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病理分期、分级肾透明细胞癌超声造影特点 被引量:13
1
作者 朱绫琳 李凤华 +2 位作者 李萍 方华 李红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31-1734,共4页
目的分析肾透明细胞癌(CCRCC)超声造影特点与病理分期、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病理证实的CCRCC的超声造影表现,包括肿瘤增强均匀性、肿瘤周边高增强环、增强程度和增强模式,并与TNM分期、Fuhrman分级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C... 目的分析肾透明细胞癌(CCRCC)超声造影特点与病理分期、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病理证实的CCRCC的超声造影表现,包括肿瘤增强均匀性、肿瘤周边高增强环、增强程度和增强模式,并与TNM分期、Fuhrman分级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CRCC在pT3期相对增强百分数(ΔP%)显著高于pT1期和pT2期(P均<0.05);CCRCC在pT2~3期多表现为不均匀增强(P<0.05);肿瘤周边高增强环多见于pT1期(P<0.01);在增强模式上,CCRCC主要表现为"快进"(94.00%)和"快退"(88.00%),各分期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上超声造影特点与Fuhrman分级均未见显著相关性。结论不均匀增强、缺乏周边高增强环和高ΔP%提示pT3期CCRCC,与之相反提示pT1期CCRCC,pT2期CCRCC则呈不均匀增强、缺乏周边高增强环和相对低的Δ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造影剂 超声检查 肿瘤分期 Fuhrman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TI-RADS分级联合三维剪切波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16
2
作者 韩蕊君 杜晶 +3 位作者 陈翠 朱彩霞 李凤华 王家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评估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联合三维剪切波弹性成像(three-dimensional shear wave elastography,3D-SWE)技术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 目的·评估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联合三维剪切波弹性成像(three-dimensional shear wave elastography,3D-SWE)技术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超声医学科行超声检查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6例(共67个结节,结节最大直径5.0~10.0 mm,为常规TI-RADS 4~5级)。所有甲状腺结节经常规超声检查后,均采用TI-RADS分级进行评估,并行3D-SWE技术检查、细针穿刺活检及BRAFV600E基因检测。所有结节依据手术病理或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分为良性组及恶性组,计算由3D-SWE区分的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阈值,并应用病灶杨氏模量参数进一步调整分级成为联合TI-RADS分级(即经常规超声联合3D-SWE技术调整后的联合TI-RADS分级),用于结节的良、恶性检测。结果·67个甲状腺结节中,恶性组38个,良性组29个。以三维矢状面最大杨氏模量(three-dimensional maximum Young's modulus in sagittal plane,3D-S-Emax)为诊断指标,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阈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24.6 kPa、0.683、65.8%、65.5%和65.7%。采用常规TI-RADS分级和联合TI-RADS分级分别对甲状腺结节行良恶性鉴别诊断发现,AUC分别为0.794和0.801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63.2%、82.8%、71.6%以及86.8%、69.0%、79.1%,仅敏感度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常规超声联合3D-SWE技术调整的联合TI-RADS分级与常规TI-RADS分级虽然对甲状腺微小癌具有相似的诊断价值,但前者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及较低的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 三维剪切波弹性成像 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前列腺癌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与常规超声靶向引导穿刺活检的对比 被引量:8
3
作者 郭祎芬 李凤华 +3 位作者 谢少伟 夏建国 杜晶 王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04-1307,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下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MFI)与常规超声靶向引导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的价值。方法对65例血清PSA升高(≥4ng/ml)的患者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分为A(4ng/ml≤PSA<10ng/ml)、B(10ng/ml≤PSA<20... 目的比较不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下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MFI)与常规超声靶向引导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的价值。方法对65例血清PSA升高(≥4ng/ml)的患者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分为A(4ng/ml≤PSA<10ng/ml)、B(10ng/ml≤PSA<20ng/ml)、C(PSA≥20ng/ml)三组,活检前行经直肠灰阶、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及MFI检查。在超声引导下对每例患者行底、中、尖三切面12点穿刺。