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质相互作用及互作网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谢超 郜尽 +1 位作者 袁运生 俞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5-469,共5页
后基因组时代的最终目标是认识真正执行生命活动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规律和生物学功能,即蛋白质组学研究。关键的挑战之一就是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研究,将有助于从系统角度加深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并且为新药靶位点的发现和药物... 后基因组时代的最终目标是认识真正执行生命活动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规律和生物学功能,即蛋白质组学研究。关键的挑战之一就是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研究,将有助于从系统角度加深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并且为新药靶位点的发现和药物设计提供理论基础。目前,用生物信息学的手段来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显示出巨大的优势,主要包括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绘制与显示、网络的拓扑结构分析、网络结构模块的研究及网络的比对等。文章试图从生物信息学的角度认识蛋白质相互作用,并总结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相互作用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大豆抗营养因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包健 徐建雄 《饲料研究》 CAS 2015年第4期63-68,75,共7页
大豆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源,但大豆中抗营养因子的存在影响其利用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植酸、大豆皂甙、大豆抗原蛋白和大豆异黄酮4种大豆抗营养因子的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效果,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使研究者进一步了解... 大豆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源,但大豆中抗营养因子的存在影响其利用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植酸、大豆皂甙、大豆抗原蛋白和大豆异黄酮4种大豆抗营养因子的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效果,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使研究者进一步了解大豆抗营养因子不同的检测技术,为选择测定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营养因子 植酸 大豆皂甙 大豆抗原蛋白 大豆异黄酮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上皮氧化应激细胞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蔡旋 王静娴 +3 位作者 陈小连 郭奇 朱丽慧 徐建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7-346,共10页
肠上皮细胞极易受氧化的损伤,研究肠上皮细胞损伤有构建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2种做法,单纯使用动物模型研究有成本高、不稳定、难以进行机理研究等弊病,构建合适的细胞培养模型作为动物模型的补充显得十分必要。目前常见的氧化应激造模方... 肠上皮细胞极易受氧化的损伤,研究肠上皮细胞损伤有构建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2种做法,单纯使用动物模型研究有成本高、不稳定、难以进行机理研究等弊病,构建合适的细胞培养模型作为动物模型的补充显得十分必要。目前常见的氧化应激造模方式有物理方法(如辐射、缺氧/复氧)及化学方式(如添加过氧化氢、(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等,每种造模方式都有其适用的模拟条件,实际研究时需根据研究者的研究内容进行选择。常用的肠上皮细胞有原代培养细胞和传代细胞2类,原代培养细胞能较真实反映肠上皮细胞特点,但有操作繁琐、无法长期使用等缺点,传代培养细胞种类较多,需要研究者针对研究的种属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 上皮细胞 氧化应激 细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发酵鲜食大豆秸秆工艺与饲用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包健 盛永帅 +4 位作者 蔡旋 殷晓风 丁瑞志 郭奇 徐建雄 《饲料研究》 CAS 2015年第9期1-6,共6页
研究以鲜食大豆秸秆为原料,采用固体厌氧发酵法,探讨复合益生菌对营养成分的影响及不同发酵时间和糖蜜添加量对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通过感官评定、营养成分分析、微生物含量和抗营养因子含量来评价发酵饲料的好坏。试验测定发酵前... 研究以鲜食大豆秸秆为原料,采用固体厌氧发酵法,探讨复合益生菌对营养成分的影响及不同发酵时间和糖蜜添加量对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通过感官评定、营养成分分析、微生物含量和抗营养因子含量来评价发酵饲料的好坏。试验测定发酵前后饲料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钙、总磷、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等营养物质,测定发酵前后饲料的乳酸菌、乳酸、p H、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和脲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发酵能提高鲜食大豆秸秆饲料品质,同时提高粗灰分、钙和磷含量(P<0.05),降低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提高乳酸菌和乳酸含量(P<0.05),同时降低p H、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和脲酶活性(P<0.05)。最后确定鲜食大豆秸秆饲料最优发酵工艺参数:糖蜜添加量3%,发酵时间3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益生菌 鲜食大豆秸秆 发酵饲料 饲料品质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大豆秸秆、茭白鞘叶和甘蔗渣营养成分和瘤胃降解率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包健 盛永帅 +1 位作者 蔡旋 徐建雄 《饲料研究》 CAS 2015年第15期33-38,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鲜食大豆秸秆、茭白鞘叶和甘蔗渣3种经济作物副产物营养成分及饲料价值。试验利用概略养分分析法对其营养成分进行测定,选取4头瘤胃瘘管湖羊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对鲜食大豆秸秆、茭白鞘叶和甘蔗渣的干物质、粗蛋白、有... 试验旨在研究鲜食大豆秸秆、茭白鞘叶和甘蔗渣3种经济作物副产物营养成分及饲料价值。试验利用概略养分分析法对其营养成分进行测定,选取4头瘤胃瘘管湖羊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对鲜食大豆秸秆、茭白鞘叶和甘蔗渣的干物质、粗蛋白、有机物、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瘤胃降解参数和有效降解率进行评定。结果表明:茭白鞘叶、鲜食大豆秸秆的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甘蔗渣(P<0.05),甘蔗渣的纤维含量显著高于茭白鞘叶和鲜食大豆秸秆(P<0.05),瘤胃降解参数和有效降解率最高的是鲜食大豆秸秆,其次是茭白鞘叶,最低的是甘蔗渣。因此,鲜食大豆秸秆、茭白鞘叶和甘蔗渣营养成分和瘤胃降解参数及有效降解率有较大差异,鲜食大豆秸秆和茭白鞘叶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大豆秸秆 茭白鞘叶 甘蔗渣 营养成分 瘤胃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提取和纯化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守凤 徐建雄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19,共5页
