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心血管学科
1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 心血管学 小儿 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先天性心脏病 “211”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法林在儿童患者中应用的单中心药物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徐静涵 顾智淳 +2 位作者 李浩 施芳红 张顺国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6-148,155,共4页
目的总结华法林在儿童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华法林治疗的36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362例患儿中男性210例、女性152例,平均年龄5.9±4.7岁。患儿主要来源于心胸外科(194例,53.6%)和... 目的总结华法林在儿童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华法林治疗的36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362例患儿中男性210例、女性152例,平均年龄5.9±4.7岁。患儿主要来源于心胸外科(194例,53.6%)和心脏内科(125例,34.5%),所患疾病以先天性心脏病(242例,66.9%)和川崎病(74例,20.4%)为主。主要来自华东地区(262例,72.4%)。结论华法林在儿童患者中的应用与成人患者有极大的不同,应特别关注儿童的抗凝治疗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流行病学 单中心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法洛四联症围术期右心收缩功能的实时三维超声评估及术后右心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孙思娟 陈国珍 +3 位作者 吴兰平 洪雯静 刘怡青 张玉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51-254,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对行根治术的法洛四联症(TOF)儿童围术期右心收缩功能进行评估,并探讨其术后右心收缩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42例TOF患儿围术期右心室收缩末容积(RVESV)、舒张末容积(RVEDV)和射血分数(R...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对行根治术的法洛四联症(TOF)儿童围术期右心收缩功能进行评估,并探讨其术后右心收缩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42例TOF患儿围术期右心室收缩末容积(RVESV)、舒张末容积(RVEDV)和射血分数(RVEF)等进行RT3DE测量,并比较术前、术后以上3项右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收集患儿围术期临床资料,探讨术后近期右心收缩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2~3d RVEDV、RVEF均降低,RVESV无显著性变化.跨瓣补片与否、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残余梗阻和术后残余分流的存在与否与术后RVEF变化呈良好相关性,其中,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和跨瓣补片与否是影响术后近期右心收缩功能的主要因素.结论:儿童TOF根治术后近期右心收缩功能降低,主要与升主动脉阻断时间、跨瓣补片与否以及术后残余分流和梗阻等因素有关,提示术中缩短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尽量施行非跨瓣补片以及完全纠正解剖畸形对术后近期TOF患儿右心收缩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乐四联症 儿童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母细胞瘤的CT、MRI诊断 被引量:5
4
作者 薛潋滟 朱铭 钟玉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提高对肝母细胞瘤(HB)的临床及CT、MRI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证实的54例HB,分析其CT、MRI征象,探讨CT、MRI对HB的诊断价值。结果:39例行CT检查,12例行MRI检查,3例行CT及MRI检查。均表现为肝脏占位性病变... 目的:提高对肝母细胞瘤(HB)的临床及CT、MRI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证实的54例HB,分析其CT、MRI征象,探讨CT、MRI对HB的诊断价值。结果:39例行CT检查,12例行MRI检查,3例行CT及MRI检查。均表现为肝脏占位性病变,CT平扫时为等低密度,21例伴有钙化,增强后肿瘤不均匀强化。MRI表现为肿瘤在T1WI中为等低信号,T2WI为等高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结论:CT、MRI是HB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病灶的定位及定性较为准确,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母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普通话平均句子长度和词汇广度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金志娟 金星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61-266,共6页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普通话平均句子长度(MLU)和词汇广度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2所幼儿园,按不同年龄组[(36±1)个月,(42±1)个月,(48±1)个月,(54±1)个月,(60±1)个月,(66±1)个月,(72...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普通话平均句子长度(MLU)和词汇广度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2所幼儿园,按不同年龄组[(36±1)个月,(42±1)个月,(48±1)个月,(54±1)个月,(60±1)个月,(66±1)个月,(72±1)个月]各选取10名儿童(共70名)。