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回流功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性及中医药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洋 王腾腾 +2 位作者 施杞 王拥军 梁倩倩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1期1855-1861,共7页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系统性和自身免疫性的炎症性关节疾病,以发病率高、难治愈为特征。如果治疗不当,可导致不可逆的关节畸形,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炎症刺激关节周围组织和局...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系统性和自身免疫性的炎症性关节疾病,以发病率高、难治愈为特征。如果治疗不当,可导致不可逆的关节畸形,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炎症刺激关节周围组织和局部转运淋巴结的淋巴管增生的同时,也会造成集合淋巴管结构和功能异常,并导致关节周围淋巴回流功能障碍。类风湿关节炎炎症下淋巴管回流功能障碍,促进淋巴回流,减轻关节炎症的观点,与中医"痹"证"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观点相一致。另外,中药复方独活寄生汤可以改善淋巴回流功能,促进淋巴管生成,减轻关节炎症。中药有效组分阿魏酸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淋巴管内皮细胞产生的一氧化氮,减轻一氧化氮对淋巴管平滑肌细胞的损伤,改善慢性炎症下的淋巴回流功能,从而减轻关节炎症。有效组份三七总皂苷可以刺激淋巴管内皮细胞产生VEGF-C促进淋巴管生成。这些研究结果提示起蠲痹作用的中医药很有可能通过调控淋巴回流功能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本文回顾了淋巴回流功能与炎症性关节炎相关性,讨论现阶段中医药调控淋巴回流功能改善炎症性关节炎的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新的思路,为基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方向,为中医痹证理论提供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系统 淋巴回流 炎症性关节炎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治疗肩周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方仪德 胡浩 +5 位作者 许金海 丁兴 马青山 张亚运 王燕妮 莫文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8-636,共9页
背景近年出现较多特色手法治疗肩周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但缺乏新的关于手法治疗肩周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手法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亚组分析了解包含“摇法”的手法是否较未包含“摇法... 背景近年出现较多特色手法治疗肩周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但缺乏新的关于手法治疗肩周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手法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亚组分析了解包含“摇法”的手法是否较未包含“摇法”的手法效果更优。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包括中国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有关手法治疗肩周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RCT,试验组干预措施为手法,对照组干预措施为非药物疗法,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03-01。由2名研究人员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2篇文献,893例肩周炎患者,其中试验组451例,对照组44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手法治疗改善VAS程度优于物理治疗、针灸治疗、常规治疗(SMD=1.09,95%CI=0.81~1.37,P<0.00001;SMD=1.05,95%CI=0.31~1.79,P=0.006;SMD=0.96,95%CI=0.67~1.26,P<0.00001);手法对照物理治疗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含“摇法”手法与未含“摇法”手法的效果差异显著(Z=4.39,P=0.04)。Constant-Murley(C-M)评分:手法治疗改善C-M评分程度优于物理治疗组(MD=2.79,95%CI=2.27~3.32,P<0.00001)。关节活动度:手法治疗改善被动前屈、被动外展、被动外旋程度优于物理治疗(SMD=1.40,95%CI=0.10~2.70,P=0.03;SMD=1.45,95%CI=0.18~2.71,P=0.02;SMD=1.77,95%CI=0.18~3.36,P=0.0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改善被动前屈和被动外展方面,含“摇法”手法与未含“摇法”手法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Z=7.34,P=0.007;Z=2.25,P=0.03)。总体有效率:手法治疗总体有效率高于物理治疗(RR=1.16,95%CI=1.02~1.32,P=0.03);手法治疗和针灸治疗总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4,95%CI=1.00~1.54,P=0.05)。治愈率:手法治疗治愈率优于物理治疗和针灸治疗(RR=3.71,95%CI=1.29~10.67,P=0.01;RR=1.79,95%CI=1.09~2.94,P=0.02)。Egger's检验和Begger's检验提示无显著的发表偏倚(P=0.66、0.66)。手法操作导致的骨折、其他创伤等案例在纳入研究中均未见报道。结论现有文献证据表明手法治疗能有效降低肩周炎患者疼痛、肩关节功能障碍,提高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总体有效率、治愈率,含有“摇法”的手法在VAS改善、被动前屈、被动外展方面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总体手法安全性较高,但仍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滑囊炎 手法 摇法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例PVP/PKP术治疗胸腰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俞志兴 莫文 +2 位作者 马俊明 叶洁 万宏波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9期787-791,799,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前期111例PVP/PKP术治疗胸腰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探讨PVP、PKP手术疗效及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2010年期间运用PVP、PKP治疗111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3.7±7.0... 