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参鹿颗粒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中迪 邱仲川 +4 位作者 陈珮 应平平 赵琳 胡晓莹 朱小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65-866,共2页
目的:通过40例临床病例观察比较,评价复方参鹿颗粒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CMD型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在规定疗程中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常规、骨穿,T细胞亚群、NK细胞等指标,观察两组的疗效、造血及免疫... 目的:通过40例临床病例观察比较,评价复方参鹿颗粒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CMD型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在规定疗程中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常规、骨穿,T细胞亚群、NK细胞等指标,观察两组的疗效、造血及免疫调控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55%,两者之间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数量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CD4+数值、NK数值,CD+4/CD+8比值低于正常值(P<0.05),治疗前CD+8数值高出正常值(P<0.05)。治疗组治疗后数值均有改善,且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参鹿颗粒可以改善RCMD患者外周血情况,治疗作用可能与调控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难治性血细胞减少 多系发育异常 复方参鹿颗粒 细胞免疫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参鹿颗粒联合西药对肾阳虚证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reg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陆颖佳 赵琳 +5 位作者 陈珮 邱仲川 黄中迪 胡晓莹 朱小勤 瞿玮颖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05-1710,共6页
目的考察复方参鹿颗粒联合西药对肾阳虚证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reg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参鹿颗粒,疗程6个月。然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流式细胞术、EL... 目的考察复方参鹿颗粒联合西药对肾阳虚证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reg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参鹿颗粒,疗程6个月。然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流式细胞术、ELISA法分别检测Treg细胞、细胞因子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红蛋白含有量、血小板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血细胞升高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49例患者完成Treg细胞、细胞因子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Treg细胞比例升高,IL-2、IL-6、IL-8、TNF-α、IFN-γ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参鹿颗粒可改善肾阳虚证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临床症状,尤其是血红蛋白含有量,其机制可能与提高Treg细胞比例、降低细胞因子水平、调节免疫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参鹿颗粒 西药 再生障碍性贫血 肾阳虚证 TREG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参鹿颗粒对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造血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维伟 邱仲川 +5 位作者 陈珮 赵琳 黄中迪 胡晓莹 励璟 朱小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25-1827,共3页
目的:从细胞周期的角度来探讨复方参鹿颗粒调控低危组MDS骨髓造血的机理。方法:16例低危MDS患者分为安雄组与复方参鹿颗粒组,以6例正常人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者骨髓造血细胞细胞周期的时相分布。结果:低危度MDS患者骨髓... 目的:从细胞周期的角度来探讨复方参鹿颗粒调控低危组MDS骨髓造血的机理。方法:16例低危MDS患者分为安雄组与复方参鹿颗粒组,以6例正常人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者骨髓造血细胞细胞周期的时相分布。结果:低危度MDS患者骨髓造血细胞G1期比例明显低于正常人,S期、G2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正常人;复方参鹿颗粒治疗后MDS患者骨髓造血细胞G1期比例明显高于治疗前与安雄组,而S期比例却显著低于治疗前与安雄组;安雄组治疗前后各细胞周期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复方参鹿颗粒可使低危组MDS患者骨髓造血细胞阻滞于G0/G1期,DNA复制受阻,从而抑制MDS造血克隆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复方参鹿颗粒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