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辨证施治方案干预不同程度阿尔茨海默病停药后远期疗效随访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俞璐 郁志华 +3 位作者 黄品贤 董英 王健 林水淼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124-128,共5页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不同程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停药后24周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纳入AD患者181例,其中轻中度131例,随机分为中药组66例和西药组65例;重度5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25例和西药组25例。中药组每...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不同程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停药后24周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纳入AD患者181例,其中轻中度131例,随机分为中药组66例和西药组65例;重度5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25例和西药组25例。中药组每4周进行中医辨证1次,心气虚证予调心方,肾精不足证予补肾方,挟痰者,加用礞石滚痰丸,挟瘀者,加用血府逐瘀胶囊;西药组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疗程均为48周。停药后2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ADL、疗效总评、CDR疗效变化。结果停药24周,轻中度AD患者MMSE中药组和西药组有效率同为58.97%(23/39);ADL中药组有效率35.90%(14/39),西药组有效率41.03%(16/39);疗效总评中药组有效率56.41%(22/39),西药组有效率58.97%(23/39);CDR中药组有效率66.67%(26/39),西药组有效率58.97%(23/39)。重度AD患者MMSE中药组有效率33.33%(4/12),西药组有效率23.08%(3/13);ADL中药组有效率16.67%(2/12),西药组有效率15.38%(2/13);疗效总评中药组有效率41.67%(5/12),西药组有效率23.08%(3/13);CDR中药组有效率41.67%(5/12),西药组有效率15.38%(2/13)。结论以调心、补肾法辨证施治能够有效改善不同程度AD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病情程度,在延缓病情发展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 阿尔茨海默病 不同程度 远期疗效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浦东上钢社区中老年人群膝骨关节炎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42
2
作者 向珍蛹 茅建春 +9 位作者 曲环汝 徐先国 徐翔峰 胡劲松 宋花玲 赵蓓俊 顾军花 许一 杨晔颖 苏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中老年人群膝骨关节炎患病率,探索患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新村街道社区≥40岁具有本地户籍的居民共1 499人,入户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姓名、性别...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中老年人群膝骨关节炎患病率,探索患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新村街道社区≥40岁具有本地户籍的居民共1 499人,入户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姓名、性别、教育水平、职业、身高、体质量、腰围以及关节症状、既往病史、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膝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结果膝骨关节炎患病率为33.3%(女性41.6%,男性24.0%),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升高。将单因素分析显示可能与膝骨关节炎患病相关的因素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女性、超重/肥胖、大量家务劳动、骨关节炎家族史、膝外伤、寒冷环境、长时间站立和步行9个因素是膝骨关节炎患病的危险因素;未发现教育水平、体育锻炼、劳动强度、饮食、潮湿环境、饮酒、吸烟、穿高跟鞋、上下楼梯、蹲厕以及长时间蹲姿等因素与膝骨关节炎患病相关。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老年人群的膝骨关节炎呈高患病率状态,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呈升高趋势。高龄、女性、超重/肥胖、大量家务劳动、骨关节炎家族史、膝外伤、寒冷环境、长时间站立和步行是膝骨关节炎患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群 膝骨关节炎 患病率 危险因素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IMA模型和GM(1,1)模型预测全国3种肠道传染病发病率 被引量:42
3
作者 金如锋 邱宏 +3 位作者 周霞 黄品贤 王中民 魏建子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5-680,共6页
