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氯前列烯醇诱导山羊多胎率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胡伟 李凯 +2 位作者 袁琦 陈美珏 黄淑帧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9-212,共4页
为了增加养羊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医学、药学进行山羊动物试验的需要,必须提高山羊的繁殖效率,增加山羊怀孕的多胎率。为此作者特设计采用氯前列烯醇(Cloprostenol)对华东地区的山羊(江苏海门山羊)进行同步处理并配种以达到提高山羊的多胎... 为了增加养羊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医学、药学进行山羊动物试验的需要,必须提高山羊的繁殖效率,增加山羊怀孕的多胎率。为此作者特设计采用氯前列烯醇(Cloprostenol)对华东地区的山羊(江苏海门山羊)进行同步处理并配种以达到提高山羊的多胎率,提高山羊利用效率的目的。试验分成两组,氯前列烯醇诱导组(T)136头和非诱导组(UT)136头。结果显示,采用氯前列烯醇诱导的山羊(T)多胎率达到78.7%(107/136),怀孕羔羊数平均达到了2.01只/胎(273/136),而未采用氯前列烯醇诱导的对照组山羊(UT)的多胎率只有39.0%(53/136),怀孕胎数平均为1.31只/胎(179/136),两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氯前列烯醇处理组羔羊出生后生长、发育正常。本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氯前列烯醇诱导可以明显提高山羊的怀孕多胎率,对山羊优良品种的繁育、种群的快速扩繁及试验用山羊的研制等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氯前列烯醇 多胎率 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遗传学的春天——纪念中国遗传学会成立40周年 被引量:2
2
作者 曾凡一 曾溢滔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共7页
中国遗传学会是1978年10月在南京成立的,40年后的今天我们又回到南京举行中国遗传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回顾历史,缅怀先辈的丰功伟绩。值此机会,想谈谈中国遗传学。要谈论遗传学,还得从经典遗传学说起,如同经典力学有牛顿三大定... 中国遗传学会是1978年10月在南京成立的,40年后的今天我们又回到南京举行中国遗传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回顾历史,缅怀先辈的丰功伟绩。值此机会,想谈谈中国遗传学。要谈论遗传学,还得从经典遗传学说起,如同经典力学有牛顿三大定律一样,经典遗传学也有三大定律,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互换定律[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遗传学 中国 学会 分离定律 会员代表大会 经典力学 自由组合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用于基因表达研究的转基因小鼠乳腺上皮细胞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蒋世忠 闫亚彬 +3 位作者 谢飞 王娟 黄英 任兆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55-960,共6页
目的建立转基因小鼠乳腺上皮细胞模型,为研究乳腺内环境因素调控外源基因的表达和制备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乳腺生物反应器提供研究平台。方法通过机械破碎和胶原酶消化的方法获取人转铁蛋白(hTF)转基因小鼠的乳腺上皮细胞,并进行体外原... 目的建立转基因小鼠乳腺上皮细胞模型,为研究乳腺内环境因素调控外源基因的表达和制备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乳腺生物反应器提供研究平台。方法通过机械破碎和胶原酶消化的方法获取人转铁蛋白(hTF)转基因小鼠的乳腺上皮细胞,并进行体外原代培养。经胰蛋白酶纯化后,绘制乳腺上皮细胞生长曲线;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角蛋白18的表达;透射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乳腺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显微镜下分析乳腺上皮细胞核型。将牛催乳素真核表达载体(pCMV-bPRL)转染至转基因乳腺上皮细胞中,检测外源bPRL的表达。结果乳腺上皮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显示hTF转基因小鼠乳腺上皮细胞角蛋白18呈阳性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发现乳腺上皮细胞胞核较大、偏位,有双核或多核,胞质丰富,空泡、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丰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乳腺上皮细胞增殖活跃,G2/M期+S期细胞占15%;细胞核型分析结果显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具有正常的二倍体,染色体完整。pCMV-bPRL转染乳腺上皮细胞24 h后,上清液中检测到bPRL的表达。结论体外培养的转基因乳腺上皮细胞具有类似体内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并可表达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环境因素对乳腺功能的影响及制备乳腺生物反应器提供了一种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小鼠 乳腺上皮细胞 真核表达载体 牛催乳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凝血因子IX突变型研究现状 被引量:5
