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院校临床研究水平提升的策略探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的现状分析与实践探索
1
作者 康力 王未 +2 位作者 冯铁男 崔婷婷 王甦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97-1204,共8页
目的·分析2015—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简称“交医”)高水平临床研究发展趋势及现状,并对交医临床研究水平的提升策略进行总结,旨在为医学院校推动高水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 目的·分析2015—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简称“交医”)高水平临床研究发展趋势及现状,并对交医临床研究水平的提升策略进行总结,旨在为医学院校推动高水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发表时间为2015—2023年,以交医(含附属医院)作为第一作者所在机构发表的论文。利用一般描述性方法分析临床研究论文发表、临床试验注册、临床研究人才队伍、临床研究合作现况;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检索到的临床研究论文的国际合作、主题分布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对2015—2018年与2019—2023年两个时间段,交医在临床研究领域发文数、Q1区发文数、顶尖临床医学期刊发文数和专职科研人员数量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2015—2023年,以交医为第一作者所在机构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共计9468篇,年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2023年,交医临床研究Q1区发文数、顶尖临床医学期刊发文数、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的临床研究数、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发布数、专职科研队伍人数以及国家级人才新增人数均呈整体上升趋势;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慢性病为主要研究热点。临床研究论文中,1308篇(13.82%)为国际合作论文,其中以美国(733篇)、澳大利亚(137篇)、英国(99篇)等发达国家/地区与交医合作论文居多。2019—2023年与2015—2018年相比,交医在临床研究论文数、Q1区发文数、顶尖临床医学期刊发文数和附属医院新增专职科研人数方面比较,均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交医强化顶层设计,围绕重大疾病进行深入探索,以“平台-人才-方法学”为路径,构建了体系化、一体化和闭环式的临床研究水平提升模式,相继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 临床试验 可视化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试验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彭树涛 仇晓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71-979,共9页
目的·分析2012—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简称上海交大医学院)注册的临床试验与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的学科分布、研究团队、多中心合作及其趋势特征。方法·在Dimensions及中国、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重点检索上海交大医学院... 目的·分析2012—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简称上海交大医学院)注册的临床试验与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的学科分布、研究团队、多中心合作及其趋势特征。方法·在Dimensions及中国、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重点检索上海交大医学院及附属医院2012—2021年注册开展的临床试验信息,按健康研究分类系统(Health Research Classification System,HRCS)和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ICRP)肿瘤分类标准等对每条临床试验进行分类与标注。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同期以上海交大医学院为第一或通信作者所在机构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采用EXCEL 2016和VOSviewer 1.6.18软件对以上信息进行聚类分析和可视化汇总。结果·2012—2021年全球新注册的临床试验中有中国研究人员参与的为54652项,占全球总数的13.63%。北京、上海、广州是中国开展临床试验研究最多的3个城市。上海交大医学院这10年间每年新注册的与在研的临床试验项目数基本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但2021年新注册的项目数略有下降。在所有上海交大医学院注册的3970项临床试验中,44.4%在中国临床试验平台注册,55.0%在美国临床试验平台注册;85.5%的临床试验由研究者发起;肿瘤、心血管疾病、口腔与胃肠道疾病、精神疾病、代谢与内分泌疾病是该校临床试验研究的重点领域。其中,肺癌研究位列所有47种肿瘤研究的首位。第六人民医院、瑞金医院和仁济医院是临床试验注册数前3位的附属医院。以上海交大医学院为第一或通信作者所在机构的临床研究论文共计1898篇(5.4%),研究主题主要分布在胃肠病、心脏病、肿瘤、放射、口腔正畸、糖尿病等领域。复旦大学各附属医院是其临床试验合作的主要机构。上海交大医学院在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骨科、放射科、肾脏科等领域已经形成核心研究团队。结论·上海交大学医学院临床试验研究学科优势明显,新兴学科潜力较大。多学科创新研究团队也已形成,多中心临床试验是临床试验的常态,并已在部分领域主持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合作。但相比全球与国内其他地区,2021年该校临床试验注册数有所下降,其原因有待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注册 学科 可视化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越“死亡之谷”:构建高质量大学专利评价体系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甦平 王未 +2 位作者 王庆稳 张薇薇 李冬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5,共12页
当前我国正进入专利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转型期,高校在以科技创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高校中仍有大量专利“沉睡”在象牙塔里,折戟在专利授权和专利转移转化之间的“死亡之谷”。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高校专利评... 当前我国正进入专利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转型期,高校在以科技创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高校中仍有大量专利“沉睡”在象牙塔里,折戟在专利授权和专利转移转化之间的“死亡之谷”。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高校专利评价指标和构建一套高质量专利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本文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的高质量专利评价体系。其中4个一级指标权重由高到低分别为专利转化(0.2674)、专利管理(0.2582)、专利创造(0.2435)和专利维持(0.2309)。该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可以较为全面、综合地反映高校专利现状,为高校开展科技成果评估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专利 高质量专利 专利转化 专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医学领域近期前沿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吴慧 樊嵘 +2 位作者 丁文婧 章馨曼 仇晓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2-718,共7页