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PSA水平组中MFI与常规超声靶向引导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的价值。结果 65例患者有230针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A组、B组中MFI检出恶性病灶的敏感度均高于灰阶及CDE(P<0.01),C组中MFI的敏感度、准确率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灰阶及CDE(P<0.01)。三组间MFI靶向引导前列腺活检的敏感度和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PSA水平前列腺癌,MFI均较常规超声靶向引导穿刺活检的敏感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微血管成像 穿刺 前列腺特异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良恶性病灶微循环血流灌注定量分析中超声造影伽马拟合分析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萍 李凤华 +3 位作者 方华 顾莉红 杜晶 黄翼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02-704,708,共4页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伽马拟合分析技术对肾脏肿瘤微循环血流灌注定量分析的价值。方法对50例肾脏实质内占位性病灶进行超声造影,将经DICOM3.0格式保存的动态图像导入SW-UCS-1型超声分析软件进行脱机分析,根据时间-强度曲线(TIC),得到上升...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伽马拟合分析技术对肾脏肿瘤微循环血流灌注定量分析的价值。方法对50例肾脏实质内占位性病灶进行超声造影,将经DICOM3.0格式保存的动态图像导入SW-UCS-1型超声分析软件进行脱机分析,根据时间-强度曲线(TIC),得到上升支斜率(a_3)、下降支曲率(a_2)、达到时间(AT)、达峰时间(TTP)、基础强度(BI)、峰值强度、增强强度(AMP)、曲线下面积(AUC)、平均通过时间(MTT)、灌注指数(PI)等,并比较定量参数在肾脏恶性肿瘤和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之间的差异。结果肾脏恶性肿瘤多见灌注模式为快进快出,而慢进慢出多见于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脏恶性肿瘤和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灌注模式分别为:快进快出28例和0例,快进慢出4例和1例,慢进快出5例和1例,慢进慢出1例和10例。TIC分析定量参数a_3、AUC和PI在肾脏良恶性肿瘤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伽马拟合分析技术可以对肿瘤微循环血流灌注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于肾脏良恶性肿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超声造影 时间-强度曲线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导向活检在常规超声检查阴性前列腺癌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谢少伟 李凤华 +4 位作者 李红丽 夏建国 杜晶 郭祎芬 辛玫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99-2302,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匹配成像(CnTI)技术在靶向引导常规超声无可疑前列腺癌病灶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因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4.00ng/ml)而常规超声未发现明确病灶的患者在穿刺前行经直肠前列腺CnTI实时...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匹配成像(CnTI)技术在靶向引导常规超声无可疑前列腺癌病灶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因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4.00ng/ml)而常规超声未发现明确病灶的患者在穿刺前行经直肠前列腺CnTI实时扫查。在超声引导下对患者行底、中、尖三切面10点穿刺,如相应穿刺点有可疑病灶,则直接对病灶进行活检。统计分析CnTI实时扫查图像结果与病理结果。结果 56例患者共穿刺560针,穿刺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11例(11/56,19.64%)共39针(39/560,6.96%),CnTI实时扫查检出7例(7/11,63.64%)共22针(22/39,56.41%)。在4例CnTI实时扫查假阴性病例中,2例仅有1针穿刺点阳性,1例2针穿刺点阳性,1例3针穿刺点阳性,其Gleason分值均为6分。CnTI实时扫查真阳性与假阴性前列腺癌穿刺点Gleason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vs 6.6,P=0.134)。结论对血清PSA升高但常规超声未发现明确前列腺癌病灶的患者,经直肠前列腺CnTI实时扫查有助于检出前列腺癌可疑病灶并指导前列腺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超声检查 造影剂 活组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和CT门静脉成像显示胆道闭锁婴幼儿活体肝移植术前门静脉通畅性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顾莉红 李凤华 +4 位作者 方华 杜晶 李萍 朱彩霞 唐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40-1442,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与螺旋CT门静脉成像(SCTP)在评价胆道闭锁婴幼儿活体肝移植术前门静脉通畅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胆道闭锁患儿活体肝移植术前行超声和SCTP检查,超声观察门静脉管腔、管径、血流速度和方向及流速曲线形态,SCTP观察门静... 目的比较超声与螺旋CT门静脉成像(SCTP)在评价胆道闭锁婴幼儿活体肝移植术前门静脉通畅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胆道闭锁患儿活体肝移植术前行超声和SCTP检查,超声观察门静脉管腔、管径、血流速度和方向及流速曲线形态,SCTP观察门静脉管腔、管径,并以术中解剖结果作为诊断标准,比较两者评估门静脉通畅性的准确性。