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法对免疫学课程教学的研究意义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洋 李斌 王琛(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273-2277,共5页
目的:采用系统性评价的方法来分析PBL教学法与传统方法对免疫学课程教学及效果的影响,从而探究PBL教学法对免疫学课程教学的意义。方法:全面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搜集有关PBL法在免疫学课程教学方面效果评价的文... 目的:采用系统性评价的方法来分析PBL教学法与传统方法对免疫学课程教学及效果的影响,从而探究PBL教学法对免疫学课程教学的意义。方法:全面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搜集有关PBL法在免疫学课程教学方面效果评价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9月。对搜集到的文献进行偏移及质量评价,并采用Review Manager软件进行系统性评价。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2121名学生。Meta分析结果显示,PBL组学生的期末成绩[MD=7.77,95%CI(5.66,9.88),P<0.00001]以及成绩优秀率[RR=1.96,95%CI(1.35,2.83),P=0.0004]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法,启示PBL教学法对于促进免疫学课程教学,将会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免疫学课程教学 META分析 亚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寄生凝集素的制备与免疫学功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余奇文 张继英 +5 位作者 龚芳 马妍慧 程伟志 陈雪华 马安伦 张冬青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分析从中国槲寄生中提取的55 kD凝集素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和肿瘤细胞凋亡的免疫学活性。方法:通过CM-Sepharose和ConA柱分离和纯化了分子量为55 kD的槲寄生凝集素。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检测纯化的槲寄生凝集素诱导T淋巴细胞表型和... 目的:分析从中国槲寄生中提取的55 kD凝集素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和肿瘤细胞凋亡的免疫学活性。方法:通过CM-Sepharose和ConA柱分离和纯化了分子量为55 kD的槲寄生凝集素。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检测纯化的槲寄生凝集素诱导T淋巴细胞表型和细胞因子分泌格局。并经Annexin V染色法研究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免疫学机制。结果:从中国槲寄生中分离纯化了由两个30 kD亚基组成的55 kD槲寄生凝集素蛋白,其具有特异诱导人γδT细胞扩增和以Caspase依赖途径诱导Jurkat细胞凋亡,并能促进TNFα-释放和抑制IL-10的释放的作用。结论:中国槲寄生凝集素具有免疫学调节作用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在研究抗肿瘤和免疫学机制中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寄生凝集素 CASPASE 细胞凋亡 ΓΔ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3
作者 缪怡 胡朝英 +1 位作者 钱柳 张冬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35-1040,共6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类常见的、以四肢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RA是以T淋巴细胞,特别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细胞介导为核心的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性疾病;B淋巴细胞通过递呈抗原、产生自身抗体和分泌细胞因子也与RA发...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类常见的、以四肢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RA是以T淋巴细胞,特别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细胞介导为核心的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性疾病;B淋巴细胞通过递呈抗原、产生自身抗体和分泌细胞因子也与RA发病密切相关。此外,γδT淋巴细胞、Th17细胞及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和IL-10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疾病的进程。文章就细胞、抗体和细胞因子与RA发病和诊疗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fp335调控效应性Treg比例及肿瘤免疫应答
4
作者 申晓楠 李文华 +7 位作者 贾筱萱 杨飚 王昕 刘海艳 焦安君 雷蕾 杨小丰 张保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85-390,共6页
目的锌指蛋白335(Zfp335)参与调控胸腺T细胞的早期发育和外周T细胞亚群的分化,本研究旨在探讨Zfp335调控调节性T细胞(Treg)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用他莫昔芬在Treg中特异性敲除Zfp335基因[Zfp335^(fl/fl)叉头盒P3(FOXP3)creERT... 目的锌指蛋白335(Zfp335)参与调控胸腺T细胞的早期发育和外周T细胞亚群的分化,本研究旨在探讨Zfp335调控调节性T细胞(Treg)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用他莫昔芬在Treg中特异性敲除Zfp335基因[Zfp335^(fl/fl)叉头盒P3(FOXP3)creERT2],并构建MC38移植瘤模型。接种肿瘤后第7天,观察并测量肿瘤的大小,第12天剥离肿瘤组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野生型(WT)组和Zfp335敲除(Zfp335^(CKO))组小鼠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CD4^(+)T细胞、CD8^(+)T细胞和Treg的比例,以及效应性Treg(eTreg)的线粒体功能。结果自接种肿瘤后第10天开始,Zfp335^(CKO)组肿瘤体积显著小于WT组。Zfp335^(CKO)组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肿瘤浸润比例、及其对应的效应细胞比例显著高于WT组。