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地区人乳中脂肪酸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爱菊 张伟利 +3 位作者 蒋明华 何稼敏 黄启泰 郑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对上海地区人乳脂肪酸成分再次进行调查,以获得上海地区人乳脂肪酸成分的最新数据。方法选择健康产妇31例,平均年龄(27±4)岁,平均孕期(39±1)周,婴儿平均出生体质量为(3 405±375)g。采集每位产妇产后1~7 d的初乳、1... 目的对上海地区人乳脂肪酸成分再次进行调查,以获得上海地区人乳脂肪酸成分的最新数据。方法选择健康产妇31例,平均年龄(27±4)岁,平均孕期(39±1)周,婴儿平均出生体质量为(3 405±375)g。采集每位产妇产后1~7 d的初乳、14 d和28 d的过渡乳以及42 d的成熟乳,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人乳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测定。结果人乳中的总脂肪酸含量从初乳、过渡乳到成熟乳逐渐增加;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1~7 d的初乳中逐渐增加,至过渡乳和成熟乳逐渐下降;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1~7 d的初乳中逐渐降低,到过渡乳和成熟乳又逐渐升高;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A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在初乳中很高,到成熟乳后明显降低,而必需脂肪酸、亚油酸(LA)和α-亚麻酸(ALA)则随哺乳期的延长逐渐增加。与10年前的上海人乳资料相比较,DHA含量有所增加,而ALA含量却有下降。结论人乳中的脂肪酸含量随哺乳期的延长不断发生变化。中国上海地区人乳中必需脂肪酸、LA的含量显著高于国外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亚油酸 人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儿科杂志》所刊论著的研究设计类型和质量分析
2
作者 许小幸 蔡虹蔚 +1 位作者 陈光榆 邹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0-323,共4页
目的评价《临床儿科杂志》所刊论著的研究设计类型、研究质量和研究领域。方法手工检索并评阅和分析2005年至2012年《临床儿科杂志》所刊论著的研究对象、设计、方案实施,以及2010年至2012年所刊论著的研究领域。结果 2005至2012年共发... 目的评价《临床儿科杂志》所刊论著的研究设计类型、研究质量和研究领域。方法手工检索并评阅和分析2005年至2012年《临床儿科杂志》所刊论著的研究对象、设计、方案实施,以及2010年至2012年所刊论著的研究领域。结果 2005至2012年共发表论著1 409篇,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占77.5%;研究设计类型以病例分析为主,占36.45%;观察性病例对照研究占24.91%。近年来,平行对照和自身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从8.42%增加到11.08%。8年来所刊论著的研究设计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0.39,P<0.001)。在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研究中,Jadad评分在3分以上的仅占10.9%。2010至2012年所刊论著以探讨病因和治疗最为多见。结论近年来《临床儿科杂志》所刊论著的研究设计类型有所变化,但高质量的循证医学研究所占比例仍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研究方法 研究设计 儿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12例临床和实验室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邱文娟 叶军 +5 位作者 韩连书 高晓岚 王瑜 杨培蓉 何振娟 顾学范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83-987,共5页
目的探讨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特点。方法对12例肝内胆汁淤积和黄疸患儿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结合血串联质谱分析、尿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诊断为NICCD。对确诊患儿的临床表现、常规实... 目的探讨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特点。方法对12例肝内胆汁淤积和黄疸患儿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结合血串联质谱分析、尿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诊断为NICCD。对确诊患儿的临床表现、常规实验室检查、血氨基酸谱和酰基肉碱谱、尿有机酸等进行分析。结果NICCD患儿出生体重偏低。实验室改变包括-γ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以及甲胎蛋白升高、高胆红素血症、低蛋白血症、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有明显低血糖6例,有轻度高氨血症3例,有半乳糖血症仅1例。3例肝活检病理提示肝内胆汁淤积和肝细胞脂肪变性。串联质谱分析发现多数患儿有特异性瓜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明显升高,以及游离肉碱、C2、C3和长链酰基肉碱升高。尿气相色谱质谱有机酸分析有尿4-羟基苯乳酸、4-羟基苯丙酮酸和4-羟基苯乙酸升高。结论不明原因黄疸患儿鉴别诊断应考虑到NICCD,早期进行串联质谱分析对明确NICCD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儿科杂志,2007,25(12):983-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RIN 新生儿 肝内胆汁淤积 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高通量测序分析策略诊断儿童期发病亨廷顿舞蹈病及其临床特征分析
