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辨证治疗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的预后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陶丽 朱莹杰 +5 位作者 顾缨 赵爱光 郑坚 杨金坤 沈婕 王文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51-1056,共6页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治疗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方法:收集11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双向性队列研究方法...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治疗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方法:收集11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双向性队列研究方法,将其分为中西医结合组(59例)与西医组(52例)。采用寿命表法统计患者的1、3、5年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中位OS及PFS;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差异经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运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结果:(1)西医组中位PFS为10.4个月,中西医结合组中位PFS为21.5个月,两组中位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的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2.3%vs67.9%、12.3%vs30.8%、8.8%vs30.8%,两组无进展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影响本病患者PFS的因素是肝转移灶分布(P=0.000)、化疗(P=0.000)、中药辨证治疗(P=0.000);肝转移灶分布的风险比是3.350(95%CI:2.066-5.430),化疗的风险比是0.323(95%CI:0.174-0.598),服用中药的风险比是0.347(95%CI:0.218-0.554)。(3)西医组中位OS为47.5个月,中西医结合组中位OS为54.2个月,两组中位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2%vs 98.2%、62.4%vs86.4%、32.5%vs67.3%,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影响本病患者OS的因素是肝转移灶分布(P=0.000)、中药辨证治疗(P=0.000);肝转移灶分布的风险比是7.572(95%CI:3.638-15.763),服用中药的风险比是0.242(95%CI:0.112-0.526)。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是改善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患者预后的有效保护性因子;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延长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术后PFS和OS方面均显示出一定的优势,需要继续随访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肝转移 根治性切除 辨证论治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胃癌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中国文献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曹妮达 杨金坤 郑培永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1-804,共4页
评价中医药治疗胃癌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文献的质量。方法:根据Co-chrane中心指南,机检和手检相结合检索2002年1月-2006年12月国内生物医学期刊和会议论著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胃癌的RCTs文献,按照临... 评价中医药治疗胃癌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文献的质量。方法:根据Co-chrane中心指南,机检和手检相结合检索2002年1月-2006年12月国内生物医学期刊和会议论著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胃癌的RCTs文献,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原理及CONSORT声明,收集所有文献的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和一致性检验。结果:共纳入RCTs文献79篇。其中7篇列举了具体纳入标准,占8.86%;3篇有排除标准,占3.79%;17篇有明确的中医证候分类,占21.52%;59篇文献提及疗效评价标准,占74.68%;无1篇文献交代样本含量估算情况;5篇报告了随机分配方法,占6.33%;2篇有随机分配隐藏的简单描述,占2.53%;42篇有基线资料的具体描述,占53.16%;2篇运用了盲法,占2.57%;45篇有统计学方法描述,占56.96%;46篇记录了副性事件,占58.23%;4篇提及治疗后的病例随访,占5.06%。