目的回顾性分析前期111例PVP/PKP术治疗胸腰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探讨PVP、PKP手术疗效及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2010年期间运用PVP、PKP治疗111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3.7±7.09个月,采用VAS疼痛评分、镇痛药使用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临床疗效评定,Cobb角测量椎体形态评价术后椎体再压缩及相邻近椎体压缩情况,设计量表观察PVP与PKP、单侧进针与双侧进针、骨水泥量、俯卧与侧卧的治疗效果及渗漏情况。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PVP与PKP、单侧进针及双侧进针、不同骨水泥用量、俯卧与侧卧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VP与PKP对渗漏影响有统计学差异;并发现三例患者术后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结论无论采取PVP、PKP,单、双侧进针,俯卧与侧卧的手术方式,运用一定量骨水泥,均能有效缓解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椎体疼痛;另外PKP相比PVP能较为有效防止骨水泥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压缩性骨折 下腰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垫枕自身复位配合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莫文 程少丹 +4 位作者 胡志俊 万宏波 邬学群 侯宝兴 施杞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903-907,共5页
目的观察垫枕自身复位配合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8月到2007年8月,26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入院后,卧床,腰部垫枕,逐日垫高3~7天后,在X线透视引导下,经单侧椎弓根入路行PVP,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量为3~6.5 mL,完成29... 目的观察垫枕自身复位配合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8月到2007年8月,26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入院后,卧床,腰部垫枕,逐日垫高3~7天后,在X线透视引导下,经单侧椎弓根入路行PVP,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量为3~6.5 mL,完成29个椎体成形术。术后患者随访1~12个月。分别观察入院时、术前、术后3天、术后1月、术后3月和术后6月行术椎体的椎体高度丢失率、后凸角度、后凸角度矫正率、VAS评分、止痛药使用评分、活动能力评分。结果垫枕自身复位较好地恢复了椎体的高度、矫正了后凸角度,之后行PVP术可维持及增强以上效果,并显著改善VAS评分、止痛药使用评分及活动能力评分。结论垫枕自身复位配合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可以很好地恢复椎体高度,提高疗效,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垫枕自身复位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高度 后凸角度 症状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颈椎间盘退变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许理忠 王拥军 施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2年第9期526-528,共3页
关键词 颈椎间盘退变 结构 功能 组织病理学 益气化瘀 中药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9
6
作者 程少丹 莫文 +2 位作者 施杞 邬学群 王拥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879-883,共5页
PVP以其创伤小、操作方式简单、疗效快且确切、安全性高、适应症广等优点,很快受到广泛关注和接受,尤其是在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疗效。PMMA是目前最常用的填充物;单侧注射和双侧注射疗效没有明显差别;应用造影剂及掌握... PVP以其创伤小、操作方式简单、疗效快且确切、安全性高、适应症广等优点,很快受到广泛关注和接受,尤其是在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疗效。PMMA是目前最常用的填充物;单侧注射和双侧注射疗效没有明显差别;应用造影剂及掌握合适的骨水泥黏稠度可以减少骨水泥的渗漏率;术前腰部垫枕自身复位可以恢复椎体的高度,避免采用操作复杂且价格昂贵的球囊-PKP及Sky-PKP;进行PVP时应该配合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以减少椎体再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P 椎体压缩性骨折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化瘀补肾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许金海 王晶 +4 位作者 叶洁 马俊明 邬学群 莫文 施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74-1080,共7页
