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22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坚守初心 担当使命——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1
作者 范先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I0001-I0003,共3页
今天,我们在金碧辉煌、华灯璀璨的世博红厅举行2025届毕业典礼,共同庆祝2490位同学顺利完成学业,开启人生新的篇章。首先,我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向全体毕业生,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向悉心培养和关爱你们成才的老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们在金碧辉煌、华灯璀璨的世博红厅举行2025届毕业典礼,共同庆祝2490位同学顺利完成学业,开启人生新的篇章。首先,我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向全体毕业生,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向悉心培养和关爱你们成才的老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向一路呵护和陪伴你们成长的家长,致以最诚挚的问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毕业典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高绩效资源到高质量服务——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资源服务一体化发展路径与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宋海艳 郭晶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0,共7页
资源服务一体化发展是大学图书馆现代化转型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文章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实际情况,从资源的创新性服务体系、业务流程整合的顶层设计、服务赋能的资源服务创新等角度总结资源服务一体化发展路径;结合学校“十四五”... 资源服务一体化发展是大学图书馆现代化转型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文章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实际情况,从资源的创新性服务体系、业务流程整合的顶层设计、服务赋能的资源服务创新等角度总结资源服务一体化发展路径;结合学校“十四五”规划,从服务学科内涵式建设、科技创新生态、卓越创新人才培养以及文化育人等发展战略,介绍图书馆资源服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成果。提出大学图书馆须主动融入学校战略,将资源的学术性价值转化为服务的应用性价值,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学术信息支撑价值,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图书馆 资源 服务 一体化 高质量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情报服务智库化探索与发展思考——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
3
作者 潘卫 董珏 +2 位作者 王钧钰 肖兰 程金华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4,共10页
高校图书馆的情报服务发展多年,在为高校不同层级服务对象提供学科发展、科技评价、管理决策等的支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时期,高校图书馆如何在新阶段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体... 高校图书馆的情报服务发展多年,在为高校不同层级服务对象提供学科发展、科技评价、管理决策等的支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时期,高校图书馆如何在新阶段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体现更大价值,强化面向决策咨询的情报服务,即提升情报服务的决策咨询支持内涵,拓展情报服务的智库功能,至关重要。文章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近年来形成的智库服务体系,重点阐述了通过战略情报服务、学科情报服务、人才情报服务和技术情报服务向科技创新和管理咨询提供支撑的实践探索,分析了情报服务向智库服务拓展的特点,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智库服务的机遇与挑战,提出面向未来的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情报服务 决策支持服务 智库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推进一流文科实验室建设的模式探究——基于上海交通大学的建设实践
4
作者 顾锋 杨力 +1 位作者 罗金才 满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8-233,共6页
建设世界一流文科实验室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服务国家战略的关键。当前文科实验室面临跨学科深度不足和跨界协同机制缺乏的挑战。上海交通大学近年来依托学科交叉,系统探索推进一流文科实验室建设,构建多元发展模式。学校... 建设世界一流文科实验室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服务国家战略的关键。当前文科实验室面临跨学科深度不足和跨界协同机制缺乏的挑战。上海交通大学近年来依托学科交叉,系统探索推进一流文科实验室建设,构建多元发展模式。学校进行系统规划,制定了文科实验室整体建设思路,并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智慧人文社科中心,统筹协调算力、算法等资源。结合学科特点,学校在管理决策、智慧司法、城市治理、设计传播等领域探索了新型实验室建设,支撑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开展,为其他高校新型交叉文科实验室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科实验室 运行模式 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供性视角下大学老校区公共空间评价与更新设计指引——以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为例
5
作者 张乐 汤晓敏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2,共8页
基于可供性视角,探究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大学老校区公共空间中环境与使用者的交互关系。依据“被发现”“被使用”“被认同”的可供性交互逻辑,综合大学老校区的环境和使用人群特征,构建起感知可供性、功能可供性、社会文化可供性三大维... 基于可供性视角,探究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大学老校区公共空间中环境与使用者的交互关系。依据“被发现”“被使用”“被认同”的可供性交互逻辑,综合大学老校区的环境和使用人群特征,构建起感知可供性、功能可供性、社会文化可供性三大维度的大学老校区公共空间可供性评价体系。进而通过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的公共空间可供性测度,剖析现状空间在感知潜力、功能承载、社会文化展现度三方面存在的可供性问题,进一步构建起大学老校区公共空间更新规划路径、提出3类更新规划策略和对应的9类更新空间类型,并对上海交大徐汇校区公共空间体系进行类型化重构,针对3类典型的规划场景提出分级更新设计指引,打通了可供性评价结果到更新规划实践的最后一公里。为校城融合互动、大学老校区公共空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大学老校区公共空间 可供性 更新设计指引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赋存环境技术到建筑数字化——上海交通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回顾
6
