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统筹发展和安全中的“民参军”——二战后大国技术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1
作者
黄琪轩
李文见
《国际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9,155,共27页
促进发展和维护安全是世界各国追求的两项重要目标,而技术的军民融合则是连接发展和安全的重要纽带。二战后,苏联、日本与美国的军民融合实践,分别代表了“旋转耗散”“旋转上升”“旋转下降”以及“旋转环绕”四种大国技术发展模式。...
促进发展和维护安全是世界各国追求的两项重要目标,而技术的军民融合则是连接发展和安全的重要纽带。二战后,苏联、日本与美国的军民融合实践,分别代表了“旋转耗散”“旋转上升”“旋转下降”以及“旋转环绕”四种大国技术发展模式。这四种模式的不同成效表明,要成功地实现军民技术融合,统筹发展和安全,关键在于“民参军”。“民参军”为军用技术提供了负反馈的制约、互补能力的积累以及持续的资金来源。苏联的困境在于缺乏“民参军”,大量军用技术难以外溢到民用部门,最终导致军用部门也缺乏持续的资金支持。日本的经验是技术从民用部门扩散到军用部门,民用部门推动了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前的美国,服务安全的军用技术逐步外溢到服务发展的民用部门;在此之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相互渗透,交叉影响。二战后大国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军民技术融合的成败为中国推动军民融合、统筹发展和安全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发展和安全
技术发展模式
军民融合
民参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政府扶持与战略产业技术追赶:全球商用飞机产业的追赶策略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玮
耿曙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82,M0004,M0005,共21页
面对西方国家在高端技术领域的不断封锁,中国应该采取何种模式才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追赶?对此问题,学界围绕“市场主导”与“政府主导”争论不休。论文结合战略产业技术特征与后发追赶理论,探索追赶策略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政...
面对西方国家在高端技术领域的不断封锁,中国应该采取何种模式才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追赶?对此问题,学界围绕“市场主导”与“政府主导”争论不休。论文结合战略产业技术特征与后发追赶理论,探索追赶策略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扶持模式所具备的行政长期指导与制度网络协调的特征,能够满足战略产业对长期技术积累和技术整合的要求;并且,追赶条件越落后,政府扶持模式对战略产业技术追赶的优势越明显。本文以全球商用飞机产业作为典型案例,通过分析空中客车公司与中国商飞公司的技术追赶历程,展现欧洲政府和中国政府如何通过间接(政策)与直接(国企)扶持手段帮助企业克服技术追赶困难。研究结论表明:发挥政府以及国有体制对战略产业技术追赶的优势,对中国赢得全球技术竞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为当下中国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扶持
战略产业
新型举国体制
空中客车
中国商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构改革行进中人力资源实践的检视与重构--以L县综合行政执法类机构为例
被引量:
5
3
作者
刘帮成
孙思睿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7-174,199,200,共20页
机构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实践的根本任务是为改革顺利推进提供人才保障,为期待的改革效应释放创造所需人才环境。论文对L县综合行政执法类机构改革过程进行了系统考察,并重点检视改革中人力资源实践的运营状况。研究发现:面对机构改革...
