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哮喘动物模型构建研究
1
作者 杨迪 鹿振辉 +6 位作者 蒋雨薇 李翠 马子风 王钰 陈林锦 陆天逊 崔洁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7-478,共12页
目的构建能够重现重症哮喘临床表型的动物模型。方法使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联合IL-33或不同剂量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探索构建重症哮喘小鼠模型。造模后通过肺功能、炎症细胞数量及肺组织病理,评估模型。通过GEO数... 目的构建能够重现重症哮喘临床表型的动物模型。方法使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联合IL-33或不同剂量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探索构建重症哮喘小鼠模型。造模后通过肺功能、炎症细胞数量及肺组织病理,评估模型。通过GEO数据库筛选重症哮喘患者的关键基因,对构建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OVA叠加IL-33或LPS(5μg)相较OVA哮喘模型能够显著增加气道阻力,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数量,加重肺组织病理损伤。在构建的重症哮喘模型中重症哮喘的关键基因表达情况与临床重症哮喘患者一致。结论OVA联合IL-33或LPS(5μg)可用于构建重症哮喘的实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卵清蛋白 重症哮喘 IL-33 GEO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增效减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真 邱磊 +6 位作者 黄星 陈佳骏 邓傲竹 李烨 郑鑫蓥 鹿振辉 王蕾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559-3566,共8页
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亚型,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前列。放射治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辐射抗性的存在和放疗带来的不良事件,严重影响了放疗效果和进程。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中药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 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亚型,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前列。放射治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辐射抗性的存在和放疗带来的不良事件,严重影响了放疗效果和进程。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中药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协同增效减毒优势,兼具提高抗肿瘤效果和减少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中药 放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增效 减毒 放射性损伤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放疗模式下放射性肺炎病证结合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3
作者 郑鑫蓥 张惠勇 +5 位作者 王蕾 黄星 邱磊 张顺先 方庆亮 鹿振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4-1071,共8页
目的 构建、评价并验证中医证素参与的调强放疗模式下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RP)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57例行调强放疗的局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总人群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使用Lasso-Logistic回... 目的 构建、评价并验证中医证素参与的调强放疗模式下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RP)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57例行调强放疗的局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总人群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使用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通过Nomogram可视化,对模型进行评价及验证。结果 预测模型中包含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肿瘤分期(OR=6.576;P=0.003)、位置(OR=2.935;P=0.016)、患侧肺平均肺部照射剂量(Mean lung dose,MLD)(OR=1.001;P<0.001)和阴虚(OR=3.861;P=0.003)。基于上述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可视化,训练集和验证集的C指数分别为0.865和0.867,两组校准曲线的拟合度较好并具有一定的临床有用性。结论 基于中西医临床要素,肿瘤分期、位置、患侧肺MLD和阴虚构建的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2级RP发生,为临床筛查高风险患者和进一步改进治疗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模型 非小细胞肺癌 调强放疗 放射性肺炎 证候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IMA模型的建立及对中国肺结核月报告例数的预测效果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顺先 邱磊 +4 位作者 张少言 李翠 胡骏 田黎明 鹿振辉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614-620,共7页
目的建立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并对全国(不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下同)肺结核月报告患者例数进行预测效果研究,为肺结核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 目的建立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并对全国(不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下同)肺结核月报告患者例数进行预测效果研究,为肺结核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疾病监测》杂志公布的我国每月甲、乙、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简介,搜集2006年1月至2019年8月全国肺结核月报告患者例数。