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科护士对浅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丽娟 沈喜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12期77-79,共3页
目的:描述并评价急诊科护士对浅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其在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而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5所三级医院急诊科的10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缺乏浅静脉留置... 目的:描述并评价急诊科护士对浅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其在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而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5所三级医院急诊科的10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缺乏浅静脉留置针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在注射位置方面。结论:应加强对急诊科护士浅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运用激励机制激发护士的潜能,以提高临床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静脉留置针 知识 调查 急诊科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支持与急诊护士离职意愿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雷望安 何静 姚荷英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7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急诊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分析其离职意愿产生的原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急诊科82名护士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离职意愿调查表(TIS)进行调查。结果:离职意愿均值为(14.79±4.19)分,...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急诊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分析其离职意愿产生的原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急诊科82名护士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离职意愿调查表(TIS)进行调查。结果:离职意愿均值为(14.79±4.19)分,处于较高水平。社会支持总分与离职意愿呈负相关(P<0.05);社会支持各维度与离职意愿均呈负相关(P<0.05),其中对支持的利用度影响最大(B=-0.826)。结论:针对社会支持三维度的薄弱点,增加急诊护士的社会支持,培养其主观感受性,增进对支持的利用,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降低急诊护士的离职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急诊护士 离职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47
3
作者 范颖 袁秀群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采用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对急诊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2年1、4、8月每月100名共计300名来我院急诊就诊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样方法抽取2013年1、4、8月间来我院急诊就诊的3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实... 目的:采用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对急诊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2年1、4、8月每月100名共计300名来我院急诊就诊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样方法抽取2013年1、4、8月间来我院急诊就诊的3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采用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对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对两组危重症患者的等候时间、意外发生率、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危重患者就诊等候时间明显缩短,急诊患者或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危重患者在候诊期间无一发生意外;医护人员对急诊预检分诊系统满意度较高。结论:采用急诊预检分诊系统能改善急诊就诊环境,缩短危重患者等候时间,降低危重患者在候诊过程中的意外发生率,使急诊就诊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急诊医护人员对此系统也有较高的评价,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预检分诊系统 应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肺部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
4
作者 徐斐翔 俞凤 +3 位作者 王瑞兰 宋振举 童朝阳 朱长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8,共10页
