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6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 被引量:16
1
作者 宰建陶 陈虹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7-230,共4页
阐述了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实践的体验和感悟,逐步摸索、总结出了体现因材施教的实验教学新方法。该方法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讲解和讨论实验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循序渐进的加大自主设计性环节,凸显学生的主体... 阐述了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实践的体验和感悟,逐步摸索、总结出了体现因材施教的实验教学新方法。该方法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讲解和讨论实验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循序渐进的加大自主设计性环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过程,强调带着问题一边研究、一边学习,提倡边研究边类比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和分析实验结果,树立科学的成败观。以学生为主的问题式教学不仅需要学生加大投入,教师也要加大投入。教师要通过实验方案的修改、预实验、后勤保障和讨论等环节起到循循善诱的作用。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培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素养 基础化学 实验教学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电子显微镜中巧用低角电子成像
2
作者 李琳 刘丽月 陈燕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5,共7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导电样品的成像过程中,荷电效应会导致图像产生畸变、漂移、亮点亮线等缺陷。二次电子成像形貌立体感较好但是容易产生荷电现象,背散射电子成像受荷电影响较小但是一般形貌衬度较差。文章借助Apreo2S场发射扫描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导电样品的成像过程中,荷电效应会导致图像产生畸变、漂移、亮点亮线等缺陷。二次电子成像形貌立体感较好但是容易产生荷电现象,背散射电子成像受荷电影响较小但是一般形貌衬度较差。文章借助Apreo2S场发射扫描电镜,针对不导电样品在不镀膜的情况下,通过优化工作模式、探测器和工作距离等参数来调控电子信号,巧用低角电子,得到形貌衬度明显的高分辨图像。从二次电子角度出发,使用Optipan模式配合T2探测器通过缩短工作距离以收集低角二次电子从而减弱荷电效应。从背散射电子角度出发,放大倍数较低时可使用Optipan模式配合ETD探测器获得形貌立体感好的高分辨图像,放大倍数高时可使用Immersion模式配合T1探测器缩短工作距离下以得到最佳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子显微镜 荷电效应 形貌衬度 低角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直接再生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飞樊 郑震 李磊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8-910,共13页
近年来,废旧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LFP)正极材料的回收和处理引起了广泛关注。除了降低废旧电池中有害成分对环境的污染外,电池材料的再生对于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也至关重要。综述了固相法、水热法、共晶法及电化学再生方法等LFP直接再生... 近年来,废旧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LFP)正极材料的回收和处理引起了广泛关注。除了降低废旧电池中有害成分对环境的污染外,电池材料的再生对于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也至关重要。综述了固相法、水热法、共晶法及电化学再生方法等LFP直接再生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型LFP再生技术,简单介绍了目前废旧锂离子电池材料直接回收的商业化进程,讨论了LFP直接再生法的优缺点以及目前再生工艺中遇到的一些挑战,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锂 直接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量子点的水相合成及其在化学和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4
作者 李众 祝欣 +3 位作者 董朝青 黄香宜 陈虹锦 任吉存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05-1915,共11页
荧光量子点(又称为半导体纳米晶体)是一种新兴的无机发光材料,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光电性能,在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及生命科学等领域应用广泛.目前,有机相合成法和水相合成法已被成功地用于荧光量子点的合成.与有机相合成法相比,... 荧光量子点(又称为半导体纳米晶体)是一种新兴的无机发光材料,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光电性能,在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及生命科学等领域应用广泛.目前,有机相合成法和水相合成法已被成功地用于荧光量子点的合成.与有机相合成法相比,水相合成量子点方法简单、绿色且廉价,合成的量子点水溶性好,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荧光量子点的水相合成方法及其在化学和生物分析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水溶性 合成方法 荧光 生物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氧化石墨烯/TiO2复合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9
