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自噬影响巨噬细胞极化在脓毒症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1
作者 齐璐瑶 邢基祥 +2 位作者 欧阳冰清 李芸峰 雷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0-731,共12页
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特点,发病机制复杂,可触发连锁的免疫反应,且暂无特效药物。其治疗多采用抗生素、血流动力学管理、机械通气等西医支持治疗,但随着免疫连锁反应的出现,患者对继发... 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特点,发病机制复杂,可触发连锁的免疫反应,且暂无特效药物。其治疗多采用抗生素、血流动力学管理、机械通气等西医支持治疗,但随着免疫连锁反应的出现,患者对继发感染的易感性显著增加,极易发展为脓毒症休克,预后较差。国际共识提出,在脓毒症确诊后的48 h内启动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动态监测可有效减缓脓毒症进程。大量研究指出,巨噬细胞作为先天免疫系统抵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可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与细胞因子的激活比例,在多种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线粒体自噬作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在炎症信号传导的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一方面,在炎症风暴期,促进线粒体自噬可减轻脓毒症难以控制的感染和过度炎症;另一方面,在免疫抑制期,抑制线粒体自噬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清除细菌并提高患者存活率。中医作为祖国传统医学,其“治未病”的思想传承与现行脓毒症专家共识中“预防与阻断”的理念不谋而合。中药饮片提取物、中药复方及针灸等中医药治疗手段,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通里攻下的治法入手,双向调节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诱导激酶1、帕金森-E3泛素连接酶、轻链3、p62等的水平,动态调节巨噬细胞M1与M2的比例,达到预防、阻断甚至逆转脓毒症病情进展的效果,为脓毒症治疗提供一个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线粒体自噬 巨噬细胞极化 免疫调节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辨证治疗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的预后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陶丽 朱莹杰 +5 位作者 顾缨 赵爱光 郑坚 杨金坤 沈婕 王文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51-1056,共6页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治疗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方法:收集11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双向性队列研究方法...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治疗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方法:收集11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双向性队列研究方法,将其分为中西医结合组(59例)与西医组(52例)。采用寿命表法统计患者的1、3、5年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中位OS及PFS;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差异经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运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结果:(1)西医组中位PFS为10.4个月,中西医结合组中位PFS为21.5个月,两组中位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的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2.3%vs67.9%、12.3%vs30.8%、8.8%vs30.8%,两组无进展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影响本病患者PFS的因素是肝转移灶分布(P=0.000)、化疗(P=0.000)、中药辨证治疗(P=0.000);肝转移灶分布的风险比是3.350(95%CI:2.066-5.430),化疗的风险比是0.323(95%CI:0.174-0.598),服用中药的风险比是0.347(95%CI:0.218-0.554)。(3)西医组中位OS为47.5个月,中西医结合组中位OS为54.2个月,两组中位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2%vs 98.2%、62.4%vs86.4%、32.5%vs67.3%,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影响本病患者OS的因素是肝转移灶分布(P=0.000)、中药辨证治疗(P=0.000);肝转移灶分布的风险比是7.572(95%CI:3.638-15.763),服用中药的风险比是0.242(95%CI:0.112-0.526)。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是改善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患者预后的有效保护性因子;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延长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术后PFS和OS方面均显示出一定的优势,需要继续随访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肝转移 根治性切除 辨证论治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肠道微生态干预结肠炎癌转化 被引量:8
3
作者 陈步强 郑川 +3 位作者 姚德蛟 严然 由凤鸣 李蒙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1097-1099,共3页