目的·探讨病原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在肺部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中协助病原体早期诊断、指导临床抗感染方案调整、改善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方法·该研究由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非随... 目的·探讨病原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在肺部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中协助病原体早期诊断、指导临床抗感染方案调整、改善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方法·该研究由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及一项诊断试验构成。纳入2020年3月—2021年10月在4家医院住院治疗的肺部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重症医学会与欧洲重症医学会发布的脓毒症3.0标准和肺部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入组患者根据自身意愿选择感染部位标本的病原学检测方法,包括仅送检传统病原学检测(传统病原学检测组),或在送检传统病原学检测的基础上同步送检mNGS(联合mNGS检测组)。患者预后的主要评价指标为7 d全因死亡率,次要评价指标包括7 d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变化、7 d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变化、28 d全因死亡率、28 d机械通气或死亡的复合终点发生率、28 d无呼吸机天数、28 d非住院天数和住院期间日均花费。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均衡2组的协变量分布,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比例风险模型比较2组死亡率。使用联合mNGS检测组患者感染部位标本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诊断试验。以临床综合判定的责任病原体为参考标准,分别将传统病原学检测和mNGS检测结果与参考标准相比较,计算2种方法和参考标准之间的阳性百分比一致性、阴性百分比一致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采用McNemar配对χ^(2)检验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责任病原体检出能力。结果·共入组患者533例,其中311例选择接受额外的mNGS检测,222例仅接受传统病原学检测。非随机对照试验中,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平衡协变量后,联合mNGS检测组的7 d全因死亡率低于传统病原学检测组[4.8%vs 8.6%,HR 0.37(95%CI 0.15~0.91),P=0.031],联合mNGS检测组的28 d无呼吸机天数多于传统病原学检测组(19.9 d vs 18.4 d,P=0.041)。2组在28 d全因死亡率和日均住院花费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诊断试验提示,mNGS检测结果与临床综合判定的责任病原体的阳性百分比一致性高于传统病原学检测[91.9%(95%CI 87.7%~95.0%)vs 56.1%(95%CI49.7%~62.4%),P<0.001],阴性百分比一致性低于传统病原学检测[29.2%(95%CI 18.6%~41.8%)vs 69.2%(95%CI56.6%~80.1%),P<0.001],阴性预测值高于传统病原学检测[48.7%(95%CI 32.4%~65.2%)vs 29.4%(95%CI 22.3%~37.3%),P=0.001]。结论·与传统病原学检测相比,肺部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感染部位标本行mNGS可提高责任病原体的检出率。相比于仅行传统病原学检测,联合mNGS检测的患者7 d全因死亡率更低,提示mNGS在肺部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中具有临床价值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脓毒症 肺部感染 全因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病人急诊特点及护理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春燕 张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S1期147-148,共2页
回顾性分析3560例老年病人的急诊特点,发现老年病人全身合并症多,症状不典型,夜间就诊多。以疼痛为特征的疾病,疼痛症状常常缺失;肺部感染病人无明显咳嗽、咯痰症状,而以神经、精神、消化系统症状或仅以发热就诊;部分脑梗死病人无神经... 回顾性分析3560例老年病人的急诊特点,发现老年病人全身合并症多,症状不典型,夜间就诊多。以疼痛为特征的疾病,疼痛症状常常缺失;肺部感染病人无明显咳嗽、咯痰症状,而以神经、精神、消化系统症状或仅以发热就诊;部分脑梗死病人无神经系统症状。因此护理人员须熟悉老年急诊病人不同于年轻病人的症状特点,尤其是要敏锐识别老年病人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症状,密切、细致观察病情;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急诊急救技术;向清醒的病人及其家属讲解有关自身疾病的知识及特点,指导其识别病情突变的先兆表现、发病时的简单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同时强化安全责任意识;重视沟通,注意心理疏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病人 自身疾病 病情突变 急救技术 消化系统症状 护理人员 肺部感染 业务学习 脑梗死病人 安全责任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果碱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3m的作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星宇 陈曙霞 +1 位作者 刘晶星 钱富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92-894,共3页
目的 以HeLa细胞为模型,观察从苦参中提取的槐果碱在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3m(CVB3m)的作用。方法 ①用微量细胞培养法观察槐果碱对HeLa细胞的毒性。②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抑制法观察槐果碱体外抗CVB3m作用。③用MTT法和结晶紫染色法... 目的 以HeLa细胞为模型,观察从苦参中提取的槐果碱在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3m(CVB3m)的作用。方法 ①用微量细胞培养法观察槐果碱对HeLa细胞的毒性。②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抑制法观察槐果碱体外抗CVB3m作用。③用MTT法和结晶紫染色法观察槐果碱对CVB3m感染的HeLa细胞的保护作用:在96孔板上种植HeLa细胞并予CVB3m吸附1h,加入不同浓度的槐果碱,并设立病毒、细胞、槐果碱对照,培养15h后以MTT法和结晶紫染色法测定比较各组细胞能量代谢率和细胞存活数。结果 ①槐果碱稀释到〈391μg/mL,对HeLa细胞无毒性;≥783μg/mL引起HeLa细胞CPE。②槐果碱6.25~50μs/mL有直接抗病毒作用,减轻CPE;〉100μg/mL反而会加重、加快CPE。③槐果碱1.56~25μg/mL对感染CVB3m的HeLa细胞有保护作用,用MTT法和结晶紫染色法测得细胞能量合成代谢、细胞存活数较病毒对照组增加(P〈0.05);槐果碱在50、100μg/mL时反而加重病毒对细胞的抑制,使细胞存活数、细胞代谢率较病毒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 一定浓度的槐果碱在体外有抗CVB3m作用,对感染CVB3m的HeLa细胞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果碱 柯萨奇病毒B3 HELA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运动试验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周巍 秦慧 李燕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56-958,共3页