4
作者 颜景斌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33-838,共6页
血友病B是一种性连锁隐性遗传病,其发病机制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人凝血因子IX(hFIX)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血浆中hFIX含量或活性大幅下降,从而使得内源性凝血途径受到阻碍,无法进行正常的凝血。文章综述了hFIX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和功... 血友病B是一种性连锁隐性遗传病,其发病机制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人凝血因子IX(hFIX)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血浆中hFIX含量或活性大幅下降,从而使得内源性凝血途径受到阻碍,无法进行正常的凝血。文章综述了hFIX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并分类详细论述了血友病B中发现的几种主要突变类型。其中包括奠基者效应造成的突变、调控区的突变、编码区的突变、内含子剪切位点的突变及另外两种较为特殊的突变,同时介绍了这些突变所造成的生物学效应。最后还简要介绍了一种能提高hFIX蛋白凝血活性的突变类型(第338位Arg→Ala),并对其应用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B 人凝血因子Ⅸ 突变 凝血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φC31整合酶系统介导的位点特异性整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马晴雯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7-575,共9页
来源于链霉菌(Streptomyces)噬菌体φC31的整合酶可介导链霉菌附着位点(attB)和噬菌体附着位点(attP)之间的同源重组,这种重组亦可在多种动植物细胞内进行;而且,该整合酶还可介导含attB位点的载体以位点特异性方式整合于多种真核生物基... 来源于链霉菌(Streptomyces)噬菌体φC31的整合酶可介导链霉菌附着位点(attB)和噬菌体附着位点(attP)之间的同源重组,这种重组亦可在多种动植物细胞内进行;而且,该整合酶还可介导含attB位点的载体以位点特异性方式整合于多种真核生物基因组内的假attP位点,并使转基因持续高效表达。因此,φC31整合酶在基因修饰、基因治疗及转基因动物研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就近年来φC31整合酶整合规律、提高效率方面的改进及安全性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ΦC31整合酶 位点特异性整合 基因治疗 转基因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勇于探索与创新的遗传学家——曾溢滔
6
作者 任兆瑞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69-873,共5页
1939年5月,曾溢滔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县(现中山市)。在父母的熏陶和启迪下,少年曾溢滔就喜爱读书、勤于思考。12岁时,曾溢滔怀着将来当一名农艺师的憧憬,进人中山初级农校学习,
关键词 遗传学家 创新 中山市 广东省 农艺师 农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隆动物的端粒长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吕昆 林丹 黄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9-104,共6页
端粒是真核染色体分子末端的DNA区域,是由重复的DNA序列和端粒结合蛋白形成的DNA-蛋白复合物,对于染色体的复制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端粒长度的缩短与人类疾病和衰老密切相关。同时,体细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 端粒是真核染色体分子末端的DNA区域,是由重复的DNA序列和端粒结合蛋白形成的DNA-蛋白复合物,对于染色体的复制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端粒长度的缩短与人类疾病和衰老密切相关。同时,体细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SCNT)作为一种有效的无性生殖手段,越来越多的在科研和生产中得到应用。由于体细胞核移植通常采用体细胞作为核供体细胞,因而供体细胞的端粒长度、核移植后重组胚的端粒在胚胎早期是否会被修复、端粒长度是否有变化等问题,对于研究克隆动物的重编程、发育生物学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作者将对端粒的结构和端粒长度的机理研究、在克隆哺乳动物中对端粒长度的探索研究,以及近几年来关于端粒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加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长度 哺乳动物 体细胞核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活体采卵体外受精不分裂MⅡ期卵母细胞的研究
8
作者 李松 赵祥杰 +1 位作者 李华 任兆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1-94,共4页
