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疗领域的大型语言模型综述
1
作者 肖建力 许东舟 +4 位作者 王浩 刘敏 周雷 朱林 顾松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0-547,共18页
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它通过构建多层人工神经网络模仿人脑对数据的处理机制。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基于深度学习的架构,在无需编程指令的情况下,能通过分析大量数据以获得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 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它通过构建多层人工神经网络模仿人脑对数据的处理机制。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基于深度学习的架构,在无需编程指令的情况下,能通过分析大量数据以获得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诸多领域。文章总结了LLM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涵盖了LLM针对医疗任务的基本训练流程、特殊策略以及在具体医疗场景中的应用。同时,进一步讨论了LLM在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包括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输出准确性以及隐私、伦理问题等,随后列举了相应的改进策略。最后,文章展望了LLM在医疗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对人类健康事业发展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TRANSFORMER 大型语言模型 智慧医疗 数据分析 图像处理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缩窄端侧吻合纠治术后的神经系统预后分析
2
作者 李卓杭 于新迪 +3 位作者 任婧雅 沈佳 董素贞 王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3-759,共7页
目的·分析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CoA)端侧吻合纠治术后患儿的神经系统预后。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行CoA端侧吻合纠治术患儿的手术及神经系统随访资... 目的·分析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CoA)端侧吻合纠治术后患儿的神经系统预后。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行CoA端侧吻合纠治术患儿的手术及神经系统随访资料,包括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Griffiths精神发育量表评分。根据Griffiths精神发育量表的分量表评分,评估患儿神经系统各方面预后情况。通过比较MRI和Griffiths精神发育量表评分结果正常与异常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2种检查结果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检查结果与患儿是否实施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及CPB方式的相关性。结果·纳入单纯或合并简单心内畸形的CoA患儿27例。有MRI检查结果者25例,其中检查结果异常者5例(20.0%);有Griffiths精神发育量表评分者26例,其中评分异常的患儿21例(80.77%),包括听力-语言评分异常18例、表现评分异常12例。MRI和Griffiths精神发育量表检查结果异常与是否实施CPB无相关性(P=0.341,P=1.000)。MRI检查结果和Griffiths精神发育量表评分显示,在接受CPB的病例中,中低温组神经系统预后无异常的患儿占所有无异常者的比例较高,分别为80.00%与100.00%。结论·CoA端侧吻合纠治术后患儿发生神经系统异常的比例较高,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听力-语言和表现能力;CPB不是直接引起神经系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在中低温下实施可能有利于保护神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缩窄 磁共振成像 体外循环 神经系统预后 Griffiths精神发育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支气管软化对儿童充血型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朱丽敏 徐卓明 +2 位作者 柳立平 孔英 徐志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77-1282,共6页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软化(TBM)对不同类型充血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监护室收治的所有充血型CHD术后患儿,查阅所有病例的手...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软化(TBM)对不同类型充血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监护室收治的所有充血型CHD术后患儿,查阅所有病例的手术资料和监护记录;按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即是否存在中度以上气管软化或TBM,将每类疾病患儿分成TBM组和无TBM组,进行临床资料和预后的比较。结果回顾总结充血型CHD患儿共5 061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为TBM237例,发生率为4.7%。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永存动脉干和主动脉弓中断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的TBM发生率位列前三位,分别为34.68%、29.17%和28.00%。房室间隔缺损(包括完全性和部分性)、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病例中,TBM组患儿月龄和体质量明显低于无TBM组(P<0.05);完全性大血管错位病例中,TBM组患儿的月龄和体质量大于无TBM组(P<0.05);在其他类型CHD患儿中,TBM组与无TBM组年龄和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主动脉弓中断/室间隔缺损外,对于其余类型CHD,TBM组的患儿需要较长的机械通气时间和(或)重症监护病房(ICU)滞留时间(P<0.05)。