作者 兰丽 曹永康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上海交通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形成双核驱动创新体系,兰丽研究员团队聚焦文物赋存环境调控技术,破解材料劣化与环境阈值难题;曹永康教授团队深耕建筑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活化技术,攻克历史街区系统性更新瓶颈。二者通过环境-材料-技艺多维... 上海交通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形成双核驱动创新体系,兰丽研究员团队聚焦文物赋存环境调控技术,破解材料劣化与环境阈值难题;曹永康教授团队深耕建筑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活化技术,攻克历史街区系统性更新瓶颈。二者通过环境-材料-技艺多维度协同,共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向科学预防性管理与整体性治理的现代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遗产数字化 上海交通大学 文化遗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的专利信息服务模式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巧梅 董珏 +2 位作者 肖兰 于夏薇 潘卫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3,共9页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重要科技创新基地。上海交通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新时期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将“专利信息服务链”与“技术创新链”深入融合,基于多年持续递进的服务实践,凝练形成基于需求迭代服务、“三位...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重要科技创新基地。上海交通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新时期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将“专利信息服务链”与“技术创新链”深入融合,基于多年持续递进的服务实践,凝练形成基于需求迭代服务、“三位一体”多元团队、服务制度建设、“双发展”长效机制四个“碱基对”作用下的面向国家重点实验室转型升级的高校专利信息“双螺旋”服务模式,以期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面向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同类创新主体开展专业化、特色化、持续性的专利信息服务并拓展深化发展路径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技术创新 上海交通大学 专利信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型大学校院联动有组织科研的实践与探索——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戴智华 谭华 王婷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1-190,共10页
基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开展有组织科研以及和涉海单位协同开展“大海洋”行动计划专项的实践,从职能定位、管理方式、组织形式等维度探究了研究型大学校院联动有组织科研运行的机制。二级学院采用闭环全生命周期科研创新... 基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开展有组织科研以及和涉海单位协同开展“大海洋”行动计划专项的实践,从职能定位、管理方式、组织形式等维度探究了研究型大学校院联动有组织科研运行的机制。二级学院采用闭环全生命周期科研创新管理模式,探索形成了科研区域协同创新管理模式,并探索融入上海临港进行有组织的科研合作,为研究型大学校院联动开展有组织科研提供了最佳实践标杆案例。“大海洋”行动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有组织地从多学科交叉创新、创新基地建设、优势资源导入、组织机制建设等方面,以需求导向和平台化布局开展协同攻关,形成一种产学研用融通全链条生态体系科研发展模式。研究结论可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校院联动开展有组织科研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校院联动 有组织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内容体系构建与项群化应用——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被引量:27
9
作者 王坤 陈国壮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9,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深入辨析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内涵要义,全面梳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提取的宏观参照依据,结合专家共识将价值引领、品德修养、专业素养、人文精神以及体育品格确立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深入辨析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内涵要义,全面梳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提取的宏观参照依据,结合专家共识将价值引领、品德修养、专业素养、人文精神以及体育品格确立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5大范畴,同时借鉴“项群理论”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进行系统挖掘,并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做出应用解析,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指引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课程思政 公共体育课程 思政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的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丽红 王妍 +2 位作者 周翔天 郑俊克 闫小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05-1212,共8页
目的·基于医学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率低的现状,对项目申请人展开深入调查,定量分析项目立项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升项目申报质量、加强青年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数据参考和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 目的·基于医学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率低的现状,对项目申请人展开深入调查,定量分析项目立项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升项目申报质量、加强青年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数据参考和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各二级学院及13所附属医院在2020—2022年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经历的申请人进行问卷调查,以项目申请结果为因变量,以申请人基本情况和申报情况等为自变量,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建模与分析。结果·对921名项目申请者的分析结果显示,学历(OR=1.86,95%CI1.14~3.04)、毕业院校(OR=2.45,95%CI 1.47~4.08)、有较为充分的前期工作基础(OR=4.22,95%CI 2.44~7.29)、代表作平均影响因子(OR=1.10,95%CI1.04~1.17)、申请书自评总分(OR=1.06,95%CI1.04~1.08)是项目立项的主要影响因素。且项目获批者代表作平均影响因子和最高影响因子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此外,青年医师和专职科研人员项目获批的影响因素不同,青年医师的毕业时间越长,获批率越低。结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率低下,对科研成果的要求逐年提升,应注重前期积累,提高申请书撰写质量,并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青年医学人才早期培养,完善分类培养举措,着力夯实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医学人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青年科学基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求索,追求卓越!--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4级新生入学仪式上的讲话
