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代谢组学探讨电针对WKY抑郁大鼠的抗抑郁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李翔 曾晓铃 +3 位作者 顾政平 李珊珊 徐世芬 李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86-2194,共9页
目的采用液质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探究电针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WKY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假针组,每组8只。Wistar雄性大鼠8只设为对照组。电针组于“百会”“足三里”进行电针治疗,每次20 min,1周5次,连续治疗3周... 目的采用液质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探究电针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WKY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假针组,每组8只。Wistar雄性大鼠8只设为对照组。电针组于“百会”“足三里”进行电针治疗,每次20 min,1周5次,连续治疗3周。假针组取穴同电针组,毫针不刺破皮肤,毫针与电针仪导线相连,但无电流通过。最后通过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和新奇抑制摄食实验评价行为学改变;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粪便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系统分析代谢物及组成的变化,探究抑郁症核心生物标记物的代谢途径差异,以评价电针的抗抑郁作用机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在旷场试验中的直立次数减少(P<0.001),中央运动距离减少(P<0.05);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延长(P<0.001);新奇抑制摄食潜伏摄食时间增加(P<0.001)。与假针组相比,电针组在旷场试验中的直立次数增加(P<0.001),中央运动距离增加(P<0.05);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减少(P<0.001);新奇抑制摄食潜在摄食时间减少(P<0.001)。通过模式识别分析发现,WKY大鼠代谢产物发生显著差异,电针后的代谢产物也出现明显差异。对显著性差异代谢产物分析发现,甜菜苷在模型组中升高,在电针组中降低;环己基氨基磺酸酯、10-氢过氧-H4-神经前列腺素、15(S)-羟基二十碳三烯酸、地奥司明在模型组中降低,在电针组中升高。KEGG通路结果发现显著差异代谢产物主要参与了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生物素降解与代谢等代谢途径。结论电针能改变抑郁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可能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生物素降解与代谢等代谢途径发挥抗抑郁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代谢组学 电针 代谢通路 WKY抑郁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作用特点及相关研究进展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胥琨 李珊珊 +3 位作者 殷萱 李夏 顾政平 徐世芬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79-2185,共7页
本文查阅了近5年来国内外所报道的有关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研究文献,分别从针灸在治疗抑郁症及其相关伴随症状、针药结合的作用优势、针灸治疗的选穴方法等层面,概述分析了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作用特点及研究进展,并总结认为针灸在抑... 本文查阅了近5年来国内外所报道的有关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研究文献,分别从针灸在治疗抑郁症及其相关伴随症状、针药结合的作用优势、针灸治疗的选穴方法等层面,概述分析了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作用特点及研究进展,并总结认为针灸在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方面卓有成效,且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及作用。本文旨在为临床应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针灸 临床应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