目的:评价中药益气化瘀补肾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评价益气化瘀补肾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给予中药... 目的:评价中药益气化瘀补肾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评价益气化瘀补肾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给予中药益气化瘀补肾法治疗,对照组口服西乐葆合甲钴胺。记录并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随访第12周的VAS评分、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评价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评价综合治疗的安全性。结果:①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结束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升高(P<0.05),2组间ODI、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第12周随访时,2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呈上升趋势,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治疗组有4例手术、4例失访,4例轻度不良反应;对照组有6例手术、3例失访,2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其临床疗效和西乐葆合甲钴胺临床疗效相当;能有效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短期随访疗效确定,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益气化瘀补肾法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灵活络合剂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徐华 马俊明 +6 位作者 叶洁 夏烨 莫伟 王国栋 许金海 邬学群 莫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2149-2151,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研究,客观评价鹿灵活络合剂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性。方法:为观察鹿灵活络合剂治疗颈椎病的疗效,以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入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39例,疗程为4周。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周末VAS评分、颈椎...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研究,客观评价鹿灵活络合剂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性。方法:为观察鹿灵活络合剂治疗颈椎病的疗效,以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入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39例,疗程为4周。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周末VAS评分、颈椎病症状体征量表评分变化,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VAS评分、颈椎病症状体征量表,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鹿灵活络合剂能有效缓解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鹿灵活络合剂 中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转移瘤预后评分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尹萌辰 刘韩森 +5 位作者 李林 高欣 黄权 马俊明 肖建如 莫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4-352,共9页
脊柱转移瘤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脊柱不稳、椎体病理性骨折、脊髓和神经受压,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或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加速死亡进程。随着癌症发病率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脊柱转移瘤发生率越来越高,近... 脊柱转移瘤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脊柱不稳、椎体病理性骨折、脊髓和神经受压,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或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加速死亡进程。随着癌症发病率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脊柱转移瘤发生率越来越高,近70%的晚期癌症患者会发生脊柱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神经受压 神经功能障碍 晚期癌症患者 癌症发病率 生存质量 局部疼痛 脊柱不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枕骨髁骨折致迟发性Collet-Sicard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尹萌辰 毕逸枫 +5 位作者 刘伟波 马俊明 莫文 吴志鹏 肖建如 严望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0-573,共4页
枕骨髁骨折(occipital condylar fracture,OCF)是一种罕见的损伤,其在外伤患者中的发生率为0.4%~0.7%忆随着CT技术的广泛运用和不断改进,对OCF的报道及研究日益增多.在严重外伤患者中实际发生率可高达19% 。由于枕骨髁紧邻... 枕骨髁骨折(occipital condylar fracture,OCF)是一种罕见的损伤,其在外伤患者中的发生率为0.4%~0.7%忆随着CT技术的广泛运用和不断改进,对OCF的报道及研究日益增多.在严重外伤患者中实际发生率可高达19% 。由于枕骨髁紧邻脑干、颅神经及椎动脉,骨折常造成这些结构的损伤,甚至导致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骨髁骨折 综合征 迟发性 外伤患者 CT技术 发生率 椎动脉 颅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8例骨密度结果及与“肾虚、气虚、血瘀证”相关性的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国栋 莫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8期720-722,740,共4页
目的探讨肾虚证、气虚证、血瘀证与骨密度T值的关系,为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8月~2011年2月期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密度室检查者,筛选符合条件的对象,测量其骨密度,并填写骨密度记录表,对收集... 目的探讨肾虚证、气虚证、血瘀证与骨密度T值的关系,为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8月~2011年2月期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密度室检查者,筛选符合条件的对象,测量其骨密度,并填写骨密度记录表,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随着年龄的增长,T值不断降低,且不同年龄组T值有显著差异(P<0.01);2.根据直线相关分析显示,T值与身高、体重、BMI均呈正相关(P<0.01);3.有肾虚证表现者与无肾虚证表现者、有气虚证表现者与无气虚证表现者、有血瘀证表现者与无血瘀证表现者的骨量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值与年龄、身高、体重、BMI、肾虚证、气虚证、血瘀证有相关性,本研究获得的结果可为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中骨质疏松症的诊治及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T值 肾虚证 气虚证 血瘀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理忠 谢可永 施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年第12期748-749,共2页
