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triosphaeria dothidea分生孢子在苹果表皮和非生物表面的吸附作用(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广旭 周晏起 +3 位作者 杨士增 高艳敏 陈捷 Jie Youl Uhm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4-727,共4页
通过对Botriosphaeria dothidea分生孢子在6种非生物表面及苹果果面上的吸附作用的研究,发现在各种非生物表面上分生孢子表现出不同的吸附特性。封口石蜡膜、载玻片和凡士林包衣载玻片易于吸附孢子,其中石蜡膜最易被孢子吸附,而聚丙烯... 通过对Botriosphaeria dothidea分生孢子在6种非生物表面及苹果果面上的吸附作用的研究,发现在各种非生物表面上分生孢子表现出不同的吸附特性。封口石蜡膜、载玻片和凡士林包衣载玻片易于吸附孢子,其中石蜡膜最易被孢子吸附,而聚丙烯带和石蜡包衣载玻片不易被孢子吸附。在石蜡膜上滴加孢子后20 min即可达最大吸附,而在载物玻片,塑料膜,石蜡包衣载物玻片,凡士林包衣载物玻片和聚丙烯膜上需40~60 min才能达到最大吸附。在果实皮孔处,孢子吸附随孢子浓度及吸附时间增加而增加。孢子浓度在2.0×104-5.0×104/mL范围内,孢子在皮孔处的吸附数量无显著差异。但是在非皮孔处,孢子浓度至少需4×104/mL而且需吸附20~30 min后才能达到最大吸附。伴刀豆蛋白A(Conncavaline A)是孢子吸附的一种高效抑制剂,甚至在100μg/mL的浓度即足以抑制孢子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triosphaeria dothidea 表面吸附 分生孢子 伴刀豆蛋白A 苹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2
作者 汤琳琳 龚绍明 吴文辉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0年第1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鸭传染性浆膜炎 防治技术 鸭疫里默氏杆菌 诊断 接触性传染病 澳大利亚 加拿大 前苏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轮纹病菌侵染机制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33
3
作者 李广旭 沈永波 +2 位作者 高艳敏 陈杰 Jie Youl Uhm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20,共5页
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berengrianaf.sppiricola)能在培养基及活体内产生一系列果胶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和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其中PG和PMG是降解果实胞壁... 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berengrianaf.sppiricola)能在培养基及活体内产生一系列果胶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和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其中PG和PMG是降解果实胞壁的主要酶类,在整个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从结果可看出PG活性随着侵染的进展而升高,PMG的作用在侵染前期更大一些,2种果胶酶可能是引起被接种苹果果皮上还原糖变化的重要因素。接种与未接种果实果皮的pH值差异随侵染进程而降低,接种40d后,接种处pH值开始低于健康组织的pH值,这一变化可能造成细胞壁软化而有利于PG和PMG活动。接种后10~20d,PG活性及组织中还原糖的增长速度比其他阶段要快。对侵染点的病原组织学研究进一步表明,病菌产生的各种果胶酶不论是在侵染初期还是后期都是重要的致病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轮纹病菌 果胶酶 侵染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tryosphaeria dothidea在苹果果实上的侵染过程(英文)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广旭 沈永波 +2 位作者 高艳敏 陈杰 严在烈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72,F0003,共5页
对Botryosphaeria dothidea通过皮孔侵入果实的过程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接种后2d分生孢子完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过程。接种后10d,菌丝体在皮孔表面缓慢生长。从20 ̄30d菌丝体加速扩展并形成几个分枝,通常从皮孔外围侵入... 对Botryosphaeria dothidea通过皮孔侵入果实的过程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接种后2d分生孢子完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过程。接种后10d,菌丝体在皮孔表面缓慢生长。从20 ̄30d菌丝体加速扩展并形成几个分枝,通常从皮孔外围侵入果实,但仅限于皮孔表面组织。从40~50d,菌丝体扩展更为繁茂,一些菌丝开始突入皮孔的第2层组织。接种皮孔中可检测到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但活性比对照高。