目的分别采用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和灰色模型GM(1,1)对全国法定报告的3种肠道传染病年发病率进行预测,并比较两者预测的准确性。方法采用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的月发病率建立ARIMA模型。采用1995年至2005年的年发病率建... 目的分别采用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和灰色模型GM(1,1)对全国法定报告的3种肠道传染病年发病率进行预测,并比较两者预测的准确性。方法采用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的月发病率建立ARIMA模型。采用1995年至2005年的年发病率建立GM(1,1)模型。采用2006年的实际年发病率验证两种模型的预测效果,评价指标为相对误差。选取相对误差最小的模型预测2007年至2008年的年发病率。结果对于甲型肝炎、痢疾、伤寒副伤寒的年发病率,预测准确率较高的模型分别是GM(1,1)、ARIMA、GM(1,1)模型,相对误差分别为0.05%、5.47%、38.89%。对2007年甲型肝炎、痢疾、伤寒副伤寒预测的年发病率分别为4.59/105、30.84/105、2.53/105;对2008年预测的年发病率分别为4.03/105、29.03/105、2.34/105。结论对于某种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的预测,应同时拟合几种模型,并选择其中拟合效果最好的一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灰色模型 肠道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相加模型在气温健康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4
作者 董英 赵耐青 +1 位作者 汤军克 陈林利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估计气温改变对城市居民死亡的影响,探讨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在气温健康效应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2002~2004年的时间序列资料,在尽可能地控制混杂因素的基础上,GAM中拟合二次函... 目的估计气温改变对城市居民死亡的影响,探讨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在气温健康效应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2002~2004年的时间序列资料,在尽可能地控制混杂因素的基础上,GAM中拟合二次函数分析气温变化对城市目居民死亡数的影响。结果根据模型拟合结果求得对于闵行区居民死亡的“适温段”为(11.7℃~20.7l℃),随着气温的升高和降低而偏离“适温段”时。每目居民死亡人数增加。结论上海市日均气温对闵行区居民死亡有影响,GAM应用灵活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死亡率 时间序列 广义相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细胞因子和抗体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昀昊 杨宏杰 +3 位作者 何燕铭 金如峰 郑敏 张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74-1178,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服用中药复方颗粒剂后甲状腺相关抗体和细胞因子的变化,探索对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治疗的必要性。方法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166例,随机分为中药组(n=55)、安慰剂组(n=54)和优甲乐... 目的通过观察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服用中药复方颗粒剂后甲状腺相关抗体和细胞因子的变化,探索对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治疗的必要性。方法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166例,随机分为中药组(n=55)、安慰剂组(n=54)和优甲乐组(n=57),治疗90 d,比较治疗前后和组间患者外周血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CD195阳性百分比(CD195%)和CD30阳性百分比(CD30%)变化。结果 CD30%和CD195%:与治疗前比较,中药组治疗后显著下降(P<0.01),安慰剂组和优甲乐组治疗后轻度上升(P>0.05)。TPOAb与TgAb水平:中药组治疗后明显降低,与安慰剂组和优甲乐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体与细胞因子相关性: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仅TgAb与CD30%和CD195%呈负相关,TPOAb与CD30%和CD195%均无相关性。结论中药复方能够降低过高的TPOAb和TgAb,并且可以抑制CD30和CD195的阳性表达。提示中药能够调整甲状腺局部紊乱的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桥本甲状腺炎 抗体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例对照设计为基础的候选基因关联研究中交互作用的统计方法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金如锋 夏昭林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5-270,共6页
候选基因关联研究中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统计分析有利于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本文针对病例对照设计的候选基因关联研究,综述交互作用的统计方法及其进展。交互作用的统计方法包括参数法和非参数法。参数法中最常用的为Logis... 候选基因关联研究中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统计分析有利于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本文针对病例对照设计的候选基因关联研究,综述交互作用的统计方法及其进展。交互作用的统计方法包括参数法和非参数法。参数法中最常用的为Logistic回归模型,非参数法主要是数据挖掘方法。有4类数据挖掘方法可用于候选基因关联研究,包括降维法、基于树的方法、模式识别法和贝叶斯法。本文对最常用且可靠的几种数据挖掘方法(多因子降维法、分类回归树、随机森林、贝叶斯上位效应关联图谱)的原理、分析过程和优缺点予以比较。参数法和非参数法分析交互作用时各有优缺点;低维数据的分析可采用参数法和非参数法,高维数据的分析则主要采用非参数法。随着基因分型技术的发展,可检测的SNP规模逐渐增大,使得非参数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候选基因关联研究 病例对照设计 交互作用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