转化医学是把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治疗手段的新研究体系。该文总结最近2个月来转化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对重要期刊(Nature、Science、J Clin Invest、Nat Genet、Cell、Eur Heart J等)来源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分析,以期为... 转化医学是把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治疗手段的新研究体系。该文总结最近2个月来转化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对重要期刊(Nature、Science、J Clin Invest、Nat Genet、Cell、Eur Heart J等)来源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分析,以期为医疗和科研工作者提供新颖、前沿、权威的转化医学研究动态,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诊疗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医学 进展 肿瘤 神经精神性疾病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医学领域近期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慧 章馨曼 +1 位作者 丁文婧 仇晓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1-486,共6页
该文总结近期转化医学领域研究进展,对转化医学领域重要期刊(Nature、Science、J Clin Invest、Diabetes等)来源的重大研究成果进行整理汇总,以期为读者提供新颖、前沿、权威的转化医学研究动态,为临床和基础科研工作者提供文献信息导读... 该文总结近期转化医学领域研究进展,对转化医学领域重要期刊(Nature、Science、J Clin Invest、Diabetes等)来源的重大研究成果进行整理汇总,以期为读者提供新颖、前沿、权威的转化医学研究动态,为临床和基础科研工作者提供文献信息导读,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诊疗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医学 进展 靶点 机制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领域的最新转化医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丁文婧 吴慧 +2 位作者 樊嵘 徐敏 仇晓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33-1138,共6页
近年来,转化医学在肿瘤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文总结近几个月肿瘤转化医学的研究进展,重点对肿瘤异质性、耐药性、病因及转移方面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分析,以期为肿瘤研究相关科研工作者及临床医生提供新颖、前沿的肿瘤领域研... 近年来,转化医学在肿瘤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文总结近几个月肿瘤转化医学的研究进展,重点对肿瘤异质性、耐药性、病因及转移方面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分析,以期为肿瘤研究相关科研工作者及临床医生提供新颖、前沿的肿瘤领域研究动态,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诊疗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医学 进展 肿瘤 异质性 耐药 发病机制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医疗纠纷处理路径实证探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袁加俊 仇晓春 +3 位作者 童天朗 陈菁华 李向楠 盛伟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03-1507,共5页
目的·探讨完善公立医院医疗纠纷处理路径的有效模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收集2012—2015年上海市某公立医院医疗纠纷数据,统计分析,比较该医院在规范医疗纠纷处理路径前后的医疗纠纷化解率、医疗纠纷化解时长及医疗纠... 目的·探讨完善公立医院医疗纠纷处理路径的有效模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收集2012—2015年上海市某公立医院医疗纠纷数据,统计分析,比较该医院在规范医疗纠纷处理路径前后的医疗纠纷化解率、医疗纠纷化解时长及医疗纠纷处理途径构成比的变化情况。结果·规范医疗纠纷处理路径后该医院医疗纠纷化解率由2012年的59.26%提升到2015年的75.34%,增加了16.08%。医疗纠纷化解时长由2012年的平均203.96 d下降至2015年的189.11 d,下降了14.85 d。2012—2015年,医疗纠纷处理途径由2012年的医患双方协商为主(构成比为65.40%)转变为2015年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为主(构成比为71.81%)。结论·以患者为中心、临床参与、多部门联合、专业法律评估支持的医疗纠纷处理路径,有助于推动公立医院医疗纠纷的高效处理,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医疗纠纷 处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精准医疗研究的热点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洁 吴慧 仇晓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04-1508,共5页
目的·分析精准医疗领域的研究现状,客观反映相关国家的科研能力,揭示精准医疗的研究热点。方法·以PubMed为检索对象,检索2013—2017年全球有关"精准医疗"方面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精准医疗研究相关文献... 目的·分析精准医疗领域的研究现状,客观反映相关国家的科研能力,揭示精准医疗的研究热点。方法·以PubMed为检索对象,检索2013—2017年全球有关"精准医疗"方面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精准医疗研究相关文献的发文量、国家/地区分布、期刊分布、高被引论文、研究热点等几方面现状。结果·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得到23 284条结果,共词主要集中于"分子靶向治疗"和"抗肿瘤药物"等方面。结论·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精准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是分子靶向治疗的主要关注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疗 个性化医疗 文献计量分析 共词分析 热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肿瘤干细胞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洁 仇晓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81-888,共8页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乳腺肿瘤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BCSC)领域的研究现状,反映相关国家在该领域的科研水平,揭示BCSC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以PubMed和Scopus数据库为检索对象,检索2014—2019年有关B...