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对比 被引量:14
1
作者 万财凤 杜晶 +2 位作者 李凤华 方华 王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42-1845,共4页
目的比较常规超声(US)、CEUS单独及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病变的价值。方法对79例单发乳腺病变患者分别进行US和CEUS检查,分析病灶的US及CEUS增强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采用评分法绘制ROC曲线,通过计算曲线下面积比较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应... 目的比较常规超声(US)、CEUS单独及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病变的价值。方法对79例单发乳腺病变患者分别进行US和CEUS检查,分析病灶的US及CEUS增强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采用评分法绘制ROC曲线,通过计算曲线下面积比较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应用的诊断效能。结果 US、CEUS单独及联合应用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8、0.884、0.953,Z检验结果显示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优于单独使用US和CEUS检查(P<0.05)。结论 US和CEUS检查均为有效的诊断方法,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对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 介入性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和增强CT在肾实质良恶性病灶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萍 李凤华 +3 位作者 方华 杜晶 顾莉红 黄翼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44-847,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和增强CT在诊断肾脏实质内病灶良、恶性中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患者共61个临床诊断为肾脏实质内占位性病灶进行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CECT)检查,通过分析病灶CEUS和CECT各个时相中的灌注特点,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和增强CT在诊断肾脏实质内病灶良、恶性中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患者共61个临床诊断为肾脏实质内占位性病灶进行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CECT)检查,通过分析病灶CEUS和CECT各个时相中的灌注特点,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61个病灶中39个为肾脏恶性肿瘤,22个为肾脏良性病灶,CEUS和CECT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44%、90.91%、95.08%、95.00%、95.24%与89.74%、81.82%、86.89%、89.74%、81.82%。两种方法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US和CECT在诊断肾脏良恶性病灶中,具有相似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但CEUS在鉴别肾脏结构异常和反映肿瘤微循环灌注方面优于C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超声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胃肠超声造影评价尿毒症患者胃肠动力及胃壁形态改变 被引量:12
3
作者 韩蕊君 李凤华 +1 位作者 牛永华 唐韵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6-289,共4页
目的应用口服胃肠超声造影结合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尿毒症患者胃十二指肠动力及胃壁形态的改变。资料与方法35例经临床诊断为尿毒症但未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尿毒症组,同时选取31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口服胃肠超声造... 目的应用口服胃肠超声造影结合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尿毒症患者胃十二指肠动力及胃壁形态的改变。资料与方法35例经临床诊断为尿毒症但未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尿毒症组,同时选取31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口服胃肠超声造影结合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各项胃肠动力学的超声评估参数及胃壁形态。结果尿毒症组胃窦收缩频率、胃窦动力指数(MI)及胃排空率(GER)低于对照组(P<0.05),胃排空时间(ET)较对照组长(P<0.05),十二指肠胃窦反流(DGR)率高于对照组(P<0.05);尿毒症组胃窦胃壁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其中19例胃壁层次模糊,其胃壁层次清晰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餐后20minMI与ET呈负相关(r=-0.061,P<0.05),GER与年龄、ET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口服造影超声检查是一项简便、非侵入性、可重复进行的实时评估尿毒症患者胃动力改变及胃壁形态改变的方法,并可同时检测十二指肠胃窦反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胃肠活动 胃排空 超声检查 多普勒 造影剂 投药 口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上海市高中生肥胖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比较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晓敏 万燕萍 +4 位作者 徐仁应 陈之琦 刘虹 徐敏 方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23-826,共4页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2001年、2009年在校高中生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检出率,为预防青少年肥胖和NAFLD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于2001年和2009年调查上海城区2所高中,共942名在校学生身高、体质量,并进行肝脏超声检查。