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以2006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全国肺结核月报告患者例数为基础建立时间序列,初步识别和定阶ARIMA模型类型;再以满足模型简洁、ARIMA模型各参数[包括自回归法(AR),平均移动法(MA),季节自回归法(SAR),季节移动平均法(SMA)]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以及P>0.05的模型总体检验指标(Ljung-Box Q值)、最大平稳决定系数(R2)、最小整体模型的标准化贝叶斯信息准则值(NBIC)、最小均方根误差(RMSE)为标准筛选几种ARIMA模型;继而以2019年1—8月报告患者例数作为验证数据,参照预测值相对误差越小模型越优的原则筛选出最小相对误差的模型为最优模型;最后再以该模型预测我国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肺结核月报告患者例数。结果根据2006—2018年每年的全国肺结核月报告患者例数为基础建立时间序列,确定需拟合ARIMA(p,d,q)或ARIMA(p,d,q)×(P,D,Q)模型。以Ljung-Box Q值所对应的P值均>0.05、模型简洁、模型各参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筛选出12个基本模型,然后再以R2最大的模型[ARIMA(1,0,1)(0,1,1)12,R2=0.707]、RMSE最小的模型[ARIMA(0,1,2)(0,1,1)12,RMSE=9147.85]、NBIC最小的模型[ARIMA(0,1,1)(0,1,1)12,NBIC=18.355]、Ljung-Box Q值最小的模型[ARIMA(1,1,1)(0,1,1)12,Ljung-Box Q=8.797]作为备用模型,预测2019年1—8月中国肺结核月报告患者例数,并与实际的月报告患者例数进行比较,确定预测平均相对误差最小(0.55%)、MA(1)=0.875(t=19.243,P<0.001)、SMA(1)=0.876(t=7.596,P<0.001)、Ljung-Box Q=9.876(df=16,P=0.873)的ARIMA(0,1,1)(0,1,1)12模型为最优模型。再以该模型预测我国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肺结核月报告患者例数,其中2020年1—12月患者总计1025863例,平均每月85489例。结论ARIMA(0,1,1)(0,1,1)12模型对预测中国肺结核月报告患者例数方面效果较好,但应注意模型的建立和预测是个动态变化过程,需不断根据积累的数据进行调整,从而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疾病报告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模型 统计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探讨肠道菌群与肺结核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费婉婉 鹿振辉 +3 位作者 黄星 李翠 张惠勇 蒋雨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500-504,共5页
肺结核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疾病,肠道菌群紊乱是肺结核的常见合并症。肠道菌群紊乱会加重肺结核的病理损伤。从中医病机角度,二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经络理论、津液理论及气机升降理论。从生物学机制角度,肠道菌群可... 肺结核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疾病,肠道菌群紊乱是肺结核的常见合并症。肠道菌群紊乱会加重肺结核的病理损伤。从中医病机角度,二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经络理论、津液理论及气机升降理论。从生物学机制角度,肠道菌群可通过调节宿主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产生抗结核作用的代谢产物以限制肺结核进展;肺结核导致的肠道菌群改变或与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相关;抗结核药物治疗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或与药物杀菌性相关。肠道菌群的相关疗法对肺结核诊疗具有一定临床价值。通过增加肠道益生菌、粪菌移植、合理使用抗结核药物、改善饮食结构等方法可调节肠道菌群以达到辅助治疗肺结核的目的。本文中,笔者将结合既往文献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中国传统 胃肠道 细菌 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中药组方“芩部丹”治疗肺结核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庄丽 马子风 +4 位作者 蒋雨薇 黄星 张惠勇 鹿振辉 吴显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73-283,共11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中药组方“芩部丹”治疗肺结核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黄芩、百部及丹参的药物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结合GeneCards、OMIM、TTD及DrugBank数据库搜索肺结核的相关...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中药组方“芩部丹”治疗肺结核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黄芩、百部及丹参的药物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结合GeneCards、OMIM、TTD及DrugBank数据库搜索肺结核的相关基因靶点。基于Uniprot数据平台对靶点的基因名称进行整理与规范,在STRING 11.0数据平台上生成“芩部丹”治疗肺结核的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利用DAVID 6.8平台对靶点进行功能富集与通路分析,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对“芩部丹”治疗肺结核的成分、作用靶点、信号通路进行分析与网络构建。结果:最终筛选到的“芩部丹”有效化学成分共计116个,作用靶点含有199个。“芩部丹”治疗肺结核的核心活性成分有木犀草素、汉黄芩素、黄芩素、刺槐素、刺芒柄花素、β-谷甾醇、7-甲氧基-3-甲基-2,5-二羟基-9,10-二氢菲,涉及到潜在靶点82个,关键的作用靶点有TP53、IL6、AKT1、VEGFA、EGFR、PTGS2、JUN、CASP3、STAT3、TNF。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生物学过程373条,分子功能66条,细胞组分39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108条信号通路,关系最密切的为TNF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P值均<0.001),其余包括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及结核病(P值均<0.001)。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解释了中药组方“芩部丹”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肺结核治疗机制,为后期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中草药 数据挖掘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隐球菌泰坦细胞形成机制与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显伟 陈佳骏 +5 位作者 胡转楠 田丽 周伟 邱磊 张少言 鹿振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8-512,共5页
