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内容体系构建与项群化应用——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被引量:27
1
作者 王坤 陈国壮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9,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深入辨析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内涵要义,全面梳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提取的宏观参照依据,结合专家共识将价值引领、品德修养、专业素养、人文精神以及体育品格确立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深入辨析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内涵要义,全面梳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提取的宏观参照依据,结合专家共识将价值引领、品德修养、专业素养、人文精神以及体育品格确立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5大范畴,同时借鉴“项群理论”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进行系统挖掘,并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做出应用解析,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指引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课程思政 公共体育课程 思政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交通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目标管理与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毛丽娟 孙麒麟 +1 位作者 田祖国 王晓骏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89,94,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综合目标管理理论和实际工作经验,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目标管理的目标制定、分解、实施、绩效评价与反馈等进行分析。提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系统模型,对模型的决策层、领导层及执行层要素...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综合目标管理理论和实际工作经验,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目标管理的目标制定、分解、实施、绩效评价与反馈等进行分析。提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系统模型,对模型的决策层、领导层及执行层要素进行论述,促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 目标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在舞蹈啦啦队训练中的应用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丁宁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5-87,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将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上海交通大学舞蹈啦啦队训练中,实验得出,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达到预期的训练目标,队员在专项技术、艺术表现力、自我激活能力、自我制定计划能...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将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上海交通大学舞蹈啦啦队训练中,实验得出,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达到预期的训练目标,队员在专项技术、艺术表现力、自我激活能力、自我制定计划能力、自我监控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群体凝聚力、合作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大提升,并较之传统方法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合作学习模式 上海交通大学 舞蹈啦啦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素养视角下大学生对体育文化元素的注意偏向:一项眼动追踪研究
4
作者 陈伟伟 张欢 +2 位作者 杨柳 陆颖之 施之皓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79,共7页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在面对体育博物馆展品时的注意偏向特征,分析体育文化元素在引发注意力分配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体育参与背景对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采用点探测任务和眼动追踪技术,对46名大学生(包括27名大...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在面对体育博物馆展品时的注意偏向特征,分析体育文化元素在引发注意力分配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体育参与背景对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采用点探测任务和眼动追踪技术,对46名大学生(包括27名大学生运动员和19名普通大学生)进行了实验。结果:行为数据表明,反应时在一致条件下显著小于不一致条件,但大学生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的偏向程度无显著差异。眼动数据显示,中性图片引发更多的首次注视,但体育博物馆展品在总注视时长上显著大于中性图片,且大学生运动员在首次注视时长上显著大于普通大学生。结论:体育博物馆展品能够有效引发大学生的注意偏向,相比日常物品有更持久的加工时长。大学生运动员在处理体育文化元素时表现出更长的首次注视时间,反映出更多的注意捕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文化元素 注意偏向 眼动追踪 大学生运动员 体育博物馆展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冬奥会遗产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乡村体育的基本内涵、作用机制和推进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康晓磊 缪律 +2 位作者 刘冬华 周铭扬 史国生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2,共8页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北京2022年冬奥会留下的丰厚遗产有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乡村体育。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认为,北京冬奥会场地设施条件现代化夯实了乡村体育发展基础,产业治理体系现代化、城乡体育一体化,制度组织现...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北京2022年冬奥会留下的丰厚遗产有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乡村体育。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认为,北京冬奥会场地设施条件现代化夯实了乡村体育发展基础,产业治理体系现代化、城乡体育一体化,制度组织现代化促进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北京冬奥会遗产对中国式现代化乡村体育的赋能机制主要包括创新驱动机制、融合共创机制、动态匹配机制和协同治理机制。然而北京冬奥会遗产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乡村体育面临冬奥会遗产赋能支撑体系不完善、基层对冬奥会遗产赋能认识不足、乡村地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乡村体育现代化复合型人才缺乏等现实困境。推进北京冬奥会遗产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乡村体育应构建冬奥会遗产赋能顶层设计,培育遗产赋能典型案例;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的发展原则,加快遗产赋能转化应用;统筹规划乡村体育设施建设,夯实乡村体育现代化根基;建立健全乡村体育组织,完善“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遗产 乡村振兴 中国式现代化乡村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学生数字素养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全国29,425名学生的样本数据 被引量:6