结果 2001年组483...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2001年、2009年在校高中生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检出率,为预防青少年肥胖和NAFLD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于2001年和2009年调查上海城区2所高中,共942名在校学生身高、体质量,并进行肝脏超声检查。结果 2001年组483名高中生超重、肥胖、NAFLD检出率分别为13.7%(66/483)、3.9%(19/483)、4.8%(23/483);2009年459名在校高中生超重、肥胖、NAFLD检出率分别为16.3%(75/459)、8.5%(39/459)、7.0%(32/459)。NAFLD在体质量正常组检出率仅为0.3%~0.5%,超重组10.7%~15.2%,肥胖组57.9%~59.0%,三组之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01年男生肥胖检出率5.7%(16/281),2009年为14.6%(31/213),2009年男生肥胖检出率显著高于2001年(P<0.001)。结论上海地区在校高中生男生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肥胖和超重者的NAFLD危险性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检出率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辐照SonoVue增强脂质体介导pEGFP-N1转染乳腺癌细胞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时君 李凤华 杜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43-134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辐照SonoVue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质粒(pEGFP-N1)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的最优条件以及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增强脂质体转染的效果。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按照不同的辐照条件分组:不处理组,超声辐照十质粒... 目的探讨超声辐照SonoVue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质粒(pEGFP-N1)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的最优条件以及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增强脂质体转染的效果。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按照不同的辐照条件分组:不处理组,超声辐照十质粒组,微泡浓效组,超声声张组,辐照时间组及工作周期组。分别进行超声辐照,辐照后以MTT法测细胞存活度,流式细胞仪测pEGFP-N1瞬时转染率,取得最佳的辐照条件。重新准备细胞后先以脂质体转染细胞,2h后加入超声微泡并以最佳条件辐照,用同样的方法测细胞存活率及转染率。结果20%的造影剂浓度、1.5W/cm2的声强、90s的辐照时间、20%的工作周期(占空比)为超声辐照SonoVue介导pEGFP-N1转染MCF-7细胞的最优条件,转染率为(14.21±2.55)%,细胞存活率为(84.60±2.85)%。在增强脂质体转染的实验中,超声微泡脂质体组的转染率最高(22.15±2.69)%,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时细胞存活率为(80.13±3.61)%。结论20%的造影剂浓度、1.5W/cm2的声强、90s的辐照时间、20%的工作周期是MCF-7细胞的最佳转染条件,超声联合微泡能够增强脂质体转染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泡 超声检查 造影剂 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评价肝移植术前门脉系统栓子的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顾莉红 李凤华 +4 位作者 李萍 朱彩霞 方华 杜晶 唐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7-559,共3页
目的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前门脉系统栓子诊断及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SonoVue造影剂及对比脉冲序列(CPS)技术对37例肝移植术前门脉系统栓子患者,共84条血管进行低机械指数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检查。结果经过肝移植... 目的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前门脉系统栓子诊断及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SonoVue造影剂及对比脉冲序列(CPS)技术对37例肝移植术前门脉系统栓子患者,共84条血管进行低机械指数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检查。结果经过肝移植手术或螺旋CT门静脉成像证实,78条血管栓子形成(瘤栓50个,血栓28个),6条血管通畅。超声造影诊断门脉系统栓子的敏感性98.7%,特异性100%,以栓子内动脉相早期造影剂灌注为标准,诊断门脉系统瘤栓的敏感性100%,特异性100%。结论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可评价肝移植术前门脉系统的通畅性,提高栓子的检出率,并可鉴别栓子的良恶性,为肝移植手术方案的确定提供重要准确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超声检查 肝移植 门脉系统 门静脉栓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不典型病灶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的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夏建国 李凤华 +3 位作者 方华 王晓燕 杜晶 唐韵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4期263-265,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术(US-CNB)对不典型乳腺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对女性患者的61个不典型病灶行US-CNB和手术切除活检,以切除活检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结果在US-CNB标本中,33个为良性,15个为可疑恶性,10个为恶性,3处取材不当。...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术(US-CNB)对不典型乳腺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对女性患者的61个不典型病灶行US-CNB和手术切除活检,以切除活检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结果在US-CNB标本中,33个为良性,15个为可疑恶性,10个为恶性,3处取材不当。在手术切除标本中,26个病灶为恶性,32个为良性,US-CNB取材不当的3个均为良性。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术诊断恶性肿瘤的诊断阳性率为96.15%(25/26),特异性为100%(32/32),正确率为98.28%(57/58)。结论US-CNB诊断不典型病灶安全、创伤小、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粗针活检术 乳腺不典型病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生物蛋白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附8例报道) 被引量:4