结果15例患儿术前超声检查示门静脉管腔均通畅,管径平均为(4.37±0.76)mm(3.10~6.10mm);最大流速平均为(22.99±4.71)cm/s(16.40~32.60cm/s);血流方向向肝5例(33.33%),流速曲线形态为持续性单相带状,血流方向离肝10例(66.67%),流速曲线形态为规律的反相类动脉样改变。SCTP示门静脉管腔通畅9例,门静脉栓塞6例,管径平均为(4.14±0.78)mm(3.20~5.30mm)。术中证实门静脉管腔均通畅。超声与SCTP诊断门静脉通畅性的准确性分别为100.00%(15/15)和60.00%(9/15),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对胆道闭锁婴幼儿术前门静脉通畅性评估的准确性明显高于SCTP,并且能进一步提供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门静脉成像 肝移植 婴幼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微癌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特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朱彩霞 赵莲 金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76-1078,共3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微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的表现特点。方法收集57例术前接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且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描述并分析和归纳其特征性表现。结果 57...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微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的表现特点。方法收集57例术前接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且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描述并分析和归纳其特征性表现。结果 57例患者中,术前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微癌52例(其中伴颈部淋巴结肿大7例),甲状腺腺瘤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为91.2%。二维超声发现直径4~10mm的结节68个,其中61个(89.7%)呈实性低回声,57个(83.8%)结节内有微钙化灶,49个(72.1%)边界不清,45个(66.2%)形态不规则。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发现55个(80.9%)结节内少量点状血流信号,结节周边无明显血流信号。结论甲状腺乳头状微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的实性低回声结节,并存在结节内微钙化灶。病变早期小结节及有良性疾病病灶并存时,应注意与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微癌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实性低回声 微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吴春华 李凤华 +3 位作者 方华 顾莉红 韩蕊君 王筱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17-1220,共4页
目的利用超声造影检查了解胰腺癌侵犯周围血管的情况,探讨术前超声造影对胰腺肿瘤可切除性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45例术前超声造影检查资料完整且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并记录术前超声造影检查显示的胰周大... 目的利用超声造影检查了解胰腺癌侵犯周围血管的情况,探讨术前超声造影对胰腺肿瘤可切除性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45例术前超声造影检查资料完整且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并记录术前超声造影检查显示的胰周大血管受侵犯情况、根据分型标准对肿块可切除性(根治性或姑息性手术)的评价结果以及最终手术方式选择情况,分析术前超声造影评估胰腺癌肿块可切除性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以及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术前超声造影检查显示,45例患者共67条胰周大血管受侵,其中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肝总动脉的受侵率分别为31.1%、22.7%、22.2%和22.2%。术前超声造影评估可切除肿块20例,实际切除(根治性手术)17例,阳性预测值85.0%;评估不可切除肿块25例,实际未切除(姑息性手术)20例,阴性预测值80.0%(20/25);判断肿瘤可切除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3%和86.9%。结论超声造影可较为准确地反映胰周大血管受侵犯情况,对于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超声造影 可切除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IFAP合并动静脉瘘 被引量:4
9
作者 牛永华 李凤华 +1 位作者 杜晶 朱彩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79-1081,共3页
目的采用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凝血酶(UGTI)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IFAP)合并动静脉瘘。方法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后IFAP患者32例,其中9例合并动静脉瘘。所有患者均接受UGTI治疗,并于术后3、14和30d定期进行超声复查。结果 31例患者一... 目的采用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凝血酶(UGTI)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IFAP)合并动静脉瘘。方法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后IFAP患者32例,其中9例合并动静脉瘘。所有患者均接受UGTI治疗,并于术后3、14和30d定期进行超声复查。结果 31例患者一次治疗成功,1例失败转行外科手术治疗。31例患者术后随访,均无IFAP复发以及栓塞和过敏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UGTI治疗IFAP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对合并动静脉瘘者同样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介入 假性动脉瘤 动静脉瘘 凝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大动脉炎颈动脉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春华 李凤华 +1 位作者 杜晶 郭祎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51-1054,共4页