4
作者 徐诗怡 刘怡 +3 位作者 余永国 干静 肖冰 孙昱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5-451,共7页
目的报告1例儿童期发病亨廷顿病(COH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遗传改变,探讨改良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方法检出CAG重复扩增变异的可能。方法经外显子组测序(ES)STR分析(ES-STR)发现1例COHD病例,回顾性分析该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COHD的遗传学和... 目的报告1例儿童期发病亨廷顿病(COH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遗传改变,探讨改良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方法检出CAG重复扩增变异的可能。方法经外显子组测序(ES)STR分析(ES-STR)发现1例COHD病例,回顾性分析该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COHD的遗传学和表型特征。结合大规模临床ES数据,分析基于ES数据对HTT(CAG)n扩增的检测效果。结果先证者,男,1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言语发育迟缓、运动倒退、行走不稳。通过分析ES结果发现患儿Huntington(HTT)基因上(CAG)n重复拷贝数为83/17,家系验证结果发现患儿父亲HTT基因上(CAG)n重复拷贝数分别为44/18。文献检索共纳入15篇文献,共20例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以言语迟缓、运动障碍、肌张力障碍为主,平均发病年龄(4.23±2.33)岁,(CAG)n重复拷贝数范围为51~312次。ES在HTT(CAG)n位点覆盖较好,可以有效的将CAG重复数超过病理阈值的病例检测出来,但是随着CAG重复数目增加,检测出的CAG数目和实际出现偏差,还需依赖验证时得出准确的重复数。结论ES-STR对于亨廷顿舞蹈症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特别对于临床表型不典型的COHD患儿,在高通量测序方法中即可有效分析诊断,本文通过归纳COHD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助于临床诊断,避免误诊、漏诊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廷顿病 外显子组测序 短串联重复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二酸血症诊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59
5
作者 王斐 韩连书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24-727,共4页
甲基丙二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反复呕吐及嗜睡、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诊断依靠串联质谱检测血中的酰基肉碱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尿甲基丙二酸。对伴有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儿,治... 甲基丙二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反复呕吐及嗜睡、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诊断依靠串联质谱检测血中的酰基肉碱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尿甲基丙二酸。对伴有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儿,治疗以维生素B_(12)、甜菜碱和左旋肉碱为主;对不伴有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儿以限制天然蛋白质摄入,给予去除异亮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和苏氨酸的特殊奶粉及左旋肉碱治疗为主。维生素B_(12)治疗有效型预后较好,治疗无效型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血症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防治全胃肠外营养所致肠屏障功能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鲍倩玲 刘怡晟 张伟利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4-507,共4页
目的研究精氨酸对全胃肠外营养(TPN)所致肠屏障功能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24只幼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右侧颈静脉结扎后自由饮食,其余两组经右颈静脉插入硅胶管,标准TPN组输注标准TPN液[175kcal/(kg·d),200ml/(kg·d)],... 目的研究精氨酸对全胃肠外营养(TPN)所致肠屏障功能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24只幼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右侧颈静脉结扎后自由饮食,其余两组经右颈静脉插入硅胶管,标准TPN组输注标准TPN液[175kcal/(kg·d),200ml/(kg·d)],精氨酸强化TPN组输注精氨酸占总热卡2%的等氮等热卡的TPN液。7d后分别取血浆及回肠标本观察肠黏膜形态学改变、肠菌移位率、血浆和回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活性、血浆D!