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酪乳杆菌蛋白质双向电泳条件优化及图谱建立 被引量:11
1
作者 乌日娜 张和平 +3 位作者 孟和 包秋华 陈霞 武俊瑞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8-602,共5页
采用超声波法和液氮研磨法提取了干酪乳杆菌菌体蛋白质,通过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双向电泳对蛋白质进行分离,并分别利用硝酸银和考马斯亮蓝方法进行染色。对上述不同方法比较结果显示,超声-三氯乙酸/丙酮提取蛋白质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快... 采用超声波法和液氮研磨法提取了干酪乳杆菌菌体蛋白质,通过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双向电泳对蛋白质进行分离,并分别利用硝酸银和考马斯亮蓝方法进行染色。对上述不同方法比较结果显示,超声-三氯乙酸/丙酮提取蛋白质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快速制备蛋白质样品,液氮研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更适合干酪乳杆菌大规模蛋白质提取及组学检测,并且在制备的过程中不发生明显的蛋白质降解的现象。利用液氮研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制备的干酪乳杆菌蛋白质样品分离效果良好,可获得重复性好和高分辨率的双向电泳图谱,便于后续的质谱及差异蛋白质组的分析,值得同行及相关研究者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双向电泳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鲜猪肉中肌内脂肪、蛋白质和水分含量 被引量:38
2
作者 刘炜 俞湘麟 +2 位作者 孙东东 陈鲁勇 刘全 《养猪》 2005年第3期47-50,共4页
采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检测鲜猪肉中肌内脂肪、蛋白质和水分含量。以常规化学分析测定值作建模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法建立鲜猪肉各组分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并以肉样平行扫描光谱验证分析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和重现性。结果,... 采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检测鲜猪肉中肌内脂肪、蛋白质和水分含量。以常规化学分析测定值作建模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法建立鲜猪肉各组分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并以肉样平行扫描光谱验证分析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和重现性。结果,肉样肌内脂肪、蛋白质和水分模型预测值和化学分析测定值的配对t检验差异均不显著(P>0.05),预测均方差(RMSEP)分别为0.110、0.238和0.193;模型重复预测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667%、0.192%和0.007%。结果表明,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鲜猪肉中肌内脂肪、蛋白质和水分的快速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 鲜猪肉 肌内脂肪 蛋白质 水分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潮汐式”微环境恒温蔬菜育苗床设计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赵颖雷 黄丹枫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1-104,共4页
一体化“潮汐式”微环境恒温育苗床设备通过“潮汐式”底吸补水方式,使根基环境自然达到相宜含水量,避免了淋洗式的灌溉与过度灌溉导致的肥水流失;通过使用发热均匀的电热膜取代传统电热线作为恒温热源,提高了能耗利用率和出芽整齐度。
关键词 恒温热源 微环境 育苗床 一体化 潮汐 应用 设计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DNA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支琴 郭金超 龚强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6期4204-4211,共8页
肉制品主要成分标识的真实性是全球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特别是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掺假和标识问题已引发全球关注。如何对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进行鉴定和标识已成为产品真实性鉴定的热点。基于DNA分子稳定性强的优点,DNA检测技... 肉制品主要成分标识的真实性是全球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特别是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掺假和标识问题已引发全球关注。如何对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进行鉴定和标识已成为产品真实性鉴定的热点。基于DNA分子稳定性强的优点,DNA检测技术被广泛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和监测诸多领域,体现出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势。本文重点从动物源性检测的靶序列DNA选择和DNA分析技术研究2个方面,阐述了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定性、定量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讨论动物源性成分定量分析的可能性,为我国实施动物源性成分量化监管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制品安全 肉制品掺假 动物源性成分 DNA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GUO致畸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艾连中 郭翔 +3 位作者 苏永红 吴艳 陈卫 王荫榆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0年第3期115-118,共4页
对实验室筛选得到一株具有降胆固醇作用的植物乳杆菌GUO进行致畸性试验,以测定该菌株的食用安全性。设低、中、高三个植物乳杆菌GUO剂量(即0.83mg/kg、1.67mg/kg、3.33mg/kg),另设蒸馏水阴性对照组和维生素A(13000μg/kg)阳性对照组对S... 对实验室筛选得到一株具有降胆固醇作用的植物乳杆菌GUO进行致畸性试验,以测定该菌株的食用安全性。设低、中、高三个植物乳杆菌GUO剂量(即0.83mg/kg、1.67mg/kg、3.33mg/kg),另设蒸馏水阴性对照组和维生素A(13000μg/kg)阳性对照组对SD大鼠进行致畸试验。采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的统计方法分析得到致畸试验结果: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孕鼠体重、连胎子宫重和增重,胎仔的吸收胎和死胎,体长,胎鼠骨骼发育及胎鼠内脏畸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在上述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植物乳杆菌GUO无致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GUO 致畸性 毒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