收治 8 0例髌骨骨折患者 ,根据其骨折类型 ,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 ,疗效满意 ,全部病例中 ,优 5 3例 ,良18例。优良率达 88 75 % ,从而表明 ,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能加快骨折愈合 ,提高功能康复 ,缩短病程。
关键词 髌骨骨折 中西医结合疗法 张力带内固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红健腰颗粒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随机阳性药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洁 雷一鸣 +3 位作者 许金海 马俊明 莫文 施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3期434-440,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中芍红健腰颗粒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44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72人,治疗组患者给予芍红健腰颗粒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云南白药胶囊治疗。记录并统计分析患者初诊、治疗后第3...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中芍红健腰颗粒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44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72人,治疗组患者给予芍红健腰颗粒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云南白药胶囊治疗。记录并统计分析患者初诊、治疗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及3个月后的VAS评分、腰椎活动度、ODI评分,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评价综合治疗的安全性。结果: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天,两组患者的腰椎活动度明显改善,VAS、ODI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7天后,两组患者的VAS、ODI指数下降,两者差异较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4天,两组患者的VAS、ODI指数进一步下降,腰椎活动度继续上升,两组间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的VAS、ODI指数稍有下降,腰椎活动度稍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4例治疗期间接受针灸推拿、低频康复治疗,7例失访,1例服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对照组有5例接受针灸推拿治疗、中药定向透药仪器治疗,7例失访,1例服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结论:芍红健腰颗粒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云南白药,它能更快速、也更有效的减轻患者腰扭伤后的腰部疼痛程度,有效增加患者的腰椎活动度,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社会生活等起到更快速、更有效的改善,其近期和远期疗效均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腰扭伤 中药 芍红健腰颗粒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少症治疗 被引量:26
14
作者 周晓宁 许金海 +4 位作者 王国栋 尹萌辰 叶洁 马俊明 莫文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2-279,共8页
肌少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以肌肉质量减少、力量减退、功能下降为主要表现,起病隐匿,随年龄的增长及程度的加重,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功能活动、疾病预后及病死率。已有研究发现功能锻炼、蛋白质补充、睾酮、激素、中医药等均能在一定... 肌少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以肌肉质量减少、力量减退、功能下降为主要表现,起病隐匿,随年龄的增长及程度的加重,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功能活动、疾病预后及病死率。已有研究发现功能锻炼、蛋白质补充、睾酮、激素、中医药等均能在一定程度改善肌肉的质量及力量,本文总结并探讨肌少症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肌少症的防治以及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肌肉质量 肌肉力量 肌肉功能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股骨滑车骨软骨损伤 被引量:4
15
作者 席智杰 梁倩倩 +6 位作者 米琨 俸志斌 王斌 肖涟波 马迎辉 程少丹 施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91-1594,I0006,共5页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联合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膝关节骨软骨损伤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8月—2014年5月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关节镜下髌股关节面骨软骨移植治疗的48股骨滑车负重区骨软骨损伤病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联合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膝关节骨软骨损伤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8月—2014年5月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关节镜下髌股关节面骨软骨移植治疗的48股骨滑车负重区骨软骨损伤病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12~46岁,平均33岁。