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通过胸部CT计算得到的低衰减区比例(ratio of low attenuation areas,LAA%)及肺容积对评估肺通气功能受损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2014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同期完成胸部CT和...目的·探讨通过胸部CT计算得到的低衰减区比例(ratio of low attenuation areas,LAA%)及肺容积对评估肺通气功能受损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2014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同期完成胸部CT和肺通气功能检查的患者,用Myrian软件自动计算LAA%及肺容积,与舒张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及其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纳入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建立回归方程。绘制ROC曲线,比较LAA%、肺容积及回归方程所得值在判断肺通气功能受损程度中的价值,根据约登指数和特异度选取界值,验证诊断效能。结果·纳入1150名受试者进入归纳组,LAA%与舒张后FEV1及FEV1%pred呈负相关,肺容积与舒张后FEV1呈正相关。舒张后FEV1的回归方程为:FEV1=-2.700+0.111×肺容积-0.216×ln(LAA%+0.1)-0.025×年龄+0.154×性别+0.034×身高。舒张后FEV1%pred的回归方程为:FEV1%pred=65.582+4.014×肺容积-7.508×ln(LAA%+0.1)-10.264×性别。在判断舒张后FEV1下降程度时,回归方程优于单独使用LAA%和肺容积;在判断舒张后FEV1%pred下降程度时,回归方程和LAA%优于肺容积。LAA%>1.61%用于判断舒张后FEV1%pred<35%的敏感度为75.6%,特异度为90.6%;舒张后FEV1的回归方程计算值<1.76用于判断舒张后FEV1<1 L的敏感度为58.9%,特异度为81.4%。结论·得到了基于胸部CT所示肺容积和LAA%的舒张后FEV1及FEV1%pred的回归方程,LAA%与肺容积可以粗略地估计肺通气功能的受损程度。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右心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6年9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单纯COPD患者265例及COPD伴右心衰竭患者268例,后者参照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A组(Ⅰ级),B组(Ⅱ级),C组(Ⅲ级)和D组(Ⅳ级)。获取所有患者入院后24 h内测定的RDW值、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前脑钠肽、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就不同组别患者RDW变化趋势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在单纯COPD组和COPD伴右心衰竭组比较中,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COPD急性加重次数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实验室指标比较中,2组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MCV、RDW、前脑钠肽和动脉血氧分压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在COPD伴右心衰竭组内比较中,4组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MCV、动脉血氧分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随着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前脑钠肽和RDW均呈相似的显著升高趋势(均P=0.000)。组间多重比较提示,4组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OPD伴右心衰竭患者RDW显著升高,且与右心衰竭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