结论:中医药治疗胃癌的RCTs质量还不够高,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为随机分组方法没有说明或应用错误,随机分配隐藏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盲法使用过低,诊断标准以及受试者的纳入排除标准未充分报告,中医证候分类亟需规范统一,组间基线资料统计不全,样本量低且没有具体的估算方法,疗效评价标准不够统一,忽视依从性、病例脱落、随访情况的分析和伦理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胃癌 随机对照试验 文献质量评价 CONSORT声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晚期胃癌文献的质量评价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朝燕 赵爱光 +1 位作者 曹妮达 慕晓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5期1098-1101,共4页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试验/观察类文献的文献质量,对疗效指标的参考标准及结果简要评述。方法:检索2005-2010年中医药治疗晚期胃癌的国内文献,阅读全文及收集信息,评价文献质量并行疗效结果的分析。结果:纳入文献75篇,其中...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试验/观察类文献的文献质量,对疗效指标的参考标准及结果简要评述。方法:检索2005-2010年中医药治疗晚期胃癌的国内文献,阅读全文及收集信息,评价文献质量并行疗效结果的分析。结果:纳入文献75篇,其中观察类文献12篇,占16%;对照试验文献63篇,占84%。9篇有临床诊断的参考标准,占12%;2篇有中医证型的辨证标准,占2.7%;6篇说明了是否存在与中药治疗相关的副性事件,占8%。45篇对照文献说明组间基线均衡,占71.4%;无1篇文献行样本含量的估算。对疗效结果的统计显示:24篇文献以生存期为疗效判定指标,占32%,中位生存期7.4~19个月;63篇文献分析有效率或疾病控制率,占84%,以WHO标准为疗效判定标准的有效率为7.69%~67.8%。51篇评价化疗不良反应,占68%。12篇分析中医证候,占16%;7篇以生活质量为评价标准,占9.3%。结论:中医药治疗晚期胃癌文献的研究设计不严密,统计学方法运用欠严谨,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晚期胃癌具有一定疗效,但疗效评价标准不一,疗效结果难以重复,导致可信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晚期胃癌 文献质量评价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者抑郁情绪与中医证型关系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郑坚 朱莹杰 +2 位作者 朱晓虹 郑君 杨金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53-1355,共3页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者抑郁情绪发生状况及与中医证型关系,观察抑郁情绪对免疫功能和生化指标影响。方法:用HAMD和SDS量表对326例恶性肿瘤者进行测试分析,观察4种中医证型组抑郁发生状况,同时检验血液和免疫指标。结果:对恶性肿瘤者抑郁...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者抑郁情绪发生状况及与中医证型关系,观察抑郁情绪对免疫功能和生化指标影响。方法:用HAMD和SDS量表对326例恶性肿瘤者进行测试分析,观察4种中医证型组抑郁发生状况,同时检验血液和免疫指标。结果:对恶性肿瘤者抑郁情绪两种量表测试符合率51%,恶性肿瘤组与正常人组抑郁情绪有显著差异(P<0.01),气阴两虚组与其他中医证型组比较抑郁情绪出现有显著差异(P<0.01),组间方差分析提示同样结论。伴有抑郁情绪者IgA、C3、C4、T4、SGOT、r-GT、LDH均高于无抑郁情绪者(P<0.05,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恶性肿瘤者可以有抑郁情绪发生并占一定比例,气阴两虚证与恶性肿瘤抑郁发生之间有密切相关,抑郁情绪可影响免疫功能及肝功能指标,不利于恶性肿瘤者治疗和身心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抑郁情绪 中医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恶性肿瘤梗阻的中医治疗现状 被引量:3
5
作者 郭鹏 杨金坤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7期1292-1295,共4页
从中医药内治法(单纯中医药辨证论治、专方专药、专方结合化疗抗肿瘤研究)和外治法(主要包括中药单纯灌肠、中药肛滴以及适当结合化疗和其他治疗抗肿瘤研究)两种治法对近5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肠癌所致肠梗阻进行了概述,并对该领域... 从中医药内治法(单纯中医药辨证论治、专方专药、专方结合化疗抗肿瘤研究)和外治法(主要包括中药单纯灌肠、中药肛滴以及适当结合化疗和其他治疗抗肿瘤研究)两种治法对近5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肠癌所致肠梗阻进行了概述,并对该领域临床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梗阻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大肠癌根治术后大便频数的中医辨治 被引量:4
6