6
作者 梁钦 吴涵 +1 位作者 沙星雨 陆程程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78,85,共7页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数字素养已成为适应数字经济、参与全球竞争以及推动国家信息化战略的核心要素。研究基于全球数字素养框架(Digital Literacy Global Framework,DLGF)开发了数字素养问卷,面向全国616所不同层次的本专科高校...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数字素养已成为适应数字经济、参与全球竞争以及推动国家信息化战略的核心要素。研究基于全球数字素养框架(Digital Literacy Global Framework,DLGF)开发了数字素养问卷,面向全国616所不同层次的本专科高校开展调查,共涵盖29,425名不同专业背景和学历层次的学生。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数字素养整体水平较为良好,但在“数字内容创建”与“职业相关能力”等能力域方面相对较弱。同时,不同学历、专业及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群体的数字素养总得分差异显著,且在不同能力域内优势学生群体的构成亦有所不同。进一步探究大学生数字素养的影响因素,则发现“家庭资本”和“院校支持”对学生的数字素养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数字素养 高等教育 数字素养框架 院校支持 家庭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中小学课间体育活动的构成要素、实践经验与现实启迪
7
作者 毛文嘉 王学彬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88,共13页
采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美国中小学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要素、实践经验等进行分析,认为美国中小学课间体育活动的构成要素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在个体层面形成享受、负责、积极的活动价值引领体系;在人际层面创建... 采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美国中小学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要素、实践经验等进行分析,认为美国中小学课间体育活动的构成要素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在个体层面形成享受、负责、积极的活动价值引领体系;在人际层面创建协同、互动、安全的情感关系促进体系;在机构层面提供丰富、便捷、明确的活动实施规范体系;在社区层面打造多样、贯通、持续的社区资源支撑体系;在政策层面构建科学、精细、共治的政策开发执行体系。美国中小学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经验:凝聚多元主体合力,共筑实践治理共同体;打通对外赋能渠道,形成家社资源联动;实施群体需求分类,保障权益享受均等;整合环境影响因素,推动实施综合干预;健全评估工作流程,助力服务持续更新。对我国的启示:健全规章、细化要求,为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提供政策驱动;突出引导、尊重选择,提供动力牵引;促进协同、优化设计,提供资源保障;强化组织、规范流程,提供安全保障;优化监督、求证反馈,提供创新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课间体育活动 美国 实践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学慕课体育类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80
8
作者 王会儒 赵晗华 余建波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9-75,共7页
为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互联网+体育、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具有高阶性、创造性和挑战性的体育类国家精品课程和“金课”,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在回顾新世纪在线课程建设脉络的基础上,对中国大学慕... 为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互联网+体育、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具有高阶性、创造性和挑战性的体育类国家精品课程和“金课”,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在回顾新世纪在线课程建设脉络的基础上,对中国大学慕课20个平台的135门体育类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进行梳理,研究发现:①体育专业院校在线课程建设相对滞后;②课程运行中单元作业以及互动环节薄弱;③课程应用效果与影响力不如预期;④课程分类及在慕课平台的位置不清晰。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①专业体育院校发挥学科优势打造高质量课程;②以学生为中心做好互动环节的课程设计;③多渠道提高课程应用效果和影响力;④与慕课平台合作开设运动专栏。建议各高校在推进慕课教学模式时,确立“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创新建设若干满足不同教学需要、不同学习需求的慕课课程和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SPOC与MOOC同步进行,开创我国体育教育工作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学体育 慕课 体育类课程 在线课程建设 高质量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理工大学体育产学研合作实证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建新 孙麒麟 +1 位作者 王跃 王晖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8-112,共5页
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个案,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分析研究型大学的体育产学研合作状况。主要结论:华东理工大学根据学校自身特色,充分利用各种优势资源,在体育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建议研究型大学应转变观念,探索适宜的体育产... 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个案,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分析研究型大学的体育产学研合作状况。主要结论:华东理工大学根据学校自身特色,充分利用各种优势资源,在体育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建议研究型大学应转变观念,探索适宜的体育产学研合作模式;明确社会服务功能的定位,避免产学研合作冲突;依托学校优势学科集群,创建具有校本特色的体育交叉学科;借助学校现有资源,搭建体育产学研合作的研发和推广平台;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加大学科梯队建设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学科建设 研究型大学 产学研合作 华东理工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健身中心社会体育指导员情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丁宁 朱凤军 丁亮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1,共3页