大豆异黄酮(SIF)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中,具有抗氧化、预防癌症、增强免疫力及改善动物生产性能等功能,现已广泛应用于饲料、食品和医药等领域中。文章主要从SIF的提取和纯化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深入研究SIF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分离 纯化 苷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衰老小鼠回肠结构和抗氧化机能的影响
7
作者 包健 盛永帅 +4 位作者 蔡旋 丁瑞志 殷晓风 郭奇 徐建雄 《饲料研究》 CAS 2015年第11期53-57,共5页
研究旨在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衰老小鼠回肠结构和抗氧化机能的影响。试验利用D-半乳糖构造衰老模型小鼠,并通过饮水给小鼠服NAC,观察小鼠行为、体质量和回肠结构,并测定血液、肝和回肠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谷胱... 研究旨在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衰老小鼠回肠结构和抗氧化机能的影响。试验利用D-半乳糖构造衰老模型小鼠,并通过饮水给小鼠服NAC,观察小鼠行为、体质量和回肠结构,并测定血液、肝和回肠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NAC使衰老小鼠毛发和皮肤得到改善,使衰老小鼠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NAC使衰老小鼠绒毛高度显著升高(P<0.05),绒毛宽度和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NAC使衰老小鼠血液、肝和回肠组织中CAT和GSH-Px含量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因此,NAC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衰老小鼠 回肠结构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时间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黄健男 韩伟 +2 位作者 俞雁 朱劲舟 张瑞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39-642,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缺血时间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心肌缺血30 min后再灌注组(A组,8只),心肌缺血10 min后再灌注组(B组,8只),假手术组(C组,8只)。采用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超声... 目的观察不同缺血时间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心肌缺血30 min后再灌注组(A组,8只),心肌缺血10 min后再灌注组(B组,8只),假手术组(C组,8只)。采用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测评价3组大鼠心肌损伤、心脏功能及心室重构情况,并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3组大鼠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A组、B组大鼠心肌损伤后7、14 d 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明显降低,收缩末室间隔厚度明显减小(P<0.05);A组、B组大鼠心肌组织中MMP-2和MMP-9表达明显增加,TIMP-1表达明显减少,且A组较B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延长缺血时间会促使再灌注心肌MMP-2、MMP-9表达增加,TIMP-1表达减少,继而导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心肌再灌注损伤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心室重构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源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弹性纤维结合蛋白N端蛋白单链抗体的筛选及其体外抑菌的研究
9
作者 闫洁新 张波 +5 位作者 张凡庆 管玉 王曼 张蕾 程曼玲 朱建国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引发的奶牛乳腺炎是造成国内外奶牛产业经济损失的重要疾病之一。为了获得牛源抗S.aureus弹性纤维结合蛋白N端蛋白(nEbpS)的单链抗体(scFv),本研究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将原核表达的nEbpS包被到固相载体酶标板...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引发的奶牛乳腺炎是造成国内外奶牛产业经济损失的重要疾病之一。为了获得牛源抗S.aureus弹性纤维结合蛋白N端蛋白(nEbpS)的单链抗体(scFv),本研究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将原核表达的nEbpS包被到固相载体酶标板上,以实验室前期构建好的抗牛源S.aureus噬菌体库为原始文库进行筛选,得到1株靶向nEbpS的高亲和力scFv,将得到的scFv构建原核质粒进行原核表达,获得了高纯度scFv蛋白,将其与S.aureus ATCC25923在含有Zn2+的Luria-Bertani培养基中共同孵育后发现,50μg/mL scFv组菌液浓度显著小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果表明,针对nEbpS的牛源scFv具有良好的抑菌能力,浓度为50μg/mL时即可显著抑制S.aureus ATCC25923的生长。本研究为S.aureus所导致的奶牛乳腺炎提供了一种新型免疫制剂,也为进一步研究nEbpS抗原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弹性纤维结合蛋白 单链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食对小鼠UCP2和UCP3 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盛永帅 蔡旋 +2 位作者 包健 陈小连 徐建雄 《饲料研究》 CAS 2015年第12期61-65,71,共6页
动物进食后会产生体增热,在高温季节,这不仅没有积极的生理意义,还会造成饲料浪费,加剧热应激。目前体增热产生的生理机制尚不明确,有大量事实证实解偶联蛋白家族介导的质子漏效应是动物非颤动性产热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可能是体增热产生... 动物进食后会产生体增热,在高温季节,这不仅没有积极的生理意义,还会造成饲料浪费,加剧热应激。目前体增热产生的生理机制尚不明确,有大量事实证实解偶联蛋白家族介导的质子漏效应是动物非颤动性产热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可能是体增热产生的基础。研究通过比较进食小鼠(分别为进食15、30和45 min)和空腹小鼠的血糖质量浓度及组织中解偶联蛋白2(UCP2)和解偶联蛋白3(UCP3)mRNA基因表达的变化,试图探究UCP2和UCP3在动物进食后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进食30 min后小鼠肝中UCP2和肌肉中UCP3的基因表达均有所上升(P>0.05),且肌肉和小肠中UCP2基因表达显著上升(P<0.05)。小鼠体增热可能与进食后UCP2和UCP3 mRNA基因表达变化存在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解偶联蛋白2 解偶联蛋白3 质子漏 体增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