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与一般常规肺功能和一般心脏负荷试验不同,它所强调的是人体在运动状态下的反应,通过监测运动时人体的一些生理参数指标,来全面综合地评价心肺、神经骨骼肌肉在运动负荷下的功能... 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与一般常规肺功能和一般心脏负荷试验不同,它所强调的是人体在运动状态下的反应,通过监测运动时人体的一些生理参数指标,来全面综合地评价心肺、神经骨骼肌肉在运动负荷下的功能情况。由于这一特性,CPET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对临床疾病的诊断、评价和预后估计中。以下就对CPET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运动试验 临床疾病 心脏负荷试验 CPET 常规肺功能 运动状态 生理参数 运动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功能运动试验和静态肺功能用于COPD患者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后疗效评定的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周巍 李燕芹 +3 位作者 张星宇 陈怡 归茜 秦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1-334,共4页
目的:比较心肺功能运动试验(CPET)和静态肺功能(PFT)评定支气管扩张剂治疗COPD患者疗效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例初诊的COPD患者,给予为期2周的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给予CPET和PFT检查,记录检查中的一些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比较心肺功能运动试验(CPET)和静态肺功能(PFT)评定支气管扩张剂治疗COPD患者疗效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例初诊的COPD患者,给予为期2周的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给予CPET和PFT检查,记录检查中的一些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后PFT参数中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无显著差异,深吸气量(IC)有显著差异。治疗后CPET参数最大运动功率(Wmax)、最大摄氧量(VO2max)明显增加,而最大运动负荷时Borg呼吸困难评分有显著下降。△IC与△Wmax、△VO2max呈显著正相关;与△Borg scale评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CPET中Wmax、VO2max、Borg Scale呼吸困难评分可以作为支气管扩张剂对COPD患者治疗疗效评定首选的方法。PFT中IC可部分替代CPET中相应参数来进行对COPD患者治疗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功能运动试验 静态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扩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人员离职意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何静 王春燕 姚荷英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5期76-77,共2页
现今,全球均面临着护理人力资源危机,护士离职率高是导致护士短缺的重要原因。截至2009年底,根据注册信息数据,全国注册护士达218万,医院普通病房床护比仅为1:0.41[1],而国外标准床护比大多为1:1~1:1.6。如何留住临床一线护士是管... 现今,全球均面临着护理人力资源危机,护士离职率高是导致护士短缺的重要原因。截至2009年底,根据注册信息数据,全国注册护士达218万,医院普通病房床护比仅为1:0.41[1],而国外标准床护比大多为1:1~1:1.6。如何留住临床一线护士是管理者面临的课题。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人员 离职意愿 人力资源管理 护士短缺 注册护士 2009年 资源危机 护理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7例心房颤动并发脑梗死临床处理与指南的差距 被引量:3
10
作者 吕利雄 张瑛 +1 位作者 张星宇 朱长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56-1058,共3页
目的 评估心房颤动(AF)并发脑梗死患者临床处理结果与指南的差距。方法 2005年2~11月,连续调查97例因AF并发脑梗死患者(AF组)应用根据指南预先制定问卷结合病史记录分析相关资料,并与同期173例无AF的脑梗死患者(非AF组)比较。... 目的 评估心房颤动(AF)并发脑梗死患者临床处理结果与指南的差距。方法 2005年2~11月,连续调查97例因AF并发脑梗死患者(AF组)应用根据指南预先制定问卷结合病史记录分析相关资料,并与同期173例无AF的脑梗死患者(非AF组)比较。结果 AF组与非AF组比较,平均年龄(78±8)岁vs(64±10)岁;多数为女性;原患高血压者较少(P〈0.05或P〈0.01)。AF组平时只有17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2例患者服用过华法令,大多数患者仅服用中成药制剂。AF组超急期血压升高明显,神经功能缺损较重,易出现并发症,预后明显差于无AF组。住院期间AF组27例患者使用阿司匹林,69例患者应用甘露醇,无患者接受溶栓治疗。结论 大多数老年AF患者未使用抗凝药物,AF并发脑梗死的急性期处理尚不合理,亟需加强相关指南继续教育及建立中风单元,消除临床实际与指南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脑梗死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窒息法和室颤法诱导建立大鼠心脏停搏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建 王世伟 +3 位作者 杨正飞 陆晓晔 杨倩 朱长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0-385,共6页
