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9-2014年上海某妇幼保健院分离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仓艳琴 李美玲 +1 位作者 陆庭嫣 吕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4-412,共9页
目的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临床分离菌株分布及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4年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采用VITEK 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及其配套鉴定... 目的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临床分离菌株分布及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4年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采用VITEK 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及其配套鉴定卡进行菌株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标准判定。结果 6年共检出分离菌6 393株,排名前3位的分离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3.6%)、粪肠球菌(19.4%)和无乳链球菌(13.7%)。2009年、2010年、2014年分别检出李斯特菌属8株、1株、10株。自2012年起共检出厌氧菌40株。标本分布主要来自生殖道与宫腔标本,分别占53.7%和21.3%;其次是血液标本,占8.2%,包括静脉血(6.1%)和脐带血(2.2%);手术切口标本165株,占2.6%。宫腔、静脉血标本排名前3位分离菌均为埃希菌属、肠球菌属、链球菌属。切口标本以埃希菌属、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为主。脐血标本以链球菌属、埃希菌属、肠球菌属为主。厌氧菌主要分离自血标本,占总厌氧菌的82.5%;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主要分离自静脉血和宫腔。总体上,主要分离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变化趋势相对稳定,且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均处于较好的水平。结论该院临床分离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无乳链球菌为主,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均较好。耐药菌以ESBL阳性的大肠埃希菌为主,MRSA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分布 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性 妇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儿童罕见病登记数据库建设和阶段性数据总结
2
作者 李牛 李磊 +2 位作者 陈会文 王剑 张浩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09,共8页
目的总结上海市儿童罕见病登记数据库建设方案,并回顾性分析数据库中已收录患儿的人口学特征和疾病谱等资料,明确儿童罕见病病种分布特征,为建设高水平专病队列及系统管理罕见病患儿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方法基于国家罕见病注册系统病种... 目的总结上海市儿童罕见病登记数据库建设方案,并回顾性分析数据库中已收录患儿的人口学特征和疾病谱等资料,明确儿童罕见病病种分布特征,为建设高水平专病队列及系统管理罕见病患儿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方法基于国家罕见病注册系统病种目录以及各病种数据集,建成联通医院信息系统的区域儿童罕见病登记数据库,对数据库中患儿数据进行描述性研究分析。结果数据库1期共收录2008—2021年诊断的6341例罕见病患儿,覆盖109种疾病。门诊和住院患儿占比分别为59.4%(3764例)和40.6%(2577例),男女性别比为1.36︰1;占比较高的病种主要包括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1.3%)、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7.9%)、血友病(5.5%)和神经纤维瘤(5.4%)等。伴随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明确诊断的儿童罕见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80%的患儿在10岁之前可获得明确诊断。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同时纳入门诊和住院患儿的罕见病登记数据库,描述了儿童患者的疾病谱和人口学特征,并反映出中国近年来在这一领域的进步。该研究将为进一步纳入更多罕见病病种,并多中心建设更高水平儿童罕见病数据库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罕见病 登记数据库 疾病谱 描述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三级公立医院医疗信息共享现状调查 被引量:8
3
作者 石晶金 胥婷 +1 位作者 季新华 袁瑞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2-55,共4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33家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医疗信息共享现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调研内容涵盖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医疗机构信息共享情况和区域信息共享情况。结果所有样本医院均达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水平,62... 目的调查上海市33家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医疗信息共享现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调研内容涵盖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医疗机构信息共享情况和区域信息共享情况。结果所有样本医院均达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水平,62.5%的样本医院达到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四级甲等及以上水平,94.0%的样本医院达到电子病历评级四级及以上水平。上海市大部分三级甲等医院均已实现医疗场景下的区域信息共享,但科研和管理场景下区域信息共享有待加强,主要原因为信息标准不统一、管理机制不健全和供需不平衡。结论可以为医疗机构开展医疗、科研和管理业务提供信息支撑,为其他省份推动医疗信息互联互通提供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信息共享 医院信息系统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医学时代罕见病研究发展新趋势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剑 李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1,共6页