通过对上海市部分健身中心社会体育指导员情况调查,发现体育健身市场人才较为匮乏;市政府对体育健身产业的扶植、监管力度不够;没有统一法规和健身、康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水平参差不齐,素质较差等问题。提出... 通过对上海市部分健身中心社会体育指导员情况调查,发现体育健身市场人才较为匮乏;市政府对体育健身产业的扶植、监管力度不够;没有统一法规和健身、康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水平参差不齐,素质较差等问题。提出市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体育消费的宣传力度,对体育健身产业的宏观调控、监管和扶植。应更新高校体育专业教育观念,高度重视培养体育健身产业市场急需的高素质健身、康复人才,并制定一系列深化改革措施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体育健身中心 社会体育指导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秀强 孙麒麟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65,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从体育经费和场馆设施、体育制度及组织、体育竞赛和课外活动、体育思想及价值观等方面对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提出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的历史贡献,得出主要结论:教会大学体育历经发...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从体育经费和场馆设施、体育制度及组织、体育竞赛和课外活动、体育思想及价值观等方面对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提出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的历史贡献,得出主要结论:教会大学体育历经发端、巅峰和衰退阶段,受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较大;教会大学体育对中国近代体育进行了思想启蒙,促进了体育理论研究,引领和示范了国立和私立大学体育,历史贡献不容忽视;教会大学体育印证了体育在强健学生体魄、完善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教会大学体育的精神财富将继续为新时期大学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教会大学 体育文化传承 历史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营理念的研究型大学体育课程建设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建新 孙麒麟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6-68,共3页
体育课程既是大学体育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因素。借鉴经营理念,从提供优质环境、建设一流管理和教学团队、树立服务意识、形成品牌优势、引入竞争机制、营造独特体育文化等六个方面提出研究型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策... 体育课程既是大学体育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因素。借鉴经营理念,从提供优质环境、建设一流管理和教学团队、树立服务意识、形成品牌优势、引入竞争机制、营造独特体育文化等六个方面提出研究型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策略,以期为研究型大学引领中国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大学 研究型大学 体育课程 建设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上海高校的竞技体育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哲敏 张建新 孙麒麟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7-190,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竞技体育在近代上海高校的发端,以及清朝末年、北洋军阀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上海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研究,并论述近代上海高校竞技体育的历史地位和意义。近代上海高校的竞技体育不仅代表着当时的中...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竞技体育在近代上海高校的发端,以及清朝末年、北洋军阀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上海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研究,并论述近代上海高校竞技体育的历史地位和意义。近代上海高校的竞技体育不仅代表着当时的中国竞技体育水平,也是近代中国高等学校体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竞技体育 高校体育 近代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领域海外一流大学华人学者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铭洪 王秀强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6-50,共5页
以社会科学学科ARWU排名前100、QS排名前100和THE排名前50的并集,以及世界一流体育大学为研究样本,调查了200余所世界一流大学体育领域华人学者概况,重点从分布国家、职称、学历及专业、教育背景、社会服务、科研产出等方面进行分析。... 以社会科学学科ARWU排名前100、QS排名前100和THE排名前50的并集,以及世界一流体育大学为研究样本,调查了200余所世界一流大学体育领域华人学者概况,重点从分布国家、职称、学历及专业、教育背景、社会服务、科研产出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显示,海外华人体育学者主要分布在北美和东亚地区;海外华人体育学者中担任教职的比例在50%左右,终身教职比例偏低;海外华人体育学者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90%,专业方向主要为体育教育、运动医学、运动机能学;80%以上的华人体育学者是在国内取得学士或硕士学位,到海外取得博士学位;华人体育学者与国内的交流与合作偏少;体育教育、运动医学和生物力学方向的科研成果显著,参加国际会议机会多。最后,在人才引进、国际交流、科研产出三个方面提出对国内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华人体育学者 交流 科研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文篮球理念的体育教学探索——以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篮球运动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慧芳 陈凤广 孟家森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2-96,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阐释人文精神和人文篮球的内涵,论述人文篮球的表征和功能,分析篮球运动中蕴含的体现人文精神的要素,如全面发展、社会责任、团队合作、公平竞争等,并论述人文篮球为理念指导下的上海市南洋模...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阐释人文精神和人文篮球的内涵,论述人文篮球的表征和功能,分析篮球运动中蕴含的体现人文精神的要素,如全面发展、社会责任、团队合作、公平竞争等,并论述人文篮球为理念指导下的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篮球队的训练,阐述人文篮球理念在学校体育发展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和极大的教育价值,为促进人文篮球的开展奠定基础。建议推广人文篮球理念,以校园作为提倡人文篮球的最佳平台,使竞技篮球成为提倡人文篮球的集中展示等,为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篮球 体育教学 人文 人文篮球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大学制度视角下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建设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麒麟 田祖国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4,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研条件等方面对我国的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现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存在诸如研究方向的趋同、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科...