Zfp335^(CKO)组CD4^(+)T细胞和CD8^(+)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比例显著高于WT组,Zfp335^(CKO)组CD8^(+)T细胞分泌颗粒酶B(GzmB)的比例显著高于WT组。Zfp335^(CKO)组Treg、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COS)+Treg比例显著低于WT组。Zfp335^(CKO)组eTreg表达Mitotracker Deep Red的水平显著低于WT组。结论在肿瘤发生过程中,Treg特异性缺失Zfp335导致其活化减弱,与eTreg的线粒体功能降低有关;Zfp335^(CKO)小鼠肿瘤浸润的效应性T细胞增多、分泌杀伤性细胞因子增多,进而抵抗肿瘤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指蛋白335(Zfp335) T细胞 效应性Treg(eTreg) 肿瘤免疫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鸣 孙权业 +2 位作者 张霞 胡晓娟 聂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7-341,共5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用MOG35-55肽段免疫C57/BL6小鼠,建立EAE动物模型。免疫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开始发病后每天给予雷公藤内酯醇(100μg/kg)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用MOG35-55肽段免疫C57/BL6小鼠,建立EAE动物模型。免疫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开始发病后每天给予雷公藤内酯醇(100μg/kg)治疗,对照组于同一天开始每天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每天观察小鼠临床症状。疾病高峰期处死小鼠,HE染色检测脊髓炎性细胞浸润;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3H掺入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FACS检测中枢神经系统中Th1/Th17和Treg细胞数量。结果:雷公藤内酯醇治疗能够缓解EAE发病,减轻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细胞浸润;抑制EAE小鼠MOG特异性T细胞增殖;减少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含量;减少病灶处CD4+T细胞IFNγ-和IL-17的分泌;上调CD4+T细胞Foxp3的表达。结论:雷公藤内酯醇通过减少致病细胞Th1和Th17的浸润,增加Treg细胞的数量来治疗E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EAE TH1 TH17 TR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蔡力 聂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8-840,共3页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目前尚无有效根治方法。白藜芦醇(RE)是葡萄皮坚果中富含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真菌、抗癌、抗氧化、抗炎、心血管保护及神经保护等多重生物学功能。R...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目前尚无有效根治方法。白藜芦醇(RE)是葡萄皮坚果中富含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真菌、抗癌、抗氧化、抗炎、心血管保护及神经保护等多重生物学功能。RE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取得了显著疗效,但关于其在MS治疗中的效果目前尚无定论。考虑到RE在免疫调节、神经保护和血管舒张三方面的作用,本文对RE在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影响其实验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白藜芦醇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理论推动免疫学的发展——介绍和讨论一些正在流行和有创意的免疫学假说 被引量:5
7
作者 周光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0,共4页
关键词 免疫学 假说 创意 客观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的免疫抑制亚群及功能和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汤成婕 疏龙强 +4 位作者 吴缘开 赵良娟 张亦凡 侯亚菲 路丽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33-842,共10页
中性粒细胞是健康成人外周血中数量最多的白细胞,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具有免疫抑制性作用的中性粒细胞亚群包括如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低密度中性粒细胞(LDN)。这些中性粒细胞亚群通过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1(PD-1/PD-L1)、... 中性粒细胞是健康成人外周血中数量最多的白细胞,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具有免疫抑制性作用的中性粒细胞亚群包括如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低密度中性粒细胞(LDN)。这些中性粒细胞亚群通过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1(PD-1/PD-L1)、抗原提呈、活性氧(ROS)、精氨酸酶1(Arg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等途径,调节T细胞免疫功能、促进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产生了许多新兴的治疗靶点和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 低密度中性粒细胞(LDN) 免疫抑制 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CG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林姝婷 冯德春 徐凌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54-957,共4页
关键词 EGCG 茶多酚 免疫调节作用 脂多糖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的免疫学机制与治疗靶点 被引量:43
10
作者 吴玥 王宏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81-1288,共8页