8
作者 周炜 夏建国 +2 位作者 叶猛 赵意平 施娅雪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5期497-49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22G穿刺针,对8例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生物蛋白胶,利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瘤腔的封堵情况,术后监测远端肢体...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22G穿刺针,对8例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生物蛋白胶,利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瘤腔的封堵情况,术后监测远端肢体动脉搏动,并定期随访。结果 8例患者均一次性封堵成功,生物胶用量2~4ml,瘤腔封堵时间10~40s。术后无肢体动脉栓塞和过敏反应,随访1周假性动脉瘤无复发。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生物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是一种创伤小、安全、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假性 超声检查 凝血酶 生物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阑尾黏液性囊腺瘤一例报道 被引量:6
9
作者 刘东 李凤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2-122,共1页
关键词 阑尾 囊腺瘤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胞学活检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柳怿 夏建国 +1 位作者 李凤华 蒋姝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42-1846,共5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胞学活检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自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对402例患者的416个甲状腺结节进行细胞学活检。评估的出血危险因素包括:操作者经验,活检针的内径,结节的大小、回声、血流、钙化及位置,... 目的探讨与分析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胞学活检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自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对402例患者的416个甲状腺结节进行细胞学活检。评估的出血危险因素包括:操作者经验,活检针的内径,结节的大小、回声、血流、钙化及位置,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血压。采用χ~2检验、Fisher P检验、t和t’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这些危险因素与出血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进行细胞学活检的416个结节中有23个并发出血,出血率与内径较粗的活检针、血流丰富的结节、包膜下的结节及患者收缩压增加显著相关(分别为P=0.005、P=0.001、P<0.001、P<0.001)。出血率与结节的大小、回声、钙化,操作者经验,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胞学活检出血并发症具有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活检 超声 出血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乳腺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彩霞 郭祎芬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37-739,共3页
近年来,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乳腺超声普查亦作为常规普查项目,普查中常发现超声表现为局灶性病变而难以确定良恶性。本文对57个此类病灶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以指导临床治疗。
关键词 乳腺疾病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胃间叶源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12
作者 唐韵 李凤华 +1 位作者 夏建国 李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1-584,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显像在胃间叶源性肿瘤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6年3月在我院临床疑似以及超声首次发现的胃间叶源性肿瘤患者共47例,术前做出诊断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这些病例超声诊断的符合率、敏感性、...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显像在胃间叶源性肿瘤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6年3月在我院临床疑似以及超声首次发现的胃间叶源性肿瘤患者共47例,术前做出诊断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这些病例超声诊断的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与胃镜及超声内镜比较。结果47例患者包括胃间叶源性肿瘤40例,胃癌3例,其余胃息肉、胃脂肪瘤、胰腺低分化腺癌、重度慢性浅表胃炎各1例,胃间叶源性肿瘤40例中22例良性,18例恶性。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6%,敏感性95.0%,特异性85.7%,阳性预测值97.4%,阴性预测值75.0%。结论超声显像在胃间叶源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超声与胃镜及超声内镜的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叶瘤 胃肠道间质瘤 超声检查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监测肝硬化失代偿期OLT患者内脏高动力循环的改变及其意义