皮孔有3层,第1层为含果胶的死组织,易被病菌侵染降解,底部的第3层非常坚固,是阻止病菌侵染的有效屏障。随果实发育,皮孔大小、数目和裂口均有规律地增加。我们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苹果轮纹病的潜伏侵染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TRYOSPHAERIA dothidea 苹果轮纹病 侵入过程 皮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于黄瓜叶片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最佳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范海延 陈捷 +2 位作者 张春宇 郭海 林英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5-367,共3页
为建立适于黄瓜叶片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对黄瓜叶片蛋白提取方法、裂解缓冲液、等电聚焦(IEF)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丙酮法或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黄瓜蛋白质较好,2-DE图谱中蛋白点较多;裂解缓冲液为9.5mol·L-1尿素,2mol&... 为建立适于黄瓜叶片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对黄瓜叶片蛋白提取方法、裂解缓冲液、等电聚焦(IEF)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丙酮法或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黄瓜蛋白质较好,2-DE图谱中蛋白点较多;裂解缓冲液为9.5mol·L-1尿素,2mol·L-1硫脲,1%二硫苏糖醇(DTT),2mmol·L-1三丁基磷(TBP),4%3-[3-(胆酰氨丙基)二甲铵基]丙磺酸内盐(CHAPS),0.2%两性电解质,0.002%溴酚蓝,0.25%吐温20,10%异丙醇,5%甘油,10mmol.L-1苯甲基磺酰氟(PMSF)时,电泳图谱效果最好;IEF等电聚焦条件为25000Vh时,2-DE图谱蛋白点多且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黄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HeB10/2014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康 王鑫 +10 位作者 杨德强 侯怡轩 谢春 虞凌雪 姜一峰 杨莘 高飞 李丽薇 黄勤峰 童光志 周艳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4-288,共5页
为确定2014年河北某猪场哺乳仔猪群腹泻的病原,本研究从该发病猪场采集了22份临床样品,采用PCR方法进行腹泻病原的检测。结果显示其中17份样品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阳性,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轮状病毒(PoRV)均为阴性。选... 为确定2014年河北某猪场哺乳仔猪群腹泻的病原,本研究从该发病猪场采集了22份临床样品,采用PCR方法进行腹泻病原的检测。结果显示其中17份样品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阳性,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轮状病毒(PoRV)均为阴性。选取其中5份PEDV阳性样品在Vero细胞中进行病毒的分离,结果显示,仅一份样品在接种细胞24 h后即可观察到细胞病变。对病变细胞进行RT-PCR及间接免疫荧光鉴定均为PEDV阳性。将分离的病毒株命名为He B10/2014。将其在Vero细胞中传至F5代次后病毒增殖明显增快,病毒滴度于感染细胞24 h达到峰值。对分离株的S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分离株符合国内近年来流行病毒株S蛋白的变异特征,即在S蛋白中存在4个连续氨基酸的插入(^(59)QGVN^(62))和3个氨基酸的缺失(^(14)0N和^(163)NI^(164))。本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HeB10/2014株为国内近年来新的PEDV流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HeB10/2014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酸胁迫反应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乌日娜 武俊瑞 +1 位作者 孟和 张和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62-66,共5页
乳酸菌可发酵糖类产生乳酸,并广泛应用于食品、药物和饲料等工业。由于有机酸的积累,乳酸菌大部分的生长代谢都在低pH的酸性环境中进行,具有酸胁迫反应。pH的自我平衡、ATR反应机制、对大分子的保护和修复作用及细胞膜的变化等是乳酸菌... 乳酸菌可发酵糖类产生乳酸,并广泛应用于食品、药物和饲料等工业。由于有机酸的积累,乳酸菌大部分的生长代谢都在低pH的酸性环境中进行,具有酸胁迫反应。pH的自我平衡、ATR反应机制、对大分子的保护和修复作用及细胞膜的变化等是乳酸菌酸胁迫反应的主要机制,其中,pH自我平衡包括F0F1-ATPase质子泵、精氨酸脱氨酶途径(ADI)和谷氨酸脱羧酶途径(GAD)等。由此可见,乳酸菌酸胁迫反应机制涉及到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调控等,是非常复杂的网络调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酸胁迫 pH的自我平衡 ATR反应机制 大分子的保护和修复 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蛋白质双向电泳条件优化及图谱建立 被引量:11