目的总结多发性大动脉炎颈动脉病变的超声表现特点,提高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临床诊断为多发性大动脉炎的颈动脉超声声像图表现。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观察并测量颈动脉管腔内径、内膜... 目的总结多发性大动脉炎颈动脉病变的超声表现特点,提高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临床诊断为多发性大动脉炎的颈动脉超声声像图表现。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观察并测量颈动脉管腔内径、内膜—中膜(IMT)厚度、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脉冲多普勒,分析颈动脉血流变化的频谱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指标;鉴别颈动脉狭窄与闭塞,估测狭窄程度以及评估颈动脉闭塞的范围;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5例患者中共有50条颈动脉受累,其中39条(78%)颈总动脉受累,4条(8%)颈外动脉受累,7条(14%)颈内动脉受累。在39条受累的颈总动脉中,37条表现为动脉壁IMT弥漫性增厚;2例局限性增厚。1例颈总动脉内膜剥脱伴夹层动脉瘤形成,IMT厚度1.8~5.7mm,管腔都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和闭塞。超声检查血管狭窄或闭塞的诊断符合率与DSA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24,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显示颈动脉管壁的特征性变化,并可显示管腔内血流动力学异常,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 颈动脉 内膜—中膜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肌腱端病超声诊断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燕 李凤华 +4 位作者 赵莲 吴蓉卿 陈哲 夏建国 郭祎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47-95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PA)和类风湿关节炎(RA)下肢肌腱端病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43例SPA患者(SPA组)双下肢5处肌腱端声像图特征,并与40例RA患者(RA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HC组)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具有... 目的探讨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PA)和类风湿关节炎(RA)下肢肌腱端病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43例SPA患者(SPA组)双下肢5处肌腱端声像图特征,并与40例RA患者(RA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HC组)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具有肌腱端增厚、肌腱端深部滑囊积液、肌腱端内钙化灶、肌腱端骨赘形成或骨侵蚀、肌腱端彩色血流信号阳性,即可判定为肌腱端异常。结果SPA组、RA组和HC组分别有93%、85%和23%的患者检测到至少一处肌腱端异常,SPA组与RA组肌腱端异常的超声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HC组的检出率(P<0.05)。SPA组滑囊积液累及的肌腱端所占比例少于RA组(8.6%vs14.0%,P<0.05),且SPA组滑囊积液的程度轻于RA组[(3.92±1.79)mmvs(5.97±2.63)mm,P<0.05];而其他声像图异常所累及的肌腱端所占比例,SPA组与R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组常见的异常是跟腱附着点远段腱内钙化灶以及骨赘形成,肌腱端均未发现血流信号和滑囊积液。结论超声检测下肢肌腱端病的敏感性较高,但声像图表现缺乏特异性;肌腱端深部滑囊积液的严重程度可为病因学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类风湿关节炎 肌腱端病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软骨病变的超声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莲 李凤华 +1 位作者 王燕 杜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47-105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膝关节软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RA患者43例,按病程分为病程<5年组(n=19)、病程5~10年组(n=12)和病程>10年组(n=12);另取同期该院20名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各组分别应用灰...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膝关节软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RA患者43例,按病程分为病程<5年组(n=19)、病程5~10年组(n=12)和病程>10年组(n=12);另取同期该院20名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各组分别应用灰阶超声观察膝关节软骨。43例RA患者同时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19例患者另行MRI检查。结果正常对照组股骨关节面软骨厚度内侧髁为(1.8±0.6)mm,外侧髁为(1.9±0.6)mm,正中沟为(2.5±0.7)mm;RA患者组内侧髁<1.2mm,外侧髁<1.3mm,正中沟<1.5mm。