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神经内镜技术在后颅窝病变手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周至宜 赵浩 +5 位作者 缪亦锋 朱池豪 杨溪 王思源 冯军峰 邱永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5-372,共8页
目的·探讨全神经内镜技术在手术治疗后颅窝病变中的具体应用效果及其优势。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并整理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105例后颅窝病变... 目的·探讨全神经内镜技术在手术治疗后颅窝病变中的具体应用效果及其优势。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并整理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105例后颅窝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疾病性质以及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情况。术后1个月复查头颅增强MRI,后期根据病变性质平均每3个月随访1次。结果·在105例后颅窝病变患者中,男性45例,平均年龄(56±17)岁;女性60例,平均年龄(62±12)岁。根据后颅窝的分区,病变主要集中在桥小脑角区(78例),其他还包括岩骨区(7例)、小脑(10例)和脑干(10例)。疾病性质方面,包括听神经瘤(11例)、脑膜瘤(7例)、胶质瘤(7例)、脑转移瘤(7例)、血管母细胞瘤(6例)、囊肿(1例),以及三叉神经痛(43例)、面肌痉挛(22例)和舌咽神经痛(1例)。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全神经内镜下病变切除、组织活检或微血管减压术。术后随访时间范围为3个月至3年,通过复查增强MRI确认肿瘤性病变中病灶全切34例(87.2%)、次全切除3例(7.7%)、组织活检2例(5.1%),随访过程中死亡3例。在血管神经性疾病患者中,有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疼痛未得到完全缓解,面肌痉挛和舌咽神经痛缓解率达100%;术后并发症3例,2例为术后脑积水,经脑室-腹腔分流后症状缓解,1例为伤口愈合不良。结论·全神经内镜技术在后颅窝病变手术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颅窝病变 全神经内镜技术 手术治疗 三叉神经痛 听神经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外科治疗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入路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晟 王勇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48-51,共4页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是前循环最常见的动脉瘤,约35%的颅内动脉瘤发生于此处。该部位的动脉瘤生长位置多变,周围组织解剖结构较复杂,是神经外科较难处理的颅内动脉瘤之一。目前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是前循环最常见的动脉瘤,约35%的颅内动脉瘤发生于此处。该部位的动脉瘤生长位置多变,周围组织解剖结构较复杂,是神经外科较难处理的颅内动脉瘤之一。目前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 显微外科 入路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坏死性凋亡的信号转导机制及其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涛 包映晖 +1 位作者 王勇 江基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5-118,共4页
坏死性凋亡是指一种以凋亡形式开始的、有坏死表型并被称为程序性坏死或肿瘤坏死因子(TNF)诱导性坏死的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模式。程序性坏死在一些神经外科疾病所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及死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包括颅脑外伤、颅内肿瘤和... 坏死性凋亡是指一种以凋亡形式开始的、有坏死表型并被称为程序性坏死或肿瘤坏死因子(TNF)诱导性坏死的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模式。程序性坏死在一些神经外科疾病所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及死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包括颅脑外伤、颅内肿瘤和脑血管疾病等。坏死性凋亡信号转导机制的逐渐明晰及高效特异性抑制剂(如necrostatin-1)的发现,为神经外科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该文就坏死性凋亡的发现和机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凋亡 细胞死亡 信号转导机制 脑卒中 脑外伤 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航辅助早期微侵袭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 被引量:13
4
作者 梁玉敏 赵明珠 +2 位作者 刘卫东 赵鸿 江基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70-773,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早期微创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20例诊断为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神经导航辅助下行经单孔穿刺血肿,吸除大部分血肿后,留置引流;并与同期18例常规开颅手术进行比较。结果导航治疗组平均住院...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早期微创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20例诊断为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神经导航辅助下行经单孔穿刺血肿,吸除大部分血肿后,留置引流;并与同期18例常规开颅手术进行比较。结果导航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4±6)d,出院时基本痊愈7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3例,无变化1例,死亡1例;常规开颅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8±31)d,出院时基本痊愈1例,显著进步2例,进步7例,无变化1例,死亡7例。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早期微创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壳核出血 神经导航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转化神经元移植对大鼠颞叶癫痫发作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丽丽 王桂松 +2 位作者 梅广海 徐纪文 田鑫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8-391,共4页
