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SO风景园林标准体系现状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凯旋 王云 《中国园林》 2008年第2期29-31,共3页
介绍了ISO的组织结构、ISO标准体系的框架以及ISO标准的制定程序,从国际标准分类方法(ICS)和技术委员会(TC)2个方面对ISO风景园林标准体系的构成进行梳理,分析了ISO风景园林标准体系结构合理、体系完善,标准先进科学、适用性强以及对整... 介绍了ISO的组织结构、ISO标准体系的框架以及ISO标准的制定程序,从国际标准分类方法(ICS)和技术委员会(TC)2个方面对ISO风景园林标准体系的构成进行梳理,分析了ISO风景园林标准体系结构合理、体系完善,标准先进科学、适用性强以及对整体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关注等特点,以期为制定(修订)我国风景园林标准提供参考,为我国园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标准体系 ISO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正交设计优化小苍兰ISSR-PCR反应体系 被引量:38
2
作者 周凌瑜 吴晨炜 +2 位作者 唐东芹 宋会书 刘群录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2-407,共6页
通过L16(45)正交试验,研究了镁离子浓度、dNTP浓度、模板DNA浓度、TaqDNA聚合酶浓度、引物浓度这5个因素在4个水平上对ISSR-PCR的影响,建立了适合于小苍兰ISSR-PCR的反应体系。优化体系为:25μLPCR反应体系中含有1×Taq酶缓冲液(10 ... 通过L16(45)正交试验,研究了镁离子浓度、dNTP浓度、模板DNA浓度、TaqDNA聚合酶浓度、引物浓度这5个因素在4个水平上对ISSR-PCR的影响,建立了适合于小苍兰ISSR-PCR的反应体系。优化体系为:25μLPCR反应体系中含有1×Taq酶缓冲液(10 mmol.L-1KCl,8 mmol.L-1(NH4)2SO4,10 mmol.L-1Tris.HCl,pH9.0,0.05%NP-40),2 mmol.L-1MgCl2,0.06 U.μL-1Taq酶,0.4μmol.L-1引物,4.0 ng.μL-1模板DNA,dATP、dCTP、dGTP、dTTP各0.6 mmol.L-1。利用温度梯度PCR,确定了最适宜的退火温度为51.5℃。该优化体系的建立为下一步对小苍兰进行ISSR分子标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SR-PCR 小苍兰 优化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锐劲特在菜地生态系统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陆贻通 周培 +1 位作者 吴银良 林丽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19-221,231,共4页
建立了青菜、土壤中锐劲特及其代谢物的气相色谱毛细管柱残留分析的方法。对锐劲特及其降解产物在菜地生态系统中的残留动态进行了研究 ,明确了锐劲特在青菜和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情况 ,锐劲特在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为 7.88d,在青菜中的... 建立了青菜、土壤中锐劲特及其代谢物的气相色谱毛细管柱残留分析的方法。对锐劲特及其降解产物在菜地生态系统中的残留动态进行了研究 ,明确了锐劲特在青菜和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情况 ,锐劲特在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为 7.88d,在青菜中的降解半衰期为 2 .5 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劲特 降解 菜地 生态系统 农药残留动态 杀虫剂 消解 土壤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绿化利用树种资源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32
4
作者 杨学军 唐东芹 +1 位作者 钱虹妹 胡文辉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0-33,共4页
在对上海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进行树种调查的基础上 ,统计了常用城市绿化树种资源数量、各树种的应用频率以及各类型园林植物群落的加权平均树种数量等指标 ,对上海城市绿化树种资源利用现状和影响因子进行初步分析 ,提出了若干发展对策。
关键词 城市绿化 树种资源利用 发展对策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上海植被的多样性、空间格局和动态响应(Ⅵ):上海外环林带群落多样性与结构特征 被引量:27
5
作者 张凯旋 车生泉 +2 位作者 马少初 王瑞 达良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4,74,共15页
以上海市外环林带为研究对象,采用群落学调查的方法调查植物群落177个,结果如下:共记录维管植物87科184属226种,但少数树种主导整个林带,在树种构成上具有明显的集聚性.并且乡土树种应用比例低,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的比例达到了1∶3.群... 以上海市外环林带为研究对象,采用群落学调查的方法调查植物群落177个,结果如下:共记录维管植物87科184属226种,但少数树种主导整个林带,在树种构成上具有明显的集聚性.并且乡土树种应用比例低,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的比例达到了1∶3.群落类型丰富,分为7种植被类型,67个群落类型,以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为主,但缺乏地带性植被类型.群落物种多样性低,乔木层的平均物种数为1.68,灌木层平均物种数为0.92.群落结构过于简单,多呈中间稀疏两头多的"哑铃型"特征,以"乔木+自然草本"模式最多,林带树木总体生长势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上海外环林带 群落结构 植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乡村景观模式调查和景观元素设计模式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车生泉 杨知洁 倪静雪 《中国园林》 2008年第8期21-27,共7页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新时期重要的国策,人居环境改善是目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上海乡村环境优化为目标,通过问卷调查和典型乡镇的景观学调查,得出了上海乡村的景观意象特征、乡村景观空间类型与环境特征,在此基础上,将上海乡村...