作者 高峰 韩颖盈 杨金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36-738,共3页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低位大肠癌根治术后排便频数的疗效。方法:汤剂口服,在复方基础上增加相对应药对。结果:总结32例病例,总有效率68.75%。结论:以槟榔、牛膝为主的药对治疗低位大肠癌术后排便频数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体现了通因通用...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低位大肠癌根治术后排便频数的疗效。方法:汤剂口服,在复方基础上增加相对应药对。结果:总结32例病例,总有效率68.75%。结论:以槟榔、牛膝为主的药对治疗低位大肠癌术后排便频数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体现了通因通用法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大肠癌 根治术 大便频数 药对 槟榔牛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36
7
作者 陶丽 杨金坤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4期684-686,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规律。方法:统计分析10年来胃癌中医治疗涉及到证型的文献。结果:明确提出胃癌辨证分型的有43篇,共1266例,在报道的频次和例数上都较统一地认为脾虚型、瘀毒内阻型、肝胃不和型、气血双亏型、胃热伤阴... 目的:探讨胃癌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规律。方法:统计分析10年来胃癌中医治疗涉及到证型的文献。结果:明确提出胃癌辨证分型的有43篇,共1266例,在报道的频次和例数上都较统一地认为脾虚型、瘀毒内阻型、肝胃不和型、气血双亏型、胃热伤阴型、痰湿凝滞型是胃癌的常见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辨证分型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干预下Ⅲ Ⅳ期胃癌生存期与病理分化程度关系的研究
8
作者 郑坚 朱莹杰 杨金坤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12期2192-2193,共2页
目的:探讨病理分化程度对Ⅲ、Ⅳ期胃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分析Ⅲ、Ⅳ期胃癌135例,依据手术后病理分化程度分为低分化组78例,中高分化组57例,均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或中医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临床现察表明,两组病例1... 目的:探讨病理分化程度对Ⅲ、Ⅳ期胃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分析Ⅲ、Ⅳ期胃癌135例,依据手术后病理分化程度分为低分化组78例,中高分化组57例,均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或中医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临床现察表明,两组病例1年生存率无差异,3年、5年的生存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P<0.05),可以认为中高分化组病例的生存期比低分化组长。结论:Ⅲ、Ⅳ期胃癌患者生存时间与病理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病理分化程度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法分析1型糖尿病对结直肠癌的影响
9
作者 俞洋 孟丹 +2 位作者 仇奕文 袁见 朱莹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5-761,共7页
目的·利用孟德尔随机化法(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研究1型糖尿病与结直肠癌间潜在的因果关系。方法·采用两样本双向MR分析评估1型糖尿病与结直肠癌的因果关系。研究数据均来自IEU Open GWAS Project数据库。1型糖尿病的... 目的·利用孟德尔随机化法(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研究1型糖尿病与结直肠癌间潜在的因果关系。方法·采用两样本双向MR分析评估1型糖尿病与结直肠癌的因果关系。研究数据均来自IEU Open GWAS Project数据库。1型糖尿病的数据集包括患者9266例和对照人群15574例,包含1278312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的关联分析;结直肠癌的数据集包括患者5657例和对照人群372016例,包含29999696个SNP的关联分析。筛选工具变量SNP,以逆方差加权(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法结果作为效应的主要指标,同时将MR-Egger回归、加权中位数法、基于众数的简单估计、基于众数的加权估计4种方法结果作为参考。采用留一法检验敏感性,采用IVW法和MR-Egger法进行Cochran's Q检验判断异质性,MR-pleiotropy函数检验多效性,采用Steiger检验进行方向性研究。采用共定位分析评估1型糖尿病和结直肠癌之间的效应是否由相同的SNP引起,采用交叉性状连锁不平衡得分回归(linkage disequilibrium score regression,LDSC)分析2种疾病之间的遗传相关性。所有检验采用R语言软件(4.3.1版本)执行分析。结果·经筛选后,共采用工具变量(SNP)33个。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SNP之间存在一定的异质性(IVW法和MR-Egger法结果均P<0.05),因此效应评估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的结果。正向MR分析结果显示,IVW法、MR-Egger法、加权中位数法、基于众数的加权估计均发现1型糖尿病对结直肠癌存在显著的因果效应(均P<0.05);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定。多效性检验未检测到多效性(P>0.05)。Steiger检验发现,1型糖尿病对结直肠癌的效应未受反向作用干扰。反向MR分析未发现结直肠癌对1型糖尿病存在因果效应(均P>0.05)。共定位分析结果显示,H4假设概率为45.7%,2种疾病间的因果关系不是由两者基因序列中相同的SNP引起的。LDSC分析显示2种疾病不存在遗传相关性。结论·1型糖尿病可能促进结直肠癌发生,但结直肠癌对1型糖尿病不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1型糖尿病 孟德尔随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中药对进展期胃癌生存期及转移复发状况的作用 被引量:29