牛活体采卵体外成熟后,常规进行体外受精,平均卵裂率为73.1%。在卵裂率稳定的前提下,随机挑选96枚没有卵裂的MⅡ期卵母细胞进行Hoechst33342染色分析,以期找出卵子没有分裂的原因,为进一步提高卵裂率提供科学资料。结果发现精子没有进... 牛活体采卵体外成熟后,常规进行体外受精,平均卵裂率为73.1%。在卵裂率稳定的前提下,随机挑选96枚没有卵裂的MⅡ期卵母细胞进行Hoechst33342染色分析,以期找出卵子没有分裂的原因,为进一步提高卵裂率提供科学资料。结果发现精子没有进入卵母细胞的占59.4%,精子进入卵母细胞但雌雄原核未融合的占19.8%,多精受精引起发育阻滞的占13.5%。结果表明,在保证卵母细胞成熟的前提下,引起牛体外受精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精子没有进入卵母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Hoechst33342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母细胞冷冻保存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晓晨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7年第2期2-3,共2页
关键词 冷冻保存 卵母细胞 转基因动物 体外受精 核移植 小鼠 产仔 解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系统在地中海贫血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夏超然 王娟 +2 位作者 杨为群 熊灿 王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38-1142,共5页
目的探讨全自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检测系统在地中海贫血(地贫)诊断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100例基因诊断确诊地贫患儿及35例正常儿童,应用HPLC检测系统以及传统碱变性法、醋纤电泳法定量分析HbF和HbA2;并比较不同检测方... 目的探讨全自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检测系统在地中海贫血(地贫)诊断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100例基因诊断确诊地贫患儿及35例正常儿童,应用HPLC检测系统以及传统碱变性法、醋纤电泳法定量分析HbF和HbA2;并比较不同检测方法与相应β地贫基因诊断结果的符合率、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β地贫74例,64例单杂合子,10例复合杂合子;α地贫26例,1例单杂合子,25例复合杂合子。在地贫患儿和正常儿童中,HPLC法测定的HbF百分含量均高于碱变性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LC法测得的HbF在α地贫患儿和正常儿童间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1),对α地贫的分辨力高于碱变性法。α地贫患儿,HPLC法测得的HbA2百分含量高于醋纤电泳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β地贫患儿,HPLC法和醋纤电泳法测得的单杂合子的HbA2含量均高于复合杂合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LC方法测定HbF-HbA2(≥4.0%)联合MCV(<80 fl)、MCH(<27 pg),与α或β基因诊断的符合率达99.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9.0%和100.0%。结论采用HPLC法检测HbA2和HbF,并结合MCV、MCH,与基因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可成为大规模筛查β地贫的一种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血红蛋白电泳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6Ra抑制炎性痛小鼠脊髓A1型星形胶质细胞极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倩 朱怡文 李玲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5-90,共6页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IL-36Ra对炎性痛小鼠痛行为以及脊髓A1型星形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小鼠32只,采用足底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炎性痛模型。随机将小鼠分为CFA+生理盐水组、CFA+IL-36Ra 50 ng组、CFA+IL-36Ra 100 ng...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IL-36Ra对炎性痛小鼠痛行为以及脊髓A1型星形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小鼠32只,采用足底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炎性痛模型。随机将小鼠分为CFA+生理盐水组、CFA+IL-36Ra 50 ng组、CFA+IL-36Ra 100 ng组以及CFA+IL-36Ra 200 ng组,每组8只。各组小鼠在造模后d 1~d 7,每日1次鞘内给药。同时,分别在造模前以及造模后d 1、3、5、7检测4组小鼠机械刺激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 threshold, MWT)和辐射热刺激缩爪潜伏期(PWL)的变化。