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龄化时代老年医学发展的展望 被引量:26
1
作者 陆惠华 方宁远 范关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5-487,496,共4页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老年人口 医学发展 老龄化社会 高龄老人 老年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共病、相位角与老年人肌少症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俊琳 郝明秀 +3 位作者 唐吟菡 吴芸芸 金玉华 胡耀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6-203,共8页
目的·探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共病、相位角与老年人肌少症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的相关性,以及慢性病共病、相位角对老年人肌肉质量减少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8年8月1日—2019年7月31日入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 目的·探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共病、相位角与老年人肌少症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的相关性,以及慢性病共病、相位角对老年人肌肉质量减少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8年8月1日—2019年7月31日入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老年科,年龄≥60岁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筛查。收集患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用药数、共病数、有无骨质疏松症、有无吸烟史等),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血红蛋白、白蛋白、血肌酐、血尿酸、铁蛋白、维生素D、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结果。计算年龄调整后查尔森合并症指数(age-adjusted 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aCCI)。采用InBody S10生物电阻抗身体成分检测仪进行人体成分测试,记录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骼肌质量指数(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SMI)、相位角(phase angle,PhA)。部分患者接受握力测量。肌肉质量减少采用2019年亚洲肌肉减少症工作组(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AWGS)推荐的SMI值(男性≤7.0 kg/m^(2)、女性≤5.7 kg/m^(2))进行诊断。根据测定的SMI值将患者分为肌肉质量正常组与肌肉质量减少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老年患者发生肌少症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运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评估相关因素预测肌肉质量减少的价值。结果·共入组慢性病共病患者359例,其中男性226例,女性133例;肌肉质量正常组241例,肌肉质量减少组118例,老年人肌少症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发生率为32.9%。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OR=1.036,95%CI 1.013~1.060)、共病数(OR=1.117,95%CI1.025~1.217)、aCCI(OR=1.123,95%CI 1.031~1.222)、高密度脂蛋白(OR=3.688,95%CI 2.065~6.622)与老年人肌肉质量减少的风险呈正相关,BMI(OR=0.514,95%CI 0.443~0.597)、PhA(OR=0.195,95%CI 0.126~0.303)、血红蛋白(OR=0.984,95%CI 0.972~0.996)、三酰甘油(OR=0.606,95%CI 0.424~0.866)与老年人肌肉质量减少的风险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PhA(OR=0.338,95%CI 0.119~0.959)、BMI(OR=0.634,95%CI 0.476~0.844)与老年人肌肉质量减少的风险呈负相关。BMI、PhA预测老年人肌少症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3(95%CI 0.855~0.931)和0.786(95%CI 0.736~0.837),敏感度分别为0.724和0.676,特异度分别为0.916和0.762;BMI联合PhA预测老年人肌肉质量减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7(95%CI 0.883~0.951),敏感度为0.867,特异度为0.860。结论·aCCI与老年人肌少症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具有相关性。随着BMI、PhA的下降,老年人肌肉质量减少的风险升高。BMI联合PhA具有较高的老年人肌少症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的预测价值。未发现慢性病共病对其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质量 肌少症 慢性病共病 年龄调整后查尔森合并症指数 相位角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钠肽和N端脑钠肽前体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0
3
作者 蔡秦 金玉华 方宁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26-122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关系,评价其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老年心力衰竭患者55例(NYHAⅡ15例,Ⅲ级25例,Ⅳ级15例),老...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关系,评价其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老年心力衰竭患者55例(NYHAⅡ15例,Ⅲ级25例,Ⅳ级15例),老年NYHAⅠ级者16例设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NT-proBNP的质量浓度;免疫荧光快速测试法测定血浆BNP的质量浓度;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结构和功能。结果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和BNP值均随NYHA心功能分级的递增而逐级升高(P<0.001)。所有患者的BNP和NT-proBNP质量浓度与LVEF呈负相关(P<0.001),与LVMI、LVST、LVEDD、LAD呈正相关(P<0.05)。血浆BNP浓度诊断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P<0.001);血浆NT-proBN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4(P<0.001)。结论血浆NT-proBNP和BNP均能较好地反映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对于病情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力衰竭 脑钠肽 N端脑钠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肱动脉内皮功能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汪莉 高天 汪海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2-515,共4页