乳酸含量。结果肠黏膜在标准TPN组变薄、萎缩(P<0.01),而精氨酸强化TPN组肠黏膜的萎缩较标准TPN组减轻(P<0.05);精氨酸强化TPN组肠菌移位率较标准TPN组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氨酸强化TPN组血浆和回肠组织DAO活性较标准TPN组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氨酸强化TPN组血浆D!乳酸含量较标准TPN组降低(P<0.01),较正常对照组仍偏高(P<0.05)。结论精氨酸对维持肠黏膜形态和功能的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添加适量外源性的精氨酸具有改善TPN所致小肠黏膜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全胃肠外营养 肠屏障功能 二胺氧化酶 D-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身体活动干预对早产儿骨状况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廖祥鹏 凌慧 +3 位作者 张立 卫雅蓉 江敏 张伟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901-904,共4页
目的评价出生后早期身体活动干预对早产儿骨强度和骨代谢影响。方法38例早产儿(胎龄30.2±2.2周,体重1343±355g)随机分三组,其中肢体按摩组12例、躯体肢体按摩组12例和对照组14例。从出生后第1周到接下来4周进行身体接触、四... 目的评价出生后早期身体活动干预对早产儿骨强度和骨代谢影响。方法38例早产儿(胎龄30.2±2.2周,体重1343±355g)随机分三组,其中肢体按摩组12例、躯体肢体按摩组12例和对照组14例。从出生后第1周到接下来4周进行身体接触、四肢伸展屈曲运动。用定量超声(quantitativeultrasound,QUS)方法测量胫骨中段的骨超声波速度值(speed of sound,SOS);同时,测量骨合成的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e,BALP)、骨吸收代谢指标I型胶原羧基端肽(carboxyterminal telopeptide type I collagen,ICTP)。这些指标在研究开始和结束时分别测量。结果三组早产儿在干预前后都有骨强度下降,但对照组骨SOS值有显著性下降(干预前:2905±104m/s;干预后:2822±109m/s,P=0.028),肢体按摩组和躯体肢体按摩组的SOS值在干预前后无显著性下降,但三组早产儿的骨SOS变化值有显著性差别(F=10.895,P<0.001),干预后血清骨代谢指标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别。结论每天的伸展屈曲运动可以减少早产儿出生后骨强度显著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练习 定量超声 声波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脂多糖诱导活性小胶质细胞对少突胶质前体毒性作用的体内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何亚芳 陈惠金 +1 位作者 钱龙华 陈冠仪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59-863,共5页
目的探讨细菌脂多糖(LPS)诱导活性小胶质细胞(MG)激活对少突胶质前体(preOLs)毒性作用。方法 2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模型组,每组24只。脑立体定位仪下对PVL组新生大鼠经脑室注入LPS1μg/g,建立感染型PVL... 目的探讨细菌脂多糖(LPS)诱导活性小胶质细胞(MG)激活对少突胶质前体(preOLs)毒性作用。方法 2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模型组,每组24只。脑立体定位仪下对PVL组新生大鼠经脑室注入LPS1μg/g,建立感染型PVL新生大鼠动物模型;对假手术组新生大鼠经脑室注入相同体积的无菌PBS。于造模后第5天处死取脑,分别进行光镜下脑白质病理评估、硝酸还原法检测NO含量、还原比色法检测O2-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过氧亚硝酸盐(ONOO-)含量以及OL前体的存活率。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LPS诱导可引起新生大鼠的脑白质严重损伤(Z=7.498,P=0.000),脑内O2-含量(42.822±3.600比187.717±8.566,t=26.907,P=0.000)明显增加,NO含量[(1.097±0.079)μmol/gprot比(2.878±0.183)μmol/gprot,t=34.728,P=0.000]、ONOO-含量[(0.000±0.000)%比(11.000±1.732)%]均显著增加,脑白质内O4阳性OL前体[(11.513±0.775)%比(3.353±0.442)%,t=16.013,P=0.000]大量减少。结论从体内确认LPS诱导OL前体的死亡通路,是通过LPS诱导MG激活,促使生成大量NO、O2-和ONOO-,作用于OL前体,导致OL前体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突胶质前体 小胶质细胞 脂多糖 过氧亚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苯丙氨酸血症的诊治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叶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7-200,共4页