5
作者 许婧 杨德志 +2 位作者 廖小珍 何雨石 马紫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3-919,共7页
二氧化钛(Ti O2)作为有前景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但由于其导电率较低,而导致容量和倍率性能不佳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本文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了氧化石墨烯/纳米Ti O2复合材料(GO/Ti O2),通过热处理获得还原氧化石... 二氧化钛(Ti O2)作为有前景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但由于其导电率较低,而导致容量和倍率性能不佳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本文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了氧化石墨烯/纳米Ti O2复合材料(GO/Ti O2),通过热处理获得还原氧化石墨烯/Ti O2复合材料(RGO/Ti O2).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还原氧化石墨烯改性的RGO/Ti O2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显著提升,RGO含量为4.0%(w)的RGO/Ti O2复合材料在各种电流密度下的可逆容量分别为183.7 m Ah?g-1(20 m A?g-1),153.7 m Ah?g-1(100 m A?g-1)和114.4 m Ah?g-1(600m A?g-1),而纯Ti O2的比容量仅为93.6 m Ah?g-1(20 m A?g-1),69.6 m Ah?g-1(100 m A?g-1)和26.5 m Ah?g-1(600m A?g-1).4.0%(w)RGO/Ti O2复合材料体现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100 m A?g-1电流密度下充放电循环350个周期后,比容量仍然保持146.7 m Ah?g-1.同等条件下,纯Ti O2电极比容量只有68.8 m Ah?g-1.RGO包覆改性极大提高了Ti O2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电化学嵌钠/脱钠性能.RGO包覆改性技术在改进钠离子电池材料性能中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还原氧化石墨烯 负极材料 钠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线法弱发光样品绝对量子产率的测量
6
作者 郑永丽 张晓东 周永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0,共6页
弱发光样品量子产率测量困难,提出了四线法的测量方法,采用荧光光谱仪和积分球附件相结合的测量方式,主要利用衰减片的添加来实现样品荧光发射信号的相对增强,较大程度提高了弱发光样品量子产率测量的准确度。采用该装置测定了标准物质Y... 弱发光样品量子产率测量困难,提出了四线法的测量方法,采用荧光光谱仪和积分球附件相结合的测量方式,主要利用衰减片的添加来实现样品荧光发射信号的相对增强,较大程度提高了弱发光样品量子产率测量的准确度。采用该装置测定了标准物质YG晶体的绝对量子产率为42.0%,相对误差0.95%,验证了荧光分光光度计和积分球结合的方式用于绝对量子产率测量的可行性。然后介绍了四线法用于绝对量子产率测量的依据、测量过程及数据处理方法。采用四线法测量了标准样品罗丹明6G和硫酸奎宁的绝对量子产率,结果显示相对误差分别为1.3%和1.1%,远小于5.0%(量子产率允许误差),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详细探讨了实验条件对四线法绝对量子产率测量结果的影响,发现测试的最佳条件为衰减片放于激发端、衰减后的光源强度达到荧光光谱仪检测器光强线性响应区间的上限。采用不同浓度罗丹明6G溶液模拟弱发光、中强发光以及强发光样品,分别用二线法(常规方法)和四线法测量各溶液的绝对量子产率,将测试结果与文献报导数据对比,发现四线法更适用于弱发光和中强发光样品绝对量子产率的测量,尤其用于弱发光样品测量时,相对误差由二线法的10%降至四线法的0.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量子产率 四线法 衰减片 弱发光样品 标准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取代氢氧化镍制备、结构与电化学性能Ⅱ结构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冷拥军 刘兵 +3 位作者 王凤军 周锦鑫 孝英 马紫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26-329,共4页
讨论了取代Al含量对Al取代氢氧化镍相结构的影响 ,并从结构分析方面解释了样品的电化学性能。XRD分析表明 ,随着Al含量的增加 ,样品的α相成分增多 ,β相成分减少 ,当Al含量增加到 15 .2 %时 ,样品为单一的α相 ,α相样品在强碱中陈化... 讨论了取代Al含量对Al取代氢氧化镍相结构的影响 ,并从结构分析方面解释了样品的电化学性能。XRD分析表明 ,随着Al含量的增加 ,样品的α相成分增多 ,β相成分减少 ,当Al含量增加到 15 .2 %时 ,样品为单一的α相 ,α相样品在强碱中陈化结构稳定 ,不会转变成 β相。ΙR光谱分析表明 ,要维持稳定的α相 ,在层间间隙内需插入一定量的阴离子如CO2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镍 电化学性能 镍电极 电极材料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化学实验中常规实验与微型实验的比较 被引量:24
8
作者 马荔 陈虹锦 +1 位作者 谢少艾 张卫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4年第9期66-67,88,共3页
