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细胞损伤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惠清 钟明康 +3 位作者 张洁 倪培华 陈晓宇 李继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7-520,共4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变化,以及在NASH和纤维化发生机制中的意义。方法4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n=15)和NASH模型组(高脂饮食,n=25),第20、22周时分批处死大鼠,取肝组织...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变化,以及在NASH和纤维化发生机制中的意义。方法4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n=15)和NASH模型组(高脂饮食,n=25),第20、22周时分批处死大鼠,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生化指标;RT-PCR法检测肝组织ICAM-1 mRNA表达。结果第20周时,模型组大鼠未出现明显肝纤维化;而第22周时,模型组大鼠大部分出现了不同程度肝纤维化,部分出现早期肝硬化。第20、22周时,血清ALT、TC和L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0周时,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肝组织ICAM-1 mRNA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到第22周时,模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第22周时,ICAM-1 mRNA表达与血清ALT、TC和LDL-C成正相关(P<0.01)。结论随着炎症和纤维化加剧,NASH大鼠的ICAM-1 mRNA表达逐渐增强,提示ICAM-1 mRNA的表达强弱与肝损伤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黏附分子-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RT—PCR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慢性髓系白血病伊马替尼耐药细胞株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卢虹颖 陈娟 +4 位作者 杜圣红 贾培敏 童建华 吴英理 周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6-352,共7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慢性髓系白血病伊马替尼耐药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25μmol/L槲皮素对伊马替尼耐药的K562细胞...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慢性髓系白血病伊马替尼耐药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25μmol/L槲皮素对伊马替尼耐药的K562细胞株K562R和K562G具有与伊马替尼敏感细胞株K562相似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且不改变BCR-ABL的表达水平。25μmol/L槲皮素处理24 h后,K562、K562R和K562G细胞的G_2/M期百分比明显增加。槲皮素能使γ-H2AX水平明显增高,且上调JNK的磷酸化水平。结论:槲皮素单药对伊马替尼耐药细胞株具有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使细胞停滞于G_2/M期,其机制可能与上调JNK磷酸化水平导致DNA双链损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 槲皮素 伊马替尼耐药 细胞周期阻滞 DNA损伤 J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恶性腹水生化检测诊断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洁 俞赞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89-1392,共4页
腹水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的生化指标较多,包括纤维连接蛋白、乳酸脱氢酶、胆固醇、总蛋白、腺苷脱氨酶、血清腹水白蛋白浓度梯度、游离脂肪酸、癌胚抗原、胸苷激酶、假尿嘧啶、端粒酶、... 腹水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的生化指标较多,包括纤维连接蛋白、乳酸脱氢酶、胆固醇、总蛋白、腺苷脱氨酶、血清腹水白蛋白浓度梯度、游离脂肪酸、癌胚抗原、胸苷激酶、假尿嘧啶、端粒酶、α1-抗胰蛋白酶、葡萄糖和pH值测定等。文章就这些指标的诊断效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腹水 纤维连接蛋白 乳酸脱氢酶 胆固醇 总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介导的内质网应激对肝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晏春根 任光圆 +2 位作者 朱冬芳 倪培华 周惠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14-2418,共5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介导的内质网应激对肝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5mmol/LHcy与HepG2细胞共孵育,检测细胞内Hcy、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含量。高蛋氨酸饮食诱导小鼠高Hcy血症,分析肝细胞内甘油三酯(TGE)、胆固醇(CHO)含量的变化...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介导的内质网应激对肝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5mmol/LHcy与HepG2细胞共孵育,检测细胞内Hcy、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含量。高蛋氨酸饮食诱导小鼠高Hcy血症,分析肝细胞内甘油三酯(TGE)、胆固醇(CHO)含量的变化,检测内质网应激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Hcy孵育后,各时点HepG2细胞内Hcy、脂质(TGE、CHO)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vs0h)。高蛋氨酸饮食小鼠各时点血浆Hcy、肝细胞内TGE、CHO含量均显著高于0周(P<0.05),而血浆TGE、CHO含量升高并不明显(P>0.05,vs0周);肝组织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SREBP-1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0周(P<0.05)。结论:Hcy诱导的内质网应激可致内源性胆固醇调节通路失调,并使肝细胞合成、摄取甘油三酯、胆固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半胱氨酸 内质网 应激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G基因与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黄洁雯(综述) 彭承宏(审阅) +1 位作者 胡翊群(审阅) 胡洪亮(审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85-1087,1093,共4页
