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维生素D受体和Wnt/β-catenin在慢性病中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文雄 丁凡 +2 位作者 王拥军 施杞 张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38-1341,共4页
该文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维生素D受体(VDR)通路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中的交互调控作用。RAS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可诱发多种慢性病的发生。VDR被激活后,通... 该文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维生素D受体(VDR)通路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中的交互调控作用。RAS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可诱发多种慢性病的发生。VDR被激活后,通过多种途径阻断β-catenin与下游基因的作用,抑制Wnt信号通路,而且VDR的激动剂在全身循环和局部组织均能够抑制RAS的生物学作用。因此,Wnt/β-catenin信号通路、RAS和VDR在慢性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协同发挥着重要的生物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Β-CATENIN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维生素D受体 慢性病 信号通路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贞子及其活性成分抗骨质疏松作用及途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楠 李晓莉 张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57-1060,共4页
女贞子(Fructus Ligustri Lucidi)具有滋补肝肾作用。临床和科研结果显示,女贞子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女贞子及其主要活性成分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途径及潜在分子机制,为女贞子进一... 女贞子(Fructus Ligustri Lucidi)具有滋补肝肾作用。临床和科研结果显示,女贞子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女贞子及其主要活性成分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途径及潜在分子机制,为女贞子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奠定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 骨质疏松 活性成分 作用途径 齐墩果酸 红景天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内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爽 王晓波 +3 位作者 孙懿君 施杞 薛纯纯 李晓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0-519,共10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后路减压融合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unilateral pedicle screws plus contralateral translaminar facet screws,UPSFS)内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bilateral pedicle screws,BPS)内固定治疗腰椎...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后路减压融合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unilateral pedicle screws plus contralateral translaminar facet screws,UPSFS)内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bilateral pedicle screws,BPS)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1月发表的关于后路减压融合UPSFS内固定与BPS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病例对照研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纳入研究结局指标数据,包括术前与末次随访腰痛和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的改变值,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费用,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融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提取数据后通过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所有研究NOS评价均符合要求。总计有588例患者接受了内固定手术,其中UPSFS固定291例,BPS固定297例,随访时间12~60个月。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与末次随访时腿痛VAS评分改变值[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0.3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57,-0.03)]、切口长度[WMD=-4.49,95%CI(-6.64,2.55)]、手术时间[WMD=-32.61,95%CI(-45.23,19.99)]、术中出血量[WMD=-152.63,95%CI(-208.91,-96.35)]、术后引流量[WMD=-186.21,95%CI(-286.06,-86.36)]以及住院费用[WMD=-1.68,95%CI(-2.27,-1.10)],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UPSFS组优于BPS组(P<0.05);而术前与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WMD=-0.00,95%CI(-0.26,0.27)]、JOA评分[WMD=0.26,95%CI(-1.59,2.11)]、ODI[WMD=0.26,95%CI(-1.59,2.11)]、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WMD=0.01,95%CI(-0.61,0.63)]的改变值,末次随访时的融合率[OR=0.31,95%CI(0.10,1.03)]以及并发症发生率[OR=1.43,95%CI(0.60,3.40)],两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后路减压融合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时,UPSFS固定具有和BPS固定相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且前者对患者腿痛程度的改善更加显著,同时可以缩小手术切口,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经椎板关节突螺钉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骨髓抑制模型及中药对其防治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成龙 赵东峰 +4 位作者 杨志烈 贾友冀 常君丽 王拥军 杨燕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2252-2257,共6页