新型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是能感染人类的一类致病真菌。宿主肺部吸入环境中的隐球菌孢子或者干燥的酵母样细胞引起感染[1]。在免疫正常的人体中,隐球菌细胞可保持较长时间的潜伏状态,而在免疫受损的情况下,隐球菌可以形成肺部感染,进而... 新型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是能感染人类的一类致病真菌。宿主肺部吸入环境中的隐球菌孢子或者干燥的酵母样细胞引起感染[1]。在免疫正常的人体中,隐球菌细胞可保持较长时间的潜伏状态,而在免疫受损的情况下,隐球菌可以形成肺部感染,进而播散到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致命的脑膜炎[2]。在免疫功能不全的感染患者中,大部分病例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隐球菌 泰坦细胞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诊断与治疗肺结核:临床应用现状及前景
8
作者 樊雅欣 张惠勇 +6 位作者 苏奔 张少言 张世界 周雷 张顺先 鹿振辉 邱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57-1960,共4页
肺结核(PTB)胸部CT表现具有多时相、多形态复合特征,可指导临床诊断PTB及评估疗效。影像组学对于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PTB、判断病程、预测耐药性及评估疗效等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围绕CT影像组学用于临床诊疗PTB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
关键词 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深度学习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多药肺结核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潘辰慧 张顺先 +7 位作者 张少言 邱磊 周伟 吴显伟 吴定中 张惠勇 肖和平 鹿振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40-1047,共8页
目的评估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标准长疗程方案治疗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国23个省(市)的22个结核病哨点医院和1个三级综合医院接受标准长疗程方案治疗的332例MDR-PTB患者,对其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 目的评估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标准长疗程方案治疗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国23个省(市)的22个结核病哨点医院和1个三级综合医院接受标准长疗程方案治疗的332例MDR-PTB患者,对其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332例MDR-PTB患者中,治疗成功196例(59.04%),失败76例(22.89%),失访33例(9.94%),死亡12例(3.61%),转诊15例(4.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OR=0.342,95%CI 0.169~0.690)、MDR-PTB病程≥1年(OR=0.297,95%CI 0.108~0.815)、不规则治疗(OR=0.429,95%CI 0.197~0.934)、治疗前有空洞(OR=0.073,95%CI 0.026~0.207)、第3个月末痰培养阳性(OR=0.161,95%CI 0.072~0.358)是治疗失败的预测因素,第6个月末空洞闭合(OR=15.723,95%CI 5.690~43.444)是治疗成功的预测因素。结论年龄、MDR-PTB病程、不规则治疗、第3个月末痰培养结果、治疗前有无空洞、第6个月末空洞闭合是MDR-PTB转归的影响因素。在MDRPTB的治疗初期,第3个月末痰培养结果、CT影像特征等对治疗结果有重要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分枝杆菌 结核 耐多药 治疗结果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异烟肼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突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田丽 周伟 +4 位作者 黄星 吴显伟 张惠勇 鹿振辉 张少言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54-361,共8页
目的:明确中国异烟肼(INH)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突变的分子特征。方法: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检索有关中国结核分枝杆菌耐INH基因突变的研究文献,对纳入文献的突变基因的突变位点、突变类型,以及氨基酸改变数量等信息... 目的:明确中国异烟肼(INH)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突变的分子特征。方法: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检索有关中国结核分枝杆菌耐INH基因突变的研究文献,对纳入文献的突变基因的突变位点、突变类型,以及氨基酸改变数量等信息进行整合分析。结果:共纳入69篇中英文文献,共6393株INH耐药结核分枝杆菌。95.71%(6119/6393)检测到基因突变或缺失,其中katG、inhA、aphC突变数量最多,分别占77.57%(4959/6393)、15.20%(972/6393)、3.69%(236/6393)。单基因单位点突变占87.80%(5613/6393),联合突变占12.20%(780/6393)。katG315突变占INH耐药菌株总数的56.22%(3594/6393),katG463突变占10.03%(641/6393),inhA15突变占10.10%(646/6393)。突变形式最常见的是C→T,占10.03%(641/6393)。结论:中国INH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突变基因最多的是katG、inhA、ahpC,突变密码子最多的是katG315、katG463、inhA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异烟肼 抗药性 结核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再评价 被引量:11
11