化学实验微型化是目前教学实验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该文就硫酸亚铁铵制备的常规实验与微型实验进行了比较,微型化学实验不但可以达到常规实验相同的实验目的和效果,而且大大减少试剂用量,并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实验过程产生的化学废弃物... 化学实验微型化是目前教学实验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该文就硫酸亚铁铵制备的常规实验与微型实验进行了比较,微型化学实验不但可以达到常规实验相同的实验目的和效果,而且大大减少试剂用量,并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实验过程产生的化学废弃物,改善实验室的空气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亚铁铵制备 微型化实验 常规实验 环境保护 基础化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i_(0.5)Mn_(1.5)O_(4-x)F_x高电压电极高温保存下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13
9
作者 杜国栋 努丽燕娜 +2 位作者 冯真真 王久林 杨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5-170,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高温热处理制备了锂离子电池用5V正极材料LiNi0.5Mn1.5O4-xFx(x=0,0.1).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低温氮吸附法(BET)表征了粉体材料的结构、表面形貌和比表面特性,并以其为正极材料装配电池后,在8...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高温热处理制备了锂离子电池用5V正极材料LiNi0.5Mn1.5O4-xFx(x=0,0.1).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低温氮吸附法(BET)表征了粉体材料的结构、表面形貌和比表面特性,并以其为正极材料装配电池后,在85℃下高温保存24h,测量了保存前后电池的一系列电化学性质变化.结果表明,高温保存时电池开路电压会因自放电而较快地下降.材料的比表面积和氟掺杂显著地影响电池的电压保持能力.比表面积愈大,电压保持时间愈短.氟掺杂有利于提高电池在高温条件下的电压稳定性,并可以改善电极与电解液之间的界面性质,使充放电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掺杂 5V正极材料 高温保存 二次锂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硅酸锰镁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努丽燕娜 杨军 +1 位作者 郑育培 王久林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9-133,共5页
采用介孔二氧化硅MCM-41作模板和硅源,合成了具有介孔结构的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硅酸锰镁.分别用XRD、SEM、TEM和氮气吸脱附测试研究了合成材料的介孔结构,并通过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测试比较了介孔与无孔硅酸锰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采用介孔二氧化硅MCM-41作模板和硅源,合成了具有介孔结构的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硅酸锰镁.分别用XRD、SEM、TEM和氮气吸脱附测试研究了合成材料的介孔结构,并通过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测试比较了介孔与无孔硅酸锰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由于介孔材料活性表面较大,可增加电解液与活性材料的接触,使材料具有较多的电化学反应位.因而,与相应的无孔材料相比,具有介孔结构的硅酸锰镁材料呈现出较低的充放电极化、较大的放电容量和较高的放电电压平台.在0.25 mol/L Mg(AlCl2EtBu)2/THF电解液中,0.2 C(约62.8 mA/g)充放电速率下,介孔硅酸锰镁材料首次放电容量可达到241.8 mAh/g,放电平台为1.65 V(vs Mg/Mg2+).设计具有介孔结构的材料为提高可充镁电池正极的电化学性能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镁电池 正极材料 介孔结构 电化学性能 硅酸锰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实验化学教学体系的改革和探索 被引量:15
11
作者 方能虎 陈虹锦 +1 位作者 李世雄 吴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3年第3期21-22,共2页
介绍了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对实验化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所做的一些探索和实践的效果。
关键词 基础化学实验 教学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 高校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CoO_2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丹 马紫峰 +2 位作者 廖小珍 周锦鑫 何金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5-559,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在工业级别的设备上制备了一系列LiCoO2样品。运用SEM和XRD分析技术研究了样品微观形貌与晶相结构。将LiCoO2样品制成工作电极,组装了试验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原料来源对LiCoO2结构与电化学性能有...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在工业级别的设备上制备了一系列LiCoO2样品。运用SEM和XRD分析技术研究了样品微观形貌与晶相结构。将LiCoO2样品制成工作电极,组装了试验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原料来源对LiCoO2结构与电化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烧结温度对LiCoO2晶相结构、晶化程度、结构致密性及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在800℃和900℃条件下合成的LiCoO2都具有电化学活性,首次充电容量均大于130mA hg-1。12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仍保持在115mA hg-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LICOO2 高温固相法 结构 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锂钴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取代氢氧化镍制备、结构与电化学性能(Ⅰ)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5
