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足三里对胃黏膜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文婷 傅国强 +1 位作者 沈卫东 王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8-661,共4页
胃黏膜在围术期极易发生应激性损伤,从而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的发生,其严重性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大量临床和动物实验证实电针足三里对胃黏膜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胃酸分泌、增加胃黏液层和胃黏膜厚度、... 胃黏膜在围术期极易发生应激性损伤,从而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的发生,其严重性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大量临床和动物实验证实电针足三里对胃黏膜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胃酸分泌、增加胃黏液层和胃黏膜厚度、抑制炎性介质反应、调节胃动力和胃电活动、促进胃黏膜损伤修复,以及调控机体内源性ET-1/NO和CGRP/PGE2水平等来实现的。本文以中医文献为理论基础,结合近年来临床试验及基础实验研究,就电针足三里对胃黏膜的保护机制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胃黏膜 足三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颅柔性线圈与硬质线圈成像质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谭文莉 詹松华 +7 位作者 康英杰 张成 陈义磊 马文 李一婧 沈卫东 王洋 玄倩倩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5-579,共5页
目的:通过与头颅16通道(HNC16)、24通道硬质线圈(HC24)比较,确定头颅14通道柔性磁共振线圈(AHC14)的成像效果。方法:首先对三个线圈进行物理测试,之后招募1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分别采用同一磁共振仪、同一成像序列,先后采用AHC14、HC24、... 目的:通过与头颅16通道(HNC16)、24通道硬质线圈(HC24)比较,确定头颅14通道柔性磁共振线圈(AHC14)的成像效果。方法:首先对三个线圈进行物理测试,之后招募1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分别采用同一磁共振仪、同一成像序列,先后采用AHC14、HC24、HNC16进行头颅成像,成像序列包括横断位T1WI、T2WI和弥散加权成像。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测量及计算图像信噪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T1WI、T2WI图像中,AHC14线圈图像信噪比高于HC24线圈、HNC16线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WI图像中,AHC14、HC24线圈图像信噪比相仿,均高于HNC16线圈。在图像的主观评分方面,T2WI、DWI图像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HC14柔性线圈可获得与HC24硬质线圈相同的图像质量,可进行临床常规头颅磁共振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颅 线圈 磁共振成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氏“头八针”为主针药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20例 被引量:11
3
作者 崔花顺 秦亮甫 +2 位作者 陈申旭 程玲 何东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8-340,共3页
目的:观察秦氏"头八针"为主针药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秦氏"头八针"为主针药结合治疗20例确诊为多发性硬化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中医临床症状评分表、EDSS、MRI、复发次数等,以判定疗效。结果:... 目的:观察秦氏"头八针"为主针药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秦氏"头八针"为主针药结合治疗20例确诊为多发性硬化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中医临床症状评分表、EDSS、MRI、复发次数等,以判定疗效。结果:秦氏"头八针"为主针药结合治疗MS总有效率为80%,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患者肢体乏力、麻木、疼痛、头晕、头痛症状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残障得到减轻,日常运动、情绪、精神、睡眠、精力、工作影响等6个方面的积分(P<0.05)明显提高。结论:秦氏"头八针"为主针药结合治疗MS在临床总有效率、改善症状、减轻残障,以及预防复发等方面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针灸疗法 中药疗法 秦氏“头八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气管插管针刺复合药物麻醉下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应用规范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嘉 陈彤宇 +16 位作者 袁岚 沈卫东 池浩 宋建钢 吴瑶瑶 周文雄 陈文婷 王兰 唐炜 钱中佳 葛文 徐建俊 郭丰 王永强 王珂 马文 傅国强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2292-2296,共5页
"浅睡眠、无气管插管和保留自主呼吸状态下的针药复合麻醉新模式"是作者团队在既往针刺麻醉下行心内直视手术中发展和建立起来的新模式。与气管插管的传统麻醉方式比较,具有麻醉药用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康复快等特... "浅睡眠、无气管插管和保留自主呼吸状态下的针药复合麻醉新模式"是作者团队在既往针刺麻醉下行心内直视手术中发展和建立起来的新模式。与气管插管的传统麻醉方式比较,具有麻醉药用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康复快等特点,可作为现代麻醉的有益补充,给传统针刺麻醉手术的实际应用带来新的发展前景。为了更好地将针药复合麻醉新模式下的心内直视手术方法利于在全国进行推广,作者团队结合长期临床实践和经验,依托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基于临床的针麻镇痛与机体保护机制研究》子项目——针药复合麻醉模式创新与应用,形成"无气管插管针药复合药物麻醉下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应用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复合麻醉 心脏瓣膜置换术 无气管插管手术 临床应用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复合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运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童秋瑜 马文 沈卫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334-336,共3页