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新时期重要的国策,人居环境改善是目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上海乡村环境优化为目标,通过问卷调查和典型乡镇的景观学调查,得出了上海乡村的景观意象特征、乡村景观空间类型与环境特征,在此基础上,将上海乡村景观元素分解为廊道景观(道路、水系),边缘景观(路缘、水缘、田缘)和节点景观(交通型节点、游憩型节点、聚落型节点、生态型节点)3种类型,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设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新农村 景观元素 景观格局 乡村聚落 设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85
7
作者 唐东芹 杨学军 许东新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4-397,共4页
选择了若干对园林植物景观效果贡献较大的定性和定量指标 ,定性指标主要体现整体性与和谐性要求 ,定量指标主要体现景观多样性要求 ,建立整体指标体系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 )构造了园林植物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定性指标的量化 ... 选择了若干对园林植物景观效果贡献较大的定性和定量指标 ,定性指标主要体现整体性与和谐性要求 ,定量指标主要体现景观多样性要求 ,建立整体指标体系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 )构造了园林植物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定性指标的量化 ,以及采用Simpson指数公式计算景观多样性的定量指标值 ,应用综合评价模型对园林植物景观进行了实例评价。分析结果认为 ,该评价方法适用于园林植物景观或其他城市人工植物景观的分析评价 ,尤其是适合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预评价及其多方案选优方面的应用。表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景观评价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海绵城市绿地建设指标及低影响开发技术示范 被引量:25
8
作者 于冰沁 车生泉 +1 位作者 严巍 谢长坤 《风景园林》 2016年第3期21-26,共6页
面对亟待解决的城市水生态环境问题,海绵城市的建设迫在眉睫,然而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手段——低影响开发技术的适应性却与区域的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条件息息相关。通过对上海不同类型城市绿地的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及渗透率的调查... 面对亟待解决的城市水生态环境问题,海绵城市的建设迫在眉睫,然而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手段——低影响开发技术的适应性却与区域的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条件息息相关。通过对上海不同类型城市绿地的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及渗透率的调查,结合室内人工降雨模拟实验和SWMM水文水利模型对汇水区径流量和污染物含量的模拟演算结果,构建适合上海气候及土壤条件的绿地建设指标体系,筛选适宜上海地区的低影响开发技术,并在上海首个城市绿地低影响开发技术示范项目中进行实践验证,为上海城市绿地的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实践和海绵城市的建设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雨洪管理 低影响开发技术 绿地建设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麦克哈格到斯坦尼兹——基于景观生态学的风景园林规划理论与方法的嬗变 被引量:36
9
作者 于冰沁 田舒 车生泉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72,共6页
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影响下,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国家的风景园林生态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得以不断发展、变化、成熟和完善。通过类比分析,对乔治·希尔、菲利普·列维斯、伊恩·麦克哈格、斯坦尼兹... 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影响下,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国家的风景园林生态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得以不断发展、变化、成熟和完善。通过类比分析,对乔治·希尔、菲利普·列维斯、伊恩·麦克哈格、斯坦尼兹、斯坦纳及鲁兹卡等西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先驱的生态规划方法及实践案例的分析和比较,梳理了欧美等国家生态规划研究发展的历史进程,揭示了生态规划理论及方法嬗变的背景、过程以及不同方法之间的侧重点及优缺点,以期为未来生态规划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和调整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同时,基于景观生态学的风景园林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的嬗变历程探究对我国生态规划理论及实践的发展也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生态学 多解规划 综合规划 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淀山湖沿岸带生态修复景观模式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车生泉 杨知洁 倪文峰 《中国园林》 2008年第5期9-14,共6页