目的研究脂肪干细胞(ADSCs)转化神经元移植对颞叶癫痫大鼠癫痫发作情况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移植组(n=15)、移植对照组(n=15)、生理盐水对照组(n=10),依据大鼠左侧海马CA3区坐标,通过立体定向手术将ADSCs转化神经元用微量注... 目的研究脂肪干细胞(ADSCs)转化神经元移植对颞叶癫痫大鼠癫痫发作情况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移植组(n=15)、移植对照组(n=15)、生理盐水对照组(n=10),依据大鼠左侧海马CA3区坐标,通过立体定向手术将ADSCs转化神经元用微量注射器注入移植组大鼠海马;对比手术前后实验大鼠的行为学、皮层及海马脑电改变情况。结果移植后2周,癫痫大鼠的发作频率与移植前2周比较明显减少,海马及大脑皮层可记录到少量的癫痫波;2个月内绝大多数大鼠癫痫发作逐渐停止,活动逐渐恢复正常;2个月时,癫痫大鼠海马和大脑皮层记录到的脑电图,与生理盐水组大鼠脑电图差别较小。结论ADSCs转化神经元移植可减轻大鼠颞叶癫痫的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神经元 移植 颞叶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中c-kit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高玉平 江基尧 +4 位作者 朱建善 刘强 许雁萍 陈以明 罗其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5-348,共4页
目的探讨c-kit(CD117)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生殖细胞肿瘤(GCT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1例原发性CNS GCTs c-kit和PLAP的表达。结果生殖细胞瘤100%表达c-kit,87.5%表达PLAP,c-kit和PLAP在畸... 目的探讨c-kit(CD117)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生殖细胞肿瘤(GCT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1例原发性CNS GCTs c-kit和PLAP的表达。结果生殖细胞瘤100%表达c-kit,87.5%表达PLAP,c-kit和PLAP在畸胎瘤中均不表达。c-kit和PLAP在松果体母细胞瘤、垂体腺瘤、中枢神经细胞瘤、淋巴瘤、低级别星形细胞瘤、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和髓母细胞瘤中不表达。结论c-kit和PLAP是原始生殖细胞较特异性标记之一,c-kit和PLAP高表达支持CNS GCTs起源于原始生殖细胞。c-kit在生殖细胞瘤中表达较PLAP更加敏感,是优于PLAP的诊断标记,可用于生殖细胞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也为药物靶向治疗生殖细胞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细胞肿瘤 CNS 生殖细胞瘤 畸胎瘤 原始生殖细胞 C-KIT PLAP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元移植与鼠颞叶癫痫海马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的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丽丽 王桂松 +4 位作者 梅广海 徐纪文 田鑫 江基尧 罗其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8-531,共4页
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ADSCs)转化神经元移植前后大鼠颞叶癫痫海马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的变化及海马形态学改变。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移植组(n=15):海马内注射海人酸(KA)后,依据大鼠左侧海马CA3区坐标,立体定向将ADSCs转化... 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ADSCs)转化神经元移植前后大鼠颞叶癫痫海马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的变化及海马形态学改变。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移植组(n=15):海马内注射海人酸(KA)后,依据大鼠左侧海马CA3区坐标,立体定向将ADSCs转化神经元注入海马;移植对照组(n=15):海马内注射KA后,靶点内移植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对照组(n=10):海马内注射生理盐水后,不进行任何移植。比较手术前后大鼠海马GABA能神经元的变化以及海马形态学的改变。结果ADSCs转化神经元移植后,GABA能神经元较移植前显著增加(P<0.01)。移植对照组海马区神经元水肿数量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增多,细胞内胞质贫乏,细胞器数量减少,细胞核边界不规整;而移植组神经元水肿减轻,其余结构变化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不大;且术后8周较2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的差异更小。结论ADSCs转化神经元移植对颞叶癫痫大鼠的神经元修复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移植 颞叶癫痫 海马 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强迫症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8
作者 郭烈美 周洪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51-753,共3页
关键词 难治性强迫症 内囊前肢毁损术 扣带前回毁损术 脑深部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骶部长节段神经鞘瘤一例报道 被引量:1
9
作者 梁玉敏 包映晖 +1 位作者 高国一 江基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8-608,F0003,共2页
文章报道1例较少见的腰骶部长节段神经鞘瘤。患者以下肢无力伴尿潴留为主要临床表现,术前腰椎MRI表现为不连续的强化,诊断为腰骶部髓外、硬脊膜内多发性神经鞘瘤。肿瘤经显微手术完整切除,肿瘤长约15cm。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合文献,对... 文章报道1例较少见的腰骶部长节段神经鞘瘤。患者以下肢无力伴尿潴留为主要临床表现,术前腰椎MRI表现为不连续的强化,诊断为腰骶部髓外、硬脊膜内多发性神经鞘瘤。肿瘤经显微手术完整切除,肿瘤长约15cm。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合文献,对该病例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肿瘤 神经鞘瘤 显微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治中的价值及前景 被引量:7