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IL-36Ra对CFA小鼠脊髓A1、A2型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脊髓背角A1型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C3与GFAP共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炎性痛小鼠造模后患侧MWT、PWL均明显下降,IL-36Ra(100、200 ng)可显著改善小鼠的机械性痛觉超敏与热痛觉过敏;且在治疗7 d后,IL-36Ra可降低CFA小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标志物GFAP、Lcn2的表达水平,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同时,IL-36Ra(100、200 ng)可下调CFA小鼠脊髓A1型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Serping1、 H2-T23的mRNA水平,但IL-36Ra各个剂量对A2型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表达没有明显作用;此外,IL-36Ra还可抑制脊髓背角A1型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C3表达。结论 IL-36Ra可能通过抑制CFA小鼠脊髓A1型星形胶质细胞极化,进而改善小鼠炎性痛痛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痛 IL-36Ra A1型星形胶质细胞 脊髓 小鼠 A2型星形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HMG和FSH对山羊超排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伟 陈美珏 +1 位作者 黄英 黄淑帧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7年第6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超排效果 应用 山羊 FSH HMG 金属硫蛋白基因 转基因小鼠 生长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LPA-微阵列技术在Y染色体异常检测中的初步应用
13
作者 周大文 管翌华 +4 位作者 许淼 颜景斌 黄英 张敬之 任兆瑞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29-1634,共6页
为了探讨MLPA-微阵列技术用于检测性染色体异常的可行性和精确性,针对Y染色体上的3个基因TSPY(p11.2)、PRY(q11)和RBMY(q11.2)设计MLPA探针,应用MLPA-微阵列技术对15例已知染色体核型的样品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各样品核型分析和PCR的... 为了探讨MLPA-微阵列技术用于检测性染色体异常的可行性和精确性,针对Y染色体上的3个基因TSPY(p11.2)、PRY(q11)和RBMY(q11.2)设计MLPA探针,应用MLPA-微阵列技术对15例已知染色体核型的样品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各样品核型分析和PCR的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和比较。结果表明,MLPA-微阵列技术对上述各基因位点的检测结果与样品染色体核型基本吻合,特别是对二例核型分析没有获得染色体结构异常信息的样品,MLPA-微阵列技术检测出Y染色体微小的缺失或指示某些未知染色体片段的信息,并与PCR检测结果完全相符。表明文章报道的MLPA-微阵列技术能够检测核型分析无法分辨的微小变化和异常,显示MLPA-微阵列技术在染色体异常分析中具有很高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相对于染色体核型分析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临床染色体病诊断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LPA 微阵列 染色体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体细胞核移植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磊文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6年第5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 体细胞核移植 初级卵母细胞 早期发育 卵原细胞 成熟分裂 原生殖细胞 编程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乳素和外源基因乳腺共表达载体可提高外源基因在哺乳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峰涛 颜景斌 +2 位作者 任兆瑞 黄淑帧 曾溢滔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7-573,共7页
为探讨应用牛催乳素促进乳腺生物反应器高效表达外源蛋白(如人乳铁蛋白、人血小板生成素)的可行性,构建两种牛催乳素和外源基因乳腺共表达载体。一种为牛催乳素基因和外源基因共用一个6 7kb山羊β 酪蛋白启动子启动转录,两个基因以内部... 为探讨应用牛催乳素促进乳腺生物反应器高效表达外源蛋白(如人乳铁蛋白、人血小板生成素)的可行性,构建两种牛催乳素和外源基因乳腺共表达载体。一种为牛催乳素基因和外源基因共用一个6 7kb山羊β 酪蛋白启动子启动转录,两个基因以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连接;另一种为外源基因利用6 7kb山羊β 酪蛋白启动子,催乳素基因利用2 0kb山羊β 酪蛋白启动子,分别转录。脂质体转染后,RT PCR以及ELISA分析结果证实外源基因的表达得到提高。在COS 7细胞(猴胚肾细胞),两种载体分别使乳铁蛋白的表达由12 6μg/L提高到18 4μg/L和37 2μg/L(P<0 05);在HC 11细胞(小鼠乳腺上皮细胞),两种载体分别使乳铁蛋白的表达由13 7μg/L提高到20 7μg/L和19 9μg/L(P<0 05)。利用双启动子载体,使人血小板生成素在COS 7细胞由572ng/L提高到1340ng/L(P<0 05);在HC 11细胞由783ng/L提高1040ng/L(P<0 05)。