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大肠癌临床观察及临床研究类中文文献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郭晓静 朱莹杰 +3 位作者 顾缨 高峰 陶丽 郑坚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5期62-68,共7页
目的:总结2004—2014年间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疗效。方法:搜索2004—2014年国内公开发表的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大肠癌临床观察及临床研究类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通过疗效指标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中... 目的:总结2004—2014年间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疗效。方法:搜索2004—2014年国内公开发表的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大肠癌临床观察及临床研究类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通过疗效指标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大肠癌临床观察及研究类文献150篇,符合纳入标准者62篇,其中临床对照观察类文献39篇,占62%,临床对照研究类文献23篇,占38%。有中医证型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积分对比者12篇,占19%;对照文献说明组间基线均衡者42篇,占68%;无一篇文献行样本含量的估算。以WHO标准判定标准的有29篇,占47%,有效率占38%;49篇评价化疗不良反应,占79%;14篇分析中医症候,占23%;49篇以生活质量为评价标准,占79%。结论:中医药治疗中晚期大肠癌在改善症状,减毒增效方面具有一定疗效,并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但由于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因此,中医药联合化疗在治疗中晚期大肠癌方面的疗效有待进一步论证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大肠癌 中医药 化疗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马超 杨金坤 郑培永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8期233-237,共5页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医药在防治大肠癌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其具有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出现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报道。中医药治疗,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及防止复...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医药在防治大肠癌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其具有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出现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报道。中医药治疗,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及防止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期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中医药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实验研究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大肠癌复发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段连香 郑坚 +2 位作者 朱晓虹 陶丽 郭晓静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3期132-135,共4页
从中医病因病机及临床和实验研究等方面论述大肠癌复发转移的中医药防治研究,指出大肠癌中医诊疗方法研究的日渐深入对降低复发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医药 大肠癌 复发转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与消化道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孟丹 朱莹杰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768-772,共5页
"热毒"是肿瘤的病因之一,所以热毒蕴结是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病因之一,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清热解毒类中药的功效各异,目前运用广泛的有单药、复方及静脉注射液。近年来的一系列实验研究... "热毒"是肿瘤的病因之一,所以热毒蕴结是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病因之一,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清热解毒类中药的功效各异,目前运用广泛的有单药、复方及静脉注射液。近年来的一系列实验研究提示清热解毒中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分化及逆转、调节机体免疫水平、调控细胞信号通路及传导、抑制血管生成和抗多药耐药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本文仅从几个方面选取一些典型中药对消化道肿瘤的影响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解毒 消化道肿瘤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逆转消化道肿瘤耐药微环境的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孟丹 仇奕文 +1 位作者 汤紫怡 朱莹杰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963-1968,共6页