病程<5年组、病程5~10年组及病程>10年组超声对软骨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21.1%、58.3%和91.7%,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3例RA患者(86个膝关节)均行超声和X线检查,超声对软骨检出率为41.9%,X线检出率为0,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9例患者同时行超声与MRI检查,超声对软骨病变的检出率为26.3%,MRI检出率为47.4%,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能较好地监测RA患者疾病发展过程中膝关节软骨病变,但X线无法辨别软骨病变;超声与MRI在RA患者膝关节软骨病变的诊断中均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局部生精功能的超声造影评估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时君 杜晶 +2 位作者 吕仁华 田汝辉 李凤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68-137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位对引导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睾丸显微取精术的应用价值。方法·95例NOA患者行睾丸超声造影,分别选取造影浓聚区和稀疏区进行定位并量化分析。显微取精术分别在造影浓聚区、稀疏区以及常规区取精。...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位对引导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睾丸显微取精术的应用价值。方法·95例NOA患者行睾丸超声造影,分别选取造影浓聚区和稀疏区进行定位并量化分析。显微取精术分别在造影浓聚区、稀疏区以及常规区取精。比较各个区域的取精成功率。结果·95例患者共147个睾丸行显微取精术,浓聚区、稀疏区和常规区的取精成功率分别为66.3%(63/95)、32.6%(31/95)和47.3%(45/95),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取精阳性位点组(94个位点)和取精阴性位点组(200个位点)对比中,造影起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和曲线下面积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病理组间取精成功率具有差异,成熟障碍组和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组中浓聚区取精成功率高于常规区(均P<0.05)。结论·不同的病理类型具有不同的取精成功率,通过术前睾丸造影定位浓聚区引导显微取精术可提高成熟障碍和唯支持细胞综合征患者的取精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显微取精术 取精成功率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靶向超声造影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许丽 李凤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31-1934,共4页
靶向超声造影是超声分子影像技术的重要部分。随着超声造影技术和生物纳米技术的发展,靶向超声造影剂步入纳米时代。近年来,纳米靶向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和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前景备受关注。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关键词 纳米技术 造影剂 超声检查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局部针刺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静 吴凡 +1 位作者 郭佳 姜立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879-88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局部针刺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7例足底筋膜炎患者分为两组,A组(29例)接受超声引导下局部针刺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B组(28例)接受物理治疗及拉伸训练。在治疗前、治疗2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局部针刺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7例足底筋膜炎患者分为两组,A组(29例)接受超声引导下局部针刺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B组(28例)接受物理治疗及拉伸训练。在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均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疼痛分值,并利用超声测量足底筋膜的厚度,比较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及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及足底筋膜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A组VAS疼痛评分平均值分别为5.28±1.16、1.34±0.77、0.38±0.49,B组分别为5.32±1.12、3.82±1.19、3.00±1.31;A组足底筋膜厚度平均值分别为(5.48±0.73)mm、(3.94±0.22)mm、(3.72±0.19)mm,B组分别为(5.35±0.80)mm、(4.89±0.75)mm、(4.53±0.69)mm。治疗前,两组数值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周及4周,A组的VAS疼痛评分、足底筋膜厚度平均值均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01);A组疼痛评分及足底筋膜厚度较B组下降趋势更显著,A组的治疗效果优于B组。结论:超声引导下局部针刺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足底筋膜炎优于物理治疗及拉伸训练,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炎 足底 针刺 倍他米松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上窝表皮样囊肿超声表现1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金叶 李萍 李凤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37-1037,共1页