化疗后骨髓抑制容易导致患者发生感染或出血,严重影响患者治疗、预后和生命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痛苦。中医药防治化疗导致骨髓抑制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骨髓抑制动物模型的建立、应用和成熟,中药防治化疗导致骨髓抑... 化疗后骨髓抑制容易导致患者发生感染或出血,严重影响患者治疗、预后和生命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痛苦。中医药防治化疗导致骨髓抑制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骨髓抑制动物模型的建立、应用和成熟,中药防治化疗导致骨髓抑制机制的研究也取得许多进展,显出中药治疗的优势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化疗 骨髓抑制 小鼠模型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对中枢神经系统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赫明超 王娜妮 +4 位作者 杜尘 张岩 付勇芳 施杞 王拥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70-1673,1705,共5页
骨骼一直被认为是惰性器官。近年来,研究发现骨骼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分泌组织,通过感知和整合不同刺激,向中枢神经系统发送信号。骨骼影响中枢系统功能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分泌骨源性因子(骨钙素、骨硬化蛋白、Dickkopf相关蛋白1、脂质运载... 骨骼一直被认为是惰性器官。近年来,研究发现骨骼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分泌组织,通过感知和整合不同刺激,向中枢神经系统发送信号。骨骼影响中枢系统功能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分泌骨源性因子(骨钙素、骨硬化蛋白、Dickkopf相关蛋白1、脂质运载蛋白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或者通过骨源性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髓来源的小胶质样细胞)的生物调控。笔者对以上骨骼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生物学作用的潜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为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骨源性因子 骨源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血管生成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6
作者 鲍嘉敏 宋永嘉 +2 位作者 张立创 梁倩倩 王拥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59-2765,共7页
三七总皂苷作为中药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在临床和基础实验中得到广泛应用。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从三七总皂苷调节血管生成角度出发,来探究其治疗相关疾病的机制,但现有文献报道表明其对血管生成的调节具有促进或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为... 三七总皂苷作为中药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在临床和基础实验中得到广泛应用。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从三七总皂苷调节血管生成角度出发,来探究其治疗相关疾病的机制,但现有文献报道表明其对血管生成的调节具有促进或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为了阐明这看似相反的作用,本文梳理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从三七总皂苷对血管生成的双向调节角度出发,论述三七总皂苷的药理作用,以期为三七总皂苷治疗疾病的机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促血管生成 抗血管生成 双向调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敲除诱导AT2R(-/-)小鼠骨骼肌纤维化
7
作者 魏英达 郭怡洵 +2 位作者 夏师慧 张起越 张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47-952,979,共7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angiotensin type 2 receptor, AT2R)、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 VDR)对小鼠骨骼肌纤维化的潜在调控作用。方法 使用16周龄野生型(wild type, WT)与AT2R(-/-)小鼠,12周龄AT2R(-/-)小鼠与AT2R(-/-)/V...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angiotensin type 2 receptor, AT2R)、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 VDR)对小鼠骨骼肌纤维化的潜在调控作用。方法 使用16周龄野生型(wild type, WT)与AT2R(-/-)小鼠,12周龄AT2R(-/-)小鼠与AT2R(-/-)/VDR(-/-)(DKO)小鼠分别进行抓力测试,并对后肢肌肉作湿重系数比、纤维化因子、促纤维化因子表达的检测。结果 (1)与WT相比,虽然AT2R(-/-)小鼠的骨骼肌湿重比无明显差异,但纤维粘连蛋白(FN)、促纤维化因子CTGF、VEGF(P<0.05)、以及MSTN等mRNA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Col-IV、TGF-β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AT2R(-/-)小鼠骨骼肌MSTN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2)与AT2R(-/-)小鼠相比,DKO小鼠纤维化指标Col-IV、TGF-β、VEGF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肾素(Renin)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免疫荧光检测显示DKO小鼠腓肠肌FN的表达强度、阳性面积都明显升高(P<0.05)。结论 AT2R基因敲除小鼠的肌肉纤维化程度减轻,而VDR敲除加重AT2R(-/-)小鼠骨骼肌纤维化,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升高导致组织纤维化程度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纤维化 维生素D受体 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直立与大鼠腰椎骨质增生的关系 被引量:9
8
作者 卞琴 梁倩倩 +2 位作者 侯炜 王拥军 施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3,I0001,共5页
目的:通过诱导大鼠从爬行体位到直立体位,观察长期直立与腰椎骨质增生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进行处理,普通饲养笼喂养;模型组通过肩关节离断术和抬高饲养笼水槽的方法诱导大鼠直立,建立长期直... 目的:通过诱导大鼠从爬行体位到直立体位,观察长期直立与腰椎骨质增生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进行处理,普通饲养笼喂养;模型组通过肩关节离断术和抬高饲养笼水槽的方法诱导大鼠直立,建立长期直立大鼠模型。所有动物术后9个月处死,其中L5椎体进行藏红染色、天狼星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余下腰椎边缘组织及椎间盘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Col1)、Ⅹ型胶原(Co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的表达。结果:藏红染色显示模型组椎体下缘椎间盘外缘非基质成分增加,类纤维细胞增多,发生骨质增生;对照组改变不明显。天狼星红染色显示模型组骨质增生部位胶原排列出现断裂,Ⅰ型与Ⅲ型胶原明显增多;对照组胶原排列较致密,Ⅲ型胶原少见。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模型组骨质增生形成部位Col10,VEGF,TGF-β1表达均较对照组增强。RT-PCR显示模型组上述基因表达均较对照组上调(P<0.05)。结论:长期直立体位会导致大鼠腰椎边缘骨质增生,该骨质增生可能与纤维环外层纤维软骨细胞化生相关,并且与TGF-β1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骨质增生 长期直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椎间盘软骨细胞中Bax、Bcl-2及Caspase-8的表达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拥军 孙鹏 +1 位作者 刘梅 施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480-483,i004,共5页
