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医学诊疗肿瘤一体化研究进展
1
作者 朱小华 刘建军 +2 位作者 范岩 郑容 霍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84-1391,共8页
精准医学时代背景下,将放射性核素显像与靶向内照射治疗相结合的诊疗一体化已成为核医学新兴发展方向,能可视化诊断及精准治疗肿瘤。本文就临床新兴放射性核素诊疗药物用于肿瘤研究进展进行系统述评。
关键词 肿瘤 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肽类核素探针用于诊疗肿瘤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兴 董孟杰 +2 位作者 段艳华 徐白萱 黄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04-1411,共8页
核医学对于诊治肿瘤具有关键作用。开发高亲和性、高特异性的核素探针是实现精准诊疗肿瘤的有效手段。凭借其高亲和力、快速组织渗透性和优异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双环肽核素探针在诊断与靶向治疗肿瘤中展现出显著优势。本文围绕双环肽核... 核医学对于诊治肿瘤具有关键作用。开发高亲和性、高特异性的核素探针是实现精准诊疗肿瘤的有效手段。凭借其高亲和力、快速组织渗透性和优异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双环肽核素探针在诊断与靶向治疗肿瘤中展现出显著优势。本文围绕双环肽核素探针结构特性与设计策略进行述评,重点关注其用于靶向肿瘤相关受体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性示踪剂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G PET/MR分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不同脑区占全脑百分比与脑代谢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朱胤琰 张焱 +8 位作者 黄干 辛玫 袁沛哲 王悦 万良荣 王成 黄钢 刘建军 张晨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基于18 F-FDG PET/MR脑显像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大脑特定脑区体积在全脑体积中所占百分比(记为占比%)与标准摄取值(SUV)之间,以及二者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50例AD患者,基于脑18 F-FDG PET/MR图像获取40个特定脑区... 目的基于18 F-FDG PET/MR脑显像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大脑特定脑区体积在全脑体积中所占百分比(记为占比%)与标准摄取值(SUV)之间,以及二者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50例AD患者,基于脑18 F-FDG PET/MR图像获取40个特定脑区体积,计算占比%及平均SUV(SUV mean),分析各脑区占比%与其SUV mean的相关性;以基于正常大脑的数据库为参照,计算AD患者各脑区占比%的Z值及SUV mean的Z值,分别以之代表脑区结构与功能变化,观察二者相关性。结果29个脑区占比%与SUV mean原始值之间,以及占比%与SUV mean的Z值之间均具有相关性(r=0.288~0.778,P均<0.05),其中双侧颞中回、右侧梭状回、右侧海马、右侧楔前叶、左侧舌回及右侧海马旁回共7个脑区的相关系数均>0.6。结论FDG PET/MR所示AD患者大脑结构与代谢功能,以及二者改变之间均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甘油介入双核素心肌显像评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被引量:7
4
作者 谢文晖 蔡小佳 +2 位作者 雷贝 张莉华 黄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2-145,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多巴酚丁胺201Tl负荷-再分布/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状动脉疾病(CAD)及检出存活心肌的作用。方法对132例临床疑诊CAD而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多巴酚丁胺201Tl负荷-再分布/硝酸甘油介入99mTc-... 目的对比观察多巴酚丁胺201Tl负荷-再分布/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状动脉疾病(CAD)及检出存活心肌的作用。方法对132例临床疑诊CAD而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多巴酚丁胺201Tl负荷-再分布/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全部患者于2周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23例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内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随访,判断心室壁活动改善情况。结果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狭窄程度≥50%为狭窄判定标准,诊断CAD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3.41%、87.80%和91.67%,检出左前降支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3.85%、91.04%和92.42%,左回旋支分别为86.79%、89.87%和88.64%,右冠状动脉分别为81.25%、82.14%和81.82%。23例心肌梗死患者总共207个心肌节段中,再分布201Tl图像发现113个放射性稀疏缺损心肌节段,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图像发现52个心肌节段可逆性放射性填充,61个心肌节段未发现放射性填充。超声心动图随访见术前113个再分布201Tl图像异常节段中,47个节段有明确的心室壁活动改善,66个节段无明显改善。以PCI术后心室壁活动改善为心肌存活的指标,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显像对存活心肌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7.23%、83.33%和84.96%。结论多巴酚丁胺201Tl负荷-再分布/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能准确诊断CAD,有效检出存活心肌,有助于指导CAD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心肌 铊-201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硝酸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在肺栓塞的诊断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馨赟 季晓微 严惟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49-752,共4页