银屑病是一种主要危害人体皮肤健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与遗传、感染与免疫等因素密切相关。除皮肤中主要的角质形成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外,来源自免疫系统的其他细胞与分子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靶向免疫系统的疗法经过... 银屑病是一种主要危害人体皮肤健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与遗传、感染与免疫等因素密切相关。除皮肤中主要的角质形成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外,来源自免疫系统的其他细胞与分子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靶向免疫系统的疗法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呈现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就银屑病中关键的免疫细胞、分子机制及治疗靶点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角质形成细胞 T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泡辅助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卫欣迪 钮晓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8-224,共7页
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细胞)近年被定义为新的CD4+T细胞亚群,主要表达C-X-C趋化因子受体5、可诱导共刺激分子等表面分子,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1,其关键转录因子为B细胞淋巴瘤分子6。Tfh细胞存在于淋巴组织... 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细胞)近年被定义为新的CD4+T细胞亚群,主要表达C-X-C趋化因子受体5、可诱导共刺激分子等表面分子,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1,其关键转录因子为B细胞淋巴瘤分子6。Tfh细胞存在于淋巴组织的生发中心及外周血中,可促进B细胞的成熟与分化、生发中心的形成及抗体的产生,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等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Tfh细胞数量和(或)功能的异常参与组织损伤等病理过程,并促进疾病进展。该文就Tfh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在不同类型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揭示某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并为通过靶向该细胞来治疗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辅助性T细胞 自身免疫病 B细胞 自身抗体 白细胞介素-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甲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血凝素的mRNA疫苗制备和加强免疫策略研究
12
作者 沈海浅 俞康莹 +2 位作者 陈颖盈 季萍 王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74-1383,共10页
目的制备甲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血凝素(hemagglutinin,HA)mRNA疫苗,并探讨不同加强免疫策略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以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Fluc)为报告基因,构建Fluc mRNA-脂质纳米颗粒(lipid nanoparticle,LNP)疫苗,通过小鼠活体... 目的制备甲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血凝素(hemagglutinin,HA)mRNA疫苗,并探讨不同加强免疫策略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以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Fluc)为报告基因,构建Fluc mRNA-脂质纳米颗粒(lipid nanoparticle,LNP)疫苗,通过小鼠活体成像实验鉴定Fluc mRNA-LNP疫苗肌内注射后在体内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构建H1N1亚型(A/Michigan/45/2015)HA(M15-HA)的mRNA-LNP疫苗,将20、10、5和1μg M15-HA mRNA-LNP疫苗通过肌内注射分别免疫不同剂量组小鼠2次(间隔3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小鼠第2次免疫2周和4周后血清抗体滴度,血凝抑制试验检测功能性抗体水平。第2次免疫后40 d,采用1μg mRNA疫苗或10μg HA蛋白亚单位疫苗对1μg剂量免疫组小鼠进行加强免疫,接种2周和4周后用ELISA和血凝抑制试验分别检测特异性抗体及功能性抗体水平。结果活体成像实验结果显示,小鼠接种Fluc mRNA-LNP疫苗1 d后即能在小鼠体内检测到荧光素酶活性。制备获得的M15-HA mRNA-LNP疫苗2次免疫小鼠2周和4周后,所有剂量组小鼠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均较免疫前显著上升(均P=0.000);血凝抑制试验结果显示,20μg和10μg剂量组的功能性抗体水平均较PBS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5)。对1μg低剂量组小鼠进行HA蛋白或M15-HA mRNA-LNP的加强免疫后,均诱导产生了更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和功能性抗体,并能维持较长时间;2种不同加强免疫策略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功制备M15-HA mRNA-LNP疫苗,显示出良好的免疫原性和抗体中和活性;低剂量mRNA疫苗免疫2次后,同源mRNA疫苗和异源蛋白疫苗加强免疫均可以诱导更强的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疫苗 甲型流感病毒 血凝素 mRNA疫苗 加强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学数据解析循环及浸润性B细胞在结直肠癌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
13
作者 龚其雨 陈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2-481,共10页
