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2015—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简称“交医”)高水平临床研究发展趋势及现状,并对交医临床研究水平的提升策略进行总结,旨在为医学院校推动高水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目的·分析2015—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简称“交医”)高水平临床研究发展趋势及现状,并对交医临床研究水平的提升策略进行总结,旨在为医学院校推动高水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发表时间为2015—2023年,以交医(含附属医院)作为第一作者所在机构发表的论文。利用一般描述性方法分析临床研究论文发表、临床试验注册、临床研究人才队伍、临床研究合作现况;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检索到的临床研究论文的国际合作、主题分布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对2015—2018年与2019—2023年两个时间段,交医在临床研究领域发文数、Q1区发文数、顶尖临床医学期刊发文数和专职科研人员数量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2015—2023年,以交医为第一作者所在机构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共计9468篇,年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2023年,交医临床研究Q1区发文数、顶尖临床医学期刊发文数、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的临床研究数、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发布数、专职科研队伍人数以及国家级人才新增人数均呈整体上升趋势;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慢性病为主要研究热点。临床研究论文中,1308篇(13.82%)为国际合作论文,其中以美国(733篇)、澳大利亚(137篇)、英国(99篇)等发达国家/地区与交医合作论文居多。2019—2023年与2015—2018年相比,交医在临床研究论文数、Q1区发文数、顶尖临床医学期刊发文数和附属医院新增专职科研人数方面比较,均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交医强化顶层设计,围绕重大疾病进行深入探索,以“平台-人才-方法学”为路径,构建了体系化、一体化和闭环式的临床研究水平提升模式,相继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成果。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2012—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简称上海交大医学院)注册的临床试验与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的学科分布、研究团队、多中心合作及其趋势特征。方法·在Dimensions及中国、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重点检索上海交大医学院...目的·分析2012—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简称上海交大医学院)注册的临床试验与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的学科分布、研究团队、多中心合作及其趋势特征。方法·在Dimensions及中国、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重点检索上海交大医学院及附属医院2012—2021年注册开展的临床试验信息,按健康研究分类系统(Health Research Classification System,HRCS)和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ICRP)肿瘤分类标准等对每条临床试验进行分类与标注。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同期以上海交大医学院为第一或通信作者所在机构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采用EXCEL 2016和VOSviewer 1.6.18软件对以上信息进行聚类分析和可视化汇总。结果·2012—2021年全球新注册的临床试验中有中国研究人员参与的为54652项,占全球总数的13.63%。北京、上海、广州是中国开展临床试验研究最多的3个城市。上海交大医学院这10年间每年新注册的与在研的临床试验项目数基本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但2021年新注册的项目数略有下降。在所有上海交大医学院注册的3970项临床试验中,44.4%在中国临床试验平台注册,55.0%在美国临床试验平台注册;85.5%的临床试验由研究者发起;肿瘤、心血管疾病、口腔与胃肠道疾病、精神疾病、代谢与内分泌疾病是该校临床试验研究的重点领域。其中,肺癌研究位列所有47种肿瘤研究的首位。第六人民医院、瑞金医院和仁济医院是临床试验注册数前3位的附属医院。以上海交大医学院为第一或通信作者所在机构的临床研究论文共计1898篇(5.4%),研究主题主要分布在胃肠病、心脏病、肿瘤、放射、口腔正畸、糖尿病等领域。复旦大学各附属医院是其临床试验合作的主要机构。上海交大医学院在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骨科、放射科、肾脏科等领域已经形成核心研究团队。结论·上海交大学医学院临床试验研究学科优势明显,新兴学科潜力较大。多学科创新研究团队也已形成,多中心临床试验是临床试验的常态,并已在部分领域主持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合作。但相比全球与国内其他地区,2021年该校临床试验注册数有所下降,其原因有待进一步分析。展开更多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乳腺肿瘤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BCSC)领域的研究现状,反映相关国家在该领域的科研水平,揭示BCSC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以PubMed和Scopus数据库为检索对象,检索2014—2019年有关B...