作者 马改霞 田黎明 +5 位作者 王钰 邱磊 薛玲娜 鹿振辉 张惠勇 郭晓燕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95-100,共6页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文献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进行再评价研究。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万方、CNKI和VIP数据库,收集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系统评价/Met...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文献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进行再评价研究。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万方、CNKI和VIP数据库,收集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8月。采取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初步筛选出30篇文献,排除重复发表的15篇文献和非耐多药肺结核的10篇文献,最终纳入5篇文献进行研究。采用AMSTAR量表和GRADE分级评价系统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5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获得8个结局指标,分别为痰菌阴转率、肺部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中医证候改善率、治愈率、复发率、治疗有效率。纳入文献均采用中药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进行比较。AMSTAR量表评分显示,3篇分值为6分,属于中等质量;1篇分值为7分,1篇分值为9分,属于高质量。GRADE分级显示,5篇文献的8个结局指标中有1篇痰菌阴转率结局指标证据质量为极低级,其余17个指标为中级(3个)或低级(14个)。5篇文献描述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可提高强化期和巩固期的痰菌阴转率及肺部病灶吸收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空洞闭合率,不良反应率相对较低。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其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为中高级,但结论的证据强度较低,需加强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中国传统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META分析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肺结核月报告死亡病例数的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的建立及预测 被引量:7
12
作者 庄丽 鹿振辉 +5 位作者 岑俊 马子风 李翠 蒋雨薇 张惠勇 张顺先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75-380,共6页
目的:分析我国肺结核月报告死亡病例数的变化趋势以建立及确定最佳预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方法:搜集《疾病监测》杂志发布的2010—2020年全国(不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下同)每... 目的:分析我国肺结核月报告死亡病例数的变化趋势以建立及确定最佳预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方法:搜集《疾病监测》杂志发布的2010—2020年全国(不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下同)每月报告的肺结核死亡病例数,共计报告21055例。以2010—2018年数据作为建模数据库组成时间序列并拟合ARIMA模型。以2019年和2020年每月报告的实际数据作为验证数据库,对ARIMA模型进行筛选与评价,选择出最佳模型并预测2021年1—12月我国肺结核月报告死亡病例数。结果:基于2010—2018年我国肺结核月报告死亡病例数构建模型,经参数评估与整体诊断初步筛选出3个备选模型,即平稳决定系数最大(R^(2)=0.589)的ARIMA(0,1,1)(1,1,0)_(12)模型、均方根误差值最小(RMSE=24.572)的ARIMA(0,1,2)模型和标准化贝叶斯信息准则值最小(NBIC=6.517)的ARIMA(0,1,1)模型。运用备选模型预测2019年和2020年我国肺结核月报告死亡病例数并与实际数据相比较,筛选出最优预测模型为ARIMA(0,1,1),其预测2019年和2020年数据的相对误差分别为6.56%(147/2241)和58.52%(910/1555)。以ARIMA(0,1,1)模型预测2021年1—12月我国肺结核死亡病例数约为2542例,平均月报告死亡病例数为212例。结论:ARIMA模型的短期预测效果较好,可用于预测近期我国肺结核月报告死亡病例数,但在预测远期或受到较大因素影响年份的数据时效果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死亡 模型 统计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多药肺结核治愈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小钰 邱磊 +7 位作者 张顺先 张少言 周伟 吴显伟 吴定中 张惠勇 肖和平 鹿振辉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1028-1036,共9页
目的:分析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MDR-PTB)患者治愈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搜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来自全国15个省份的18家医院的经长程(18~24个月)化疗方案(6Am-Lfx-P-Z... 目的:分析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MDR-PTB)患者治愈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搜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来自全国15个省份的18家医院的经长程(18~24个月)化疗方案(6Am-Lfx-P-Z-Pto/18Lfx-P-Z-Pto;Am:阿米卡星,Lfx:左氧氟沙星,P:对氨基水杨酸钠,Z:吡嗪酰胺,Pto:丙硫异烟胺)治愈并随访3年的600例MDR-P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临床信息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慢性病病史、结核病病史(接受本长疗程化疗方案前)、治疗用药情况,以及痰涂片、痰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胸部CT扫描、血常规、血红细胞沉降率、尿常规、肝肾功能等资料。分析MDR-PTB患者治愈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复发危险因素对MDR-PTB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600例研究对象,治愈后随访3年,发现有40例复发,复发率为6.7%(40/600;95%CI:4.9%~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红细胞沉降率升高[OR(95%CI)=2.705(1.136~6.444)]、总胆红素水平升高[OR(95%CI)=5.329(1.408~20.170)]、尿蛋白水平升高[OR(95%CI)=5.642(1.650~19.292)]、尿糖水平升高[OR(95%CI)=5.333(1.357~20.954)]、使用环丝氨酸[OR(95%CI)=11.771(3.920~35.347)]、肺结核初次诊断到MDR-PTB初次诊断时间≥1年[OR(95%CI)=8.730(2.710~28.119)]、有空洞[OR(95%CI)=32.806(6.096~176.557)]是MDR-PTB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以logistic回归分析总体模型为检验变量时,曲线下面积最大(0.932)。结论:应重点关注血红细胞沉降率、总胆红素水平、尿蛋白水平、尿糖水平高于正常值范围,以及肺结核初次诊断到MDR-PTB初次诊断时间≥1年和合并空洞MDR-PTB患者的治疗和随访,并合理规范使用环丝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药性 多药 复发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