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HPA)是指血苯丙氨酸浓度〉120μmol/L(〉2mg/dl),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氨基酸代谢病。我国自1981年开展HPA/PKU新生儿筛查,随着全国各省市新生儿筛查工作的逐步推广,临床... 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HPA)是指血苯丙氨酸浓度〉120μmol/L(〉2mg/dl),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氨基酸代谢病。我国自1981年开展HPA/PKU新生儿筛查,随着全国各省市新生儿筛查工作的逐步推广,临床儿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逐步提高,尤其是对HPA的鉴别诊断意识逐步增强,使患儿能尽早得到明确诊断、正确治疗,避免或减轻智能发育障碍等神经系统后遗症。现就HPA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基因研究、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提供我们的诊治经验,以供I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苯丙氨酸血症 诊治经验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神经系统后遗症 新生儿筛查 氨基酸代谢病 诊断意识 智能发育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促进未成熟脑白质内在修复潜能的体内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毛凤霞 陈惠金 +1 位作者 钱龙华 李文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59-1065,共7页
目的探讨体内应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糖)对未成熟脑白质内在修复潜能的促进作用。方法 5日龄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组和UDP组,Sham组为假手术组,PVL组和UDP组建立PVL模型,UDP组缺氧后即刻经腹腔一次性注射UDP糖20... 目的探讨体内应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糖)对未成熟脑白质内在修复潜能的促进作用。方法 5日龄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组和UDP组,Sham组为假手术组,PVL组和UDP组建立PVL模型,UDP组缺氧后即刻经腹腔一次性注射UDP糖2000mg/kg。应用免疫荧光三标技术检测体内新生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情况,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观察脑白质细胞的凋亡情况,并分别于建模后7 d及21 d进行光、电镜脑白质病理和髓鞘形成情况评估。结果 UDP组白质新生神经元-神经胶质2型抗原(NG2+)阳性祖细胞数、新生少突胶质细胞前体标记物(O4+)阳性、少突胶质细胞(OLs)前体、环核苷磷酸二酯酶(CNPase+)阳性、不成熟OL和髓鞘碱性蛋白(MBP+)阳性、成熟OL数均多于同时段PV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白质凋亡细胞数、光镜下病理改变、白质髓鞘形成个数及髓鞘厚度均优于PV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体内应用UDP糖能明显促进白质胶质祖细胞的激活、增殖及进一步分化和成熟,并能明显降低白质新生细胞凋亡率,改善脑白质病变和髓鞘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脑白质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少突胶质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养育环境对低出生体质量儿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秀霞 贝斐 +6 位作者 丁珊 黄萍 蔡泳 李生慧 黄红 金星明 步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3-346,共4页
目的了解家庭养育环境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该群体的家庭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由1~3岁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LBW组)以及足月正常出生体质量儿(NBW组)的主要带养人完成家庭养育环境问卷和TNO-AZL Preschoo... 目的了解家庭养育环境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该群体的家庭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由1~3岁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LBW组)以及足月正常出生体质量儿(NBW组)的主要带养人完成家庭养育环境问卷和TNO-AZL Preschool Children Quality of Life(TAPQoL)问卷,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共完成147份问卷,LBW组78份,NBW组69份。无论是LBW组还是NBW组,大部分家庭的养育环境在中等及以上水平,LBW组家庭社会适应环境、忽视和语言环境均低于NB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得分均较高,均达总分的70%以上。家庭养育环境与LBW组的HR-QoL无相关性(P>0.05)。结论家庭养育环境对LBW的HR-QoL无影响,但家庭环境教育和忽视环境的建设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养育环境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低出生体质量儿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R17调控脑白质损伤后内在修复潜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毛凤霞 陈惠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7-290,共4页