核素肺灌注/通气显像可以反映肺部血流与通气功能,间接评价肺栓塞的分布,特别是对判断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疑似肺栓塞患者有极大的应用价值。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相比具有无创,亚肺段栓塞敏感的优势。同时介入治疗的原理及其应用特点对... 核素肺灌注/通气显像可以反映肺部血流与通气功能,间接评价肺栓塞的分布,特别是对判断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疑似肺栓塞患者有极大的应用价值。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相比具有无创,亚肺段栓塞敏感的优势。同时介入治疗的原理及其应用特点对治疗肺栓塞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肺栓塞的核素显像诊断及介入治疗的方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肺灌注 放射性核素肺通气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标记受体酪氨酸激酶靶向药物显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勰义 宋少莉 黄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4-108,共5页
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在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凋亡和促进新生血管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多种恶性肿瘤过度表达该受体。随着对受体酪氨酸激酶通路的认知,已设计出众多靶向该靶点的抗肿瘤药物,如单克隆抗体、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临床... 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在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凋亡和促进新生血管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多种恶性肿瘤过度表达该受体。随着对受体酪氨酸激酶通路的认知,已设计出众多靶向该靶点的抗肿瘤药物,如单克隆抗体、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临床应用证明这些药物能显著提高抗肿瘤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但靶向药物靶点专一、价格昂贵,早期监测靶向药物的疗效,对提供临床诊疗决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及节约患者开支具有重要意义。核素标记受体酪氨酸激酶靶向药物显像已用于临床监测靶向药物的疗效,该文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 酪氨酸激酶受体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核素显像 反应监测 靶向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细胞凋亡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秋芳 宋少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43-1748,共6页
放射性核素细胞凋亡显像具有直观、无创伤和实时在体观察细胞凋亡等特点,在脑及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观察、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的检测、肿瘤放疗和化疗效果的评估等方面具有较好应用前景。本文主要根据临床前期的研究对放射性核素... 放射性核素细胞凋亡显像具有直观、无创伤和实时在体观察细胞凋亡等特点,在脑及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观察、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的检测、肿瘤放疗和化疗效果的评估等方面具有较好应用前景。本文主要根据临床前期的研究对放射性核素凋亡显像剂的设计、作用机制及应用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 放射性核素显像剂 磷脂酰丝氨酸 膜联蛋白 突触结合蛋白Ⅰ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脑炎^(18)F-FDG PET/MR表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悦 白书维 +5 位作者 张焱 黄干 张晨鹏 郝勇 刘建军 邵泓达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20,共6页
目的 探索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 AE)患者^(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ludeoxyglucose, FDG)正电子发射/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 PET/MR)表现,寻找提高疾病诊断效能的影... 目的 探索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 AE)患者^(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ludeoxyglucose, FDG)正电子发射/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 PET/MR)表现,寻找提高疾病诊断效能的影像学标记物。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AE患者(AE组)和11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 HC)(HC组)的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均采集头颅^(18)F-FDG PET/MR影像。首先,使用统计参数图12(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 12, SPM12)处理包得出AE组FDG摄取异常脑区。然后,使用后处理工作站多模态脑分析软件提取脑区体积/全脑体积(volume/total intracranial volume,volume/TIV)和平均标准化摄取率(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ratio, SUVr)参数,比较AE组与HC组各个脑区volume/TIV和SUVr的组间差异,并分别选取volume/TIV和SUVr有显著差异的脑区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单一定量参数及定量参数两两联合的诊断效能。最后,进行DeLong检验选择最佳模型,绘制联合诊断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置换检验用于评估统计量的显著性。结果 SPM12的分析显示,AE组脑干和小脑FDG摄取增高(P<0.001),而双侧额叶、顶叶、右侧枕叶FDG摄取减低(P<0.001)。脑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岛叶、扣带回、距状回volume/TIV减低(P<0.05),中扣带回、顶叶、楔叶、枕外侧回SUVr减低(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左侧距状回的volume/TIV和左侧中扣带回的SUVr联合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0.964)最高。DeLong检验显示定量参数两两联合诊断效能与单一参数诊断效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准曲线显示诊断模型的校准度一般,但决策曲线显示在一定风险阈值范围内患者可获得比较高的净收益。置换检验显示AE组及HC组的左侧距状回的volume/TIV和左侧中扣带回的SUVr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E患者^(18)F-FDG PET/MR存在某些特定脑区FDG代谢异常和脑体积改变,左侧距状回的volume/TIV和左侧中扣带回SUVr两个参数联合是潜在诊断AE的生物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自身免疫性脑炎 影像学表现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在肝癌肝移植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宋少莉 黄钢 +4 位作者 刘建军 孙晓光 施一平 陈虞梅 万良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4-427,共4页