计算每名儿童20min语言样本中所有自然语言的MLU和词汇广度,观察学龄前儿童MLU和词汇广度随年龄增长的变化情况及MLU和词汇广度的相关性。结果70名儿童均进入研究。直线回归分析示学龄前儿童普通话的MLU与年龄呈正相关(r=0.563,P=0.000)。根据年龄预计儿童MLU值的方程为:MLU=(0.023×年龄)+2.966。2次曲线回归分析示学龄前儿童普通话的词汇广度与年龄呈正相关(r=0.373,P=0.006)。根据年龄预计儿童词汇广度(以D值表示)的方程为:D=(1.77×年龄)-0.014×年龄2+15.02。MLU与D值呈正相关(r=0.303,P=0.011),但控制年龄因素后,MLU和D值无相关性(P=0.115)。结论掌握学龄前儿童普通话MLU和词汇广度随年龄增长的规律,是对学龄前儿童语言发育研究的初探,同时为学龄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句子长度 词汇多样性 学龄前儿童 普通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手术治疗15例 被引量:8
6
作者 李玉婵 陈博昌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69-71,共3页
肱骨内上髁骨折是继肱骨髁上骨折和肱骨外髁骨折之后较多见的儿童肘部骨折,在大年龄儿童中尤其多见,肱骨内上髁受到前臂屈肌的牵拉而撕脱,可伴肘关节脱位。其引起并发症和后遗症的严重程度较肱骨外髁骨折及髁上骨折轻,因此肱骨内上... 肱骨内上髁骨折是继肱骨髁上骨折和肱骨外髁骨折之后较多见的儿童肘部骨折,在大年龄儿童中尤其多见,肱骨内上髁受到前臂屈肌的牵拉而撕脱,可伴肘关节脱位。其引起并发症和后遗症的严重程度较肱骨外髁骨折及髁上骨折轻,因此肱骨内上髁骨折较少受到重视。本文对本院手术治疗的肱骨内上髁骨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 肘关节/外科学 骨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MRI新技术在儿童体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周莺 朱铭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77-79,共3页
关键词 体部肿瘤 肿瘤组织 CT 儿童 高分辨率图像 肝母细胞瘤 肾母细胞瘤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纪兰 刘海燕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2-295,共4页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lippel-Trenaunay syndrome,KTS)是一种以毛细血管畸形、静脉畸形、肢体肥大为主要表现的过度生长综合征,大多数于新生儿期、婴儿早期、儿童期被发现。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正在进一步研究中,多与体细胞PIK3C...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lippel-Trenaunay syndrome,KTS)是一种以毛细血管畸形、静脉畸形、肢体肥大为主要表现的过度生长综合征,大多数于新生儿期、婴儿早期、儿童期被发现。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正在进一步研究中,多与体细胞PIK3CA基因突变相关。患儿临床表现多样,不同脏器系统受累可引起相应的并发症。目前本病尚无法根治,以保守治疗为主,主要的管理目标是早期诊断,尽早干预,减少并发症,促进患儿健康发育,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 静脉畸形 管理 淋巴管畸形 PIK3C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护理措施分类的儿童肿瘤护理核心护理措施的确立与比较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霁雯 楼建华 +5 位作者 沈南平 陆红 莫霖 沈国妹 吴心怡 周雪贞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6期7-12,共6页
目的建立我国儿童肿瘤核心护理措施,并比较中美两国儿童肿瘤护理实践范畴上的异同。方法基于护理措施分类第5版中文版的基础,对第6版的更新部分进行汉化,并形成调查问卷。通过2轮专家咨询确认儿童肿瘤核心护理措施。结果 2轮专家咨询得... 目的建立我国儿童肿瘤核心护理措施,并比较中美两国儿童肿瘤护理实践范畴上的异同。方法基于护理措施分类第5版中文版的基础,对第6版的更新部分进行汉化,并形成调查问卷。通过2轮专家咨询确认儿童肿瘤核心护理措施。结果 2轮专家咨询得出82条儿童肿瘤核心护理措施,其中,有24条是与美国确定的42条儿童肿瘤核心护理措施重叠,敏感度为57.1%,特异度为65.5%。从核心护理措施所属的领域来看,两国的儿童肿瘤护士均偏重于复杂性生理、行为和家庭领域方面的护理措施;而从类别上来看,我国儿童肿瘤核心护理措施主要集中在从事患者教育、危险管和育儿护理,美国则偏重于药物管理、协助应对以及生命周期护理。结论中美两国儿童肿瘤护理实践范畴在领域上是相近的,而在具体类别上存在差异;儿童肿瘤护理核心条目有待进一步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措施分类 儿童肿瘤 核心护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无化疗/放疗组远期随访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洁 潘慈 +4 位作者 徐敏 周敏 高怡瑾 胡文婷 汤静燕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78-681,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母细胞瘤(NB)无化疗/放疗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远期随访结果,为进一步改进治疗方案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明确诊断为NB,且采取术后观察患儿的临床资料,评估远期随访结果。结果 NB患儿57例,1期43例(... 目的分析神经母细胞瘤(NB)无化疗/放疗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远期随访结果,为进一步改进治疗方案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明确诊断为NB,且采取术后观察患儿的临床资料,评估远期随访结果。结果 NB患儿57例,1期43例(81.1%),2期8例,4S期2例;诊断中位年龄7个月(11天~10岁11个月);男30例,女27例。原发部位后腹膜和肾上腺37例(64.9%)。47/51例病理分型为预后良好型(占92.2%)。1/49例FISH检测到MYCN扩增大于10个拷贝。