基因组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大幅提升了罕见病的诊断效率,但目前仍有部分患者未能确诊。近年来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和脂质组、表观遗传组等多种检测技术逐步应用于临床,使得基于多组学手段综合诊断罕见病患者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伴随... 基因组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大幅提升了罕见病的诊断效率,但目前仍有部分患者未能确诊。近年来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和脂质组、表观遗传组等多种检测技术逐步应用于临床,使得基于多组学手段综合诊断罕见病患者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伴随确诊病例的增加,如何有效整合患者临床资料、搭建罕见病数据库以满足高质量研究型患者队列建设需求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愈来愈重视的课题。更重要的是,整合了多组学信息大数据模型的开发可促进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罕见病研究中的应用,这将助力罕见病患者的临床评估和精准分型等,并有效提升基因治疗等创新诊疗技术的研发效率。罕见病研究已迈入数字医学时代,这也是更高水平地满足患者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的现实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见病 多组学技术 数据库建设 诊断与治疗 数字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妇女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增重现状及其对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婧 秦飞 +3 位作者 李敏 潘漪莲 程璐明 程蔚蔚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250,共8页
目的基于中国人群体重指数(BMI)分类方法及中国营养学会最新推荐的孕期增重范围,评估妊娠妇女孕前BMI和孕期增重现状,并探讨其对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建档并定期随访产检的孕妇26422例,描述研究对象孕前... 目的基于中国人群体重指数(BMI)分类方法及中国营养学会最新推荐的孕期增重范围,评估妊娠妇女孕前BMI和孕期增重现状,并探讨其对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建档并定期随访产检的孕妇26422例,描述研究对象孕前BMI和孕期增重及其亚组间人口学特征,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两者与多种新生儿结局(如巨大儿、低出生体重、早产、窒息)间的关系。最后通过热图探索孕前BMI和孕期增重对胎儿体重的综合影响。结果研究发现低体重孕妇和超重肥胖孕妇占比相似,分别为13.8%和14.7%;超过50%的孕妇孕期增重异常。孕期增重不足增加早产风险;孕前BMI过低或孕期增重不足增加小于胎龄儿(SGA)风险,而孕前BMI过高或孕期增重过多增加大于胎龄儿(LGA)及难产(剖宫产、产钳/胎吸)风险(P<0.05)。多因素分析未发现孕前BMI及孕期增重与新生儿窒息间的关系(P>0.05)。结论妊娠妇女孕期增重异常问题仍较突出,提示产科医护人员及社会需加强对孕妇孕期知识的普及和体重管理。临床工作中可利用热图评估个体发生异常胎儿体重及难产的风险,以降低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前体重指数 孕期增重 新生儿出生结局 热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患者患病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娟 高伟 +1 位作者 饶琳 陆佳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患者的疾病感受与体验,以期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1-3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妊娠合并APS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患者的疾病感受与体验,以期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1-3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妊娠合并APS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及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访谈资料的分析。结果妊娠合并APS患者的疾病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困难与挑战并存、预防复发性流产的应对方式以及自我成长。结论妊娠合并妊娠合并APS患者的情绪负担较大,但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获得了心理成长,医护人员应给予更多支持,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抗磷脂综合征 症状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保患视角下DRG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冯旅帆 徐嘉婕 +2 位作者 唐密 彭颖 金春林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77,共6页