13
作者 唐韵 李凤华 +2 位作者 朱彩霞 夏建国 顾莉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1-424,共4页
目的:分析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行原位肝移植术前及术后730天内内脏高动力循环的变化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监测83例肝移植患者术前、术后730天内的门静脉、肝动脉、脾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脾脏大小,并与正常健... 目的:分析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行原位肝移植术前及术后730天内内脏高动力循环的变化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监测83例肝移植患者术前、术后730天内的门静脉、肝动脉、脾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脾脏大小,并与正常健康组20例对照。结果:(1)门静脉供体段血流频谱早期呈锯齿样改变,门静脉术前最大流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30天内门静脉供体段最大流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动脉阻力指数术前及术后7天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脾动脉阻力指数术前检查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至730天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730天内的脾脏最长径均高于术前及对照组(P<0.05,P<0.01)。结论:肝移植早期肝动脉阻力由高到低而门静脉流速由高到低,两者相互之间的变化关系维持了移植肝脏术后总血流量的基本稳定。远期监测中,门静脉高流速、脾肿大情况虽有所下降,但无法恢复到正常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肝硬化 超声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胎儿卵巢血肿1例
14
作者 刘东 李凤华 +3 位作者 刘芳荪 陈燕华 徐志勇 张静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4-124,共1页
关键词 卵巢 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乳腺错构瘤超声表现1例
15
作者 刘东 李凤华 高玉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37-238,共2页
关键词 乳腺 错构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囊肿成像用高频超声换能器及扫描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洁文 李晓兵 +6 位作者 丁伟艳 姜立新 聂生东 陈兴飞 李昕伦 苏一凡 赵祥永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4-138,共5页
高频超声成像具有几十微米级的纵向分辨率,适用于皮肤等人体组织的微结构成像。该文针对皮肤囊肿等凸形的人体组织内部微结构,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凸形组织的非接触式弧形超声扫描成像方法,设计并制备了一款41.5 MHz的高频超声换能器。首... 高频超声成像具有几十微米级的纵向分辨率,适用于皮肤等人体组织的微结构成像。该文针对皮肤囊肿等凸形的人体组织内部微结构,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凸形组织的非接触式弧形超声扫描成像方法,设计并制备了一款41.5 MHz的高频超声换能器。首先采用脉冲回波法对其性能进行系统表征,然后设计了凸形旋转扫描成像装置,并对凸形皮肤囊肿模型进行扫描、滤波、补偿等信号采集和处理,最终实现了高频超声成像。结果表明,此方法所用换能器纵向分辨率为50μm,能够对皮肤囊肿模型内部精细结构进行成像,这将促进相关临床医学和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换能器 高频超声成像 皮肤囊肿 极坐标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与增强磁共振成像诊断乳腺病灶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金叶 李凤华 +2 位作者 杜晶 王琳 万财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9-412,共4页
目的比较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ABVS)与MRI诊断乳腺病灶的价值。方法收集乳腺肿块患者70例,共77个病灶,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分析其ABVS和MRI图像特征,并比较二者评估乳腺病灶大小和诊断病灶良恶性的效能,评估ABVS冠状面上的"汇聚征&... 目的比较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ABVS)与MRI诊断乳腺病灶的价值。方法收集乳腺肿块患者70例,共77个病灶,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分析其ABVS和MRI图像特征,并比较二者评估乳腺病灶大小和诊断病灶良恶性的效能,评估ABVS冠状面上的"汇聚征"对乳腺恶性肿块的诊断效能。结果 70例患者中,良性37例(共43个病灶),恶性33例(共34个病灶)。ABVS[(18.0±8.9)mm]和MRI[(17.0±9.0)mm]测得病灶最大值与病理测值[(17.8±9.2)mm]均呈正相关(r=0.96、0.95,P<0.01),但ABVS和MRI所测病灶最大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VS和MRI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18%(31/34)和85.29%(29/34)、86.05%(37/43)和90.70%(39/43)、88.31%(68/77)和88.31%(68/77)、83.78%(31/37)和87.88%(29/33)、92.50%(37/40)和88.64%(39/44),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0.95(P>0.05)。"汇聚征"阳性率为32.47%(25/77),在良、恶性病灶中分别占6.98%(3/43)和64.71%(2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6.87,P<0.01)。ABVS重建冠状面"汇聚征"对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4.70%(22/34)、93.02%(40/43)、80.52%(62/77)、88.00%(22/25)和76.92%(40/52)。