56/57例患儿接受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其中50例完整切除,3例肿瘤切除术后达非常好的部分缓解;1例患儿宫内发现腹部肿块,出生后未手术定期影像学随访,肿块在7个月时完全消退。随访中位时间36个月(4~99个月);失访5例,失访患儿的随访中位时间19个月(4~45个月)。1例4S期患儿随访1年时复发,2例1期患儿均在随访6个月时原位复发。全组5年无事件生存率94.6%,5年总生存率100%。结论年龄小于18个月不伴MYCN扩增的1期和2期患儿单纯手术治疗安全、预后良好,单纯手术治疗可适当扩增至更大范围,如不伴MYCN扩增的全年龄组1期和2期N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手术 随访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ⅠR和IR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彦如 张碧红 陈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20-324,共5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receptor,IGF-ⅠR)、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R)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收集43例儿童ALL...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receptor,IGF-ⅠR)、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R)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收集43例儿童ALL和14例健康儿童外周血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IGF-ⅠR和IR 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儿童ALL和正常儿童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均表达IGF-ⅠR mRNA。ALL初发组、复发组及高血糖组的IGF-ⅠR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00,P=0.002和P=0.05)。完全缓解组与初发组和复发组相比,IGF-ⅠR mRNA表达水平明显减低(P=0.000和P=0.018)。初发组和复发组ALL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IR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和P=0.018)。完全缓解组与初发组和复发组相比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和P=0.001)。ALL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IGF-ⅠR mRNA和IR mRNA在不同病程阶段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及初诊时白血病计数无关。结论:IGF-ⅠR的表达与儿童ALL病程相关,病情进展时(初发、复发)表达升高,病情缓解(CR)时则降低,提示IGF-ⅠR在ALL增殖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量增高可能反映了ALL细胞恶性增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 胰岛素受体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遗传性肿瘤易感综合征和TP53基因种系突变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月佳 高怡瑾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3-337,共5页
儿童遗传性肿瘤易感综合征是由于肿瘤相关基因的种系突变所导致的一类遗传性疾病,患者具有明显的肿瘤易感倾向.TP53基因的种系突变占到所有遗传性肿瘤的20%-30%,是最常见的肿瘤突变基因.通过对TP53基因的检测,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更好的对... 儿童遗传性肿瘤易感综合征是由于肿瘤相关基因的种系突变所导致的一类遗传性疾病,患者具有明显的肿瘤易感倾向.TP53基因的种系突变占到所有遗传性肿瘤的20%-30%,是最常见的肿瘤突变基因.通过对TP53基因的检测,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更好的对遗传性肿瘤患者及家庭成员进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遗传易感综合症 P53基因 肿瘤抑制蛋白p53 Li-Fraumeni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诊初期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父母需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王园园 王婧婷 +2 位作者 俞苏燕 周芬 袁长蓉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4期6-10,共5页
目的了解确诊初期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父母在患儿照护过程中的需求。方法运用质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4例患儿父母进行深度的半结构访谈,并以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父母需求可归纳为5个主题:信息需求... 目的了解确诊初期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父母在患儿照护过程中的需求。方法运用质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4例患儿父母进行深度的半结构访谈,并以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父母需求可归纳为5个主题:信息需求,症状管理需求,心理社会需求,经济支持需求和高品质医疗需求。结论确诊初期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父母在照护过程中存在多种方面的需求,了解父母的需求有利于医护人员给予其多角度综合干预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父母 需求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直视杂交封堵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海波 徐志伟 +2 位作者 刘锦纷 苏肇伉 丁文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5期421-423,共3页