目的观察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FMD)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心血管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90例ISH患者分为ISH组(n=51)和ISH合并高脂血症组(n=39),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并行颈动脉超声和心脏彩超检查... 目的观察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FMD)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心血管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90例ISH患者分为ISH组(n=51)和ISH合并高脂血症组(n=39),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并行颈动脉超声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ISH组FMD显著高于ISH合并高脂血症组(P=0.021)。单变量分析显示,FMD与收缩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胆固醇均呈负相关(P<0.01),与舒张压呈显著正相关(P<0.01);且颈动脉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FMD值有显著差异(P=0.001)。逐步回归模型显示,FMD仍然与收缩压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FMD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有明显相关性,是一种无创评估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收缩期高血压 内皮功能 心血管危险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耐量低减和高血压对老年人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金玉华 张丽 +2 位作者 方宁远 汪海娅 李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探讨糖耐量低减(IGT)和原发性高血压(EH)对老年人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血压、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PG2h)检测结果,160名老年人分为4组:健康对照组、IGT组、EH组、EH伴IGT组。颈动脉超声测量颈总动脉(CCA)内膜中... 目的探讨糖耐量低减(IGT)和原发性高血压(EH)对老年人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血压、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PG2h)检测结果,160名老年人分为4组:健康对照组、IGT组、EH组、EH伴IGT组。颈动脉超声测量颈总动脉(CCA)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内动脉(ICA)IMT、颈动脉最大血流速度(PSV)、颈动脉阻力指数(RI)等指标;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重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Peak E/A、左室短轴缩短率(FS);测量FPG、PG2h、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和餐后2 h血清胰岛素(INS2h),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GT组和EH伴IGT组的PG2h、FINS、INS2h和HOMA-IR均显著升高(P<0.01),EH组、IGT组和EH伴IGT组的CCA-IMT和ICA-IMT显著增大(P<0.01或P<0.05),EH组及EH伴IGT组的IVST、LVPW、LVMI和RWT显著增大(P<0.01或P<0.05),Peak E/A显著减小(P<0.05)。与IGT组比较,EH组和EH伴IGT组的CCA-IMT和ICA-IMT显著增大(P<0.05)。结论EH能明显改变老年人颈动脉IMT、左室室壁厚度及舒张功能;而IGT能增加老年人颈动脉IMT,但对心脏结构和功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低减 原发性高血压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漂移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雯妮 高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48-851,共4页
目的动态监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日内血糖波动情况,探讨血糖漂移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以7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5例伴糖尿病肾病,30例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 目的动态监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日内血糖波动情况,探讨血糖漂移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以7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5例伴糖尿病肾病,30例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连续72h血糖监测,考察日内不同时点血糖水平、不同时段血糖漂移、餐后血糖漂移(PPGE)、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和24h平均血糖水平(24hMBG)。Pearson法分析患者HbA1c与血糖漂移的相关性,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HbA1c与日内7个时点血糖水平、24hMBG及3:00~6:00、19:00~20:00时段血糖漂移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与PPGE无明显相关(P>0.05);MAGE与13:00、19:00时点血糖水平和PPGE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0:00~3:00时段血糖漂移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GMS能较详细地显示日内血糖波动情况。HbA1c能反映日内整体血糖水平。日内血糖波动主要归因于PPGE和夜间血糖漂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可能与血糖漂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 血糖漂移 糖化血红蛋白 2型糖尿病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宝林 孟超 方宁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9-51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60例患者分为正常昼夜节律组(n=34)和异常昼夜节律组(n=26),并对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心室后...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60例患者分为正常昼夜节律组(n=34)和异常昼夜节律组(n=26),并对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按Devereux公式计算各自的左心室质量(LVM)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全天平均收缩压、全天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IVST和LVDd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LVPWT、LVM和LVMI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常昼夜节律组左心室肥厚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昼夜节律组(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心室肥厚显著相关,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提示可能存在更严重的心室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高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左心室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产科住院患者隐私保护需求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张晓红 赵爱平 余俊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8期16-18,21,共4页