结论 TBM对充血型CHD早期恢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延长,尤其是低年龄、低体质量患儿;手术前应对大气道状况进行准确评估,并制定手术后机械通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型先天性心脏病 气管支气管软化 机械通气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诊治的发展和挑战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锦纷 丁文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21-1225,共5页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威胁儿童生长发育的一类严重疾病,如果及时诊断和治疗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仍然缺乏足够的医疗资源,面临很大的挑战。在过去的30年内,我国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上海儿童医...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威胁儿童生长发育的一类严重疾病,如果及时诊断和治疗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仍然缺乏足够的医疗资源,面临很大的挑战。在过去的30年内,我国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心胸外科在美国HOPE基金会的帮助下,与世界著名的小儿心脏外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学习交流使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跻身于世界一流的行列,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小儿心脏外科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海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14-216,共3页
在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中,冠状动脉畸形的发生率并不高,可以大致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方面。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主要包括: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如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一侧冠状动脉主动脉异常起源等)和先天性... 在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中,冠状动脉畸形的发生率并不高,可以大致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方面。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主要包括: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如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一侧冠状动脉主动脉异常起源等)和先天性冠状动脉瘘。而获得性冠状动脉畸形多见于先心病术后继发冠状动脉狭窄或梗阻,如大动脉转位术、主动脉根部置换术等,部分川崎病患儿也可出现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对于婴幼儿而言,由于冠状动脉直径小、解剖变异大,冠脉移植手术操作难度非常高,术中需仔细探查冠状动脉开口和走向,从而决定相应的手术策略与技巧。尤其对于新生儿及低年龄、低体重患儿,一旦发生冠脉损伤将是致命的。本文将重点探讨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the lef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ALCAPA)的研究热点及外科治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外科治疗 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 pulmonary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主动脉根部置换术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主动脉瓣整形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6
作者 郑景浩 徐志伟 +2 位作者 刘锦纷 苏肇伉 丁文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54-1257,共4页
目的总结主动脉瓣整形术在小儿主动脉瓣疾病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分析83例行主动脉瓣整形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4个月~11岁,平均年龄(3.6±5.0)岁。术前均经超声评估,其中单纯主动脉瓣反流24例,单纯主动脉瓣狭窄26例,二者兼有3... 目的总结主动脉瓣整形术在小儿主动脉瓣疾病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分析83例行主动脉瓣整形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4个月~11岁,平均年龄(3.6±5.0)岁。术前均经超声评估,其中单纯主动脉瓣反流24例,单纯主动脉瓣狭窄26例,二者兼有33例。手术方法为瓣交界切开26例,游离边缘交界悬吊27例,三瓣化瓣缘延长15例,瓣叶切除12例,瓣窦心包扩大6例,瓣环整形2例,两种及以上方法50例。结果随访3个月~3年,有2例患儿死亡,无一例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2例行换瓣手术。结论对主动脉瓣疾病患儿行主动脉瓣整形术尤其是主动脉瓣缘延长是可行的,早、中期效果良好,可避免再次手术和抗凝治疗;随访中再次手术可选择换瓣手术。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高压患儿皮下泵入曲前列尼尔护理研究进展
7
作者 莫爱媛 吕云芬 +1 位作者 邓含芳 李儇儇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4,共4页
总结肺动脉高压患儿皮下泵入曲前列尼尔的研究现状,皮下泵入曲前列尼尔的应用优势、耐受性影响因素、疼痛管理、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展望,为临床医护人员进行皮下泵入曲前列尼尔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儿童 肺动脉高压 曲前列尼尔 靶向药物 生物利用度 肺血流动力学 心功能 用药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我国先天性心脏病诊疗体系的思考:外科区域化治疗
8