目的总结心内直视杂交封堵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室缺)的经验。方法 2006年4月~2009年12月,行21例心内直视杂交封堵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术。男15例,女6例。3例年龄分别为4、7和15岁;余18例平均手术年龄8个月(2~11个月),平均体重5.8 kg(4... 目的总结心内直视杂交封堵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室缺)的经验。方法 2006年4月~2009年12月,行21例心内直视杂交封堵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术。男15例,女6例。3例年龄分别为4、7和15岁;余18例平均手术年龄8个月(2~11个月),平均体重5.8 kg(4~8 kg)。19例伴心内外畸形,包括膜周室缺、肌部流入道室缺、肺动脉瓣下室缺、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二尖瓣反流、主动脉缩窄、三尖瓣反流、冠状动脉畸形和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内直视杂交封堵解剖纠治方法: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浅低温体外循环(肛温32~34℃),阻断主动脉,右心房切口,经由房间隔径路探及肌部室间隔缺损,经缺损右室面过导引钢丝及鞘管,导入封堵器行肌部室缺封堵器封堵。伴心内畸形者,行同期纠治。结果手术无死亡,食道彩超无影响心功能的明显残余分流。1例术后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术后3天延迟关胸。术后随访6个月~3年,无死亡,2例术后心尖部小缺损开放,7例封堵器边缘残留少量左向右分流。全组左心室射血分数0.64±0.04,左心室缩短率35%±4%,心功能正常。结论心内直视杂交封堵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可避免传统手术纠治需心室切口、心室内肌束切开和残余分流率高、对心功能影响大的缺点;且可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并同期纠治伴发畸形,手术简便、安全,尤其适用于婴幼儿,可获得较佳近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封堵 心内直视 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孤立性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新霞 栗河舟 +3 位作者 张玉奇 王铭 刘云 林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8-58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孤立性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胎儿孤立性TAPVC的产前超声资料,观察分析其二维超声心动图及CDFI表现,测量TAPVC胎儿左心室与右心室横径比值(LV/RV)、左心房与右心房横径...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孤立性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胎儿孤立性TAPVC的产前超声资料,观察分析其二维超声心动图及CDFI表现,测量TAPVC胎儿左心室与右心室横径比值(LV/RV)、左心房与右心房横径比值(LA/RA),并与同孕周正常胎儿预测值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15例孤立性TAPVC胎儿中,心上型9例,心内型4例,心下型2例;4例见血流梗阻,其中心上型3例,心下型1例,CDFI示梗阻处血流信号明亮,梗阻处流速1.0~1.6m/s。15例孤立性TAPVC胎儿的LV/RV为0.75~0.99,平均0.88±0.08,小于同孕周正常胎儿预测值(t=-3.305,P=0.005)。LA/RA为0.68~1.00,平均0.84±0.11,亦小于同孕周正常胎儿预测值(t=-3.320,P=0.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用以胎儿期诊断孤立性TAP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支气管桥的多层螺旋CT诊断 被引量:13
16
作者 薛潋滟 朱铭 钟玉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0-294,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小儿支气管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支气管桥患儿的计算机X线摄影(DR)、MSCT扫描图像资料,MSCT肺部常规扫描后,在16层MSCT机上进行1.25mm层厚、1.25mm层间隔重组,获得最小密度投影(MIP)、容积重组...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小儿支气管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支气管桥患儿的计算机X线摄影(DR)、MSCT扫描图像资料,MSCT肺部常规扫描后,在16层MSCT机上进行1.25mm层厚、1.25mm层间隔重组,获得最小密度投影(MIP)、容积重组(VR)、表面遮盖显示(SSD)、仿真支气管内镜(VB)图像,记录病变的部位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和伴发异常。结果:18例病变经CT三维重建处理后全部清晰显示,15例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其中8例伴有左肺动脉吊带;8例伴有左主支气管起始部狭窄,5例左、右支气管均有狭窄,1例伴有气管下段及右侧支气管起始部狭窄,仅1例未见明显气道狭窄。结论:MSCT对于支气管桥的诊断、气道及周围组织的显示有良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三维成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rdet-Biedl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瑶 李娟 +5 位作者 王剑 李牛 沈亦平 黄晓东 沈永年 王秀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提高对Bardet-Biedl综合征临床表现和致病基因特点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确诊为BardetBiedl综合征患儿临床、实验室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13岁,临床表现有多趾畸形、视网膜色素变性、性腺发育不全、... 