目的从医保、医院和患者三方利益出发,构建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医保部门掌握DRG实际运行效果提供评价工具。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初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 目的从医保、医院和患者三方利益出发,构建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医保部门掌握DRG实际运行效果提供评价工具。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初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筛选并修改评价指标,构建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73%和82%,专家权威系数均值为0.78。第二轮咨询中,评价指标重要性、数据可得性和敏感性的Kendell’s W系数分别为0.517、0.437和0.472(P<0.001)。最终构建的DRG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DRG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专家积极性较高,专家权威程度、协调程度和集中程度较好,可用于评价DRG试点地区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医疗机构的服务产出和患者的参保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实施效果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现状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康建中 肖志琴 +1 位作者 黄咏梅 刘晓瑷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宫内节育器(IUD)取出的现状和方法,探讨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安全取出IUD的措施。方法:对上海市87所医院2001~2007年期间所有IUD取出术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内容包括手术方式、手术地点及是否施行静脉麻醉手术等。对严重... 目的:调查上海市宫内节育器(IUD)取出的现状和方法,探讨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安全取出IUD的措施。方法:对上海市87所医院2001~2007年期间所有IUD取出术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内容包括手术方式、手术地点及是否施行静脉麻醉手术等。对严重并发症进行个案调查。结果:2001~2007年常规IUD取出术数量稳步上升,维持在每年60000~100000例。二级综合医院、三级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手术分布为37.61%、16.41%和45.98%。与2001年比较,2007年宫腔镜IUD取出术住院数量上升158.47%,静脉麻醉宫腔镜IUD取出手术上升124.47%。常规IUD取出术和宫腔镜IUD取出术中,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各为2.99/10万和36.00/10万。常规IUD取出术中17例严重并发症为脏器损伤14例,感染引起再次开腹手术3例。宫腔镜IUD取出术的严重手术并发症为死亡病例4例。结论:随着近年来IUD取出术逐年上升,宫腔镜手术有助于困难IUD的取出。建立宫腔镜操作规范,包括配置、抢救设备和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节育器 宫腔镜 静脉麻醉 并发症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产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管理成效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晨 蒋鉴芬 +2 位作者 陈淑芳 陆琦 邱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和管理成效评价。方法统计医院信息系统中2010—201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数据,依据《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所提出的指标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抗菌药...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和管理成效评价。方法统计医院信息系统中2010—201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数据,依据《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所提出的指标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占比、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占比、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由整治前(2010年)的18.53%、16.54%、73.53%和67.17%下降至整治后(2014年)的3.75%、8.82%、41.25%和11.88%,符合国家卫计委规定值,下降趋势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他各项指标如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等指标均达到国家卫计委要求。结论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使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更加合理,管理成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 管理措施 合理用药 成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产前检测对17p12区域拷贝数变异的检测效能
10