作者 张浩 李守军 苏展豪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3期287-290,共4页
手术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目前,我国顶尖先天性心脏病外科中心的诊治水平已接近国际一流标准,大量患者得到了规范救治。然而,我国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整体预后仍有待提高。本文从外科医疗资源分布和医疗可及性等角度,分析... 手术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目前,我国顶尖先天性心脏病外科中心的诊治水平已接近国际一流标准,大量患者得到了规范救治。然而,我国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整体预后仍有待提高。本文从外科医疗资源分布和医疗可及性等角度,分析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并针对外科区域化治疗的理念,提出改善我国先天性心脏病诊疗体系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手术 区域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Taussig-Bing畸形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6
9
作者 王顺民 徐志伟 +4 位作者 刘锦纷 张海波 郑景浩 苏肇伉 丁文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67-869,共3页
目的总结一期手术治疗Taussig-Bing畸形的经验。方法2000年5月~2006年1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手术治疗Taussig-Bing畸形43例,其中合并主动脉弓病变12例;采用大动脉换位手术(ASO)矫治Taussig-Bing畸形42例,采用Kawashima手术1例,主动脉弓... 目的总结一期手术治疗Taussig-Bing畸形的经验。方法2000年5月~2006年1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手术治疗Taussig-Bing畸形43例,其中合并主动脉弓病变12例;采用大动脉换位手术(ASO)矫治Taussig-Bing畸形42例,采用Kawashima手术1例,主动脉弓病变的矫治主要是将胸主动脉与主动脉弓下缘端端吻合或与升主动脉端侧吻合。结果住院死亡8例,总死亡率18.6%。合并主动脉弓病变者并发大动脉侧侧位和冠状动脉畸形比较常见,手术死亡率(25.0%,3/12例)比单纯Taussig-Bing畸形(16.1%,5/31例)者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aussig-Bing畸形病理解剖比较复杂,须根据解剖条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才能降低手术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 右室双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术后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及干预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倪平 管咏梅 +1 位作者 徐卓明 罗雯懿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4-56,共3页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出生缺陷,约占活产婴儿的1.0%〜1.2%[1]。随着外科手术和危重症护理技术的发展,先心病患儿的生存率得到明显提高,患儿术后的成长、发展问题成为了先心病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研究[2]显示,50%〜90%...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出生缺陷,约占活产婴儿的1.0%〜1.2%[1]。随着外科手术和危重症护理技术的发展,先心病患儿的生存率得到明显提高,患儿术后的成长、发展问题成为了先心病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研究[2]显示,50%〜90%的先心病儿童面临着心脏相关营养不良的重要挑战,其中术后的营养情况不容乐观。术后营养不良会增加患儿的感染风险、延长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增加死亡率,影响患儿远期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儿科 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医院感染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罗润娇 杜欣为 +3 位作者 龚霄雷 陈一玮 郝泽东 王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57,共7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手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其他因素与术后医院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至2017年行心脏手术患儿11937例,根据NLR随年龄增长分布的变化拐点及发生医院感染与否将患儿分为<224天感染组和未感...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手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其他因素与术后医院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至2017年行心脏手术患儿11937例,根据NLR随年龄增长分布的变化拐点及发生医院感染与否将患儿分为<224天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及≥224天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分析其术后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结果11937例患儿中男6746例、女5191例,中位年龄316.0(175.0~838.0)d。发生医院感染1325例(占11.1%),其中<224天830例(19.15%)、≥224天495例(6.51%)。<224天患儿的医院感染率高于≥224天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LR高、体外循环持续时间长、术前有感染、STS风险评级≥3是<224天患儿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而年龄大、淋巴细胞白细胞比值(LWR)异常是<224天患儿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心脏手术史、术前有感染、STS风险评级≥3、ALT异常、AST异常是≥224天患儿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而年龄大、BMI-Z评分高以及LWR异常是≥224天患儿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NLR预测<224天患儿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594(95%CI:0.572~0.617);当NLR>0.542时,其诊断医院感染的灵敏度为41.8%、特异度为73.6%。