目的评价PET/CT在肝癌肝移植术后判断肿瘤复发及其预后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仁济医院行PET/CT检查的18例肝癌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临床随访甲胎蛋白(AFP)的动态变化及病程。结果①AFP动态升高患者14例,其中PET... 目的评价PET/CT在肝癌肝移植术后判断肿瘤复发及其预后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仁济医院行PET/CT检查的18例肝癌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临床随访甲胎蛋白(AFP)的动态变化及病程。结果①AFP动态升高患者14例,其中PET显像未见氟脱氧葡萄糖(FDG)摄取3例,轻中度FDG摄取1例,高度FDG摄取10例。PET的诊断复发符合率为71.43%(10/14);PET的假阴性率为21.43%(3/14)。AFP持续阴性患者4例,其中1例胆管细胞癌术后患者未见FDG摄取,而CT示肝内孤立低密度影者随访时间>9个月,排除复发;其余3例分别为胆管细胞癌、肝细胞肝癌和肝肉瘤术后患者,FDG均呈高度摄取,临床证实均为复发。②14例肝细胞癌粗梁型Ⅲ级的肝移植术后患者,显像前的AFP水平与病灶的最高标准摄取值(SUV)相关(P<0.05),与肿瘤和非肿瘤组织SUV比值(SUV T/NT)显著相关(P=0.0001)。结论①根据现有资料分析PET/CT是判断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复发与否的一种理想方法。在胆管细胞癌和肝肉瘤等肝脏肿瘤患者,AFP绝大多数为阴性,而此时FDG-PET检测的灵敏度高。在AFP增高患者,由于部分分化程度高的肝细胞癌患者FDG摄取可以不增高,故PET/CT检查需结合AFP水平的动态变化及肝脏肿瘤细胞学类型进行分析。②对于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相同的患者,显像前AFP水平与病灶最高SUV及SUV T/NT呈显著正相关,提示AFP有调节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葡萄糖代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移植 18^F-氟脱氧葡萄糖 PET/CT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CT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13
10
作者 朱宗平 周翔 +3 位作者 李倩 赵小平 黄钢 刘建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研究评估SUVmax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性,分析影响淋巴结转移的潜在危险因子,以便精确评估淋巴结转移。方法:收集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PET/CT中心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9例。将可能潜在的影响淋巴结转移... 目的:研究评估SUVmax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性,分析影响淋巴结转移的潜在危险因子,以便精确评估淋巴结转移。方法:收集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PET/CT中心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9例。将可能潜在的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子纳入研究变量,如肿瘤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和糖酵解关键酶。结果:SUVmax与肿瘤大小(P<0.01),生存时间(P=0.015)和淋巴结转移(P<0.01)相关。通过ROC生存曲线分析:SUVmax>7.65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2.8%和59.0%。肿瘤大小也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肿瘤原发灶的SUVmax和肿瘤大小为非小细胞肺癌预测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高风险组(肿瘤大小>3cm且SUVmax>7.65)患有淋巴结转移的概率为66.7%。结论:PET/CT检查中的高SUVmax和大瘤体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高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VMAX 淋巴结转移 非小细胞肺癌 18F-FDG 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扫描在肺癌和前列腺癌骨转移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1
作者 潘懿范 刘建军 +1 位作者 黄钢 马玉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58-1762,共5页
目的探讨全身骨扫描在肺癌和前列腺癌骨转移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肺癌患者和31例前列腺癌患者在系统治疗前1个月内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行全身骨扫描,观察治疗前后骨转移灶的变化与肿瘤临床综合疗效的相关性。采用... 目的探讨全身骨扫描在肺癌和前列腺癌骨转移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肺癌患者和31例前列腺癌患者在系统治疗前1个月内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行全身骨扫描,观察治疗前后骨转移灶的变化与肿瘤临床综合疗效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肺癌或前列腺癌骨转移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肿瘤临床综合治疗有效者(59.68%,37/62)的骨转移疗效明显好于无效者(40.32%,25/62)(P<0.05)。肺癌骨转移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54.5%,2年生存率为22.6%;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87.3%,2年生存率为72.3%。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分析均显示:肺癌和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生存率与肿瘤类型及骨转移时长相关(P<0.05)。肺癌与前列腺癌分组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癌骨转移的预后危险因素为病理类型、治疗前骨扫描病变范围及骨转移时长;而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预后与骨转移时长有关。结论全身骨扫描为肺癌和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提供了更丰富、更准确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扫描 骨转移 疗效监测 预后 肺癌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影像学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徐斯佳 张勰义 +1 位作者 黄钢 宋少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4-127,共4页