淀山湖是上海的水源地保护和重要的生态敏感区,淀山湖沿岸带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对淀山湖沿岸带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价值。应用3S技术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确定淀山湖500m沿岸带的土地景观类型有农地、鱼塘、绿地、度假村及别墅、聚落、水面... 淀山湖是上海的水源地保护和重要的生态敏感区,淀山湖沿岸带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对淀山湖沿岸带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价值。应用3S技术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确定淀山湖500m沿岸带的土地景观类型有农地、鱼塘、绿地、度假村及别墅、聚落、水面、林地和湿地8类,提出了8类土地利用的景观镶嵌模式,并从淀山湖沿岸带景观空间格局优化和淀山湖沿岸带生物要素配置优化2个方面探讨了上海淀山湖沿岸带生态修复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格局 淀山湖 生态修复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植物群落及其设计有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25
11
作者 杨学军 唐东芹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7-100,共4页
从植物群落概念如何逐渐应用于城镇园林绿地的历史发展过程着手,讨论了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分析了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有关植物群落理论概念如何落实到具体园林绿地群落鉴定的问题,以及有关群落性质的悖论体现问题,... 从植物群落概念如何逐渐应用于城镇园林绿地的历史发展过程着手,讨论了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分析了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有关植物群落理论概念如何落实到具体园林绿地群落鉴定的问题,以及有关群落性质的悖论体现问题,说明了概念把握及适宜应用视角的重要性。总结了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明确合理的技术定位、落实具体的群落单位、细化群落的设计内容、重视环境背景与环境效应等园林植物群落设计实践的技术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城镇绿地 植物群落 群落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绿化树种的生长适应性调查及规划意见 被引量:24
12
作者 唐东芹 杨学军 邵芹英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4-57,共4页
简介城市绿化树种生长适应性调查分析方法,对上海地区138种城市绿化树种的应用及其 生长适应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城市绿化树种的规划选择及应用 的建议。
关键词 城市绿化 生长适应性 树种选择 规划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LA教育体系与学会组织对我国LA教育与学会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树华 李玉红 《中国园林》 2008年第1期24-28,共5页
在对日本造园教育与学会组织发展过程进行回顾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概括了日本造园教育的"六化"与"三性":"六化"包括造园教育的国际化、社会化、特色化、造园名称的多样化、造园科学研究的定量化以及... 在对日本造园教育与学会组织发展过程进行回顾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概括了日本造园教育的"六化"与"三性":"六化"包括造园教育的国际化、社会化、特色化、造园名称的多样化、造园科学研究的定量化以及造园领域的细分化";三性"包括造园教育的系统性(体系化)、发展性、教学环节中的实践性。其次,介绍了日本造园学会的目的与事业、会员发展、理事会组成以及活动状况等。指出了我国园林教育现状与学会组织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就解决方法与发展方向等提出了个人管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林教育 园林学会 中国园林 日本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园林学科研究的现状和对策 被引量:2
14
作者 车生泉 《风景园林》 2011年第2期21-21,共1页
研究是学科发展的核心动力,而创新又是研究的灵魂,风景园林作为新成立的一级学科,如何倡导良好的学术氛围,提升学科的研究水平,从而提高学科的整体竞争力,是风景园林学科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 风景园林学 科研 学术氛围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到芳香园林中去SPA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雷 《园林》 2009年第3期16-17,共2页
多少个世纪以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类视香为神圣的东西。他们依托点燃的草木香升起的烟把自己的愿望、祈祷和思念送向天界。香不仅具有精神价值,其市场价值也不菲。新约圣书中这样写道:在基督诞生时,东方三圣人考虑到底送什么礼... 多少个世纪以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类视香为神圣的东西。他们依托点燃的草木香升起的烟把自己的愿望、祈祷和思念送向天界。香不仅具有精神价值,其市场价值也不菲。新约圣书中这样写道:在基督诞生时,东方三圣人考虑到底送什么礼物给这位神之子时,选择了乳香(称之为神)、没药(称为救世主)和黄金(称之为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植物 SPA 园林 植物香料 精神价值 市场价值 东方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雨水花园结构对降雨径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臧洋飞 陈舒 车生泉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9-84,共6页