10
作者 郑坚 顾缨 +3 位作者 周浩 朱莹杰 韩颖盈 沈克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683-685,共3页
目的 :观察健脾中药对进展期胃癌生存率和转移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对进展期胃癌 14 5例随机分成健脾中药组、化疗组、中西医结合组 ,比较 1、3、5年生存率和 1、2、3年累计转移复发率。并采用裸鼠脾包膜下人胃癌细胞穿刺接种实验性转... 目的 :观察健脾中药对进展期胃癌生存率和转移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对进展期胃癌 14 5例随机分成健脾中药组、化疗组、中西医结合组 ,比较 1、3、5年生存率和 1、2、3年累计转移复发率。并采用裸鼠脾包膜下人胃癌细胞穿刺接种实验性转移模型 ,观察健脾中药组、四君子汤组、对照组肝转移、腹腔转移、腹水出现率。结果 :临床研究显示 ,健脾中药组第 3年生存率高于化疗组 (P <0 0 5 ) ,第 5年生存率高于化疗组和中西医结合组 (P <0 0 5 )。健脾中药组第 2年转移复发率低于化疗组 (P <0 0 5 ) ,第 3年转移复发率低于化疗组和中西医结合组 (P <0 0 1、P <0 0 5 )。实验研究显示 ,健脾中药组、四君子汤组肝转移率和肝转移灶均数比较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腹膜种植转移灶均数比较健脾中药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腹水率健脾中药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健脾中药对进展期胃癌有延长生存期和抑制转移复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中药 进展期胃癌 生存期 转移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安调控PTBP3对胃癌细胞中多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彬 慕晓艳 +2 位作者 赵爱光 陶丽 徐燕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5期481-487,共7页
目的:研究PTBP3对胃癌细胞中Bcl-2、Stat3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健脾类复方胃肠安(WCA)治疗胃癌与调控胃癌细胞中PTBP3等多基因表达相关的机制。方法:用稳定转染沉默PTBP3基因的人胃癌细胞株MKN45建立相应的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 目的:研究PTBP3对胃癌细胞中Bcl-2、Stat3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健脾类复方胃肠安(WCA)治疗胃癌与调控胃癌细胞中PTBP3等多基因表达相关的机制。方法:用稳定转染沉默PTBP3基因的人胃癌细胞株MKN45建立相应的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WCA高、低剂量组、5-FU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PTBP3基因以及WCA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细胞内PTBP3、Bcl-2和Stat3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在PTBP3沉默模型和未沉默模型中,WCA高、低剂量组和5-FU组瘤重均低于同模型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为0.000);PTBP3沉默模型瘤重低于未沉默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示:与未沉默模型比较,PTBP3沉默模型中,PTBP3、Bcl-2和Stat3基因的mRNA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BP3、Bcl-2和Stat3蛋白表达水平同样下调;PTBP3未沉默模型中,与生理盐水组比较,WCA高、低剂量组和5-FU组PTBP3、Bcl-2和Stat3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BP3、Bcl-2、Stat3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生理盐水组;在PTBP3沉默模型中,WCA高、低剂量组和5-FU组PTBP3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生理盐水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CA组Bcl-2、Stat3的mRNA表达均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蛋白表达水平也下调。结论:PTBP3可上调胃癌细胞中Bcl-2、Stat3基因的表达;WCA抑瘤机制与其下调MKN45细胞中PTBP3、Bcl-2、Stat3等多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BP3 STAT3 BCL-2 健脾 胃肠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益气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2
