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学科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探索--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双百人”队伍建设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程莎妮 朱丽君 +2 位作者 冯浩 袁素维 朱建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53-1457,共5页
探索一流学科建设是当下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2015年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正式组织"研究型医师"队伍和"临床专职科研人员"队伍,探索临床医学学科发展的新路径。该项工作旨在提高人才能力和增加科研成果,迄今... 探索一流学科建设是当下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2015年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正式组织"研究型医师"队伍和"临床专职科研人员"队伍,探索临床医学学科发展的新路径。该项工作旨在提高人才能力和增加科研成果,迄今已遴选出3个批次共计181人,其中17%在项目期内获得了局级及以上的人才项目计划,IF≥20的高影响力论文系数分别从年均0.8和1.8提升至3.0和4.0。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科发展还不够均衡、临床科研的受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相关配套政策还不够完善等。未来需要不断释放制度活力、构建个性化服务体系、以临床研究中心为依托搭建培育平台、组织临床研究护士培训,真正对接一流医学学科的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学科建设 人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入选者
2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14-1114,共1页
研究型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陶蓉潘萌沈宇辉王黎谢静远赵维莅刘军陆洁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方炜高国一薛蔚陈萦晅卜军李海吕良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余晓丹耿红全何斌龚伟陶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型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陶蓉潘萌沈宇辉王黎谢静远赵维莅刘军陆洁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方炜高国一薛蔚陈萦晅卜军李海吕良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余晓丹耿红全何斌龚伟陶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艾松涛何悦王金武王旭东张善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交通大学 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 仁济医院 委员会 医学院 医学院校 新华医院 高峰 学科 上海市 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入选者名单
3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64-1264,共1页
研究型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陶蓉潘萌沈宇辉王黎谢静远赵维莅刘军陆洁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方炜高国一薛蔚陈萦晅卜军李海吕良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余晓丹耿红全何斌龚伟陶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型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陶蓉潘萌沈宇辉王黎谢静远赵维莅刘军陆洁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方炜高国一薛蔚陈萦晅卜军李海吕良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余晓丹耿红全何斌龚伟陶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艾松涛何悦王金武王旭东张善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交通大学 仁济医院 沈宇 王黎 何斌 赵维 晓丹 吕良 刘军 张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入选者(2016年)
4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3,共1页
研究型医师瑞金医院曹立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多中心研究瑞金医院方跃华超声心动图对心功能评估和心血管事件风险预测的研究瑞金医院顾卫琼青少年糖尿病早期分型诊断模型建立与应用瑞金医院金奇持续性心房颤动两种不同消融技术的前... 研究型医师瑞金医院曹立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多中心研究瑞金医院方跃华超声心动图对心功能评估和心血管事件风险预测的研究瑞金医院顾卫琼青少年糖尿病早期分型诊断模型建立与应用瑞金医院金奇持续性心房颤动两种不同消融技术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心房颤动 消融技术 分型诊断 风险预测 超声心动图 心血管事件 糖尿病早期 射频消融 脑功能 上海交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入选者名单
5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02-1402,共1页
研究型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曹立方跃华顾卫琼金奇罗艳沈杨吴哲褒叶静叶晓峰张俊张翼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邱丽华孙赟王永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李华斌李明张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关键词 上海交通大学 仁济医院 张翼飞 吴哲 王永刚 静叶 张翀 金奇 丽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峰高原建设目标下医学研究范式的调整——加强临床医学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朱建征 朱丽君 +8 位作者 程莎妮 王浩 杜业业 潘玩荣 徐小靖 刘慧俊 周善晟 诸海英 牟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09-1114,共6页