作者 张兰兰 韩旭 +2 位作者 李牛 王剑 李淑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0-316,共7页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对染色体17p12区域[包含外周髓鞘蛋白22(peripheral myelin protein 22,PMP22)]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的检测效能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对染色体17p12区域[包含外周髓鞘蛋白22(peripheral myelin protein 22,PMP22)]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的检测效能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4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行NIPT的孕妇,统计NIPT结果提示17p12区域微缺失/重复高风险个体的临床资料,随访相关个体后续产前诊断和孕妇夫妻双方外周血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结果,分析NIPT筛查17p12区域微缺失/重复的阳性预测值及假阳性的原因。对已明确诊断携带17p12区域CNVs的胎儿及孕妇进行追踪随访,记录妊娠结局及相关临床表型。结果·共61858例孕妇行NIPT,其中24例(0.04%)结果提示17p12区域CNVs高风险,包括17p12微重复高风险6例、17p12微缺失高风险18例。24例孕妇均进行了后续遗传咨询,其中21例(87.50%)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介入性产前诊断结果提示胎儿17p12重复异常4例、17p12缺失异常9例、未见异常8例,阳性预测值61.90%(13/21)。对8例胎儿假阳性的孕妇外周血行CMA分析,提示孕妇自身均携带17p12区域微缺失/重复。对NIPT提示母源CNVs高风险的孕妇进一步分析提示,孕妇自身均携带相关CNVs。成功随访其中20例孕妇,除1例因胎儿新发17p12区域微重复选择终止妊娠外,其余均正常分娩。正常分娩的胎儿随访至今(平均年龄1.5岁),暂未报告相关异常。对16例携带17p12区域CNVs的孕妇进行评估,有2例表现出与17p12区域CNVs相关的临床表型特征,其余暂未见异常。结论·NIPT对17p12区域CNVs有较好的检测效能,母体CNVs是导致NIPT检测假阳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产前检测 17p12区域 拷贝数变异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 腓骨肌萎缩症1A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11
作者 李汶莲 何莹 +2 位作者 饶琳 冷姝芳 李红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104,共5页
目的系统评估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助孕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制订睡眠管理方案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Embase等10个中英文数据库,收集研究ART助孕患者的睡眠障碍的相关文献,... 目的系统评估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助孕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制订睡眠管理方案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Embase等10个中英文数据库,收集研究ART助孕患者的睡眠障碍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建库至2025年3月。应用Stata 17.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6篇研究,11480例研究对象。ART助孕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为40%[95%CI(34%~4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发表年份为2020-2025年、男性、女性≥35岁、欧洲、华北和西南地区、接受妊娠试验时、重复助孕周期、有焦虑及抑郁症状时的睡眠障碍发生率更高(均P<0.001)。结论ART助孕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需重视和早期评估其睡眠障碍并干预,以改善睡眠质量和助孕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 睡眠障碍 发生率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胎盘增厚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
12
作者 钱亭 刘嵘 钱朝霞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1-256,共6页
目的:分析胎盘增厚患者的MRI征象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评价MRI在胎盘增厚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在本院接受产前检查(产检)并分娩、产检时B超提示胎盘增厚并经MRI检查确诊的孕... 目的:分析胎盘增厚患者的MRI征象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评价MRI在胎盘增厚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在本院接受产前检查(产检)并分娩、产检时B超提示胎盘增厚并经MRI检查确诊的孕妇。分析其MRI影像特点,包括胎盘形态、位置、信号特点、脐带插入点位置及胎盘与后方子宫肌层的关系,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对照分析。结果:MRI表现为胎盘局限、边缘卷曲或位于宫角附近的患者,脐带插入点异常的发生率较高,且胎盘早剥风险、早产儿、低体重儿及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升高(P<0.05)。此外,胎盘位置局限于宫角附近的患者更易发生胎盘植入性病变,胎儿丢失率也较其他位置高(P<0.05)。结论:MRI征象在胎盘增厚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当胎盘局限、边缘卷曲或位于宫角附近时,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以优化患者的管理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胎盘增厚 妊娠结局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核心人才流失预警模型与干预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群 周炯 +1 位作者 薛云云 刘志伟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3-56,共4页