结肠炎癌转化是指炎症性肠病长期持续并且向癌症演进的动态过程,近期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紊乱在促结肠炎-癌转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医药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构成比,稳定肠道微生物多样性,调控宿主免疫应答、代谢等平衡肠道微生态从而... 结肠炎癌转化是指炎症性肠病长期持续并且向癌症演进的动态过程,近期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紊乱在促结肠炎-癌转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医药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构成比,稳定肠道微生物多样性,调控宿主免疫应答、代谢等平衡肠道微生态从而阻断或延缓结肠炎-癌演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态 结肠炎 结肠癌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脑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木其尔 詹青 陈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025-4032,共8页
重症脑病主要包括现代医学中的重症脑血管病、颅脑感染、颅脑损伤等危重疾病。这些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在长期的实验研究以及临床观察中,中医药对于重症脑病的治疗,体现出独特的疗效。... 重症脑病主要包括现代医学中的重症脑血管病、颅脑感染、颅脑损伤等危重疾病。这些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在长期的实验研究以及临床观察中,中医药对于重症脑病的治疗,体现出独特的疗效。现就中医药治疗重症脑病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病 中医理论 中医药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中医体质与血脂代谢的相关性:基于浦东新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及健康队列 被引量:1
5
作者 程璐 秦存 +6 位作者 柏品清 王健英 任亚萍 胡晓娟 张宝军 张磊 周一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1-755,762,共6页
背景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儿童血脂异常检出率逐步上升。目前针对儿童亚健康运用中医体质辨识的数据较少,缺乏临床关联性数据分析。目的观察儿童中医体质与血脂代谢的变化趋势,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为后续连续监测研究提供相关依据。方法本... 背景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儿童血脂异常检出率逐步上升。目前针对儿童亚健康运用中医体质辨识的数据较少,缺乏临床关联性数据分析。目的观察儿童中医体质与血脂代谢的变化趋势,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为后续连续监测研究提供相关依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浦东新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及健康队列(SCAHC),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2080名健康小学生(二年级、三年级)为研究对象,采用上海中医药大学自主研发的“昭明系统”收集学生2021年及2022年体质信息,中医体质辨识根据人体面色、舌象、症状体征、问卷信息等将儿童分为脾虚质、平和质、气郁质、虚热质、实热质5种体质(偏颇体质指除平和质外所有具有偏向的体质),抽血采集其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血脂四项信息。分析并比较不同性别儿童血脂异常率以及不同年龄、性别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转变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中医体质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结果2080名儿童中男1122名(53.9%)、女958名(46.1%),平均年龄为(8.18±0.39)岁;血脂异常儿童522名,血脂异常率为25.09%,其中男272名(52.1%),女250名(47.9%)。2021年儿童中医体质中平和质815名(39.2%),偏颇体质1265名(60.8%);2022年儿童中医体质中平和质764名(36.7%),偏颇体质1316名(63.3%);2021年与2022年儿童中医体质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28,P<0.001)。男童的偏颇体质检出率高于女童(χ^(2)_(2021年)=14.073,P<0.001;χ^(2)_(2022年)=20.09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性别、年龄等人口学影响因素后结果显示,儿童HDL-C升高是平和质(OR=1.624,95%CI=1.258~2.097,P<0.001)、虚热质(OR=0.654,95%CI=0.499~0.858,P=0.002)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观察SCAHC队列儿童中医体质与血脂代谢变化趋势后发现,儿童HDL-C升高可促进平和质的发生,抑制虚热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中医体质 血脂代谢 SCAHC队列 相关性分析 上海市 队列研究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纤维化信号通路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晓萍 黄燕莉 +2 位作者 王杰 吉晶 何立群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1084-1088,共5页
肾纤维化可表现为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肾血管硬化及肾细胞外基质(ECM)堆积,与炎性细胞浸润,促炎因子分泌异常,以及肾脏固有细胞的损伤、活化,增殖,凋亡密切相关。肾纤维化涉及包括TGFβ1-Smad、MAPK、Wnt/β-catenin、PI3K/... 肾纤维化可表现为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肾血管硬化及肾细胞外基质(ECM)堆积,与炎性细胞浸润,促炎因子分泌异常,以及肾脏固有细胞的损伤、活化,增殖,凋亡密切相关。肾纤维化涉及包括TGFβ1-Smad、MAPK、Wnt/β-catenin、PI3K/Akt/mTOR等多条信号通路,共同的效应分子又使各通路间有串话机制,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控制。近10年来中医药在防治肾纤维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肾纤维化信号通路研究也成为筛选和研究中药作用机制和靶点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纤维化 信号通路 中医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家经验研究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证治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洪靖 赵河通 +2 位作者 余宋 耿欢 翟笑枫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41-946,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以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一线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国内中医界对COVID-19的研究理论呈现百家争鸣的态势,本文梳理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医药专家对COVID-19病名、病性、病机、治则治法、方药等的主要观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以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一线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国内中医界对COVID-19的研究理论呈现百家争鸣的态势,本文梳理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医药专家对COVID-19病名、病性、病机、治则治法、方药等的主要观点,并进行了总结分析。