脑白质损伤可导致髓鞘损害和神经纤维不能髓鞘化,是脑瘫、智力和视听障碍的主要原因。目前,促进神经再生的内在修复潜能正趋向于成为治疗脑白质损伤的重要策略。近来发现一种新的P2Y受体——GPR17可能调控脑白质损伤后的内在修复潜能。... 脑白质损伤可导致髓鞘损害和神经纤维不能髓鞘化,是脑瘫、智力和视听障碍的主要原因。目前,促进神经再生的内在修复潜能正趋向于成为治疗脑白质损伤的重要策略。近来发现一种新的P2Y受体——GPR17可能调控脑白质损伤后的内在修复潜能。文章将就脑白质的解剖特点、少突胶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GPR17在脑白质损伤后内在修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 少突胶质细胞 GPR17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7b^(tx-J)小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及ATP7A表达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璟 焦先婷 +3 位作者 刘晓青 余晓刚 何振娟 张拥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16-919,共4页
目的通过对Atp7btx-J小鼠脑组织不同部位细胞凋亡的分析,钙、铜含量的测定,以及铜转运ATP酶ATP7A表达的研究,初步探讨肝豆状核变性致神经系统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20周龄Atp7btx-J小鼠大脑皮层、小脑、基底神经节及海马区脑组织,Hoe... 目的通过对Atp7btx-J小鼠脑组织不同部位细胞凋亡的分析,钙、铜含量的测定,以及铜转运ATP酶ATP7A表达的研究,初步探讨肝豆状核变性致神经系统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20周龄Atp7btx-J小鼠大脑皮层、小脑、基底神经节及海马区脑组织,Hoechst染色后分析细胞凋亡情况,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钙、铜含量,Real-Time PCR检测不同部位ATP7A mRNA的表达量。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纯合型小鼠小脑及基底神经节区细胞凋亡最为显著(P<0.05),小脑、基底神经节及海马区的铜和钙含量明显升高(P<0.01),脑组织不同部位ATP7A mRNA表达下调,其中基底神经节和小脑部位ATP7A mRNA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豆状核变性致神经系统损伤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铜在脑内特殊部位的异常蓄积是始动因素,钙介导的细胞凋亡是导致神经系统损伤的重要因素,ATP7A在脑内不能代偿性地协助排出大量蓄积的铜可能加剧了神经系统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Atp7b^tx-J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垂体功能减退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明 黄成姣 顾学范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2-444,共3页
先天性垂体功能减退症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内分泌疾病,多由于垂体本身基因突变、围生期损伤或者缺氧所致。文章主要从垂体功能减退症病因学方面进行综述,着重从与垂体发育有关基因突变方面进行阐述,同时也包括最近临床分型、MRI诊断方面以... 先天性垂体功能减退症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内分泌疾病,多由于垂体本身基因突变、围生期损伤或者缺氧所致。文章主要从垂体功能减退症病因学方面进行综述,着重从与垂体发育有关基因突变方面进行阐述,同时也包括最近临床分型、MRI诊断方面以及预后方面的进展。最后指出要重视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减少社会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垂体功能减退症 遗传学 诊断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ffin-Siris综合征3例患儿的临床表型分析和基因诊断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臣臣 张惠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5-360,共6页
目的对3例Coffin-Siris综合征患儿进行临床表型分析和基因变异位点鉴定,明确其致病原因。方法采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家系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一代测序等多种基因检测方法进行病因学确诊。采集患儿3外周血建立... 目的对3例Coffin-Siris综合征患儿进行临床表型分析和基因变异位点鉴定,明确其致病原因。方法采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家系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一代测序等多种基因检测方法进行病因学确诊。采集患儿3外周血建立永生化淋巴细胞系,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患儿3 ARID1B蛋白表达。结果3例患儿均因发育迟缓就诊,均合并有面容异常。患儿1伴宫内发育不全,患儿2伴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3伴智力落后和手部异常体征。3例患儿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均为阴性。患儿1和患儿2采用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得到致病基因位点。患儿1 SMARCB1基因存在一个未见报道的新生杂合剪切变异c.363-3C>G,患儿2 ARID1B基因存在一个未见报道的新生杂合剪切变异c.3550+1(IVS13)G>A。患儿3家系全外显子组未检测到变异,经家系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ARID1B基因携带新生杂合第11号外显子部分缺失,此位点也尚未有文献报道。