13
作者 冷拥军 王凤军 +3 位作者 刘兵 廖小珍 孝英 马紫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7-80,共4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了取代含量从 0 %~ 30 %Al取代氢氧化镍 ,并详细地讨论了取代Al含量对样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Al含量的增加 ,样品的活化性能和高倍率放电性能变差 ,但当Al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 ,样品将呈现出一种... 采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了取代含量从 0 %~ 30 %Al取代氢氧化镍 ,并详细地讨论了取代Al含量对样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Al含量的增加 ,样品的活化性能和高倍率放电性能变差 ,但当Al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 ,样品将呈现出一种不同于 β相的新相结构———α相 ,该相具有较高的放电平台 ,且放电曲线平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镍 电化学性能 MH-NI电池 镍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取代氢氧化镍制备、结构与电化学性能Ⅱ结构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冷拥军 马紫峰 +3 位作者 张存根 张鉴清 吴益华 曹楚南 《电源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2-35,共4页
αNi(OH)2由于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而且过充时不会发生镍电极的膨胀,有可能作为高性能镍电极的电极材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了Fe取代氢氧化镍,讨论了取代Fe含量对Fe取代氢氧化镍相结构的影响,并从结构分析方面解释了样品的电化学... αNi(OH)2由于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而且过充时不会发生镍电极的膨胀,有可能作为高性能镍电极的电极材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了Fe取代氢氧化镍,讨论了取代Fe含量对Fe取代氢氧化镍相结构的影响,并从结构分析方面解释了样品的电化学性能。XRD分析表明,Fe取代量不同,样品的相结构亦不同。当Fe取代量为19.1%以上时,样品为单一的α相;当Fe取代量为1.9%或不取代时,样品为单一的β相为主。当Fe取代量为6.4%和12%时,样品为混合相结构,前者β相为主,后者α相为主。α相样品在强碱中陈化结构稳定,不会转变成β相。IR光谱分析表明,要维持稳定的α相,在层间间隙内需插入一定量的阴离子如CO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氢氧化镍 相结构 电化学 结构分析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取代氢氧化镍制备、结构与电化学性能——Ⅰ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0
15
作者 冷拥军 马紫峰 +3 位作者 张存根 张鉴清 周锦鑫 曹楚南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22-324,327,共4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了取代量为0% ~40% 的Fe取代氢氧化镍,并详细地讨论了取代Fe含量对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Fe含量的增加,样品的活化性能和高倍率放电性能变差,但当Fe含量增加到19.1% ,... 采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了取代量为0% ~40% 的Fe取代氢氧化镍,并详细地讨论了取代Fe含量对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Fe含量的增加,样品的活化性能和高倍率放电性能变差,但当Fe含量增加到19.1% ,样品为单一的α相(不同于β相),该相具有较高的放电平台,且放电曲线平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法 氢氧化镍 电化学性能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负载铂催化剂的制备、结构及电化学加氢特性 被引量:12
16
作者 和庆钢 袁晓姿 +1 位作者 原鲜霞 马紫峰 《电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1-58,共8页
 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Pt/CNTs和Pt/C催化剂,并对其结构及电催化性能进行比较,表征.实验表明,以碳纳米管作催化剂载体可使催化剂的负载量,载体上铂的分散度以及其活性中心大大提高.与Pt/C(JohnsonMatthey)催化剂相比,Pt/CNTs的电化学性...  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Pt/CNTs和Pt/C催化剂,并对其结构及电催化性能进行比较,表征.实验表明,以碳纳米管作催化剂载体可使催化剂的负载量,载体上铂的分散度以及其活性中心大大提高.与Pt/C(JohnsonMatthey)催化剂相比,Pt/CNTs的电化学性能表现出更大的活性.碳纳米管作为阴极材料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加氢反应器合成化学品中的作用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负载铂催化剂 制备 结构 电化学加氢特性 浸渍沉淀法 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igin6.0软件在求解化学模型参数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虹锦 张卫 +2 位作者 李梅 马荔 谢少艾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4年第11期16-17,58,共3页