8
作者 乌日娜 张和平 +3 位作者 孟和 包秋华 陈霞 武俊瑞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8-602,共5页
采用超声波法和液氮研磨法提取了干酪乳杆菌菌体蛋白质,通过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双向电泳对蛋白质进行分离,并分别利用硝酸银和考马斯亮蓝方法进行染色。对上述不同方法比较结果显示,超声-三氯乙酸/丙酮提取蛋白质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快... 采用超声波法和液氮研磨法提取了干酪乳杆菌菌体蛋白质,通过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双向电泳对蛋白质进行分离,并分别利用硝酸银和考马斯亮蓝方法进行染色。对上述不同方法比较结果显示,超声-三氯乙酸/丙酮提取蛋白质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快速制备蛋白质样品,液氮研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更适合干酪乳杆菌大规模蛋白质提取及组学检测,并且在制备的过程中不发生明显的蛋白质降解的现象。利用液氮研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制备的干酪乳杆菌蛋白质样品分离效果良好,可获得重复性好和高分辨率的双向电泳图谱,便于后续的质谱及差异蛋白质组的分析,值得同行及相关研究者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双向电泳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用的筛选病毒抗原表位方法的建立(英文) 被引量:5
9
作者 孙涛 陆苹 王欣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5-259,共5页
采用基因分段克隆、表达结合蛋白质印迹 ,筛选到了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 3ABC上高结合力、保守的感染相关线性表位 ,分别位于 3ABC蛋白上第 10 6~ 15 5和 15 6~ 190位氨基酸 .这两个表位可与感染不同血清型口蹄疫病毒动物康复血清反... 采用基因分段克隆、表达结合蛋白质印迹 ,筛选到了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 3ABC上高结合力、保守的感染相关线性表位 ,分别位于 3ABC蛋白上第 10 6~ 15 5和 15 6~ 190位氨基酸 .这两个表位可与感染不同血清型口蹄疫病毒动物康复血清反应 ,但不与来自健康免疫动物和未接触病毒动物的血清发生反应 .实验表明 ,用基因工程表达的多肽筛选抗原表位的方法是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克隆 表达 蛋白质印迹 口蹄疫病毒 非结构蛋白 血清型 表位 基因工程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鲎Factor C中的结构域在结合脂多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向军 王东宁 +1 位作者 张惟杰 吴祥甫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36-740,共5页
FactorC是鲎血细胞中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原 ,因其能以高亲和力结合脂多糖 (LPS) ,在医药产品的内毒素检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往研究表明处于N端的 3个Sushi结构域对FactorC的LPS结合活性起着关键作用 ,而FactorCN端的其他 3个结构域 ... FactorC是鲎血细胞中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原 ,因其能以高亲和力结合脂多糖 (LPS) ,在医药产品的内毒素检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往研究表明处于N端的 3个Sushi结构域对FactorC的LPS结合活性起着关键作用 ,而FactorCN端的其他 3个结构域 ,包括Cys rich结构域、EGF like结构域和Lectin like结构域对LPS结合活性的影响尚不清楚 .利用Bac to Bac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可使rFactorC及其 4个截短的片段rCES12 3L ,rCES12 3,rS12 3L和rS12 3获得表达 ,并且可采用亲和层析柱将这 5个重组表达产物纯化 .通过测定 5个重组表达产物的LPS结合活性及抑菌活性 ,可以确定FactorC的LPS结合位点位于S12 3区域 .尽管Cys rich结构域、EGF like结构域和Lectin like结构域中不存在LPS结合位点 ,但当这 3个结构域同时存在时 ,可提高FactorC或CES12 3L的LPS结合能力 ,因此rCES12 3L具有与rFactorC非常相近的LPS结合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 ,rCES12 3L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量比rFactorC高出 4倍 ,预示出rCES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鲎 血细胞 丝氨酸蛋白酶原 体外抑菌活性 细菌内毒素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鲜猪肉中肌内脂肪、蛋白质和水分含量 被引量:38
