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对NF-κB信号通路介导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郑烈 戴彦成 +4 位作者 张亚利 陈璇 戴悦婷 陈得良 唐志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85-1587,共3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结肠黏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特点的慢性非特异性疾病,原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NF-κB是一种核转录因子,参与多种炎症和免疫基因的转录与表达。笔者查阅近几年关于中医药通过6条信号通路...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结肠黏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特点的慢性非特异性疾病,原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NF-κB是一种核转录因子,参与多种炎症和免疫基因的转录与表达。笔者查阅近几年关于中医药通过6条信号通路介导核因子-κB(NF-κB)治疗UC的文献并进行了总结,旨在为今后研究中药治疗UC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NF-ΚB 中医药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试验的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季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99-302,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药作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其临床试验受到关注和重视。从现有已经报道的临床试验来看,须要在证候选择性、疾病评估标准、行为干预控制和疗效评价指标确立等关键问题...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药作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其临床试验受到关注和重视。从现有已经报道的临床试验来看,须要在证候选择性、疾病评估标准、行为干预控制和疗效评价指标确立等关键问题上形成共识。结合国内外研究新进展,对上述问题进行全面述评,期望为提高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试验的质量提供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中医疗法 临床试验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肝中医证候分类研究中多元统计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魏华凤 柳涛 +3 位作者 王淼 邢练军 郑培永 季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为如何选用多元统计方法用于中医证候分类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2次因子分析提取脂肪肝的基本证型,利用因子得分揭示基本证型的组合规律,结合聚类分析归纳出脂肪肝常见的复合证型。结果:脂肪肝的基本证型为肝肾不足、阴虚火旺、... 目的:为如何选用多元统计方法用于中医证候分类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2次因子分析提取脂肪肝的基本证型,利用因子得分揭示基本证型的组合规律,结合聚类分析归纳出脂肪肝常见的复合证型。结果:脂肪肝的基本证型为肝肾不足、阴虚火旺、肝郁脾虚、脾虚、脾虚湿阻、湿热内蕴、血瘀、痰湿内阻;基本证型组合形式以1~4个多见,病机较简单时,脾虚湿阻型最常见,病机较复杂时,肝肾不足型最常见;有13.6%的患者表现为无症状型,5.8%的患者表现为不可分类型,其余患者被聚为五型,分别为脾虚痰瘀互结11.5%、肝肾阴虚18.5%、脾虚痰湿中阻32.0%、脾虚湿热内蕴10.2%和肝郁脾虚湿阻8.3%。结论:将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种多元统计方法合理地结合应用,能对中医证候进行比较客观地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统计 证候分类 脂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体网分析理论的脂肪肝中医辨证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尹守乙 柳涛 +1 位作者 魏华凤 季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74-478,共5页
目的探讨脂肪肝中医证候的分类。方法运用整体网分析方法对SOM神经网络整理出的关系数据集进行整体网络结构分析,为脂肪肝的中医辨证提供参考依据。主要考量中心性用以评价各个症状在"辨证论治"中的重要程度;考量中心势用以... 目的探讨脂肪肝中医证候的分类。方法运用整体网分析方法对SOM神经网络整理出的关系数据集进行整体网络结构分析,为脂肪肝的中医辨证提供参考依据。主要考量中心性用以评价各个症状在"辨证论治"中的重要程度;考量中心势用以推测论证型的多寡和兼杂程度;考量分派指数用以推测理想辨证的可靠程度。结果脂肪肝疾病的中医辨证,较难得到单一的主证,辨证体系比较复杂,证型较多;脂肪肝辨证中较易出现兼杂证。结论基于症状与症状的关联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医证候的集群现象;提出脂肪肝的中医辨证标准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基于兼杂证型的调查研究数据,提取中医基本证候类型的思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辨证论治 整体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湿热型和脾气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肺功能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戴彦成 毕蓉蓉 +3 位作者 张亚利 郑烈 吴家玮 唐志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7-551,共5页