机构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实践的根本任务是为改革顺利推进提供人才保障,为期待的改革效应释放创造所需人才环境。论文对L县综合行政执法类机构改革过程进行了系统考察,并重点检视改革中人力资源实践的运营状况。研究发现:面对机构改革带来的组织人事管理新问题、新挑战和新要求,传统的人力资源实践以行政指令为主导,依靠上级计划与安排较为僵化地推进工作;现行人力资源实践未能积极应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对于环境变动和当事人需求缺乏敏捷回应;当前人力资源实践不利于营造安全友好的工作氛围,易引发当事人的消极态度和被动行为。总体而言,机构改革行进中的人力资源实践难以满足人才需要。为有助于机构改革期待的“化学反应”的发生,一种强调变革支持,更具敏捷性、灵活性、包容性和系统性的人力资源实践新模式(即机构改革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被提出。机构改革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旨在激发机构改革中个体的主动性,改善其态度和行为(即支持改革和善于担当),通过夯实人力资本基础,促进机构有效整合,加快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改革
机构改革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
组织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统筹发展和安全中的“民参军”——二战后大国技术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1
作者
黄琪轩
李文见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创新政策评估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
政治经济
研究
院
出处
《国际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9,155,共2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美贸易竞争背景下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风险及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20BGJ03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促进发展和维护安全是世界各国追求的两项重要目标,而技术的军民融合则是连接发展和安全的重要纽带。二战后,苏联、日本与美国的军民融合实践,分别代表了“旋转耗散”“旋转上升”“旋转下降”以及“旋转环绕”四种大国技术发展模式。这四种模式的不同成效表明,要成功地实现军民技术融合,统筹发展和安全,关键在于“民参军”。“民参军”为军用技术提供了负反馈的制约、互补能力的积累以及持续的资金来源。苏联的困境在于缺乏“民参军”,大量军用技术难以外溢到民用部门,最终导致军用部门也缺乏持续的资金支持。日本的经验是技术从民用部门扩散到军用部门,民用部门推动了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前的美国,服务安全的军用技术逐步外溢到服务发展的民用部门;在此之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相互渗透,交叉影响。二战后大国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军民技术融合的成败为中国推动军民融合、统筹发展和安全提供了重要借鉴。
关键词
统筹发展和安全
技术发展模式
军民融合
民参军
Keywords
coordinating development and securit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model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civil participation in military innovation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政府扶持与战略产业技术追赶:全球商用飞机产业的追赶策略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玮
耿曙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创新政策评估研究中心
浙江
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82,M0004,M0005,共21页
文摘
面对西方国家在高端技术领域的不断封锁,中国应该采取何种模式才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追赶?对此问题,学界围绕“市场主导”与“政府主导”争论不休。论文结合战略产业技术特征与后发追赶理论,探索追赶策略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扶持模式所具备的行政长期指导与制度网络协调的特征,能够满足战略产业对长期技术积累和技术整合的要求;并且,追赶条件越落后,政府扶持模式对战略产业技术追赶的优势越明显。本文以全球商用飞机产业作为典型案例,通过分析空中客车公司与中国商飞公司的技术追赶历程,展现欧洲政府和中国政府如何通过间接(政策)与直接(国企)扶持手段帮助企业克服技术追赶困难。研究结论表明:发挥政府以及国有体制对战略产业技术追赶的优势,对中国赢得全球技术竞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为当下中国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提供实践启示。
关键词
政府扶持
战略产业
新型举国体制
空中客车
中国商飞
Keywords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Strategic Industry
New Whole-Nation System
Airbus
COMAC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构改革行进中人力资源实践的检视与重构--以L县综合行政执法类机构为例
被引量:
5
3
作者
刘帮成
孙思睿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创新政策评估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
心理与行为科学
研究
院
东华
大学
人文学院
出处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7-174,199,200,共2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AZD020):完善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研究。
文摘
机构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实践的根本任务是为改革顺利推进提供人才保障,为期待的改革效应释放创造所需人才环境。论文对L县综合行政执法类机构改革过程进行了系统考察,并重点检视改革中人力资源实践的运营状况。研究发现:面对机构改革带来的组织人事管理新问题、新挑战和新要求,传统的人力资源实践以行政指令为主导,依靠上级计划与安排较为僵化地推进工作;现行人力资源实践未能积极应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对于环境变动和当事人需求缺乏敏捷回应;当前人力资源实践不利于营造安全友好的工作氛围,易引发当事人的消极态度和被动行为。总体而言,机构改革行进中的人力资源实践难以满足人才需要。为有助于机构改革期待的“化学反应”的发生,一种强调变革支持,更具敏捷性、灵活性、包容性和系统性的人力资源实践新模式(即机构改革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被提出。机构改革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旨在激发机构改革中个体的主动性,改善其态度和行为(即支持改革和善于担当),通过夯实人力资本基础,促进机构有效整合,加快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关键词
机构改革
机构改革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
组织发展
Keywords
Institutional Reforming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for Institutional Reform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统筹发展和安全中的“民参军”——二战后大国技术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黄琪轩
李文见
《国际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政府扶持与战略产业技术追赶:全球商用飞机产业的追赶策略
陈玮
耿曙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机构改革行进中人力资源实践的检视与重构--以L县综合行政执法类机构为例
刘帮成
孙思睿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