雨水花园是海绵城市构建过程中最基本、最适用的低影响设施技术之一,其结构特征是发挥自然式雨洪管控功能的关键。针对上海地区雨水径流的水文特点,通过室内人工模拟控制实验,运用正交实验方法,分析不同结构的雨水花园(包括填料类别、... 雨水花园是海绵城市构建过程中最基本、最适用的低影响设施技术之一,其结构特征是发挥自然式雨洪管控功能的关键。针对上海地区雨水径流的水文特点,通过室内人工模拟控制实验,运用正交实验方法,分析不同结构的雨水花园(包括填料类别、填料层厚度、排水层厚度)对降雨径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出流洪峰延迟时间、总削减率、渗透率、蓄水率)。结果表明,结构因素对出流洪峰延迟时间及径流总削减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填料层种类〉填料层厚度〉排水层厚度;对渗透率影响大小顺序为:填料层种类〉填料层厚度〉排水层厚度;对蓄水率影响大小顺序为:填料层厚度〉排水层厚度〉填料层填料;适宜上海地区以洪峰延迟及径流总量削减为主要目的的最优雨水花园结构是:沸石作为填料层填料,厚度为30~50cm;砾石作为排水层填料,厚度为20~3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海绵城市 雨水花园 结构 径流 水文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外环林带森林结构的优化模式 被引量:14
17
作者 许东新 杨学军 +2 位作者 唐东芹 吴云昌 吴时英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8-122,共5页
根据城市森林群落结构和森林群落斑块的空间配置要求,调查和分析了上海市外环林带的森林结构,提出了有关城市森林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与程序,并针对观赏、环保、生产和文化休闲等城市外环林带的主导功能目标,提出了上海市外环林带优化森... 根据城市森林群落结构和森林群落斑块的空间配置要求,调查和分析了上海市外环林带的森林结构,提出了有关城市森林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与程序,并针对观赏、环保、生产和文化休闲等城市外环林带的主导功能目标,提出了上海市外环林带优化森林结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城市外环林带 城市森林结构 优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据新农村建设战略,完善现代农业园区规划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强 《上海城市规划》 2008年第1期39-43,共5页
现代农业园区在我国有二十多年的探索实践,刚刚从自由式走向规范化发展,但是其规划理论很不完善,并存在较多的实际问题和认识误区。结合设计实例总结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经验与教训,分析规划问题与误区,最后依据新农村建设战略思想,提出新... 现代农业园区在我国有二十多年的探索实践,刚刚从自由式走向规范化发展,但是其规划理论很不完善,并存在较多的实际问题和认识误区。结合设计实例总结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经验与教训,分析规划问题与误区,最后依据新农村建设战略思想,提出新时期的规划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园区 战略规划 产业规划 合作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发展沿革及构建途径 被引量:285
19
作者 车生泉 谢长坤 +1 位作者 陈丹 于冰沁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15,共5页
为实现中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及生态城市的建设,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是我国城市自然式雨洪管控的核心手段。首先对国外发达国家的雨洪管理和技术应用进行了论述,然后,对海绵城市及其相关理论(最佳管理措施、低影响开发和绿色基础设施)进行... 为实现中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及生态城市的建设,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是我国城市自然式雨洪管控的核心手段。首先对国外发达国家的雨洪管理和技术应用进行了论述,然后,对海绵城市及其相关理论(最佳管理措施、低影响开发和绿色基础设施)进行了辨识,在此基础上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内容和途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借鉴国外的实践案例,结合我国城市建设的特点,提出了适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策略,以指导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 绿色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植物极限温度分区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雯婷 杨学军 唐东芹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69,共7页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历年气象资料,基于各个区域的年平均最低温绘制了中国植物耐寒区位图,以4℃为一跨度,将中国划分为12个区。基于年平均最高温绘制了中国植物耐热区位图。同时,将植物耐寒区位图与耐热区位图进行了叠加分析,旨在综合反映...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历年气象资料,基于各个区域的年平均最低温绘制了中国植物耐寒区位图,以4℃为一跨度,将中国划分为12个区。基于年平均最高温绘制了中国植物耐热区位图。同时,将植物耐寒区位图与耐热区位图进行了叠加分析,旨在综合反映低温与高温的共同影响,指出年平均温差对植物选择与应用的意义。通过对中国木兰科植物的耐寒及耐热分区分析和加拿利海枣南种北引的可行性分析,以案例解析的方式对其可能的应用途径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今后植物引种、植物景观配置、园艺植物品种的推广与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耐寒区位图 耐热区位图 木兰科 加拿利海枣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