结论 ABVS和MRI均能有效诊断乳腺肿块,但ABVS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敏感度更高,其冠状面的"汇聚征"能有效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 磁共振成像 汇聚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孕妇和子痫前期患者子宫动脉血流阻力的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刘伟 林其德 夏建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73-1376,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孕期正常孕妇和子痫前期患者的胎盘血管重铸状况,探讨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2003年1月~2005年3月在我院妇产科体检、就诊或分娩者。根据怀孕与否及孕期长短分为非孕组12例,早孕组11例(〈12周),中孕组37... 目的研究不同孕期正常孕妇和子痫前期患者的胎盘血管重铸状况,探讨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2003年1月~2005年3月在我院妇产科体检、就诊或分娩者。根据怀孕与否及孕期长短分为非孕组12例,早孕组11例(〈12周),中孕组37例(12~28周),晚孕组19例(28~37周),足月组11例(37~40周),足月过期组10例(40—42周)。根据妊娠合并症情况分为正常妊娠对照组74例,子痫前期组10例,妊娠期高血压组7例。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各组两侧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以其平均值(MRI)作为衡量子宫动脉血流阻力的指标,反映胎盘血管重铸程度。结果各组MRI检测分析显示:①早孕组(0.8190±0.04477)显著低于非孕组(0.8646±0.03441)(P〈0.05);中孕组(0.5159±0.09135)较早孕组(0.8190±0.04477)下降极为显著(P〈0.001);晚孕组(0.4407±0.06891)较中孕组也有显著下降(P〈0.01),但下降幅度明显减小。②子痫前期组(0.6044±0.17209)较正常妊娠对照组(0.4651±0.08536)显著增高(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0.4832±0.13166)较正常妊娠对照组略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胎盘血管重铸过程于孕12~28周达到高峰,孕28周以后重铸过程明显减缓,孕37周以后基本停止。子痫前期患者存在明显的胎盘血管重铸障碍,这一障碍是导致胎盘滋养叶细胞缺血缺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子宫动脉血流阻力 胎盘血管重铸 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对乳腺癌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7
19
作者 金叶 李凤华 +2 位作者 王琳 杜晶 万财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69-1373,共5页
目的研究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ABVS)在乳腺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分析81例乳腺癌ABVS图像,观察病灶的边缘、生长方式、后方回声、钙化及"汇聚征"等形态学表现,并与乳腺癌的预后指标包括病理级别、淋巴结、雌激素受体(ER)、... 目的研究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ABVS)在乳腺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分析81例乳腺癌ABVS图像,观察病灶的边缘、生长方式、后方回声、钙化及"汇聚征"等形态学表现,并与乳腺癌的预后指标包括病理级别、淋巴结、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c-erb B-2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51.85%(42/81)伴毛刺征,其中11.90%(5/42)的毛刺仅在冠状面察见,毛刺征组的ER/PR阳性率高、c-erb B-2阳性率低(均P<0.01);30.86%(25/81)有后方回声增强,多见于ER/PR阴性、c-erb B-2阳性的乳腺癌(均P<0.01);53.09%(43/81)伴微钙化,并与c-erb B-2阳性表达有关(P=0.018);45.68%(37/81)有"汇聚征",常为低级别(Ⅰ/Ⅱ级)(P=0.023)、ER/PR阳性、c-erb B-2阴性(均P<0.01)的乳腺癌。结论 ABVS通过形态特征特别是"汇聚征"能反映肿瘤的预后指标,能对乳腺癌进行有效的在体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 乳腺癌 汇聚征 预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晓敏 万燕萍 +8 位作者 张时君 周一泉 韩效艳 刘虹 陈之琦 陆丽萍 汪佳璐 蒋莹 谈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25-829,共5页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在校小学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流行现况及其与相关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2011年9-10月调查上海市2所小学共1 532名在校学生,测量体格指标、血压,筛查假性黑棘皮症,及行肝脏超声检查。结果 NAFLD、肥胖、...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在校小学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流行现况及其与相关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2011年9-10月调查上海市2所小学共1 532名在校学生,测量体格指标、血压,筛查假性黑棘皮症,及行肝脏超声检查。结果 NAFLD、肥胖、中心型肥胖、假性黑棘皮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检出率分别为6.5%(99/1532)、26.7%(409/1532)、16.3%(249/1532)、5.1%(78/1532)、1.7%(26/1532)、1.9%(29/1532)。中心城区小学中心型肥胖、NALFD检出率显著高于近郊城区小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肥胖、中心型肥胖、假性黑棘皮病、高舒张压是影响儿童NAFLD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儿童NAFLD与慢性代谢性疾病关系密切。NAFLD儿童已出现慢性代谢性疾病异常特征,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强干预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肥胖症 慢性代谢性疾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