目的了解妇产科患者隐私保护需求,为临床开展更具针对性的隐私保护服务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212名妇产科住院患者隐私保护需求进行调查,共3项16个条目。结果妇产科患者隐私部位保护需求占首位,得分为(4.52±0.78);患者对涉... 目的了解妇产科患者隐私保护需求,为临床开展更具针对性的隐私保护服务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212名妇产科住院患者隐私保护需求进行调查,共3项16个条目。结果妇产科患者隐私部位保护需求占首位,得分为(4.52±0.78);患者对涉及隐私部位的临床教学观摩最为介意,得分为(3.52±1.24)。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对病史病情、个人生活秘密和个人空间的隐私保护需求与其他年龄组有明显差异(P<0.01);未婚者和已婚者对个人空间的隐私保护需求关注程度差异显著(P<0.05);妇科和产科患者对个人生活隐私保护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同背景的患者对隐私保护有不同需求,医护人员应将隐私部位保护作为重点,关注患者隐私保护的个性化需求;使用"标准化患者"是解决临床教学与患者隐私保护矛盾的有效途径;维护患者的隐私是全面提升医疗服务品质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隐私 隐私保护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囊内镜检查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卫炜 戈之铮 方宁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49-1451,共3页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特点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2年5月-2007年9月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3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n=134)和对照组(<60岁,n=242)。比较两组的胶囊内镜检查情况,包括消化道转...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特点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2年5月-2007年9月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3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n=134)和对照组(<60岁,n=242)。比较两组的胶囊内镜检查情况,包括消化道转运时间、小肠检查完成率和检查中临床问题的发生情况;分析老年组胶囊内镜的检查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老年组小肠转运时间明显延长,为(309.54±99.92)min vs(260.21±99.26)min(P=0.0003);小肠检查完成率明显降低,为58.2%vs 72.3%(P=0.00596)。老年组检查过程中临床问题明显高于对照组(38.1%vs 27.7%)(P=0.048),其中以胶囊滞留食管最为常见。老年组纳入诊断率统计的128例中有71例获阳性诊断(55.5%),其中42例为血管发育异常。结论老年患者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性较好,具有小肠转运时间相对延长、胶囊易滞留于食管、全小肠检查完成率相对较低以及血管病变是其最常见结果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安全性 血管病变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0
作者 沈莉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8-519,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AB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63例老年患者分为高血压组(n=33)和正常血压组(n=30)。所有患者行踝动脉和肱动脉血压测定、获取ABI值,并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定。结果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分别...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AB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63例老年患者分为高血压组(n=33)和正常血压组(n=30)。所有患者行踝动脉和肱动脉血压测定、获取ABI值,并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定。结果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分别有18例(54.5%)和4例(13.3%)ABI降低(ABI≤1.0),两组ABI分别为0.79±0.08和1.29±0.07(P<0.01)。高血压组中ABI≤1.0与ABI>1.0的颈动脉内膜厚度分别为(0.90±0.16)mm和(0.81±0.19)mm(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ABI降低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踝臂指数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I双语教学及其在本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栾伟 陆丽清 +1 位作者 钱益萍 钱珺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6期94-96,共3页
介绍内容依托式(CBI)教学法及其国内外应用状况,分析本科护理教学中CBI双语教学的四个关键问题,即师资队伍的培养、护生情况、教材选择、教学效果评价,为今后临床护理教学中实施CBI双语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护理本科 临床教学 内容依托式教学 双语教学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左室构型对心功能和颈动脉结构的影响
12
作者 孟超 易雅萍 +1 位作者 陆惠华 方宁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5-508,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左室构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和颈动脉结构的变化。方法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超声左室构型分为四组:正常构型组(n=34)、向心性重构组(n=18)、向心性肥厚组(n=11)和离心性肥厚组(n=15)。测定与比较各组24 h动态血压、... 目的观察不同左室构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和颈动脉结构的变化。方法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超声左室构型分为四组:正常构型组(n=34)、向心性重构组(n=18)、向心性肥厚组(n=11)和离心性肥厚组(n=15)。测定与比较各组24 h动态血压、左室功能、颈动脉内径、血流参数和斑块发生率。结果向心性肥厚组24 h平均收缩压高于正常构型及向心性重构组(P<0.01)。离心性肥厚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正常构型组(P<0.05),Tei指数高于正常构型组(P<0.05)。向心性肥厚和离心性肥厚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均高于正常构型组(P<0.05),且向心性肥厚组颈动脉分叉处IMT高于其他三组(P<0.01)。向心性肥厚组斑块检出率(54.55%)较高,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在老年高血压人群中,不同左室构型左心功能和颈动脉结构变化不同,离心性肥厚者心功能受损最明显,心室肥厚者颈动脉重构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左室构型 左室功能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心脏及颈动脉结构功能的关系
13
