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自噬影响巨噬细胞极化在脓毒症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齐璐瑶 邢基祥 +2 位作者 欧阳冰清 李芸峰 雷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0-731,共12页
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特点,发病机制复杂,可触发连锁的免疫反应,且暂无特效药物。其治疗多采用抗生素、血流动力学管理、机械通气等西医支持治疗,但随着免疫连锁反应的出现,患者对继发... 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特点,发病机制复杂,可触发连锁的免疫反应,且暂无特效药物。其治疗多采用抗生素、血流动力学管理、机械通气等西医支持治疗,但随着免疫连锁反应的出现,患者对继发感染的易感性显著增加,极易发展为脓毒症休克,预后较差。国际共识提出,在脓毒症确诊后的48 h内启动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动态监测可有效减缓脓毒症进程。大量研究指出,巨噬细胞作为先天免疫系统抵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可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与细胞因子的激活比例,在多种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线粒体自噬作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在炎症信号传导的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一方面,在炎症风暴期,促进线粒体自噬可减轻脓毒症难以控制的感染和过度炎症;另一方面,在免疫抑制期,抑制线粒体自噬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清除细菌并提高患者存活率。中医作为祖国传统医学,其“治未病”的思想传承与现行脓毒症专家共识中“预防与阻断”的理念不谋而合。中药饮片提取物、中药复方及针灸等中医药治疗手段,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通里攻下的治法入手,双向调节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诱导激酶1、帕金森-E3泛素连接酶、轻链3、p62等的水平,动态调节巨噬细胞M1与M2的比例,达到预防、阻断甚至逆转脓毒症病情进展的效果,为脓毒症治疗提供一个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线粒体自噬 巨噬细胞极化 免疫调节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家经验研究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证治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洪靖 赵河通 +2 位作者 余宋 耿欢 翟笑枫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41-946,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以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一线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国内中医界对COVID-19的研究理论呈现百家争鸣的态势,本文梳理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医药专家对COVID-19病名、病性、病机、治则治法、方药等的主要观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以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一线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国内中医界对COVID-19的研究理论呈现百家争鸣的态势,本文梳理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医药专家对COVID-19病名、病性、病机、治则治法、方药等的主要观点,并进行了总结分析。大多数中医药专家认为COVID-19属于“湿毒疫”,“湿毒”是COVID-19的病理核心,在病机中有着重要地位,但也有中医药专家提出从“火热”“气不摄津”“温热”等角度探讨COVID-19病机。除此之外,对COVID-19的病位、病性,中医药专家们亦都有自己独到的观点,直接影响到COVID-19的治则治法和选方用药。我们对目前研究尚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1)要从疾病的发生、发展全过程把握病机;(2)从“三因制宜”角度辨别其病机同中有异;(3)不可忽视瘀血在疾病转归中的重要作用;(4)中医药辨治还要实现主观性与客观化、个性化与标准化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病 专家经验 中医药证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超声指导肺康复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姚玉龙 刘愿 +1 位作者 许开亮 雷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指导下行肺康复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随机分组法将重症肺炎患者56例分成对照组(n=28例)和治疗组(n=28例)。对照组进行经验性肺康复,治疗组在肺部超声指导下进行肺康复。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指导下行肺康复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随机分组法将重症肺炎患者56例分成对照组(n=28例)和治疗组(n=28例)。对照组进行经验性肺康复,治疗组在肺部超声指导下进行肺康复。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氧合指数(Pa O2/Fi O2)等辅助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治疗组WBC、CRP、PCT下降时间提前,下降速度更快,治疗组入住ICU时间较对照组缩短,28 d病死率和90 d病死率更低(P<0.05)。结论:康复治疗师在肺部超声指导下给重症肺炎患者进行肺康复,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肺部超声 肺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与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4