11
作者 刘炜 俞湘麟 +2 位作者 孙东东 陈鲁勇 刘全 《养猪》 2005年第3期47-50,共4页
采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检测鲜猪肉中肌内脂肪、蛋白质和水分含量。以常规化学分析测定值作建模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法建立鲜猪肉各组分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并以肉样平行扫描光谱验证分析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和重现性。结果,... 采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检测鲜猪肉中肌内脂肪、蛋白质和水分含量。以常规化学分析测定值作建模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法建立鲜猪肉各组分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并以肉样平行扫描光谱验证分析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和重现性。结果,肉样肌内脂肪、蛋白质和水分模型预测值和化学分析测定值的配对t检验差异均不显著(P>0.05),预测均方差(RMSEP)分别为0.110、0.238和0.193;模型重复预测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667%、0.192%和0.007%。结果表明,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鲜猪肉中肌内脂肪、蛋白质和水分的快速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 鲜猪肉 肌内脂肪 蛋白质 水分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土栽培新装置根区环境温、湿度及设施内地表湿度变化 被引量:9
12
作者 卜崇兴 李式军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83-86,共4页
在甜瓜苗期和植株封行后分别测定无土栽培装置气室内温、湿度和封行后近地表的空气相对湿度,结果表明:苗期气室内温度紧随室内气温和光照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当外壁涂黑后升温更为明显,尽管气室温度日变化大,但相对湿度变化小,一天内最... 在甜瓜苗期和植株封行后分别测定无土栽培装置气室内温、湿度和封行后近地表的空气相对湿度,结果表明:苗期气室内温度紧随室内气温和光照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当外壁涂黑后升温更为明显,尽管气室温度日变化大,但相对湿度变化小,一天内最低湿度不低于90%;甜瓜植株封行后,气室内温度受气温和光照影响减小,但由于根系吸水量增加,气室内日湿度差变大,沙基质白色装置的湿度最低降到了86%,但苇末基质和沙基质黑色装置的湿度维持在90%以上,表明苇末基质和黑色装置对提高气室湿度有利;无土栽培装置营养液循环避免了营养液向土壤中渗漏,与常规无土栽培比地表相对湿度降低了10%,使一天中平均湿度降到73%,有利于植株生长和减轻病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土栽培装置 根区环境 温度 湿度 栽培设施 内地表 南方地区 厚皮甜瓜 蔓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答白粉病菌胁迫的黄瓜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范海延 陈捷 +1 位作者 程根武 徐书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8期259-259,共1页
关键词 白粉病菌 基因应答 黄瓜功能蛋白 抗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潮汐式”微环境恒温蔬菜育苗床设计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颖雷 黄丹枫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1-104,共4页
一体化“潮汐式”微环境恒温育苗床设备通过“潮汐式”底吸补水方式,使根基环境自然达到相宜含水量,避免了淋洗式的灌溉与过度灌溉导致的肥水流失;通过使用发热均匀的电热膜取代传统电热线作为恒温热源,提高了能耗利用率和出芽整齐度。
关键词 恒温热源 微环境 育苗床 一体化 潮汐 应用 设计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豆RAPD体系优化的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袁娟 武天龙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2-74,共3页
以两个扁豆地方品种为材料,进行RAPD反应体系、程序的优化和引物的筛选,结果表明,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Taq酶浓度、Mg2+浓度、引物浓度、dNTP浓度分别为3.0 U,2.5、0.25、0.15 mmol/L,模板DNA浓度为60 ng,反应循环数为45个循环。在这种... 以两个扁豆地方品种为材料,进行RAPD反应体系、程序的优化和引物的筛选,结果表明,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Taq酶浓度、Mg2+浓度、引物浓度、dNTP浓度分别为3.0 U,2.5、0.25、0.15 mmol/L,模板DNA浓度为60 ng,反应循环数为45个循环。在这种条件下能获得理想的扩增结果,利用该体系进行引物筛选得到46条多态性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豆 RAPD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佳西瓜嫁接砧木筛选与嫁接苗生长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润秋 黄丹枫 +1 位作者 张红梅 姚方杰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4年第1期57-59,共3页