结果证明催乳素可以有效的提高外源基因在哺乳类细胞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乳素 乳铁蛋白 血小板生成素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生物信息学寻找山羊新的microRNA分子及其实验验证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海漩 严忠海 +2 位作者 龙健儿 颜景斌 黄英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26-1332,共7页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22个碱基的非编码RNA分子,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及其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根据miRNA分子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文章将人、小鼠、牛、猪和狗5种哺乳动物已知的miRNA分子与N...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22个碱基的非编码RNA分子,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及其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根据miRNA分子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文章将人、小鼠、牛、猪和狗5种哺乳动物已知的miRNA分子与NCBI公布的与山羊具有极高同源性的绵羊基因组序列对比,获得11条miRNA候选分子,然后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验证,发现在山羊脑组织中这11条分子均有表达,肝脏组织中有5条分子表达,初步确定为山羊新的miRNA分子,为寻找山羊miRNA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山羊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与卵母细胞发育 被引量:5
17
作者 邓卫平 任兆瑞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29-1433,共5页
卵子发育、成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细胞核成熟和细胞质成熟过程必须同步化,才能保证卵子的正常受精和进一步的发育。作为细胞质内最重要的细胞器,线粒体在卵子成熟过程中的分布的变化、氧化磷酸化产生ATP的能力以及线粒体DNA的含量和拷... 卵子发育、成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细胞核成熟和细胞质成熟过程必须同步化,才能保证卵子的正常受精和进一步的发育。作为细胞质内最重要的细胞器,线粒体在卵子成熟过程中的分布的变化、氧化磷酸化产生ATP的能力以及线粒体DNA的含量和拷贝数或转录水平对卵母细胞发育成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卵子成熟过程中线粒体的分布和功能状况及线粒体DNA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生殖生理,并为解决辅助生殖技术中及克隆胚胎技术所面临的困难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DNA 卵母细胞 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β乳球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在转基因小鼠乳汁中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建军 颜景斌 +1 位作者 黄英 曾溢滔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9-503,共5页
通过长距离PCR从山羊基因组DNA分两段扩增山羊β乳球蛋白(β lactoglobulin,BLG)基因,扩增出的两个片段分别克隆到T载体上,利用BLG基因序列自身存在的NarI单酶切位点进行拼接,获得了全长为7.2kb的山羊BLG基因克隆,并构建了它的真核表达... 通过长距离PCR从山羊基因组DNA分两段扩增山羊β乳球蛋白(β lactoglobulin,BLG)基因,扩增出的两个片段分别克隆到T载体上,利用BLG基因序列自身存在的NarI单酶切位点进行拼接,获得了全长为7.2kb的山羊BLG基因克隆,并构建了它的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证实了克隆的正确性。用线性化的BLG基因显微注射小鼠受精卵以建立转基因鼠,经PCR和Southern印迹分析证实获得了6只首建者(Founder)转基因小鼠(3♀,3♂),在泌乳期采集两只F0代转基因雌鼠乳汁并用ELISA测定山羊β乳球蛋白的含量,其表达水平分别为23.49mg/mL和2.19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小鼠 乳腺表达 乳汁蛋白 山羊β乳球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体外受精胚胎工厂化生产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松 任兆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牛体外受精胚胎工厂化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大量优良遗传性状的胚胎,用于胚胎移植。作者就该技术的5个主要环节,即活体采卵、体外成熟、体外受精、体外培养、胚胎冷冻及发展前景等作一综述。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 工厂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