结论近年CHD患儿术后感染率有所降低。年龄小、BMI-Z评分低、术前感染、手术复杂、手术时间长和NLR升高是CHD患儿术后感染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医院感染 心脏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左侧肺动脉发育不良的法洛四联症外科治疗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波涛 郑景浩 +3 位作者 祝忠群 陈会文 张海波 徐志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20-923,共4页
目的探讨伴有左侧肺动脉发育不良的法洛四联症(TOF)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伴有左侧肺动脉发育不良的TOF患儿,其中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2个月~3岁,体质量4~13 kg。术中根据患儿肺动脉情况行TOF根治或姑息手术。术后定期... 目的探讨伴有左侧肺动脉发育不良的法洛四联症(TOF)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伴有左侧肺动脉发育不良的TOF患儿,其中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2个月~3岁,体质量4~13 kg。术中根据患儿肺动脉情况行TOF根治或姑息手术。术后定期复查胸片、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CT,观察患儿是否有残余分流、残余梗阻以及心功能不全。结果 17例伴有左侧肺动脉发育不良的TOF患儿中,8例在左肺动脉补片扩大成形,同时行TOF根治术,其中7例存活,6例接受随访5~29(14±10)个月,2例随访中发现左肺动脉开口小,余5例无并发症出现,1例由于合并肺静脉狭窄且无法处理,术后出现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而死亡;另9例患儿中,2例分别因术中探查发现冠状动脉畸形以及三尖瓣发育差改行单心室手术,其余7例行TOF姑息术,其中5例同时行左肺动脉补片扩大成形,7例行TOF姑息手术者6例存活,5例术后随访6~18(17±13)个月,随访中发现4例患儿左肺动脉发育仍较差,1例术后由于心功能不全、多脏器衰竭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伴有左侧肺动脉发育不良的TOF外科治疗应在左肺动脉补片扩大成形的基础上尽可能施行根治术,若术中预估术后可能存在左肺动脉残余梗阻,可行室间隔缺损补片打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肺动脉指数 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疾病儿童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评价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郑蕾 傅丽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6期1220-1222,共3页
目的对《心脏疾病儿童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进行信度和效度评价,为临床应用该量表提供依据。方法将心脏疾病儿童生活质量量表翻译成中文并回译,再进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08年在上海某儿童医学中心接受心脏... 目的对《心脏疾病儿童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进行信度和效度评价,为临床应用该量表提供依据。方法将心脏疾病儿童生活质量量表翻译成中文并回译,再进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08年在上海某儿童医学中心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2~12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821份,回收有效问卷253份,回收率为31.32%,量表填写由患儿及父母共同完成。量表信度评价通过Cronbach’sα信度系数和评定者间信度结果表示,效度评价包含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评价。结果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5~0.96,评定者信度系数为0.75。各维度与量表间的相关系数为0.41~0.75。结构效度中因子分析结果共提取5个公因子,分别是心脏疾病和治疗问题、治疗焦虑、交流、认知问题及对身体外貌的感受,可解释总变异的72.46%,因子分析结果与原量表的维度结构一致。结论《心脏疾病儿童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有效评价国内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生活质量,为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提供可靠的评价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疾病 儿童 生活质量 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手术策略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治莹 郑景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89-1393,共5页
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是最为常见的复杂右心畸形之一。大型主肺侧支动脉的存在及肺血管发育个体差异化明显,使得该畸形的解剖分型及外科手术方式多样,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目前,国内外尚缺乏针对单源化手术和分期手术等治疗策略的统一... 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是最为常见的复杂右心畸形之一。大型主肺侧支动脉的存在及肺血管发育个体差异化明显,使得该畸形的解剖分型及外科手术方式多样,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目前,国内外尚缺乏针对单源化手术和分期手术等治疗策略的统一标准和流程。该文就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的外科诊治及手术策略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闭锁 室间隔缺损 大型主肺侧支动脉 手术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弓中断的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萍萍 严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5-298,共4页