目的:基于传统中医学"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研究大肠湿热型和脾气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合并肺功能损伤的临床表现及其特征。方法:纳入91例UC患者,其中大肠湿热组46例,脾气虚弱组45例。调查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程、用... 目的:基于传统中医学"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研究大肠湿热型和脾气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合并肺功能损伤的临床表现及其特征。方法:纳入91例UC患者,其中大肠湿热组46例,脾气虚弱组45例。调查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程、用药史等人口学指标,肺部症状评分,疾病活动度指数,检查肠镜,胸部X摄片,检测肺功能指标包括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的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率(FEV1/FVC),50%用力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FEF50)、75%用力肺活量时呼气流速(FEF75),残气容积(RV)、肺总量(TLC)、残气容积与肺总量的比(RV/TL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肺一氧化碳弥散量/肺泡通气量(DLCO/VA)。结果:91例患者中,有咳嗽、气短、胸闷、咳痰等症状中1项或1项以上者68例(74.7%);其中大肠湿热组比脾气虚弱组更多出现咳嗽、气短、胸闷肺部症状病例。77例出现通气、换气肺功能指标1项或多项异常(84.6%)。大肠湿热组大气道功能指标FEV1和FEV1/VC值低于脾气虚弱组(分别P〈0.05,P〈0.01);大肠湿热组小气道功能指标FEF50和FEF75明显低于脾气虚弱组(均P〈0.01);脾气虚弱组残气功能指标RV、TLC和RV/TLC显著高于大肠湿热组(分别P〈0.01、P〈0.01和P〈0.05)。结论:UC具有较高的并发肺部症状、胸部影像学异常和肺功能指标异常发生率,大多数病例存在通气、换气肺功能指标异常。大肠湿热组比脾气虚弱组更多出现肺部症状。大肠湿热组倾向于出现大气道和小气道功能损伤,而脾气虚弱组易于表现为残气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肺功能 肺与大肠相表里 大肠湿热型 脾气虚弱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飞利肝宁胶囊改善高脂饮食联合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6
作者 宋海燕 毛志敏 +5 位作者 杨丽丽 张莉 葛迎利 柳涛 刘平 季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96-200,共5页
目的研究当飞利肝宁胶囊对高脂饮食联合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ASH模型组和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组。正常组大鼠喂食普通饲料,模型和治疗组给予高脂... 目的研究当飞利肝宁胶囊对高脂饮食联合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ASH模型组和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组。正常组大鼠喂食普通饲料,模型和治疗组给予高脂饲料,治疗组同时每天予当飞利肝宁胶囊灌胃干预。8周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腹腔注射CCl4,48 h后处死并收集血清和肝脏组织。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血清ALT、AST、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TBil)、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并计算HOMA指数,以及血清脂联素和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肝组织油红O染色显示,模型组出现大面积小叶内肝细胞脂肪变性,HE染色同时显示出肝细胞气球样变性和炎性细胞浸润,而治疗组肝细胞脂肪变性、气球样变和炎性浸润明显减轻。模型组血清ALT、AST、LDH、TG、LDL、FFA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HOMA指数和肝组织TNFα含量也显著升高(P<0.05),血清脂联素含量明显下降;治疗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当飞利肝宁胶囊对高脂饮食联合CCl4诱导的大鼠NASH具有显著防治作用,对脂联素、TNFα表达水平的调节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是其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非酒精性 当飞利肝宁胶囊 胰岛素抵抗 脂联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评估和管理指南》摘译 被引量:10
7
作者 柳涛 张莉(译) +1 位作者 范建高 季光(审校)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2036-2038,共3页
该指南的推荐代表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的观点,并且是基于可用证据、认真考虑后得出的意见。在临床实践判断时,期望专业人员充分考虑这份指南,结合个人需求、倾向(偏好)和对患者或者使用者的价值。指南的建议不是强... 该指南的推荐代表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的观点,并且是基于可用证据、认真考虑后得出的意见。在临床实践判断时,期望专业人员充分考虑这份指南,结合个人需求、倾向(偏好)和对患者或者使用者的价值。指南的建议不是强制性的,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并与患者或其监护人协商而制订合适的医疗策略。如果地区的个体医护人员或者他们的患者有意愿使用该指南,当地的医疗决策者有责任支持和帮助该指南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大不列颠 诊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治则中药复方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uPA纤溶途径的调控 被引量:3
8
