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电刺激对背根节神经元/Schwann细胞联合培养体系髓鞘蛋白P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万丽丹
夏蓉
+2 位作者
丁文龙
熊俊平
刘刚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7-531,共5页
目的:建立体外背根节神经元与Schwann细胞联合培养模型,观察短时低频电刺激对Schwann细胞髓鞘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和纯化背根节神经元与Schwann细胞,制成背根节神经元/Schwann细胞联合培养体系。于L-ascorbic acid诱导的同时,施...
目的:建立体外背根节神经元与Schwann细胞联合培养模型,观察短时低频电刺激对Schwann细胞髓鞘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和纯化背根节神经元与Schwann细胞,制成背根节神经元/Schwann细胞联合培养体系。于L-ascorbic acid诱导的同时,施予低频电刺激(20Hz,100μs,3V),持续作用1h,分别于L-ascorbicacid诱导后第0,2,4,8和10d取各组培养基上清以ELISA测定其中脑衍生物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水平。另外,于诱导后第7d和14d检测培养体系中髓鞘蛋白P0的表达。结果:电刺激组各时间点BDNF的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经电刺激作用后,联合培养体系中P0表达上调(P<0.05)。然而,电刺激结束后在培养液中加入TrkB-Fc,P0的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神经元存在的条件下,短时低频电刺激可促进离体Schwann细胞合成P0,初步认为该作用通过刺激神经元分泌BDNF增多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节神经元
SCHWANN细胞
电刺激
BDNF
髓鞘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婧
丁文龙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09-714,共6页
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和再生是当今生物医学领域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其中,改善神经修复的微环境,寻求促进神经再生的有效方法是这一领域中的热点。目前有关神经生长微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或组织移植、分子干预、免疫和基因治疗以及组...
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和再生是当今生物医学领域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其中,改善神经修复的微环境,寻求促进神经再生的有效方法是这一领域中的热点。目前有关神经生长微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或组织移植、分子干预、免疫和基因治疗以及组织工程治疗等方向展开[1]。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NTFs)是能够促进和维持神经元生存、生长、分化并执行特异功能的蛋白分子,它们对细胞凋亡及其分子调控具有显著的生物学效应,在神经再生、突触形成与突触可塑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神经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存活、轴突的生长和走向也起着十分重要的营养和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受体
神经损伤
修复
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表位Aβ亚单位疫苗引起免疫反应类型及疫苗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国营
胡金家
+2 位作者
汪华侨
徐杰
姚志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2-238,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表位Aβ亚单位疫苗接种Tg2576鼠引起的免疫反应类型和疫苗的安全性,本研究选用32只5月龄Tg2576小鼠,并随机分成对照组、Aβ42组、Aβ1-15组和Aβ36-42组,5月龄时开始分别接种相应疫苗,接种7个月,间接ELISA法测定血液及脑匀...
为了研究不同表位Aβ亚单位疫苗接种Tg2576鼠引起的免疫反应类型和疫苗的安全性,本研究选用32只5月龄Tg2576小鼠,并随机分成对照组、Aβ42组、Aβ1-15组和Aβ36-42组,5月龄时开始分别接种相应疫苗,接种7个月,间接ELISA法测定血液及脑匀浆上清液中抗Aβ42的抗体滴度。分别取4组小鼠的脾细胞进行培养,用刀豆蛋白(ConA)和各自抗原刺激,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IFN-γ,IL-2,IL-4和IL-10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脑内小胶质细胞的增生情况,组织化学法检测脑、肝、脾、肺、肾组织有无病理性改变。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疫苗免疫组血清和脑组织匀浆上清液中抗Aβ42抗体的滴度明显有所增高(P<0.01);(2)脾细胞培养,经ConA或各自抗原刺激后,3组疫苗免疫组细胞增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培养液中免疫因子检测显示Aβ42组IFN-γ、IL-2、IL-4和IL-10均较高,Aβ1-15组中IL-4和IL-10较高,Aβ36-42组IFN-γ和IL-2较高。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4组小鼠大脑皮质与海马部位均有大量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疫苗免疫组OX-42细胞数量更多,但4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HE及组织特异性染色显示在疫苗接种组鼠的重要器官未见病理性改变。上述结果表明,Aβ42疫苗可引起Th2和Th1免疫反应,Aβ1-15亚单位主要引起Th2免疫反应,Aβ36-42疫苗主要引起Th1免疫反应。3种疫苗均可进一步激活脑内小胶质细胞,增强其Aβ清除能力,未发现疫苗接种引起的毒副作用。因此,本实验结果提示Aβ1-15亚单位疫苗更符合AD免疫治疗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疫苗
安全性
免疫类型
Tg2576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刺激对背根节神经元/Schwann细胞联合培养体系髓鞘蛋白P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万丽丹
夏蓉
丁文龙
熊俊平
刘刚
机构
南昌
大学
医学院
人体
解剖学
教研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出处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7-531,共5页
基金
南昌大学博士科研基金资助
文摘