主动脉弓中断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在前列腺素E1未能普遍应用于临床之前,其病死率很高。早期的手术治疗主要采用分期纠治,包括一期重建主动脉弓,二期纠治其他心内畸形,其病死率高且社会经济负担较重。从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外科技... 主动脉弓中断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在前列腺素E1未能普遍应用于临床之前,其病死率很高。早期的手术治疗主要采用分期纠治,包括一期重建主动脉弓,二期纠治其他心内畸形,其病死率高且社会经济负担较重。从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外科技术及围术期监护、体外及麻醉技术的不断提高,主动脉弓中断合并其他相关心内畸形多采用一期纠治。主动脉弓中断的手术死亡率已明显降低,但针对其存在较高的远期再狭窄及左室流出道梗阻,外科治疗仍存在较大的挑战,文章就此对其外科治疗及相关进展以及有关远期并发症的发生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中断 外科治疗 再干预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治疗67例婴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奕帆 蒋琪 +4 位作者 胡杰 张文 胡仁杰 董卫 张海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512-517,共6页
目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较常见但可能需要多次干预且伴随终身的先心病,本研究旨在探讨婴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外科修复术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诊断为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并接受主... 目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较常见但可能需要多次干预且伴随终身的先心病,本研究旨在探讨婴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外科修复术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诊断为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并接受主动脉瓣成形术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并分析患者术前资料、术中资料、近远期瓣膜功能、远期生存率和免于再手术、主动脉瓣置换等情况。结果67例接受外科瓣膜修复术的患者中位年龄为140(107~246)d,中位体重为6.2(4.6~7.5)kg,其中两叶瓣畸形27例(40.3%)。术前平均跨瓣峰值压差(70.2±24.5)mmHg,1例术前合并中度反流。早期死亡1例,远期死亡1例,平均随访时间(5.4±3.2)年,10年生存率95.8%,10年免于再手术率72.7%,10年免于主动脉瓣置换率78.9%。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前主动脉瓣环直径的Z值[HR:0.304,95%CI(0.104,0.891)]是导致再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结论婴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修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为后期治疗策略的制定嬴得足够的时间,从而获得更明确的解决方案。患者主动脉瓣环发育过小是再手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先天性 主动脉瓣狭窄/外科学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ntrell五联症患儿胸骨缺损的外科治疗
17
作者 刘旭 郁夏风 +4 位作者 刘一为 杜欣为 刘锦纷 张浩 孙彦隽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17-524,共8页
目的总结Cantrell五联症(pantelogy of Cantrell)患儿胸骨缺损的修补方法及临床疗效,以优化其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外科治疗的11例Cantrell五联症患儿临床资... 目的总结Cantrell五联症(pantelogy of Cantrell)患儿胸骨缺损的修补方法及临床疗效,以优化其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外科治疗的11例Cantrell五联症患儿临床资料,患儿一期手术时年龄为181 d(49,343)d,手术时体重为(7.9±4.9)kg。11例均存在胸骨下段缺损及先天性心脏结构畸形,其中完全型Cantrell五联症7例,不完全型Cantrell五联症4例;均接受一期心脏回纳及胸骨重建手术。根据胸骨修复方式分为直接缝合组(n=6)和非直接缝合组(n=5);非直接缝合组中,采取GORE-TEX?补片修补3例,人造胸骨1例,钛网修复1例。根据患儿一期心脏回纳术前影像学资料,测量胸廓前壁正中膈肌水平处的胸廓横径、胸骨缺损横径,测量残留胸骨最下端至胸廓前壁正中膈肌水平的距离作为胸骨缺损纵径;计算胸骨缺损指数(sternal defect index,SDI),SDI=胸骨缺损横径×2/(胸骨缺损纵径+胸廓横径×0.2)。结果直接缝合组患儿一期手术时SDI值小于非直接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两组手术年龄、体重、完全型Cantrell五联症占比及复杂心脏畸形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1例Cantrell五联症患儿中,2例于心脏手术后因心力衰竭死亡,其余9例随访6个月至10年,除1例尚未接受心脏根治手术外,其余患儿心脏功能良好,胸廓外观满意,生活质量良好。结论Cantrell五联症患儿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心脏异位与心内畸形的严重程度。SDI作为一个创新指标,对手术策略的选择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对于1岁以内、SDI<1的患儿,可首先尝试直接缝合胸骨,如无法直接缝合,可使用人造材料重建胸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坎特雷尔五联症 胸骨缺损 矫形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GATA6基因变异引起儿童特殊类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变异分析