消化道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高、复发转移率高、药物选择局限、治疗效果不佳等特点给临床医生和患者带来困扰。目前消化道肿瘤以化疗、靶向治疗为主,近几年来免疫治疗的出现也让消化道肿瘤治疗看到了曙光。但有限的药物选... 消化道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高、复发转移率高、药物选择局限、治疗效果不佳等特点给临床医生和患者带来困扰。目前消化道肿瘤以化疗、靶向治疗为主,近几年来免疫治疗的出现也让消化道肿瘤治疗看到了曙光。但有限的药物选择中,药物耐药的发生常常是肿瘤患者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转移及免疫逃逸和肿瘤微环境的改变密切相关,而中药的多靶点、价格低廉和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的优点也为逆转肿瘤微环境耐药提供更多治疗选择。目前运用现代医学手段,从耐药细胞的摸索到动物模型的建立,中药逆转治疗耐药的研究均取得了很多进步。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分析,从实验研究出发,着重选择中药抑制跨膜蛋白介导、影响酶系统和促进凋亡通路的激活这三个方面,总结分析和详细介绍中药逆转消化道肿瘤机制。随着学科间的互相合作,寻找具有中医特色且适合临床的多药耐药逆转剂,可以为消化道肿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策略,也为中医药的推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消化道肿瘤 多药耐药 跨膜转运蛋白 酶系统 凋亡通路 实验研究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WCA-P及其拆方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悬液裸小鼠皮下接种瘤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曹妮达 徐娇雅 +5 位作者 陈彬 沈天皓 顾缨 赵爱光 朱莹杰 杨金坤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通过Bx PC-3细胞株悬液造成胰腺癌裸小鼠皮下接种瘤模型,研究中药复方WCA-P及其拆方对皮下瘤的影响。方法:以人胰腺癌Bx PC-3细胞株悬液对裸小鼠进行皮下接种成瘤,随机分为复方组、清热解毒组、健脾组、5-FU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予... 目的:通过Bx PC-3细胞株悬液造成胰腺癌裸小鼠皮下接种瘤模型,研究中药复方WCA-P及其拆方对皮下瘤的影响。方法:以人胰腺癌Bx PC-3细胞株悬液对裸小鼠进行皮下接种成瘤,随机分为复方组、清热解毒组、健脾组、5-FU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予以相应治疗药物,观察各组抑瘤率,并检测血清NK及CA199水平。结果:空白对照组小鼠非灌胃死亡率高,消瘦明显,中药干预小鼠非灌胃死亡率低,营养状况较好。实验结束时,空白对照组小鼠体质量明显轻于健脾组和复方组(P<0.05);清热解毒组小鼠体质量轻于健脾组、复方组和5-FU组,健脾组小鼠体质量重于复方组和5-FU组,复方组小鼠体质量重于5-FU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小鼠血清NK水平低于5-FU组、健脾组和复方组(P<0.01),复方组血清NK水平最高。各药物干预治疗组血清CA199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及腹腔化疗可以改善人胰腺癌Bx PC-3细胞悬液皮下接种瘤裸小鼠的营养状况和体质量;中药,尤其是含有健脾作用的中药复方可提高人胰腺癌Bx PC-3细胞悬液皮下接种瘤裸小鼠血清NK水平并降低CA199水平,并可能对人胰腺癌Bx PC-3细胞悬液皮下接种瘤裸小鼠的带瘤生存期有延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皮下接种瘤 清热解毒 健脾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金坤教授治疗胰腺癌四法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丹 郑舞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214-216,共3页
胰腺癌是一种预后不良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杨金坤教授根据多年临床治疗观察,分析胰腺癌患者的发病及体质状态等规律,发现胰腺癌患者多存在脾虚、痰结阻滞、湿热内结等病机特点,综合采用健脾益气、化痰散结、清热攻毒... 胰腺癌是一种预后不良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杨金坤教授根据多年临床治疗观察,分析胰腺癌患者的发病及体质状态等规律,发现胰腺癌患者多存在脾虚、痰结阻滞、湿热内结等病机特点,综合采用健脾益气、化痰散结、清热攻毒、化湿理气四法治疗胰腺癌,使患者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提高了生活质量,生存期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金坤 胰腺癌 治疗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miR-135a-5p、CDCA8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姮 贾英 黄晓英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9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微小RNA-135a-5p(miR-135a-5p)、细胞分裂周期相关基因8(CDCA8)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胃癌组织、正常胃组织各82份。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组织中miR-135a-5p、CDCA8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微小RNA-135a-5p(miR-135a-5p)、细胞分裂周期相关基因8(CDCA8)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胃癌组织、正常胃组织各82份。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组织中miR-135a-5p、CDCA8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CDCA8蛋白表达。术后随访,统计患者3年的生存情况。Pearson相关法分析胃癌组织中miR-135a-5p与CDCA8 mRNA表达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分析miR-135a-5p、CDCA8蛋白表达与患者生存期、3年总生存率的关系;Cox回归分析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胃癌组织中miR-135a-5p表达低于正常胃组织(P<0.05),CDCA8 mRNA表达及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胃组织(P均<0.05)。基于ENCORI数据库预测miR-135a-5p与CDCA8的关系,结果显示,miR-135a-5p与CDCA8存在结合位点;胃癌组织中miR-135a-5p与CDCA8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580,P<0.05)。