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乳腺肿瘤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BCSC)领域的研究现状,反映相关国家在该领域的科研水平,揭示BCSC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以PubMed和Scopus数据库为检索对象,检索2014—2019年有关BCSC的文献,利用SciVal分析平台,通过归一化影响因子(field-weighted citation impact,FWCI)、CiteScore(CS)、关键词、主题显著性指数等指标,分析BCSC相关文献的发文量、发文国家/地区和机构、高影响力期刊发文比例、研究热点等方面的现状。结果·在SciVal中收集到有效数据4700条;BCSC领域发文量总体呈增长状态,FWCI为1.73;美国以1742篇位居首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发文的总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及FWCI均为全球第一,研究热点集中于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间充质干细胞和肿瘤免疫治疗。结论·ncRNA调控乳腺癌的发生及发展,乳腺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是BCSC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干细胞 非编码RNA 肿瘤微环境 肿瘤免疫治疗 热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时间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风险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洁 谢新民 +1 位作者 支雪梅 陆静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02-1508,共7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探讨睡眠时间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风险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 目的·采用meta分析探讨睡眠时间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风险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1年4月。英文检索词包括"sleep""sleep duration""sleep time""sleeping habit""quantity of sleep""diabetic retinopathy"和"retinal diseases",中文检索词为"睡眠""睡眠时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收集各数据库中发表的有关睡眠时间与发生DR风险关系的文献,文献类型为观察性研究,包括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提取的数据包括第一作者、研究地区、发表时间、研究类型、样本量、年龄、睡眠时间评估方法、睡眠时间分组、结局指标、校正混杂因素。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使用R 4.0.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包含研究对象5627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长睡眠时间与DR发生的风险呈正相关[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比值比(odds ratio,OR)均为2.0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37~3.05],短睡眠时间与DR的发生风险无关(固定效应模型OR=0.89,95%CI 0.72~1.10;随机效应模型OR=0.98,95%CI 0.71~1.37),但与中度DR的发生相关(固定效应模型OR=2.07,95%CI 1.29~3.33;随机效应模型OR=2.06,95%CI 1.18~3.58);短睡眠时间与威胁视力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无关(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OR均为0.92,95%CI 0.58~1.47)。结论·睡眠时间与DR患病风险存在显著关联。其中,过长的睡眠时间是DR的危险因素,而短睡眠时间则待研究进一步确定。作为个人层面的可改变因素,睡眠干预对于DR管理的作用应当得到进一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时间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8~2007年间Medline数据库收录中国作者论文统计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仇晓春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23,共3页
系统检索Medline数据库收录的1998-2007年间中国大陆作者发表的研究论文,并对其学科分布、期刊分布、增长情况等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同时也对RCT、Meta分析等循证医学类文献作回顾分析,揭示我国医学科研论文总体发展的趋势以及在发表语... 系统检索Medline数据库收录的1998-2007年间中国大陆作者发表的研究论文,并对其学科分布、期刊分布、增长情况等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同时也对RCT、Meta分析等循证医学类文献作回顾分析,揭示我国医学科研论文总体发展的趋势以及在发表语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LINE 文献计量分析 SCI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领域近期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慧 仇晓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7-240,共4页
该文总结最近1个月肿瘤领域研究进展,分别从肿瘤研究前沿和抗肿瘤药物研发2个方面对重要期刊(Nature、Science、Lancet、Cell、Cancer Res等)来源的重大研究成果进行盘点,以期为科研人员提供信息参考。
关键词 肿瘤 癌症 进展 靶点 机制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手”还是“杀手”:用ChatGPT求医问药的风险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丁文婧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2-25,共4页
ChatGPT正在影响人们求医问药的传统方式,将医疗保健应用场景从院内转移到院外,提高了医学知识和诊疗信息的可及性。但ChatGPT在回答医学问题时也存在不足,如回答内容的不准确性和随意性,也难以将每个患者视为独立个体并给出体现医者智... ChatGPT正在影响人们求医问药的传统方式,将医疗保健应用场景从院内转移到院外,提高了医学知识和诊疗信息的可及性。但ChatGPT在回答医学问题时也存在不足,如回答内容的不准确性和随意性,也难以将每个患者视为独立个体并给出体现医者智慧、思想和精神关怀的答案。用ChatGPT求医问药还存在生命健康、道德伦理、安全隐私和医疗公平风险。未来,在人工智能赋能医疗发展并促进人类健康的同时,仍应警惕ChatGPT对生命健康权、知情同意权、隐私保护权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天生成训练转化器 人工智能 智能问答 医学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