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外科学开展互动式教学研究初探 被引量:3
1
作者 宋瑜 马绍尧 +2 位作者 李咏梅 李燕娜 陈红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1110-1112,共3页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中临床表象较丰富的学科,客观上具备开展互动式教学的基础。而传统的中医课堂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临床应用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吸取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精华,在中医传统临床教学实践中开展教学探索,...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中临床表象较丰富的学科,客观上具备开展互动式教学的基础。而传统的中医课堂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临床应用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吸取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精华,在中医传统临床教学实践中开展教学探索,作者初步阐述了互动式教学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可行性、有效性及临床实用性等实施要素及具体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式教学 课堂教学 中医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皮肤损害并存的二期梅毒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丹 李晓睿 +3 位作者 闫建汶 简婷 章发瑞 桑木旦曲珍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65-366,共2页
患者女,20岁。因双大腿、肛周及足底部泛发大小不等的丘疹及斑块,口腔及趾缝破溃2周,于2019年8月8日至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2周前双大腿内侧、外阴及肛周出现数个米粒大暗褐色丘疹,伴有轻度瘙痒,曾自行用指甲抠除部分皮损,... 患者女,20岁。因双大腿、肛周及足底部泛发大小不等的丘疹及斑块,口腔及趾缝破溃2周,于2019年8月8日至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2周前双大腿内侧、外阴及肛周出现数个米粒大暗褐色丘疹,伴有轻度瘙痒,曾自行用指甲抠除部分皮损,之后皮损陆续增多、增大,并逐渐形成多个花生大扁平斑块,遍及双侧腹股沟、外阴及肛周。患者双侧足底出现明显的红斑及鳞屑,舌下、咽部及趾缝间破溃。曾自行外用抗真菌药物(具体不详)于外阴部,疗效不佳。患者有性生活史,否认输血及吸毒史,其男友性生活史及既往史不详。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期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侧银屑病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晓睿 李咏梅 +4 位作者 宋瑜 李燕娜 冯国强 高尚璞 顾敏婕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6-97,共2页
1病历摘要患者男,18岁。因足趾甲下脓疱,腋下、腹股沟红斑、脱屑伴瘙痒2年,于2013年1月15日收入本科住院治疗。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左足第二趾趾甲下出现少量脓疱,甲周可见红斑、鳞屑。
关键词 银屑病 屈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湿止痒合剂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分析
4
作者 宋瑜 秦岭 +2 位作者 徐淼 李咏梅 马绍尧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948-949,共2页
目的以EASI评分结合实验室检查评价除湿止痒合剂治疗急性湿疹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湿疹(中医辨证属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除湿止痒合剂治疗组(A组)、咪唑斯汀对照组(B组),每组60例,分别观察各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 目的以EASI评分结合实验室检查评价除湿止痒合剂治疗急性湿疹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湿疹(中医辨证属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除湿止痒合剂治疗组(A组)、咪唑斯汀对照组(B组),每组60例,分别观察各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EASI评分、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瘙痒程度评分,并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IL-5水平.结果:(1)在EASI总评分上,A组总有效率为88.33%,B组总有效率为71.67%,A组疗效优于B组(P〈0.05).(2)在EASI单项评分上,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后两 组患者的皮损面积分、皮损形态分均有显著改善(P﹤0.01).A组皮损面积分更 低(P〈0.05),A、B两组在皮损形态评分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IL-5水平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除湿止痒合剂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湿热证急性湿疹患者的EASI积分,缩小皮损面积,改善皮损形态,降低血清IL-5的水平,是一种具有确切和稳定疗效的中药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湿疹 除湿止痒合剂 疗效评价 白介素-5(IL-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牡丹皮-丹参药对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孙思 程塞渊 +1 位作者 康砚澜 杨波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303-308,共6页
目的:本文借助计算机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牡丹皮、丹参治疗银屑病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将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平台筛选到的疾病和药对成分靶点取交集... 目的:本文借助计算机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牡丹皮、丹参治疗银屑病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将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平台筛选到的疾病和药对成分靶点取交集,获得交集靶点后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8.2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和“成分-靶点-通路”图,最后使用Schrodinger Maestro 11.8进行分子对接试验。结果:共得到牡丹皮、丹参治疗银屑病的活性成分58个和靶点95个,主要参与脂多糖应答、炎症反应、营养水平、氧化应激等方面的生物过程,调控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辅助性T17(Th17)细胞分化、缺氧诱导因子-1(HIF-1)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证实主要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亲和力高。结论:牡丹皮-丹参配伍可从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银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丹参 银屑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功能富集 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痤疮科普100问(一) 被引量:3
6
作者 马英 许阳 +7 位作者 李咏梅 吴艳 余霞 郑志忠 顾军 郭庆 简丹 鞠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4-247,共4页
该文内容涵盖痤疮临床发病机制到防治等6个部分共100个问题。第一部分主要包括了痤疮概述、痤疮病因及发生机制、痤疮临床表现与分级等共计35个问题,拟以通俗语言诠释痤疮临床诊治中的相关疑问,为广大基层皮肤科医师快速掌握痤疮诊治及... 该文内容涵盖痤疮临床发病机制到防治等6个部分共100个问题。第一部分主要包括了痤疮概述、痤疮病因及发生机制、痤疮临床表现与分级等共计35个问题,拟以通俗语言诠释痤疮临床诊治中的相关疑问,为广大基层皮肤科医师快速掌握痤疮诊治及规范化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科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部分:痤疮科普100问 被引量:2
7
作者 马英 许阳 +7 位作者 李咏梅 吴艳 余霞 郑志忠 顾军 郭庆 简丹 鞠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3-316,共4页
该文内容涵盖痤疮临床发病机制到防治等6个部分共100个问题。第一部分主要包括了痤疮概述、痤疮病因及发生机制、痤疮临床表现与分级等共计35个问题;第二部分内容主要为痤疮临床的中西医治疗,共计30个问题,拟以通俗语言诠释痤疮临床诊... 该文内容涵盖痤疮临床发病机制到防治等6个部分共100个问题。第一部分主要包括了痤疮概述、痤疮病因及发生机制、痤疮临床表现与分级等共计35个问题;第二部分内容主要为痤疮临床的中西医治疗,共计30个问题,拟以通俗语言诠释痤疮临床诊治中的相关疑问,为广大基层皮肤科医师快速掌握痤疮诊治及规范化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科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痤疮科普100问(三) 被引量:2
8
作者 马英 许阳 +7 位作者 李咏梅 吴艳 余霞 郑志忠 顾军 郭庆 简丹 鞠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67-371,共5页
该文内容涵盖痤疮临床发病机制到防治等6个部分共100个问题。第一部分主要包括了痤疮概述、痤疮病因及发生机制、痤疮临床表现与分级等,共计35个问题;第二部分主要包括了痤疮临床的中西医治疗等相关内容,共计30个问题;第三部分主要包括... 该文内容涵盖痤疮临床发病机制到防治等6个部分共100个问题。第一部分主要包括了痤疮概述、痤疮病因及发生机制、痤疮临床表现与分级等,共计35个问题;第二部分主要包括了痤疮临床的中西医治疗等相关内容,共计30个问题;第三部分主要包括了痤疮患者教育和科学护肤等内容,共计35个问题。拟以通俗语言诠释痤疮临床诊治中的相关疑问,为广大基层皮肤科医师快速掌握痤疮诊治及规范化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科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