大多数中医药专家认为COVID-19属于“湿毒疫”,“湿毒”是COVID-19的病理核心,在病机中有着重要地位,但也有中医药专家提出从“火热”“气不摄津”“温热”等角度探讨COVID-19病机。除此之外,对COVID-19的病位、病性,中医药专家们亦都有自己独到的观点,直接影响到COVID-19的治则治法和选方用药。我们对目前研究尚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1)要从疾病的发生、发展全过程把握病机;(2)从“三因制宜”角度辨别其病机同中有异;(3)不可忽视瘀血在疾病转归中的重要作用;(4)中医药辨治还要实现主观性与客观化、个性化与标准化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病 专家经验 中医药证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疏气扶正”角度探讨全国名中医凌昌全辨肝癌因机证治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明星 汪玉倩 +5 位作者 杨珏 张羽飞 陈娇娇 罗宇君 周慧灵 韩睿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723,共7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作为最常见的肝癌类型,其高发病率和致死率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本文基于全国名中医凌昌全教授的临床经验,从“疏气扶正”角度深入探讨肝癌的病因病机及证治思路。凌师认为,肝癌的发生...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作为最常见的肝癌类型,其高发病率和致死率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本文基于全国名中医凌昌全教授的临床经验,从“疏气扶正”角度深入探讨肝癌的病因病机及证治思路。凌师认为,肝癌的发生发展与肝失调达、瘀久成积、积久生毒密切相关,同时伴随阴阳失衡、正虚邪积、癌毒内炽等病理变化。在治疗上,其强调疏气扶正、标本兼顾的原则,通过调节脏腑功能、改善气机不畅,同时辅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等方法,旨在打破气滞正虚邪生的恶性循环,促进疾病向愈。本文通过具体验案分析,描述了凌昌全教授在肝癌治疗中的以“疏气”而“扶正”、终“抑瘤”的独特见解和显著疗效,为肝癌的中医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昌全 肝癌 疏气扶正 癌毒理论 验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上海市三级医院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7
9
作者 吴湜 胡付品 +69 位作者 蒋晓飞 朱德妹 刘云 秦琴 王敏 陈思佳 王传清 何磊燕 应春妹 高晶 方毅 张景皓 庄亦晖 陈祝俊 周春妹 黄声雷 胡海清 刘耀婷 汤瑾 吴琼 刘庆中 汤荣 张泓 王春 孙康德 虞中敏 瞿跃红 周华敏 潘秋辉 黄卫春 孙景勇 谢潋滟 李丽 周敏 张灏旻 秦娟秀 卫颖珏 杨海慧 刘瑛 陈峰 李志兰 别立翰 胡骏 胡晓波 乔昀 赵琳 王海英 王蒋君 张雯雁 叶杨芹 袁应华 刘妍 侯伟伟 江涟 李娜 邢晓宇 李妮娅 刘淮玉 郭建 钟霓 奚卫 赵新宇 杨乐园 尹利娟 余方友 高荣樑 蔡金凤 曹宇硕 陈君灏 张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监测上海地区2019年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上述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上海市细菌真菌耐药监测网技术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2019年CLSI文件标准判断结果。结果收集2019... 目的监测上海地区2019年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上述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上海市细菌真菌耐药监测网技术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2019年CLSI文件标准判断结果。结果收集2019年1-12月监测网内三级医院临床分离菌共119 31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9.1%(34 756/119 318),革兰阴性菌占70.9%(84 562/119 318)。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MRSE和其他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43.4%、83.2%和76.6%。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MRSE和其他MRCNS)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MSSE和其他MSCNS)。MRSA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和利福平的耐药率低,分别为5.2%和3.0%,MRSE对利福平耐药率低(7.6%),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粪肠球菌中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但对利奈唑胺耐药率达1.7%;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率分别为0.4%和0.2%。2019年儿童和成人中分离的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敏感株(PSSP)分别占96.8%和96.9%,检出率较2018年有所上升,中介和耐药株(PISP和PRSP)的检出率则有所下降。肠杆菌目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较敏感,多数菌属的耐药率低于20.0%(除克雷伯菌属外)。此外,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3.4%和63.1%,铜绿假单胞菌对上述两药的耐药率分别为30.0%和26.1%。结论临床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上海市三级医院的耐药形势仍然严峻,需各相关部门协作以遏制耐药细菌流行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医院 细菌耐药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更年期失眠的效果评价