目的·比较室颤和窒息2种方法诱导的心脏停搏动物模型在成模大鼠心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差异。方法·2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按室颤法(n=8)和窒息法(n=8)建立心脏停搏-复苏动物模型,另4只SD大鼠作为空白对照假手术组。... 目的·比较室颤和窒息2种方法诱导的心脏停搏动物模型在成模大鼠心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差异。方法·2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按室颤法(n=8)和窒息法(n=8)建立心脏停搏-复苏动物模型,另4只SD大鼠作为空白对照假手术组。所有成模大鼠均观察24 h,其中呼吸机等生命支持1 h。比较2个模型组大鼠复苏后心电变化,复苏后1、3、5、6 h的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及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复苏后6、12、18、24 h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NDS)及24 h生存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2个模型组大鼠复苏后,CO和EF较同时期假手术组均明显下降(P=0.000)。复苏后1 h,室颤组CO由(98.84±4.86)m L/min下降至(59.17±22.99)m L/min,窒息组CO由(99.86±10.34)m L/min下降至(46.02±22.32)m L/min,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2)。随着时间延长,室颤组CO逐渐恢复;在复苏后3、5、6 h,室颤组CO均高于窒息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1,P=0.007,P=0.020)。复苏后1 h,室颤组EF由(82.17±6.21)%下降至(70.23±13.24)%,窒息组由(83.24±3.01)%下降至(65.46±13.11)%,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7)。随着时间延长,EF也呈逐渐恢复趋势,室颤组更为明显;在复苏后3、5 h,室颤组EF均高于窒息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P=0.024)。室颤组24 h生存率75.0%,窒息组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3)。复苏后2组大鼠神经功能受损明显,NDS明显低于基础值,随着时间延长有改善趋势,室颤组神经系统预后似优于窒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室颤和窒息同为诱导心脏停搏的常用方法,但是2种模型在复苏后心功能方面略有差异。研究中应结合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颤 窒息 心脏停搏 心肺复苏 心功能 神经功能缺失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致严重脓毒症1例报道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丽锋 马骏 陈怡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31-1933,共3页
目的探讨以严重脓毒症为主要表现的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OPSI)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分析1例OPSI致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结果患者,男,35岁,脾切除术后2年,因头痛、呕吐就诊仁济南院急诊科,检查结果显示为严重脓毒... 目的探讨以严重脓毒症为主要表现的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OPSI)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分析1例OPSI致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结果患者,男,35岁,脾切除术后2年,因头痛、呕吐就诊仁济南院急诊科,检查结果显示为严重脓毒症,诊断为OPSI。给予患者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1周后症状趋于稳定,预后良好。结论 OPSI的发病率低,但病死率高,临床医师须对该病充分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 严重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酸乙酯对小鼠缺血再灌注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
13
作者 徐欣晖 陈怡 +4 位作者 张星宇 吕利雄 朱长清 戴慧丽 钱家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8-321,共4页
目的研究丙酮酸乙酯(EP)对小鼠缺血再灌注(I/R)肾脏组织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8周龄雄性BABL/c小鼠5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I/R组(建立I/R模型,n=10)、EP处理组(n=32);EP处理组再分为EP预处理组(建模前30 min给... 目的研究丙酮酸乙酯(EP)对小鼠缺血再灌注(I/R)肾脏组织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8周龄雄性BABL/c小鼠5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I/R组(建立I/R模型,n=10)、EP处理组(n=32);EP处理组再分为EP预处理组(建模前30 min给药)和I/R后4、6、12 h EP处理组(分别于建模后4、6、12 h给药),每组8只动物。TUNEL染色分析和比较各组凋亡细胞数量的变化;Real-time PCR检测肾脏组织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Caspas-3 mRNA表达。结果TUNEL染色分析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EP预处理组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少于I/R组(P<0.05)。