关键词 HLA-G 免疫耐受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素A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朱玉萍 倪培华 +5 位作者 赵静 应雅韵 邵京山 刘桂冬 傅毅 陈生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450-455,共6页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汉族人群血栓素A_2受体(TXA_2R)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138例脑梗死患者和135例正常老年对照者TXA_2R基因rs768963位点多态性进行分析,计算其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汉族人群血栓素A_2受体(TXA_2R)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138例脑梗死患者和135例正常老年对照者TXA_2R基因rs768963位点多态性进行分析,计算其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压和血糖水平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脑梗死组与正常老年对照组受试者TXA_2R基因rs768963位点的基因型(TT基因型、TC基因型和C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T和C)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XA_2R基因rs768963位点基因突变与性别、年龄、血脂、血压和血糖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TXA_2R基因rs768963位点多态性可能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脑梗死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血栓烷A2 前列腺素H2 多态现象 遗传 基因型 基因频率 脑梗死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表达及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朱冬芳 晏春根 +2 位作者 谢青 庄焱 倪培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59-1860,共2页
目的:检测肝硬化及其不同Child分级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分析TLR4基因Asp299Gly、Thr399Ile的多态性及其与肝硬化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分离110例汉族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与健康对照者静脉抗凝血的PBMCs,... 目的:检测肝硬化及其不同Child分级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分析TLR4基因Asp299Gly、Thr399Ile的多态性及其与肝硬化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分离110例汉族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与健康对照者静脉抗凝血的PBMCs,流式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及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别检测PBMCs TLR4蛋白、mRNA及Asp299Gly、Thr399Ile基因多态性,分析TLR4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组PBMCs TLR4阳性细胞率与mRNA表达正相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Child评分的升高而升高(P<0.01);但220例受试对象均未检测到TLR4基因Asp299Gly、Thr399Ile的突变型。结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PBMCs TLR4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与肝硬化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TLR4基因Asp299Gly、Thr399Ile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出现频率低,且与肝硬化疾病的易感性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Toll样 基因多态性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球滤过率估算方程诊断性能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俞翀曌 曹芸 +2 位作者 陈风 孙晓杰 张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96-1500,共5页
日的评价基于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C)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方程的诊断性能。方法以锝-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DTPA)测定的99mTc—GFR为标准,测定105例患者SCr及CysC浓度,以KDIGO(2013)指南推荐的eGFR方程计算eGFR... 日的评价基于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C)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方程的诊断性能。方法以锝-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DTPA)测定的99mTc—GFR为标准,测定105例患者SCr及CysC浓度,以KDIGO(2013)指南推荐的eGFR方程计算eGFR值,再计算灵敏度、特异度等系列诊断性能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最后评价各eGFR方程的诊断效率。结果eGFR—SCr/CysC方程在临界值为90、60和45mL/min/1.73衍时,其阳性似然率(分别为9.3、30.1和13)和比数比(分别为21.1、68.4和39.4)最高,诊断性能最佳;当eGFR临界值取60mL/min/1.73m2时,eGFR—SCr/CysC的阳性似然率和比数比为30.1和68.4,SCr/CysC联合方程最能确定诊断,而阴性似然率在0.33—0.49之间,均不能有效排除诊断;eGFR—CysC的诊断性能稍优于eGFR—SCr。