10
作者 蔡艳 张晓丹 +3 位作者 李家英 董哲 张罡 杨慰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96,共5页
目的分析失眠(更年期)患者接受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10例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更年期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5例,阿普唑仑治疗+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对照组(55例,阿普唑仑治疗),两组... 目的分析失眠(更年期)患者接受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10例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更年期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5例,阿普唑仑治疗+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对照组(55例,阿普唑仑治疗),两组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1个月后),性激素指标、神经递质指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期间)。结果对照组、研究组比较,后者总有效率更高(治疗1个月后);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研究组PSQI评分总分及各项积分、血清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多巴胺(dopamine,DA)水平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呈现下降趋势,且后者均更低;对照组、研究组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_(2))、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水平(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呈现升高趋势,且后者更高(P<0.05)。结论失眠(更年期)患者接受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有助于调节机体神经递质及性激素的表达,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同时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失眠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 睡眠质量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总皂苷通过调节巨噬细胞M2型极化对肝细胞癌进展的影响
11
作者 杨静 付裕刚 +2 位作者 朱逸文 刁海彦 李勇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0-924,共5页
目的探讨人参总皂苷对肝细胞癌相关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采用100 ng/mL佛波酯及IL-13、IL-4(20 ng/mL)将THP-1细胞诱导为M2型巨噬细胞,并分为对照组及人参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1、5、10 mg/L)。收集首次培养基用于细胞因子检测,... 目的探讨人参总皂苷对肝细胞癌相关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采用100 ng/mL佛波酯及IL-13、IL-4(20 ng/mL)将THP-1细胞诱导为M2型巨噬细胞,并分为对照组及人参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1、5、10 mg/L)。收集首次培养基用于细胞因子检测,收集第二次培养基用于处理HepG2细胞。将HepG2细胞随机分为M2对照组、M2人参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qPCR检测M2/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的表达,ELISA法检测其分泌物水平,CCK-8法测定HepG2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其迁移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其侵袭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凋亡率。结果人参总皂苷处理后,M2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ARG1、CD163、CD206)表达及分泌物(IL-10、TGF-β)水平降低(P<0.05);M1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CD86表达及分泌物(IL-6、TNF-α)水平升高(P<0.05);HepG2细胞增殖、迁移、侵袭活性降低(P<0.05),凋亡率增加(P<0.05)。结论人参总皂苷促进M2巨噬细胞向M1巨噬细胞极化后,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促进HepG2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总皂苷 巨噬细胞 M1/M2型极化 肝细胞癌 侵袭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通过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极化对HepG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12
作者 杨静 付裕刚 +3 位作者 刁海彦 胡盛 李家诚 李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0-234,I0035,共6页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totalginsenosides,TG)通过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极化对HepG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佛波酯(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诱导M0巨噬细胞的产生,鉴定并传代培养;人参皂苷处理M0巨噬细胞,检测并验证其...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totalginsenosides,TG)通过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极化对HepG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佛波酯(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诱导M0巨噬细胞的产生,鉴定并传代培养;人参皂苷处理M0巨噬细胞,检测并验证其对M0细胞的细胞毒性以及对巨噬细胞M2极化表型的影响;将M0巨噬细胞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加入TG处理,对照组不做处理,分析TG处理后M2巨噬细胞特征标记物CD163及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分析TG处理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变化。