人才是现代医院持续发展的基础,核心人才的流失将严重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行。为保证医院的稳定运行,降低核心人才流失率,在以Price-Mueller理论模型分析核心人才流失的行为规律和原因的基础上,以上海市某公立医院为例,探索公立医院核心人... 人才是现代医院持续发展的基础,核心人才的流失将严重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行。为保证医院的稳定运行,降低核心人才流失率,在以Price-Mueller理论模型分析核心人才流失的行为规律和原因的基础上,以上海市某公立医院为例,探索公立医院核心人才流失危机预警管理体系建设,对核心人才流失倾向进行监测、预警和干预,包括建立流失预警指标、确定指标维度、设置预警分级、启动预警干预等,以期稳定医院核心人员队伍,持续提升医院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核心人才流失预警 干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对乳腺实性乳头状癌危险程度的评估价值
14
作者 黎鑫乐 伏秋燚 +2 位作者 孙琨 夏冰清 柴维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92,共7页
目的:归纳总结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PC)的磁共振成像特征,评估术前危险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手术病理为乳腺SPC(其中原位癌45例,浸润癌89例)的临床、磁共振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浸润癌肿块直径(中位数)大于原位癌(2.3 cm vs 1.2 cm... 目的:归纳总结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PC)的磁共振成像特征,评估术前危险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手术病理为乳腺SPC(其中原位癌45例,浸润癌89例)的临床、磁共振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浸润癌肿块直径(中位数)大于原位癌(2.3 cm vs 1.2 cm,P<0.001)。浸润癌相对原位癌病灶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对应表观弥散系数(ADC)图低信号]者所占比例更高(56/60 vs 12/19,P=0.001)。原位癌肿块以均匀强化为主,浸润癌肿块以不均匀强化为主(P=0.001)。浸润癌肿块伴周围非肿块强化较原位癌更多见(P=0.037)。表现为非肿块强化的浸润癌相对原位癌病灶T2呈高信号者所占比例更高(19/29 vs 10/26,P=0.047)。原位癌均无淋巴结转移,7例浸润癌伴淋巴结转移(2例前哨淋巴结转移,5例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内乳淋巴结转移)。所有乳腺SPC均是Luminal分型。结论:肿块大小、病灶DWI高信号(对应ADC图低信号)、肿块的强化方式、肿块伴非肿块强化、非肿块T2W高信号、淋巴结转移阳性等是评估乳腺SPC危险程度的关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 磁共振成像 Luminal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院长绩效考核的战略绩效导入实践及思考 被引量:6
15
作者 季新华 舒敏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66-667,680,共3页
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实行院长绩效考核的政策环境下,公立医院的因应策略为从战略层面推进绩效管理。文章分析公立医院战略绩效管理的导入路径:明确战略导向和目标,建立科学的绩效指标体系,加强绩效考核和反馈,落实绩效激励,持续改进... 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实行院长绩效考核的政策环境下,公立医院的因应策略为从战略层面推进绩效管理。文章分析公立医院战略绩效管理的导入路径:明确战略导向和目标,建立科学的绩效指标体系,加强绩效考核和反馈,落实绩效激励,持续改进绩效。结合某三甲专科医院实践,讨论公立医院战略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及改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管理 战略 公立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科医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被引量:20
16
作者 季新华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9-421,共3页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医院的战略性任务。根据专科医院人才建设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包括营造重视人才建设的氛围,加大人才的培训和开发,鼓励员工在职学习,推动多层次人才培养,实施人才引进工程,完善人才结构建设专...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医院的战略性任务。根据专科医院人才建设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包括营造重视人才建设的氛围,加大人才的培训和开发,鼓励员工在职学习,推动多层次人才培养,实施人才引进工程,完善人才结构建设专职科研队伍,调整机制强化人才竞争等。分析相应的管理成效,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人才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 人力资源 人才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基因组测序解读与报告专家共识
17
作者 卢宇蓝 李国壮 +31 位作者 王雅琼 徐可欣 董欣然 蔡继昊 吴冰冰 王慧君 方萍 王剑 王华 孙路明 叶勇裕 李晴 刘雅萍 刘丽 刘宁 刘嘉琦 宋昉 杨琳 邱正庆 陈泽夫 罗华夏 郭丹 郝婵娟 赵森 黄尚志 彭镜 蔡小强 睢瑞芳 李林康 吴南 周文浩 张抒扬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4-328,共15页