通过检索国内有关文献,结果认为单纯针刺麻醉镇痛效果不满意,而针刺辅助药物或辅助颈丛阻滞均取行一定疗效,并且复合运用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药物或颈丛阻滞。
关键词 针灸复合麻醉 甲状腺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复合麻醉对机体保护的临床及机理研究概况 被引量:21
6
作者 童秋瑜 沈卫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7-560,共4页
针刺复合麻醉在临床运用上有独特优势,通过检索国内外有关文献,证实了针刺复合麻醉对循环、呼吸、免疫、神经等多个系统的保护作用,为临床运用提供了可靠证据。
关键词 针刺麻醉 机体保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干预轻微型肝性脑病即刻脑效应的BOLD-fMRI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黄姬玲 康英杰 +8 位作者 成建明 魏翔宇 莫雪蕊 周峰峰 龚志刚 黄炎文 王辉 谭文莉 詹松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9-126,共8页
目的:基于局部一致性(ReHo)及低频振幅(ALFF)的血氧水平依赖脑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分析方法,探讨正常人、肝硬化不伴脑病及伴轻微型肝性脑病(MHE)患者经电针刺激百会、神庭即刻的脑功能改变。方法:搜集23名健康志愿者(HC组)、18例... 目的:基于局部一致性(ReHo)及低频振幅(ALFF)的血氧水平依赖脑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分析方法,探讨正常人、肝硬化不伴脑病及伴轻微型肝性脑病(MHE)患者经电针刺激百会、神庭即刻的脑功能改变。方法:搜集23名健康志愿者(HC组)、18例无MHE的肝硬化患者(LC组)及17例MHE患者(MHE组),所有受试者于检查床上行电针百会、神庭穴电针刺激,分别于针刺前、针刺后即刻进行BOLD-fMRI扫描,所有数据利用RESTplus软件预处理图像数据并获取ALFF和ReHo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HC组电针刺激前后,Re Ho值有差异的脑区包括右侧颞下回、右侧梭状回、右侧颞中回、左侧楔叶、两侧楔前叶等,ALFF值有差异的脑区包括右侧眶部额上回、右侧眶部额中回、右侧眶部额下回、尾状核、左侧内侧额上回、左侧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等。(2)LC组电针刺激前后,Re Ho值有差异的脑区包括两侧楔前叶、两侧后扣带回、右侧中央后回,两侧内侧和旁扣带脑回,ALFF值有差异的脑区包括右侧眶部额下回、右侧眶部额中回、右侧海马、右侧中央后回、右侧中央前回。(3)MHE组电针刺激前后,Re Ho值有差异的脑区包括右侧颞下回、右侧颞中回、右侧枕上回、左侧小脑,ALFF值有差异的脑区包括右侧眶部额上回、右侧眶部额下回、右侧尾状核、左侧顶下缘角回、左顶上回。结论:BOLD-f MRI技术为针刺百会、神庭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疾病提供可视化基础。针刺的即刻效应可以顺序、特异性地激活或失活MHE患者与认知功能相关的一些脑区的神经元活动,这种针刺效应的潜在神经机制可能是针灸对MHE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作用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血氧水平依赖脑功能磁共振 百会 神庭 轻微型肝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苍附导痰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3
8
作者 胡攀伟 李嘉 +1 位作者 刘丹 杨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918-924,共7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苍附导痰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作用靶点及分子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苍附导痰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作用靶点及分子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检索苍附导痰丸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对应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搜索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疾病靶点;运用R数据包图绘制苍附导痰丸作用靶点和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疾病靶点的交集,得到交集基因;通过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利用Cytoscape(3.2.1)构建“主要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分析其中的重要节点;通过R语言下的org数据包对得到的交集基因进行KEGG和GO富集分析。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共筛选出151个有效活性成分涉及通路,其中作用于PCOS的140个,通过105个潜在靶点发挥疗效。富集得到1900条GO生物信号,143条KEGG信号,筛选出前14个药物靶点。结论:苍附导痰丸可能通过调控JUN、MAPK3、HSP90AA1、MAPK1、ESR1、NR3C1、APP、MAPK14、MAPK8、VEGFA、EGFR、RB1、AR、IL6关键靶点,介导基因转录调节、脂质代谢、炎性微环境、胰岛素抵抗、性激素轴、动脉硬化、白介素免疫调节等信号,调控药物反应、营养与脂质代谢、活性氧、糖代谢、类固醇激素等生物进程调控达到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附导痰丸 多囊卵巢综合征 网络药理学 甾醇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LD-fMRI扫描时间窗对穴位脑效应的影响:以本神穴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魏翔宇 陈慧 +8 位作者 谭文莉 詹松华 黄姬玲 刘姗姗 龚志刚 王辉 黄炎文 张钰莹 李勇爱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80-284,共5页