目的·探究循环及浸润性B细胞亚群在结直肠癌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探寻B细胞发育的潜在驱动机制,分析免疫微环境中B细胞与其他免疫细胞的互作关系及通信分子的功能,并寻找可能的调控途径以促进B细胞的抗肿瘤效应。方法·收集3例... 目的·探究循环及浸润性B细胞亚群在结直肠癌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探寻B细胞发育的潜在驱动机制,分析免疫微环境中B细胞与其他免疫细胞的互作关系及通信分子的功能,并寻找可能的调控途径以促进B细胞的抗肿瘤效应。方法·收集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旁(正常)、肿瘤和外周血共计9份样本,分别制备单细胞悬液。通过多色流式细胞仪分选免疫细胞后,利用10X Genomics平台进行单细胞转录组和B细胞受体组库(B cell receptor repertoire,BCR)测序,并使用Seurat等生信工具进行数据分析,从肿瘤与正常组织中B细胞的浸润数量及功能方面的差异、B细胞亚群与T细胞以及与髓系细胞亚群的互作关系、B细胞亚群的转录因子调控网络等角度进行探索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较,CD20^(+)B细胞亚群在肿瘤组织中的浸润数量显著上升;其中,以生发中心B细胞(germinal center B cells,GCB)的作用最突出,发生积极的克隆扩增和重链突变水平的提升,并且向记忆B细胞分化的趋势增加。然而,浆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数量大幅减少,以分泌IgA类抗体的浆细胞减少最为明显。此外,相较正常组织的免疫微环境,肿瘤组织中的GCB细胞与T细胞等其他免疫细胞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正向调控免疫功能的通信分子对显著富集。结论·GCB在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大幅提升,以自身显著提升的重链突变水平来提高其对肿瘤抗原的亲和力,同时和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联系增强,发挥着积极的抗肿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单细胞测序 结直肠癌 免疫学 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细胞的RNA表观遗传修饰
14
作者 宋霄涵 李华兵 周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93-1802,共10页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RNA修饰已成为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新焦点,并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是在免疫系统中的调控功能正逐渐受到关注。免疫系统作为一个高度复杂的精密调控网络,涉及多种免疫细胞的协同作用,以...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RNA修饰已成为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新焦点,并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是在免疫系统中的调控功能正逐渐受到关注。免疫系统作为一个高度复杂的精密调控网络,涉及多种免疫细胞的协同作用,以共同维护机体的免疫稳态。RNA表观遗传修饰通过影响RNA的不同代谢过程,从而在免疫细胞的发育及功能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综述旨在全面概述m^(6)A、m^(1)A、m^(5)C、m^(7)G、ac^(4)C和A-to-I这6种RNA修饰在免疫细胞中的功能及相应调控机制,并深入探讨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复杂疾病中的潜在作用,以期为免疫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修饰 免疫细胞 转录后调控 免疫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0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66
15
作者 周琳 周光炎 路丽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00-1102,1106,共4页
传统观点认为,同一细胞因子的免疫生物学作用相对固定,间接和直接途径刺激免疫应答或抑制免疫应答,两者选其一,但新近有文献报道同一个细胞因子在不同微环境中可发挥截然不同的免疫生物学作用。此领域中,近来以细胞因子IL-10的双向免疫... 传统观点认为,同一细胞因子的免疫生物学作用相对固定,间接和直接途径刺激免疫应答或抑制免疫应答,两者选其一,但新近有文献报道同一个细胞因子在不同微环境中可发挥截然不同的免疫生物学作用。此领域中,近来以细胞因子IL-10的双向免疫调节活性最受关注,多年来有关IL-10的负向调节作用及其应用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另一方面,其免疫刺激的作用及免疫生物学意义的研究也正逐渐深入,并由此猜测其可能是一种多能细胞因子。本文将结合最新文献,就IL-10正、负向调节的免疫学特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0 免疫抑制 免疫刺激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9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青 路丽明 周光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48-850,共3页
多种免疫细胞能够分泌细胞因子IL-9,例如Th2、Th9、Th17、Treg细胞、NKT细胞、肥大细胞等。最近有关IL-9的研究又有新进展,本文就IL-9的细胞来源、效应细胞及其免疫生物学功能做简要综述。
关键词 免疫生物学功能 分泌细胞因子 TREG细胞 NKT细胞 免疫细胞 肥大细胞 细胞来源 效应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活性肠肽对大鼠Leydig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伟 席晔斌 +4 位作者 陈广洁 郝静 沈天伟 王保国 李伟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96-700,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活性肠肽(VIP)对大鼠睾丸间质细胞(Leydig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方法:以VIP作用于溶脲脲原体(UU)感染的SD大鼠及大鼠Leydig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VIP对大鼠Leydig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1、IL-6及TGF-β)和FasL表达的调节,... 