作者 孟秋蓉 方宁远 +1 位作者 高天 李琳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59-1061,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心脏、大血管等靶器官损害间的关系。方法监测4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全天平均脉压差(PP),以PP 60 mmHg为界分为两组。多普勒超声检查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与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比值(E/A值)、左...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心脏、大血管等靶器官损害间的关系。方法监测4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全天平均脉压差(PP),以PP 60 mmHg为界分为两组。多普勒超声检查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与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比值(E/A值)、左室质量指数(LVM I)、相对室壁厚度(RWT)、颈动脉各段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各段阻力指数(R I)。观察不同脉压差对心脏和大血管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PP≥60 mmHg组与PP<60 mmHg组比较,E/A值下降(P<0.05),IMT增高(P<0.05),R I明显增高(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P与IMT左侧颈内动脉及左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及R I双侧颈总动脉呈明显相关(r分别为0.346、0.341、0.557、0.518,P均<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差增大,与心脏、大血管等靶器官损害程度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原发性高血压 脉压 左心室 颈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单项血脂指标和血脂危险分层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萌萌 陈芝国 +2 位作者 陆金华 王静 金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80-884,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单项血脂指标和血脂危险分层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47名老年男性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血脂正常组(n=84)和血脂异常组(n=163),后者再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采用定量超声测定法(QUS)测定骨密度T值,根据...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单项血脂指标和血脂危险分层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47名老年男性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血脂正常组(n=84)和血脂异常组(n=163),后者再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采用定量超声测定法(QUS)测定骨密度T值,根据检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分析单项血脂指标和血脂危险分层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单项血脂指标中,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者的骨量减少发生率分别为73.8%和73.5%,明显高于TC和LDL-C正常者的51.6%和49.4%(P<0.01);单项血脂指标在血脂危险分层3个亚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骨量减少发生率分别为41.7%、67.2%和79.4%,呈阶梯式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C、LDL-C和血脂危险分层与骨量减少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r=0.153,P=0.016;r=0.171,P=0.007);血脂危险分层与骨密度T值呈显著负相关(r=-0.301,P=0.000),校正年龄、体质量指数和运动情况后,其与骨密度T值仍呈显著负相关(r=-0.259,P<0.01)。结论单项血脂指标TC和LDL-C与骨量减少存在一定关联,而血脂危险分层与骨密度T值的关系更为密切,能更好地提示骨量减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血脂危险分层 老年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路会萍 吴李娜 汪海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94-1198,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部分社区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现状,并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老年人基本情况问卷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对上海市3所社区门诊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 目的·了解上海部分社区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现状,并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老年人基本情况问卷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对上海市3所社区门诊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了458例社区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总分为347.91±32.97,自测生理健康得分为142.29±13.03,自测心理健康得分为116.95±12.65,自测社会健康得分为88.66±11.83,自测健康总分达到良好水平的百分比为88.4%。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原职业、每日服用降压药的次数、婚姻状况、生活满意度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上海社区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测总体健康水平良好,年龄、原职业、每日服用降压药的次数、婚姻状况、生活满意度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自测健康 影响因素 社区门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模拟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魏峰涛 方宁远 +1 位作者 杨巍维 于卓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15-1118,共4页
目的建立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对大鼠心肌纤维化影响的体外模型。方法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用RT-PCR鉴定两种细胞RAS各组分在基因水平的表达。从RAS各组分蛋白代谢的角度,采用依那普利阻断心肌细胞血管紧... 目的建立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对大鼠心肌纤维化影响的体外模型。方法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用RT-PCR鉴定两种细胞RAS各组分在基因水平的表达。从RAS各组分蛋白代谢的角度,采用依那普利阻断心肌细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放免法观察培养基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量的变化,结合Western blotting验证ACE2的存在,确定心肌细胞局部RAS各组分在蛋白水平的存在。以Transwell共培养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构建局部RAS影响心肌纤维化的体外模型。结果在心肌细胞中检测到RAS各组分基因的表达,但在成纤维细胞中未发现肾素和ACE2的表达;对心肌细胞采用依那普利干预后AngⅡ呈剂量依赖性下降,10-7mol/L组[(36.24±3.27)pg/mL]与对照组[(44.08±0.76)pg/mL]有显著差异(P<0.05);Western blotting证实心肌细胞在蛋白水平有ACE2的表达。结论心肌细胞能够单独形成局部RAS;而成纤维细胞因为不能生成肾素和ACE2,则本身不能形成局部RAS。以Transwell体外共培养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能够建立一个用于研究局部RAS对心肌纤维化影响的体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TRANSWELL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Y-Y1受体激动剂对SHR脑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促增殖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曲毅 魏峰涛 方宁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47-1149,共3页