影像诊断技术对筛查和诊断结直肠癌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CT虚拟结肠镜、相控阵线圈、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18F-FDG PET)和相关新型对比增强剂等技术的出现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带来了革新。该文比较各项影像学技术的优劣,对近... 影像诊断技术对筛查和诊断结直肠癌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CT虚拟结肠镜、相控阵线圈、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18F-FDG PET)和相关新型对比增强剂等技术的出现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带来了革新。该文比较各项影像学技术的优劣,对近年来结直肠癌影像学诊断研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影像学诊断 CT虚拟结肠镜 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标志物(TM)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士艳(综述) 刘兴党 +2 位作者 管樑 聂秀利 严惟力(审校)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4-197,共4页
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是有效治疗癌症的关键。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对于原发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能预测疗效和预后。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TM及其应用已成为临床研究肿瘤早期诊断的热点。目前临床使用... 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是有效治疗癌症的关键。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对于原发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能预测疗效和预后。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TM及其应用已成为临床研究肿瘤早期诊断的热点。目前临床使用的TM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尚不能达到理想状态,合理选择几种TM进行联检可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文主要对几种临床上常用的TM和近期发现的有重要应用前景的TM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TM) 肺癌 原发性肝细胞癌 乳腺癌 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5
14
作者 季晓微 张馨赟 +1 位作者 严惟力 刘含秋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1-174,共4页
肺栓塞是一种有潜在生命危险的疾病。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能清楚显示肺栓塞的形态、发生部位及其他间接征象,有助于诊断或排除肺栓塞。MSCTPA具有快速、无创、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目前已作为临床诊断肺栓塞的... 肺栓塞是一种有潜在生命危险的疾病。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能清楚显示肺栓塞的形态、发生部位及其他间接征象,有助于诊断或排除肺栓塞。MSCTPA具有快速、无创、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目前已作为临床诊断肺栓塞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多层螺旋CT 肺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5
作者 冯阳 刘建军 黄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6-360,共5页
线粒体膜通透性变化在细胞凋亡或坏死中具有重要作用,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可影响线粒体膜通透性变化。目前对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的分子结构和功能尚不明确。文章对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ANT)、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DAC)、亲环蛋白D(C... 线粒体膜通透性变化在细胞凋亡或坏死中具有重要作用,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可影响线粒体膜通透性变化。目前对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的分子结构和功能尚不明确。文章对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ANT)、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DAC)、亲环蛋白D(Cyp D)、磷酸盐载体(PiC)、Bcl-2蛋白家族等可能参与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结构组成或功能调节的分子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 凋亡 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钙蛋白Ⅰ评价心脏矫治术心肌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少莉 刘亚涛 +3 位作者 刘纯 刘亚丽 陈延世 黄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6-518,526,共4页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矫治术患儿围手术期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浓度变化,判断cTnⅠ在评价心肌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先天性心脏病小儿患者随机分为心脏不停跳组(组Ⅰ,n=20)和冷晶体心...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矫治术患儿围手术期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浓度变化,判断cTnⅠ在评价心肌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先天性心脏病小儿患者随机分为心脏不停跳组(组Ⅰ,n=20)和冷晶体心脏停搏组(组Ⅱ,n=20),全部患者分别于切皮前和开放升主动脉后(组Ⅰ为缝合右房壁后)1、8~12、24、48、72和96h取患者中心静脉血,测定cTnⅠ和CK—MB的血清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cTnⅠ和CK—MB的血清水平均不同程度升高,cTnⅠ血清浓度术后24h达峰值,术后各时点组ⅡcTnⅠ明显高于组Ⅰ(P〈0.05)。两组患者血清CK-MB浓度于术后8~12h达峰值,术后1、8~12、24、48h组ⅡCK-MB浓度明显高于组Ⅰ(P〈0.05)。结论cTnⅠ作为判断心肌损伤的指标,较CK-MB更为特异,更能准确反映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心肌损伤程度,可作为评价心脏直视术心肌损伤程度、监测病情、观察疗效和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不停跳术式在保护心肌损伤方面可能优于心脏停搏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肌钙蛋白Ⅰ 心脏矫治术 心肌损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碘治疗前肝功能、血脂及血常规水平变化 被引量:13