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研条件等方面对我国的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现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存在诸如研究方向的趋同、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学科设置的混乱以及配套师资不足、研究生培养不规范等问题。对当下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关系进行理性思辨,两者存在社会背景趋同、目标融合、功能统一等关系特征,提出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战略性路径选择:转变大学体育发展方式、优化体育学科建设目标、改革学术组织形式、改善学科队伍结构、转换人才培养模式等,为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建设走上持续、科学发展轨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体育 学科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北京市、上海市中、小学生暑期体育活动的调查 被引量:11
17
作者 丁玲娣 陈彩香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8-40,共3页
对上海市和北京市中、小学生 (小学三、四年级学生 12 5 2人 ,中学生 15 5 2人 )暑假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北京市和上海市中、小学生暑假的体育活动状况并不乐观 ,他们花费大部分的时间看电视、游戏及参加各种文化补... 对上海市和北京市中、小学生 (小学三、四年级学生 12 5 2人 ,中学生 15 5 2人 )暑假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北京市和上海市中、小学生暑假的体育活动状况并不乐观 ,他们花费大部分的时间看电视、游戏及参加各种文化补习班 ,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很少。学生们普遍反映 ,学校很少组织体育活动 ,社会上缺少可供给中、小学生活动的体育场 (馆 ) ,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小学生 暑假 体育活动 调研 北京 上海
全文增补中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智能化保护与传播的数字技术赋权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崔琪 王坤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9-65,96,共8页
随着大数据的生成并快速渗透、运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开始改变着体育非遗与广大受众之间的关系。随之而来的是体育非遗数字化建设以及智能化保护与传播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针对体育非遗资源保护与传播的现实状况,全面... 随着大数据的生成并快速渗透、运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开始改变着体育非遗与广大受众之间的关系。随之而来的是体育非遗数字化建设以及智能化保护与传播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针对体育非遗资源保护与传播的现实状况,全面认识其数字技术的执行特征,已经成为进行现代性保护与传播的关键。在对体育非遗资源数字技术智能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由田野调查向智慧数据分析拓展、提升体育非遗资源档案处理效率、缩小体育非遗传承人对数字技术认知差距角度,对体育非遗信息数字化赋权的合理逻辑进行了分析。认为建立非遗数字化分类体系、融入非遗虚拟现实技术、建立非遗展示与传播平台、确立“参与式数字化保护”理念等,是体育非遗资源智能化保护与传播的主要赋权路径。而随着大数据、虚拟现实和视觉搜索等现代科技手段的不断融入,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与体育非遗的高度融合,体育非遗资源的智能化数字保护与传播将成为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智能化保护 智能化传播 数字技术赋权 体育非遗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与人口分布的空间均衡性测度——基于上海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许千里 曹可强 +2 位作者 高伟 冯维胜 王学彬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29,共8页
按人口要素统筹公共体育设施的空间布局,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的均衡性与可及性,实现“社区15分钟健身圈”的高质量全覆盖,是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为精准识别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与人口分布的空间失衡问题,完善公共体... 按人口要素统筹公共体育设施的空间布局,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的均衡性与可及性,实现“社区15分钟健身圈”的高质量全覆盖,是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为精准识别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与人口分布的空间失衡问题,完善公共体育设施的空间布局,构建了“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与人口分布的空间均衡性”测度工具,并以上海市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上海市整体“社区15分钟健身圈”的覆盖率较高,但供给充分的“社区15分钟健身圈”比例仍有提高的空间。(2)上海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的覆盖率呈现“中心高-边缘低”的特征,而供给充分的“社区15分钟健身圈”比例呈现出“中心低-边缘高”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的空间配置存在以下问题:(1)总量不足导致中心城区供给充分的“社区15分钟健身圈”比例不高;(2)分布不均导致近郊区供给充分的“社区15分钟健身圈”比例不高;(3)“边界洼地效应”导致近郊区和远郊区部分地区“社区15分钟健身圈”供给缺失。研究建议:(1)升级改造现有设施,提高体育建设用地利用效率;(2)充分利用非体育用地拓展体育空间;(3)主动应对人口流动带来的需求冲击,在公共体育设施配置上保留“弹性”空间;(4)加强公共体育设施规划的顶层设计,避免协调不足导致“边界洼地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体育设施 人口分布 空间均衡 社区15分钟健身圈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大学体育联盟组织特征与运行机制的比较和借鉴 被引量:4
20
作者 顾建平 江育恒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1-188,共8页
大学体育联盟作为中介角色,畅通了政府、企业和大学之间的良性互动。美国大学高水平体育赛事是依靠强大的大学联盟体系发展起来的。得益于商业化和市场化的操作,美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成功地将一系列体育竞赛打造成为知名品牌,其赛事管... 大学体育联盟作为中介角色,畅通了政府、企业和大学之间的良性互动。美国大学高水平体育赛事是依靠强大的大学联盟体系发展起来的。得益于商业化和市场化的操作,美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成功地将一系列体育竞赛打造成为知名品牌,其赛事管理制度兼顾非商业性和比赛的高度专业性。相对而言,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组织架构和赛事运作机制还不够成熟,使大学生高水平体育品牌的功能受到一定限制。通过比较分析,建议从突出大学体育联盟的独立法人地位、拓新竞赛管理制度和商业运作模式,以及注重校园体育文化的营造、育人价值的实现等方面完善中国大学体育联盟的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体育联盟 校际竞技体育 赛事管理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