目的提高对Bardet-Biedl综合征临床表现和致病基因特点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确诊为BardetBiedl综合征患儿临床、实验室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13岁,临床表现有多趾畸形、视网膜色素变性、性腺发育不全、肥胖、智力发育迟缓、肾囊性发育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糖耐量异常、尿道下裂、脂肪肝、贫血、矮小症。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患儿BBS2基因存在纯合突变(c.1148_1149dup TC,p.His384Serfs*34),其父母该位点均为杂合子。结论借助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有助于得到明确的Bardet-Biedl综合征分子诊断。该患儿BBS2基因的变异未在HGMD、Ex AC及Clin Var数据库中收录,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DET-BIEDL综合征 高通量测序 分子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型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忠德 殷敏智 +1 位作者 奚政君 吴湘如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讨婴儿型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收集12例手术切除的婴儿型纤维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肉眼观察、光镜和免疫组化检查,并进行随访。结果12例中,男性患儿5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7±4.4)个月,术前病... 目的探讨婴儿型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收集12例手术切除的婴儿型纤维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肉眼观察、光镜和免疫组化检查,并进行随访。结果12例中,男性患儿5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7±4.4)个月,术前病程(18.7±30.5)个月。肿块以胸背部和头颈部好发,平均直径(5.8±3.2)cm,无包膜。镜下梭形细胞形态较一致,致密,排列成鲱鱼骨样,核分裂显著,胶原纤维较少或缺乏。瘤细胞免疫组化染色表达vim entin,SMA、MSA染色结果不明确。手术切除后未见局部复发及转移的病例。结论婴儿型纤维肉瘤大多发生于1岁之内,染色体的检查可帮助诊断,治疗以广泛局部手术切除为主,可辅以化疗。需与婴幼儿纤维瘤病、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横纹肌肉瘤、良性或恶性神经鞘瘤、平滑肌肉瘤、滑膜肉瘤、血管外皮瘤及成人型纤维肉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肉瘤 婴儿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结合多层螺旋CT检查对无脾综合征伴双侧气管性支气管的评估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磊 殷勇 +1 位作者 张静 朱铭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78-780,共3页
目的使用多层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和纤维支气管镜对8例双侧气管性支气管病例进行评估。方法在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1 382例患儿中有8例诊断为双侧气管性支气管,对此8例同时进行MSCT检查。结果 7例患儿内镜及MSCT均诊断为双侧气管性... 目的使用多层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和纤维支气管镜对8例双侧气管性支气管病例进行评估。方法在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1 382例患儿中有8例诊断为双侧气管性支气管,对此8例同时进行MSCT检查。结果 7例患儿内镜及MSCT均诊断为双侧气管性支气管,另1例患儿胸部CT加三维气道重建提示右侧气管性支气管,伴右上肺不张,经支气管镜检查并清理阻塞物后提示为双侧气管性支气管。该8例儿童均诊断为无脾综合征。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结合MSCT检查对无脾综合征合并双侧气管性支气管病变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价值,并为复杂心血管畸形纠治中的气道管理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气管性支气管 无脾综合征 纤维支气管镜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新4360标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潘玉琴 徐维虹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2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澳新4360标准筛查手术室护理风险的效果,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护理差错事故。方法使用澳新4360标准对1 000台择期手术进行手术室护理风险筛查,并对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运用系统识别工具共识别出各类潜在风险57台,其中中... 目的探讨应用澳新4360标准筛查手术室护理风险的效果,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护理差错事故。方法使用澳新4360标准对1 000台择期手术进行手术室护理风险筛查,并对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运用系统识别工具共识别出各类潜在风险57台,其中中等风险11台,低风险46台。结论应用澳新4360标准对手术室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能够促使护理风险有效管理和控制,避免手术室护理差错,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澳新4360标准 护理风险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