11
作者 范先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I0002-I0004,共3页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2024级新生入学仪式。首先,我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热烈欢迎941名本科生和2118名研究生新同学。衷心祝贺你们通过层层选拔,迈进中国顶尖医学殿堂!诚挚感谢精心培养你们成长成才的...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2024级新生入学仪式。首先,我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热烈欢迎941名本科生和2118名研究生新同学。衷心祝贺你们通过层层选拔,迈进中国顶尖医学殿堂!诚挚感谢精心培养你们成长成才的父母和老师们!医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永远年轻的学科。医学的神圣使命是坚守“生命至上”理念,守护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远年轻 生命至上 入学仪式 成长成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生 本科生 精心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院校临床研究水平提升的策略探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的现状分析与实践探索
12
作者 康力 王未 +2 位作者 冯铁男 崔婷婷 王甦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97-1204,共8页
目的·分析2015—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简称“交医”)高水平临床研究发展趋势及现状,并对交医临床研究水平的提升策略进行总结,旨在为医学院校推动高水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 目的·分析2015—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简称“交医”)高水平临床研究发展趋势及现状,并对交医临床研究水平的提升策略进行总结,旨在为医学院校推动高水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发表时间为2015—2023年,以交医(含附属医院)作为第一作者所在机构发表的论文。利用一般描述性方法分析临床研究论文发表、临床试验注册、临床研究人才队伍、临床研究合作现况;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检索到的临床研究论文的国际合作、主题分布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对2015—2018年与2019—2023年两个时间段,交医在临床研究领域发文数、Q1区发文数、顶尖临床医学期刊发文数和专职科研人员数量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2015—2023年,以交医为第一作者所在机构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共计9468篇,年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2023年,交医临床研究Q1区发文数、顶尖临床医学期刊发文数、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的临床研究数、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发布数、专职科研队伍人数以及国家级人才新增人数均呈整体上升趋势;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慢性病为主要研究热点。临床研究论文中,1308篇(13.82%)为国际合作论文,其中以美国(733篇)、澳大利亚(137篇)、英国(99篇)等发达国家/地区与交医合作论文居多。2019—2023年与2015—2018年相比,交医在临床研究论文数、Q1区发文数、顶尖临床医学期刊发文数和附属医院新增专职科研人数方面比较,均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交医强化顶层设计,围绕重大疾病进行深入探索,以“平台-人才-方法学”为路径,构建了体系化、一体化和闭环式的临床研究水平提升模式,相继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 临床试验 可视化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室建设概述(2006—2020)
13
作者 贾彦兴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9-225,共7页
为提升实验室建设效能,研究了2006~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室建设措施与成效。上海交通大学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抓住发展机遇,实现更高质量的实验室发展,主要体现在:学校改进实验室考评体系和实验技术人员评价机制,加强实验室的... 为提升实验室建设效能,研究了2006~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室建设措施与成效。上海交通大学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抓住发展机遇,实现更高质量的实验室发展,主要体现在:学校改进实验室考评体系和实验技术人员评价机制,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通过一系列工作举措强化实验室职责与功能,包括推动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提升管理与资政水平;进行分类改革、业务培训、评优创新,推进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提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条件,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开展安全监管和教育,规范危险化学品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等。经过“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的建设,包括国家级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内的各级各类实验室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交通大学 实验室建设 “双一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融通课程体系的实践与探索——以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何峰 郭晓奎 潘林敏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37,91,共6页
以拔尖计划2.0建设为背景,探讨新时代培养拔尖人才的融通教育。具体分析拔尖人才培养背景及目标,论述当前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以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生物医学科学专业融通课程改革的试点为例,阐述融通课程具体实践探索。
关键词 拔尖计划2.0 One Science融通课程 思维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胜任力培养实证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全球挑战计划”项目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雪 黄凯锋 曹扬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38,共7页