胃癌组织中miR-135a-5p、CDCA8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最大径及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随访3年,生存59例。miR-135a-5p低表达者生存时间及3年总生存率低于miR-135a-5p高表达者(P均<0.05);CDCA8蛋白阳性表达者生存时间及3年总生存率低于CDCA8蛋白阴性表达者(P均<0.05)。淋巴结转移、miR-135a-5p低表达及CDCA8蛋白阳性表达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胃癌组织中miR-135a-5p低表达,CDCA8高表达;二者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评估胃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微小RNA-135a-5p 细胞分裂周期相关基因8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对医患沟通模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徐一 李佳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33期197-198,共2页
当前医患矛盾突出,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传统以医生为主导的沟通模式已不再适应新的形势,无法满足医患之间新的需求,患者不仅对疾病有着较为准确的概念和认识,形成了较为清晰的治疗预期,同时渴望参与诊疗过程。当前的医患关系存在信息... 当前医患矛盾突出,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传统以医生为主导的沟通模式已不再适应新的形势,无法满足医患之间新的需求,患者不仅对疾病有着较为准确的概念和认识,形成了较为清晰的治疗预期,同时渴望参与诊疗过程。当前的医患关系存在信息不对等的问题,新形势下,需要一个双方共同参与、共同决策的崭新医患模式,而新媒体为医生开展更有效的沟通提供了便利。该文将主要以新媒体的特点、影响以及如何构建适应当前环境的医患关系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医患关系 医患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法治疗肝癌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谢晓蔚 杨金坤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1153-1156,共4页
现代病机研究从宏观视角和微观角度探索了"痰"在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作用,明确了"痰"是肝癌产生的物质基础,发展了肝癌的痰证学说。临床实际中,化痰法治疗肝癌在控制瘤体、延长生存期、改善症状、改善生... 现代病机研究从宏观视角和微观角度探索了"痰"在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作用,明确了"痰"是肝癌产生的物质基础,发展了肝癌的痰证学说。临床实际中,化痰法治疗肝癌在控制瘤体、延长生存期、改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名老中医的治则治法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实验研究方面也从分子水平上探索了单味化痰类中药以及中药复方治疗肝癌的机制与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促进肝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干扰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肿瘤 化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为主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肝癌肺转移1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贾岩辉 杨金祖 +1 位作者 高峰 王强 《西部中医药》 2012年第4期88-90,共3页
原发性肝癌属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约80%患者初诊时已是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并容易发生肝内转移和肺转移,虽然有一些治疗方法,但仅为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仍较差。现报道1例经中医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的原发性肿瘤... 原发性肝癌属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约80%患者初诊时已是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并容易发生肝内转移和肺转移,虽然有一些治疗方法,但仅为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仍较差。现报道1例经中医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的原发性肿瘤病例,以期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原发性 中医药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化瘀通腑颗粒对湿热瘀毒型胰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戴玲玲 段金龙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年第3期232-233,共2页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通腑颗粒对湿热瘀毒型胰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患者在吉西他滨化疗的前提下,加服解毒化瘀通腑颗粒,对照组25例患者用化疗加安慰剂治疗。2组均治疗4个疗程,21d为1个疗程,观察...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通腑颗粒对湿热瘀毒型胰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患者在吉西他滨化疗的前提下,加服解毒化瘀通腑颗粒,对照组25例患者用化疗加安慰剂治疗。2组均治疗4个疗程,21d为1个疗程,观察其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及NK细胞等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较治疗前增加,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解毒化瘀通腑颗粒能够改善湿热瘀毒型中晚期胰腺癌免疫功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化瘀通腑颗粒 中晚期胰腺癌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