作者 孙波 王志敏 +2 位作者 沈静 余资笔 郑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8-521,共4页
目的:观察扶正健脾方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肿瘤科2011年2月—2013年12月共74例大肠癌晚期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37例,单纯化疗组37例。联合治疗组采用FOLFOX方案化疗联合扶正健脾方药治疗,单纯化疗组应用F... 目的:观察扶正健脾方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肿瘤科2011年2月—2013年12月共74例大肠癌晚期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37例,单纯化疗组37例。联合治疗组采用FOLFOX方案化疗联合扶正健脾方药治疗,单纯化疗组应用FOLFOX方案化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近期实体瘤疗效、脾虚证候积分、生存质量(KPS评分)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单纯化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6.2%和8.10%(P>0.0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3.8%和48.6%(P<0.01)。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脾虚证候积分明显下降(P<0.05),单纯化疗组则无明显改善(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KPS评分升高(P<0.05),单纯化疗组则无明显改善(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免疫细胞NK及CD3水平明显升高(P<0.05),CD8水平下降(P<0.05);单纯化疗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CD3、CD4、CD8、N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健脾方药联合化疗有明确稳定肿瘤、改善脾虚状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脾虚证 中西医结合疗法 健脾益气法 化学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患者脾虚证等级的计量诊断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朱莹杰 杨金坤 +1 位作者 郑坚 顾缨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57-1059,共3页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癌脾虚程度不同时,临床症征和血液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对建立脾虚证计量诊断方法进行探索。方法:采用中医症状积分法进行脾虚证等级分组,方差分析比较各组血液指标的差别,运用多类判别分析法建立进展期胃癌脾虚证等级判...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癌脾虚程度不同时,临床症征和血液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对建立脾虚证计量诊断方法进行探索。方法:采用中医症状积分法进行脾虚证等级分组,方差分析比较各组血液指标的差别,运用多类判别分析法建立进展期胃癌脾虚证等级判别函数。结果:289例患者中非脾虚证组99例,脾虚证组190例,其中轻度脾虚组120例,中度脾虚组70例,29项血液指标中有19项存在显著性差异,经过判别筛选,神疲乏力、食欲减退、食后腹胀、消瘦、水肿和白细胞数、血清白蛋白、碱性磷酸酶、IgG、α1球蛋白10个参数获选,由此建立进展期胃癌脾虚证等级判别函数式,对289份病例进行回代判别,有23例判错,总回代符合率达到92.0%,具有较为满意的判别效果。结论:应用中医症征和血液指标相结合的计量分析方法,具有判断中医证候等级程度的临床意义,为进展期胃癌脾虚证的计量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脾虚证 计量诊断 中医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为主中药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顾缨 金斗镇 杨金坤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11期2103-2105,共3页
目的从临床与实验的角度研究健脾为主中药“WCA-P”抗胰腺肿瘤的作用。方法临床部分回顾性收集34例接受健脾为主中药“WCA-P”治疗的病例,统计其1、3、5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实验部分选用胰腺癌裸小鼠皮下移植瘤为模型,分中、西及对照... 目的从临床与实验的角度研究健脾为主中药“WCA-P”抗胰腺肿瘤的作用。方法临床部分回顾性收集34例接受健脾为主中药“WCA-P”治疗的病例,统计其1、3、5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实验部分选用胰腺癌裸小鼠皮下移植瘤为模型,分中、西及对照组,计算3组实验鼠平均瘤重、平均瘤体积及抑瘤率。结果临床病例1年生存率47.12%,3年生存率21.48%,5年生存率13.43%;实验鼠中药组抑瘤率32.6%,西药组抑瘤率41.45%。结论提示健脾为主中药“WCA-P”治疗胰腺肿瘤具有确实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 胰腺肿瘤 生存率 抑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