基因组测序(genome sequencing,GS)是一种全面且系统地检测个体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DNA序列的技术,旨在识别遗传变异并研究这些变异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为一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检测技术,GS凭借高通量、高准确性和... 基因组测序(genome sequencing,GS)是一种全面且系统地检测个体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DNA序列的技术,旨在识别遗传变异并研究这些变异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为一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检测技术,GS凭借高通量、高准确性和全面性的优势,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支持。然而,其复杂的数据分析与解读对专业知识和经验提出了较高要求,也带来了诸多挑战。运用GS技术进行遗传病分子诊断会涉及临床应用的伦理与技术问题,包括知情同意、诊断性数据解读、报告范围和内容等。本专家共识总结了临床基因组测序(clinical GS,c GS)的核心流程,明确了检测范围与技术局限性,提供了数据质控、分析、注释及变异解读的关键步骤,并对报告内容和知情同意的争议性问题展开讨论。本共识旨在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正确理解和规范使用临床基因组测序技术,提升遗传病诊断的准确性,优化技术的临床效用,推动医学科学研究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罕见病 基因组测序 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变异解读 遗传检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3
18
作者 冷姝芳 王键 +1 位作者 杨晓青 吕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88-1891,共4页
目的评估传染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比较使用报告系统前后6个月传染病报告的漏报率、迟报率和完整率,以及使用系统后疫情专职人员查阅传染病病历及相关阳性报告单的例数变化。结果使用系统后漏报率下降了1.1%(P<0.05),... 目的评估传染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比较使用报告系统前后6个月传染病报告的漏报率、迟报率和完整率,以及使用系统后疫情专职人员查阅传染病病历及相关阳性报告单的例数变化。结果使用系统后漏报率下降了1.1%(P<0.05),迟报率下降了0.18%(P>0.05),报卡填写的完整率提高了37.99%(P<0.05),系统自动处理了38.06%的传染病病例,减少了疫情专职人员的工作量。结论使用传染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全院传染病的信息化管理,减轻了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传染病报告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报告系统 效果评价 传染病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医疗视角下妇产专科医院卫生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石晶金 邱骏 +4 位作者 周蒨 闻喆 梁广盛 沈鸿扬 王玉东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3-26,共4页
目的随着医疗机构在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中的责任和地位逐渐提高,旨在构建妇产专科医院卫生技术评价指标体系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可量化的客观评价工具。方法邀请17名资深专家作为函询对象,通过文献法及小组讨论初步建立妇产专科医院卫生技... 目的随着医疗机构在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中的责任和地位逐渐提高,旨在构建妇产专科医院卫生技术评价指标体系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可量化的客观评价工具。方法邀请17名资深专家作为函询对象,通过文献法及小组讨论初步建立妇产专科医院卫生技术评价指标条目池,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最终构建一套包括7个一级条目、26个二级条目的妇产专科医院医疗新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共经过3轮专家咨询,其中权威系数0.81、积极系数0.95,前2轮咨询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448和0.698,各级评价指标均符合一致性检验要求。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有利于完善医疗技术循证决策管理机制,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实践中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医疗 卫生技术 评价指标 妇产专科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育龄期健康女性血清抗苗勒管激素参考区间的建立 被引量:8
20
作者 武辰雨 陆钰唯 +5 位作者 黄一杰 朱晨锋 秦恒伟 吴欣睿 吴佳皓 张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85-1488,共4页
目的·建立上海地区不同年龄段育龄期健康女性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参考区间。方法·选取2019年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体检中心接受职工体检的239例育龄期健康女性... 目的·建立上海地区不同年龄段育龄期健康女性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参考区间。方法·选取2019年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体检中心接受职工体检的239例育龄期健康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清AMH值。经离群值判断,最终纳入234例女性,并按年龄将其分为6组,建立上海地区不同年龄段育龄期健康女性血清AMH水平的参考区间。对血清AMH水平的自然对数和年龄进行二次回归模型拟合。结果·各年龄段育龄期健康女性血清AMH参考区间以M(P_5~P_(95))表示,分别为:19~24岁4.76 (0.96~14.17) ng/m L,25~29岁6.03 (1.38~16.56) ng/m L,30~34岁4.30 (0.95~10.73) ng/m L,35~39岁2.40 (0.33~9.27) ng/m L,40~44岁1.04 (0.05~4.00) ng/m L,45~49岁0.21(0.01~3.04) ng/m L。血清AMH水平经对数变换后与年龄能较好地服从二次回归模型(R^2=0.502)。结论·首次建立上海地区育龄期健康女性的血清AMH参考区间,将为不同年龄段女性的卵巢储备功能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育龄期 参考区间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