关键词 表皮囊肿 胸骨上窝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与增强CT联合评估小儿活体肝移植术前血管和血流状态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时君 李凤华 +3 位作者 顾莉红 方华 李萍 朱彩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35-1038,105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增强CT评价肝移植术前门静脉和肝动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拟行小儿活体肝移植术的患儿术前行超声和增强CT检查,以术中探查及大体病理为金标准,比较超声和增强CT在诊断门静脉、肝动脉异常中的准确性。结果 33例...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增强CT评价肝移植术前门静脉和肝动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拟行小儿活体肝移植术的患儿术前行超声和增强CT检查,以术中探查及大体病理为金标准,比较超声和增强CT在诊断门静脉、肝动脉异常中的准确性。结果 33例患儿术中均证实门静脉和肝动脉通畅,超声和CT诊断门静脉通畅的准确性为100%和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及CT诊断肝动脉通畅的准确性均为100%。离肝组的氧分压和肝动脉流速均高于向肝组,其中离肝组中波动型流速曲线组又高于波浪型和城墙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脐静脉重开超声诊断敏感性为76.9%,CT诊断敏感性为92.3%;CT还能发现其他肝周侧支循环。CT诊断肝动脉变异敏感性为83.3%,超声无法显示动脉变异。结论超声可以对门静脉的血流方向和流速曲线作出准确评估,对门静脉的通畅性诊断价值优于CT。而增强CT对肝动脉的变异及门静脉侧支循环的检出更具优势,超声联合增强CT检查可以有很好的优势互补性,为小儿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有效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活体肝移植 CT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辐照与丁酸钠对腺相关病毒转染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红丽 杜联芳 +1 位作者 李凤华 王慧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88-129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辐照与丁酸钠在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EGFP)感染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大鼠RPE细胞接种于24孔板中,分别以rAAV2-EGFP(对照组)、rAAV2-EGFP+超声辐照(超声辐照组,辐照时... 目的探讨超声辐照与丁酸钠在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EGFP)感染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大鼠RPE细胞接种于24孔板中,分别以rAAV2-EGFP(对照组)、rAAV2-EGFP+超声辐照(超声辐照组,辐照时间60 s,声强0.5、1 W/cm2)、rAAV2-EGFP+不同终浓度丁酸钠(丁酸钠组)转染大鼠RPE细胞。转染后48 h,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细胞EGFP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转染效率(EGFP阳性细胞百分率);转染后24 h,MTS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超声辐照组和丁酸钠组EGFP阳性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丁酸钠组转染效率提高的百分率显著高于超声辐照组(P<0.05)。细胞增殖检测结果显示,超声辐照组转染细胞的吸光度值显著高于丁酸钠组(P<0.05)。结论丁酸钠和超声辐照均能提高rAAV2-EGFP对大鼠RPE细胞的转染效率,其中丁酸钠的效果显著,而超声辐照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程度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辐射 丁酸钠 腺相关病毒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难免流产胎盘绒毛间隙循环的超声评价
19
作者 郭祎芬 李凤华 +3 位作者 夏建国 杜晶 林建华 林其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62-1064,共3页
目的探讨正常与异常早孕胎盘结构及绒毛间隙血流循环的超声特征,评价灰阶和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在早期难免流产胎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孕周在7~12周的40例早期难免流产和40例要求终止妊娠的正常早孕应用灰阶超声显像观察胎盘超声表现... 目的探讨正常与异常早孕胎盘结构及绒毛间隙血流循环的超声特征,评价灰阶和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在早期难免流产胎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孕周在7~12周的40例早期难免流产和40例要求终止妊娠的正常早孕应用灰阶超声显像观察胎盘超声表现及绒毛间隙的移动点状回声,利用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评价胎盘组织内的血流循环特征。结果早期难免流产组胎盘绒毛间隙移动点状回声、片状低回声区显示率明显大于正常早孕组,孕7~9周末,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孕10~12周末,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难免流产中胎盘绒毛间隙移动点状回声显示率高于彩色能量多普勒血流显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胎盘绒毛间隙弥漫移动点状回声和胎盘中央低回声区(母池)是孕10周前早期难免流产的重要超声表现。灰阶超声检测胎盘绒毛间隙循环的敏感性高于彩色能量多普勒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阶超声 彩色能量多普勒 难免流产 绒毛间隙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1例
20
作者 郭祎芬 李凤华 +1 位作者 朱彩霞 唐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0-330,共1页
关键词 纵隔肿瘤 精原细胞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