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患儿3 ARID1B蛋白水平的表达量明显下降。结论Coffin-siris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以发育落后为主诉。多种基因诊断方法的综合运用,结合临床表现,可帮助确诊Coffin-Siris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ffin-Siris综合征 生长发育迟缓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dgehog通路在先天性胆道闭锁发病机制中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白美荣 虞贤贤 褚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75-479,共5页
先天性胆道闭锁(congenital biliary atresia,CBA)是一种新生儿早期胆管疾病,导致肝内肝外胆管不同程度的闭锁并造成肝组织纤维化伴肝胆管不可逆性损伤。它是新生儿阻塞性黄疸和小儿肝移植最主要的原因。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研究清楚,是... 先天性胆道闭锁(congenital biliary atresia,CBA)是一种新生儿早期胆管疾病,导致肝内肝外胆管不同程度的闭锁并造成肝组织纤维化伴肝胆管不可逆性损伤。它是新生儿阻塞性黄疸和小儿肝移植最主要的原因。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研究清楚,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复杂疾病。Hedgehog信号通路在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器官形成及发育中有重要作用。近期研究发现,Hedgehog信号通路在CBA的发生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Hedgehog通路的激活会影响胚胎肝脏发育、增强肝胆管纤维化的发生并且阻碍胆管形态的形成,从而导致CBA的发生。文章重点介绍Hedgehog通路在CBA形成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胆道闭锁 HEDGEHOG通路 肝脏纤维化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碱减少肺泡间隔厚度以改善高氧暴露新生大鼠肺发育的研究(英文)
17
作者 朱履昌 李慧萍 +3 位作者 唐俊 潘俊 朱建幸 张拥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01-1107,共7页
目的明确高氧暴露新生大鼠肺组织的肺泡间隔增厚是否由肺泡间隔细胞凋亡抑制引起,进一步研究茶碱是否可以通过减少肺泡间隔厚度改善高氧暴露新生大鼠的肺发育。方法建立新生SD大鼠高氧暴露(85%O2)肺损伤模型,将新生大鼠随机分为3组。①... 目的明确高氧暴露新生大鼠肺组织的肺泡间隔增厚是否由肺泡间隔细胞凋亡抑制引起,进一步研究茶碱是否可以通过减少肺泡间隔厚度改善高氧暴露新生大鼠的肺发育。方法建立新生SD大鼠高氧暴露(85%O2)肺损伤模型,将新生大鼠随机分为3组。①新生大鼠每日注射生理盐水并予高氧暴露;②新生大鼠每日注射生理盐水并置正常空气中;③新生大鼠注射茶碱20 mg/(kg.d)并予高氧暴露。并运用TUNEL法检测肺泡间隔中的凋亡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肺泡间隔中的肌成纤维细胞。结果高氧暴露7 d的新生大鼠肺组织肺泡间隔增厚,肺泡间隔细胞凋亡减少,肺泡间隔肌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加;而茶碱可以使高氧暴露后新生大鼠肺组织肺泡间隔细胞变薄,肺泡间隔细胞凋亡增加,肺泡间隔肌成纤维细胞减少。结论茶碱可以通过减少肺泡间隔厚度,减少肺泡间隔内的肌成纤维细胞数量,进而改善高氧暴露新生大鼠的肺发育。增加肺泡间隔细胞凋亡可能是茶碱的作用机制之一。肌成纤维细胞作为一种重要的间质细胞,可能在高氧引起的肺泡间隔细胞凋亡异常及肺泡间隔增厚等变化中起重要作用。[临床儿科杂志,2010,28(12):1101-1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碱 高氧 肺泡发育 肌成纤维细胞 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r3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初步表型研究
18
作者 谭冬琼 叶军 +3 位作者 韩连书 邱文娟 顾学范 张惠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91-1097,共7页
目的建立凋亡相关蛋白3(Apr3)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并初步研究其表型。方法设计基因敲除方案,获得Apr3flox(+/-)嵌合体小鼠,繁殖获得Apr3(-/+)小鼠后,再自交得到Apr3基因全身敲除Apr3(-/-)纯合小鼠和对照野生型小鼠。提取小鼠鼠尾组... 目的建立凋亡相关蛋白3(Apr3)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并初步研究其表型。方法设计基因敲除方案,获得Apr3flox(+/-)嵌合体小鼠,繁殖获得Apr3(-/+)小鼠后,再自交得到Apr3基因全身敲除Apr3(-/-)纯合小鼠和对照野生型小鼠。提取小鼠鼠尾组织基因组DNA,PCR扩增野生型和敲除基因片段,在DNA水平判断小鼠的基因型;提取小鼠肝脏RNA和蛋白,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验Apr3基因的表达;观察基因敲除小鼠的遗传性状、体质量变化趋势以及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和代谢的指标如血糖、血脂、肝功能;对小鼠溶酶体富集的主要脏器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观察。结果成功建立Apr3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其中Apr3(-/-)小鼠存活并且可育,在2月龄时体质量落后于野生型小鼠。