上海地区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M.]栽培面积已达2万公顷,形成了西瓜专业化生产基地。但由于土地面积有限和保护地栽培的固定性,使轮作、倒茬难以实现,枯萎病的发生趋于严重。连作地块土传病害一般发病率在30%以上,严重地块达80... 上海地区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M.]栽培面积已达2万公顷,形成了西瓜专业化生产基地。但由于土地面积有限和保护地栽培的固定性,使轮作、倒茬难以实现,枯萎病的发生趋于严重。连作地块土传病害一般发病率在30%以上,严重地块达80%以上,甚至造成绝产。进行西瓜嫁接栽培,是克服西瓜重茬障碍、预防枯萎病实现高产稳产的一项有效措施。上海市西瓜的主栽品种早佳,由新疆农科院园艺所育成,质地脆,品质佳,适宜春、秋两季栽培,为了提高其抗枯萎病能力,适应生产需要,筛选与早佳嫁接亲和性强的适宜砧木就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机器嫁接技术将大大提高嫁接速度,使嫁接栽培得以进一步推广。本试验的目的是筛选适合西瓜品种早佳抗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及适合机械嫁接的砧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佳西瓜 嫁接 砧木选择 嫁接苗 生长 枯萎病 光合速率 叶绿素含量 根系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克多巴胺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陶军 肖耀明 +1 位作者 黄忠 马玉玲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8年第6期8-9,共2页
关键词 残留检测方法 莱克多巴胺 β-肾上腺素激动剂 支气管平滑肌 克仑特罗 支气管哮喘 蛋白质合成 胴体瘦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Ⅱ型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吴文辉 汤琳琳 瞿慧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9年第5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Ⅱ型 诊断方法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PCV-2 单链DNA DNA病毒 正十二面体 核苷酸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人工片林小气候研究初报 被引量:5
19
作者 金为民 姚永康 +3 位作者 许东新 吴莳英 杨学军 车生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5-117,共3页
对上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片林——上海市浦东新区唐镇大众村的片林进行了实地测定,并根据测定数据分析了片林的小气候效应,结果表明:片林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对上风向的温度、湿度的影响尤其明显。
关键词 城市 人工片林 小气候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分子标记方法在红松家系图谱构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敏敏 冯富娟 +1 位作者 隋心 韩士杰 《经济林研究》 2011年第4期13-16,59,共5页
为了筛选最适合于图谱构建的多态性比率高、扩增效果好的分子标记技术,以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红松种子园某家系中的父母本和部分子代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态性的检测效率等指标比较了SSR、ISSR和SRAP 3种分子标记方法应用于红松遗传图谱构... 为了筛选最适合于图谱构建的多态性比率高、扩增效果好的分子标记技术,以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红松种子园某家系中的父母本和部分子代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态性的检测效率等指标比较了SSR、ISSR和SRAP 3种分子标记方法应用于红松遗传图谱构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SRAP分子标记检测作图亲本间多态性的效率最高,为3.06;其次是SSR标记,多态性检测效率为2.67;ISSR标记最低,为1.5。结合3种分子标记方法的经济成本、技术要求等因素,得出了结论:在构建红松图谱时应以SRAP为主要分子标记技术,SSR标记和ISSR标记为辅助标记,更为经济、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SSR ISSR SRAP 多态性检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