医学研究有基础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研究两种范式。临床医学研究目前存在思想认识不足、研究投入不够、高端人才匮乏、评价体系不完善、数据有待整合等问题。加强临床医学研究,需要着力把握以下关键环节:以研究型医师和临床专职科研... 医学研究有基础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研究两种范式。临床医学研究目前存在思想认识不足、研究投入不够、高端人才匮乏、评价体系不完善、数据有待整合等问题。加强临床医学研究,需要着力把握以下关键环节:以研究型医师和临床专职科研人员两支队伍为依托,通过转变思路理念,变临床资源为科研资源;改革体制机制,引育人才并激发人才活力;加大资金投入,增强科研项目经费的导向作用;构筑数据平台,整合建立规范的生物样本库和统一的数据库;加强国际合作,加快构建全球范围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协作网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范式 基础生物医学研究 临床医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型医院构建过程中临床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32
7
作者 朱丽君 程莎妮 +8 位作者 王浩 杜业业 潘玩荣 徐小靖 刘慧俊 周善晟 诸海英 牟姗 朱建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5-718,共4页
在医院内部建立临床专职科研队伍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科研水平、促进临床学科建设、提升医院整体影响力,也符合分级诊疗体制下的大型医院发展目标。目前我国大型医院中,专职科研人员占比远低于国外水平。其主要原因在于:对研究型医院的建... 在医院内部建立临床专职科研队伍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科研水平、促进临床学科建设、提升医院整体影响力,也符合分级诊疗体制下的大型医院发展目标。目前我国大型医院中,专职科研人员占比远低于国外水平。其主要原因在于:对研究型医院的建设认识不到位,卫生人力配置总体不足,医院科研环境对高层次研究人员缺乏吸引力,相关学位培养制度不健全。未来我国发展研究型医院,需从建立专职科研队伍入手,转变医院管理理念,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准确把握学科发展动态,促进临床学科与基础学科和公共卫生学科的交叉融合,并加大投资力度,多角度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医院 临床专职科研队伍 人才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人才学术测评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1
8
作者 诸海英 陈立今 朱旭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66-1068,共3页
目的为了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规范人才引进工作,构建科学的、量化的引进人才学术测评体系。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反复征求医学管理学和人才学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采用专家访谈和咨询的研究方法。结果初步建立了医学院引进人才学术测... 目的为了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规范人才引进工作,构建科学的、量化的引进人才学术测评体系。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反复征求医学管理学和人才学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采用专家访谈和咨询的研究方法。结果初步建立了医学院引进人才学术测评指标体系,将客观指标和主观评价科学地结合,形成引进人才学术评价的方法。结论经过模拟测评和试用论证,该学术测评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今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工作提供一个较为公正客观的评价和必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学术水平 人才测评 人才引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被引量:1
9
作者 陆阳 诸海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77-1282,共6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建院60年来,特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联合组建新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7年来,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医学院的快速发展取决于多种内外因素,其重要因素之一是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建院60年来,特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联合组建新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7年来,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医学院的快速发展取决于多种内外因素,其重要因素之一是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推进医学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提升医学院人才队伍水平。该文从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及建设成效两方面,评述改革开放特别是"211工程"三期建设以来医学院在"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方面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 人才引进 人才培养 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博士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新芳 诸海英 +1 位作者 朱丽君 朱旭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3344-3346,共3页
目的:研究医学院博士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7年医学院博士后工作。通过对部分管理人员、导师和博士后的调研、查阅文献及与兄弟院校的数据进行比较,就博士后招收规模及科研情况等方面... 目的:研究医学院博士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7年医学院博士后工作。通过对部分管理人员、导师和博士后的调研、查阅文献及与兄弟院校的数据进行比较,就博士后招收规模及科研情况等方面分析医学院博士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果:2005-2007年间医学院平均每年招收博士后约15名,明显低于兄弟院校和医学院非直属医院;博士后发表论文、科研项目和申请经费的数量与2002-2004年比较有所增加,但人均科研产出较低(1.61、0.82和2.82万)。结论:本医学院博士后招收数量不足且培养质量不高,管理体制滞后是其主要原因。建议通过采取拓展招生渠道、建立并完善考核和激励制度、加大培养经费投入等措施,形成博士后的常态管理模式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管理 博士后 建议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