介绍了数学工具软件Origin6.0在化学模型参数求解中的线性拟合和非线性拟合的典型应用。Origin6.0改变了传统的求解模型参数的方法,提供了对数列直接进行函数拟合的方法,可以方便、迅速地求解出相当复杂的模型参数,并能同时得到建立模... 介绍了数学工具软件Origin6.0在化学模型参数求解中的线性拟合和非线性拟合的典型应用。Origin6.0改变了传统的求解模型参数的方法,提供了对数列直接进行函数拟合的方法,可以方便、迅速地求解出相当复杂的模型参数,并能同时得到建立模型的相关性检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模型参数 ORIGIN 6.0软件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氮杂环润滑油添加剂抗摩擦和膜化学性能 被引量:12
18
作者 吴华 范开忠 +2 位作者 李晶 任天辉 及开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11-915,共5页
制备了N-二异辛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DIMB)和2-硫酮-苯并噻唑-3-甲基-巯基乙酸异辛酯(MBES)两种含氮杂环抗磨添加剂,用SRV型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它们在Ⅲ类基础油中的抗磨减摩性能,对它们在不同条件下形成的摩擦膜进行X射线吸收精... 制备了N-二异辛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DIMB)和2-硫酮-苯并噻唑-3-甲基-巯基乙酸异辛酯(MBES)两种含氮杂环抗磨添加剂,用SRV型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它们在Ⅲ类基础油中的抗磨减摩性能,对它们在不同条件下形成的摩擦膜进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XANES)分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摩擦膜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添加剂DIMB和MBES具有很好的抗磨性能,但没有减摩性能.XANES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剂MBES形成的摩擦膜完全由硫酸亚铁组成,而添加剂DIMB形成的摩擦膜的次表面和本体主要由二硫化铁组成,未测量到硫酸盐或硫化铁,但摩擦膜表面部分被氧化成硫酸亚铁.AFM测试结果表明,与含1.5%(w)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抗磨添加剂的钢块磨损表面相比较,分别含1.5%(w)DIMB和1.5%(w)MBES添加剂的钢块磨损表面出现了深而宽的“犁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杂环化合物 抗磨 摩擦膜 XANES A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流体对可充镁电池电解液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强 努丽燕娜 +2 位作者 杨军 凯丽比努尔·克日木 王久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625-2631,共7页
系统研究了铂、镍、不锈钢(SS)、铜、铝五种金属集流体和碳纤维、石墨箔、碳布三种碳纸集流体对"一代"(Mg(AlCl2BuEt)2/THF)、"二代"((PhMgCl)2-AlCl3/THF)可充镁电池电解液阳极氧化分解电位和镁沉积-溶出性能的影... 系统研究了铂、镍、不锈钢(SS)、铜、铝五种金属集流体和碳纤维、石墨箔、碳布三种碳纸集流体对"一代"(Mg(AlCl2BuEt)2/THF)、"二代"((PhMgCl)2-AlCl3/THF)可充镁电池电解液阳极氧化分解电位和镁沉积-溶出性能的影响.金属镍、不锈钢、铜、铝作为可充镁电池正极的集流体时,充电至一定电压时自身均会发生腐蚀.其中,镍和不锈钢可用作充电电压在2.1V(vsMg/Mg2+)以下正极材料的集流体;铜可用作充电电压在1.8V(vsMg/Mg2+)以下正极材料的集流体.碳集流体比金属集流体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其中,碳布作为集流体,适用于充电电压在2.25V(vsMg/Mg2+)(对"一代"电解液)和2.95V(vsMg/Mg2+)(对"二代"电解液)以下的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镁电池 集流体 金属 碳纸 电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化学法制备表面包覆BaTiO_3纳米复合微粒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邹玲 乌学东 +2 位作者 王大璞 吴旦 杨生荣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90-594,共5页
通过湿化学法合成了表面包覆硬脂酸的钛酸钡纳米复合微粒。通过FT-IR和XPS可以确认有机修饰层的极性基团通过化学键与无机内核结合;虽然BaTiO3结晶形为无定型,但通过Raman和XRD依然可以确定四方相结构,TEM结果显示纳米微粒的尺寸在1... 通过湿化学法合成了表面包覆硬脂酸的钛酸钡纳米复合微粒。通过FT-IR和XPS可以确认有机修饰层的极性基团通过化学键与无机内核结合;虽然BaTiO3结晶形为无定型,但通过Raman和XRD依然可以确定四方相结构,TEM结果显示纳米微粒的尺寸在10-20nm左右。由于有机修饰层的在影响了BaTiO3的成核机理和晶体生长过程中的择优取向。提出了硬脂酸表面有机修饰BaTiO3纳米微粒的形成机理,并给出其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化学法 表面包覆 BATIO3 纳米复合微粒 结构表征 钛酸钡 表面修饰 取向生长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