目的:建立体外背根节神经元与Schwann细胞联合培养模型,观察短时低频电刺激对Schwann细胞髓鞘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和纯化背根节神经元与Schwann细胞,制成背根节神经元/Schwann细胞联合培养体系。于L-ascorbic acid诱导的同时,施予低频电刺激(20Hz,100μs,3V),持续作用1h,分别于L-ascorbicacid诱导后第0,2,4,8和10d取各组培养基上清以ELISA测定其中脑衍生物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水平。另外,于诱导后第7d和14d检测培养体系中髓鞘蛋白P0的表达。结果:电刺激组各时间点BDNF的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经电刺激作用后,联合培养体系中P0表达上调(P<0.05)。然而,电刺激结束后在培养液中加入TrkB-Fc,P0的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神经元存在的条件下,短时低频电刺激可促进离体Schwann细胞合成P0,初步认为该作用通过刺激神经元分泌BDNF增多所致。
关键词
背根节神经元
SCHWANN细胞
电刺激
BDNF
髓鞘蛋白
Keywords
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on
Schwann cel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 BDNF)
myelin protein
分类号
R35 [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婧
丁文龙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出处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09-71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380)
上海市科委重大专项课题(1052nm04200)
文摘
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和再生是当今生物医学领域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其中,改善神经修复的微环境,寻求促进神经再生的有效方法是这一领域中的热点。目前有关神经生长微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或组织移植、分子干预、免疫和基因治疗以及组织工程治疗等方向展开[1]。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NTFs)是能够促进和维持神经元生存、生长、分化并执行特异功能的蛋白分子,它们对细胞凋亡及其分子调控具有显著的生物学效应,在神经再生、突触形成与突触可塑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神经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存活、轴突的生长和走向也起着十分重要的营养和诱导作用。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受体
神经损伤
修复
微环境
分类号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表位Aβ亚单位疫苗引起免疫反应类型及疫苗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国营
胡金家
汪华侨
徐杰
姚志彬
机构
中山
大学
中山
医学院
人体
解剖学
教研室
脑研究室
广东药
学院
人体
解剖学
教研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出处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2-238,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2006cb500700)
+9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30400512
30470904)
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20054982210)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基金(No.5300294)
广东省社会发展计划项目(Nos.2005B10401047
2006B36004001)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No.A2005322)
广州市科技计划(Nos.2005Z3-E4021
2006J1-C0101)
广东药学院科技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为了研究不同表位Aβ亚单位疫苗接种Tg2576鼠引起的免疫反应类型和疫苗的安全性,本研究选用32只5月龄Tg2576小鼠,并随机分成对照组、Aβ42组、Aβ1-15组和Aβ36-42组,5月龄时开始分别接种相应疫苗,接种7个月,间接ELISA法测定血液及脑匀浆上清液中抗Aβ42的抗体滴度。分别取4组小鼠的脾细胞进行培养,用刀豆蛋白(ConA)和各自抗原刺激,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IFN-γ,IL-2,IL-4和IL-10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脑内小胶质细胞的增生情况,组织化学法检测脑、肝、脾、肺、肾组织有无病理性改变。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疫苗免疫组血清和脑组织匀浆上清液中抗Aβ42抗体的滴度明显有所增高(P<0.01);(2)脾细胞培养,经ConA或各自抗原刺激后,3组疫苗免疫组细胞增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培养液中免疫因子检测显示Aβ42组IFN-γ、IL-2、IL-4和IL-10均较高,Aβ1-15组中IL-4和IL-10较高,Aβ36-42组IFN-γ和IL-2较高。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4组小鼠大脑皮质与海马部位均有大量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疫苗免疫组OX-42细胞数量更多,但4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HE及组织特异性染色显示在疫苗接种组鼠的重要器官未见病理性改变。上述结果表明,Aβ42疫苗可引起Th2和Th1免疫反应,Aβ1-15亚单位主要引起Th2免疫反应,Aβ36-42疫苗主要引起Th1免疫反应。3种疫苗均可进一步激活脑内小胶质细胞,增强其Aβ清除能力,未发现疫苗接种引起的毒副作用。因此,本实验结果提示Aβ1-15亚单位疫苗更符合AD免疫治疗的要求。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疫苗
安全性
免疫类型
Tg2576鼠
Keywords
Alzheimer's disease, vaccine, safety, immunization type, Tg2576 mice
分类号
R392 [医药卫生—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电刺激对背根节神经元/Schwann细胞联合培养体系髓鞘蛋白P0表达的影响
万丽丹
夏蓉
丁文龙
熊俊平
刘刚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
张婧
丁文龙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表位Aβ亚单位疫苗引起免疫反应类型及疫苗安全性评价
李国营
胡金家
汪华侨
徐杰
姚志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