目的:研究血管活性肠肽(VIP)对大鼠睾丸间质细胞(Leydig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方法:以VIP作用于溶脲脲原体(UU)感染的SD大鼠及大鼠Leydig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VIP对大鼠Leydig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1、IL-6及TGF-β)和FasL表达的调节,从体外及动物整体水平来探讨VIP对大鼠Leydig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结果:在睾丸局部感染时,VIP能调节Leydig细胞IL-1、IL-6、TGF-β及FasL的分泌和表达格局;同时VIP对大鼠睾丸局部免疫豁免的调节和维持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结论:VIP能调节大鼠Leydig细胞的免疫功能,并参与调节大鼠睾丸局部的免疫豁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YDIG细胞 免疫调节 IL-1 IL- 6 TGF-β FAS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r61促进RA滑膜细胞增殖及炎症因子调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林锦骠 吴娟娟 +3 位作者 王利 邹静 沈佰华 李宁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4-269,共6页
目的:采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滑膜细胞的体外培养,研究基质蛋白Cyr61在RA滑膜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RA病人的滑膜组织和细胞中Cyr61的表达情况;用3H-TdR掺入法检测滑膜液(... 目的:采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滑膜细胞的体外培养,研究基质蛋白Cyr61在RA滑膜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RA病人的滑膜组织和细胞中Cyr61的表达情况;用3H-TdR掺入法检测滑膜液(SF)对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用ELISA方法检测RA患者滑膜液中Cyr61蛋白的水平。结果:RA病人的滑膜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Cyr61;SF能刺激滑膜细胞发生明显增殖;且RA患者滑膜液中含高浓度的Cyr61蛋白。用SiRNA干扰技术抑制滑膜细胞中Cyr61基因表达,再加入滑膜液后,则滑膜细胞增殖明显降低。同时,将SF与anti-Cyr61抗体共同孵育后再刺激滑膜细胞,FLS也不再发生明显增殖。进一步研究滑膜液中与上调Cyr61表达有关的炎症细胞因子,发现SF中IFNγ-和TNFα-具有上调Cyr61蛋白表达的作用。结论:Cyr61蛋白是促进滑膜细胞增殖的重要调控基因;RA患者滑膜液中含有高浓度的炎症因子IFNγ-和TNFα-,通过上调Cyr61蛋白表达而促进滑膜细胞增殖,可能是促进RA病理性滑膜增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滑膜液 Cyr61 滑膜纤维样细胞 TNFα-/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和IL-6信号分子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徐鹏 邹任玲(指导) 张冬青(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1-614,620,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类以关节滑膜炎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疾病早期阶段,关节损伤通过影像学观察并不明显,但不断的全身性及关节性炎症将导致骨和软骨的侵蚀破坏,造成关节畸形,导致严重残疾,甚至死亡。...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类以关节滑膜炎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疾病早期阶段,关节损伤通过影像学观察并不明显,但不断的全身性及关节性炎症将导致骨和软骨的侵蚀破坏,造成关节畸形,导致严重残疾,甚至死亡。目前的治疗策略及药物还是以临床缓解和低疾病活动度为主([1,2])。正常生理条件下,由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和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是紧密联系并能保持平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BMP 细胞介导 破骨细胞 关节滑膜炎 影像学观察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缓解 生理条件 疾病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δ T细胞诱导与分化的初步研究-Ⅰ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朝英 钱柳 +6 位作者 程伟志 黄秋愉 汪萍 余奇文 张继英 陈雪华 张冬青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8-371,共4页
目的:探讨在异戊烯焦磷酸(IPP)作用下,健康人外周血和新生儿脐带血中γδT细胞的增殖和亚型变化,以期获得足够的具有不同特征的γδT细胞用于后续的实验研究。方法:流式细胞术分析经IPP诱导的单个核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状态,评估其γδT... 目的:探讨在异戊烯焦磷酸(IPP)作用下,健康人外周血和新生儿脐带血中γδT细胞的增殖和亚型变化,以期获得足够的具有不同特征的γδT细胞用于后续的实验研究。方法:流式细胞术分析经IPP诱导的单个核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状态,评估其γδT细胞的比例、亚型和表型格局。结果:健康人外周血和新生儿脐带血中γδT细胞数量虽占较低比例,但两者的γδT细胞存在显著异质性。健康人外周血γδT细胞主要以Vγ9Vδ2 TCR亚群为主;初始分选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Vγ9Vδ2T细胞主要为中央记忆型(CD27+CD45RA-)和效应记忆型(CD27-CD45RA-);IPP诱导后,γδT细胞显著扩增,Vγ9Vδ2 T细胞亚群转变为以效应记忆型为主,并高表达HLA-DR和B7分子。而新生儿脐带血来源的γδT细胞却呈现出较为复杂的亚群异质性,其Vγ9Vδ2 T细胞主要为CD27+CD45RA+的幼稚型细胞;经IPP诱导14天后,γδT细胞获得扩增(比例增高)且Vγ9Vδ2 T细胞趋向中央记忆型和效应记忆型分化,但仍以幼稚型为主。结论:健康人外周血和新生儿脐带血中γδT细胞在数量、亚群诸方面存在差异;IPP具有诱导和扩增外周血γδT细胞的生物学作用,而脐带血来源的γδT细胞还需相关细胞因子的协同作用,才能呈现出其分化成熟为可用于理论研究和临床实验的效应记忆型γδT细胞的潜能。关于其具有的免疫调节和效应功能将另文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 T细胞 新生儿脐带血 细胞表型 异戊烯焦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