10
作者 江基尧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89-291,共3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蛋白质组技术 疾病诊治 神经退行性疾病 价值 神经网络 分子生物学 精神性疾病 相关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7kip1和Ki-67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中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玉平 江基尧 刘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67-1770,共4页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27kip1和细胞周期蛋白Ki-67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CNSGCT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8例原发性CNSGCTs组织中p27kip1和Ki-67的表达,计算Ki-67增殖指数(Ki-67 LI)。结果...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27kip1和细胞周期蛋白Ki-67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CNSGCT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8例原发性CNSGCTs组织中p27kip1和Ki-67的表达,计算Ki-67增殖指数(Ki-67 LI)。结果 28例原发性CNSGCTs中,17例(60.7%)p27kip1高表达,其中成熟性畸胎瘤5例,生殖细胞瘤10例,胚胎性癌和混合性生殖细胞瘤各1例;11例(39.3%)p27kip1低表达,其中生殖细胞瘤8例,未成熟性畸胎瘤、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绒毛膜癌各1例。13例(46.4%)Ki-67 LI>50%,9例(32.1%)Ki-67 LI为25%~50%,6例(21.4%)Ki-67 LI<25%。原发性CNSGCTs组织中p27kip1表达和Ki-67 LI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有关,p27kip1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预后和复发以及Ki-67 LI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p27kip1在恶性程度较高的原发性CNSGCTs中呈现低表达,提示其可能通过下调细胞周期G1→S的调控点而参与生殖细胞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 生殖细胞瘤 畸胎瘤 P27KIP1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膜切除还是支架成形:颈动脉狭窄外科治疗的“金标准”之争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春龙 李萌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569-572,共4页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金标准” 外科治疗 支架成形 内膜切除 缺血性卒中 硬化性狭窄 动脉粥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应用解剖 被引量:3
13
作者 金义超 杨绍峰 聂友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5-518,共4页
目的为内镜下行经鼻蝶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12例成人尸颅标本,模拟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观察视神经管及其周围结构。磨除视神经管,暴露并打开管内视神经鞘膜,观察鞘膜内视神经及眼动脉。结果视神经隆突是蝶窦内相对... 目的为内镜下行经鼻蝶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12例成人尸颅标本,模拟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观察视神经管及其周围结构。磨除视神经管,暴露并打开管内视神经鞘膜,观察鞘膜内视神经及眼动脉。结果视神经隆突是蝶窦内相对恒定的解剖标志,通过它可以确定视神经管眶口;眼动脉多走行于视神经的腹内侧,切开视神经鞘膜时应在外上壁进行。结论视神经隆突是重要的解剖标志;应在外上壁切开视神经鞘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减压术 经鼻蝶内镜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正”后交通动脉动脉瘤一例报道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骁雄 加藤庸子 佐野公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18-818,共1页
关键词 后交通动脉瘤 血管造影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颅外段动脉瘤合并神经纤维瘤一例报道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骁雄 入江惠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椎动脉颅外段动脉瘤 神经纤维瘤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丛神经源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16
作者 樊翊凌 王勇 +1 位作者 周正文 崔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31-1132,共2页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源性肿瘤切除的显微手术和锁骨固定技巧。方法10年间收治的15例臂丛神经源性肿瘤患者,均采用锁骨固定加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结果15例患者神经功能无障碍,1例因肿瘤巨大无法全部切除,其余14例均全部切除。患者术后随访6月...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源性肿瘤切除的显微手术和锁骨固定技巧。方法10年间收治的15例臂丛神经源性肿瘤患者,均采用锁骨固定加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结果15例患者神经功能无障碍,1例因肿瘤巨大无法全部切除,其余14例均全部切除。患者术后随访6月~4年后均无复发,其中1例大部切除患者随访10月未见残余部分增大,现仍在随访中。结论结合神经外科显微技术和锁骨固定技术,全部切除臂丛神经源性肿瘤的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 神经源性肿瘤 显微外科 锁骨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航引导下变形脑室穿刺术的护理措施
17