作者 齐璐瑶 邢基祥 +5 位作者 王广东 欧阳冰清 冯文涛 楼丽虹 王海阔 雷鸣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7-667,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albumin-corrected anion gap,ACAG)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短期至长期死亡结局之间的关联。方法:这项回顾性研究基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albumin-corrected anion gap,ACAG)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短期至长期死亡结局之间的关联。方法:这项回顾性研究基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MIMIC)-Ⅳ,将诊断为AP并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成人患者纳入了研究,通过COX回归风险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卡普兰-迈耶(Kaplan-Meier,K-M)生存曲线分析、限制性立方样条以及亚组分析判断ACAG对AP患者死亡结局的预测能力。结果:本研究共入组444例患者,根据入院后28 d的患者死亡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412例)及死亡组(32例),入院后28 d死亡率为7.2%。多因素COX回归显示ACAG是AP患者入院28 d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HR=1.18;95%CI=1.05~1.32),而在90 d(HR=1.05,95%CI=0.97~1.14),180 d(HR=1.01,95%CI=0.94~1.09)和1年(HR=1.02,95%CI=0.95~1.10)的预后判断能力上,ACAG并不能作为AP患者死亡结局的独立预测因子。ROC曲线分析显示ACAG预测28 d死亡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32(95%CI=0.632~0.832),优于AG[AUC=0.665(95%CI=0.550~0.781)]和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AUC=0.655(95%CI=0.550~0.761)],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score,SOFA)相近[AUC=0.745(95%CI=0.651~0.838)]。根据ROC曲线得出ACAG的最佳界值为21.375。将ACAG以21.375分为高值组与常值组,K-M分析显示ACAG高值患者死亡率高于ACAG常值患者(P<0.001)。亚组分析显示结果稳定。结论:ACAG可作为AP患者入院后28 d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其检验效能优于AG及ALB,与SOFA相近,但与AP患者90 d、180 d,1年死亡结局的相关性并不具有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 急性胰腺炎 预后 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 回顾性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铈纳米通过抗炎和抗氧化缓解急性胰腺炎
5
作者 欧阳冰清 杨海南 +5 位作者 齐璐瑶 叶钟鸣 楼丽虹 游丽娇 许开亮 雷鸣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53-1260,共8页
目的:探讨氧化铈纳米颗粒(cerium oxide nanoparticles,CeO_(2)NPs)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保护作用的机制,聚焦在其抗氧化和抗炎特性。方法: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和动态光散射(dynam... 目的:探讨氧化铈纳米颗粒(cerium oxide nanoparticles,CeO_(2)NPs)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保护作用的机制,聚焦在其抗氧化和抗炎特性。方法: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和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对CeO_(2)NPs进行表征验证。体外实验运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流式细胞术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验证CeO_(2)NPs防止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作用。体内实验将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AP组、AP+CeO_(2)组、SAP组和SAP+CeO_(2)组,探究CeO_(2)NPs缓解AP小鼠炎症和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结果:CeO_(2)NPs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TEM显示其粒径为(50±4)nm。体外实验结果显示,CeO_(2)NPs通过减轻脂质过氧化和维持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减少腺泡细胞凋亡。体内实验结果显示,CeO_(2)NPs降低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和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这一结果可能与IKK/P53/bcl-2通路的调控相关。CeO_(2)NPs减少活性氧产生并通过调节Nrf-2信号通路增强了抗氧化反应。结论:CeO_(2)NPs通过调控IκB激酶/肿瘤蛋白p53/B细胞淋巴瘤-2(IκB kinase/tumor protein p53/B-cell lymphoma 2,IKK/P53/bcl-2)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信号通路发挥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对AP具有良好的治疗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铈纳米 急性胰腺炎 炎症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外肺水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姚玉龙 雷鸣 李文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3015-3019,共5页
血管外肺水(EVLW)即肺血管腔以外的液体,能够反映各种类型肺水肿的严重程度,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常用的监测指标,其不仅可作为评价肺病理生理的重要监测指标,也能评估危重患者循环状态,判断重症患者预后,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血管外肺水(EVLW)即肺血管腔以外的液体,能够反映各种类型肺水肿的严重程度,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常用的监测指标,其不仅可作为评价肺病理生理的重要监测指标,也能评估危重患者循环状态,判断重症患者预后,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评估EVLW的方法较多,如何正确监测EVLW对重症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为加深对EVLW监测的理解,本文就目前EVLW的监测方法进行介绍,着重比较其原理、方法、局限性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肺水 监测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通气评分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管外肺水的价值 被引量:13
7