结果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M0细胞凋亡率的降低与TG浓度呈剂量依赖式,当TG浓度为73.17μM时,细胞凋亡率降低到50%以下。研究组M2巨噬细胞的特征标记物CD163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M2巨噬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明显更低(P<0.05)。通过细胞计数试剂(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发现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HepG2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5)。Transwell实验表明,巨噬细胞与HepG2细胞共培养条件下,研究组HepG2细胞迁移和侵袭受到明显抑制(P<0.05)。结论TG可抑制巨噬细胞的M2表型极化,而这种作用也发生在肝细胞癌肿瘤微环境中,因此研究推测TG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M2极化进而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肝细胞癌 巨噬细胞 细胞增殖 迁移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不留行黄酮苷调控STAT3改善肾纤维化模型小鼠EMT的机制研究
13
作者 崔梦娇 徐启明 +6 位作者 曹玉 樊叶楠 杨翊清 葛广波 刘文瑞 路建饶 胡静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5-752,共8页
目的探讨王不留行黄酮苷(Vaccarin,Va)通过调控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ing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对肾纤维化模型小鼠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左侧输尿管结扎手术建立小鼠单侧输尿管梗阻... 目的探讨王不留行黄酮苷(Vaccarin,Va)通过调控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ing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对肾纤维化模型小鼠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左侧输尿管结扎手术建立小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模型;体外实验用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诱导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变化;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BUN、Cr、IL-1β、IL-7的含量;CCK-8检测Va对HK2细胞活力的影响;RT-PCR检测HK2细胞中炎症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和HK2细胞中STAT3、p-STAT3、E-cadherin、α-SMA蛋白的表达;采用JAK/STAT3通路的激动剂RO8191作用于TGF-β诱导的HK2细胞,探讨Va对STAT3的调控作用,进行功能丧失检测。结果Va改善UUO小鼠模型病理损伤;抑制BUN、Cr及炎症因子的升高;Va抑制STAT3磷酸化,上调E-cadherin,下调α-SMA蛋白的表达;RO8191抵消了Va对STAT3磷酸化的抑制作用。结论Va通过抑制STAT3磷酸化和炎症因子的释放,改善EMT,从而发挥抗肾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不留行黄酮苷 肾纤维化 STAT3 炎症 EMT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联合玉屏风散加味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14
作者 孟佳磊 华旭 +3 位作者 马宇慧 耿欢 袁林 雷鸣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47-1454,共8页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联合玉屏风散加味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玉屏风散加味组(YPFSJW)、电针组(EA)、针药联合组(EA+YPFSJW),除正常对照组外均腹腔...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联合玉屏风散加味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玉屏风散加味组(YPFSJW)、电针组(EA)、针药联合组(EA+YPFSJW),除正常对照组外均腹腔注射脂多糖构造急性肺损伤模型。通过肺组织湿/干比、HE染色、TUNEL染色、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ELISA检测肺组织损伤情况、氧化损伤及炎症因子水平,qRT-PCR、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检测mRNA及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结构破坏明显,肺泡壁增厚,伴充血、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损伤,肺组织湿/干重比、细胞凋亡率、各项炎症因子、氧化损伤水平、各mRNA表达明显升高,TLR4、MyD88、p-p65、p-IκBα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玉屏风散加味组、电针组和针药联合组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及充血减少,肺组织湿/干重比、细胞凋亡率、各项炎症因子、氧化损伤水平、各mRNA表达下降,TLR4、MyD88、p-p65、p-IκBα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玉屏风散加味组和电针组相比,针药联合组肺组织肺泡结构相对完整清晰,肺组织湿/干重比、细胞凋亡率、各项炎症因子、氧化损伤水平、各mRNA表达下降,TLR4、MyD88、p-p65、p-IκBα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电针联合玉屏风散加味可减轻大鼠急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足三里 玉屏风散加味 急性肺损伤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通过调节mTORC1和mTORC2平衡改善衰老所致小鼠睾丸支持细胞紧密连接损伤
15
作者 程窈婷 张长城 +4 位作者 付国庆 王坦 毛剑敏 孙建明 赵海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91-1098,共8页
