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升转化医学理念 促进系统整合血液病学研究
1
作者 陈赛娟 赵维莅 +3 位作者 张小伟 颜晓菁 张济 陈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34-1240,共7页
白血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疾病机制研究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角度,而是试图整合不同层次信息,着重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期多元化地理解生物系统发生功能异常的过程... 白血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疾病机制研究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角度,而是试图整合不同层次信息,着重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期多元化地理解生物系统发生功能异常的过程。通过系统整合生物学方法,深入研究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转化医学的方法探索白血病的靶向治疗,对于最终攻克这一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上海血液学研究所通过"211工程"的建设,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诱导分化和凋亡的靶向治疗的理论和临床研究方面获得重大突破,使APL成为第一种可治愈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也是白血病基因产物靶向治疗的成功典范,这一思路正在进一步拓展至其他类型白血病。对白血病的系统整合生物学研究也获得重大发展,在国内外率先开展了白血病基因组解剖学计划,应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发现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中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基因存在高频率突变及表观遗传性改变,并与白血病临床诊断和预后密切相关;还在全基因组水平研究了APL发病机制和PML-RARα转录抑制的靶基因等。这些成果不仅深化了白血病的发病机制研究,为全国血液领域白血病分子分型以及规范化临床路径提供指导作用,更进一步深化了"转化医学研究"的理论内涵,以靶向治疗的方法挽救了国际范围内成千上万的白血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系统生物学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f菌毛与生物被膜形成 被引量:1
2
作者 曾龙辉 蒙国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5-126,共2页
菌毛作为细菌表面附属物,在宿主细胞黏附和细菌生物被膜形成中发挥关键的作用。该文主要介绍有关沙门菌非典型菌毛Saf结构和功能的最新研究,并揭示Saf菌毛介导的生物被膜形成机制,为靶向生物被膜相关的细菌耐药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Saf菌毛 宿主识别 生物被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