激胰岛细胞2、12、24、48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ox2表达水平的变化,化学发光法检测NADPH氧化酶活力。结果:AGEs作用12、24 h后,Nox2... 目的:研究体外糖化终末产物(AGEs)对大鼠胰岛NADPH氧化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大鼠胰岛,用AGEs刺激胰岛细胞2、12、24、48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ox2表达水平的变化,化学发光法检测NADPH氧化酶活力。结果:AGEs作用12、24 h后,Nox2 mRNA水平较对照组分别上升1.75、2.31倍(P<0.05),随着AGEs作用时间的延长,NADPH氧化酶活力逐渐升高,24 h时达最高,后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糖化终末产物作用于胰岛后导致NADPH氧化酶活性增加,进而引起胰岛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终末产物 NADPH氧化酶 氧化应激 原代胰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代大鼠高脂饮食对子代早期肝内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叶婷婷 黄艳红 +3 位作者 方芳 刘冲霄 陈源文 董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索母代高脂饮食对子鼠早期肝脏病理改变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高脂饮食组(HF组)和对照组,至交配怀孕产仔,哺乳期母鼠继续原饮食并喂养子鼠至其3周龄,取子鼠肝脏组织,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并检测肝脏内过氧化... 目的探索母代高脂饮食对子鼠早期肝脏病理改变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高脂饮食组(HF组)和对照组,至交配怀孕产仔,哺乳期母鼠继续原饮食并喂养子鼠至其3周龄,取子鼠肝脏组织,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并检测肝脏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3(ACSL3)、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α(CPT-1α)及3-羟基酰基辅酶A脱氢酶(Ehhadh)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HF组母鼠所育的子鼠3周龄时肝细胞胞浆内可见弥漫性空泡变性,小叶内可见点灶状坏死;HF组子鼠肝脏组织PPARα和Ehhadh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CSL3基因表达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PT-1α基因表达水平亦高于对照组子鼠,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结论母鼠孕期持续至哺乳期的高脂饮食可引起子代早期肝内脂肪酸β氧化相关基因PPARα,CPT1α与Ehhadh表达代偿性增加,ACSL3表达降低,但尚不能逆转子代肝脏脂肪变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子代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与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万晓玉 董艳 +2 位作者 林宁 张洪梅 陈雪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2-246,共5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活性变化。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利用高热量饮食喂养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15 mg/kg)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于造模后2周和6周...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活性变化。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利用高热量饮食喂养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15 mg/kg)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于造模后2周和6周时提取大鼠胰岛组织,采用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明胶酶谱分析MMP2活性。结果两组大鼠胰岛组织中均存在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且糖尿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明胶酶谱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组MMP2的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造模后2周比较,糖尿病组造模后6周时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酶活性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胰岛组织中MMP2基因表达上调且酶活性增强,可能与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2 酶活性 胰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浆甲基乙二醛和乙二醛浓度 被引量:2
18
作者 孔祥 黄凯 +3 位作者 张洪梅 杨震 李晓永 苏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82-1186,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糖尿病患者血浆甲基乙二醛和乙二醛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方法采用HPLC-MS/MS技术测定1型(n=15)和2型糖尿病(n=17)患者以及正常受试者(n=10)血浆甲基乙二醛和乙二醛的浓度。待测血浆加入2,3-二...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糖尿病患者血浆甲基乙二醛和乙二醛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方法采用HPLC-MS/MS技术测定1型(n=15)和2型糖尿病(n=17)患者以及正常受试者(n=10)血浆甲基乙二醛和乙二醛的浓度。待测血浆加入2,3-二氨基萘(2,3-DAN)和内标乙二酮,充分反应及用乙腈沉淀蛋白后,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57∶43,v/v)为流动相,通过Hypersil GOLD色谱柱(50 mm×2.1 mm,5μm)分离;采用电喷雾电离源,选择正离子检测,甲基乙二醛-DAN结合物、乙二醛-DAN结合物和乙二酮-DAN结合物用于定量分析的选择性离子分别为m/z 195.18→m/z 126.25、m/z 181.14→m/z 126.10和m/z 237.34→m/z 209.34。结果甲基乙二醛-DAN结合物和乙二醛-DAN结合物线性范围分别为2~1 000 ng/mL和50~1 000 ng/mL,平均回收率均>70%。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甲基乙二醛和乙二醛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受试者。结论成功建立测定糖尿病患者血浆中甲基乙二醛和乙二醛浓度的HPLC-MS/MS方法,灵敏度、准确度和回收率均较高,专属性强,适用于大批临床样本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乙二醛 乙二醛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发育期鼠脑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洪梅 苏青 罗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6-288,共3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对发育期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甲减鼠脑发育异常的机制。方法以丙基硫氧嘧啶溶液灌胃,制成大鼠围生期甲减模型,收集出生后21 d的正常(对照组)及甲减幼鼠(甲减组)脑组织,测定脑组织匀浆...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对发育期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甲减鼠脑发育异常的机制。方法以丙基硫氧嘧啶溶液灌胃,制成大鼠围生期甲减模型,收集出生后21 d的正常(对照组)及甲减幼鼠(甲减组)脑组织,测定脑组织匀浆液各项氧化应激指标的水平。结果甲减组幼鼠脑组织蛋白羰基及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水平、总抗氧化力、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较对照组升高(P<0.05);过氧化氢酶活性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鼠脑发育期甲减可引起脑组织氧化应激状态的改变,这可能参与了甲减性脑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 氧化应激 脑发育 脑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瘤转化基因在垂体大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性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静芳 苏青 蔡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研究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在垂体大腺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垂体大腺瘤40例,其中无功能腺瘤22例,生长激素腺瘤8例,泌乳素腺瘤10例。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垂体大腺瘤中PTTG表达。结合影像资料... 目的研究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在垂体大腺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垂体大腺瘤40例,其中无功能腺瘤22例,生长激素腺瘤8例,泌乳素腺瘤10例。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垂体大腺瘤中PTTG表达。结合影像资料,分析PTTG的表达与大腺瘤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40例垂体大腺瘤中均发现PTTG的表达升高,PTTG在侵袭性垂体大腺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大腺瘤(P<0.01)。结论PTTG的表达与垂体大腺瘤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其表达程度可用作垂体大腺瘤预后的评估指标,为大腺瘤术后复发以及相应的辅助治疗提供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大腺瘤 垂体瘤转化基因 侵袭性 肿瘤侵袭性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