肝功能检测结果显示,2月龄Apr3(-/-)小鼠谷草转氨酶(AST)较野生型小鼠升高(P<0.05);H-E染色结果显示,肝组织出现明显肝细胞水肿样变性和汇管区炎症细胞浸润。结论初步建立了Apr3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Apr3基因敲除引起2月龄小鼠体质量落后、肝脏组织形态学异常和AST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r3基因 基因敲除 表型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F12基因新复合杂合突变导致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1例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裴皓月 龚一鸣 +3 位作者 韩心如 白美荣 褚迅 周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91-797,共7页
目的鉴定导致1例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8(PFIC 8)患儿的KIF 12基因变异及其对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1例PFIC 8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变异用一代测序进行验证。通过免疫荧光染色、细胞模型、实时定量聚合... 目的鉴定导致1例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8(PFIC 8)患儿的KIF 12基因变异及其对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1例PFIC 8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变异用一代测序进行验证。通过免疫荧光染色、细胞模型、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反应研究变异对基因功能的影响。同时对已报道的17例PFIC 8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基因变异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儿,男,1个月14天,临床表现以发热和黄疸为主。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患儿的KIF 12基因存在c.539G>A+c.928C>T复合杂合突变,此前未见报道。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患儿肝细胞的KIF12蛋白的细胞内定位发生改变。在293T细胞中,c.539A、c.928T和c.539A+c.928T均可以使KIF12的mRNA表达减少,c.928T和c.539A+c.928T可使KIF12的蛋白水平表达降低(P<0.05)。文献回顾显示,已有7个KIF 12的纯合突变和1个复合杂合突变(c.538C>T+c.539G>A)被报道。在已报道的病例中,KIF 12的突变类型和PFIC 8患儿的肝外临床表型无关。结论在1例PFIC 8患儿中发现1种新的KIF 12复合杂合突变。在已发现的9个突变中,其类型与PFIC8肝外临床表型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8 KIF12基因 全外显子组测序 复合杂合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质谱技术在有机酸血症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20
作者 韩连书 高晓岚 +3 位作者 叶军 邱文娟 王瑜 顾学范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70-974,共5页
目的探讨串联质谱技术在有机酸血症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566例遗传性代谢病高危儿童的干血滤纸片进行串联质谱分析,结合尿气相色谱质谱有机酸分析、酶活性测定和基因突变分析,诊断有机酸血症。比较不同有机酸血症间的串联质... 目的探讨串联质谱技术在有机酸血症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566例遗传性代谢病高危儿童的干血滤纸片进行串联质谱分析,结合尿气相色谱质谱有机酸分析、酶活性测定和基因突变分析,诊断有机酸血症。比较不同有机酸血症间的串联质谱结果差异。结果共确诊有机酸血症82例(3.2%),其中甲基丙二酸血症(MMA)44例,丙酸血症(PA)10例,生物素酶缺乏症4例和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2例;患儿丙酰肉碱(propinoylcar-nitine,C3)水平均高于健康儿童上限值(4.0μmol/L)。PA和MMA患儿C3与游离肉碱(C0)比值(C3/C0)、C3与乙酰肉碱(C2)比值(C3/C2)也高于健康儿童上限值;PA患儿同时伴有甘氨酸增高,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甘氨酸正常;生物素酶缺乏症和全羧化酶合成酶症患儿伴3"羟基"异戊酰肉碱(3"hydyoxyl"isovalerylcarnitine,C5"OH)水平增高;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5例)、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裂解酶缺乏症(3例)和β"酮硫解酶缺乏症(4例)患儿C5"OH水平也增高,前两种疾病仅表现为C5"OH增高,后一种疾病同时伴有异戊烯酰基肉碱水平增高;异戊酸血症5例,仅表现为异戊酰肉碱(C5)增高;戊二酸血症(GA)"Ⅰ型(3例)仅表现为戊二酰肉碱(C5DC)增高,GA"Ⅱ型(2例)除C5DC增高外,伴有多种酰基肉碱增高,两者可作鉴别。结论通过串联质谱酰基肉碱、酰基肉碱比值和氨基酸分析,可对部分有机酸血症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部分有机酸血症需结合尿气相色谱质谱有机酸分析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质谱 有机酸血症 酰基肉碱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