目的探究淫羊藿苷对自然衰老小鼠睾丸支持细胞紧密连接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5月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衰老模型组、淫羊藿苷低剂量(5 mg·kg^(-1))和高剂量(20 mg·kg^(-1))给药组,另设1月龄小鼠为青年对照组,10... 目的探究淫羊藿苷对自然衰老小鼠睾丸支持细胞紧密连接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5月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衰老模型组、淫羊藿苷低剂量(5 mg·kg^(-1))和高剂量(20 mg·kg^(-1))给药组,另设1月龄小鼠为青年对照组,10只/组。青年对照组与衰老模型组小鼠接受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作为溶媒对照,淫羊藿苷给药组小鼠则分别接受不同浓度淫羊藿苷灌胃,连续给药3个月后,检测小鼠睾丸和附睾质量、脏器指数、精子活率和浓度,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形态,电镜观察睾丸支持细胞紧密连接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睾丸支持细胞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Occludin和Claudin11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睾丸ZO-1、Occludin、Raptor、Rictor、p-70S6K和p-rps6定位和表达。结果与衰老模型组相比,淫羊藿苷可明显增加衰老小鼠睾丸质量、睾丸指数、附睾指数,提高精子活率和浓度,改善睾丸组织形态及紧密连接超微结构损伤。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淫羊藿苷上调ZO-1和Occludin表达,但对Claudin 11的表达无显著影响。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淫羊藿苷能上调ZO-1、Occludin及Rictord的表达,下调p-70S6K、p-rps6及Raptor的表达。结论淫羊藿苷可改善自然衰老小鼠睾丸支持细胞紧密连接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恢复mTORC1和mTORC2的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衰老 睾丸 支持细胞 紧密连接功能 mTORC1和mTORC2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音阀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版)
16
作者 《语音阀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编写组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重症医学分会 +20 位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重症康复专业委员会 居旻杰 罗亮 雷鸣 阿曼古丽·莫明 陈颖 段开亮 李柳村 李悦 刘凯 刘盼 刘萍 罗嘉文 罗竞超 钱易婍 王缓 王叙锦 王振 亚夏尔江·穆合塔尔 张诗敏 朱媛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193-2204,共12页
语音阀是一种通过单向阀门恢复生理气流路径的辅助装置,能够改善气管切开患者的发声、吞咽、气道廓清以及心理状态,有助于加速脱机与拔管进程。然而,目前国内语音阀应用尚不规范,存在一定风险。因此,中国医学救援协会重症医学分会、中... 语音阀是一种通过单向阀门恢复生理气流路径的辅助装置,能够改善气管切开患者的发声、吞咽、气道廓清以及心理状态,有助于加速脱机与拔管进程。然而,目前国内语音阀应用尚不规范,存在一定风险。因此,中国医学救援协会重症医学分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重症康复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了语音阀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共识共有19条建议,全面覆盖语音阀的适用人群、设备种类、使用流程、不良事件管理以及多学科团队培训等方面内容。本共识强调规范化评估和操作、及时监测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期望推动语音阀在气管切开术患者康复中的安全和有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语音阀 发声 吞咽 气道廓清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中医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17
作者 何珏 胡国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2-695,共4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且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和继发不孕等,对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中医认为,本病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且易复发,正虚邪恋。近年来...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且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和继发不孕等,对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中医认为,本病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且易复发,正虚邪恋。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呈现多方法,多途径给药,综合治疗的局面。虽然各医家诊治侧重及方法不尽相同,但基本从"瘀"论治,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原则,结合单方辨证施治、中药周期疗法、中药保留灌肠、穴位贴敷、针药结合等中医诊疗技术。临床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子苷元抑制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发挥抗炎作用
18
作者 马宇慧 孟佳磊 +3 位作者 齐璐瑶 刘愿 李笑笑 雷鸣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6-118,I0037-I0039,共6页