左膝21例,右膝27例。31例患者有外伤史。明确诊断至手术时间5 d^6个月,平均16 d。结果: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4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个月。复查MRI示骨软骨柱与植骨床愈合良好,软骨面形态连续性良好,骨软骨愈合时间8~15 W,平均10 W。术前患侧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ous scale,VAS)为6.79±1.01,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59.77±12.80,膝关节运动Tegner评分2.15±0.17。末次随访时VAS平方评分为1.54±0.94,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t=23.67);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92.58±4.14,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t=-16.78)。膝关节运动Tegner评分为5.02±1.02,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t=-15.95)。随访期间无软骨剥脱、膝关节粘连、膝关节疼痛,无神经、血管损伤,无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膝关节骨软骨损伤的短期疗效良好、创伤小、恢复快,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移植 膝关节 骨软骨损伤 关节镜 丹红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之“痹”证外邪的现代理解 被引量:14
16
作者 许崇卿 齐晓凤 +2 位作者 施杞 王拥军 梁倩倩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1期1883-1890,共8页
中医所称之痹症,即现代医学所指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痛风等,以肢体的肿胀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畸变、僵硬板滞以及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本文结合文献资料进行综述,探讨外邪在现代医学中的相关因素... 中医所称之痹症,即现代医学所指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痛风等,以肢体的肿胀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畸变、僵硬板滞以及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本文结合文献资料进行综述,探讨外邪在现代医学中的相关因素、外邪侵袭人体的发病机理以及中医药的治疗机制,在现代生物学层面上,从气候环境和病原微生物这两个角度对外邪进行阐述和理解,使中、西医关于痹证的认识相结合,让中医古老的理论在今天焕发出全新的活力,以更科学的方式剖析痹证的发病和治疗,同时也为国内其他领域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提供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症 现代生物学 综述 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正体类要》浅析膝骨关节炎的脏腑内治思想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书铭 许金海 莫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62-65,共4页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关节退行性疾病,疼痛、肿胀、弹响、关节僵硬和运动功能障碍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学属“痿证”“痹证”范畴。目前尚无能有效阻止该病进展的治疗药物与方法,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关节退行性疾病,疼痛、肿胀、弹响、关节僵硬和运动功能障碍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学属“痿证”“痹证”范畴。目前尚无能有效阻止该病进展的治疗药物与方法,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仍是治疗核心,以汤药内服为代表的中医药综合治疗目前已成为我国临床治疗KOA的首选方案。明代薛己所著《正体类要》是一部对外损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探讨全面的伤科专著,此书对于KOA的脏腑内治思想亦有启发和奠基作用。该文以《正体类要》建立的伤科脏腑辨治体系为理论基础,对KOA的脏腑内治思路进行讨论,在整体论治的基础上着重探讨脾胃、肝、肾与KOA发生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以壮脾健胃、疏肝化瘀、滋补肾命为主要治疗方法来调整脏腑功能,再兼以祛邪,达到膝关节平衡,做到既祛除邪气又不伤正气,增强了治疗顺应性,从而取得良好的KOA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己 《正体类要》 膝骨关节炎 脏腑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腹直肌肌皮瓣治疗骶尾部脊索瘤切除术后伤口感染合并皮肤缺损1例报告
18
作者 包伟东 张越 +3 位作者 张锟 黄权 魏海峰 肖建如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51-854,共4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65岁,因“骶骨肿瘤术后15年复发伴腰骶部、双下肢疼痛3年,加重1个月”于2019年5月13日收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患者15年前因骶尾部脊索瘤在当地医院行后路骶骨脊索瘤切除术,术后无放射治疗和化疗... 1病例资料患者男,65岁,因“骶骨肿瘤术后15年复发伴腰骶部、双下肢疼痛3年,加重1个月”于2019年5月13日收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患者15年前因骶尾部脊索瘤在当地医院行后路骶骨脊索瘤切除术,术后无放射治疗和化疗。11年前患者体检时发现肿瘤复发,予放射治疗(具体治疗时间及剂量不详);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部疼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夜间疼痛明显,症状渐进性加重;2年前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未予特殊处理;1个月前腰骶部及双下肢疼痛症状明显加重,行走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肌肌皮瓣 骶尾部肿瘤 脊索瘤 感染 皮肤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