将方程两两联合的平行试验只有当eGFR临界值取60mL/min/1.73m2时,eGFR.(CysC+SCr/CysC)的阳性似然率和比数比(20.8,94.5)都最高,最能确定诊断;平行试验的eGFR阴性似然率(0.12~0.22)均比eGFR单独试验的阴性似然率(0.33~0.49)低,较排除诊断的能力增强。结论临床使用eGFR应考虑同时检测血清SCr和CysC的浓度,运用eGFR—SCr/CysC联合方程评价肾损害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肌酐 胱抑素C 慢性肾病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植指数对于监测EICU患者发生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晨 李贞 +4 位作者 何羽童 姚天悦 陈铖 王偲鉴 彭奕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05-1609,共5页
目的·分析定植指数(CI)对监测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发生侵袭性假丝酵母菌(IC)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2月一2015年1月间入住EICU的患者标本,包括痰液(或咽拭子)、粪便(或肛周拭子)、中段尿、皮肤拭子和其他类... 目的·分析定植指数(CI)对监测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发生侵袭性假丝酵母菌(IC)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2月一2015年1月间入住EICU的患者标本,包括痰液(或咽拭子)、粪便(或肛周拭子)、中段尿、皮肤拭子和其他类型标本,通过科玛嘉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进行培养、分离和初步菌种鉴定,使用ITS1/ITS4引物扩增内转录间隔区(ITS)的基因片段并测序,进行进一步的菌种鉴定;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分析CI对监测IC发生的临床意义。结果·纳入研究的11 1例患者中有9例发生了IC,其中8例在感染前已有假丝酵母菌定植。CI≥0.5组与0<CI<0.5组和CI=0组的患者相比,其IC的发生率、患者死亡率及脓毒血症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结论·EICU患者发生IC与假丝酵母菌定植有关,可用CI来反映患者假丝酵母菌的定植情况,且CI≥0.5组的患者更易发生IC感染。抗真菌药物及一些侵袭性操作(中心静脉导管穿刺、机械通气、肾脏替代疗法、手术)均是影响假丝酵母菌定植和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植指数 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腹泻患者艰难梭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燕婷 章黎华 +4 位作者 王粟 冯佩佩 姚淑娴 赵悦 彭奕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81-1484,1496,共5页
目的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住院腹泻患者艰难梭菌感染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3年11月—2014年2月住院腹泻患者的不成形粪便标本706份,通过厌氧培养、乳胶凝集试验和谷氨酸脱氢酶基因(g... 目的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住院腹泻患者艰难梭菌感染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3年11月—2014年2月住院腹泻患者的不成形粪便标本706份,通过厌氧培养、乳胶凝集试验和谷氨酸脱氢酶基因(gluD)扩增,分离鉴定艰难梭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菌株的DNA进行毒素A基因(tcdA)和毒素B基因(tcdB)检测,分析菌株的毒素类型。根据患者病史信息,分析其临床表现和用药情况。结果 706份标本中分离得到艰难梭菌菌株34株(4.82%),来自30例住院患者;其中院内感染艰难梭菌的住院患者为23例(76.67%),均使用过头孢类、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中的1种或多种。经PCR检测菌株毒素,发现34株艰难梭菌中毒素类型为A+B+型共21株(61.76%),A-B+型12株(35.30%),A-B-型仅1株(2.94%)。结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住院腹泻患者中艰难梭菌感染以院内感染为主,感染菌株的毒素类型以A+B+型为主,抗生素的使用是导致艰难梭菌感染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 腹泻 毒素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juba与Twist相互作用调控N-cadherin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宁 宋立伟 +2 位作者 袁晓圆 王家敏 侯照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5-469,共5页
目的探索结直肠癌细胞中Ajuba与Twist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该作用对于结直肠癌迁移所产生的影响。方法运用免疫共沉淀方法验证外源性Ajuba与Twist蛋白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荧光素酶活性检测Ajuba对于Twist下游靶基因N-cadherin启动子的转... 目的探索结直肠癌细胞中Ajuba与Twist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该作用对于结直肠癌迁移所产生的影响。方法运用免疫共沉淀方法验证外源性Ajuba与Twist蛋白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荧光素酶活性检测Ajuba对于Twist下游靶基因N-cadherin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构建结直肠癌SW1116-sh Ajuba稳转细胞株,并进行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变化。结果 Ajuba与Twsit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并且Ajuba能通过Twist促进N-cadherin的表达调控。在结直肠癌细胞SW1116-sh Ajuba稳转细胞中可发现,Ajuba基因表达水平降低,蛋白表达下降,能抑制细胞迁移能力。结论 Ajuba是转录因子Twist的共活化因子,能够促进N-cadherin表达,增强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Ajuba TWIST N-CADHERIN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