目的:利用新型头颅柔性线圈等设备,观察不同扫描时间窗对本神穴(GB13)脑效应的不同影响。方法:4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受试者于针刺前接受第一期血氧水平依赖脑功能成像(BOLD-fMRI)扫描,观察组于电针刺激... 目的:利用新型头颅柔性线圈等设备,观察不同扫描时间窗对本神穴(GB13)脑效应的不同影响。方法:4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受试者于针刺前接受第一期血氧水平依赖脑功能成像(BOLD-fMRI)扫描,观察组于电针刺激状态下行第二期扫描,对照组于电针刺激结束后即刻行第二期扫描。所有数据采用RESTplus预处理,最后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激活脑区的差异。结果:(1)观察组2期比较,区域一致性(ReHo)值有差异的脑区包括右侧颞上回、右侧额中回、左侧舌回、左侧额下回、左侧枕中回、双侧额上回、双侧距状裂周围灰质、双侧楔叶。(2)对照组2期比较,ReHo值有差异的脑区包括右侧额中回、右侧额上回、左侧楔前叶、左侧中央后回。(3)观察组与对照组第二期结果比较,ReHo值有差异的脑区包括右侧顶上回、左侧枕上回、双侧楔叶。结论:本神穴在不同扫描时间窗下表现出脑效应随时间变化的相对特异性。这种特征表明穴位实时脑效应和即刻脑效应可能是2种不同概念,在今后相关研究中需注意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氧水平依赖脑功能磁共振成像 柔性线圈 本神穴 脑效应 时间窗 电针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周利劼 李婕 +1 位作者 马文 沈卫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1645-1647,1651,共4页
目的:评价无痛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66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分为无痛穴位埋线组和针刺组,无痛穴位埋线组治疗1次,针刺组每周2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体重、BMI、食欲、二便的变化。结果:1)无... 目的:评价无痛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66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分为无痛穴位埋线组和针刺组,无痛穴位埋线组治疗1次,针刺组每周2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体重、BMI、食欲、二便的变化。结果:1)无痛穴位埋线组与针刺组治疗后体重及BMI均显著下降。2)无痛穴位埋线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3)无痛穴位埋线组与针刺组治疗后食欲均下降,食欲下降与体重、BMI的变化有相关性。结论:无痛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有明显疗效,可降低体重、BMI值,减少患者食欲,降低感染风险,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针刺 单纯性肥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数低频振幅与功能连接性的湿疹瘙痒症脑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钰莹 金兑垠 +6 位作者 徐慧慧 沈嫱 王辉 谭文莉 龚志刚 詹松华 魏翔宇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5-50,共6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分析瘙痒患者的脑影像学特征。材料与方法选取42名湿疹患者纳入观察组,44名健康受试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记录瘙痒视觉模拟评分法(Vis...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分析瘙痒患者的脑影像学特征。材料与方法选取42名湿疹患者纳入观察组,44名健康受试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记录瘙痒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12项瘙痒严重程度评估量表(12-ItemPruritusSeverityScale,12-PSS)、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焦虑自评量表。所有受试者在rs-fMRI扫描后,首先比较分数低频振幅(fraction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fALFF)值有差异的脑区,随后以差异脑区为种子点进行全脑功能连接性(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分析。结果两组年龄、性别构成比、受教育年限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左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左侧补充运动区、左侧中扣带回的fALFF值增高。观察组左侧中央前回与双侧颞下回、双侧梭状回、双侧海马、双侧颞中回、双侧枕下回、双侧舌回之间的FC值减低;左侧补充运动区与双侧颞下回、双侧颞上回、右侧海马、右侧脑岛的FC值减低。观察组12-PSS评分和左侧中央前回(r=0.59,P<0.01)、左侧中央后回的fALFF值呈正相关(r=0.52,P<0.01),和VAS评分呈正相关(r=0.33,P<0.05)。结论瘙痒患者左侧躯体感觉运动区自发活性异常增高且部分脑区和瘙痒量表之间存在相关性,为今后研究瘙痒提供了潜在的神经生物学标记物;左侧躯体感觉运动区和枕叶、颞叶部分脑区之间的FC同步下降是瘙痒患者另一重要的脑网络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湿疹 瘙痒 中枢机制 分数低频振幅 功能连接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枢重塑阐述原发性耳鸣发病及治疗机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周晶莹 许铭 沈卫东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8-331,共4页
原发性耳鸣的发病机制与多个脑网络中不同脑区的神经可塑性改变密切相关。由于长期异常信号的输入,细胞膜发生变化,突触活动发生改变,造成神经敏感性改变,逐渐引起中枢神经元的重塑。视觉网络、听觉网络、默认网络的各个脑区的中枢可塑... 原发性耳鸣的发病机制与多个脑网络中不同脑区的神经可塑性改变密切相关。由于长期异常信号的输入,细胞膜发生变化,突触活动发生改变,造成神经敏感性改变,逐渐引起中枢神经元的重塑。视觉网络、听觉网络、默认网络的各个脑区的中枢可塑性改变可能是耳鸣形成和维持的原因。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均可改变各脑网络中不同脑区的神经兴奋性与不同脑区之间的连接,通过调整中枢可塑性改善耳鸣症状。这种中枢可塑性的变化可以通过新兴的神经影像学的技术进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耳鸣 可塑性 发病机制 治疗机制 神经影像学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