目的:探讨椎间盘软骨细胞在正常与凋亡状态下,Bax、Bcl-2及Caspase-8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使用酶消化法获取雄性SD大鼠椎间盘软骨细胞,抗Fas抗体诱导凋亡,免疫组化法(SP)检测大鼠正常与凋亡椎间盘软骨细胞的Bax、Bcl-2及Caspase-8的表... 目的:探讨椎间盘软骨细胞在正常与凋亡状态下,Bax、Bcl-2及Caspase-8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使用酶消化法获取雄性SD大鼠椎间盘软骨细胞,抗Fas抗体诱导凋亡,免疫组化法(SP)检测大鼠正常与凋亡椎间盘软骨细胞的Bax、Bcl-2及Caspase-8的表达,CMIAS-99B型医学图像系统进行表达强度的分析,进而比较分析大鼠正常与凋亡椎间盘软骨细胞的Bax、Bcl-2及Caspase-8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正常组的Bax和Caspase-8轻度表达,凋亡模型组的Bax和Caspase-8表达明显;而正常组的Bcl-2高度表达,凋亡模型组的Bcl-2轻度表达,正常和凋亡各组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凋亡的大鼠椎间盘软骨细胞内Bax、Bcl-2、Caspase-8的表达与正常状态相比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问盘 软骨细胞 BAX Bcl一2 Caspase8: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芪麝片中青藤碱及黄芪总苷的含量测定
10
作者 周昕 谢瑞芳 +1 位作者 梁倩倩 王拥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55-1257,共3页
目的:测定复方芪麝片中青藤碱及黄芪总苷的含量。方法:青藤碱采用HPLC的方法测定,流动相:甲醇-0.05%二乙胺水液(39∶61),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62nm,检测温度:25℃;黄芪总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方法测定,采用8%香草醛无水乙醇的方法显色... 目的:测定复方芪麝片中青藤碱及黄芪总苷的含量。方法:青藤碱采用HPLC的方法测定,流动相:甲醇-0.05%二乙胺水液(39∶61),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62nm,检测温度:25℃;黄芪总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方法测定,采用8%香草醛无水乙醇的方法显色,吸收波长为533nm。结果:青藤碱在0.32~0.64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9%;黄芪总苷在3.78~22.67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在150min内稳定。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黄芪总苷 复方芪麝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逆转录酶显性负突变体对乳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饶耀剑 刘慧娟 +1 位作者 王拥军 奚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7期678-681,785,共5页
目的:观察端粒酶逆转录酶显性负突变体(DN-hTERT)对乳腺癌细胞MCF7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将携带DN-hTERT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IRES2-EGFP空载体通过脂质体2000介导转入MCF7细胞,以G418进行稳定筛选,得到阳性克隆;倒置荧光显微镜观... 目的:观察端粒酶逆转录酶显性负突变体(DN-hTERT)对乳腺癌细胞MCF7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将携带DN-hTERT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IRES2-EGFP空载体通过脂质体2000介导转入MCF7细胞,以G418进行稳定筛选,得到阳性克隆;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细胞的生长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细胞hTERT mRNA的表达;TRAP-ELISA方法检测转染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MCF7细胞转染DN-hTERT后生长受到抑制;转染DN-hTERT的MCF7细胞(MCF7/DN)hTERT mRNA表达升高;改进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ELISA)检测MCF7/DN细胞端粒酶活性与转染空载体MCF7细胞(MCF7/I)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DN-hTERT能特异性抑制MCF7细胞生长和端粒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显性负突变体 端粒酶活性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hTERT对MCF7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12
作者 饶耀剑 刘慧娟 +1 位作者 王拥军 奚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785-788,共4页
目的:观察端粒酶逆转录酶负突变体(DN-hTERT)对乳腺癌细胞MCF7端粒酶活性和恶性表型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带DN-hTERT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DN-hTERT-IRES2-EGFP,DN)、IRES2-EGFP空载体(Ⅰ)通过脂质体2000(lipofectamine2000)介导转入MCF7细... 目的:观察端粒酶逆转录酶负突变体(DN-hTERT)对乳腺癌细胞MCF7端粒酶活性和恶性表型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带DN-hTERT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DN-hTERT-IRES2-EGFP,DN)、IRES2-EGFP空载体(Ⅰ)通过脂质体2000(lipofectamine2000)介导转入MCF7细胞,以G418进行稳定筛选,得到阳性克隆;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细胞的生长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细胞hTERT mRNA的表达;TRAP-ELISA方法检测转染细胞端粒酶活性;流式荧光原位杂交法(FLOW-FISH)检测转染细胞端粒长度的变化;裸鼠肿瘤细胞移植观察转染细胞动物致瘤率。结果:MCF7细胞转染DN-hTERT后生长受到抑制;转染DN-hTERT的MCF7细胞(MCF7/DN) hTERT mRNA表达升高;TRAP-ELISA检测MCF7/DN细胞端粒酶活性(2.36±0.12)与转染空载体MCF7细胞(MCF7/I)(3.32±0.14)比较显著降低(P<0.05);反应端粒长度的荧光强度差比较中,MCF7/DN细胞(13.89±0.23)比MCF7/I(19.87±0.36)低,转染DN端粒长度出现缩短;裸鼠肿瘤细胞移植,2周动物致瘤率MCF7/DN为0,与MCF7/I的35%比较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DN-hTERT能特异性抑制MCF7细胞生长和端粒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hTERT MCF7 端粒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