提升大学生全球胜任力是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需要。为培养青年学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意识和家国担当,拓展全球视野,形成多元能力,上海交通大学自2018年发起“全球挑战计划”,六年来共组织44支团队800余... 提升大学生全球胜任力是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需要。为培养青年学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意识和家国担当,拓展全球视野,形成多元能力,上海交通大学自2018年发起“全球挑战计划”,六年来共组织44支团队800余人次师生赴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实践教育项目。为深入探索这一培养模式的成效和全球胜任力提升机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法,分析“全球挑战计划”对提升大学生全球胜任力的成效,并对九个全球胜任力影响因子逐一分析,为大学生全球胜任力的提升提出建议。研究发现,参与“全球挑战计划”的学生,在全球意识、历史视角、同理心、关注多样性、开放思维、跨文化沟通和理解能力等方面比未参与的学生提升显著,但在跨文化知识和语言能力、自我意识、行动力三方面的提升并不显著;工科学生的全球意识相较于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生总体较弱。由此,本研究从持续拓展全球胜任力培养项目、储备国际组织工科后备人才、构建国际通识课程矩阵、搭建“国际服务学习”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胜任力 提升路径 全球挑战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上咨询服务的主要形式与发展趋势——兼谈上海交通大学VRS实时解答系统 被引量:128
16
作者 黄敏 杨宗英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3-36,共4页
介绍网上参考咨询服务的起源和发展,指出它是服务主导型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服务平台,提出当前网上参考咨询服务的主要形式和发展趋势,并着重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网上咨询服务的实时解答系统。
关键词 网上咨询服务 形式 发展趋势 服务主导型数字图书馆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交通大学10年科技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邵传芳 牟玉萍 张月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268-1270,共3页
根据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机构建立的 SCI、EI、ISTP和中国科技部科技信息研究所建立的科技期刊索引提供的数据 ,统计、分析了上海交通大学 1 0年来被 SCI、EI、ISTP收录和在国内 1 2 0 0多种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情况 ,并进行定量化研究 ,... 根据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机构建立的 SCI、EI、ISTP和中国科技部科技信息研究所建立的科技期刊索引提供的数据 ,统计、分析了上海交通大学 1 0年来被 SCI、EI、ISTP收录和在国内 1 2 0 0多种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情况 ,并进行定量化研究 ,为学校了解、掌握自身科研能力和潜力以及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科技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 科研能力 统计 定量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9~2008年度上海交通大学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何先美 沈晓韵 +1 位作者 牟玉萍 刘南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70-1476,共7页
根据《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这三大国际权威检索工具及《医学索引》(MEDLINE)和《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提供的数据,统计、分析了上海交通大学在1999~2008年度... 根据《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这三大国际权威检索工具及《医学索引》(MEDLINE)和《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提供的数据,统计、分析了上海交通大学在1999~2008年度被SCI、EI、ISTP等收录的科技论文情况.结果表明,上海交通大学在这10年里不仅各类科技论文实现快速增长,而且论文质量明显提高,学术影响力在不断提升;但与哈佛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提高SCI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方面依然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交通大学 科技论文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交通大学新藏地方历史文献的数字化建设规划与实践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芳 陈进 王昕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7-83,共7页
长期以来,图书馆对地方历史文献重发现和收藏、轻科学整理的状况,致使这些珍贵的文献得不到全面系统的揭示和充分利用。此文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新藏地方历史文献的整理和数字化建设为例,分析地方历史文献的特点及对其数字化的方案,通... 长期以来,图书馆对地方历史文献重发现和收藏、轻科学整理的状况,致使这些珍贵的文献得不到全面系统的揭示和充分利用。此文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新藏地方历史文献的整理和数字化建设为例,分析地方历史文献的特点及对其数字化的方案,通过行业扫描和自身环境分析,在数字化建设通用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求真"、"求用"的补充性原则,从资料整理、数字化标准、元数据规范、质量审核、资源保存和过程管理六个方面,系统深入地论述了地方历史文献的数字化管理和规范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历史文献 数字化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研究型大学科研经费管理的比较研究——以美国密西根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被引量:20
20
作者 胡勇军 赵文华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43,112,共8页
通过比较密西根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异同,可以看出:科研经费是两校收入的主要来源;两校科研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是政府;密西根大学是全成本核算单位,科研经费的拨款充分考虑了学校承担科研项目的 "间接成本",同时... 通过比较密西根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异同,可以看出:科研经费是两校收入的主要来源;两校科研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是政府;密西根大学是全成本核算单位,科研经费的拨款充分考虑了学校承担科研项目的 "间接成本",同时具有明显的重"人"轻"物"的特征。上海交通大学是全额拨款单位,科研经费未充分考虑管理和人工成本,其预算具有重"物"轻"人"的特征,偏重科研设备的购置,忽视人员费的支出,且科研项目管理繁琐,预算调整刚性僵化。建议我国研究型大学增加科研间接费的拨付比例、适当提高人员费比重、适度下放项目管理权和提高预算调整自主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研 科研经费 经费管理 密西根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