目的·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乳腺肿瘤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BCSC)领域的研究现状,反映相关国家在该领域的科研水平,揭示BCSC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以PubMed和Scopus数据库为检索对象,检索2014—2019年有关BCSC的文献,利用SciVal分析平台,通过归一化影响因子(field-weighted citation impact,FWCI)、CiteScore(CS)、关键词、主题显著性指数等指标,分析BCSC相关文献的发文量、发文国家/地区和机构、高影响力期刊发文比例、研究热点等方面的现状。结果·在SciVal中收集到有效数据4700条;BCSC领域发文量总体呈增长状态,FWCI为1.73;美国以1742篇位居首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发文的总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及FWCI均为全球第一,研究热点集中于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间充质干细胞和肿瘤免疫治疗。结论·ncRNA调控乳腺癌的发生及发展,乳腺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是BCSC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2015—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简称“交医”)高水平临床研究发展趋势及现状,并对交医临床研究水平的提升策略进行总结,旨在为医学院校推动高水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发表时间为2015—2023年,以交医(含附属医院)作为第一作者所在机构发表的论文。利用一般描述性方法分析临床研究论文发表、临床试验注册、临床研究人才队伍、临床研究合作现况;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检索到的临床研究论文的国际合作、主题分布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对2015—2018年与2019—2023年两个时间段,交医在临床研究领域发文数、Q1区发文数、顶尖临床医学期刊发文数和专职科研人员数量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2015—2023年,以交医为第一作者所在机构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共计9468篇,年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2023年,交医临床研究Q1区发文数、顶尖临床医学期刊发文数、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的临床研究数、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发布数、专职科研队伍人数以及国家级人才新增人数均呈整体上升趋势;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慢性病为主要研究热点。临床研究论文中,1308篇(13.82%)为国际合作论文,其中以美国(733篇)、澳大利亚(137篇)、英国(99篇)等发达国家/地区与交医合作论文居多。2019—2023年与2015—2018年相比,交医在临床研究论文数、Q1区发文数、顶尖临床医学期刊发文数和附属医院新增专职科研人数方面比较,均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交医强化顶层设计,围绕重大疾病进行深入探索,以“平台-人才-方法学”为路径,构建了体系化、一体化和闭环式的临床研究水平提升模式,相继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成果。
文摘目的·分析2012—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简称上海交大医学院)注册的临床试验与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的学科分布、研究团队、多中心合作及其趋势特征。方法·在Dimensions及中国、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重点检索上海交大医学院及附属医院2012—2021年注册开展的临床试验信息,按健康研究分类系统(Health Research Classification System,HRCS)和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ICRP)肿瘤分类标准等对每条临床试验进行分类与标注。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同期以上海交大医学院为第一或通信作者所在机构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采用EXCEL 2016和VOSviewer 1.6.18软件对以上信息进行聚类分析和可视化汇总。结果·2012—2021年全球新注册的临床试验中有中国研究人员参与的为54652项,占全球总数的13.63%。北京、上海、广州是中国开展临床试验研究最多的3个城市。上海交大医学院这10年间每年新注册的与在研的临床试验项目数基本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但2021年新注册的项目数略有下降。在所有上海交大医学院注册的3970项临床试验中,44.4%在中国临床试验平台注册,55.0%在美国临床试验平台注册;85.5%的临床试验由研究者发起;肿瘤、心血管疾病、口腔与胃肠道疾病、精神疾病、代谢与内分泌疾病是该校临床试验研究的重点领域。其中,肺癌研究位列所有47种肿瘤研究的首位。第六人民医院、瑞金医院和仁济医院是临床试验注册数前3位的附属医院。以上海交大医学院为第一或通信作者所在机构的临床研究论文共计1898篇(5.4%),研究主题主要分布在胃肠病、心脏病、肿瘤、放射、口腔正畸、糖尿病等领域。复旦大学各附属医院是其临床试验合作的主要机构。上海交大医学院在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骨科、放射科、肾脏科等领域已经形成核心研究团队。结论·上海交大学医学院临床试验研究学科优势明显,新兴学科潜力较大。多学科创新研究团队也已形成,多中心临床试验是临床试验的常态,并已在部分领域主持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合作。但相比全球与国内其他地区,2021年该校临床试验注册数有所下降,其原因有待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