17
作者 许飞 汤玲琳 +2 位作者 袁红 宋少莉 黄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2-636,共5页
目的·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患者在停用左旋甲状腺激素所致的一过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状态下肝功能、血脂及血常规的变化。方法·收集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及131I治疗的182例患者术前(甲... 目的·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患者在停用左旋甲状腺激素所致的一过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状态下肝功能、血脂及血常规的变化。方法·收集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及131I治疗的182例患者术前(甲状腺功能正常)和术后甲减状态(停用甲状腺素3~4周,促甲状腺激素>30 m U/L)的肝功能、血常规、血脂等测定结果。将患者按照年龄分为3组:青年组(<30岁)26例,中年组(30~54岁)112例,老年组(≥55岁)44例。比较手术前后以及不同组别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碘治疗前甲减状态下患者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及胆汁酸均有升高(均P<0.05),而血清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水平出现下降(均P<0.05),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均P<0.05),红细胞与血红蛋白轻度升高。青年组碘治疗前甲减状态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胆汁酸升高较中年组及老年组更为显著(均P<0.05)。结论·DTC患者停用左旋甲状腺激素所致的一过性甲减状态会引起肝酶异常、血脂水平升高,临床工作中需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放射性碘 肝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标记物CA242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晨鹏 盛世乐 黄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69-1072,共4页
糖链抗原CA242是近几年来一种较新的肿瘤标志物,它为胰腺癌、直肠癌等的普查、诊断和预后提供了一定的应用价值。同时,由于它对恶性肿瘤的高度特异性,可以进行肿瘤的靶向治疗。该文主要就以上几个方面综述了糖链抗原CA242的研究和进展。
关键词 糖链抗原CA242 肿瘤标志物 靶向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栓塞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季晓微 张馨赟 +1 位作者 刘振威 严惟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668-3670,共3页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急性PE若不能被及时诊断治疗,患者会有生命危险,但PE的临床症状往往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因此,依靠辅助检查快速准确诊断PE对临床医生尤为重...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急性PE若不能被及时诊断治疗,患者会有生命危险,但PE的临床症状往往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因此,依靠辅助检查快速准确诊断PE对临床医生尤为重要。现就PE诊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诊断 静脉系统 诊断治疗 生命危险 临床症状 临床医生 辅助检查 进展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MSCs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肌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日太 朱洪生 +4 位作者 薛松 连锋 黄钢 刘建军 陶如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9-362,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肌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香猪骨髓,体外分离MSCs,经5-氮胞苷诱导转化。将诱导后的MSCs(实验组)或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至香猪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肌区内。3周和6周后,超... 目的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肌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香猪骨髓,体外分离MSCs,经5-氮胞苷诱导转化。将诱导后的MSCs(实验组)或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至香猪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肌区内。3周和6周后,超声心动图观察两组心肌结构和心功能改变情况,并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行心肌显像检查,抗BrdU抗体DAB显色确定梗死区内移植干细胞的存在。结果MSCs移植3周和6周后,实验组左室室壁和室间隔的厚度较对照组增加而心室腔较对照组小,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以及室壁增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SPECT显像示对照组有明显的充盈缺损,而实验组在梗死区有部分心肌显像。实验组心肌梗死中央、梗死边缘区、局部注射心肌标本可见BrdU标记的细胞。结论MSCs移植可在梗死区再生心肌组织,增加梗死区心肌的厚度,减轻心肌变薄和心室腔扩大程度,因而可以减缓心室重构的进程;同时,MSCs移植还可增加心肌的收缩力,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急性心肌梗死 心室肌重构 超声心动图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