目的探讨NPY-Y1受体激动剂[Leu31,Pro34]-NPY对体外培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及其跨膜信号传递途径。方法植块法培养SHR血管平滑肌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药物干预下S期细胞的百分比;激光共聚焦扫描... 目的探讨NPY-Y1受体激动剂[Leu31,Pro34]-NPY对体外培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及其跨膜信号传递途径。方法植块法培养SHR血管平滑肌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药物干预下S期细胞的百分比;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定量分析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随着[Leu31,Pro34]-NPY浓度的增加,S期细胞所占百分比增加,10-5、10-6mol/L NPY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Leu31,Pro34]-NPY(用正常细胞外液稀释)干预细胞时,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先明显升高,随后下降(P<0.01);[Leu31,Pro34]-NPY+硝苯地平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不明显,而硝苯地平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呈下降趋势(P<0.01)。结论通过细胞膜上L型钙离子通道进行跨膜信号传递,NPY-Y1受体介导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Y-Y1受体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L型钙通道阻滞剂 信号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式病房晚期癌症患者配偶照护感受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金丽萍 张绮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20期20-23,47,共5页
目的了解家庭式病房晚期癌症患者配偶在照护患者过程中的真实感受。方法 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采取立意抽样法选取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老年科家庭式病房住院的10例晚期癌症患者的配偶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 目的了解家庭式病房晚期癌症患者配偶在照护患者过程中的真实感受。方法 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采取立意抽样法选取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老年科家庭式病房住院的10例晚期癌症患者的配偶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整理并提炼主题。结果家庭式病房的晚期癌症患者配偶的照护感受包括4个主题:抱怨和无助感;不确定感和丧失感;满足感和自我价值感;调整心态,接受事实。结论在护理家庭式病房的晚期癌症患者的同时,还需关注其主要照护者,尤其是配偶的身心健康,可以运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临终关怀服务等为患者及其配偶提供医疗照护和心理支持;同时,呼吁政府构建完整的社会支持系统,减轻晚期肿瘤患者家属照护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式病房 晚期癌症患者 患者配偶 照护感受 临终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患者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钱昌林 刘骅 +3 位作者 张捷 沈志勇 张翀 季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15-1918,共4页
目的评价高龄患者(≥70岁)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100例择期高龄胃恶性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n=50)和开腹组(n=5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 目的评价高龄患者(≥70岁)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100例择期高龄胃恶性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n=50)和开腹组(n=5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吻合口漏、术后心肺相关并发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86),两组术中出血量(P=0.016)、术后首次排气时间(P=0.000)、住院天数(P=0.00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吻合口漏腹腔镜组为2例,开腹组3例;术后心肺相关并发症腹腔镜组为6例,开腹组5例。术后1、3、7 d腹腔镜组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与开腹组均有明显差异(P=0.000)。结论与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相比,为高龄患者实施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在术中出血、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炎症因子指标方面较传统术式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癌 安全性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安全工作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栾伟 王璐 钱萍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3期64-66,共3页
目的了解护理安全工作现状,为开展护理安全管理和培训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安全工作调查问卷对医院184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3种职务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工作态度认同率68.2%~100%,3种职务护理人员认同率均低于... 目的了解护理安全工作现状,为开展护理安全管理和培训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安全工作调查问卷对医院184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3种职务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工作态度认同率68.2%~100%,3种职务护理人员认同率均低于50%的条目为"护理安全工作分工明确"和"外界或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持",多数护理人员认为护理安全培训缺乏针对性,对护理安全培训需求率达87.5%~92.4%。结论目前临床护理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分工不明确、缺乏外部支持系统,护理安全培训针对性不强。需通过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监控网络,构建安全文化,加强针对性培训不断改进护理安全工作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安全 安全文化 安全培训需求 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