18
作者 应令雯 丁宇 +6 位作者 李娟 张倩文 常国营 郁婷婷 王剑 祝忠群 王秀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2-737,共6页
一例男性患儿,2岁,2018年11月30日因“多饮、多食、多尿伴血糖升高两周余”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患儿表现为匀称性矮小[身高81 cm(-2.2标准差),体重9.8 kg(-2.1标准差),体重指数14.94 kg/m^(2)(P_(10)~P_(15)... 一例男性患儿,2岁,2018年11月30日因“多饮、多食、多尿伴血糖升高两周余”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患儿表现为匀称性矮小[身高81 cm(-2.2标准差),体重9.8 kg(-2.1标准差),体重指数14.94 kg/m^(2)(P_(10)~P_(15))],无特殊面容及躯体特征。实验室检查显示,其糖化血红蛋白为14%,空腹C肽为0.3 ng/mL,胰岛自身抗体阴性。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提示,空腹和负荷后血糖显著升高,但仍有部分胰岛功能留存(负荷后C肽较基线升高1.43倍)。基因测序提示患儿存在GATA6基因c.1366C>T(p.R456C)杂合变异,确诊为特殊类型糖尿病。该患儿既往有先天性心脏病,11月龄时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出现一过性高渗性高血糖状态。患儿确诊后采取胰岛素替代治疗,但不规则随访,最近随访距离确诊糖尿病约3.5年(患儿5岁11个月),患儿空腹血糖6.0~10.0 mmol/L,餐后2 h血糖多数17.0~20.0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TA6转录因子 错义突变 特殊类型糖尿病 先天性心脏病 高渗性高血糖状态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Carpentier C型三尖瓣下移畸形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秦荣 王婷婷 +4 位作者 周旭 李杨鑫 周振发 洪海筏 仇黎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11-515,共5页
目的分析三种不同手术方式在Carpentier C型三尖瓣下移畸形(EA)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至2017年8月接受手术的39例Carpentier C型EA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39例Carpentier C型EA患儿,其中男18例、女21例;中位年龄28.3(11.7~6... 目的分析三种不同手术方式在Carpentier C型三尖瓣下移畸形(EA)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至2017年8月接受手术的39例Carpentier C型EA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39例Carpentier C型EA患儿,其中男18例、女21例;中位年龄28.3(11.7~63.4)月;中位体质量12.6(8.7~19.2)kg。13例患儿行单一三尖瓣锥形重建术(A组),18例行锥形重建联合双向腔肺分流术(B组),8例行单一双向腔肺分流术(C组)。三组之间术前青紫和心功能分级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术前青紫以及心功能差(Ⅲ、Ⅳ级)的比例较高。三组之间心肺转流(CPB)时间、主动脉阻断(ACC)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低心排综合征、住院期间治疗费用以及随访时长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B组患儿的CPB时间、ACC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长于C组,而C组的住院期间治疗费用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单一锥形重建术式治疗策略仅对部分C型EA患儿有效,应采用多样性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下移畸形 锥形重建术 双向腔肺分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脑氧去饱和事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思园 陈瑜 +3 位作者 孙梦莲 何晓敏 黄坚鹄 沈南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43-848,共6页
目的 探索≤1岁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术后脑氧去饱和事件(CDEs)发生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至6月体外循环下行CHD矫治术的≤1岁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CDEs分为发生CDEs组和未发生CDEs组,比较两组间临床... 目的 探索≤1岁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术后脑氧去饱和事件(CDEs)发生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至6月体外循环下行CHD矫治术的≤1岁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CDEs分为发生CDEs组和未发生CDEs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分析与CDEs发生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397例行CHD矫治术的患儿,术后发生CDEs者67例(16.9%),男39例、女28例,中位年龄4.0(3.1~5.6)个月;未发生CDEs者330例(83.1%),男177例、女153例,中位年龄4.5(3.2~7.7)个月。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较高的外周血氧饱和度(SpO2)和术中较高的红细胞比容(Hct)是CDEs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较长的体外循环时间以及中、深度低温体外循环方案为CDE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SpO2、术中Hct、体外循环时间对CDEs的发生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AUC>0.6,P<0.05)。结论 ≤1岁CHD患儿术后CDEs发生率较高,通过术后SpO2、术中Hct、体外循环时间与体外循环方案可能预测该年龄段CHD患儿术后CDE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 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