作者 陈珺明 安德明 +3 位作者 柳涛 邢练军 郑培永 季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5期952-955,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治则中药复方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uPA-纤溶酶-MMP级联反应纤溶途径的调控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造模组,造模组1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二至丸组、失笑散组及合方组。各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 目的:研究不同治则中药复方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uPA-纤溶酶-MMP级联反应纤溶途径的调控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造模组,造模组1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二至丸组、失笑散组及合方组。各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4周末处死大鼠。观察一般情况、肝功能(ALT、AST、ALP、TB il)、肝组织病理、W estern印迹法检测肝组织uPA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肝组织MMP-2、MMP-9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3个复方均能降低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P、ALT、AST水平(P<0.01),失笑散及合方能降低TB il(P<0.01);合方改善ALP、ALT优于两个复方。3个复方均能不同程度地减轻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程度(P<0.01),合方优于两个复方。3个复方均能显著提高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uPA、MMP-2、MMP-9的表达(P<0.01),合方对上述环节的调控优于两个复方。结论:不同治则中药复方均能改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减轻纤维化程度,合方作用优于两个复方,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上调uPA、MMP-2、MMP-9,从而调控uPA-纤溶酶-MMP级联反应纤溶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 二至丸 失笑散 药效学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认识探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吴璐一 郑培永 +1 位作者 唐志鹏 季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9期1932-1933,共2页
受中西方文化影响,中西医对各类疾病的认识存在着较大差异。以溃疡性结肠炎为例,通过对中西医诊断、治疗,以及药物应用和研究的实践,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理论体系与临床诊治的差异性,以期通过中西医交融,提高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诊断和... 受中西方文化影响,中西医对各类疾病的认识存在着较大差异。以溃疡性结肠炎为例,通过对中西医诊断、治疗,以及药物应用和研究的实践,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理论体系与临床诊治的差异性,以期通过中西医交融,提高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西医 认识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统文化“和”的思想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戴彦成 张亚利 +1 位作者 张仁岭 唐志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611-2613,共3页
"中和"思想是中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理念,"中和"思想也体现在祖国医学中。理解"和"的思想,把握"和法"的内涵,从遣方用药,疾病与饮食、心理、自然关系、社会关系的相对和谐入手,对防治溃疡... "中和"思想是中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理念,"中和"思想也体现在祖国医学中。理解"和"的思想,把握"和法"的内涵,从遣方用药,疾病与饮食、心理、自然关系、社会关系的相对和谐入手,对防治溃疡性结肠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法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肝活血方及其拆方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肝组织P-ERK NF-κB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1
11
作者 邢练军 吴涛 +3 位作者 柳涛 王淼 郑培永 季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0期2085-2088,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清肝活血方及其拆方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肝组织P-ERK、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清肝活血方及其拆方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Cl4组、造模组,造模组采用复合因素复制酒精性肝病模型。4... 目的:通过研究清肝活血方及其拆方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肝组织P-ERK、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清肝活血方及其拆方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Cl4组、造模组,造模组采用复合因素复制酒精性肝病模型。4周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清肝方组、活血方组、清肝活血方组。各中药组予相应中药灌胃2周。观察肝功能、肝脏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P-ERK、NF-κB蛋白表达。结果:清肝活血方及其拆方均可明显改善模型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及炎症程度,清肝活血方优于拆方。清肝活血方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ALT水平,拆方无明显作用;清肝活血方及其拆方均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AST水平及肝组织P-ERK、NF-κB蛋白表达。结论:清肝活血方及其拆方可通过抑制肝组织P-ERK、NF-κB表达发挥对酒精性肝病的防治作用,清肝活血方的作用优于拆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肝活血方 清肝方 活血方 酒精性肝病 P—ERK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