作者 姚玉龙 雷鸣 +1 位作者 李文放 林兆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肺通气评分在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 d内治疗好转的32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入科时及...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肺通气评分在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 d内治疗好转的32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入科时及7 d后的肺通气总评分、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氧合指数(PaO_2/FiO_2)、中心静脉压(CVP)。研究肺通气总评分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EVLWI、氧合指数、CVP的相关性。结果经入科后治疗好转的ARDS患者与入科时比较,入科7 d后APACHEⅡ评分、肺通气总评分、EVLWI均下降,氧合指数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肺通气总评分与APACHEⅡ评分、EVLWI、CVP呈正相关(r=0.95、0.95、0.64,P均<0.01),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0.94,P<0.01)。结论肺部超声肺通气评分能有效评估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可作为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监测手段中除脉波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Pi CCO)以外的有效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肺通气评分 血管外肺水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8
作者 蔡文君 吴小妹 +3 位作者 雷鸣 钱义明 赵雷 冯文涛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1214-1217,共4页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比较常见的院外肺部炎性疾病之一,随着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体的耐药率的上升,以及病患梯度的范围增加,CAP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死亡率日益增高,导致医疗资源消耗巨...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比较常见的院外肺部炎性疾病之一,随着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体的耐药率的上升,以及病患梯度的范围增加,CAP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死亡率日益增高,导致医疗资源消耗巨大。目前临床上CAP的患者主要依靠经验性治疗。正确选择抗生素、减少病原体的耐药率,优化肺部炎症疾病的医疗方案,提高CAP临床治愈率已经成为临床医生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中药制剂具有广谱抗菌、调节免疫、不易耐药、简便价廉等特点,是解决上述难题的一个很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西医现状 致病性 耐药性 病因病机 中医辨证论治 中药制剂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spase-1细胞焦亡信号通路探讨栀子苷对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游丽娇 杨小芳 +4 位作者 耿欢 孟佳磊 马宇慧 雷鸣(指导) 王韫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574-1578,共5页
目的:探讨栀子苷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 Caspase-1细胞焦亡经典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LPS诱导RAW264.7细胞构建炎症模型,以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20、40、80μmol/L栀子苷干预细胞24 h。乳酸脱氢酶(LDH)细胞释放法... 目的:探讨栀子苷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 Caspase-1细胞焦亡经典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LPS诱导RAW264.7细胞构建炎症模型,以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20、40、80μmol/L栀子苷干预细胞24 h。乳酸脱氢酶(LDH)细胞释放法检测细胞LDH释放;碘化丙啶(PI)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存活情况;检测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IL-18、IL-1β、TNF-α和IL-6分泌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LRP3、Caspase-1、GSDMD、IL-18和IL-1β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RAW264.7细胞中LDH释放量明显升高(P<0.01),细胞形态学观察到有大量细胞被PI染色,细胞上清中IL-1β、IL-18、TNF-α和IL-6分泌水平显著升高(P<0.01);NLRP3、Caspase-1、GSDMD、IL-18和IL-1β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栀子苷各组和地塞米松组LDH释放减少(P<0.01),有效抑制PI染色,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IL-1β、IL-18、TNF-α和IL-6分泌水平降低(P<0.05);NLRP3、Caspase-1、GSDMD、IL-1β和IL-18表达降低(P<0.05)。结论:栀子苷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1细胞焦亡信号通路激活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苷 CASPASE-1 炎症因子 感染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可复性评估指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丁键 姚玉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20-1623,共4页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及急性肾脏病(acute kidney disease,AKD)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目前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指南仍将尿量与肌酐作为评估肾功能的标准。但尿量和肌...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及急性肾脏病(acute kidney disease,AKD)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目前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指南仍将尿量与肌酐作为评估肾功能的标准。但尿量和肌酐有一定的延后性并受多种因素影响。AKI及AKD患者肾脏是否恢复可能是我们需要持续评估的内容。本文从肾脏功能常规指标、生物标志物、影像学方法3个方面对AKI及AKD患者肾功能可复性应用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肾功能 可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