目的 探讨牛蒡子苷元对脂多糖(LPS)联合三磷酸腺苷(ATP)刺激的RAW264.7细胞焦亡的保护作用及干预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牛蒡子苷元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CCK8法检测牛蒡子苷元(20、40、80μmol/L)干预对LPS+ATP诱导的RAW2... 目的 探讨牛蒡子苷元对脂多糖(LPS)联合三磷酸腺苷(ATP)刺激的RAW264.7细胞焦亡的保护作用及干预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牛蒡子苷元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CCK8法检测牛蒡子苷元(20、40、80μmol/L)干预对LPS+ATP诱导的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检测细胞膜损伤;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和IL-1β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半胱天冬酶-1(Caspase-1)p20、Caspase-1 p45、GSDMD-N和GSDMD-FL蛋白的表达;正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碘化丙啶(PI)染色阳性细胞数量。结果 牛蒡子苷元浓度小于160μmol/L时对细胞活性影响较小;牛蒡子苷元(20、40、80μmol/L)干预逆转了LPS+ATP诱导的细胞活力降低;牛蒡子苷元减少了LPS+ATP诱导的焦亡细胞LDH的释放以及PI阳性细胞数量;牛蒡子苷元抑制焦亡细胞分泌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β;牛蒡子苷元抑制焦亡细胞NLRP3、Caspase-1 p20、Caspase-1 p45、GSDMD-N和GSDMD-FL蛋白的表达,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结论 牛蒡子苷元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改善细胞焦亡,缓解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子苷元 巨噬细胞 细胞焦亡 NLRP3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与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19
作者 齐璐瑶 邢基祥 +5 位作者 王广东 欧阳冰清 冯文涛 楼丽虹 王海阔 雷鸣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7-667,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albumin-corrected anion gap,ACAG)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短期至长期死亡结局之间的关联。方法:这项回顾性研究基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albumin-corrected anion gap,ACAG)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短期至长期死亡结局之间的关联。方法:这项回顾性研究基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MIMIC)-Ⅳ,将诊断为AP并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成人患者纳入了研究,通过COX回归风险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卡普兰-迈耶(Kaplan-Meier,K-M)生存曲线分析、限制性立方样条以及亚组分析判断ACAG对AP患者死亡结局的预测能力。结果:本研究共入组444例患者,根据入院后28 d的患者死亡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412例)及死亡组(32例),入院后28 d死亡率为7.2%。多因素COX回归显示ACAG是AP患者入院28 d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HR=1.18;95%CI=1.05~1.32),而在90 d(HR=1.05,95%CI=0.97~1.14),180 d(HR=1.01,95%CI=0.94~1.09)和1年(HR=1.02,95%CI=0.95~1.10)的预后判断能力上,ACAG并不能作为AP患者死亡结局的独立预测因子。ROC曲线分析显示ACAG预测28 d死亡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32(95%CI=0.632~0.832),优于AG[AUC=0.665(95%CI=0.550~0.781)]和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AUC=0.655(95%CI=0.550~0.761)],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score,SOFA)相近[AUC=0.745(95%CI=0.651~0.838)]。根据ROC曲线得出ACAG的最佳界值为21.375。将ACAG以21.375分为高值组与常值组,K-M分析显示ACAG高值患者死亡率高于ACAG常值患者(P<0.001)。亚组分析显示结果稳定。结论:ACAG可作为AP患者入院后28 d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其检验效能优于AG及ALB,与SOFA相近,但与AP患者90 d、180 d,1年死亡结局的相关性并不具有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 急性胰腺炎 预后 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 回顾性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原表位的cTnⅠ单克隆抗体对cTnⅠ-TnC复合物亲和性的研究
20
作者 何成山 刘洋 +2 位作者 刘路遥 吴豫 陆志成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9-194,共6页
目的:了解不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抗原表位的单克隆抗体(MAb)对cTnⅠ-肌钙蛋白C(cTnⅠ-TnC)抗原的亲和性,筛选新型cTnⅠ特异性抗体用于临床检测试剂盒研发。方法:基于微阵列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平台,采用cTnⅠ-TnC抗原点样硬基质芯... 目的:了解不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抗原表位的单克隆抗体(MAb)对cTnⅠ-肌钙蛋白C(cTnⅠ-TnC)抗原的亲和性,筛选新型cTnⅠ特异性抗体用于临床检测试剂盒研发。方法:基于微阵列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平台,采用cTnⅠ-TnC抗原点样硬基质芯片,以鼠源性cTnⅠMAb为待检抗体,HRP-羊抗鼠IgG为检测抗体,对抗原点样液、抗原点样浓度、待检抗体浓度进行实验条件优化;采用竞争法检测不同抗原表位的cTnⅠMAb对cTnⅠ-TnC的亲和力,实验组为加入梯度浓度的cTnⅠ-TnC,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稀释液,检测不同cTnⅠMAb的反应信号,计算亲和常数。结果:最优实验条件:抗原点样液为P105,抗原点样浓度为0.1 mg/ml,待检抗体浓度为80 ng/ml;包含TnC抗体的20c6cc和7B9cc MAb亲和性最好,其中20c6cc MAb达3.18×10^(6) L/mol;cTnⅠMAb中位于肽链C端的a.a.r 130~145、169~178和190~196区域的cTnⅠMAb表现出较好的亲和力,其中MAb 625(a.a.r 169~178)为6.37×10^(5) L/mol,在cTnⅠMAb中亲和性最强。结论:cTnⅠ肽链C端a.a.r 130~145、169~178、190~196和TnC区的MAb与cTnⅠ-TnC抗原的亲和性较好,针对该区域设计新型cTnⅠ补位抗体,可作为解决自身抗体及肽链蛋白水解负性干扰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肌钙蛋白Ⅰ 肌钙蛋白C 单克隆抗体 亲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