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Bax和Caspase-3 mRNA表达显著升高,Bcl-2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I/R组比较,EP预处理组和I/R后6 h EP处理组的Bcl-2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EP预处理组和I/R后各时间点EP处理组的Bax和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EP能有效抑制BABL/c小鼠肾脏I/R过程中的细胞凋亡,可能与其调控肾脏组织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乙酯 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凋亡相关基因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西孟旦对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后大鼠肾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世伟 郭建 +3 位作者 杨正飞 陆晓晔 杨倩 朱长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60-1365,共6页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后大鼠肾损伤的影响。方法·将25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左西孟旦干预组(L组,10只)、空白对照组(C组,10只)和假手术组(S组,5只)。L组和C组用心室纤颤(室颤)法建立心搏骤停–心肺复...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后大鼠肾损伤的影响。方法·将25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左西孟旦干预组(L组,10只)、空白对照组(C组,10只)和假手术组(S组,5只)。L组和C组用心室纤颤(室颤)法建立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动物模型,L组大鼠在复苏期间及复苏后予左西孟旦干预,C组大鼠在复苏期间及复苏后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处理。S组大鼠不进行心搏骤停和心肺复苏操作,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处理。比较L组和C组大鼠在复苏后1、4、6 h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肌酐(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胱抑素C(cystatin-C,CysC)水平。复苏6 h后将3组大鼠处死留取肾脏组织,观察其病理损伤变化。结果·3组大鼠基线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肺复苏后,L组和C组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和肾功能指标较S组同期指标明显升高(均P<0.05)。复苏后1、4、6 h,L组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较C组降低(均P=0.000),IL-10水平较C组升高(P=0.000,P=0.002,P=0.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复苏后1、4、6 h,L组肾功能指标SCr(P=0.001,P=0.007,P=0.472)、BUN(P=0.001,P=0.004,P=0.122)、CysC(P=0.493,P=0.001,P=0.175)较C组升高;但L组SCr、BUN指标仅在复苏后1、4 h与C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ysC指标仅在复苏后4 h与C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组和C组大鼠肾组织病理表现均提示发生明显急性肾损伤,L组病理损伤程度轻于C组(均P=0.000)。结论·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后大鼠肾损伤明显,左西孟旦对其肾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纤颤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左西孟旦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κ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聪华 高婷 +1 位作者 陆晓晔 朱长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6-338,共3页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以骨质破坏、高钙血症及高黏滞综合征等为主;该疾病病程中出现的电解质紊乱及血压升高等现象可诱发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该文介绍1例以骨痛就诊的患者,病程中患者多次出现精神状态...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以骨质破坏、高钙血症及高黏滞综合征等为主;该疾病病程中出现的电解质紊乱及血压升高等现象可诱发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该文介绍1例以骨痛就诊的患者,病程中患者多次出现精神状态异常,完善检查后被诊断为κ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钙血症 κ轻链 多发性骨髓瘤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托霉素治疗甲氧西林耐药溶血葡萄球菌血流感染1例
16
作者 彭晨 陈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7-308,共2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1年9—11月收治1例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经达托霉素治疗后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病例资料病史由家属及护工代诉。患者,女,78岁,有慢性支气管炎10余年、帕金森病7年。目前同时口服多种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1年9—11月收治1例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经达托霉素治疗后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病例资料病史由家属及护工代诉。患者,女,78岁,有慢性支气管炎10余年、帕金森病7年。目前同时口服多种抗帕金森病药物,近2年内曾2次因跌倒致右上肢及右下肢骨折,体内植入钢板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西林耐药 血流感染 达托霉素 溶血葡萄球菌 治疗 抗帕金森病药物 耐药葡萄球菌 上海交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