作者 马蓉 陆洁 +3 位作者 李俊 卫妙蓉 张亦红 崔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5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引导下变形脑室穿刺术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7例变形脑室行神经导航定位下脑室前角穿刺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导航下变形脑室穿刺手术,脑室管端位置良好率均为100%。结论术前获取精确...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引导下变形脑室穿刺术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7例变形脑室行神经导航定位下脑室前角穿刺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导航下变形脑室穿刺手术,脑室管端位置良好率均为100%。结论术前获取精确的CT扫描资料,是保证神经导航定位下变形脑室穿刺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 脑室穿刺 脑积水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进展
18
作者 戴炯 李善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7-359,共3页
神经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更新能力、高度增殖潜能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通过外源性或内源性途径的神经干细胞疗法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该文就神经干细胞及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脑卒中 神经再生 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头皮神经阻滞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邹巧群 舒慧刚 +4 位作者 吴彤 高卫真 苏殿三 俞卫锋 田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66-870,共5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行头皮神经阻滞对脑膜瘤切除术后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脑膜瘤切除术患者122例,男29例,女93例,年龄28~74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头皮神经阻滞组(R组,n=64)和生理盐...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行头皮神经阻滞对脑膜瘤切除术后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脑膜瘤切除术患者122例,男29例,女93例,年龄28~74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头皮神经阻滞组(R组,n=64)和生理盐水对照组(S组,n=58)。R组的患者在全麻诱导后头架安装前15 min以0.5%罗哌卡因15~20 ml行眶上、滑车上、耳颞、枕大和枕小神经阻滞,S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予以注射。两组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记录术中麻醉药物;术前、术后第3天和出院前患者KPS评分;术后第1、2、3天VAS疼痛评分;麻醉满意度,术后3d帕瑞昔布钠使用总量,住院时间。结果与S组比较,R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用量明显减少(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第3天两组KPS评分明显降低(P<0.05),出院前两组KPS评分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3天R组KPS评分明显高于S组(P<0.05)。术后第1、2、3天R组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S组(P<0.05)。R组麻醉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S组(P<0.05)。术后3 d内R组帕瑞昔布钠使用率明显低于S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头皮神经阻滞能提高患者麻醉满意度评分,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对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质量有一定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脑膜瘤切除术 KPS评分 术后康复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被引量:20
20
作者 戴炯 文立 +5 位作者 熊文浩 邱永明 李骁雄 万杰清 智玲梅 李善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18-1222,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可靠、创伤较小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对Zea Longa线栓法进行适当改进,制作SD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2 h后再灌注(R)模型(MCAO/R组,n=25)。于建模前后不同时间点,评估SD大鼠的神经功能;建模后14 d...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可靠、创伤较小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对Zea Longa线栓法进行适当改进,制作SD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2 h后再灌注(R)模型(MCAO/R组,n=25)。于建模前后不同时间点,评估SD大鼠的神经功能;建模后14 d处死所有大鼠,取脑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设立假手术组(n=5)作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以观察模型的可靠性。结果MCAO/R组25只大鼠中,2例(8%)于拔栓线时突发死亡,迅速开颅取脑发现颅底脑池内有大量血块;2例于术后第2天死亡,1例于术后第7天死亡,总死亡率为20%。成功建立MCAO/R模型20例,并在为期14 d的观察过程中神经功能逐渐改善;术中栓线插入长度与大鼠体质量呈线性相关(P=3.86×10-9);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MCAO/R组大鼠的右侧额顶叶和尾壳核区域脑组织缺血性损伤改变,神经元皱缩,呈不规则形态;胞浆嗜酸性,胞核深染或消失,细胞间质疏松。结论本实验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的大鼠MCAO/R模型,简便易行、创伤小且稳定性好,是用于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动物模型 线栓法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